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心理学基础常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组织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统一的教材,不采取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科书,学校和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自主选择教材,并灵活运用教材。”[2]在教材的选择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本教材为主,其他教材与教学辅导用书为辅,充分利用每本教材的优势。《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一门以学生为导向的课程,每个学期在基本内容稳定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是必需的,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原则。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尚未明确,从高校间到高校内部的各个老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主要集中表现为理论化与技能化之争。所谓理论化,即强调课程教学理论目标,主张课程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常识的传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通过提高他们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所谓技能化,是指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目标,主张课程教学应关注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实际能力,注重具体方法对学生应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的实践价值。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规定性,它决定着课程教学追求的方向。不同的课程目标界定将对课程教学过程产生导向性影响,最终对课程教学结果产生实质性差异。当前我国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界定的分歧,对课程教学及其质量的规格和统一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综合了以上的观点,认为心理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兼顾到课程的理论性,又要兼顾到课程的实用性。理论与技能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课程组的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将心理学的理论与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教学的第一个模块就是心理健康常识模块,在进行心理训练之前也要先进行心理学背景知识的讲解,这样的内容既不缺乏理论的支持,又比较容易接近学生的实际,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以教学大纲为主线,将课程内容分为模块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将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和调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将该门课程设置为四个主要模块:心理健康知识模块、自我探索模块、心理调适模块、心理训练模块。”[3]我们将整个课程的内容设置为四个单元:单元一包含的内容主要为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心理测验与心理咨询等;单元二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大学生更加科学地、全面地认识自己,培养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单元三主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人际交往、恋爱及性心理等比较常见的问题;单元四主要针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困扰,学会如何合理地进行心理调适,在生活中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常识、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调适与训练,四个部分有机结合,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每个单元的后面都设置了心理训练课,这样不仅可以兼顾到传统授课方式的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训练的辅导,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获得直观的体验,而且在团体心理训练中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心智,历练品质,同时教会他们一些实用性的心理方法,并帮助教师实现真正的互动教学。例如,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一章中,大纲中的四个环节分别是:人格简介与心理学的研究、评估自身人格特点、改进自身的不良人格特点的调适方法与课堂训练,各个环节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真正受益。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
(一)课堂教学的组织原则
1.注重案例教学,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其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引出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更好地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指导自己全面发展。”[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每一次课程中,教师会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案例,在课程的开始以案例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程的问题,引入心理学的理论,在课程进行的中间环节,我们也会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请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解决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我们通过引入案例教学,使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强化了课程内容的功能性与实用性。
