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学特征

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学特征

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学特征

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学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HRCT;树芽征;结节;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

【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62—03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1-2]是弥漫存在于两肺以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为主要区域的特殊气道炎性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独立疾患。1969年由日本学者山中、本间、谷木等提出[3],最先依据病理组织特点提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的概念。目前关于DPB的临床资料及诊断大多参照日本厚生省1998年第二次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4],随着对本病的认识和研究,我国近些年来已有陆续报道,说明我国DPB并非少见病例。现对我院经病理和临床诊断的3例DPB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提高对我国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和临床特点的认识及诊断能力。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收录了自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三个病例,患者分别为68岁男性,57岁女性和15岁男性,其中2例为住院病人,1例为门诊病人,1例经病理诊断,2例为临床诊断,3例患者均有反复咳嗽、咳痰病史10-30年,伴气喘5-20年,无发热,曾多次在外院及本院治疗,多次误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治疗后好转,但反复发作。3例患者均否认吸烟及有害气体接触史;无宠物饲养史;无特殊疾病家族史。2例有副鼻窦炎病史,1例无副鼻窦炎病史。体格检查:3例双肺均可闻及较多细湿啰音及少许哮鸣音,无杵状指;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PO2为76.1~73.6mmHg;PCO2为 45.6~31.9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90.1~94.5﹪;肺功能: 均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FVC 53.7%~67﹪);支气管舒张试验、血清冷凝集实验均为阴性,2例支原体IgM抗体均为阴性,1例肺炎支原体弱阳性,类风湿因子,IgA,IgG,IgM,IgE均阴性,2例HLA B54阳性;1例痰培养(3次):铜绿假单胞菌生长+++;2例痰培养无细菌生长.

1.2诊断方法:目前诊断主要参考日本厚生省1998年第二次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4]:包括必须项目和参考项目。必须项目有:①持续咳嗽、咳痰及活动时呼吸困难;②合并慢性副鼻窦炎或有既往史;③胸部x线见两肺有呈弥漫性散在分布的颗粒样结节状阴影或胸部CT见两肺有呈弥漫性小叶中心性颗粒样结节状阴影。参考项目有:①胸部听诊断续性湿罗音;②l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下(

1.3检查方法:采用GELight Speed pro 16/GELight Speed CVT 64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方式:选用helical扫描,呼气相扫描从肺尖覆盖至肺底,扫描参数:120KV,150mAs,层厚5-7.5mm,层距5-7.5mm,螺距1.5,标准算法重建;运用HRCT薄层重建:层厚1mm,螺距0.625,骨算法重建,视野(FOV)350 mm×350mm。矩阵512x512。CT图像肺窗窗宽1000~l500HU,窗位-500~-400HU;纵隔窗窗宽350HU,窗位40HU。副鼻窦CT检查方法:采用相同型号CT机,选用Axial扫描方式,从眶上缘至上颌骨下缘,扫描参数:120KV,150mAs,层厚5mm,层距5mm,螺距1.5,标准算法重建。胸部正位:Philips D R:行胸部正位于吸气相摄片。

2 检查结果:胸部CT/HRCT特征表现:① 3例均呈两肺弥漫性不均匀分布颗粒样小结节影:小结节影直径约2-5mm,边缘模糊,位于小叶中心内,一般无融合趋势(图A);② 树芽征:结节沿增多增粗的肺纹理分布,近端可见“Y”形或短线状高密度影,呈树芽征或树上挂雪征 (图B);④ 相邻叶段正常细支气管、肺组织影像完全不受累(图C);⑤ 2例可见细支气管轻度扩张和细支气管壁增厚(图B);⑥ 不伴有小叶间隔增厚; ⑦ 空气潴留征:表现为病灶周围局限性肺透亮度增强,结节间距增宽(图A);⑧ 间质纤维化:2例病史较长者胸膜下可见条索状、网状阴影(图D);⑨ 部分合并其他感染时可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小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本组中2例合并其他感染。2例副鼻窦CT显示窦腔内见粘膜增厚及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提示慢性副鼻窦炎(图E)。2.胸部X线表现:两肺纹理增多、紊乱、扭曲,胸膜下见网状伴小结节影,边缘欠清(图K)。

