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素养总结

人文素养总结

人文素养总结

人文素养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中校;人文素养;现状;问题

一、城乡结合部初中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中城市的城乡过渡地带。城市人口只有在50万以上的大中城市,才具有鲜明的城市文化特征。这种城乡过渡地带的人文素养既不同于城市,也不同于乡村,带有过渡性的色彩。

浦厂中学位于南京市的江北,隶属南京市浦口区,浦口区是南京市五大郊区之一。浦厂中学为了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2010年对全校家长进行了有关文化程度的问卷调查,统计数据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家长占3.64%,初中文化程度占43.64%,高中文化程度占34.45%,专科文化程度占5%,本科文化程度占2.73%,未到场参与调查者占8.67%,标注不明的家长21人,占1.87%。与本市相比,南京市可查人口数据最近的年份是2005年,2005年全市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22.93%,比浦厂中学低11.52个百分点;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18.9%,比浦厂中学高11.23个百分点[1]。与江苏全省相比,截至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省总人口7648万,小学文化程度人口2039万,占26.66%;初中文化程度人口2794万,占36.53%;高中文化程度人口1044万,占13.6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482万,占6.30%[2]。从数据对比来看,浦厂中学所在地高中以上人口比例明显高于全省,而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远低于全省。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窥见过去城乡结合部人口受教育的现状。

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到对子女的人文关爱。初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转折期,缺乏家庭的人文关爱或受周边不良人文氛围的影响,将不利于他们人文素养的形成。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中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较大。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双方忙于生计,这些学生大多被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因隔代抚养,其抚养者不是年老体弱多病,就是文化程度很低甚至是文盲,根本无法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这些学生因受家庭环境影响,常常表现为:1.任性、倔强、自私、冷漠,忧郁多疑;讲狠斗恶,缺乏热情、爱心和同情心;逆反心理严重,常有违规、违纪现象。2.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合作意识差、合作能力低。3.不注重文明、礼貌、卫生,缺乏上进心和良好的道德修养,集体荣誉感不强。4.学习成绩低,家庭作业完成较差,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由此可见,对这些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对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强化人文素养教育的结果

浦厂中学通过一系列人文素养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明显改观。为了说明问题,得出客观的结论,学校设计了一份针对学生人文素养状况的问卷调查。试卷的内容设置回避了初中教材的知识点,而是以小学课本中的知识点、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社会热点作为题目素材。这份问卷调查,在刚入校的初一年级和已经在校接受两年人文素养教育的初三两个年级进行。问卷设置了60道题,总分125分,主要考察学生四个方面的人文素养:人文知识(1-16题,共16题,总分34分)、心理健康(17-26题,共10题,总分40分)、道德品质(27-50题,共24题,总分40分)、法律知识(51-60题,共10题,总分11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从调查结果来看,初一学生的人文素养数值为70.57,处于中等水平。从试卷的具体知识点来看,刚进校的初一学生文史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常识性知识,艺术知识和欣赏水平不够理想,文化底蕴较为浅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较为淡泊。从在校已接受两年人文素养教育的初三年级来看,人文素养总得分率高于初一年级近19个百分点,各项得分率相对于初一年级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反映出人文素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道德品质水平较为理想;法律意识大幅提高,几近极值;心理健康水平虽提高幅度也很大,但在调查的几项内容中处于弱势,反映出学校在这发面的教育仍显不足。调查显示:初一学生不太了解什么是人文素养和人文书籍,部分学生表示愿意去阅读人文书籍、了解人文知识,但只是偶尔,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语数外课本知识方面,而对人文方面的课程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去学习,以至于对文、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从初一学生的答卷来看,78.46%的学生不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更谈不上去阅读,一小部分学生只读过其中的一两本;65.36%的学生接触过乐器、书法和绘画,25.37%的学生完全没有学过;58.98%的学生不知道达芬奇的作品,不知道谁是“交响乐之父”;90.12%的学生获得的艺术知识,主要来源于报纸、杂志和电视媒体。从初三学生的答卷来看,大部分学生愿意并渴望了解人文知识,也开始重视人文社会方面的课程,并希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93.5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文知识获得主要来源于学校的人文社会课程、艺术课程和校本课程。

