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慢性病智能管理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精选

慢性病智能管理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移动医疗;移动互联;医疗改革

移动医疗(MobileHealth),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对其的定义是指“通过使用掌上电脑、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1]。移动医疗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二者往往配合应用。软件是指基于安卓/IOS等系统的各类APP应用;硬件是指移动医疗设备,可具体划分为移动通讯设备(智能手机为主),移动便携设备(PDA/平板电脑/血糖仪等),移动可穿戴设备(智能腕带/睡眠监测手环等),一过性的体内探查/治疗设备(智慧胶囊),以及智能医疗植入设备。

1移动医疗应用进展

1.1国内方面

1.1.1移动医疗软件。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2014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展状况蓝皮书》中指出:“中国移动医疗App目前已达2000多款”。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国内移动医疗APP可以被大致分成四个类型:医生服务类,患者服务类,健康人群服务类和医院服务类。医生服务类APP主要围绕医生这一群体的工作需求展开,功能以建立医生交流平台、医学资讯与讲座会议信息、为医生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提供病案交流学习平台和科研文献检索服务等为主;患者服务类APP以解决患者“看病难”问题为主,主流产品以向患者提供医药相关信息查询、在线咨询、预约挂号、手机支付、候诊排队提醒、院内地图引导、满意度评价、随访指导等服务为主;健康人群服务类APP以向用户提供生命体征监测、饮食运动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为主,由于该类APP应用的政策与技术门槛较低且受众广泛,所以最早得到快速发展;医院服务类APP大多为医院信息系统从固定端向移动端移植的产物,功能以辅助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管理为目的,例如通过移动工具和物联网技术监控医院药品/耗材/医疗废弃物流向等。

1.1.2移动医疗硬件。

国内的移动医疗硬件产品可以划分为院内产品和院外产品两部分。在院外应用的移动医疗硬件操作人员往往为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主要产品有智能血糖仪、血压仪、智能腕带等健康管理设备,测量所得数据往往可以被上传至特定APP软件使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了解患者的相关体征,但目前鲜有专业医生参与其后续的健康管理;在院内应用的移动医疗硬件操作人员主要为医生与护士,例如在国内医疗机构已得到广泛应用的移动查房与移动护理,医生通过手持移动设备(例如平板电脑/PDA)进行病房查房、随时调取患者的病历、并可远程开具医嘱,护士也可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实时查看并执行医生开出的医嘱更新信息,并通过扫码技术对患者的身份等信息进行核对确认,以确保医嘱被准确执行。医生护士避免了携带大量纸质材料的负担,也节省了医院成本。还有医疗机构利用智能眼镜进行手术实况播放,为远程会诊和远程教学提供了有效工具。

1.2国外

1.2.1移动医疗软件。

移动医疗作为远程医疗的一部分,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球一半以上的移动医疗服务应用在美国,欧洲约占1/5[2]。201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移动医疗应用监管指南》,对移动医疗应用进行风险评估和重点监管,并对从业企业准入审批、经营范围等做出标准化要求。在美国,医生通过iPad观察患者辅助检查结果早已十分寻常。而WHO在201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58%的地区有手机就医提醒服务。此外,由于美国各州对医患远程医疗行为早已形成相应规定,所以当移动医疗兴起后医生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原本在电脑上进行的医患沟通转移到自己的智能手机上。由于国外与我国的医疗环境不同,故而其产品的功能设计也与国内存在一定差异,但我们仍可以从其中获得一定借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通过移动医疗向特定人群推送医疗信息都对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医嘱依从性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例如在医疗欠发达的肯尼亚,当地医疗机构便通过SMS提醒艾滋病患者按时服药以提高艾滋病治疗效果。而我国的SMS服务已被应用在恶劣天气预警、交通路况提醒等市政服务中。未来我国也可以在卫生服务方面加强与移动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向人们推送健康教育信息和疾病防控知识,并为特殊人群(孕产妇、老年人、疾病高风险人群等)定向推送疾病筛查、合理用药、复诊提醒、健康宣教等信息。

