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精神的核心

人文精神的核心

人文精神的核心

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第1篇

1、当今少年儿童人文精神的缺失

进入21世纪,时展出现新情况、新特点,人文精神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在物质文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后,人类人文精神的缺失。如,现实生活中,许多儿童与少年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娇生惯养。使得他们的心绪变得越来越浮躁和脆弱、他们少有同情心,相反,却越来越“功利”、“实际”、“理智”;缺乏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缺乏耐心、专心和定力,相反,却越来越趋炎附势、虚娇萎缩,禁不住失败与挫折。这是人类精神的退化,是令人担忧的“人的危机”。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勿庸置疑的共识。加强青少年意志品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2、中华武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强盛不衰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在武术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宋人调露子《角力记》载:“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骋矫捷,使观者远怯懦,成壮夫,已勇快也。”无论是对习者还是对于观者都倾注了一种勇武顽强、一往无前的强者争胜精神。精于武术的明代学者颜元亦明确强调:“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此自强不息的呼声至今令人感到发聋振聩,今天,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精神仍然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强有力的精神归宿。

2.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品质,遵循于儒家思想。武术当中的“后发先至”,“舍己从人”,武德体系当中的“仁、义、信、敬、勇”等,都体现了“厚德载物”精神。在武术技击上,“厚德载物”的宽容、礼让的品质亦有表现。如,中国武术不是强调拳拳到肉,而是强调点到为止,仅太极推手而言,只要双方一接手,彼此之间的功夫深浅就以知晓,便不再做进一步的较量了,这是一种文明的格斗形式,不是那种血淋淋的格斗。甚至过去的保镖在保镖过程中,也不一定都是打杀,往往双方通过谈判,就能化敌为友。这也是中国武术优越之处,曾受中国武术影响而形成的空手道、跆拳道,均十分重视礼仪的培养,注重道德的培养。

3、武术人文精神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弘扬

3.1通过言传弘扬人文精神

言教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武术视野下人文精神所指,另一方面是为了使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和其他武术人行为是否符合武德规范,最终使他们树立起相对稳定的人文精神。如: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年幼时,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时刻准备为国效力。其它的还有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史可法死守扬州城、林则徐虎门禁烟……均是绝好的素材,他们既是武术集大成者,又是爱国的典型模仿。通过言传让他们懂得练武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通过练武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培养自己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慨。

3.2通过身教践行人文精神

身教是武术教育者通过自己躬行,达到培育学生传统武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武术教育者不仅言教、奖惩,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如在进行武术技术传授时,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体现出不怕吃苦精神;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做到一视同仁,诲人不倦,突出武术的仁爱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找到标榜,实现自省。

3.3通过营造文化环境感受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山东精神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32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潮多元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每个社会事实上都有其核心价值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其占主流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社会情况差异很大,这就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塑造的总纲,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发挥,才可以完成相应的社会意识塑造,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形成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抵制“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坚实的道德观、价值观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观对于山东精神的指导作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对山东精神的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山东精神的理论指导与理论归宿,可以说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皮毛关系”。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故而在山东精神塑造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结合山东作为传统文化的中心之一,属于孔孟之乡,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在此过程中就要采取“扬弃”的方法合理的进行传统精神的取舍,对于其中如艰苦奋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秀精神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融入到山东精神中,要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观,而不应该是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来文化精华的简单结合和集大成者。” 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这24个字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是新时期山东精神的具体内涵。新时期山东精神传承了齐鲁文化的优秀传统,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山东人民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实践智慧和胸怀气魄。二者一脉相承,相互作用,“改革创新”是新时期山东人的精神风貌。“开放包容”是新时期山东人的胸怀气魄。“忠诚守信”是山东人民道德的集中体现,而且在此过程中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实守信”的原则。“务实拼搏”是新时期山东人的实践智慧在此过程中暗含了“敬业”的观念。“敢为人先”是新时期山东人的思维方式,鲜明的体现了“自由平等”的观念,可以看出山东精神的理论指导基础正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那么也就谈不上“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