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及其价值理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其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有尊严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1954年,在马斯洛(A.H.Maslow)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中首次出现积极心理学一词。2000年1月,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和西卡森特米哈伊(M.Csikszemmihalyi)联名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杂志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正式宣告积极心理学的诞生。积极心理学特别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主张以积极的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提升人类的幸福感,提供了健康的方向。教育正从原来过分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而转向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品质,强调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既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本身所应追求的价值核心。积极心理学主张有积极的态度就有积极的人生。一切教育活动所关注的应该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教育塑造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温暖的与和谐的。这一理念符合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积极品质、活力与美德”的本质特点。通过在受教育者心灵中根植积极品质,充分挖掘其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实现人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世界和谐的理想。
二积极心理学与“三生教育”在本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1.“三生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人的活动过程
“三生教育”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人生教育行为,尽可能地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人在生命中生存,在生存中生活,又在生活中实现生命和生存的价值。教育的本质就是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这种本质内在地决定了教育必须以促进人的生命完善,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等为主题。也只有扎根于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才能实现其本质的内在要求。由于“三生教育”直接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基础,直接把教育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内在地反映并遵循了教育本质的内在稳定性。因此,“三生教育”其本质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
2.积极心理学与“三生教育”在本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内容摘要】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学生对自己有着更准确的认识,接纳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在日常点滴中寻找到幸福。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应当从学校体系、校园文化、教育教学、师资等方面进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入,做好资源配备基础工作,着力培养学生拥有积极的心理,勇于面对一切的未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路径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要面对高强度的社会环境以及工作压力。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则能够帮助学生以正确健康的态度面对压力与挫折。因此,高校心理教学构建对于学生本身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与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科学合理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促进高校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建设。