1.2.2移动医疗硬件。

在移动医疗硬件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其强大的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不断地研发出内容丰富、功能强大的医疗级产品,也从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移动医疗在全球的发展。例如在移动便携设备中,有只需将其对准额头10秒便可测出心率、血压等7项体征数据的体征扫描仪。在移动可穿戴设备中,日本某公司开发了一种可佩戴于皮带与内衣内侧的可穿戴设备,通过发出超声波来探测用户膀胱和肠道情况,并通过蓝牙将数据发送至用户手机以提醒用户上厕所,此款应用可为失禁患者和老人带来极大益处。在医疗可植入设备中,某公司开发了一款可被移植在用户臀部、上臂、腹部皮肤下通过每日遥控释放避孕激素的避孕装置。此外,还有被用户吞服后可将其体内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给医生的网络药丸等移动医疗设备。此种案例不胜枚举,且在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2移动医疗的发展趋势预测

2.1向专科方向发展

经过2年的发展,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移动医疗企业已迈过品牌推广和用户积累阶段,却苦于迟迟找不到合适的盈利方式。主流移动医疗设备厂商仍以出售硬件赚取价值,而借助APP软件以出售服务为主的移动医疗企业则主要靠从海量用户中挖掘潜在客户并为其提供衍生服务(例如注册成为VIP会员)来获得盈利。已有移动医疗企业尝试对健康咨询这类服务面向所有用户收取服务费用,但用户的付费意愿还有待观察。针对目前很多移动医疗企业迟迟无法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这一问题,与其把问题推给用户粘性和政策限制等外部原因,不如从自身产品/服务设计上寻找出路。目前国内医疗的痛点在于“看病难和看病贵”,所以大家纷纷围绕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产品和服务,各种预约挂号、在线咨询服务应运而生。但应认识到医疗卫生服务的关键始终在于让健康的人少生病,让得病的人重获健康或至少减轻其痛苦,这才是移动医疗应涉足的核心。所以,未来移动医疗发展的出路一定是向专科发展,移动医疗企业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针对具体的疾病防治开发灵敏可靠的医疗级应用,从医院4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上万种疾病中寻找机会。例如国内某医疗机构与国外知名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出围绕帕金森患者病情监控的移动医疗产品就是一例。通过上文对国外移动医疗应用的介绍我们便可以发现,只要能够开发出真正有利于某种疾病防治的医疗级应用,那么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与其背后的保险公司一定愿意为之付费,盈利模式是显而易见的。

2.2向硬件方向发展

同样,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也可以发现单纯依靠移动医疗软件所能解决的医疗问题是极为有限的。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导致其技术门槛更高,受到的政府监管更多,所以目前我国移动医疗发展大多选择绕过诊疗行为等医疗核心问题而从寻找切入点,例如提供预约挂号、线上咨询等服务,而提供这些服务仅通过智能手机和相应APP软件即可完成。但要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正如要向专科发展一样,移动医疗也必将从软件发展逐步走向硬件发展。而发展医疗级的移动医疗硬件就对一个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与医疗机构展开密切合作,还要按照与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同样严格的规范来进行移动医疗产品的研发。

2.3向慢病管理发展

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的头号威胁。在每年约1030万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中,慢病所占比例超过80%。此外,慢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也高达68.6%[3]。慢性病不仅为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会由于其病程长、并发症多、易致残等特点为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且这种局面还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而更加严峻。针对慢性病发展逐渐加剧这一现状,积极治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饮食、运动和作息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患者主动参与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将极大影响其疾病发展。在移动医疗兴起之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医生无法对慢病人群的疾病发展进行有效监督和及时干预,仅靠患者自觉的防控方式使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控效果一直不佳。有研究显示:高血压的平均控制率不足5%,并发症发生率高达70%;糖尿病的控制率仅6%,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0%[4]。而随着移动医疗的介入,慢性病防治的被动局面将有机会得以扭转。一方面,随着医生渐渐接受移动医疗,其服务效率和服务范围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借助患者身上的移动医疗设备和APP等工具,医生可以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有效干预;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质量精良价格合理移动医疗设备被投向市场,患者将可以更方便地了解自身的疾病健康状况,提高自身的健康维护意识,实现从“就医治病”到“自我防病”的观念和行为转变。鉴于我国目前慢性病发展为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移动医疗的应用特点,笔者认为慢性病防控一定是移动医疗下一步发展的蓝海,且移动医疗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应用也很有可能撬动社会医疗保险的转型。

