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荣辱观;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新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77―02

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积极健康和可喜的变化,但也产生一些值得关注和忧虑的问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一些人心目中淡漠了。与此同时,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消费文化的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金钱至上的不良倾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流行开来,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的各类事件屡屡出现甚至屡禁不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党的高度重视。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各项改革的今天,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大学生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知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标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态度,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努力营造大学校园尊荣弃耻、见贤思齐的氛围,不断提高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完成好学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战略任务。

二、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

加强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认真实施新的课程方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之中,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全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大学中做到“三入”:入耳、入脑、入心。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同时,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的有关专业课和基础课中也要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在新一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也要增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内容。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各门课程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我们要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准则,激发大学生的崇高精神追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入大学课堂,就是要使高校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课堂,就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分量和实现形式,要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积极引入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相关的专业课、基础课教学之中,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督导,切实使社会主义荣辱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三、注重实践育人环节,引导大学生在知行合一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荣明耻,重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学习生活的实际,把荣辱观教育与学牛的自觉行动结合起来。如果仅仅停留在道德认知方面而不付诸行动,只知道何为荣辱而不在行动上真正的为荣拒辱,那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很难有实际的效果。因此,要在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环节中强化和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组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可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牢固树立起祖国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途径,还是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实践,贵在行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是一个知、行相结合的过程,只有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作用,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各高等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社会需要、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平台,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在参与实践和服务社会的活动中深入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要求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当前,志愿服务是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引导和动员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与大学生的行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四、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以教师示范作用引领大学生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师德建设,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把提高师德水平作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前提。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以热爱学生和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素质、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一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学校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

作为教师,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过程中,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自身的一言一行来影响青年学生,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带领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教师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要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只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德建没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提高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我们:(1)要把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到师德建设中,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要牢记使命,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把“八荣八耻”内化为自觉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3)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和表率作用。教师在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上,要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只有自己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才能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因此,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中,教师要在自觉学习、提高认识上带好头;要在坚持标准、严于律己上带好头;要在点滴做起、躬身实践上带好头;要在坚持经常、一以贯之上带好头。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真正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五、抓好环境育人,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优势。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做到环境育人。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青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不断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健康向上、多姿多采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内涵,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动力,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全面发展。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阵地,营造有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环境,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不仅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既要迅速行动起来,掀起热潮,又要从育人的全局出发,切实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养成教育;青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下称《意见》)是指导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纲领性文件。广大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我们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真正收到实效,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来看,其最佳途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注重青少年良好品德培养的教育,具体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反复引导和长期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进而凝聚为道德品质的方法。反思以往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教训,顺应时代特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当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现实路径主要有:

一、教之以理―发挥好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战场,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大有可为。

1.高度重视,科学规划。

按照《意见》精神,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科学规划,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直接作为各层次学生教育内容。这种现象不顾学生的接受水平,不考虑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直接导致学生的厌烦和逆反。从学校教育规划而言,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不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原有的教育教学内容简单相加,而是应该把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确定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所有教育内容中应占的比例,并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不同阶段设定阶段性的培育目标,围绕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同时还要修改和完善包括学生守则等在内的原有学校教育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制度和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培育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2.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

目前学校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缺乏合适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往往将其等同于知识传授,采用单一的“灌输”型教育方法。这种教育现状,使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要使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收到实效,就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在教育理念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效保障教师有精力去研究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规律和方法,学生有时间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来加深对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积极改革升学考试制度,使分数不再成为高一级学校评价和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育方法上,教育者要积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方法,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二、导之以行―实践养成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决定性环节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能一蹴而就。通常情况下,它须经过一个行为反复训练的过程,才能逐步在内心形成稳定的道德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转化为行为习惯。因而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实践养成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1.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设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隐含于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中,通过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反复的行为引导和训练,使道德行为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固化成行为习惯。为此,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要针对不同阶段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构建一个由自主性的课内教学活动、选择性的课外活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综合的实践活动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紧密结合、动脑与动手紧密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从而形成持久的、稳定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道德行为习惯。