治疗方案:①2例给予阿奇霉素0.5g,静脉给药,每天一次,7天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0.5g,每天一次,其中1例阿奇霉素过敏,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②甲强龙40mg,静脉给药,每天一次,7天后改为泼尼松25mg,口服,每天一次,泼尼松逐渐减量,疗程3个月;③止咳化痰对症支持治疗;④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3天后3例患者体温降至正常(36.7℃),气喘症状明显好转,1周左右患者咳嗽,咳痰减轻,2例副鼻窦炎症状也有好转,第14天患者病情稳定后予以出院。出院后嘱2例患者长期口服阿奇霉素0.25g,隔天一次,1例为口服红霉素0.25g,隔天一次,疗程12个月。不同时间复查胸部高分辨CT显示3例患者双肺病灶明显吸收:小叶中心性结节数目减少、变小,肺纹理变细(图H-J),其中1例轻度支气管扩张亦吸收好转(图H),其中1例因中途自行停药1月后复发再次入院,给予健康教育和正规治疗好转后出院。2例并发副鼻窦炎患者复查副鼻窦CT提示副鼻窦炎较前吸收好转(图F)。

3 讨论

3.1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肺部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表明,可能与肺支气管解剖结构、感染因素、遗传、免疫因素均密切相关[6]。它是属于一种小气道病变,是指发生在直径为3mm或更小的细支气管,包括膜性细支气管和呼吸细性支气管。主要的病理特征[7-8]为两肺弥漫分布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中心的细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围炎,病变累及细支气管壁全层,淋巴细胞、浆细胞及组织细胞等浸润致使管壁增厚,伴有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增生,加之肉芽组织及瘢痕灶的形成致使呼吸性细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和闭塞,继而引发细支气管扩张[9],肺泡间隔和间质可见泡沫样细胞改变,最终导致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

3.2 DPB的CT/HRCT主要征象:综合文献资料和本组病例,DPB具有以下特征:①弥漫颗粒样小结节影:呈两肺弥漫性分布,结节约2-4mm,边界尚清楚,一般无融合趋势,与增粗增多的肺纹理伴行,极似树芽征或树上挂雪征[10],以两肺下叶显著[11-12],HRCT可以显示结节周围短条状或Y形影,主要代表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壁增厚或渗出引起;不伴有小叶间隔增厚;病变邻近未发病的细支气管肺组织影像表现可完全正常;合并其他感染时可表现为伴有小斑片状模糊影;本组3例见有小叶中心颗粒状结节影,均呈局灶性分布,可能与病变处于早期阶段有关[13-14];治疗后小结节影亦逐渐吸收,肺纹理减少、变细[15]。HRCT对小结节的观察优于普通CT和DR。②细支气管扩张:起初因炎症累及终末细支气管乃至近侧的非呼吸性细支气管,使得细支气管粘膜肥厚、腺体肥大、杯状细胞增生以及渗出增多,HRCT表现为胸膜下肺纹理增多增粗,随着病情的进展,细支气管壁弹性支撑结构继续破坏,导致细支气管扩张,本组2例可见细支气管轻度扩张和细支气管壁增厚(图B),轻度支气管扩张经治疗后可以恢复,提示病变轻微或早期或提示支气管扩张为继发(图H),但晚期支气管扩张是不可逆恢复[15]。③ 空气潴留征:当细支气管粘液栓塞或小气道狭窄,气体通过欠通畅,吸气多于呼气(吸气相管径相对扩张而呼气相管径收缩)致使出现局灶性肺气肿,或小气道完全阻塞及肺顺应性异常引起部分肺内的气体不能呼出, HRCT表现为相应肺泡内因气体含量增加而呈片状相对低密度,小结节影间距增加,尤其是呼气相时表现典型(图A)。(Nishimura等[16]认为造成DPB周围性空气潴留征象是由于区小气道狭窄的程度及范围较中央区大气道更为明显所致)。④小斑片状模糊阴影:支气管扩张的基础上,很容易合并其他感染,尤其是晚期合并绿脓杆菌感染[12],使病情呈慢性反复,CT表现为伴小斑片状模糊阴影,本组中2例伴有小斑片状模糊阴影(图D),经常规抗感染治疗后有明显吸收(提示合并其他感染)(图I)。⑤肺间质纤维化[17、18]:主要表现为胸膜下细小网状影、胸膜下线和蜂窝状影,与其他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CT表现相同,可能是长期反复慢性炎症导致肺组织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使肺纹理扭曲聚集的结果,本组2例患者病史分别为16年和30年,治疗后吸收不明显,容易继发感染或感染复发,其中一例因自行停药后复发,表现同治疗前类似,再次治疗后病灶亦明显改善,另一例因合并其他感染,再次入院治疗。⑥ DPB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合并慢性鼻窦炎或有既往史[19],本组有2例副鼻窦CT提示慢性副鼻窦炎,其中1例慢性副鼻窦炎(图E),在以往误诊治疗过程中,慢性副鼻窦炎一直吸收不明显,但经诊断为DPB后,并在应用阿奇霉素治疗DPB 6个月后复查,副鼻窦CT提示其并发的副鼻窦炎症也有明显吸收(图F),因此笔者认为在诸多副鼻窦炎患者中,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DPB患者,其首发症状可能以副鼻窦炎表现,其论断尚有待于更多临床资料分析。