2.4向商业保险发展

经过多年探索,发达国家移动医疗发展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盈利模式和多元化的盈利渠道。服务方可以根据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不同向医院、医生、药企、保险公司和消费者等一方或多方收取费用。而我们的问题在于我国最大的医疗服务付费方——社会医疗保险对移动医疗的付费意愿不高。而其参与意愿不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移动医疗目前着力解决的领域本来就是目前社会医疗保险支付的盲区,例如健康咨询和慢病管理;另一方面在于移动医疗投入带来的健康产出不好计算增益;且社会医疗保险严控医疗卫生支出的意志也与以盈利为目的的移动医疗服务方存在一定冲突。不仅如此,社会医疗保险对移动医疗的慢热也影响到了医院和医生的行为。以慢性病管理为例,借助移动医疗工具可以减少患者前往医院的次数,从而减少医疗开销,但这与以盈利为目的的医疗机构的利益相左,所以,在社会医疗保险明确表达愿意为医疗机构的移动医疗行为付费之前,医疗机构并没有发展移动医疗的动力。同样,目前虽已有部分医生采用移动医疗管理自己的患者,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且无明确的收益,其行为多属于志愿服务或为科研目的,难以持久。相信随着医生自由职业政策的逐步放开,医生出于品牌和收入的考虑,未来会有更大的动力将“医院的患者”变成“自己的患者”来对其进行长期管理,但目前让医生应用移动医疗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条件还未成熟。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建议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能否尝试以某疾病的防治为试点,将一定时期该疾病的社会医疗保险支出以打包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第三方(例如商业医疗保险机构)来进行管理,由第三方负责该时期内该疾病的全部防治支出,同时以居民相关健康指标来对第三方的疾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管评价。而第三方经办机构出于对成本的考量,必将有动力和精力来发展移动医疗,以更为高效的方式加强对患者和疾病高风险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而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在此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管办分离,也改变了以往“以治疗过程”为付费依据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转变为“以治疗结果”为导向的中国式价值医疗道路。

3讨论

近两年,在医疗改革进一步深化、国内外移动互联技术与市场不断发展、人民健康观念与消费水平稳步提升等多重因素促进下,移动医疗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移动医疗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布、降低医疗开支和强化政府监管等方面所蕴藏的潜在变革力量也越发得到各方的关注。虽然目前仍面临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产业规划缺失、支付方缺位致使投资变现难、缺乏跨界人才、优质医疗资源参与度不高、患者对第三方机构缺乏信任等诸多困难,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好其发展前景并为之埋首努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移动医疗一定能为医疗服务带来更多的惊喜,一切未知都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吴元立,杨宏桥,吴飞,等.电子病历在移动医疗中的研究与发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11):162-166.

[2]王海燕,郭珍军.海外移动医疗信息化进展[J].现代电信科技,2011(4):10-14.