在道德品质考察中,初一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水平不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的爱心不足。有57%的学生不愿意见义勇为,6%的学生不愿意帮助别人,大部分学生承认自己很少关心国家大事。初三学生在校接受两年的人文素养教育后,思想道德水平明显提高。如问卷中:“遇到路人受坏人欺负你会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吗?”初一学生回答“会”的仅为42.14%,回答“不会”的却占56.86%;而初三学生回答会的是70.35%,不会的是29.65%。再如问卷中:“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弱病残或带幼儿者时,你会主动让座吗?”初一学生回答“会”的为92.78%,初三为98.89%;初一学生回答“不会”的为7.22%,初三为1.11%。

三、调查形式和试卷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

笔者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但并未查找到同类的调查分析,所以缺乏横向比较。在无比较样本的情况下,只能根据自己的设想展开调查,这样的调查内容抛出后,肯定会引起行家诟病。

人文素养是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的诸多因素的集合体,包括一个人的知、言、行、思等方面,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定量考察难度很大。如果受制于此,则只能停留在定性描述上,不利于教育结果的考量。

调查方式仅采用卷面形式,也有其局限性,无法回避被调查者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现的言行不一。因此,试卷设置的宽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统计分析方式的精准度也有待进一步挖掘。

关于调查对象,本应该具有同一性,即同一调查对象在不同时段的调查结果所发生的变化。若按此思路,试卷的内容很难设置。如果在不同时段,采用同一内容的试卷,考查者由于已做过一遍,分值肯定会比第一次高,自然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如果修改了试卷内容,出现了新的变量,统计的结果也难服众。同一测试内容在初一和初三同时进行,看似不合理,实际测试的结果是真实的。因为测试的对象虽然是个体,但要挖掘的是个体背后的人文素养状况和社会人文素养环境,而这些在短时间内,在没有大的推动力的作用下,是很难有显著改变的。

参考文献:

人文素养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COPD;健康素养;自我管理;相关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c)-013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基于肺功能检测的调查显示全球COPD患病率约为4%~13.9%[1-2]。COPD患者通常处于稳定期,急性加重住院期短,大部分时间在家庭与社会中度过。患者自我管理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它是一种认知、行为医学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医护人员教给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的知识、技能、信心以及和医生交流的技巧,患者运用各种策略进行自我控制,从而达到主要依靠自己解决疾病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躯体、情绪及社会方面的问题[3]。目前医学界已有大量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具有一定的关系[4],为了探讨其关系,该院以2012年9月―201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中南大学湘雅一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卫生部2011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5]: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该次调查主要采用面谈访问的形式,问卷由患者认真阅读后,独立地、如实地填写;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解释和协助,不方便填写者,由调查者逐条询问并记录。问卷填写完后当场回收并检查有无缺漏,如有,及时请患者填补。

1.2.2 分析方法 将健康素养作为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一个自变量,同时将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一般资料为自变量,按α入=0.05、α出=0.10的标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74份,回收有效问卷269份,有效回收率98.2%。患者以男性为主占78.4%,年龄32~91岁,平均(66.91±9.85)岁。文化程度为以小学及以下居多,为40.1%。病程0~50年,平均(9.02±7.58)年。

2.2 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

269例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总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12分、平均分为(6.07±2.41)分,总得分率(平均总分除以量表满分)为46.7%,各条目答对情况。见表1。

2.3 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269例COPD患者自我管理最低分为59分、最高分230分、平均分为(145.76±32.25)分,总得分率(平均总分除以量表满分)为57.2%。

2.4 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总分及其各维度均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CO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最终有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过去1年中有无因COPD加重住院、健康素养。由标准回归系数可知,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过去1年中有无因COPD加重住院对于患者的自我管理的影响分别为:23.45%、12.76%、17.56%,健康素养对患者的自我管理影响最大,占46.2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且不可逆的疾病,健康教育是开展COPD康复治疗的第一步,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培养患者的健康素养,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关键。所谓的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自我管理指的是患者的自我症状管理、自我疾病管理、自我情绪管理以及日常生活管理[6]。COPD患者只有拥有了关于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到疾病护理当中来。国内外有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为了探究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该院展开该次研究。结果显示:269例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总得分率仅为46.7%。这一结果与既往任建萍等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行为及认知状况调查研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COP疾病的认知情况调查结论相一致[7]。其可能原因为:①相关知识获取途径有限。由于疾病的影响,COPD患者大多只能居住在家中,获得相关知识只能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大众媒体,而大众媒体的宣传内容中有关疾病科学知识往往较少[8];②文化程度不高。COPD患者大多以老年人居多,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习相关知识能力低下,所以导致自我保健意识不强。