2.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实践基地是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场所,具有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目前,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主要有三类:一是隶属于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性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以“活动育人”为宗旨,为青少年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供专属场地和有利条件,也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活动场所。二是学校利用多种社会资源,与相关部门携手,合力打造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如与红色景点建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劳教所、监狱合作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与科技博物馆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这类实践活动基地主题明确,特色鲜明,青少年到这些地方可以通过参观、访谈、听报告等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净化和提升。三是社区活动阵地建设。社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青少年除学校外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要积极在社区建设教育基地,如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广场、青少年流动书库、社区青少年兴趣学校等一批富有社区特色、洋溢青春活力的阵地。同时,利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契机,以社区网站、社区共青团工作信息平台等作为青少年养成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托,实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生活化。

3.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学校和社区可以针对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少年身体力行,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活动的自主体验,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及勤工俭学活动。首先,校内的管理性、公益性实践活动如校园环境净化和美化活动,贫困学生帮扶活动,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等青少年组织部门的管理实践活动,学校内的各种勤工俭学活动;其次是在校内定期开展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如科技节、各类知识竞赛活动、各种体育比赛活动、机器人大赛、航模比赛、创新设计大赛等;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如“青年志愿者爱心支教”、“保护母亲河”、“城乡少年手拉手结对互助活动”、“义务献血”等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些活动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都是养成教育的具体形式,也是青少年反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4.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校园文化。

校园是青少年最主要的生活空间,青少年的成长直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于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具体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如摄影、书法、电影、戏剧、诗歌赏析等;开展“国学月”、“红周”、“党史知识竞赛”、“感恩教育”等主题文化活动;开展培养青少年高尚情操的文明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以及文明班级评选活动等。教育者通过精心组织和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吸引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形成良好的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化之以场―建设良好道德环境,助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人是社会人,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社会要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氛围。

1.坚守学校教育主阵地。

学校是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因此应该在做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广播、影视、互联网、宣讲、报纸、杂志等媒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反过来,浓厚的氛围又会积极促进学校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媒体管理,引导宣传舆论。

社会各级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的规范管理,使其成为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浓厚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氛围。同时社会和学校还可以通过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正面宣传报道,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通过道德谴责、鞭笞等手段惩戒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惩恶扬善”,从而使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得以不断强化。

3.打造健康的网络虚拟社区与网络文化,建设教育与服务青少年的网络平台。

在当今网络社会,数字化生存使青少年面对面的交往互动日益减少,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接受各种信息、彼此相互交流和自我教育的主要渠道。而网络上各种信息充斥,良莠不齐,对涉世未深、缺乏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造成误导。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网络阵地,营造健康的网络虚拟社区与网络文化,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2013年12月23日.

[2]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2014年4月1日.

[3]人民日报评论员.立德树人,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一论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1-17(1).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第3篇

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示立德和善之范、教师应示立德树人之范、学生应示立德担责之范。课堂教学实践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校园文化实践是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有益补充。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和善;立德树人;立德担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特别是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其重要意义、指导思想、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开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组织领导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行业,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基础教育理应起到奠基 作用。

一、深入学习宣传,深刻理解内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认知认同,知行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各自以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它们分别是在价值目标层面、社会层面及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对其基本内涵的深刻理解,是我们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

为此,我们首先要注意提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学校领导的思想认识水平,把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口”。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宣传教育,衔接师德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导向,从教师的理论认知、情感体验、教育实践等诸方面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要切实抓好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宣传教育,守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口”。注重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一脉相承、相互支撑、完全统一的,从而进一步明确个人与社会、与国家的科学关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区分幼、小、初、高、职教校、特教校等类别,认真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组织研究编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示范性课例、教案,并通过公开课、观摩课、专家点评课等方式努力推动“三进”工作扎实、有序、有趣、有效开展。

