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精神案例

人文精神案例范文精选

人文精神案例

人文精神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培养 人文精神

一、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一些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地理学科的育人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和体现。同时,部分学生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首先,教师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很多教师对人文精神一知半解,只是将地理教学作为谋生的方法,忽略了对学生性情和品质的培养;其次,教师并没有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第三,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教师通常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最后,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只限于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地理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二、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1.融入乡土地理,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乡土地理,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人文主义精神。如在教学《产业转移》时,教师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明线是学生家乡的发展历程,暗线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可以先讲述学生家乡经济落后的局面,然后介绍家乡通过建立工业发展园区、吸引外资、实施产业转移等策略,最终成为经济发展水平不逊于全国大多数地方的城市,提升学生内心的自豪感,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等内容,实现了人文精神的渗透。

2.利用探究教学,深化学生的人文精神

探究教学是指学生选择特定的地理问题,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得出相关的结论。如在教学《为何要停止开发北大荒》时,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问题和方向,并按照教材内容提出探究问题:“为何要停止开发北大荒?”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再对问题进行细化;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需要搜集哪些地理资料。如北大荒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地理环境以及开发前后的情况等;再次,教师要把学生分为两个讨论小组,第一个讨论小组梳理北大荒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并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开发北大荒?”第二个讨论小组梳理北大荒开发前后的情况,并展开讨论:“北大荒开发后为什么又要停止?”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北大荒以前被开发,是因为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能大幅度提升粮食的产量。但在开发一段时间后,北大荒的湿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生物多样性锐减、黑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所以要停止开发北大荒。”

3.组织地理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要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地理课堂,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地理活动,引导学生考察学过的地理现象,通过亲身参与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会讲到某些地方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但学生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展开实际调查,那么学生对我国环境污染的情况就会有切身的认识,从而将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铭记于心,这是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人文精神案例范文第2篇

(一)政治教师水平有所欠缺

目前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政治教师水平有所欠缺,在课堂上应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课前教师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不能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精神需求,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文精神的引导。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课堂上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只是枯燥的理论教学,学生不仅不能吸收大量的理论知识,更是不能在人文精神上有所提升,甚至会产生厌烦政治课的情况。

(二)不能因材施教

在对初中学生培育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个人的心理以及性格,但是初中政治教师方式不能够灵活变通,基本上不能进行因材施教,不能够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个性来实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政治教学,使得初中政治教学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上显得事倍功半,让人文精神在给学生传递的渠道上出现了问题,使得传递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

(三)教学模式单一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初中政治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在教室里围绕课本来进行,但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引导学生提升社会化的文化修养,在教室中进行初中政治教学这种单一的模式,不仅显得僵硬和枯燥,更是让学生降低了对人文精神的感知,让学生在政治教学中逐渐失去提升人文精神的兴趣,很难达到预期的政治教学目的。

二、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

(一)活用教材内容

新的初中政治教材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区别,不仅增添了许多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更是丰富了理论知识,加入了许多的漫画、小故事、实际案例、名言警句、社会现象等,在所有的改变中,增添的人文内涵是初中政治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增加政治学科内涵和外延的重要内容。初中政治教师要能够活用初中政治教材,能够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依据,以总的教学目标为授课方向,以培育初中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的,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初中政治教学,把课本以外的内容引入到课堂,拓展课本的厚度和学生的认知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积极性。这样经过不断地拓展教材,活用教材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文精神,让课本成为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的载体。

(二)提升教师个人综合素质

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治课本丰富的内容和大量的社会实例来讲解,更需要通过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自身过硬的素质来引导学生。所以我们必须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要通过自我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产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作为初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手段,更需要拥有优秀的政治品格,崇高的道德品质,扎实的知识水平。能够在日常政治教学中给学生做到表率,能够以自身的人格感动学生,能够用自己真实的情操感动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态度感染学生。另一方面政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政治话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实时动态,能够对国际新形势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够研究和挖掘其中隐含的问题,能够提炼出自己看问题中的具有教学意义的政治观点,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世界观,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久而久之能够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会初中政治理论知识,必须要有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营造出和谐的政治教学课堂,这是学生能够学习人文精神的根本,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到政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能够不断地进行师生间的互动,能够让学生有序激烈地讨论,使学生在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政治知识,把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方式。初中学生感情比较丰富,如果在情感浓烈的课堂上进行学习,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感知能力,能够使得自身的情感得到升华,将会让学生能够进一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思想素质。

