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范文第1篇

2012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建设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分享管城区德育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育的价值追求。多年来,管城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文化引领作用,始终将人文教育作为办学和育人的主线,并贯穿于学校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全过程,坚持“理念文化明方向,环境文化浓氛围,管理文化强内涵,课程文化铸特色,行为文化砺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方略,致力于创办有灵魂的学校,培养有思想的校长,成就有品位的教师,培育有生命活力的学生,努力铸造教育的灵魂,为全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适宜的文化生态环境,提升了全区教育的层次和品位,彰显了管城教育人正确的价值追求。令人敬佩,可喜可贺!管城区的经验,值得研究、值得学习!管城教育人的这种孜孜追求的精神,值得学习,值得发扬!

新年伊始,毛杰局长提出“要做有灵魂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教育人深深思考的问题。

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是育人,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是“使儿童带着整个的身体和心智来到学校,又带着更圆满发展的心智和更健康的身体离开学校”,是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道德修养。就像法国思想家蒙田在《论儿童的教育》中所写的那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获利和获物,也不在外表的炫耀和装饰,而在于修饰和丰富他的内心,希望塑造和教育出一个有才能有真本事的人,而不是一个空虚的学者。”

如何“做有灵魂的教育”,借鉴管城区的经验,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实施。

一、做有灵魂的教育,就要明确教育的价值追求

什么是灵魂?我个人的理解是:灵魂,就是价值观。有灵魂的教育,应当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追求的教育。教育的正确的价值追求,我觉得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每一所学校都要办成有灵魂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办有灵魂的学校,需要有思想、有灵魂的校长。有思想、有灵魂的校长,就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校长,就是对教育本质、教育规律、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活动具有理性的思考、认识和判断的校长,就是对教育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大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的校长,就是具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并为达到目标而孜孜追求的校长。因此,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连续性、指向性的教育认识和理想的观念体系,同时也是学校历史积累和理性思维的结晶。

校长的思想,源于教育生活和实践,体现于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持续发展中,体现于校长自身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中。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成为“一班人”的思想,成为全体教师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形成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才能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有灵魂的学校,就是具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追求的学校,就是有文化的学校,就是能够充分彰显生命意义和价值并能给学生以“价值生命”的学校。学校有灵魂,才会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以先进的价值取向、适宜的教育环境、合理的课程体系,成为学生终身怀念的学校。做人有人德,做官有官德!做有思想的校长,办有灵魂的学校,是校长之道,更是校长之德!是校长的办学之道,更是校长的办学之德!

二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做有灵魂的教师。有灵魂的教师,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就是有道德并能够坚守教育的道德底线的教师,就是能够在功利侵蚀的大潮中保持一份从容和笃定的教师,就是能给学生以“价值生命”的教师。有灵魂的教师,始终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对每个孩子的未来负责,让每个孩子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幸福成长”是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有灵魂的教师坚持“育人至上”,始终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当作发展中的人和能够发展好的人,在他们眼中:孩子有差异,但是没有层次。他们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用丰富的学识涵养孩子,用优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生命的成长,为孩子夯就坚实的心路历程,让孩子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只有包容,才能成就“百花齐放”;只有尊重,才能塑造健全人格;只有倾心的爱,才能成就孩子美好人生。他们总是能在最让人闹心的孩子身上发现闪光点,也能为最令人自豪的孩子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做人有人德,为师有师德。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师,为学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赋予学生生命以意义和价值,就是最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为师之道,更是为师之德!

三是,每一位教师都要推进有灵魂的教学。学科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灵魂。学科思想是形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赋予学生“价值生命”的营养要素。有灵魂的教学,是基于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教学,即教师在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指导和统领下,突破过去以“双基”教学为单一目的的浅层教学,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并掌握相应的学科方法和能力、促进人格健全与发展的深入学科本质与核心的教学。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这是推进有灵魂教学的前提条件。学科教学领域需要进行一场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认识运动,把长期颠倒了的学科教学重心重新颠倒过来,以学科的基本观念、方法论原理为核心,以学科思想、学科方法来组织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的层面,推进到深入学科本质与核心的思想教学和方法教学的层面上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其次,要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有灵魂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包括:将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置于学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实现课程教学内容“量”的压缩和“质”的精选,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升;提升教师对学(教)材的理解与处理能力,进而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第三,要把握教学的基本维度,这是有灵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学习(教学)目标上突出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在学习(教学)内容中挖掘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在学习(教学)情境中蕴含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在学习(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和领悟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在学习(教学)方法上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在练习与作业中让学生应用和反思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第四,要改变教学方式,这是有灵魂教学的基本策略。基于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的教学,需要改变过去“部分—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式,适宜推进单元教学法:先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感知和了解各册的教(学)材内容,并归纳和概括各册教(学)材内容的知识结构,然后以学科教(学)材的单元为基本单位,实施整体性教学;始终将本单元教(学)材所蕴含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核心和灵魂,帮助学生重点突破对局部认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揣摩、领会和掌握本单元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与知识结构。推进有灵魂的教学,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

推进有灵魂的教学,是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课堂改革与创新之道,更是课堂改革与创新之德!此谓:合乎道,至于德!