2.社会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对山东精神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应用于实际的改造世界的科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也在于改造世界,而这也是山东精神的目的所在,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量的实际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价值观作为人内心的思维指导,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人而异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由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多总结、多试验,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根据各地的不同状况进行合理化调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宣传与工作中这些不但要立足于心还要外化于行,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更是要成为其中的标兵、尖兵,将公民价值与社会价值整体化构造,将其整体上融合与国家价值中,而山东精神也是国家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山东精神的有机指导并且将山东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补充,在实践中完成双方的互相合理的机体作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山东精神具有全局性作用

山东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补充以及其区域性组成部分,在实践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山东精神有效发挥,通过这样的手段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其中的主导地位,由此我们可以明了在全局与局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与山东精神具有全局性的作用,既是山东精神的基础同时应用范围广于山东精神,但是山东精神的具体针对性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双方的合理关系分配下才可以实现社会的气正风清。

二、山东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促进作用

山东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山东地区具体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出现的社会基础是山东地区具体的社会情态,实践决定认识,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山东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当然是由山东地区实际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当然对于山东地区有特殊的作用,并且山东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在山东具体的实践标准,降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难度,使之 “更接地气”,在此过程中山东精神更是其中重要的精神支撑与世界观人生观指导,更重要的是山东精神的实践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山东社会中的实践,由此也可以鲜明的看出山东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行为守则。

结语

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观对于山东精神的指导作用的论证,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山东精神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以至于山东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具有促进作用。

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3-0059-04

Abstract:There is a close affinity between sports spirits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at the national, social and individual levels.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development promotion fun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function of sports spirits and in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level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 exploration was made on the way to cultiv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aspects of ideological guidance, practice cultivation and cultur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 sports spiri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raining path; optimize

党的十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体层面上要求公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人们追求实现强国的梦想、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和良好风尚的道德品质,是国家发展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行为准则的有机统一。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引导民众进德修业的根本指针。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意见》还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联系实际,不断增强民众的价值判断、增进情感认同、注重实践履行,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

体育精神是体育活动的最高级产物,属于体育文化意识形态范畴。体育精神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汇集了人类力量、智慧和拼搏进取心理的积极意识总和。体育精神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领域,成为人类精神和道德文明建设中最高层次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也正因为如此,弘扬体育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体育精神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通过体育精神凝练和培育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体育精神具有的教育引导功能、社会发展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几个方面的解读,从思想引领、实践养成和文化熏陶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进行探索。

1 体育精神的教育引导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项人心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是认知认同。因此,党中央在培育和践行“三个倡导”实施路径中提出要注重思想教育,实现价值引领,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体育精神,作为体育领域重要的伦理概念,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精神,追求真善美,张扬生命力的乐观态度,表达了人类追求和谐美好的不懈努力。正是这种精神使人类的体育得以发展到近乎完美的程度。体育精神蕴含着人类的美好愿望和价值追求,承载着价值判断、意识追求等终极关注,引领人们内心深处的思维习惯和思想观念。因而,体育精神蕴含着重要的教育引领功能,包括教育导向、教育激励和教育调节。

1.1 体育精神的教育导向作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大众认同

教育导向作用就是要努力使社会的价值规范转变为个体的价值意识、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具体到体育精神的教育导向作用,就是引导人们从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中,练就优良品质和基本素质,不断激发社会的正能量,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一般认为价值认同是实现大众认同的根本前提,只有得到大众认同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得到内化与融入。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体独立性的不断增强,传统价值观念也不断受到冲击,多元价值体系并存,多维度社会思想碰撞,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那些自制力不强、辨别能力差的民众很容易误入歧途。体育精神作为体育价值的最集中体现,注重国家与人民利益是其核心价值导向。中国体育健儿始终把国家荣誉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始终为实现人民健康、国家强盛而努力拼搏进取,这也是体育精神的最大吸引力和魅力所在。因此,借助体育精神中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和利益观,引导民众摆正价值观念、端正学习态度。针对个人而言,体育精神能塑造个人完整、独立、健康的人格;针对社会而言,体育精神起到整合动作、指引规范、确立目标的作用;针对国家而言,体育精神可以引导和整合社会。