[3]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性病流行[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2):29.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科医学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等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病患者1000例进行调查分析。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2)慢性病且神志清楚的老年人,自愿参与调查,且有认知判断能力;(3)入院诊断中为患有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沟通障碍;(2)经过知情同意告知后不配合者。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编制的意愿调查问卷(已计算该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大于0.8),对患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人员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式调查表,直接在医院与患者或患者家属交谈,并对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调查表中的各项调查内容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患者或家属需要完全理解问卷内容后再认真填写。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10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出院后对常用延续护理服务项目需求及对有偿家庭延续护理的认识及需求进行调查。

2结果

2.11000例患者对有偿家庭延续护理的了解情况。1000例老年患者对家庭延续护理服务不了解占87%。见表1。表11000例患者对有偿家庭延续护理的了解情况

2.21000例患者对有偿家庭延续护理服务收费的期望。1000例患者中,470例患者愿意接受有偿的家庭延续护理,其中55%的患者愿意接受的收费形式是按照频次收费,期望价格5~200元/次;17%的患者愿意接受按小时收费的形式,期望价格10~50元/小时;28%的患者表示可接受按频次或按小时计费的任意一种方式。见表2。

2.31000例患者对家庭延续护理的需求情况。1000例老年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内容的需求共有10个项目,其中对饮食指导的需求是患者最需要的,占17%,其次是血压的监测、功能(康复)锻炼指导及用药安全指导。1000例患者对管道的维护需求最低,占2%。见表3。

3讨论

3.1国外延续护理现状分析。国外有偿延续护理的模式主要在有支付能力的个人、医院和社区的是能报销的延续护理服务[6-7],延续护理模式的探索与干预效果的评价等方面[8-10]对延续护理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延续护理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晚,对延续护理的研究不是很广阔,各个城市和各个层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也高低不一,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延续护理不够理解和重视。家庭延续护理实施的内容和形式很少,健康教育没有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具体到个人。目前,我国延续护理的模式还不成熟,涉及的对象主要分布在各种慢性病患者及各种大手术后需要持续给予照顾的患者,比如,化疗患者需要带中心静脉导管(CVC)、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输液港等出院的患者、伤口造口患者等,在开展的疾病种类选择上缺少广泛性,实施的延续护理措施及方法也较相似。护理人员的年资、学历和知识水平会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也有影响,作者实施的健康教育措施主要表现在饮食、运动及用药方面的指导,但是患者需要的、对患者更有利的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的个体化健康教育[11]。患者和医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也是影响延续护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患者出院后自我感觉身体状况较以前有所改善,他们会逐渐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另外,出院后的患者会因为参与工作或存在生活压力,与医院或者社区在延续护理方式和时间安排上发生冲突,这样就会降低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参与度,同时他们的用药及遵医行为也会下降,导致他们再次发病住院,增加医疗负担及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延续护理的开展和效果。同时,在我国参加延续护理的医生较少,参与延续护理的人员基本都是护士,而护士的专业知识相对医生较少,患者在延续护理过程中提出的部分问题不能由护士完全进行解答。目前,在我国很少有医护团队一起进行延续护理的开展,在实家庭延续护理中没有进行全面的制订方案和记录,也没有客观的指标进行效果评价。我们需要尽快完善相关的制度,对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基层医院及社区的医护团队及服务对象统一标准。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门诊保障

个人账户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职工医保”)制度相伴而生,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的选择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直以来,职工医保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待遇保障,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相对而言,门诊保障较弱,除了将数量有限、费用较高的门诊慢特病(慢性病、特殊疾病)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外,普通门诊等其他门诊费用主要通过个人账户解决,存在横向公平性差、医保资金沉淀过多与浪费并存等诸多问题[1~6]。随着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医保门诊保障正由个人积累模式转向社会互助共济模式。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推进门诊保障落地的建议。