一、积极心理学理念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传统心理学中的创新与细分,也是传统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对于未来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传统心理学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进行积极心理学的分析与了解,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从访谈、调查、试验、分析等方向进行积极心理学的融入。积极心理学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活动与内容,着重引导人们向着积极方面去思考与发展,改变人们对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不再是着重解决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理念更多的是帮助人们寻求幸福感和社会和谐发展,让学生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这对于高校学生在未来面对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工作压力以及家庭压力的时候能够勇敢积极的面对,在内心寻找到自我的生活方式,提升自我幸福感。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状
由于摒弃了规范、义务、责任这样的概念,美德伦理学削弱了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的冷酷,代之以一种更加温暖的形象。而这种温暖便体现于对人类心理的关注,尤其是对人甚至是对每个个体的人格、动机以及情感的强调。不过在美德伦理学复兴之时,情境主义(situa-tionism)伦理学向它发起了挑战,有趣的是,这一挑战同样是以心理学为基础。情境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约翰•多里斯(JohnDoris)在其标志性著作《缺乏品德》(LackofCharacter)一书的前言中就这样写道,“我开始怀疑,这些现代心理学的误导性概念会产生出有问题的伦理学概念,我写此书便是希望更好地研究心理学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伦理学……让人们正确地思考或至少是部分正确地思考品德和伦理学需要认真地审视心理学和哲学中的那些微妙的问题”③。在情境主义者看来,美德伦理学的问题在于不自觉地错误运用了心理学的概念和观念,而他们试图以当代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果反驳美德的实证性。因此,这场争论的双方都强调心理学的重要性,而情境主义抛出的问题更是直接站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果之上,但情境主义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双方虽然都强调心理学,但双方均没有跳出伦理学的领域,因而在探讨这一伦理问题时引入一个第三方的心理学视角是有必要的。由于对人类内在心理的强调,美德伦理学是一种“以行为主体为中心”(agent-centered)的伦理学,而不是“以行为为中心”(act-centered)的伦理学④。因此,从伦理学发展之初的古希腊伦理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到现代西方伦理学再到美德伦理学的这次复兴,伦理学似乎经历了从对人类内部心理的关注到对外部行为的关注,再到对内部心理的关注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而这一过程也发生于心理学中,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维尔海姆•冯特(WilhelmWundt)和他的结构主义心理学直至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和他的功能主义心理学都没有过多纠缠于行为,他们只是分析意识的结构和功能,探求心理现象的规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同样将目光放在了意识和自我这样的心理过程上。可以说早期的心理学关注的就是内部的心理历程,这一传统直到年轻的约翰•华生(JohnB.Watson)20世纪初发表了他的行为主义宣言而告终,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应该是可以科学测量的行为⑤。行为主义由于其对自然科学的高度向往以及对科学实验方法的极力主张,在心理学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行为主义对行为的强调直接影响了心理学家的思维和研究范式,他们不再考虑人类的内部心理过程,而是直接观察人类行为,将外显的行为就等同于人类的心理。这一观点至今仍有残留的痕迹,大多数心理学导论式教科书仍然将“心理过程与行为”同样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虽然之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它的基本观点,但真正对行为主义造成冲击的是心理学的认知革命(cognitiverevolution)⑥。认知心理学通过精巧的实验技术以及反应时等测量方法使行为之前的心理过程得以展现在我们面前。认知心理学当然也观察行为,但是它所观察的行为是为了推测心理过程,通过行为指标来反映心理过程,因此,这个时候行为就变成了一个第二位的概念,而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又重新得到心理学家们的关注。在认知革命之后,心理学虽然又历经情感革命、文化革命甚至是神经科学革命这样的范式转换,但对心理过程的关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在伦理学中从对内在心理因素的关注到对外在行为的青睐,再到重新开始关注内在心理因素这一过程和心理学的发展在脉络上是一致的。诚然,心理学诞生的时间要远远晚于伦理学,但心理学虽然只有短暂的历史,但却有着长久的过去,与伦理学相同,心理学同样与哲学关系密切。而心理学这种关注点从内到外再到内的过程,也要远远快于伦理学,这表明心理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积累的经验足以为伦理学中同样性质的问题的解决提供某些帮助。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论便是其中之一。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论
情境主义首先对美德伦理学发出了挑战,而在整个交锋中充斥着心理学的实验证据和伦理学的哲学思考之间的对立。在情境主义看来,美德伦理学错误使用的那个心理学概念就是“特质”。所谓特质,就是一种表现出跨情境和跨时间稳定性的个体差异变量。这表明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会表现出行为上的一致性。而美德无疑是特质这一概念的杰出代表。因为美德概念同样意在表明它才是先于道德行为而存在的,抑或说它是可以决定道德行为的。情境主义者认为,实际上特质这个概念就是虚幻的,而特质概念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则是因为:第一,我们通常高估了内部倾向对行为的作用;第二,我们通常低估了外部情境对行为的作用。情境主义者作如此论断的证据皆为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果。首先,情境主义以李•罗斯(LeeRoss)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的研究来说明我们通常会高估行为的内部原因。罗斯发现,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内部,而不是外在情境,这是人类的固有倾向⑦。这一效应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人们因为基本归因错误便建立起直觉上的内部原因,即特质。而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们一旦具有了某种信念(如相信行为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特质),他就会倾向于去证实它,寻找其佐证,而对与之相抵触的证据偏见性地给予不对等的关注,证实偏向(conforma-tionbias)也是一种普遍化的人类固有倾向⑧。即使一个人怀有对自己消极的看法,他都不会首先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够提升自己的积极信息,而还是去寻求那些能够确诊自己自我概念的消极信息⑨。