3.3 DPB影像学分型:参照Akira等[20]分型标准为:I型,肺透量度增加无小结节;II型,可见小结节阴影,但仅限于1个肺叶;Ⅲ型,小结节影分布于全肺野;Ⅳ型,除Ⅲ型改变外,两肺下野尚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和双轨状阴影;V型,除Ⅳ型改变外尚可见大小不等的环形阴影。HRCT分型:I型小结节位于支气管血管分支周围;Ⅱ型小结节位于小叶中心,并与细线影相连;Ⅲ型结节影伴环状影或管状影,后两者与近端支气管血管束相连;IV型出现与扩张的近端支气管相连的囊状影。本组病例中两个患者病史较长者胸部CT显示双肺各叶均可见散在分布的小叶中心性结节影,并伴有小斑片状阴影及支气管扩张征象,根据上述分型标准,为IV型,治疗3-6个月后,胸部HRCT复查提示小斑片状模糊阴影明显吸收,部分轻微支气管扩张亦较前好转(图H、I),转向Ⅲ型;另一例患者较年轻,病史较短,胸部CT提示小叶中心性结节影仅限于两肺下叶,定为Ⅱ型,治疗1个月后胸部CT提示结节影形态变小,密度减低,数目略有减少(图J),但仍是Ⅱ型。

3.4鉴别诊断: DPB起病隐匿,一般患者均有咳嗽咳痰气促多年病史,其临床缺乏特异性,早期极易误诊。DPB的CT典型表现为小叶中心性颗粒状结节影,伴细支气管扩张,或并发副鼻窦炎,在诊断、鉴别诊断上,重要的是分析判断结节的位置及其与肺小叶、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关系[13、15]。因此,主要应与以下疾病鉴别: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仅从症状体征方面不易与DPB鉴别,是DPB误诊率最高的疾病。CT突出表现是肺气肿、肺大疱、支气管壁增厚,可合并小叶性肺炎和间质纤维化,与DPB的弥漫性小结节不同;②粟粒性肺结核:结核一般好发于两肺上叶尖段或下叶背段为主,典型者临床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等,急性期表现为“三均匀”(大小分布密度均匀),结节影多位于小叶中心或间质周围,亦可见于叶间裂、胸膜下,HRCT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血管结节状不规则变形如小树芽,可见排扣状叶间裂,而DPB的小结节影呈小叶中心性分布,结节距胸膜面约2-4mm,或位于支气管血管束分支末端周围等;③支气管扩张:好发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典型者呈柱状或呈簇状囊状扩张,管壁增厚,表现为双轨征或印戒征。常伴有肺纹理增厚聚拢或肺实质炎症。DPB患者多无咯血史,支气管扩张为继发性,且支气管扩张无聚拢趋势,可见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影;④结节病:结节影主要沿淋巴管走行,在两肺胸膜下和肺门区的支气管的两侧常有一串小结节影,缺少线状或“Y”形高密度影及支气管扩张的表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呈粗长索条,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常伴有肿大,中晚期可有肺间质纤维化,有助于同DPB鉴别;⑤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CI表现与DPB非常相似,表现为弥漫性分布、边界清楚的小结节影,以小叶中心病灶为主,大小及分布不甚均匀,周边多,可靠近胸膜,与DPB不同的是小结节可有融合,并伴有小叶间隔隔增厚。

总之,DPB作为一种独立的小气道疾病,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但CT/HR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并参照副鼻窦炎CT表现,为诊断DPB的主要依据。HRCT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对治疗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目前在我国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慢性副鼻窦炎的患者中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DPB患者,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

参考文献:

[1] Kudoh S,Keicho N.Diffuse panbronchiolitis.Semin Respire Crit Care Med,2003,24(5):607-618..

[2] Chen Y.Kang J,LS.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in China.Respirology.2005,10(1):70-75.