而COPD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的关系分析来看,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也就是说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而对自我管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过去1年中有无因COPD加重住院、健康素养是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文化程度高的患者能更主动、更强烈地意识到对自身健康的责任,能利用各种途径获取疾病的相关信息和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COPD患者的健康素养是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给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有关COPD疾病的健康素养,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增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参考文献]

[1] Halbert RJ, Isonaka S, George D, et al. Interpreting COPD prevalence estimates: what is the true burden of disease[J].Chest, 2003,123(5): 1684-1692.

[2] Sin DD, Stafinski. The impact of obstructive pulmonary chronic disease on work los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2, 165(5): 704-707.

[3] Lacasse Y, Rousseau L, Maltais F.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oxygen-depende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J Cardiopulm Rehabil, 2001,21(2):80-86.

[4] 郭欣,王克安.健康素养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8):590-593.

[5] 卫生部医政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1):69-76.

[6] 孙浩林, 彭慧, 傅华. 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信效度的研究[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3):52-56.

[7] 任建萍, 薛海,刘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行为及认知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2):46-47.

人文素养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口数量;教育程度;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029-02

人口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反映,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结构、素质、分布、迁移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揭示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结合青海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有关资料,进行青海人口发展变化情况的对比分析,以便发现青海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青海省人口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共普查413个街道、乡、镇,其中包括30个街道、230个乡、137个镇以及16个类似的乡级单位;共普查居委会、村委会合计4510个,其中居委会644个,村委会3807个;共普查小区21899个。

(一)人口数量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截至2010年底,青海省总人口为562.6722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是增加44.5162万人,增长率为8.59%。纵观青海省人口在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多年中的变动情况,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自1949年以来,青海省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但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变缓,除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素之外,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分区来看,西宁市2010年的总人口是220.8708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39.25%;海东地区2010年的总人口为139.6846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0.22%;海北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27.3304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2.21%;黄南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25.6716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6.21%;海南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44.1689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1.22%;果洛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18.1682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2.37%;玉树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37.8439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33.38%;海西州2010年的总人口为48.9338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7.33%。

(二)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根据2008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青海省0岁~14岁人口总数为117.71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0.92%;15岁~64岁人口总数为409.493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2.78%;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35.4682万人,占总人口的6.3%。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

(三)性别结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情况来看,青海省人口的性别比例和2000年比较,变化不明显。全省2010年的性别比为107.40,2000年的性别比为107.06,二者几乎相等。但是略高于全国的比列,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除果洛州和玉树州有一定增长外(果洛州2010年为110.53,2000年为105.94;玉树州2010年为106.04,2000年为100.37),其他各州基本保持不变。

(四)家庭户规模

目前,青海省共有家庭户152.9040万户,家庭户人口528.4525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为3.46人,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省共有家庭户125.7158万户,家庭户人口497.199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数为3.95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户均人口数减少了0.49人。

分地区来看,各地区的家庭规模都成减少趋势,其中,玉树州的家庭规模变化最大,2010年比2000年减少0.90人,海西州的家庭规模变化最小,2010年比2000年减少0.16人。家庭平均人口数量的减少,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五)民族构成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中主要的民族包括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2010年普查的结果来看,汉族总人口为198.351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3.02%;藏族人口总数为137.506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4.44%;回族人口总数为83.429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83%;土族人口总数为20.441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63%;撒拉族人口总数为10.708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90%;蒙古族总人口为9.981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25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0.40%。

从各民族人口变化情况来看,各民族人口都成增长趋势。其中藏族增长最快,2000年到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94%;蒙古族增长率次之,2000年到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17%,撒拉族人口年均增长率排名第三,2000年到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12%。这与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有关。

二、青海省人口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近年来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以后的一段时间也会继续增加。

