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文及科学教育相融合

人文及科学教育相融合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与融合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欠缺、适应社会能力差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深感忧虑。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提倡素质教育,然而素质教育却难以落到实处。教育目标越来越浅近化,越来越急功近利,学生忙于应付各类课程及证件的考试,既没有时间和精力广泛读书,更无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是学生的课程越来越多,各种管理制度、考试制度日益规范,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日益被规训于工具理性的掌控之中,并没有真正获得良性发展。从理论上讲,人文教育是指以传授人文社会学科知识为主,着重培养人的精神素养,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的的教育。而科学教育是指以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为主,培养科学精神,以发展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物质世界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不过就教育学理论上说,对人的素质而言这两者又是不可分割的。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质,对于社会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教育科学本身的属性决定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必须实现有机融合,必须尊重其在教育中的地位,相互渗透教育内容,相互补充教育功能,相互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以实现人的发展过程中的良性平衡。

人文与科学是人类把握世界和自身的两种方式。在现实社会中,人类面对的不仅是纯自然的数字和机器,更首先面对的是社会和人自身,而教育无疑首先是塑造人、发展人的事业。因此,强化人文性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并不矛盾。良好的意志品格、宽阔的思维视野、灵活的发现机制和协调能力无疑会有益于未来的创造性工作;人文素养欠缺的学生,将来无论在科研岗位还是在管理岗位,其发展道路都将会很艰难。从历史发展来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演变沿循了一条由“朴素的综合状态”到“逐渐分离甚至对立”、最后到“融合统一”的轨迹。西方文艺复兴之前,人们对自然、社会及人自身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对自我之外的物质自然认识中形成和发展了科学知识,又在对自身内在需求的反省和探究中形成与发展了人文知识。无论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是服务于人的身心和谐的追求,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然而,文艺复兴之后,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导致一方的勃兴总是以另一方的式微为代价,社会的主导活动成了人与自然世界的较量,科学因在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方面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力量而受到重视,科学教育的上升与人文教育的衰落相并而行。两种教育长期分离的弊端,引起人们对人文、科学教育的反思。近年来,科技发展的负效应迫切呼唤人文精神对科技的调节,人们热切地期待人文教育的复苏,使得人文教育成为各国政府教育改革的目标追求。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科技发展到今天,其正作用和负作用都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是该以人文理性做出有效调节的时候了。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建国前的中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渗透的办学特点已十分突出。以梅贻琦、张伯荃、竺可桢为代表的大学校长们,其教育思想虽各有侧重,但都重视培养通才,塑造人格,强调人文学识与科学素养的综合发展,以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他们在办学实践中,对以往大学过于注重培养专才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在各自大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效融合。这样,给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旺盛的活力,使一批大学在异常艰苦的环境里奇迹般地取得了巨大成就。那个时代中国大学在师资、教学设备、实验条件等方面是欠缺的,管理上也肯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却能够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人才,其重要的原因,一是由于学校有良好的校风与学风,二是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学子们青少年时代大多博览群书,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充分发展的空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盲目地照搬照抄原苏联的办学模式,出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甚至对立的现象。1952年我国实施全国高等院校院系大调整,按专业和科类分家,文理工分割设校,并实行了行业管理院校的特殊体制。其后果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逐步脱节,使大学步入了“专才”教育的窠臼。许多学校大量削减人文课程的比重,大学教育中批判“厚古薄今”,实质上是批判大学人文教育,尤其否定古典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逐渐地被“边缘化”了。办学体制上的重理轻文,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错误导向,学生科类单一,知识面窄,适应性差,这正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脱离带来的恶果。直至20世纪90年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才重新被人们重视。

二、目前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渗透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一些人带来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大学教育中的反映就是人文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应试教育”升温,大学课程中外语、计算机等工具课程增加,同时,就业压力的加大,使得教育越来越功利化,人文教育被削弱的情况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利主义教育观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自主发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竞争成为基本法则,市场经济机制导致在教育目标上片面强调为生产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基础教育与应用教育、理论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冲突。目前出现的“重应用轻基础、重技能轻素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就是其具体表现。然而有一点却被我们忽略:高等教育重要的是素质教育,是学生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的全面发展,高等院校不是培养谋生技艺、岗前培训的作坊。

2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妨碍了高校学生知识结构的协调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大多为单科性院校,理工类大学人文学科薄弱,文科类大学缺乏理工类学科。在这样的学科环境下,很难开出数量众多、覆盖面宽广的课程,学生难以接触和学习到跨学科的知识,这样的学科环境不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校管理缺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的机制创新,在教学中仍然采取单一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智能的培养,考试以对知识的记忆为主,缺乏灵活的考试、考查方式。而大多数高校教师的知识和素养被局限于一个狭窄的学科领域,缺乏开阔的视野,这对学生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3由于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急功近利,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由于高等学校受社会的影响以及学生受就业的冲击,许多人把高校视为就业的培训机构,致使高等学校围着就业转。在课程设置上,外语、计算机等工具课程严重挤压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缺乏自由生长、创造的弹性空间和张力,无法谋求人的素质和潜能的全面提升。

4规范化管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束缚

一定的规范化要求是需要的,但是管理模式、评价体系上过于繁杂、琐细的形式化指标要求,必然会束缚教学和学生的自由发展。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目前我们的教育管理显然没有建立在对教师、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从而使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失落,人文素养淡化,教师和学生被规训和束缚于严格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之下。这对文化生态平衡、学生的人格修养、创造潜质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优化融合的主要路径

季羡林先生在以“21世纪人文与社会”为主题的首届北大论坛的演讲中直言:“在21世纪,文理交融是学术发展前进的必由之路”,“文理双方的专家都要考虑交融的问题。”既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离开了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都是畸形的、病态的。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培养目标,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更新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

把崇尚科学精神和具有创新能力纳入高等教育目标体系之中,形成知识、能力、精神、素质四维结构的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辩证地处理好专才与通才、知识与创新、知识与技能、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扭转单纯围着市场转的办学观念。

2改革教学模式,形成发展型教学体系

一是要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计划,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课程要宽、厚;通识课程比例要大;专业课程加大实训科比重。二是改革教学方法,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学习理论,综合学生个性特点、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和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中优秀的部分,寻找教学的最佳着力点和学生的最佳发展区,摸索出适合我国大学生的、有利于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发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

3弘扬主动探索精神,养成创造性学风

主动探索、敢于批判的精神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素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潜在优势和怀疑精神,因此,要通过教师引导、专家示范、成才典型教育和学生相互切磋等手段,使学生消除自卑感、创新神秘感、权威神圣感等心理障碍,培养主动探索、怀疑批判的精神和创造性学风。

4重视实践教学,营造良好成长氛围

环境和氛围是一种无形的、可以产生同化作用的力量。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学生有了探索真理、独立创新的空间和机会。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活动,也是高校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和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陶冶科学情操、开发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5改革考试制度,完善考评体系

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必须改革考试制度,改变传统的一卷定优劣、分数定优劣的做法,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内容。与此相配套,还应推行主辅专业双修制、学分制和容许跨专业跨院校学习制,使考试真正成为课堂教育的检验、延伸,使考试成为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的平台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