[3] 谭朴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89,9(3):123-127.

[4] Akata K.Revision of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PB.Annualreport on the study of diffuse lung disease in 1998.Tokyo:Grant-in Aid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of Japan.1999:109-111.

[5] Lu WX.Diagnosi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Shanghai:Science Technology Press.2004:111-116.

陆慰黄.呼吸系疾病诊断与诊断评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1-116。

[6] 李惠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24(2):100-101.

[7] Poletti V.Casoni G,Chilosi M,et al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Eur Reapir J,2006,28(4):862-871.

[8] Krishnan P,Thachil R,Gillego V.Diffuse panbronchiolitis:a treatable sinobronchial disease in need of recogn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Chest.2002,121(2):659-661.

[9] Homma H,Yamanka A,Tanimoto S,et al. Diffuse panbronchilitis:a disease of the transitional zone of the lung. Chest,1983,83:63-69)

[10] Cai HH,Zhang KY.Wang XZ.et al. Value of tree-in-bud sign on high-resolution CT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lung diseases.Chin J Med Imaging Technol,2003,19(1):54—56.

蔡洪贺,张克宇,王献忠等,高分辨率CT上树芽征在肺内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1):54-56.

[11] Ichikawa Y,Hottta M, Sumita S, et a1.Reversible airway lesion in 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etection by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J].Chest,1995,1cr7(3):120—125

[12] Souza R,Ronaldo Adib Kairalla,Ubiratan de Paula Santos, et a1.Diffuse panbronchiolitis:an under diagnosed disease ? Study of 4 case in brazil [J].Rev Hosp Clin Fac Med S Paulo,2002,57(4):167-174

[17] Maffessanti M.Dalpiaz G.Diffuse lung diseases Milan:Springer-Verlag Italia.2006:127-253.

[18] Akira M,Kozuka T.Inoue Y,et al Long-term follow-up CT scan evaluatio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areoidosis.Chest,2005.127(1):185—191.

[16] Nishimura K,Kitaichi M,Izumi T,et al.Dffuse panbronchiolitis:Correlation of high-resolution CT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J].Radiology,1984:779-785

[13] Xie Guangshun,Li Longyun,Liu Hongrui,et a1.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complicated with thymoma:a report of 2case with literature review[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3,116(11):1723-1727

[14] Mend G,Arzu E,Bahar K.Diffuse ponbronchiolitis observed in a white man in Turkey [J].Sarcoidosis Vasculitis and Influse Lung Diseases,2000,17(3):292-296

[15] Akira M,Higashihara T,Sakatani M,et a1.Diffuse panbronchiolitis:follow-up CT examination [J].Radiology,1993,189:559-562.

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学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 慢性咳嗽 ; 儿童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s of children’s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 Methods An analysis was made to the symptoms, physical signs, imaging examinations and general treatments of 74 cases with UACS. Result Chronic cough was the chief complaint of all the 74 cases, in which, there were 26 case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35%), 20 cases with allergic nasal diseases (27%), 15 cases with children’s adenoid hypertrophy and/or hypertrophy of talatine tonsil (20%) and 13 cases with chronic rhinitis (18%); after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anti-allergic treatment and surgical treatment, cough disappeared in 63 cases and obviously reduced in 9 cases.Conclusions Cough with or without nasal or pharyngeal diseases is the main clinical feature of children’s UACS; careful consultation of case history and certain examinations may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KEYWORDS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chronic cough children

各种鼻炎、鼻窦炎、咽炎、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n airway cough syndrome;UASC)[1],是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常被临床医生忽视,从而延误治疗。本文对2006年2月~2009年11月我科诊治的74例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2月~2009年11月在我科就诊确诊为UASC患儿74例。年龄3~14岁;男38例,女36例。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连续咳嗽时间4周以上。所有病例肺部均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检查正常。

1.2 诊断方法

详细询问咳嗽发生时间、诱因、最严重的时间段等有关特征以及患儿和家族过敏性疾病史,既往的治疗;检查鼻腔、咽部;进行鼻窦CT、鼻咽CT或纤维鼻咽镜检查。必要时做过敏原、支原体和衣原体抗体检查。在排除相关病变,并确定与慢性咳嗽症状具有因果关系的原发鼻腔、鼻窦、咽部疾病后,做出继发的UASC的临床诊断。