二、坚定行为示范,坚持立德树人

要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十分注重示范引领,汇聚社会和谐进步的正能量,坚定教育系统以及全体师生的行为示范,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自己积极向上、文明进步的举止,为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示立德和善之范。教育是政府举办的最大一项公共事业,其服务覆盖每一位社会公民,教育的发展、运行、管理、实施,整个过程是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直接影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人生价值取向。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服务是否平等、公正,关系到每一位公民对政府和社会所倡导价值观的直接感知,也是对政府、社会诚信度的真实考量。每位公民价值观培育与塑造阶段都在学校度过,其价值观形成与其受教育过程及所处环境影响十分密切。因此,公平公正理应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最高原则。而当前比较突出的就是学前教育发展不足、义务教育择校突出、外来工子女入学困难等仍在伤害着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为此,我们力求通过深化进行综合改革,确保教育和谐稳定。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和“幸福教育”实践,探索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推动福州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创新发展;不断改变工作作风,善于改进工作方式。广泛征求基层意见,主动关心基层学校的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矛盾,严格管理各类招生工作,最大限度确保公正、公平、透明;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搞好教育均衡。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以“小片区”管理改革、教师校际交流工作为重点,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建设公办幼儿园,支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积极呼吁学前教育立法,主动关心、关怀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幸福感。教育领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必然会辐射、带动社会各层面、各方面取得叠加式成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示立德树人之范。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天使,肩负着为国家的未来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尤其在当前全国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确是我们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师表,人之模范”,教师劳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每一位教师主观上必须担起为人师表的职业责任和历史使命,明辨是非、规范言行、砥砺思想、拒绝庸俗。客观上还应该形成一套明晰的师德奖惩机制,明确界限,设置“防火墙”,促进广大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教育、传承作用。我们曾通过组织全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师德巡回报告,寻找教育系统“身边好人”等活动,树立教师队伍的正面形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影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应示立德担责之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观念的集中、提炼、提升。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有着很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通过不同行为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这些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往往寓于平凡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沉浸在美好青春时光里。青少年学生在环境纯洁、正气浓厚的校园里长大,从小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熏陶,其德育品行相对较高,正由于此,人们也往往习惯拔高、塑造没有缺点的“高大全”典型形象来推广学习,形式上很热闹,但很难触动心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行为上不断做出选择、扬弃,从思想上不断反思、内化并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作为教育者,应该点亮智慧的眼睛,善于发现、培育、放大每一位学生身上积极健康的元素,鼓励他们努力做一个不妨碍他人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有贡献的人,有为能为、敢于担当,并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示范,形成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长环境。

三、实践核心价值,实现育人目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主战场,学校是主阵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教育特色和学校实际,着重突出实践养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并努力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实践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体验价值、建构价值的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层面的内容,贯穿渗透于品德、政治等德育课程及其它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使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协调并进,分科教学和主题整合有机统一,这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与方式。新课改以来,尽管我们十分注重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努力从学科特点和实际出发,采用了各种方式方法,探索了不少鲜活的经验;然而,仔细审视我们的学科育人工作,它与立德树人、全面深入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如:学科育人中,重智轻德现象仍普遍存在,其研究和实践未能细致深入到课程和教学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且学科育人任务亦缺乏整体性的架构和统整。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我们从方法研究和制度保证两个层面加以完善改进、研究先行、贯彻落实。在方法层面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师育德能力建设。为此,福州市成立了德育研究中心,并相应设立福州市德育研究工作室,集中整合全市中、小、幼、职、特各类学校及各个学科的力量,推动学科育人方面的研究,从根本上保证各学科之间的衔接统整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的系统融合。具体地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包括目标和内容的细化、各学科各学段育人任务的分解、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利用和开发、评价方式等等,形成操作性强、有效性高的标准,并通过开展相关教研活动、经验交流,努力使相关要求及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在制度层面上,加强对各学科育人任务整体性建构及具体落实的制度保证。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拟出台指导性意见,对各学科、各学段育人任务进行系统规划和整体性建构;以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保证学科育人任务的具体落实;改进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各学科的考试考查特别是毕业、升学等重要考试中,都应有一定比例的德育内容,改进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对育人效果的评价,并尝试开展学科教师德育先进评选,以评价激励促进教师有意识、有动力地进行学科育人。

