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福才,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山东 济南 250022;刘复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根本保障作用,集中体现为六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方向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推动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与统筹整个社会领域协同发展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完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学习平台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制度继承性与教育制度开放性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制度变革中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机结合。这六个“有机结合”鲜明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关 键 词:教育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特征

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研究”(12JZDW004)子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5)。党的纲领和中心工作已经转向以现代国家制度建设为中心的制度建设新时代。教育制度是调整教育活动主体之间各种关系的规范体系。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关系存在物,在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顺应时展、充满生命活力、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保障作用,其根本保障作用,集中体现为六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这六个“有机结合”鲜明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方向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对教育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教育的发展需要遵从育人为本的理念,在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教育也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党的这一“两为”方针契合了教育的双重功能。

(一)坚持党的教育领导制度,必须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办好中国的教育,根本在于确立党的教育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党章指出:“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2](7)教育是立国之基,是强国之本。党对教育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曾对党的领导问题作过专门论述,他指出:“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3](51)“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4]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关键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教育方针、基本政策和宏观规划的制定,体现在指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党和国家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办教育,使教育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党的教育领导制度的社会主义方向原则,是我国教育制度建设的基础,这一原则在我国教育立法规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体现了我国的教育法律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性。

(二)坚持党的教育领导制度,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而“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所以社会主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着眼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始终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最高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5](31)。我国的教育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得以培养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前党中央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福祉,全社会十分关注。如何坚持做到教育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通过什么途径全面了解、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更重要的是顶层设计。这涉及我国宏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体现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阐释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丰富内涵。

党的教育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最根本标志。“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方针,既满足了当前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又积极回应了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引领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根本保障作用,集中体现为六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方向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推动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与统筹整个社会领域协同发展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完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学习平台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制度继承性与教育制度开放性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制度变革中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机结合。这六个“有机结合”鲜明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教育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

二、始终坚持推动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代表多数人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确立和实施教育公平制度,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缩小不同群体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善民生,有利于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实现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规模是基础,质量是关键。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

(一)坚持教育的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首要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6](364)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2](7),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每一个人,需要满足公民最基本的需要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殊需要,这依赖于教育的公平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规定,国家重点帮助、扶持针对特殊地区和特殊人群的教育事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民受教育权利及其法律保障,一贯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歧视行为,把更加注重公平摆在政策价值选择非常重要的位置,政策设计都围绕这样一个基点来进行。“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就是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就是全体人民平等共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7]教育公平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首要价值目标。“人民满意的教育,既在于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是受教育机会、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教育制度规则的公平状况都有显著提高的教育。”[8](825)10多年来,党中央始终坚持完善教育公平制度这一价值目标,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得到全面实现,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并强调合理配置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级之间的公共教育资源,实质性地推进了教育公平的普及进程。

(二)坚持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推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坚持提高教育质量,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不仅在考试评价、课程教材教法等教学领域有大的改革突破,还需要在改革教育体制、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强化质量意识,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需要健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符合实际、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10年来,党中央提出注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公平和公正是教育质量的保证。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是质量评价改革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教育质量成果公平地转化为人的社会发展机会,例如就业、升学等。更大的社会公正环境既是追求教育质量的起点,也是教育质量追求的目标。”[9]现代教育质量的核心最终在于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全面实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方面的功能。当前,基于社会成员经济背景差异加大、教育需求多样、办学形式多元这一现实情况,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原则更应在教育制度建设上得到充分体现,从实体和程序上确保教育质量的实现。

坚持推动教育公平制度,必须始终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为社会公平奠定重要基础。坚持提高教育质量制度,为教育发展确立生命线,必须把握我国教育阶段性特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逐步健全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三、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与统筹整个社会领域协同发展的有机结合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日益成为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制度,为我国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教育的发展同时必须同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发展相协调。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国家在总体布局中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而得到实现的。