1.3 治疗

首先明确UACS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变应性鼻部疾病引起者,尽可能避免接触变应原,给予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和皮质醇鼻喷剂治疗;鼻窦炎则抗炎、减轻鼻粘膜水肿、促进鼻窦分泌物引流、改善鼻腔鼻窦粘膜功能治疗;腺样体和/或腭扁桃体肥大则行手术治疗。

2 结 果

2.1 病因分析

74例患儿中,鼻部相关原发病以慢性鼻窦炎诱发本病者最多,共26例 (35%),其次为变应性鼻部疾病20例(27%),小儿特有的腺样体和/或腭扁桃体肥大15例(20%),慢性鼻炎13例(18%)。

2.2 临床特点

咳嗽多在晨起睡醒或体位改变后加重,表现为清嗓子样咳嗽,有咽后壁粘液附着感41例(55%),有分泌物从鼻后孔流入或滴入喉部的感觉28例(37%)。常伴有鼻塞、清水涕、咽痒等症状。查体多见鼻腔粘膜肿胀而致鼻腔堵塞,鼻咽部腺样体肥大,口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后壁粘液附着并下流40(54%)例。26例鼻窦炎经鼻窦CT明确诊断。腺样体和/或腭扁桃体肥大经鼻咽部CT或纤维鼻咽镜检查确诊。

2.3 误诊分析

被误诊或未得到及时诊断40例(54%)。疾病初期分别误诊为支气管炎11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8例,支原体感染6例,肺结核4例,心理性咳嗽1例,支气管异物1例。

2.4 治疗效果

对原发鼻部、咽部疾病经积极抗过敏、抗炎及相应的手术治疗、局部治疗,咳嗽消失63例,咳嗽明显减轻9例。

3 讨 论

慢性咳嗽通常是指4周以上的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2],其胸部体检正常、免疫功能与胸部X线片正常,是儿童临床常见的就诊病症。文献报告其病因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应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疾病[3]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在慢性咳嗽中的作用近年来已日益引起重视,美国胸科医师协会2006年颁布的咳嗽诊治指南中,建议采用上气道综合征这一名称诊断各种与上气道异常相关的慢性咳嗽[1]。

本组病例慢性鼻窦炎26例 (35%),变应性鼻部疾病20例(27%),小儿特有的腺样体和/或腭扁桃体肥大15例(20%),慢性鼻炎13例(18%)。是由于儿童解剖生理不同,其鼻窦自然开口相对较大,鼻腔与鼻窦粘膜血管和淋巴管丰富,各鼻窦自然开口在中鼻道彼此邻近,因此,呼吸道感染易引起鼻窦感染,儿童腺样体、腭扁桃体肥大并常有感染,二者迁延不愈,另外过敏性鼻炎亦常并发感染。鼻腔、鼻窦、咽部炎症状态下分泌物从鼻腔、咽部倒流入喉部甚至进入气道,刺激分布于鼻、咽、喉部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4]。

UASC非常容易漏诊、误诊。本组误诊率54%,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5]。多数患儿被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抗过敏、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疗效不佳而转辗多家医院就医。首先原因是儿童鼻部炎症与成人鼻部炎症有很大不同,儿童鼻部症状不明显易被家长忽视。而UASC出现慢性咳嗽症状易被家长重视,成为就诊主诉。其次在于慢性咳嗽多首诊于内科、儿科、传染科,而患者的原发病变位于鼻部,咽部,而且又多位于鼻腔中后段以及鼻窦,部位隐蔽,临床医师往往只注意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的炎症,却忽视了上、下呼吸道本相连,咽喉和气管的炎症可由鼻或鼻咽部病灶引起,从而导致误诊误治。因此,我们建议凡是慢性咳嗽患儿就诊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就诊:(1)仔细询问病史:除咳嗽外要注意有无鼻部症状,同时要注意有无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有无咯血、喘息、恶心、呕吐、烧心等呼吸和消化道症状。(2)检查:包括鼻部、鼻咽部、咽部及心肺全面细致的检查。(3)影像学检查:可根据病情选择胸部X片、鼻部CT扫描。(4)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C反应蛋白、支原体抗体及痰液检查。(5)结核菌素试验及皮肤过敏原测定。(6)鼻内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7)排除气道异物、肺部感染、反应性哮喘、消化道疾病、支原体感染;必要时做心理学检查,以排除心理性咳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还行病学分会哮喘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3] 汤长文,李国平.慢性咳嗽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0,12(1):112.

