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第1篇

为此,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邢昌赢教授指出,如果不予积极防治,慢性肾脏疾病作为一个重要疾病将会成为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而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疾病的防治主要存在三大瓶颈。

一、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据统计,国际上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1%,知晓率仅有1%。而我国患病率也有8%~11%,其知晓率更低。实际上,肾脏疾病即可通过简单的常规方法进行检测,如检查尿常规、血肌酐、血尿素等而发现,也可通过其他检查,如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能更早期地发现肾脏病。因为早期发现和预防是最有效的防治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方法。慢性肾脏病的原因在我国主要是慢性肾炎等肾小球疾病,而西方发达国家则主要是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性肾损害。

二、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慢性肾脏疾病和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相互关系,慢性肾脏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生和高死亡的重要原因,并造成健康保险的巨额负担,也是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疾病以及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也有有效预防和治疗的方法,如良好地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和降低血脂等。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又一重要疾病,就全球而言,到2030年2型糖尿病病人将增加至1.54~ 3.6亿人。其中至少40%有肾脏疾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如果不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将有10%以上的病人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因此,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减少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至少应减慢肾脏病发展的进程。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慢性病患者;生活世界;破坏

近年来,慢性病成为农村最需要关注的公共健康与医疗问题,慢性疾病对农村居民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慢性病的流行引起了学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一些专家学者主要采用了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于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疾病负担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定量研究;而社会学和人类学方面的学者则通过质性研究对于慢性病患者的生活世界进行了研究。慢性病患者的“人生进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那么,慢性病患者的生活世界在罹患疾病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而慢性病患者生活世界破坏的原因又有哪些?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并探究的问题。

本文选择江苏省宿迁市X镇作为实地考察点,与当地9位慢性病患者进行了深入访谈,考察其患病后生活世界的现状,对慢性病患者生活世界嬗变的个人原因和社会根源进行了分析。

一、生活世界的破坏

慢性疾病破坏了患者的生活世界,使其原先既定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改变。从具体内容来看,生活世界包含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因此笔者从慢性病患者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个方面对乡村慢性病患者生活世界的破坏状况进行呈现。

(一)物质生活的破坏

慢性病患者物质生活的改变主要是指慢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逐渐加重。

在农村地区,疾病依旧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是农村地区经常性发生的事件,而慢性疾病导致的经济问题更为严重。

大部分农村人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种植农作物,这也是其主要的经济生活来源,而这一生产活动是必须要有好的体力才能完成的。而慢性疾病使患者失去了健康的身体,这也就意味着其无法很好的完成在未患病之前就能够轻易完成的生产活动,其经济收入减少甚至完全丧失。农村慢性病患者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收入,又同时需要支付因慢性病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治疗支出,收入减少、支出增加,乡村慢性病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不断加剧。

(二)精神生活的破坏

慢性病患者精神生活的改变主要是指慢性病患者对于自我的定位与认同感逐渐消失。慢性病患者无法再回到原先正常的生活轨迹,支撑他们的自我认同也在悄然改变。在他们经受慢性疾痛的折磨、无法再为家庭做出应有贡献甚至成为“家庭负担”的时候,他们之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塑造好的自我形象逐渐丢失,同时在病痛的折磨之下慢性病患者也没有能力发展出另外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新形象。

笔者接触的这9位慢性病患者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自我认同丧失的阶段,他们不知道自己所患的疾病会让他们的身体变成何种模样,也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会最终严重到何种程度,他们整日活在对疾病的恐惧之中。因为疾病的困扰,他们无法再承担以往辛苦建立的社会角色,自然也无法感受到以往的自我认同感,自我好像已经被患病的身体所取代,除了疾痛,他们对于自己的想法、对于周围的环境已经无法及时地做出思考和回应。