(四)创设社会或者生活情境

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性的社会或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和了解人文精神在社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可以根据政治课本中特定的教学内容,制定和引入生动的具体实例,或者营造一个虚拟的社会或生活环境和场景,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文精神,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政治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能够加强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在选择情景的时候教师必须要认真仔细筛选,挑选那些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具有代表性的情景,要将那些不好的情景排除在外。另外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自己的情绪,能够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掌握教学情境的每一个步骤,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联系政治课本上的内容,真正让情境教学服务于初中政治课堂。

人文精神案例范文第3篇

(一)不能因材施教

在对初中学生培育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个人的心理以及性格,但是初中政治教师方式不能够灵活变通,基本上不能进行因材施教,不能够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个性来实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政治教学,使得初中政治教学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上显得事倍功半,让人文精神在给学生传递的渠道上出现了问题,使得传递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

(二)教学模式单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目前初中政治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在教室里围绕课本来进行,但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引导学生提升社会化的文化修养,在教室中进行初中政治教学这种单一的模式,不仅显得僵硬和枯燥,更是让学生降低了对人文精神的感知,让学生在政治教学中逐渐失去提升人文精神的兴趣,很难达到预期的政治教学目的。

二、人文精神培育的策略

(一)活用教材内容新的初中政治教材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区别

不仅增添了许多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更是丰富了理论知识,加入了许多的漫画、小故事、实际案例、名言警句、社会现象等,在所有的改变中,增添的人文内涵是初中政治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增加政治学科内涵和外延的重要内容。初中政治教师要能够活用初中政治教材,能够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依据,以总的教学目标为授课方向,以培育初中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的,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初中政治教学,把课本以外的内容引入到课堂,拓展课本的厚度和学生的认知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积极性。这样经过不断地拓展教材,活用教材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文精神,让课本成为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的载体。

(二)提升教师个人综合素质

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治课本丰富的内容和大量的社会实例来讲解,更需要通过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和自身过硬的素质来引导学生。所以我们必须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要通过自我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产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作为初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手段,更需要拥有优秀的政治品格,崇高的道德品质,扎实的知识水平。能够在日常政治教学中给学生做到表率,能够以自身的人格感动学生,能够用自己真实的情操感动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态度感染学生。另一方面政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政治话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实时动态,能够对国际新形势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够研究和挖掘其中隐含的问题,能够提炼出自己看问题中的具有教学意义的政治观点,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世界观,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久而久之能够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会初中政治理论知识,必须要有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营造出和谐的政治教学课堂,这是学生能够学习人文精神的根本,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到政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能够不断地进行师生间的互动,能够让学生有序激烈地讨论,使学生在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政治知识,把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方式。初中学生感情比较丰富,如果在情感浓烈的课堂上进行学习,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感知能力,能够使得自身的情感得到升华,将会让学生能够进一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思想素质。

(四)创设社会或者生活情境

人文精神案例范文第4篇

医学的本源是解除病痛对人类的折磨,在本质上是人学和仁学,具有根本的人文属性,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强调以人为本;“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2],认为“仁爱”、“淳良”是医者的必备条件。“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l3]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从医品德,为病人谋幸福。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给予了我们医学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确定了“医乃仁术”的医学价值定位和“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道德修养境界。同样,人文精神也是西方医学的核心,佩里格里诺指出,“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爱人与爱技术是并行的”,“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等”,“无论何时登堂入室,我都将以患者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医学有三个因素——疾病、病人、医生,医生是这种艺术的仆人”[4等经典论述都体现了仁、术、德的完美结合。医学人文精神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它不断探索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改变等医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敬畏生命、挚爱生命。根本目标是围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幸福展开,追求真善美,实现美好人性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其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容易忽视,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是随着人文医学走入医疗实践应运而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要求执业医师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备医患沟通、心理调节、依法行医、伦理指导、团队合作、人文服务等基本能力。其通过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将人文精神应用于实践中。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以医学人文精神的目标为宗旨和价值导向,以医学人文精神为依托、寄存。以人文精神为指导和核心来培养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能使医学实践者通过人的价值层面,从整体角度去尊重生命、追求健康、理解医学。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如果离开人文精神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将成为纯粹的、过度依赖的技能和工具,脱离本身的价值。而人文精神如果不贯穿应用于人文医学实践,将最终将流于形式,缺乏现实和实践意义。