1.2 体育精神的教育激励作用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种意识形态培养,不但需要制度的保障,还需要外力的激励。经过条件的诱发、激励个体的价值需要和动机,从而促进民众进行自我价值养成。当今社会,教育价值观取向多元化,行为多样化,不加以正确导向后果就是诚信缺失、盲目自大、价值观扭曲等一系列严重道德问题。基于此,就要大力发挥价值观的驱动激励力,依赖体育精神激励教育作用,为广大民众道德修养提供价值标杆。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体育人总是凭借坚毅的作风、顽强的斗志和不怕流血流汗的革命精神,向不同时期的全国民众传递着永恒的正能量。由此来说,体育精神是激励民众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和源泉,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体育精神的教育调节作用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机制

调节功能的发挥包括识变、创制和整合三个方面的内容。识变功能就是发挥体育精神的正能量,在纷繁复杂和矛盾多变的社会中,通过体育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精神风貌,引领社会向好向善。创制就是弘扬体育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观念加以制约,减少社会活动后果的不确定性,通过价值构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整合是对分散的、不同的精神动力加以协调统一,通过整合使不同方向的精神动力从多样走向统一,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分化走向融合,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精神的生成与发展,形成新的社会精神动力。体育以“体”为手段、以“育”为灵魂,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动力,是人生观的呈现。通过发挥体育精神的调节作用,在体育活动中自动形成强大的教化效果。体育不是简单的运动和对成绩的追逐,而且蕴含着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崇高精神修养,教化民众使民众从中汲取精神滋养,引导和熏陶民众的价值判断、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使民众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得到升华。体育精神的人文文化、拼搏精神和爱国情怀,变为人们日常行为准则,养成自觉自律的行为习惯。

2 体育精神的社会发展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与转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接地气,需要扎根现实生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社会实践中。体育运动由于其范围宽广性,所体现的体育精神对整个社会发展影响也十分深远。体育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功能,包括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体育精神具有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等优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聚集在精神层面,落实在实践之中,让核心价值观为人所需、为人所懂营造好的氛围,提升融入促转化,推动实践养成促优化。

2.1 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作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环境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体育的作用开始逐渐超越自身的领域和范围,对社会其他方面都产生极大冲击。尤其在社会政治发展中,体育的作用日趋明显。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之日起,体育与政治发展的联系无处不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精神也是化解政治冲突的有利武器,当代奥林匹克精神被赋予“和平、友谊、合作”的基本内涵,充分发挥其缓解政治矛盾的重要功能。因此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我国,长期以来体育振奋国民精神的作用,发挥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体育精神承载时代最强音的召唤,成为鼓舞人们干事创业的重要精神支柱。尤其在新时期我国正在落实“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体育精神能够激浊扬清增强价值判断力,提升价值认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为准则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

2.2 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作用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体育与经济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体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首先是竞技体育对经济的影响。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我国举办了一次又一次的体育竞赛,如2008年北京的奥运会、2012年天津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2013年的东亚运动会,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地方赛事,这些赛事的举办大大拉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体育所扩展出来的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如体育服装业、体育器材、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等等。其次是社会体育。在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下,我国很多居民区都陆陆续续建造了健身设施,配备了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新时期,《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中。经济活动是人们日常最基础的活动,尤其今天我们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生事物,市场经济强调要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促进了经济资源的整合,促进了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市场的规范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指引作用。同时体育精神也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两者互相辅助、互相约束,共同完成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任务。

2.3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用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氛围