(三)社会生活的破坏

慢性病患者的身体情况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恶化,其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的受限就使得许多慢性病患者原先的社会生活遭到破坏,即社会交往关系发生改变,一方面他们更加依赖他人的照顾,这就增加了家庭其他成员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行动的受限,慢性病患者丧失了与家庭成员之外的社会成员的交往机会,社会隔离在所难免。由于慢性疾病的影响,慢性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被强制性的扭曲,由于长期居于家庭环境、依赖家庭照料,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必然会增多,家庭关系日渐紧张;而无法方便的外出也使得慢性病患者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变得愈加困难,社会交往逐渐萎缩。在笔者所调查的X镇上,大多数慢性病患者的家庭都存在着家庭矛盾,慢性病患者抱怨家庭成员没有给予足够的照料,而家庭其他成员因为各自的生活而感到无力担负这一责任,婆媳矛盾、夫妻矛盾在慢性病患者的家庭中屡见不鲜;同时,X镇的大多数慢性病患者也都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社会交往的减少,有些慢性病患者甚至感受到了社会的隔离和歧视。

二、生活世界破坏的原因

慢性疾病对于患者生活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使得慢性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经济负担不断加重,影响着患者的社会关系和自我认同。慢性病患者生活世界的破坏有着个人方面的原因。

(一)生命意义的弱化

慢性病患者的生活世界遭受疾痛的破坏后,“意义”的体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疾痛改变了慢性病患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转变了其对于生命意义的看法,而生命意义的弱化则加剧了慢性病对于其生活世界的破坏程度。

在X镇,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生命意义本身就不明确,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认为自己的存在仅仅是来完成人生任务的,并没有什么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所以这也使得他们对于一些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偏弱。而慢性病对于这些患者的影响就显得更为明显。对于生命意义的认知会改变慢性病对于生活世界的影响。正是农村居民生命意义的不断弱化,使得慢性病对于生活世界产生了破坏的影响。

(二)疾病知识的匮乏

乡村慢性病患者在面对慢性病这一突发性事件时,其疾病知识中没有相似的应对这一新情境的常识。他们的库存知识中对于疾病的认识以及应对疾病带来的影响的认识都是缺失的。对于疾病的基本情况以及应对措施的不了解,使得乡村慢性病患者在慢性病早期治疗阶段处于空置的状态,慢性病患者错失了早期治疗、控制病情的良机;而疾病知识中对于治疗药物、治疗手段的不了解,有时会听信一些非科学或者不对病症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病的治疗起到了反作用;慢性病变得严重,加剧了其对于生活世界的破坏。

(三)个人医疗消费能力的不足

慢性疾病对于生活世界的物质层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农村居民有限的经济收入本身就无法应对一些突如其来的风险,更何况是应对慢性病带来的疾病风险;经济收入水平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最为明显,患者的经济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患者对于治疗疾病费用支付压力的承担程度;对于不同收入的患者来说,相同的医疗费用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与经济压力,越是收入水平较高的患者,他对于医疗费用的负担能力越强,他的疾病风险就会越低;而收入水平较低的患者,他对于医疗费用的负担能力就较弱,他的疾病风险就会越高。

农村居民由于其个人经济收入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较低,使得其个人医疗消费能力相对不足,这也就使得其在负担疾病治疗费用方面的能力不足,这会影响其对于治疗疾病的积极性以及其对于治疗手段和治疗药物的选择。

三、结果与反思

本研究选取了江苏省X镇的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凯博文的“疾痛叙事”的研究路径,通过病人及其家属讲述病痛的故事来关注这些慢性病患者的主体经历和生活世界,围绕着慢性病患者的生活世界这一主题展开具体的研究。从乡村慢性病患者生活世界的现状出发,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这三个方面详细描述了慢性病患者生活世界被破坏的现实;分析乡村慢性病患者生活世界破坏的个人原因。按照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农村居民在遭遇慢性疾痛后,其生命意义的弱化、疾病知识的匮乏以及个人医疗消费能力的不足,使得慢性病对患者生活世界造成破坏的程度不断加深。

从长远来看,乡村慢性病患者的生活世界的破坏已经是无力改变的事实,通过哪些途径帮助慢性病患者降低其生活世界被破坏的程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通过个人、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介入帮助慢性病患者;同时,慢性病与“生活世界破坏”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梦怡,姚兆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村慢性病患者疾病分享的分担[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7):15-17.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死因流调 分析 疾病控制 公共安全 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015-02