同时,除了倾向于证实自己的信念,人们甚至会相信自己的信念为大多数人所共有,表现出一种虚假一致性偏向(Falseconsensusbias)。心理学研究证明,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高估其他人和自己持有同一信念的比例⑩。因此这些人类认知上的偏向,导致我们将只存在于直觉上的特质作为了一种具有实在性的心理学概念。其次,情境主义使用各种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作为论据证明外在情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些实验皆表明,对情境的操纵能够影响道德行为的结果瑏瑡。譬如,在强情境中,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yMilgram)作为权威要求人们对一个做错了题目的女学生进行电击惩罚,电击的强度依次增大,而女学生的表情与叫喊变得越来越惨,在实验者的不断要求之下,虽然大多数人清楚地知道多少伏的电压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但在强大的情境下,他们大多选择了服从并对女学生施加了足以使之丧命的电压瑏瑢。又如,在弱情境中,艾森(AliceIsen)和勒温(PaulaLevin)发现的“1毛钱效应”(thedimeeffect)现象。她们在城市商业区附近的一个电话亭开展了这项现场研究。每一位进入电话亭的人在打电话之前都会等待前一个人打完,而前面这个人是研究者假扮的,研究者打完电话从退币口取出零钱然后离开电话亭。这时进入电话亭的人会随机地面临两种情境之一,一种是退币口还留有1毛钱,另一种退币口没有钱。另一位研究者隔着玻璃在外面观察打电话的人的情况,只要在退币口有钱的情况下,这一毛钱被发现了,那么他就会被算作有效数据。等他们打完电话后,研究者马上走出去在他们前面故意将一堆文件掉落在地上。结果发现,得到了1毛钱的人有近9成的人会帮忙整理其文件;而没有得到1毛钱的人仅有1人提供了帮助瑏瑣。这些实验的共同点都表现在,无论是强大的情境改变还是微小的情境变化,人们之后的道德行为皆会随之变化。情境主义通过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结果推理出美德概念实际上并不具有实在性。其逻辑是,如果行为通常是由特质或者是美德决定的,那么系统观察的结果就应该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而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则,行为通常不是由特质或者美德决定的瑏瑤。对于第二个前提来说,美德伦理学家基本认可,但也存在一些质疑。譬如仔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在各种实验中虽然大多数人都受到了情境的影响,但是实际上仍然有少数人没有受到情境的影响而改变其行为,情境主义拿着统计上的大多数并对少数视而不见将之概括为普遍化的结论来抵制美德,这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并且是推不出其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这一结论的瑏瑥。虽然有质疑,但对情境主义逻辑第二个前提的反驳还并不是那么主要。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回应来自于对第一个前提的反驳。在这里,情境主义其实先预设了外显的可观察行为作为美德是否存在的一个前提,而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攻击点皆在于此。具体来说,斯旺顿(ChristineSwanton)认为,以在心理学实验结果上得出的行为缺乏跨情境一致性来反驳美德,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伦理学的美德概念,美德除了被动反应于行为,更应该包含道德情感和道德动机瑏瑦。
同时,朱莉娅•安娜斯(JuliaAnnas)强调,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概念也并不仅仅是类似情境主义式的被动反应,美德还应该包含实践推理的主动过程,她强调美德的理性特征瑏瑧。而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性似乎在情境主义所认为的美德上并无体现。实际上,体现在实验中的大多数人受到情境压力而改变道德行为,少数人却抵抗了情境压力而得到了行为一致性这也与伦理学的美德观并无二致,因为伦理学家也认为有美德者只占少数,而实验反而证明了这一点瑏瑨。韦伯(JonathanWebber)则认为,特质就是一种以特定强度对特定刺激以特定方式来进行特定反应的长期倾向性,心理学实验的结果也反映出了一种人们对抗情境的倾向性,这也是特质的一种瑏瑩。情境主义者接着给出了回应,这一回应中试图调和的倾向明显,而且特别针对了美德伦理学对其有关美德概念理解的批评。情境主义者此时后退了一步,暂时放弃特质概念,认为即使像美德伦理学家所说,美德不仅仅是特质,还包含着理性,那么这一理性也是由情境所决定的瑐瑠。情境主义认为,美德伦理学所谓的实践推理,也就是心理学所研究的推理过程,而人类推理过程实际上同样受制于情境。心理学对人类决策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只改变一点问题提问的方式,人们便会改变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发现,当呈现给人们一个问题:某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采用A方案则200人将生还;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此时,大多数的人选择了A方案。而若改变问法:采用A方案400人将死去;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无人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实际上两种问法一模一样,只是改了一下说法,但此时大多数的人却选择了B方案。这说明情境的改变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推理瑐瑡。同样,情境主义者认为,不同情境之中人类经验和技能的迁移困难也突出了情境的巨大作用瑐瑢。再者,心理学中常用的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也体现了情境对思维活动的决定性影响,譬如呈现了长城之后人们会更多地进行整体论思维,而在观看了白宫之后则会更倾向于分析型思维瑐瑣。情境主义同样认为,如果用美德伦理学的逻辑,美德本来存在于少数人之中,那么美德理论在美德教育上的意义便显得微不足道。事实上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人格因素与基因的相关大概在0.4-0.5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相关,说明人格始终有一部分生而决定,那么美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都将需要重新考虑。