1门诊保障改革及其影响

1.1个人账户设立的背景与现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居民医保)整合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两项制度。新农合于2003年开始推行,在建立住院统筹基金的同时,建立个人(家庭)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小额门诊费用。城镇居民医保于2007年开始推行,设立门诊统筹,不设个人账户。随后,新农合家庭账户逐步向门诊统筹过渡。2019年5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19〕30号),要求“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已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明确了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的去留问题。199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规定“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通常称为“统筹基金管大病,个人账户管小病”。职工医保制度建立之初,个人账户在推动职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向社会医保制度顺利转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平缓了改革阻力,提升了改革效率。截至2021年底,我国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存29409亿元,其中个人账户累计结存11575亿元,占39.4%,近十年该占比基本维持在40%左右(见图1)。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是特定时期的改革产物,不具有社会保险的共济性,偏离了医保制度普遍遵循的互助共济原则。同时,居民医保的个人(家庭)账户已经取消,同步实现了门诊统筹,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在门诊保障上存在较大差异,形成制度间的不平衡,不利于基本医保制度的协调发展。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提出“逐步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指明了方向。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指出推动职工医保门诊保障由个人积累模式转向社会互助共济模式。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或办法。1.2门诊保障改革对基层门诊服务的影响门诊统筹定位于小病,能更好地连接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契合“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同时,可通过医保政策倾斜,引导参保患者在基层就诊,有利于提高基层门诊服务利用,形成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按2020年我国个人账户累计结存量推算,当期将有2000亿元的医保基金用于门诊保障,其中将有800亿元流向基层,加上个人支付,带给基层的收入增量有望超过1000亿元。因此,门诊保障在大幅降低参保人看病就医负担的同时,可支持基层医疗发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激活和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2门诊保障的SWOT分析

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个人账户和门诊统筹的优势(Strengths,S)、劣势(Weaknesses,W)、机会(Opportunities,O)和威胁(Threats,T)进行讨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门诊保障的改革措施(见图2、图3)。对比分析显示,门诊统筹具有个人账户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充分发挥了医保基金“互助共济,风险共担”功能;二是盘活了个人账户资金,减少了医保资金沉淀;三是减轻了低收入人群及老年人的就医负担;四是部分门诊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提高了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当然,也需考虑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等相关问题。同时,推行门诊统筹的机会大于挑战:门诊统筹有明确的政策指导与支持,可减轻个人门诊费用负担,有利于应对疾病谱的变化;同时,盘活了个人账户沉淀资金,为基层卫生机构发展建设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了保障。当然,在实施门诊统筹过程中,也会面临一定的阻力,如职工观念转变困难、需要配套政策支持等。

3门诊保障的国际经验

3.1开展门诊保障是国际通行做法

在国际上,医疗服务通常分为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和专科医疗服务,专科医疗服务又分为门诊和住院服务,住院保障与门诊保障分别指医保制度覆盖的住院服务与门诊服务,并没有“门诊统筹”与“住院统筹”的概念,但医保制度覆盖的门诊服务相当于我国的门诊统筹。典型发达国家医保制度的覆盖范围一般经历了由窄到宽的发展过程,建立初期一般只覆盖住院服务,之后逐步扩展至门诊服务,甚至预防保健等内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门诊保障没有经历过类似我国的个人账户模式,和住院保障一样是基本医保的组成部分,保障资金和住院保障的资金一样,来源于参保人的缴费、税收等,不单独缴费,在整个社会中实现共济[7]。因此,开展门诊统筹不是重新建立一套独立的医保制度,而是将现行医保制度的覆盖范围延伸至门诊服务。

3.2门诊费用占比普遍超过住院费用

从主要国家医疗费用结构来看,2018年门诊费用占比普遍在20%~30%,高于住院费用或基本相当(见表1)。2019年我国公立医院门诊收入占医疗收入的34%,住院收入占66%,两者之比1∶2,且近年一直维持此水平,与OECD国家有明显差异。从疾病风险的发展过程来看,“小病”与“大病”、门诊服务与住院服务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相比住院服务,门诊服务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治疗方面更具效率和效益。2019年,我国总诊疗人次突破87.2亿人次,年人均就诊次数超过6次,入院人数为2.66亿人,住院率19%,门诊服务利用频次远高于住院。但与OECD国家相比,我国人均门诊服务利用频次较低,如2014年主要国家年人均就诊人次方面,日本12.8次、德国9.9次、俄罗斯10.2次。