(一)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强国必先强教

我国《教育法》提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第一次在法律上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邓小平理论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就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0](170-171)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重要讲话中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10](219)他特别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4]在邓小平同志的一贯倡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在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全党就教育优先发展这一战略思想达成高度共识。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全面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由党的文件上升为部级战略。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胡锦涛同志站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做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决策。10年来,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优先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到2012年为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2.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将如期实现”[9](278)。教育优先发展制度,作为国家层面的制度战略,是国家意志的重大选择,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注重统筹教育制度改革与整个社会相关领域协同发展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党中央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根本问题,提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4],教育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各领域的结合日益紧密,这种新常态正在成为推动当前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处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现代教育制度建设重新进行了战略定位。党中央始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坚持一盘棋战略,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教育问题,强调教育综合改革要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思维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的办法推进改革,切实解决好制度碎片化与全国统筹之间存在的矛盾。

教育优先发展制度,凸显了党和国家强教兴国的思想。坚持这一制度,就必须始终把教育作为民族复兴最根本的事业,充分认识到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立足社会整体发展全局,系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建设,目的就是与时俱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根本保障作用,集中体现为六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方向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推动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与统筹整个社会领域协同发展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完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学习平台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制度继承性与教育制度开放性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制度变革中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机结合。这六个“有机结合”鲜明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教育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

四、始终坚持完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学习平台的有机结合

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构成,能够综合反映该国国民教育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完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举措。终身教育(学习)已经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传承与创新人类文明的重要动力。

(一)国家建立了合乎教育规律的学校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以教育法律为主干,由教育行政法规、教育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多个层次的教育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我国根据这一法律体系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国民教育体系,《教育法》规定了建立在教育结构改革基础上的教育基本制度,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这被视为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层级结构,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类型教育在内的体系。同时,我国依法实行教育考试和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制度,被认为是从不同侧面支撑着现代化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形成了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并存等层次、类别和形式多样的格局”[11](26)。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作为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开放系统,呈现纵向层次和横向类型交织发展的复杂状态。

(二)逐步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重视人的终身学习需求,适应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关注人的发展多样性。我国《教育法》以法律方式首次确认了“终身教育”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制度格局,为完善现代教育制度奠定了法理基础。《学会生存》是以提倡学习化社会而著称的,特别指出:“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12](223)“终身教育”是指涵盖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所有运行方式和载体的同时,包括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的多样化教育培训活动行为,包括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方式和载体,进而构成能够惠及公民一生的相互衔接、纵横贯通的教育(学习)制度体系。着眼于基本国情实际和国际社会终身学习的潮流,我国构建终身教育(学习)体系,满足全体国民受教育的需求,是教育现代化步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的必然选择。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为指导原则,以建设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开放、多元、灵活特征的社会主义终身教育体系为发展目标。”[13](133)我国建设现代教育制度,既要深刻认识历史延续下来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的有用性和有效性,又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重要任务紧密相连,不断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终身教育需求。

五、始终坚持教育制度继承性与教育制度开放性的有机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体现,既一脉相承,又充满了创造活力。全球化时代,教育发展已经突破国家和区域界限,更紧密地与世界各国联系起来。教育对外开放和交流不仅成为一个国家提升教育质量、满足教育多样化需求和赢得国际声誉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各国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制度在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得到发展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教育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得到完善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在完成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过渡的基础上,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保障了工农大众受教育权利。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基本命题,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将教育纳入中国现代化总体布局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建设的新局面。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立法进程,确定现代教育制度的框架内容,使得教育事业在世纪之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国从人口大国初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成功地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坚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打下牢固基础。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建立在我们党全部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基础上的,体现了一以贯之的接力精神,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教育实践的集体智慧。

(二)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改革开放

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永葆活力的发展源泉和必由之路。“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双重使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把握时代特征,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14]教育要谋求发展,要使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更加让人民满意,使改革的红利惠及全国人民,还是要靠改革,这是个重要的判断。我国新时期教育制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进一步深化教育的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制度的优秀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制度创新成果,目的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继续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教育改革开放制度是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党的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制度文明成果,是在继承性和创新性有机结合中不断健全和发展起来的。坚持教育改革开放制度,必须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始终不渝地坚持“三个面向”的基本要求,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教育制度的长处,以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准,逐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六、始终坚持教育制度变革中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机结合