(二)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令人担忧

青海省目前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问题均应引起足够重视。2010年青海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30%;而西宁市更是达到了7.52%,老年人口总体的增长速度很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小型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年轻夫妇一个孩子的核心家庭已经成为普遍模式,这导致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纷纷外出打工,将老人和孩子留在农村,老年人本来就需要人照顾,现在却要照料家务和子女的孩子,负担相当沉重。以上问题都对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了种种挑战,未富先老成为青海省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

(三)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人口素质的高低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直接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省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尽管青海省的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较快,但与经济发展要求差距较大,特别是人才流失直接影响青海省经济的腾飞。首先,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其次,文盲的比例仍然很大,有些地方甚至有大幅增加的现象。全省2010年的文盲人口数量为57.577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0.23%。而且各地区分布不均匀,黄南州文盲人口的比例高达22.37%,其中泽库县的文盲人口比例为29.66%,而海东地区的化隆县更是达到了30.06%。文盲人口的高比例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青海省人口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继续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

要解决人口生育系统目标责任制进行监督考核,对监管不力的部门及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发展生产力,改变农村地区生存环境。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加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降低人口的依赖程度。同时,对条件很差,难以通过发展而贫的农村地区,结合小城镇建设实行整体搬迁,彻底改变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完善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建立以财政为主渠道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机制,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必需的经费支持。

(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应对人口老龄化最为关键的是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首先是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机制。养老保险是国家、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制度法规而形成的养老保障体系。应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农村养老保险。目前国家已经开始在全国试点农村养老保险,青海省也已选择了部分县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应尽快推行农村养老保险,以保障广大农村老年人的权益。

其次是探索符合实际居家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目前无养老保障在城市还是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这种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不会有大的改变,社会化养老短期内很难替代家庭养老。因此必须探索适合青海省实际的居家养老模式,这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在资金和政策上都给予倾斜。

第三是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今后社区养老的作用将不可低估,社区养老应以街道办、乡镇村为单位,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学乐提供各种服务。社区养老应该包括满足老年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不同方面的要求。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可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又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子女往往只能满足老年人的经济和亲情需求,而在满足老人文化生活、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方面有一定的缺失,社会养老服务恰好能弥补这一不足。

(三)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涉及到方方面面,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是开发智力资源的伟大事业,是提高人口科学技术素质的基本途径。当务之急就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适应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应该放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对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费的投入,应给予扶持和倾斜。在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 王红宇.青海人口特征与人口结构变化[J].统计分析,2004(2).

人文素养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 科学课程 科学素养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已步入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的新阶段。制造业以超过GDP的速度增长,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环境资源损耗巨大、企业创新能力薄弱,成为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瓶颈。在新的时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必然的责任。

以银川市第一职业学校作为部级重点职业高中,自2005年先后推荐学生进入我国东部沿海11个发达城市中32家知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期间在2006年6月推荐学生进入韩国深圳三星视界(世界500强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企业方面首次提出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测试,题目以测试物理素养为主,同时包含了化学、英语、地理等科目的基本知识,测试结果表明学生普遍欠缺企业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素养,52%的应试学生因此错失了这次良好的实习、就业机会。

随后,众多企业纷纷开始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素质测试,其中我国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于2009年6月对实习学生进行的测试内容包含8个模块,有6个涉及到科学素养方面内容。由此表现出:通过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企业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的共识,而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过渡的过程中,必然要担负起培养大量的、具有一定综合素养的、创新能力的中等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结合目前我国中职生源在初中阶段接受科学类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严重受到升学压力冲击,入校时科学素养欠缺及当前适合中职学校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材及其缺乏的情况下,提出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科学课程的思考。

二、问题提出的理由和意义

目前,中职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其中重点包括: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变化与现有课程体系之间的矛盾;科技知识迅速增长与课程内容滞后的矛盾。多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中职文化基础课程体系对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培育,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各阶层对中等技能型人才的素养需求。本文将重点结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需求与现有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冲突,展开对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科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的论证。