对争论的心理学审视
一
在哲学上,乔姆斯基是唯理论者,认为理性、抽象思维是知识的源泉和真理的标准;人类在获得知识方面,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外界刺激和周围环境,而是人的内在心灵机制。乔姆斯基是典型的心灵主义者。他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而且这种能力只负责语言行为,不同于主管其他行为的能力。在批判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行为过程中,乔姆斯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理论。他指出人类的语言行为与实验室里的动物行为有根本的不同。人脑有推理、概括等功能,这是与生俱来的,是遗传决定的。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理论语言学,基于一种语言基因反展学的观点,一直试图把语言官能的发展同人类大脑系统和身体其他器官的进化结合起来研究。
随着生命科学中关于大脑机制研究(语言科学在加强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的同时,哲学界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分析哲学(analyticphilosophy)异军突起,逐渐为二战之后英美哲学流派中的显学。在分析哲学内部,不论是逻辑实证主义,还是日常语言学派,都十分重视语言在哲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分析哲学倾向“把全部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把语言分析看作哲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唯一“任务”。分析哲学如此看重语言在哲学研究中的地位,不是没有道理的。)的新进展和认知科学的蓬勃兴起,语言与心智的关系,语言符号与心理表征的联系,以及语言系统与认知图式的问题等,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的提出,特别是以心理语言学家斯金纳(Burrhus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语言学的批判,普通唯理论再一次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主干理论基础(ef.Harris&Taylor,1997—1998)。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自然引起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激起了他们进行心理语言学实验的高潮。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做了大量实验,来验证乔姆斯基的理论。虽然没有一项实验得出无可非议的定论,但却使我们从哲学角度认识到了乔理论哲学局限性。其优点:做大量实验来验证乔姆斯基的理论虽无定论,但这项工作推动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而且大大发展了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使用语言时心理过程的复杂性。
二
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一书发表已近半个世纪,世界各地许多语言学家们,在乔姆斯基的引导或影响下,进行了多年的不懈努力,试图寻找其所提出的关于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人脑的初始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的特点,可称为“普遍语法”,简单地说,“普遍语法”就是构成语言学习者的初始状态的一组特征条件和其他东西,所以是语言知识发展的基础(《规则与表达》,RulesandRepresentations)。儿童出生以后接触具体的的语言材料,对其规则进行内化,形成个别语法。这种个别语法是下意识的语言知识,也就是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1965),以区别于语言运用(performance)。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的任务是要揭示人类的语言能力,反映这种语能力的语法,一定是一种生成语法,生成语法不以具体的语言的描写为归宿,而是以具体语言为出发点,探索出语言的普遍规律,最终弄清人的认识系统、思维规律和人的本质属性。乔姆斯基本人为此更是奉献了几乎毕生的精力。但是,他和他的学生一直不断地修改他们的模式,甚至术语,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至今也不曾听说找到哪些或哪条规则能在某个方面或某种程度上揭示有关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的奥秘和内涵。这使人不得不对普遍语法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进行重新审视。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语言理论的哲学基础存在着一定的,甚至是重大的错误,普遍语法并不存在(杨秀珍,2004)。乔姆斯基的语法学就是要探求一套制约人类语言的共同句法结构,共同句法特征即普遍语法。乔姆斯基的句法学就是要探求存在于人类语言中的普遍语法。
首先,从唯物论的角度进行,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类不能凭主观臆断捏造客观上不存在的物质。乔姆斯基是唯理主义者,承认“天赋”,而且把“天赋”观念作为其理论的开始,他认为天赋至上,理性至上。理性,又可称为推理知识,是关于事物的共同概念和正确概念。它们是从真观念推理出来的。乔姆斯基语言观的本质就是普遍语法是全人类共有的一种天赋理念,人可以凭借天赋的力量来制造各种不同的具体使用语言。这些不同的使用语言就是普遍语法的新作品。实际上,普遍语法理论是表现在语言学界的哲学上的唯理论的回潮。如果把语言学与哲学割裂开来,不从哲学的角度来仔细审视,很难看出它在哲学原理上的误区(文旭,匡芳涛,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