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学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青龙汤化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55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慢性咳嗽、咳痰是其临床主要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气道内可产生大量黏液分泌物,可促使继发感染,并影响气道通畅,导致感染顽固存在,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可发展为COPD,从而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同时加重社会经济负担[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中医咳嗽,痰饮范畴。采用小青龙汤化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59.8±4.7岁;病史10~28年,平均15±3.8年。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标准[2]。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以上;肺部有不同程度哮鸣音及湿啰音,肺部X线片均提示肺纹理增粗增多且紊乱,部分有斑片状或条索状阴影;血嗜酸粒细胞有不同程度增高。排除有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结核、尘肺、肺脓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鼻咽疾病等。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3]:咳嗽或气喘,痰涎壅盛,痰易咯出,色白,每天晨间咳痰尤甚,胸痞,舌苔白腻,脉弦细。

治疗方法:采用小青龙汤化裁治疗。方药组成:麻黄9g,桂枝15g,细辛10g,干姜10g,芍药15g,五味子10g,杏仁10g,桔梗10g,半夏10g,陈皮10g,党参15g,茯苓15g,炙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分2次煎服,每次煎取200ml,5~7天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4]:①临床控制:症状、体征消失,血WBC分类计数正常,X线胸片示片状阴影消失;②显效:症状、体征改善,血WBC分类计数正常或明显改善,X线胸片示片状阴影消失>80%;③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血WBC分类计数有所改善,X线胸片示片状阴影消失>50%;④无效:症状、体征、血WBC分类计数及X线胸片结果无改善,甚或加重。

结果

临床控制20例(52.6%),显效9例(23.7%),有效7例(18.4),无效2例(5.3%),总有效率94.7%。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易反复发作,临床上分为3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气道炎性细胞浸润、黏液腺增生肥大、黏液分泌亢进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病理特征。病程上的慢性迁延及反复发作将最终损害肺功能并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5]。西医学认为它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力功能下降有关,系呼吸道反复感染加之过敏等因素引起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由于杯状细胞与黏液腺增多、分泌旺盛、痰液增多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6]。在临床上因反复发作而常用抗生素而出现细菌产生耐药性,进而不能有效控制感染,因此采用西药治疗不理想。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咳喘”等疾病范围,以老年人多见,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递增,>50岁的患病率高达15%或更多。在中医角度,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脾气虚,素有停饮,复感风寒邪后,表寒引动内饮,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难经?四十九难》曰:“形寒饮冷则伤肺”。小青龙汤的基本功能是发汗,可外散风寒,内除水饮,治疗寒饮喘咳诸症。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由外感风寒、痰饮内伏所致,临床以咳嗽、咳痰或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依据其痰及鼻涕的性状(痰液、鼻涕量多,清稀,呈黏液性或如水样),均可应用小青龙汤。“病痰饮当以温药和之”,笔者选用温肺化饮的小青龙汤化裁进行治疗,方中麻黄、桂枝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咳喘,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细辛、干姜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解表祛邪;然素有痰饮,肺脾本虚,为防辛温发散之药耗伤肺气,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麻黄、桂枝、细辛、干姜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其辛散温燥太过之弊;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而能止咳;半夏燥湿化痰、又和胃降逆,陈皮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二药合用,不仅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加入茯苓、党参益气健脾以扶正气,渗湿利水以助消痰,使全方散中有补,不致损耗正气,甘草调和诸药,兼有益气和中之用。使用小青龙汤化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只要辩证准确,效如桴鼓。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小青龙汤水煎剂可稳定肥大细胞细胞膜,抑制脱颗粒和释放过敏介质,抗组织胺,抗乙酰胆碱,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血液流动性,改善患者咳、痰、喘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学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慢性咳嗽;病因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呼吸道症状,是疾病出现时呼吸系统一种正常的防御机制,也是呼吸系统出现疾病时一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适度咳嗽对呼吸道的保护作用体现在其可以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和分泌物。引发咳嗽的原因复杂多样,由于异物、炎症反应及化学物刺激等作用于胸膜、气管粘膜及气管时均可能引发咳嗽。慢性咳嗽的病因更为复杂,可以由单个病因引起,也可由多个病因导致[1]。慢性咳嗽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苦恼,因此引起儿科临床的重视,现介绍一下儿童慢性咳嗽的一些诊治进展。