2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以医学人文教育为载体

医学人文教育是围绕医学及医学人文学科群对医学生、医务工作者进行人文精神培育、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提高而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是对医学实践者进行的素质和品格教育,贯穿于医学院校教育、医务人员培训、继续医学教育阶段,以培养具有精湛的医学技术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的医务工作者为基本要求,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弘扬人文精神为根本目的。

2.1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模块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了《爱丁堡宣言》,其中明确指出:“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仅仅满足于治疗某些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现代的医生应该是: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心理上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以及组织的管理者。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目标也应围绕这些要求进行,具体而言,是提高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的人文情感能力和人文认知能力。目前,关于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课程模块的设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部、卫生部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要求医学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依据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教育课程模块的设置一定要遵循医学模式的转变、反映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为主线,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本课题组认为可以形成“公共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类”,“医学人文类”,“临床人文医学技能类”三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计算机、英语、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艺术与创作、经济与管理等系列课程。医学人文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医学人文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卫生经济学等课程。在该模块中,各个医学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设任选课或必修课程,如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思维学、中医发展史等课程。临床人文医学技能模块主要是在l临床实践中结合具体医疗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技、人文医学技能等相关教育,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和培训等。此外,也有专家建议形成核心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等有机结合的医学人文课程模式。笔者认为这三种课程模块的划分和上述三大医学人文类模块建设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区别。但隐性课程实质上包含“公共基础人文社科类”、“人文医学技能类”两大类,它涵盖的范围要更加宽广,包含医学院校校园人文教育文化建设、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等。医学实践者对传统的说教和灌输教育容易产生逆反情绪,根据医学实践者崇尚技术与实用的心理特点,隐性课程更易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实用技能类课程一般在临床实习阶段展开,该教育模块必须强调实用性。《全球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成为“基本要求”。据此,医学专业技能、职业价值、医患沟通、伦理道德、医学心理、法律素质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要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所学内容通过该模块进行实践。依据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模块内容,结合相关课程,笔者认为实用技能模块应主要包括人文医学绪论、医师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医学伦理和道德规范、和谐医患沟通模式、医学心理及应对压力的技能、医疗实践法律处理、人文性采集病史的技能及人文服务能力、团队及团队合作技能等_5]。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考试侧重于实用技能的考查,很多情景问题解决题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互换、案例分析、实地观摩学习等方式,帮助广大医师加强团队合作,了解患者心理,提高法律素质]。笔者在医学伦理、卫生法规等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也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采用分组讨论、启发提问、医患模拟、案例分析等很多方法注重培养人文医学执业技能。针对一些专家提出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不能一味强调规避道德和法律责任的风险,不能过于注重实用性原则,不能过多要求“做一个不违规的医生”等问题l8],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培养一定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使医务工作者医德和医技并重,否则技能的作用就仅停留在工具层面而已。

人文精神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学素质;人文精神

近年来,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漠视,应引起人们的警觉。这不仅关系到能否对生命负责,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抗挫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让人性得到提高。因此,应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教育出来的机器。

一、现代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教育的非对称性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分离

人文精神彰显了人的存在意义,体现了生命的价值,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价值观;科学素养是人的知识和能力,是人们处理与自然、他人关系的方法和方式。19世纪以前,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寻找真理、完善人格,包括剑桥和牛津,都并不是为了培养知识分子,而是为教会或政府培养服务人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工业化开始,高校的人文精神教育受到了挑战,因为人类社会迫切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大学的使命转变为培养技术人才。科学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作用逐渐取代人文精神教育。中国的大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成立,虽然大学建立的主要动机是使国家富强和建立军事力量,主要内容是开展自然科学教育,但保留部分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国传统人文教育。到20世纪50年代,单方面学习苏联,大学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调整,人文与科学的分离教育在全国实施。一些大学的重点是科学的发展,甚至取消人文社会科学系,科学与人文精神被人为地分离。