Analysis on major death causes for residents with data of

death cause surveillance in Hechuan District in 2010

Liuqian Tang Xiaofu

(The Hechu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hongqing 401520)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portion and rank of major death causes of residents in Hechuan District in Chongqing,and to provide some proof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thod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death cause internet report of Hechuan in 2010, the proportion of death cause were calculated.Results There were 571 cases reported on internet. Among them, the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were 425,74.43% of total, the injury were 103,18.04% of total, the communicable and other disease were 33,5.78% of total, the unknown causes disease were 10,1.75% of total. Conclusion The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injury were the diseases harming the residents.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risk factors and the main causes earlier,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death cause surveillance and get actively control the harmfulness of the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injury

【Key words】death cause surveillance proportion of death cause analysis

死因监测工作是疾病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持续、系统地收集人群死亡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居民死亡报告和死亡原因统计工作是卫生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是制定社会经济、卫生事业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我区2010年死因网报数据分析,使之用于预防和控制疾病、改善人群健康状态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来源于合川区2010年死因监测年报数据库的流调监测信息。

1.2 方法 根据重庆市疾控中心《关于开展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的通知》渝疾控(2010)155号文件精神,成立合川死因流调组织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知识培训(对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开展死因网络直报工作)。按死亡日期,死亡时间(从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常住地址(本区)、死因等信息构成评价。

2 死因构成

2.1 我区总体死因情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因的74.43%;伤害,占总死因的18.04%;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占总死因的5.78%;不明原因性疾病,占总死因的1.75%;百分比构成图见图1。

2.2 分性别四大类死因构成情况

不论男性女性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第一,伤害为第二,感染性、母婴缺乏性疾病为第三,不明原因疾病为第四,男女性别比为2.12:1。见表1

表12010年合川区分性别和类别死因构成%、死亡率(1/10万)

注:一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二类(伤害);三类(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四类(不明原因疾病)

2.3 年龄组的死因构成情况

我区0-14岁组主要以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和伤害为主,15-34岁年龄组以伤害为主,35-59岁年龄组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60岁以上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绝大部分。说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35岁以上人群死亡原因占主要比例。见表2

2.4 死因顺位

2.4.1 总死因顺位及分性别的死因顺位

我区总死因前五位的依次是:恶性肿瘤(110例)、伤害(103例)、心脏病(92例)、呼吸系统疾病(86例)、脑血管病(72例),合计463例,占总死亡数的81.09%。

2.4.2 我区死因男性死亡居前五位的依次为:恶性肿瘤(83例)、伤害(78例)、心脏病(60例)、脑血管病(45例),合计266例,占男性死亡数的68.56%。

2.4.3 我区女性死亡居前五位的依次为:心脏病(32例)、恶性肿瘤(27例)、脑血管病(27例)、呼吸系统(26例)、伤害(25例),合计137例,占女性死亡数的74.86%。见图2。

图2 2010年合川区前十位死因顺位图

3 讨论

从以上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为主,年龄越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越大。死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男性比女性高;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性疾病女性比男性高,死因顺位前五位排序分别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脑梗死 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时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误诊。2001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0例,其中并发脑梗死20例(5%),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1],肺功能结果显示,不完全可逆气流阻塞存在,即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80%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70%。全部病例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并排除既往有脑血管疾病的病例。其中男12例(60%),女8例(40%),年龄60~85岁,平均684岁。并发的脑梗死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15例(75%),缓解期5例(25%)。脑梗死易患因素:糖尿病5例(25%),高血压病4例(20%),高脂血症3例(15%)。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18例(90%),呼吸困难8例(40%),发热6例(30%),心慌7例(35%),下肢浮肿12例(60%),心律失常4例(20%),血压升高3例(15%)。神经系统临床表现:肢体瘫痪10例(50%),头痛头晕16例(80%),昏迷3例(15%),反应迟钝4例(20%),精神症状3例(15%),嗜睡例2例(10%),言语不清3例(15%)。