教育是社会的公益性事业,政府理应承担教育制度改革的重任,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坚持强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但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是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唯一主体。教育改革的主体力量和根基在民间,在地方,在学校。我国教育制度变革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到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变革这一制度变迁过程。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根本保障作用,集中体现为六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方向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推动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与统筹整个社会领域协同发展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完善正规学校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学习平台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制度继承性与教育制度开放性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教育制度变革中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机结合。这六个“有机结合”鲜明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教育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

(一)教育制度变革立足人民群众新的教育需求

教育制度变革本质上是通过制度安排重新配置教育利益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制度变革的原动力,集中体现为利益主体新的利益需求与原有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教育正面临一个历史性转折,即人民群众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好的、理想的教育,教育从供给导向逐渐转向需求导向。教育参与主体、需求主体及其利益诉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对建立健全我国公共教育管理和服务体制、建设服务性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之一,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然十分突出。教育制度变革需要从各地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解决本地教育的实际问题,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矛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的新期盼。

(二)教育制度变革强调上下互动的变迁路径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演化进程来看,我国的教育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由权力中心领导实施的自上而下的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转变为强调上下两个过程的互动,强调社会参与,整体推动制度变革。党在国家层面进行了关于教育创新的顶层设计,对于全局性的、宏观的教育改革给予了规划、协调和指导,并推行了系列重大项目的教育改革试点。同时,地方政府和学校教育制度创新的新的经验,将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新的生长点。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根本价值在于催生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育改革新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优势,集中表现为教育改革决策机制的优越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决策机制对社会力量发起的教育改革给予了充分支持,调动了地方和民间在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现实的教育改革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总结各地改革的成功经验,依照社会需求创新与群众沟通互动的方式方法,确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根据制度主体的实际利益结构来调整有效的制度供给系统,在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使教育制度需求与供给达成一种动态平衡。

坚持教育制度变革中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机结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尊重群众首创,综合考虑新时期我国教育制度变革的动力机制和变迁路径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优势,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灵活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探索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教育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它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我国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维护教育公平,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通过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A].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编写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4月22日)[EB/OL].jyb.cn/info/jyzck/200602/t20060227_11491.html.

[5]秦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顾明远,刘复兴.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J].求是,2011,(19).

[8]袁贵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A].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郑新蓉.现代教育制度的危机和出路[J].人民论坛,2010,(6).

[10]邓小平.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1]张力.教育强国战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12.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礼仪教育 人文社会 可持续发展 道德与法

引 言

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中,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与有效的管理,妥善兼顾与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创新社会机制,有效地增强社会的活力和竞争力。

人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2-3],它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众多、资源匮乏,虽然有“礼仪之邦”之称,但社会人口素质参差不齐的大国来说,具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水平、法制建设的积极作用。

礼仪教育[4-6]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教育,通过传授礼仪知识,以其规范性、共同性、多样性、时代性、差异性、继承性等特性,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代传承下来的饱含传统文化的“礼”向当代中国不同的人群传递着礼仪素质、礼仪意识,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文明不断前进。

因此,如何在礼仪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内容,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与人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礼仪教育中,使其具有现代气息,这无疑是现代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教育的与时俱进观

我们传统的礼仪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国家的典制形式固定下来,通过一套完整、严格的礼制,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礼”,成为维护古代政治制度及上层建筑的主要仪式;同时,通过行为规范的特征,作为古代不同阶层的伦理规范也起着表达敬意和修身养性的作用。

西方的礼仪教育一词源于法语中的“etiquette”,其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7],后来,“etiquette”一词进入英语并几经演变,便有了“礼仪”的含义,意思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并逐渐演化为现代西方礼仪。主要强调人的举止、言辞或风度等,是人的行为、行动的规矩或规范。

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交平台的增加,礼仪教育已经从传统的“面对面”、“书面”等单一的形式逐渐地向多元化、全方位、一体化等方向转变,诸如,网络礼仪、涉外礼仪、商务礼仪等。这也给礼仪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与时俱进的礼仪教育多元化特征

礼仪教育的多元化特征一直存在,从中国古代的家庭礼仪中的“三纲五常”、国家礼仪中的“周礼”、到自身修身养性的“礼仪”,在礼仪的方面都着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质。西方的礼仪教育的多元化更是将其视为与人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礼仪教育的多元化出现了两个新的特征:

(1)礼仪教育向社会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侧面逐渐延伸,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礼仪。同时,伴随着社交平台的增加,在多元化的礼仪教育中,又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体现出新的特征,这就使礼仪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礼仪规范上,而要针对不同的社交平台、不同的延伸面,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具有鲜明侧重点的全新礼仪教育类型。

(2)礼仪教育将面临个人素质严重参差不齐的不同人群的挑战。尽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抓人民群众的礼仪教育,但个人素质教育的低下与我们原来所倡导的礼仪教育观严重脱节,使得礼仪教育在个人素质面前形同虚设,再比如,我们经常会见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草坪”、“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严格意义上说,我们不能说这些人是“坏人”,只能说这些人的素质或者素养较低。因此,礼仪教育的内涵要紧跟时代步伐,解决礼仪教育与个人素质缺失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

据此,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礼仪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深挖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赋予传统礼仪教育“多元化”特征以新的时代气息及现实意义。

2.与时俱进的礼仪教育社会化特征

礼仪,很早我们就作为一种国家的典制被固定下来,广为人知的“周礼”就是其代表和佼佼者。在国家的领导者或者统治者对礼仪的使用下,一方面规范了社会不同阶层的行为,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将礼仪以法制的形式规定下来,即,所谓的“礼法”,来调和不同阶级的关系和矛盾,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这也就是礼仪教育的社会化特征。

而在新时期的社会,礼仪教育的社会化特征依然存在,并且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如,“三个代表”、“八荣八耻”。主要体现在:

(1)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因此,礼仪教育应该发挥其调整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作用,与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促进社会的公平竞争与发展、发现并暴露新的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2)礼仪教育应该与我们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经济建设目标、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未来的四个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大方向一致,引导人民群众向有利于社会发展与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公平与进步的健康方向发展,不能流于表面,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礼仪教育的社会化推进。

礼仪教育的社会化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序渐进,以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形式有效开展礼仪教育。

3.与时俱进的礼仪教育道德与法制特征

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缺少了道德与法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纸上谈兵”,因此,自古以来,礼仪教育就与道德与法制建设是分不开的。

思想道德与法律同属社会上层建筑,均与社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受其制约。道德和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体系,这种规范性和功能上的同质性构成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部分教育内容融合的可行性[8]。以往的礼仪教育中,都将道德与法制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体系被应用,因此,无法更多地体现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的道德与法制特征。

为此,在新时期应该主要从以下方面研究礼仪教育中的道德与法制特征:

(1)礼仪教育中,应该将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针对当前法制意识淡薄、法制普及面低等缺点,通过人民群众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方式把法制教育融入到礼仪教育中,为新时代礼仪教育赋予法制教育的特征,使礼仪教育不再停留在条条框框,与我们的法制建设进程一致;

(2)礼仪教育中,以“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道德作为基调,从人民群众身心中散发出一种爱国、爱党、为民族而骄傲的气质,并以此为准则,指导自身的行为、规范,提高自身素养,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礼仪教育中的道德与法制的融合,以及三个方面的互相融合,将是社会主义阶段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想状态。

4.与时俱进的礼仪教育文化特征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如何在向其他的国家和人民传递优秀的文化信息也将是礼仪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

近年来,国家在传递中华民族文化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诸如,海外众多的“孔子学院”、“汉基教育”等,通过正式的学校教育的方式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注重经济发展的今天,尽管国家倡导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但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失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新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有效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达到双方“平衡”已经成为一个难题。

而传统文化中,诸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念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礼仪教育的传统文化“核心”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礼仪教育,适应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通过赋予传统文化中的新内涵,倡导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提高个人素质的理念,“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一方面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加速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2)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礼仪教育,使传统文化融入到人民群众的道德和素质教育中,在个人的礼仪体现中表现传统文化,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向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传递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

因此,礼仪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核心”观,不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气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观需要。

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9]。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领域都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诸如,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国家主席更是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礼仪教育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礼仪教育无疑会带来新的发展特点与特征。如果还是因循守旧地以古代或者借鉴其他的礼仪教育为基础的话,将会使礼仪教育背离原国家主席邓小平提出的“以实际为出发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落入“形而上学”的怪圈。