体育精神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凝聚的体育精神能够增强社会耐挫力与聚合力,消解社会离散力与猜疑力。体育精神鼓舞人们能够团结一心、勇闯难关。社会发展和谐的基础上强调公平正义,这正是体育精神的核心所在。体育精神强调公平竞争、规则意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注重自由竞争、平等竞争、规范竞争,强调以“和谐”为中心的和睦、和美、和平,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体育精神强调尊重竞赛、尊重对手、讲文明、讲友谊,对社会生活其他行业和领域都有标杆作用,容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人们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的“秩序意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注入了新活力。体育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有效引导群众提升精神境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体现体育风尚的良好氛围之中,通过体育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行动。

3 体育精神的文化传承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与强化

弘扬体育精神,体现了体育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通过体育精神的文化传承,传递出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积极人生的追求,不断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和认知水平。为此,《意见》强调要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文化本身的引导、熏陶的作用,通过体育精神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在社会中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促进形成明确、完整能被中国社会各阶层所接纳、认可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当然,体育领域的精神文化产品主要通过各种载体而体现,包括物质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以及活动信息文化载体等形式显现与传承,这些载体提升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与强化。

3.1 精神文化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而体育活动中彰显的体育精神对价值观的弘扬能够起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积极效果。体育精神的精神文化载体主要通过无形的方式体现出来。如优秀运动员在赛场奋力拼搏,体现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高尚的理想信念。体育精神正是通过他们得以弘扬、传播和践行,化无形为有形。在赛场上当自己国家国歌奏响、国旗冉冉升起时,运动员本人和全国同胞无不为自己国家、民族的荣誉而感到自豪。像上世纪八十 年代初,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拼搏精神”,有效吸引着全社会的注意力,至今在人们心中还津津乐道,至今中国人们还有着很强的“女排情结”。同时体育精神的文化载体还表达了生命活力的张扬、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彰显。“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彰显体育精神的基本价值所在,有利于培养人们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体育精神主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断传承着“竞争、团结、协作”的核心价值取向。“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体育精神载体的独特作用,能够让人们更好追寻新世纪的精神家园,重塑人们心中的信念和价值观。因此,用体育所具有的精神文化载体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条重要的优化途径。

3.2 物质文化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物质文化载体强调的是对体育精神的有形传承。体育场馆设施的设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建造体现不同文化特色。尤其在东西方,体育场馆设计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但关注体育场馆建筑的文化精神,一般都会发现除了强身健体功能外,体育场馆建设都还赋予了顽强进取、挑战极限和超越现实的人文精神,重视空间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实现以人为本、满足民众更广泛的参与性。还有体育雕塑、壁画、标志物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都成为阐释体育精神的物质载体。此外,体育博物馆也是体育精神的传承与传播,竞赛的奖杯奖牌的设计也是体育精神的体现,这些体育精神的物质载体也无时无刻对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进行着冲击。

3.3 活动、信息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竞技比赛是体育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社会中影响也最深入,人们往往对某项体育赛事津津乐道。一些体育赛事甚至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留存着一些激动人心的时刻,一种催人奋进的人文情怀。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运动赋予的毅力、勇气和信心也被大家接受和认可。新时期,竞技比赛越来越成为各国之间人文交流的重要方式。像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体育大型国际赛事的举行,体育也成为展示各国形象和素质的重要舞台。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敢于拼搏,锐意进取,取得不菲的成绩,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团队。比如长盛不衰的中国乒乓球队、被称为梦之队的中国跳水队等,其作为榜样的力量激励人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学校体育在体育精神的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大青少年通过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的系统教育,领会到体育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学校体育的载体功能,最终辐射到整个社会,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风尚。《意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不可取代。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包括教养、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最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要让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体育精神蕴含的人文意蕴和社会价值,为将来在社会中全面施展自己的才华,更好地奉献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社会处于一个网络信息化时代和传播全球化的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传播手段的发挥。作为新媒体,网络媒体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势,对体育活动的传播更加人性化和立体化,而且实现了更好的互动。人们通过网络观看体育赛事直播、阅读体育新闻资讯以及发表及时性评论,全面体验和领悟体育精神的精髓。同时,作为新的体育信息传播载体,体育网络对体育精神的传播作用,还表现在搭建了更多人群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对体育中的人和事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有利于大家形成公正公开的舆论氛围,人们在各种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碰撞中有效凝聚共识,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优化途径。