4我国推进门诊保障的关键点

实施门诊统筹是完善医保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会大幅提高医保受益面,使更多的参保人从门诊报销中获益,有利于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可防止小病发展成大病,发挥门诊服务对住院服务的替代作用,降低住院率,同时通过与基层医疗机构紧密结合,提高参保人就医的便捷性和及时性。目前,我国大量的医疗服务是三级医院提供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较弱,患者向高层次医疗机构流动;实施门诊统筹,对医疗需求释放有一定促进作用,门诊费用会快速增长。可以预见,随着门诊保障水平的提升,参保职工的门诊费用占比将会接近甚至超过住院费用。这些都是改革需面对的风险,要认真研判,积极稳妥推进门诊统筹。

4.1衔接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待遇政策

在健全门诊保障机制的过程中,各地已针对患者需求建立了门诊慢特病保障机制,把一些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健康损害大的疾病门诊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实施门诊统筹后,要继续增加门诊慢特病病种,同时将多发病、常见病的门诊费用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支付比例50%起步。从实践来看,门诊保障充分地区(北京、天津、上海等),普遍开展了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病种数量反而相对较少,个别地区(如厦门)不再设定门诊慢特病病种。结合国外经验,可以将门诊慢特病视为还未建立门诊统筹的特殊情形,实行门诊统筹后,需要衔接两者的待遇政策,在提高门诊保障水平的过程中实现门诊保障政策的统一,逐步由病种保障为主向费用保障为主过渡。

4.2同步推进门诊支付方式改革

针对基层医疗服务,积极探索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根据家庭医生签约人数,按事先约定的人头费标准,将门诊基金按人头打包给基层医疗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由其提供门诊服务。建立“年初包干、结余留用、超支原则不补、合理超支分担”责任分担机制,激励家庭医生或基层医疗机构合理诊疗、合理施治、防治融合,做好人群健康管理,提升参保人健康水平,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8]。同时,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门诊支付方式,引导基层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

4.3强化门诊服务监管及医保基金智能监控

提高门诊保障水平后,门诊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会带来门诊费用的快速增长,加上门诊服务病种众多、病情复杂等特点,给医保基金监管带来较大压力。因此,需加强对门诊医疗行为和医疗费用的监管,将门诊服务纳入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内容。创新门诊就医服务管理办法,健全医疗服务监控、分析和考核体系,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提供诊疗服务。将门诊医疗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智能监控范围,完善智能监控系统知识库和规则库,健全门诊费用智能监控手段,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智能监控疑点的早发现、早处理,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提高智能监管水平,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同时,顺应门诊支付方式改革,建立与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相适应的监管模式。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强化异地就医门诊费用联动监管。

4.4完善门诊服务供给机制

加强医疗服务供给侧政策协同,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促进区域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完善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为签约居民提供诊疗服务时,统筹考虑患者的健康情况,实现预防、诊断、治疗、随访、健康管理的全周期全过程连续服务,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提高群众的信赖度和依从性。相关部门协同落实配套措施,完善绩效工作分配机制,开展多种方式的规范培训、专业考核,努力提供优质化、专业化的门诊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烨颍,潘雪雪,吴素雄.医保“家庭共济”政策的问题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2):19-22.

[2]刘朝一,徐伟,许正圆,等.市级统筹背景下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筹资政策优化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1,38(3):40-44.

[3]付晓光,万泉,柴培培,等.我国职工医保门诊保障的现状及改革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2021(6):36-38.

[4]王敏,张开金,姜丽,等.门诊统筹模式的建立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538-542.

[5]朱坤,穆辰,张小娟,等.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效果分析———以江苏省A市为例[J].卫生经济研究,2016,33(2):5-8.

[6]郑秉文.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的动因、方向与步骤[J].中国医疗保险,2020(8):4-7.