只注重礼仪形式和外在表现的礼仪教育,就会成为“繁文缛节”的老套,而不赋予新时代特征的礼仪教育只能被丢到“故纸堆”,因此,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礼仪教育中道德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社会主义时期的道德和法制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道德与法制建设的深入逐渐拓展的,礼仪教育应该遵循“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规律,在发展中成熟和完善。

(2)礼仪教育应符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法制、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国家的基本建设服务,而不应该脱离实际,盲目追求形式的创新,难以深入人心。

(3)礼仪教育自身的丰富与完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时刻保持礼仪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4)礼仪教育应该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共同可持续发展,保持血脉相连。

总 结

礼仪教育中的道德与法制建设、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时俱进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保守和墨守成规已经不是礼仪教育的特征。

1.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是新时期礼仪教育的底线,没有它,礼仪教育将无从谈起,而礼仪教育也应该为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建设保驾护航。

2.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新时期礼仪教育的核心,没有文化传承和底蕴的礼仪将是“空洞”的和“虚无缥缈”的,礼仪教育的脉络中应该流淌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教育和个人气质。

3.提高个人的素质和素养将是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个人素质和素养的欠缺将使礼仪教育缺少扎实的根基,将是“空中楼阁”。

4.礼仪教育本身与时俱进的发展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目标,与实际脱节的礼仪教育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5.礼仪教育内涵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将有助于礼仪这一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规范以更加快速的方式推进。

6.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线,不考虑礼仪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落后于时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6-10-19.

[2]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R].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0.

[3]李江凌.合理协调社会关系努力建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

[4]王金玲,王艳府. 图说礼仪[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8.

[5]朱燕.现代礼仪学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8.

[6]姚礼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素质——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情况的调查[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9-72.

[7]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

[8]何玉芳,张艳红.“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内容的“融合”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3):59-61.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主题讲解 纪念馆 创新教育 形式

主题讲解是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近年来摸索、独创的一种讲解形式,是全国唯一一家采用主题讲解这种方式来拓展主题教育的纪念馆。具体是指团队游客集中肃立在会师纪念塔前面,在讲解员的主持下按照奏唱国际歌、向红军英烈敬献花篮、向红军英烈鞠躬致敬、重温入党誓词等。通过主题讲解,有利于为爱国主义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发挥革命类纪念创在爱国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一、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的条件分析

(一)成熟的教育基地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基础

一个成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注,成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开展主题教育的基础。一是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三是新建展馆,拓宽陈展手段。四是加强保护,提升知名度。五是完善相关设施,使旅游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红军长征70周年纪念日在2006年会宁县召开,相关部门筹措资金将近5000万元,对会师旧址进行了重新的修缮,并对革命文物予以有效保护,使这些革命文物能够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进行主题教育工作开展,发挥了教育基地的历史底蕴,将其包含的历史内涵和革命文化进行了体现,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能够更好的满足教育需要,培养人们爱国精神。

(二)厚重的历史是开展主题教育的先决条件

七十多年前的红军会宁会师,使“会宁”这两个字嵌入了新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在党史、国史上留下了永远的印迹。而红军留下的长征会师需要我们永远去弘扬、去传承,给我的讲解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为此,我们在挖掘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在研究、探索、创新讲解形式,主题讲解就应用而生。主题讲解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在游客来纪念馆参观是先集中在会师塔前总体上对三军会师的历史进行总的讲解,对长征会师精神进行讲解,使游客一到会师旧址就被震憾、被感动,被感染,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主题讲解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一)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讲解模式创新过程中,会宁革命纪念馆注重结合纪念馆特征,发挥纪念馆的独特优势,借助会师塔独特的内涵,进行主题教育活动。这一创新模式,能够更好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人们感受浓郁的红色革命历史内涵,激发人们心中的爱国情节。在会师塔前进行主题讲解是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特色,这项活动自2007年开展以来,吸引了来自港澳台及全国各省市的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团队10000多个600多万人次,进一步增强了旧址的吸引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们针对不同身份的游客、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讲解词。