(二)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分离的影响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指出,对于20世纪的大学生来说,“高分低能”是一种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所导致的不良现象,而且这种“有知识,无文化”的不良现象愈发严重[4]。而今,虽然人们认为提高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经典传统文化的测试结果令人担忧。在中国,儒教和道教已经超过两千年了,但实际上人们接受测试时,27.1%的人认为老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4.2%的人认为老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另有4.2%选择了“我不知道”。人们不知道道家代表人物不仅是文化知识的缺乏,更是人文精神的极度缺失。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分化的专业教育,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完全分离。

(三)高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统一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科学素养应该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否则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危险的。药物教授事件是一个典型运用专业知识犯罪的案例,还有一些自杀、谋杀、杀害教师、弑母等恶劣行为在大学中的出现。这就使我们去思考,究竟是什么让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却如此漠视生命。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尊重生命的教育课题,更是应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社会意识、集体意识,提高对人生挫折的抵抗能力的教育,因此,高校迫切需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教育。

二、将人文与科学整合并实施统一教育

(一)科学和人文统一的高等教育内涵

科学与人文对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有很大的贡献,但由于人文精神的领域狭小和科学技术的功利性,相比较下人文精神似乎毫无用处。今天,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同时它也明显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避免人类的毁灭,人们必须控制其发展,让它为人类服务,这是使科学和人类适应时代和技术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一项基本的手段,人文精神作为价值目标,目的是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科学与人文不仅要关注人类科学和技术,而且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科学价值。在科学与人文教育领域,自然科学是基础,人文价值是目的。只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相互补充,才能够为人类生活提供真正的服务。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把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核心结合起来,在教育的协调下以人文精神为导向,注重个性发展,并强调科学与人文在专业发展中的融合。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育创新,并强调人文和科学相辅相成。

(二)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高等教育的目的

在21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以下问题:所有人的生命将在地球上的核战争中消亡;人类能否从生态破坏中存活下来;产业持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和南北对峙等问题很可能导致全球冲突;由于生产自动化的快速扩张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因此,21世纪的教育必须培养解决这些挑战的能力。联合国教育专家S.Rasskh和G.Vai-deanu,提出“我们不忘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有益作用和启蒙时期的教育,尤其应牢记古希腊的宝贵例子。正如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一个持久、强烈的理想能够塑造出一个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完整的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来塑造完美人格”。

(三)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高等教育的实现途径

人为分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是偏颇的,因此许多人越来越倾向于协调发展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并且积极探索和实践,同时取得了显著成效。

1.设置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一般课程。大学应该开设一些常规的课程,这类课程应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科学技术哲学、基础科学、天文、地理、美学、心理学、艺术、历史、经济等。这些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强调道德和责任,以及对个人信仰和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此外,一般的课程应注重激励、启发和感染学生,追求宏观的知识和丰富的自然,突出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设置一般课程不能只注重课程教育,还需要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整合,课程需要与生活连接起来,并且有很强的科学、人文和开放性,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发展的各个方面。

2.创建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的校园文化。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要受到氛围熏陶的,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浓厚的人文氛围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要创建校园文化,一方面,应该组织系列讲座,创造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让每个学生各抒己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应该定期举办文化节、科技节、文化沙龙、读书俱乐部、影视评论、诗友会和其他此类活动,倡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得到升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更新实验设备和补充资源库。同时,高校要加强校园景观建设,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景观,使学生在一流的实验室、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情感。

参考文献:

[1]郑晓江,李嘉禄.生命与思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杨海波.人文内涵的培养与研究[J].中华长春理工大学:高教版,2008,(3):115-118

.[3]王雪楠,叶宝晟.科学素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0-64.

[4]朱黄河,黄万林,马雪松,龙河南,谢小薇,曹才荣,赵华伟.江西部省级官方公共人文社会科学素养[J].社会工作,2011,(10):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