1、中职学生需要提升科学素养

笔者于2009年6月,以《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中的试题为基准,采用被试独立答卷的方式,对银川市256名在读的中职学生进行基本科学素养调查,得出数据为被试学生试卷正确率为34%,低于全国高中学历人群和同龄人群的平均水平。 通过分析问卷中的主观问题回答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科学技术的话题“很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 只有11% 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太感兴趣”,表现出有比较广泛的科学兴趣; 84%以上的学生认同提高科学素养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在对科学技术基本常识的掌握方面,由于初中阶段学习情况的制约,缺乏独立学习科技知识的信心,希望通课堂学习和教师引导来提升科学素养。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校的连续扩招在社会上引发出了读普高的热潮,造成进入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不仅文化成绩偏低, 而且整体综合素质也不是很高的局面。特别是离婚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打工留守家庭子女所占比例偏高。中职生源普遍在知识结构、能力发展、素养形成等方面有所缺失,具体表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在课余时间几乎不能主动的接触课本以外的科学知识,容易对基本社会现象偏听偏信,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从而影响到进入社会后正确的分辨生活、工作中的是非对错;家庭成员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围以满足终身发展的需求。与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同龄人比较,中职学生继续接触文化课程教育的时间、深度方面都处于较低的层次,造成在构建文化知识、科学素养方面的二次落差。如果职业学校不对这种现状及时加以教育改变,不仅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而且还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就业前途。

同时,我国经济已步入与世界经济深度接轨的新阶段,新工种、新岗位的不断涌现,科技变化引发了各职业岗位内涵的变化,导致传统的中职课程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难以适应新工艺、新技术、新岗位的变化,终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的制约。

根据以上分析,中职毕业生只有具有了必要的科学素养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企业需求,才有可能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因此,在中职教育开设科学课程,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2、现有中职课程资源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考察我国自2000年以来,我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用书目录》中文化基础课程教材目录,体现出以下特点:课程内容严谨、系统,却忽略了学科的应用性,较少的关注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及个性发展,严重偏离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培养目标;虽然教材可选择范围较广,但涉及课程门类繁多,造成中职院校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开出充足数量的文化课程种类,来满足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需求;涉及到公共素质教育方面的教材数量不足全部书目总数量的5%,用以直接培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教材处于空白状况。以银川市第一、第三职业学校08级学生的开课情况为例,在每周的32个标准课时中,专业课程比例需要达到50%以上,能够直接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时数仅为1-3节,再结合课程的教学要求,能够开出的科学类课程只能为一门,同时由于课程知识过于专门化,课程考评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能满足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的。

3、在中职开设科学课程有利于全面提升中职的科学素养

进入21世纪以来,公众的科学素养研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公众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我国多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有关数据显示,公民中不同职业群体的科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学生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远远高于居第二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由此可见,教育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都以开设综合科学课程的形式来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我国也于2001年颁布第一部综合类《科学课程标准》,以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科学教育是培养和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信在中职课程改革中,在有机结合科学教育的本质和中职教育的本质的前提下,以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为出发,科学合理的突破目前中职教育中文化素养课程的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局限,一定能够使中职学生对于科学是什么和科学能做什么具有更广阔以及更全面的认识,培育出更多的具备“社会适应性”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三、中职科学课程建设的构建策略

在中职科学课程研究和建设过程中应该强调和渗透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课程理念,围绕构成中职学生科学素养的要素展开课程建设。具体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总目标与分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中职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立足于有效提升每一个中职学生科学素养的,是根据中职教育自身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类型,对科学课程进行的总目标定位。分目标是从宏观上对不同课程内容的总体规划和设计的,是方同的探证,同时它也确立了课程的总体质量规格,应该是根据学生所处年级特点或职业需求中的具体问题,制定出的目标。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展开,是总体目标的分解和具体体现,是为了实现并服务于总目标。中职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及分目标,共同构成了课程的目标体系。在课程中,离开了总目标,分目标的实现会出现零散、不系统的状况,会失去方向和统一的基本要求,同样,离开了分目标,总目标也就难于真正落到实处。

2、统筹课程内容与突出中职教育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统筹课程内容是指根据中职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统筹安排,以保证课程内容的计划性、系统性,保证课程的有效和有序开展。中职科学课程内容的统筹安排在具体做法上,首先需要在研读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及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课程的课程目标,再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中职教育重职业能力发展,中职学生文化水平较低、知识理解、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特点及学校课时计划等多个因素展开实施策略研究,建立相应的课程内容的基本方向,作为指导不同中职学校开展课程的主要依据。