校园文化实践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以往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是在宏观层面、硬件层面上开展,如校园景观建设、宣传栏、文化墙、标语、广播、主题宣讲等,在微观层面、精神层面仍有较大的差距,需进一步深入拓展,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每一个细节,落在每一个班级、每一位学生身上。比如:以班级文化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温馨教室”、“温馨班级”为切入点,将“诚信”、“友善”、“民主”、“文明”、“和谐”等宏观价值取向融入班级环境氛围布置、各项规章制度和日常教育管理中,使其化为小而具体、容易操作践行的行为准则,体现在班级生活的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关怀之中,体现在班级群体的温暖之中,形成富有生命情怀、宽阔胸襟的班级文化。学生在这样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浸润下,逐渐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加以维护与践行。以校园文化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重要节庆日、“开学第一课”、“弘扬民族精神月”等契机,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选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一方面的内容,设计、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入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读书、电影进校园等文化活动,通过传播推广优秀文化作品,向广大青少年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以传统文化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结合闽都地方特色,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部分,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使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不断弘扬中华文化主旋律,增强民族精神认同感。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年旅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

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讲话中提出,广大青年要勇担时代重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青年一代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培育和践行青年一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握青年这一代的特点、符合青年认知内在规律、注重社会实践性。基于此,本文结合现存问题分析,从“生活化”角度,以“青年旅游”这种青年热衷的社会生活实践方式为视角,来探索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力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一、当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下,中国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现象突出,对国家的主导价值存在淡漠、不认同甚至抵触的现象,引发青年价值取向冲突、道德素质低俗化、犯罪多样化等种种严峻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青年的成长成才。要提高当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找准现存问题所在是关键。经过调查研究表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教育方式偏离生活化

当前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存在功利化、知识化、模式化的问题,不符合当代青年求知规律,没有从人本性问题上来拓展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代青年更容易在具体生动、生活实践体验性强的教育方式中激发求知欲、领悟提升、素质内化,抽象枯燥、政治理论宣讲式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很难影响、重构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难以取得教育实效。

(2)教育内容和目标偏离生活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其真正价值不在认知,而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离开了青年生活的现实基础,教育目标脱离青年切身利益诉求和人民群众基础,那这种教育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将国家的主导价值观转变为被广大青年普遍接受、认同内化和实践外化的主流价值观,关键在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源于生活、融入生活、贴近生活,才能达到教育指导青年生活、引领青年实践的目标。正如英国实证主义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了关于教育与生活关系的“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非常关注人的生活意义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所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生活化。

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分析

(1)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运动过程中,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所以,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就应当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以青年旅游的方式开展的社会生活实践,就是让青年在感性认识中慢慢形成理性认识,而现在普遍采取的“说教式”培育方式其实在跨过感性认识阶段,就很难达到理性认识的层面。青年只有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亲自体验、形象感悟,才能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含义和赋予的精神力量。

(2)符合青年心理认知规律

人的心理认知规律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由知、情、意向行转化的过程。简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是认知,目标是行为。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现有效性,找到有效的认知教育方式是关键。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认知,源于长期的社会交往实践。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知环节,不应只有单向传播和课堂说教、学习教材这种单一化、被动化的方式,而应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来主动认知。通过科学、丰富、立体的认知,获得情感体验,内化为青年内心强烈的信念,依托这种具有持久性、自律性的信念和价值观,来引导行为导向,最终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3)符合能动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能动的反映论的“能动观点”。实践的根本点是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人的能动性的源泉,在于人的生活需要。青年价值观教育不是知识性的传统教育,而应该是立足于关于人的生活的教育、生命的教育。所以,价值观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人的生活需要,是否符合人的生命质量与人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只有关注青年生活、贴近青年实际,才能切合青年认知、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对价值观的需要。

三、青年旅游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契合性论证

青年群体是家庭的核心,是社会的未来,是中国经济的当前消费力,更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建设者。青年旅游不仅仅是旅游经济层面的问题,也是思政教育、素质教育层面的有效载体。青年旅游作为现代性产物的青年文化运动,起源于16世纪末文艺复兴运动后期的英国,但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参加青年旅游活动,通过组织游览欧洲国家,接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社会文化,促进他们在知识、社会、价值观念方面的成长,之后青年旅游逐步平民化和广泛化。笔者认为“青年旅游”在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式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有内在契合性。