治疗方法:按常规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治疗外,均给予减轻脑水肿、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抗感染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溶栓及抗凝治疗。

结 果

临床治愈9例(45%),好转8例(40%),死亡3例(15%)。死亡原因:呼吸衰竭1例(5%),多器官衰竭1例(5%),其他1例(5%)。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脑梗死为老年人常见病及多发病,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而上述疾病均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慢阻肺患者长期慢性缺氧可导致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1]。慢阻肺患者低氧血症时,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红细胞数量及体积增加,出现红细胞增多症[2]。红细胞压积增大,聚集性增强,变形性降低,血黏稠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导致循环障碍[3]。而循环障碍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多伴有感染,细菌毒素、缺氧、酸中毒等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内皮素(ET-1)增加[4],而ET-1是引起脑血管痉挛的一种重要物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由于进食少、发热、心功能不全时利尿剂应用,造成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脑血流减少,卧床休息、活动少等更加重微循环障碍,有助于脑栓塞的形成。

本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为5%,并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较多(75%),常伴有感染、缺氧、CO2潴留,加之饮食少及利尿剂不合理应用而诱发脑梗死。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当CO2潴留迅速发展,未能有肾脏来代偿时,可以出现精神症状即肺性脑病期。PaCO2的升高可引起脑血管扩张,使脑血管流量增加,从而出现颅内压增高,出现嗜睡、昏迷、躁动不安、抽搐、惊厥等神经系统表现[2]。另外,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常有酸碱失衡、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也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当患者合并有脑梗死时,易被误诊为肺性脑病及电解质紊乱,造成延误治疗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疗效差,病死率高。

因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过程中,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缺氧、抗感染、改善通气功能外,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注意教育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加强营养、避免长期卧床等预防血栓形成措施。患者如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尽早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头颅CT等临床辅助检查,明确是否合并脑血管病的发生,给予及时治疗,以免延误治疗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7.

2蔡柏蔷.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2,1802-1803.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范文第5篇

慢病包括哪些病?

慢病首先是一个发病和患病时间长短的概念,医学上把病程超过三个月以上的疾病视为慢性疾病。但是,从疾病分类和防治的角度看,需要把慢病划分为两个范畴,一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二是慢性传染性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和各种癌症等,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阻肺、哮喘及各种恶性肿瘤;此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还包括运动系统慢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病以及口腔疾病和精神疾病。而慢性传染性疾病则包括结核、乙肝、慢性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等。

按疾病分类统计看,我国现有的慢病可能已超过2.6亿人,因为目前我国有2亿高血压患者、1.2亿肥胖和超重者、9700万糖尿病患者。如果把肥胖和超重者都算成病态,那么高血压等几种主要的非传染性慢病的人数就已超过4亿,再加上传染性慢病,患慢病的中国人就更多。而且,慢病的后果非常严重。中国45%的慢病患者死于70岁之前,全国因慢病过早死亡占早死总人数的75%。

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方式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发慢病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不吃早餐、不吃蔬菜水果等;长期不锻炼或长期过度不科学锻炼;高强度地工作和身体较长时间地处在高负荷状态,或熬夜不睡觉;环境污染(如空气、水源、室内环境等污染);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结核杆菌、病毒等感染。另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的加快也成为我国慢病发病率快速上升的诱因。

尽管上述原因都是引发慢病的重要因素,但是,大量研究也证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才是慢病的首要原因。例如,在森林减少、生态破坏、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等因素中,每一种因素都可以导致慢病的发生。当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全面破坏,生态处于极度恶化之时,慢病的大量出现就不可避免。因此,慢病是环境恶化和生态毁坏后的最直观和最典型的体现。

慢病认识的误区

过去,人们习惯于把慢病归结于不健康或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但是,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全球报告却指出,目前人们对慢病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其中之一就是认为慢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

为了充分理解并进而防治慢病,需要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认识慢病的一些主要误解予以说明。