三、主题教育活动的积极作用分析

主题教育活动吸引了广大的游客前来参与,促进了会宁红色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从2008年会宁红军长征纪念馆免费开放以来,每年有100多万的游客前来会宁参观旅游,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行业的大力发展。目前全县已有餐饮住宿点20家(其中:星级饭店1家),拥有床位2000多张,旅行社1家,旅游企业达到10多家,并配套建设了一大批与旅游相关配套的旅游定c商店、餐厅、旅游交通及娱乐服务设施,旅游从业人员2000多人,旅游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

(一)独特优势得到政策支持

从会宁革命纪念馆的历史意义来看,其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也正是受此影响,会宁纪念馆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予以了广泛支持。在政策支持下,会宁纪念馆主题教育活动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其在实践当中,功能、作用均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二)红色旅游影响力较强

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会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关键,也是开展红色旅游的重点内容。会宁县现阶段开展了多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活动,这使会宁县的红色旅游品牌知名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会宁的红色旅游。受此影响,会宁县开展了红色旅游的节庆活动,使会宁县的红色旅游影响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例如在2010年期间,会宁县参加了延安市主办的《联合宣言》活动以及四川省主办的《川陕甘鄂皖红色旅游合作协议》签署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会宁县的红色旅游价值得到了拓展。

(三)旅游资源丰富、影响广泛

丰富的红色资源给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红军长征会师期间,在会宁县休整了近两个月,这两个月期间,留给会宁1000多件革命文物以及20多处战斗遗址,使会宁县增加了较多的红色旅游资源。会宁县战斗遗址和革命文物具有突出的教育特色,使会宁县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得到了丰富。为了切实推进会宁县旅游资源的发展,全县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使道路交通、餐饮住宿、商品销售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使会宁县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旅游资源不断开发和应用,给会宁县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向发展。这一情况下,会宁县革命类纪念馆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拥有了更加广阔的资源,这为其发展创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主题讲解作为一种新型的讲解方式,在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交流、借鉴。主体讲解需要对地区旅游资源的情况和内涵予以把握,能够深层次的分析和探究,把握讲解的关键点,发掘地区旅游特色内涵,使其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层次,都能够真正的满足人们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发挥更加积极的意义,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素端.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蕴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5).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市教育局决定在2009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庆祝建国60周年演讲比赛活动,并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宗旨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践和教育,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组织机构

市教育局成立建国60周年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组委会: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三、活动对象

全市小学4—6年级学生,初中和高中所有学生。

四、活动内容

1、以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2、以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要求脱稿演讲,演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五、奖项设置

征文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个学段,分别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若干。

演讲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个学段,分别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若干名。各中心学校和市直、民办学校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在向基教科呈报优秀征文和演讲决赛选手时,须将活动方案和本校评奖结果一并报基教科,否则,基教科不予受理。

征文、演讲活动设组织奖,活动结束后,市教育局对在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单位授予组织奖,具体名额视工作情况另定。

六、活动步骤

1、主题教育活动:各地各校要在本学期至“十·一”前,集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各地各校要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爱国主义教材,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帮助学生了解建国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然后组织撰写竞赛征文和演讲稿。

2、主题征文比赛活动:乡镇中小学要在全体学生参与的基础上,选出优秀征文向镇办中心学校呈报,镇办中心学校遴选后再向市教育局选送。市直学校和民办学校要先组织全校性征文竞赛活动,再将优秀征文直接向市教育局报送。镇办中心学校和市直学校在各个学段(小学、初中、高中)仅限上报5篇。各地各校征文上报市教育局,截止时间为2009年5月15日。

3、主题演讲比赛活动:演讲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

初赛:5月1日至5月底。各校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演讲,向学校推荐代表,确定参加复赛人员名单。

复赛:9月1日至9月20日。复赛分别由镇办中心学校、市直学校、民办学校组织,在各地各校复赛的基础上,各学校推荐选手参加决赛。各单位、各学校上报1名选手,参赛选手名单于9月20日上报。

决赛:在“十·一”国庆节之前进行。演讲决赛由市教育局基教科组织,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七、活动要求

1、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机构,做到有领导负责、有专人具体负责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真正把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

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