1儿童慢性咳嗽定义

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慢性咳嗽的病程时间是>4 w[2]。儿童慢性咳嗽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咳嗽可能的潜在疾病,咳嗽性质及咳嗽病因,咳嗽时间进行分类。按照可能潜在疾病以下3种:预期的咳嗽,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咳嗽[3],其中后两者属于慢性咳嗽的范畴,他们之间虽有不同,但仍有着交叉联系,并不能完全区分开来。所谓预期咳嗽主要指在一些疾病的进程中咳嗽作为一种必然症状出现,儿童咳嗽绝大多数属于这类,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引发的咳嗽。非特异性咳嗽是指患儿就诊时的唯一症状是咳嗽[4],X线胸片并无明显异常且病史体检对并无任何线索给诊断这类患儿大多数症状并不严重有时可以自行缓解。特异性咳嗽即可以查到病因的,一般可根据患儿在就诊时的临床表征及X线胸片等来确定发病原因并确定进一步诊治方案,例如异物入侵、结合、炎症入侵等引发的咳嗽。

2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儿童鼻腔比成人短,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且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软骨支撑能力不够(由于儿童软骨缺乏弹力组织且较为柔软)。此外,由于粘液腺功能不够完善,因此不能分泌足够的粘液是起到保持湿润,起到干燥加上纤毛运动作用差使得吸入的微生物不易被清除。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短粗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许多方面与成人相同,不同之处:①成人咳嗽敏感性与性别有关,而儿童咳嗽敏感性更多的受气道内径和年龄的影响与性别关系不大,②儿童咳嗽反射不成熟,③儿童咳嗽主诉主要来源于父母,可靠性受限制。

3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

3.1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研究表明,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5]。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同时可能会引发哮喘。在儿童中感染性鼻炎和细菌性鼻窦炎为常见。儿童鼻腔比成人短,无鼻毛并且后鼻道狭窄血管丰富易于感染;此外,鼻腔粘膜与鼻窦粘膜相连续且鼻窦口相对较大,因此在急性鼻炎时易致鼻窦炎。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引发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因此在临床上如果能对过敏性鼻炎做有效控制可能对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引发的咳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引发的咳嗽有其自身特征,一般发生在早上起床或者发生改变时伴随着阵发性的咳嗽,但白天和夜间咳嗽较少。

3.2呼吸道感染可能引发慢性咳嗽[6] 许多病原体的感染均可以导致儿童慢性呼吸道感染,其中包括病毒、巨细胞病毒、细菌结核等的感染,对慢性咳嗽儿童肺泡灌洗液的研究发现感染机制占主要地位。病毒感染后的咳嗽指急性病毒感染后所引发的咳嗽,虽然病理目前并不太清楚,但病程可以>25 d。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由于患儿并未完全从上次感染引发的表征中恢复过来又被感染,使得病程延长,咳嗽可能还会加重。另外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压迫气管导致堵塞或者引起继发性的感染。此外,气管炎、肺炎及结核等均可能引发咳嗽。

3.3哮喘 哮喘也是引发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哮喘是一种由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的一种气管炎症[7]。咳嗽并不是哮喘的唯一症状,哮喘一般还伴有喘息及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虽然咳嗽时哮喘的一种表征,但绝大多数咳嗽当不伴有喘息时并非哮喘。

3.4气道损害 虽然气道损害与咳嗽见得关系并未被认同,但不可否认的是气道损害是慢性咳嗽的另一诱发因素。儿童解剖特点在于他的气管较为柔软且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因此使得气道分泌物不能及时被清除从而使咳嗽时间延长。研究表明血管环等任何可能引起气管狭窄的因素均可能会引发慢性咳嗽。

3.5胃食管返流病 胃食管返流病指食物由胃十二指肠返流入食管导致食管发生炎症,同时反流物刺激呼吸道导致其发生炎症引发咳嗽等症状。胃食管返流病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证据并不充分,因为儿童呼吸道症状也会加重胃食管返流。食管疾病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机制引起咳嗽:①咽喉反流引发的咳嗽:咽喉反流指反流物上行到食管并到达咽喉部[8]。此外,反流物还可通过咽部继续上行,到达口鼻、鼻窦等部位并且进入气管,引发呼吸道不适或者咳嗽等。②当反流物少量进入气管时会引起机体对咳嗽的敏感性增加同时可能引起气道炎症,最后导致急慢性的咳嗽。③食管-支气管神经反射:这是生物学基础,气管和肺组织存在4种类型的神经纤维,即肾上腺素能、胆碱能、兴奋性和抑制性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食管和气管共同起源于胚胎前肠,而且同样的迷走神经通路作为基础。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是食管-支气管反射引起呼吸道症状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迷走神经C纤维有可能是主要的传人纤维,支配呼吸道的传人纤维中75%是支气管肺传入C纤维。④食管动力异常因素:食管动力异常在反流性咳嗽中起到重要作用,食管动力异常如括约肌松弛,食管张力低等均使得反流物上行更加容易,因此增加了反流物刺激咽部等的机率,也增加了对食道气道损伤的风险,而这些均为咳嗽的诱发因素。⑤胃食管返流病患儿中咳嗽症状与其气道高反应性增高有关[9]。气道高反应性是由多种因素刺激产生的对各种包括化学的物理的刺激的反应性增加。当气道反应性增加时使得机体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强,也就更易被外界刺激引发咳嗽。