4 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的多样化推动价值观的多元化。如何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的精神力量,党中央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的必然的需要。

体育精神是我国和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具有教育引领功能、促进社会发展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能够从提升思想认同、实践养成、文化育人等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价值观的内化、转化和强化。探究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弘扬体育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赵元吉,吴兆红,王凌云.现代学校体育: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健康教育的弘扬[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1):47-49.

[2]许灿荣,徐喜春.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J].青年探索,2015(1):20-23.

[3]刘峥,刘新庚.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3):92-95.

[4]黄.大学生体育精神培育路径与方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5(10):81-89.

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精神;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60-04

现代大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大学精神以此为基点生长发展。“大学精神首先是大学人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特质,是大学的文化积淀,也是大学的文化形态。”[1]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元素,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标志,大学的办学历史和育人实践是大学精神成长发展的现实基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制度,就必须把弘扬和传播大学精神放在重要位置。具体而言,就是要把弘扬和传播大学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大学精神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大学精神转化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本文将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为例,研究新时期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融合的实现机制和实践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李德顺在《价值大辞典》中将学界关于价值的概念归纳整理为四

种类型:一是实体说,认为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形式,德国哲学家谢勒、英国哲学家罗素等人都持这种观点;二是观念说,认为价值是人赋予事物的意义,如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美国新实在论者佩里、逻辑经验论者查兹等人都认为价值是人的欲求、兴趣和情绪倾向;三是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状况;四是属性说,认为价值是客观实体所固有的或产生出来的基本属性[2]。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价值观是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的意义、效用的评价,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因素。价值观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它在社会文化中居核心地位,是社会文化的核心之所在。价值观人人都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对个人行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从本质上看,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着价值观的有无、内容和形式。一方面,价值观的产生必须根植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厚土壤之中,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具有其他社会意识(如宗教、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等)的一般特征和属性;另一方面,价值观是具体的,不存在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内容和形式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拓展而不断变化,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面“镜子”。价值观具有阶级性和政治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大逻辑来看,统治阶级始终都把“价值观建设”作为巩固政治统治、维护政权稳定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个体是国家的细胞,国家为了实现其政治稳定和政权稳固,必将通过思想教育和政治活动等形式将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上升为国家价值观,并将这种价值观灌输给全体社会成员,以强化社会成员对国家政治文化和政治目标的认可度和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表现形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培育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写入党代会报告。2012年11月,中共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首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从国家愿景、社会共识和个人意志三个维度最大限度地涵盖了不同社会主体的价值诉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4]

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仅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与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时空发生联系时,就会转化成为适用于特定人群、特定环境的价值观念。对中国的大学而言,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大学特征和现代大学使命相结合的思想文化成果,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高等教育实践的产物。正如有学者指出:“虽然各高校的大学精神有诸多差异,但社会主义大学的精神都必须符合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内涵。大学精神教育,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学精神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同时又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出贡献。”[5]

二、地大精神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办学实践的历史沉淀和思想折射,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反映着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大学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和实践的,广大师生的办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精神形成的“源头活水”,实践活动为大学精神的最K凝练和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素材,离开了办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精神就成为无水之泉、无根之木。从理论维度上来看,地大精神不仅内在包含了大学精神的普遍意义上的理论要素,同时也包含着地质高等教育的特殊性理论要素。一方面,地大精神与现代大学的一般精神具有一致性。与其他任何一所大学一样,地大精神包含着对学术自由的追求、独立精神的渴望、人文精神的关注、科学精神的崇拜、创新精神的弘扬和批判精神的推崇。另一方面,地大精神是大学精神的一般价值和意义在高等地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映射”,地大精神具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即地大精神以关照“人地关系”为其鲜明特色,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作为最高旨归;地大精神以“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为神圣使命,将学校的建设发展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地大精神以“艰苦奋斗”为其核心意涵,是中国地质人“三光荣”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大学精神最集中的概括和表达。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主动顺应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要求,聚焦国际地质科学最前沿,抢抓学校建设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无论迁址还是更名,地大人始终坚守着为祖国寻找矿藏、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崇高使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地学人才和行业精英,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校初期,学校汇集众多名校地球科学领域优秀师资力量,克服办学资源短缺、办学场地不足、办学条件简陋等实际困难,用一年时间在北京学院路建设起5万多平方米的校舍,师生共同采集教学标本、共同参加野外实习、共同寻找矿产资源,为共和国工业化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体现出地大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质。1962年,学校将校训确定为“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艰苦朴素、严肃活泼”。20世纪