(1)两者在目标上具有同一性

研究发现寻求“自我发展”是青年典型而普遍的旅游动机,旅游可以成为青年寻求、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人生历程。青年旅游对于青年有一种本能的喜爱,是具有高度社会经济关联度、参与性的人类活动,是青年群体开展人际交往、实践社会生活、建立价值观的生活化方式,是信息、文化与价值的传播载体,通过积极认知社会、认知自然、认知人类本身,从而养成价值观念、促进自我发展。“青年旅游”具有自我发展的诉求,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养成核心价值观、引导科学人生的目标诉求,两者具有同一性。

(2)两者在内容上具有契合点

“青年旅游”内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态也逐步多元化,主要有观光旅游、修业旅游、义工旅游、教育旅游、培训旅游、外交旅游等,越来越成为当代青年自我探索、自我实践、自我发展的一种生活方式。在青年旅游中可以找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内容相关的连结点、契合点,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可行有效的互动教育模式,在促进青年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更能实现青年价值观的有效树立,是一个双赢的路径选择。

(3)两者在方式上具有共同点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特点的分析,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实践方式能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运动规律、符合青年心理认知规律又符合能动的实践观?青年旅游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知、情、意向行实践的过程,是青年热衷的符合生活需要的实践过程。可见,两者在认识方式上具有共同点。比如,近年来,台湾青年旅游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政策框架观,整合了公共外交、志愿服务、实践学习、观光游行等青年成长发展的诸多渠道,成为推动青年成长发展、素质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式,值得借鉴。

综上,青年旅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具有内在契合性。《青年旅游价值观初探》一文指出:早在青年时代就对旅游活动很重视,有意识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旅游实践,形成了旅游价值观,从少年、青年逐步成长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袖,与他青年时期有目的地通过旅游活动来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强化自身素质、促进思想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分刻的联系。这进一步支撑了从“青年旅游”视角创新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观点。

四、青年旅游视角下的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路径创新研究

基于青年旅游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契合性论证,围绕教育生活化目标、内容、方式、制度角度,分别制定青年旅游政策、设计青年旅游项目、便利青年旅游实践、建立青年旅游激励,来设计青年旅游视角下的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路径。

(1)围绕教育生活化目标,制定青年旅游政策

团组织在政府的领导下牵头负责制定青年旅游价值观教育政策,教育部门、旅游部门、团组织协调落实相关工作,在组织领导机构和政府政策保障两个方面确保青年旅游价值观教育的切实实施。这个问题上可以借鉴台湾青年旅游外交的成功模式。台湾地区青年旅游发展较晚,但是却在较短时间里建立起成熟有效的模式,不仅创新了台湾公共外交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台湾青年的素质和能力。其成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台湾政府重视程度高,政策体系健全。青年旅游在台湾被提升到了政党执政和政府施政的“青年政策纲领”的高度,建立了政府跨部门协调机构和制度,建立了“青年旅游专案小组”作为协调机构,“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作为召集人,统筹推进整体工作,台湾教育部、交通部观光局作为副召集人,相关部门共同协调推动,实现了青年旅游外交政策与志愿服务、青年创业、青年参政等其他青年政策的有效衔接,推动青年的成长成才。

(2)围绕教育生活化内容,设计青年旅游项目

生活化内容应立足青年现实生活,比如学习、工作、社会交往、家庭生活、旅游实践等等方面的具体生活基础。“青年旅游”项目涵盖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外交旅游、志愿旅游、探险旅游、修学旅游等等,从文化传承、生态文明、祖国河山、交流访问、志愿服务、体验实践等方面来实践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让当代青年在自我探索、自我实践、自我发展的旅游生活方式中养成价值观。

(3)围绕教育生活化方式,便利青年旅游实践

生活化方式应是具体形象,从生活中提炼价值观,用价值观指导生活。青年旅游是青年人看得见、听得见、感受得到的生活领域,要从旅游项目的人、事、物中挖掘青年日常生活中、青年共同生活理想中需要的价值观,也就是从旅游这种生活方式中提炼旅游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通过讲故事、话人物、真实践、亲体验的旅游生活实践方式,由理性转变为感性,由抽象的政治性理论转变为具体的生活指引。同时,教育生活化,需要建立服务体系周全,便利青年旅游实践。比如教育融入生活,为了能使这种生活化教育方式得以广泛推行,台湾建立了包括台铁通票、青年旅游网、青年旅游卡等便利的“青年旅游友善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峰,李卫森,马立平.地域特色与青年政策:台湾青年旅游发展现状、功能定位与经验启示[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09)