[7]冯毅.我国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实施现状及改革路径[J].卫生经济研究,2016,33(4):45-47.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第4篇

科技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抓住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立足对我国长远发展起关键与先导作用的重要科技领域,进一步明晰科技发展的着力点。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综合分析世界及我国化石能源可开采储量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环境承受能力,我国能源消耗必须向大幅度节能减排方向发展,大幅度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比较理想的是,到2050年,单位GDP能耗相当于届时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化石能源消耗量同*年相比增加不超过0.5倍,先进可再生能源达到25%-30%,水电和核能达到20%-25%。近期应重点发展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力争突破新一代零排放和二氧化碳大规模捕捉、储存与利用的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安全清洁核能技术和先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前瞻部署非传统化石能源技术。中长期应重点推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向主流能源发展,突破快中子堆技术、太阳能高效转化技术、高效生物质能源技术、智能网格和能源储存技术,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化,力争突破核聚变能应用技术,建成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

有效突破水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式制约。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正面临最严峻的水问题挑战。解决我国水问题,从科技角度看,近期要加快开发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水污染物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饮用水安全保证技术等,重点发展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高效低成本海水利用和淡化技术等,前瞻部署和发展水生态系统相关科技问题,初步建成节水减排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体系。中长期建成行业性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区域的技术体系示范,开展湖泊、流域水体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使我国主要水体污染得到根本治理,研究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变化的适应技术并进行示范。

从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过渡到有效修复生态环境。全球环境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已呈现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性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期要坚持和完善源头治理战略,重点开发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中长期要深刻认识自然系统的演化规律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系统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建立生态、环境、气候综合监测与预警系统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展退化生态重建转型、区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健康监控防治、循环经济研发示范、全球环境变化适应与减缓、环保产业技术和设备研究,形成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建设的科技创新体系。

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要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必须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和我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通讯和计算机市场的难得机遇,大力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工业生物经济,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重大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度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近期要重点发展低成本、高能效的硬件、系统软件、互联网服务技术,突破CPU芯片、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分布式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提升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向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发展;研发高性能复合材料、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等基础材料及应用技术,发展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能源材料和环境友好材料等新材料;发展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基产品开发等工业生物技术。中长期要突破服务科学和网络化、智能化、可持续的服务技术,初步建成我国信息科技软件和服务工业体系;推进制造技术与电子、信息、生物、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等相互融合,发展新的制造技术,根本改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加强生物科技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

慢性病智能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战略;医保在线结算;慢性病

前言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创新型医疗服务领域新形态不断涌现,本文立足于互联网医院产生的背景以及我院实际的已建情况,升级我院医院建设的互联网医院。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持,促进智慧医院建设;坚持精细化管理,提高经济运营效率;坚持提供优质服务,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1背景

“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李克强总理强调,发展“互联网+医疗”,让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2018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明确了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鲜明态度。同年,福建省颁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行动方案》等意见与方案,促进我省“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发展。福建省作为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积极推动“互联网+”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其中互联网诊疗作为减少医院内人员聚焦、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福建省级机关医院2019年10月即取得互联网医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成为省内第一家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加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名称的医院。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通过借鉴全国互联网医院开展情况,结合医院独有特点与现有资源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

2建设目标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省级综合医院。诊疗服务主要以老年病、常见病、慢性病为主,大部分患者主要为老年患者。借助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开展线上诊疗,可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医疗就诊服务。为给患者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便利的服务,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互联网医院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以患者为中心、以医者为主体”的核心目标进行互联网医院的升级改版。新版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习惯,便利老年人使用,能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使用互联网医院,线上服务更加突出人性化;同时,与线下服务融合发展、互为补充,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建设规划

客观地看待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流量不是目的,诊疗才是关键,让诊疗更方便,实现线下不能实现的事,就是价值。2019年6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积极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工作,通过结合医院独有特点与现有资源,通过以病种为切入点,打通线上线下医疗资源,优先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种,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先行提供患者多码融合码、在线复诊、在线缴费、处方续方、处方流转、药品配送、家庭医生、医保在线结算等服务,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互联网医院创新落实,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取得明显的成效,形成良好态势。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创新线上服务模式,为支撑疫情精准防控、避免聚集交叉感染做出贡献。为给患者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便利的服务,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互联网医院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医院的升级改版,改版内容包括注册流程、我要看病、我要咨询等核心业务的优化,以及互联网医院整体交互界面的调整优化等,致力于为患者带来更优、更便捷、更安全的诊疗服务。