六七十年代,学校受时局的影响被迫离京南迁,开始了漫长的“流动办学”,广大师生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抵制政治运动的干扰和破坏,艰苦支撑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1986年,学校将校训确定为“艰苦奋斗、严格谦逊、团结活泼、求实进取”。1987年,学校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以此为标志学校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确定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学校发展建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2004年,学校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确定为学校的校训。通过以上的历史叙事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方面,中国地质大学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史蕴含着一条大学精神的主线,这条精神主线随着办学实践和教育实践活动的丰富与拓展而越发清晰和明确,并最终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八字校训加以概括;另一方面,以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校训为标志,地大精神的凝练经历了三个历史过程,后一阶段的凝练和概括总比前一阶段更深刻、更具体、更全面,地大人对地大精神的认识过程也是作为一种思想活动的大学精神的形成过程。

三、地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

契合性分析

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内容与形式,大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两者在精神内涵上一脉相承,突出反映了对社会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凝练和传承;在价值取向上选择一致,完整回答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公民培育的问题;在文化土壤上同根同源,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汲取了世界文明的精华;在目标追求上相辅相成,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支撑[6]。中国地质大学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核心的地大精神,其成为全体地大人共同的精神支柱和思想财富,引领一代又一代地大人为实现“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地大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地质大学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育人理念、发展目标等领域的映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原则和要求 。

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上,强烈的国家情怀和历史使命是地大精神的灵魂。“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是地大人的神圣使命。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的创建是新中国工业化建设需要的产物,学校创建伊始就把“为祖国寻找矿藏”作为学校办学的使命和重任。1952年12月7日,《人民日报》对北京地质学院的办学任务和目标做了如下报道:“为了解决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的掌握工程技术的大量地质人才,北京地质学院将逐年扩充,预计四年以后在校学生可扩充到八千人。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年就可以有成千的地质人材从北京地质学院培养出来参加祖国的伟大建设工作。”[7]

六十多年来,学校无论是在北京办学还是离京南迁,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无论地矿行业处在低迷徘徊阶段还是快速发展阶段,广大地大人都怀揣着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奔走于隔壁沙滩、行走在山涧河畔,为共和国地矿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学校党委书记郝翔所说的:“学校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关注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坚持继承学校老一辈师生‘为祖国多找矿藏,把自己百炼成钢’的地质精神和地矿行业的‘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始终将培养高水平地学人才、促进国家地质事业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8]

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上,科学严谨的学风和民主平等的作风是地大精神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地质大学的教育实践和治理实践中也有所体现。一是倡导学术自由,追求学术卓越,敢于挑战权威,勇攀学术高峰。张本仁院士说:“挑战意味着对传统见解的突破,对已有知识的超越;挑战也意味着不断追求思想的解放,不固守已有的结论,不盲从别人的见解,不迷信‘经典’和权威;挑战同时意味着敢想、敢干,敢于实践,敢于提出新的问题,敢于发表新的见解,敢于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追求新的境界。”[9]二是倡导平等和公正,充分尊重地大人主人翁地位,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营造民主、宽松、平等、开放的办学治校氛围。三是倡导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以法治思维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定和颁布《中国地质大学章程》,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通过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办学,在地大形成学术自由、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公平公正的学术氛围,这是学术发展的文化基础,是学术大师成长的摇篮”[10]。