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概念界定 研究视角 语文教育哲学

一.概念界定模糊

一般情况下,研究者普遍认同“问题是研究的起点”这一观点。在确立研究问题后,研究者必须对其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概念界定。而哲学作为形而上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内涵,如所罗门所言:“哲学,是努力用尽可能有说服力、尽可能使人感兴趣的语言清楚地表述你自己的观点。你应当独立思考,澄清你所倾向的是哪种观点,以及为什么是那种观点,并把这些观点组织起来以应对其他的可能看法。”[1]故,当哲学这一形而上的概念由下向上发展时,研究者很难对一领域的哲学概念进行统一标准化的界定。

在教育哲学研究领域也是如此,研究者对教育哲学的概念界定一直以来都是模糊混沌的,这种混沌表现在: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存在着一种“暧昧”关系,这种“暧昧”关系形象地说,就是“教育哲学工作者掏了教育学工作者的腰包”,或“教育学工作者掏了教育哲学工作者的腰包”。这种混沌还具体表现在:陆有铨先生所著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全书共分为七章: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改造主义、新行为主义、存在主义、分析教育哲学,七章约430千字,而对于“教育哲学”、“西方教育哲学”及“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概念界定竟然只能从一些章节中的第二节思想基础中“哲学基础”这一分论点中洞察一二。难道说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就是这七种主义下教育哲学的统称?

笔者带着这种种困惑自行查阅了文献,如:《不列颠百科全书》把教育哲学界定为“一门审问、慎思、明辨、致用的学问。它应用哲学方法来研究各种教育问题”。《辞海》把教育哲学定义为“用一定的哲学观点来解释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问题的基本理论学科”。可这些从文献中梳理出的概念界定与作者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中的能等同吗?

谈及教育哲学,浙江师范大学李润州认为:教育哲学是教育与哲学的联姻,换言之,教育哲学就是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而这种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哲学至少有三种存在形态: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

笔者参照李润洲对教育哲学存在形态的划分,认为陆有铨先生所著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一书中的叙述内容与表述形式两方面均符合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这种教育哲学直接采用哲学的话语系统作为工具来分析、透视与解答教育问题。比如,有学者在探讨教育本质时,直接援引现象学的“我看”、“我做”的本质观,主张教育本质既是确定的,也是变化的;是多,而不是一。[2]这种教育哲学的运思虽然也能增添教育新知,但相对于所采用的哲学知识而言,就只能是哲学知识的教育应用了。其基本的样式是先简述某种哲学观点是什么,然后论述该哲学观点对教育的启示。从这种意义上说,有多少种哲学观,就会有多少种教育哲学,因此,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纷呈之际,就存在着众多的教育哲学流派,诸如进步主义、改造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研究之所以被有些人戏称为“只是各种‘真正’学科的大杂烩”,“各种学科都有适宜我们挪用之处,只要加上‘教育’这个前缀词便可”[3],就与这种借鉴方式无不关联。[4]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得出,《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一书中概念界定模糊这一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著作中的。除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外的两种教育哲学存在形态: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与本无并无关联,故略。

二.研究视角独特

本书作者对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研究视角很独特:立足于对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把握上,对其进行宏观的概括和审思。在内容的涉及上,可以归纳为四种具体的研究视角。

第一种视角是总揽100年西方教育哲学思潮,展示西方教育家是如何思考的。[5]如:全书涉及共七种主要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研究流派,这七种流派的产生次序与发展在时间上既有先后也有交叉。站在21世纪的现今,想要理清100年前西方教育哲学发展的脉络并不容易。而本书却逻辑清晰、叙述严谨、详略得当,讲晦涩乏味的哲学发展进程讲解的耐人寻味。