4互联网医院应用场景

4.1注册流程优化

为更加贴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进行注册流程优化改造。新用户只需手机号码注册并实名认证,即可快速使用“我要看病”及“我要咨询”等业务功能。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授权分割至医保结算相关节点,患者就诊完进行医保结算时,完成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优先保障老年患者使用的便利性。

4.2首页改版

通过打破原有的思维,充分考虑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使用习惯,针对互联网医院的首页进行重新设计,聚集核心功能,包括医院名称、客服热线、牌照、公告、患者医保身份标识、我要看病、我要咨询、功能按钮样式、健康管理(血压、血糖、体重、睡眠),使首页界面整体更加简洁、易用,紧贴老年人需求特点。同时将更多服务(包含:心理咨询、便民邮寄、处方查询、门诊记录、住院记录、检验检查、用药提醒、三码融合、网络候诊、药学服务、健康科普、费用清单)置入二级菜单。通过不断优化改进,使互联网医院适应各年龄段患者,为患者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4.3首页自动语音播报

为引导方便老年用户更友好的使用在线服务,满40周岁以上用户登录首页时,系统将自动进行语音播报引导。系统自动播报内容为: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互联网医院欢迎您,请点击我要看病,进入看病流程,实现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友善的线上诊疗服务。

4.4我要看病

通过升级改版,将原来在线复诊与续方申请功能合并于“我要看病”,患者点击“我要看病”进入复诊医生列表,选择医生进行问诊;另外,通过整合续方业务,实现医生在就诊过程中可向患者主动发起续方,充分考虑老年人习惯,减少老年人业务操作步骤,优化流程、简化手续,不断改善老年人服务体验;同时,在符合医保及相关政策背景下,实现省、市医保的在线结算、药房审批结束配药,并支持药品配送到家。系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调整设计,确保各流程业务做实、做细、落实到位,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4.5我要咨询

通过实名认证的患者可在线进行初诊咨询。初诊咨询主要是帮助初诊患者在线解答患者日常健康问题,实现医生在线快速响应,以图文咨询等方式可让医生同时对多个患者进行咨询回复,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患者在线咨询满意度,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4.6核酸检测自助服务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为避免就诊人群的聚集,在疫情背景下充分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我院借助互联网医院服务为患者提供核酸检测自助服务,患者可在线完成核酸检测的申请及结算,减少患者在线下预约挂号、医生开方、结算等院内就诊环节,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助于节约等候时间,减少线下交叉感染风险。

4.7线上客服

为不断提升互联网医院整体服务能力,由专业医生坐班在线为患者进行答疑解惑,使线上服务更加突出人性化,咨询结束后还可对客服进行评价。

5建设成效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的升级改造,切实做实、做细各项服务,在符合各项国家政策要求的情况下,总结互联网医院建设经验,进行不断的迭代更新,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安全、更加体贴的医疗服务。新升级后的福建省级机关医院互联网医院界面更加清晰、简洁大方,业务使用流程更加贴合符合大部分患者的使用习惯,获得社会和患者们的一致好评。

6结语

通过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开展互联网诊疗、建设互联网医院等有益经验,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不断丰富线上服务内涵,缓解线下诊疗压力,为疫情防控和改善就医体验创造有利条件。改善医疗服务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内容,我院将加强组织领导,坚守医疗质量和安全底线,扎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推动建立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确保互联网医疗服务信息和网络安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王韬.沈崇德.图书目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25-30.

[2]考拉看看.图书目录[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30-40.

[3]舒钧.王雄彬.图书目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0:11-20.

[4]何坤.张丽青.“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下处方外流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D].河南: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