3、科学知识积累与科学能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知识积累与科学能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科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同时又要重视从知识到具体的科学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职科学课程的核心之一是通过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达到职业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生活需求,使学生达到充分的职业能力发展。但是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理论的铺垫,科学能力发展也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时,两者也是相互促进、互增互长的关系。所以,从对学生的教学要求而言,科学知识积累与科学能力发展两者必须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使知识和智能互为增长,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拓展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拥有职业生涯长远发展的起点和基础。

4、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从中职科学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来看,课程既要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知识点,又有强烈的实践性要求。所以,在教学形式上,必须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实施,通过教师讲解、互动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接受、掌握并内化,把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没有相应的课堂教学作基础,不但难以保证其教学质量,而且难以体现课程的教学思想。只通过课堂教学很难使课程真正的价值和效果得以施展,要全面的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必须加大课外活动的力度,可以采取团体(小组)辅导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科学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奇,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郭玉英.从传统到现代――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运生.外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的历史和发展对我们的启示[J].科学社会,2003,5.

[4]潘.回溯国际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演变[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2.

人文素养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隐性教育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就在著作中提出了“隐性课程”,但这一概念最早记载于柏拉图时期,因此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隐性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浸染作用,如薛红亮(2010)认为隐性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格方面是显性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并在高校职能、大学校园环境的感染力、校园人的影响力都会成为影响学生人格养成的潜在因素。岳明蕾,杨化刚(2011)认为隐性课程中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知识信息的灵活运用有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创造力的形成。

深度挖掘课程的内涵是学校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傅淑琴(2011)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心智,除了课堂内容,教师修养良好的仪容举止、翩翩的风度、渊博多识甚至是其人格魅力都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都暗中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吕文玲(2011)指出隐性课程所传递的道德准则、人文知识是通过非课堂的形式如教师的言行、 师德师风、人格魅力、知识结构, 使学生受到熏陶、启迪和感染。教师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世界观、情感态度、阅历和上课时的心态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本研究拟立足于旅游专业,结合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的特色和特点,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中的隐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 研究意义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以教育高技能、高素质的专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是“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并举的教育类型。不同于高校教育,五年制高职旨在培养具备了一定职业素养的第一线专门型技能人才,除了专业教育之外,人文素质教育更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

旅游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除了在课堂汲取专业知识之外,更多的阅历和精神财富来自于各种类型的实践,需要在与外界的沟通中不断成长,而在与外界的沟通过程中,仪容仪表、沟通技能、心理素质和内涵气场等人文修养都会成为影响其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人文素质的养成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尤为重要。

五年制高职教育和旅游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课堂中的隐性教育对学校在校期间人文素质的养成极为重要。

二、概念界定

(一) 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明显区别于其他高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教育,包含了酒店服务、导游服务、烹饪在内的大旅游专业教育,是通过传授专门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一定大旅游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

(二)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以及由这些知识内化而成的在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

(三) 隐性教育

隐性课程是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隐性课程也叫做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规范和态度。本研究认为隐性教育的载体不仅限于课程本身,既要包括课堂专业学习获取知识之外所获取、总结、感悟到的精神享受、意识等,还扩展到班级的氛围、校园环境文化等大环境。本文拟结合五年制高职和旅游专业的现实特点,讨论隐性教育在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应用。

三、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课程隐性教育实施现状

为准确把握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实施现状,在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一次实地问卷调研,其中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90%,回收有效问卷176份,问卷有效率97.8%。

本次调研的内容涉及了人文课程的设计设置、课堂内容的评价以及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等方面,通过问卷总结分析,我们总结出本校五年制高职旅游专业人文素质课程隐性教育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人文环境缺失

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堂氛围、教学实施过程以及教学内容都可以贯穿人文精神的培育,营造人文精神的氛围。学生们普遍认为,无论是专业文化课程还是人文素质课程,课堂上所营造出来的人文精神并不浓厚。

(二) 人文精神浸染力不足

一些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确实可以立足本堂教学内容,通过发散思维引申到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但是总体来说人文精神的浸染力不够强劲,无法做到要学生沉醉在整个文化内涵的意境中。

(三) 教师感染力不足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的实施可以制造出一种“场”的效应,这种效应根据每个教师的个人因素有所不同,而这种“场”所传递给学生的就是感染力,而在调研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感染力不足。

四、充分挖掘隐性教育的建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