第二种视角是对不同的教育思潮进行共同点与分歧点的辨析,揭示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展示对教育问题思考的多方位视角。[6]如:书中第一个出场的流派是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随后是针对进步主义的不足进行批判的要素主义,再次是与进步主义和要素主义皆有区别的永恒主义。在书中作者对这些流派进行了精确地区分,“同要素主义一样,永恒主义对于当时资本主义的某些社会制度和教育事实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与要素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永恒主义所针对的不仅仅限于现存的社会和教育政策及其实践本身,而是作为这些政策和实践之基础的文化模式”[7],“以进步主义和永恒主义为代表的新、旧两种教育模式......由于二者所代表的价值观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人们无法确定一种核心文化和统一的价值来指导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所以这种竞争和冲撞带有必然性”[8],“永恒主义和进步主义争论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即世界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9],等等。

第三种视角是通过对西方不同时期社会条件与教育内部条件的分析,把握西方教育家100年关注的教育焦点,以此反观今天我国教育问题。[10]如:在评论存在主x教育哲学时提到“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没有先后之分。没有没有存在的本质,同样,也没有没有本质的存在”[11],“从存在主义哲学的立场来看,本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主要教育哲学思想都忽视了人的存在问题,因为它们都把人置于次要地位,使人役于物。”在笔者看来这就是站在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立场去进行分析,在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绝不是“役于物”的人。

第四种视角是对不同流派的基本主张进行评析,深刻理解每一种教育哲学思潮、学派、学说在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绝对”(被决定性、必然性、合理性)及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相对”(历史局限性、偏颇),明确研究问题应有的态度、方法,提高反思能力。[12]如:作者在讲述每种流派的最后一环节都设为评论小节,这就摆明了作者的研究态度是十分的严谨的。作者对每种流派在历史上的发展进行了客观的描述,这种描述的客观性把人拽回到当年历史发生的环境中,作者只是事件发生的旁观者,不参杂主观情感。这种做法给读者留出了思考的空间,也就是说,作者没有将一种意识形态灌输在读者脑海中,而是客观的再现了事实,留出空隙让读者自行做出价值判断。随后在评论小节中,看似是作者就某一流派进行评论,但实际上是给读者与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因为当读者在进行了前几节阅读后,读者本身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观点,此时的读者是带着自身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进行交流。

从这些独特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出作者提出了对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思潮的独特见解。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贯穿着反思、批判,从不同角度引出问题,令人茅塞顿开。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本书中最大的特色是研究视角独特,而不足则是作者省略了对书中一些主要概念的概念界定,这对如笔者一样的“教育哲学门外汉”读者而言:加重了ο执西方教育哲学整体感知的难度、容易产生误解。

三.语文教育哲学研究启示

笔者从陆有铨先生《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中得出了三点关于研究方法的启示,如下:

启示一:语文教育哲学研究应立足于对我国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把握上,对其进行宏观的概括和审思。如:自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学堂章程》,独立设科的“语文”发展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可从宏观上回顾我国历史,近现代以来,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三次根本性的变化: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三次: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可以说我国教育从建国初的恢复到如今的不断发展不过经过了60年的时间,而语文教育的性质在社会性质不同的时期的发展也是不同的。

启示二:语文教育哲学研究应立足于学科背景。语文教育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体育教育哲学等别的科目教育哲学是有共同点的:都立足于研究教育的主体、对学科教育起到“元认知”的作用。但在研究语文教育哲学时应立足于本学科的特点,这样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可以套用的研究算不上真正的研究。

启示三:语文教育哲学要先研究事实、再作价值判断。近几年来,随着研究者对于语文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关于语文的性质也不断地被反复提及讨论。由最初语文等同于政治,到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再到现阶段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可以说,这些对于语文性质的价值判断总会多多少少的影响研究者,研究者在研究事实之前就对研究进行价值判断,直接导致了研究的主观性色彩过重。事实上,语文本身是无所谓好与坏的,在进行价值判断之前,应系统深入的研究事实,这样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

注 释

[1]所罗门等.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5.

[2]李润洲,李伟.教育本质:一种现象学的拓展[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

[3]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44.

[4]李润洲.教育哲学: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J].教育研究,2014(4):30-36.

[5]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6.

[6]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6.

[7]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6.

[8]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7.

[9]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8.

[10]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56.

[11]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