误解一:慢病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慢病固然可以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但即便人们生活方式健康,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例如,由于环境污染,尤其是城市糟糕的空气或水污染,使得每个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影响,从而诱发肺癌、心脑血管病等慢病。所以,准确地说,慢病并非只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而是由许多更为复杂的原因,甚至更多的是人与环境的冲突所引起。

误解二:慢病主要危害发达国家。恰恰相反,慢病目前主要危害的是发展中国家,因为五分之四的慢病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美、英、德、法等发达国家确实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盲目破坏生态和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引发大量慢病,但是这些国家采取了更多的保护环境的做法,并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慢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这对于中国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误解三:慢病主要危害富人。慢病的现实情况是,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只要违反了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作息习惯等行为,都可以引发慢病。而且,一些研究表明,由于受环境恶化的影响和医疗保健的制约,穷人比富人更有可能患慢病,并因此而失去生命,或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但是,也有研究证明,尽管富人有较好的医疗条件,而且吃特供食品,但是,在环境恶化之下,没有谁会幸免于难。因为,污浊的空气是谁也躲避不开的,特供食品也并不意味着就完全安全。

误解四:慢病主要危害老年人。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各国的调查表明,几乎半数慢病死亡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慢病死亡总数的1/4发生在60岁以下人群。另外,全球现在大约有22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就是主要的慢病,说明慢病是一视同仁地危害所有人。

误解五:慢病主要危害男人。这一误解与“慢病主要危害老年人”的误解是相似的。其实,慢病对男女两性不会有厚此薄彼的现象。例如,心脏病等疾病对女性和男性的危害程度几乎同等,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慢病患者中,女性占47%,男性占53%。

误解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应该先控制传染病,然后对付慢病。这种误解首先在于误认为传染病不属于慢病,但实际上慢病包括了相当多的传染病,如结核、乙肝等。另外,正是由于慢病的发病和病程较长,才需要提前预防。如果不能提前让公众预防慢病,最终会造成患者的终身性危害。而要等待传染病控制之后才对付慢病,则费用更大,造成的死亡人数更多。

误解七:慢病无法预防。这是一种因恐惧而产生的误解。由于慢病发病是一个相对慢的过程,而且开初症状并不明显,等到有明显症状,查出来就已经是晚期,如各种癌症。而且,大量晚期癌症的无法挽救和病人的去世,强化了人们对慢病的恐惧,反倒弱化了人们对慢病的警惕。事实证明,只要预防有力,80%的心脏病、卒中、2型糖尿病和40%以上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

误解八:慢病的预防与控制费用太贵。这是因为人们患病,尤其是患慢病后治疗费用较高带来的错误认识。实际上,如同所有疾病一样,慢病预防的效果要高于治疗,预防的费用只不过是治疗的1/3,而且在慢病上,这一比例会更低。例如,一些预防心脏病并发症的药物,用较低廉的价钱就可以购买到。而生活方式健康并能活到百岁的人根本就用不着什么防治疾病的费用。

如何预防慢病?

针对慢病,中国卫生部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2012-2015)》,提出了多项2015年将达到的具体目标。

其中包括: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50%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50%的县(市、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全国10%以上县(市、区);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克以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不超过8%。

另外,对于慢病的防治也有具体的目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30%的癌症高发地区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控制在8%以内;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国90%的县(市、区),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覆盖全国50%的县(市、区),营养状况监测覆盖全国15%的县(市、区)。

能否达到上述慢病防治的目标,关键在于有无合理的和易于落实的预防措施。例如,针对目前中国80%家庭人均食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超标这一生活习惯,需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慢病防治知识,寓慢病预防于日常生活之中,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此外,食品生产和加工部门更需要积极开发推广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健康食品,引导生产安全、营养、方便、多样的农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引导并支持食品加工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推动实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促进健康食品开发和生产;商务部门倡导和鼓励食品销售企业开设健康食品专柜,引导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食品企业、集体供餐和餐饮单位组织业务骨干人员学习掌握合理营养膳食知识并知晓不良饮食危害,逐步推行营养成分标识,提供健康食品和餐饮;教育部门将营养、慢性病和口腔卫生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监督、管理和保证中小学生校园锻炼的时间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