3.6异物吸入导致的慢性咳嗽 解剖学表明,左支气管细长由气管侧方伸出,右支气管短粗为气管的直接延伸,由于此种结构特征,异物更易坠入右支气管。咳嗽是异物吸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且症状多是急性的,如果忽略了以往的异物吸入史,就可能会出现慢性咳嗽。

3.7习惯性咳嗽 习惯性咳嗽的特点是日轻夜重、咳嗽声多为雁叫样或犬吠样。在诊断习惯性咳嗽时不能只依据表征,还要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有报道年长儿咳嗽也会受心理因素影响,在特定的环境下更容易咳嗽。

3.8其他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 其他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还包括环境中的烟雾暴露、耳源性咳嗽、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综上,儿童慢性咳嗽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严重影响到儿童正常的生活。虽然已总结出多种可能引发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但由于儿童特有的解剖特点,生理及免疫功能的发育尚不成熟等,目前对儿童慢性咳嗽尚缺乏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并进一步明确其病因。

参考文献:

[1]陈萍,卜雪娇.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案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156-156.

[2]Chang AB, Glomb WB.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chronic cough in pediatrics: ACCP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alines [J]. Chest, 2006, 129(1 Suppl): 260S-283S.

[3]刘世芳.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学研究新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2):171-173.

[4]葛红,童静渊.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2):121-122.

[5]周杰.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7):151-152.

[6]曲辉,曲艳,任立红,等.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儿童免疫功能的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2):61-62.

[7]彭承环.慢性咳嗽118例的病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9):114-115.

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学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青龙加石膏汤;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因反复感染和长期的物理、化学性刺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进展缓慢,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临床上患者虽然大于等于2年一直有咳、痰、喘症状, 但若每年连续发病不满3个月, 外加有X 线、肺功能检查等明确的客观依据也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1,2],我科室采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 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79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均具有典型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 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0~50岁,平均(37.0±2.3)岁;病程1~3个月,平均(2.5±0.5)个月。对照组中男21例,女18 例;年龄22~45岁,平均(33.0±3.2)岁; 病程1~3月,平均(2.2±0.5)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了非药物因素,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采用《内科学》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凡有慢性咳嗽、咳痰,每年发病持续在3 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排除其他心肺疾病者;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胸部X线: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痰培养:可培养出细菌。

1.3排除标准 排除伴有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肺炎等其他肺部疾病者; 排除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 排除近期内使用过抗生素等治疗者; 排除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患者,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1.4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腹部彩超等检查。两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1.5g+0.9% 100ml 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6g,白芍9g,桂枝6g,细辛3g,甘草6g,干姜6g,五味子6g,半夏6g,生石膏30g,浓煎200ml/次,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1.5g+0.9% 100ml 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咳嗽、咳痰等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

1.5疗效判定显效 咳嗽、咳痰等症状1w内完全缓解;体征:双肺听诊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音;胸部X线,双肺未见明显异常,痰培养未见致病菌。有效:咳嗽、咳痰等症状1w内明显缓解; 体征、双肺听诊呼吸音弱,偶可未闻及干、湿音;胸部X 线,双肺纹理清晰,阴影较前明显减小。无效:咳嗽、咳痰等症状无缓解;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实验室检查: 胸部X 线: 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痰培养: 可培养出细菌。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89.7%,P

3讨论

《金匮要略》云:"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中医认为慢支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水饮犯肺,肺气失于宣降,故而咳喘上气。饮邪郁久,会变而化热,热扰心神,因此患者容易发热或烦躁。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时以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外,五味子和白芍敛气,以防宣散太过,加用石膏清热除烦同时还有一定防止发散太过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冰冰.浅析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6):138-139.

[2]Callaghan S,Copnell B,Johnston parison of two methods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nnula securement in the pediatric setting[J].J Infus Nurs,2002,25(4):25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