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上,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是地大精神在个人层面上的集中体现。“酃、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是地大精神在地大人个人层面的集中体现。对地大人而言,爱国敬业是辩证统一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怀,而敬业是一种具体的行动,也是对爱国情怀的最好诠释。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殷鸿福院士扎根荒山野岭数十年,最终找到了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金钉子”,“他在从事科学研究中,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都要亲自到野外考察。从踏上地质之路起,他到过世界屋脊、茫茫戈壁、云贵高原、西南边陲、秦岭山区、海南之滨,在野外他住过帐篷,也住过条件极差的小客栈,他吃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这一切都是为了搜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1]。殷鸿福院士以他的实际行动描绘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大印象”,也在崇山峻岭之间播撒下地大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之花。

四、以弘扬大学精神为契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从内容与结构来看,地大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这就为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特征和内涵,才能为立德树人,推进大学精神育人奠定思想基础,形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和谐融通的育人理念,使大学精神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12]。

第一,聚焦大学核心使命,把握宣传教育原则。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和校园文化建设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认真学习领会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核心职能,紧密围绕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线,紧密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这一国家战略,紧密围绕弘扬和传播大学精神的基本任务,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强化制度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运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精神宣传教育,筑牢共同理想,凝聚思想共识,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第二,深入挖掘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大学精神具有历史传承性,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素材。高校要发挥校史研究室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史档案整理工作,深入挖掘校史资源,深入研究大学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编辑出版一批校史教育通俗读物;深入挖掘学校历史中发生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结合这些故事并以故事化、生活化的语言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更加贴近高校师生。同时,还要利用新生入学、毕业典礼、重要纪念日和各种会议场合,同唱校歌,宣讲办学历史,增强大学生对地矿事业的认同感,并以此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行动指南[13]。

第三,把大学精神宣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大学精神宣传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中系统讲述大学校史和大学精神,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接受大学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增强对大学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通过电视台、广播电、海报、展板、橱窗、报纸杂志、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精神宣传教育,以校园文化建设涵养大学精神,以大学精神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第四,把大学精神的要旨落实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之中。大学精神不是抽象的,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大学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办学实践中,高校广大教师要自觉秉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追求学术卓越、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高校还要积极主动地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既要坚持传统,也要推陈出新;既要坚持问题导向,也要坚持科学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教授委员会等专委会、各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重要作用,推进高校依法办学、民主办学、科学办学。

参考文献:

[1]陈宇秦.论大学精神的自觉与实现[J].教育评论,2014,(9).

[2]李德顺.价值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35.

[3]本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4]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

[5]张文卫,张锡.在大学精神传承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6]王洪波,谭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选择[J].北京教育(高教),2014,(12).

[7]韦磊,邹世享.中国地质精神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21.

[8]郝翔,张锦高.难忘山下前进――中国地质大学改革发展30年纪念文集[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3.

[9]本书编委会.支点――百名教授谈人生[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9.

[10]储祖旺.深刻理解校训 塑造地大精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3).

[11]陈华文,吴春明.大地文心――地学文化实践与探索[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5:16.

人文精神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键和根本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总是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我国具体国情紧密结合起来,以创新的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又是我们党的又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理想决定行动。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得体现。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也决定着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含义

所谓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保障,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从上述内容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现象、和谐本质以及和谐规律的总体思考和认识,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纽带。再次,它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保证。和而不同反映在文化上,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通过借鉴、吸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

(1)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紧紧的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强调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就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是中华民族能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全社会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基础。要建设和谐文化,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基本价值层面上倡导普遍的社会公德即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建设和谐文化就无从谈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这一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从而保证了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的高度一致。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之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而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牢牢的掌握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导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活力,夯实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社会道德基础,有利于增强我们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有利于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09年修订版.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 》光明日报2009年04月17日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007年09月03日 《求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