四是,让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有灵魂的学生。有灵魂的学生,就是有思想、有追求的学生,就是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学生,就是有爱心、有善心、有责任心的学生,就是悟出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学生,就是能够担当大任的学生。

二、做有灵魂的教育,就要让教育“回家”

教育是什么?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他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顾明远先生认为,现在的教育,忘记了培养健全人格这个最根本的目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而现在大家都是只顾着眼前的利益,不去考虑孩子将来的幸福。“我们今天仍然要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把孩子从沉重的学业负担当中解救出来,让他们自由地发展,幸福地生活。”

一是,要让教育回归本质。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这里的“一”,就是教育之根。具体而言,就是提升生命质量,寻求教育之根。当前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回归到教育的本质,重新建立教育价值观。从卢梭到杜威都通过“教育即生长”这个论断道出了教育的本质,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而并非其他。我们应当研究和解决的是“如何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让我们的孩子,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幸福,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让我们的教育重新回到“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这条“回家”的路上!

二是,要让教育回归孩子的心灵。甲骨文中的“教”,右边的“文”中有一颗“心”,几经演变,那颗“心”不见了。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教育之道,道在心灵。“心灵”是一切经验的基础,它创造了快乐,也创造了痛苦。欲望使我们存在,而心灵决定我们存在的品质。一个人的快乐与幸福,不是由你获得了多少来决定,而是决定于你感受到了多少。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就不能称其为教育。如果孩子们的心灵没有被教师感应到,一切教育都是没有用的,教育的本质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因此,教育应该回归到孩子的心灵深处。

三是,要让教育回归道德。教人做人,使人为善,使人向上,是教育的道德标准。如果我们学校的任何一项活动或者影响都符合了这一教育的道德标准的话,才能称其为教育。因此,我们认为:教育即道德,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道(规律)的途径,才能至于德之目标。我们应该做的是:构建有道德的校园,让高尚的道德引领师生的生活;构建有道德的课堂,让我们的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让课堂学习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让学生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让课堂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符合道德的要求,体现道德的关怀,孕育道德的光辉,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做有灵魂的教育,就要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我非常赞同中国教育学会朱永新副会长“用文化为学校立魂”的观点。学校是个文化浸润的地方,是塑造灵魂的殿堂。学校育人,实质上就是用文化育人,用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育人。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目前,我们的一些学校所缺失的正是学校文化、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和传奇的聚合体,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同时显现在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物质载体之中。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特质和特征,而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学校文化的力量。当学生选择了某一所学校的时候,实际上也就等于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当前,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明显的形式主义:一是物表化,只有富丽堂皇的建筑,没有真正成为师生生活和记忆的组成部分,没有具备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记忆意蕴;二是文本化,规章制度只停留在文本层面,没有真正成为引领和规范学校成员行为的动力;三是标语化,标语口号只停留在墙上和宣传册上,没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文化不仅是将师生凝聚在一起的价值观、信仰、规范,而且显现在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物质载体之中,比如校园文化、管理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教师文化、教研文化、建筑文化,等等。有文化自觉的学校,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该秉承什么,用什么样的理念影响师生的生活,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学校里得到舒展、成长,让普通人的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如果学校教育缺失了文化,就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根底的“怪物”。

学校文化建设最关键的内容在于使命、愿景、价值观。使命是学校的责任,即学校为什么而存在;愿景是学校的蓝图,即学校未来的目标和样子;价值观则是学校对于好坏、善恶、美丑、成败、是非的基本信仰和评价标准,即哪些东西要坚守,哪些东西要摒弃,有些高压线绝对不能碰,教育应该有所取舍。总的来说,使命、愿景、价值观决定了学校文化的根本。校训、校风,可以称为学校文化的精神之窗,是学校使命、愿景、价值观诗意化的表达。校训是一种理想,校风是历史积淀下的现实状态。好的校训、校风,不仅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还能反映出学校的价值追求,是我们打开一所学校历史文化之门的钥匙,是我们眺望一所学校精神家园的窗户。

学校文化,依据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我的理解是,应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应该包括课堂文化、教师文化、活动文化等。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应该体现出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以物质文化作基础,也应该以制度文化作支撑,更应该以精神文化作底蕴。2008年,市教育局把“书香校园活动、师生的心理调适、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三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要求大家常抓不懈。实质上,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和基本策略。读书,是心的工程,是我们专业生活方式。师生的心理调适,也是养心的工程,校长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把师生的心理调适到最适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态。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专业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文化。

学校应该是一个历史博物馆,一个珍品收藏所,一个美好事物的集散地,一个传奇故事曾经发生过的地方。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原文化的精髓,本校历史的叙事,脚下这片大地的特色,都应该能在学校体现出来。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一个文化的不断生成、提升和内涵丰富的过程。所以,站在文化变革、文化重构的高度来审视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应该是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引领者的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品德教学 融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69

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积极贯彻党的十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教育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在中学生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载体功能。笔者调研发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重认知轻情感,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试轻素质,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借鉴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教育实际,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做到“四个融入”。

一、融入课堂,丰富德育内容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载体和主阵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将十报告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即“三个提倡”有效地融入教材相应章节内容,这也是思想品德教学具有时效性的一种体现。同时,应考虑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德育内容,这也是思想品德德育教学创新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核心价值观与教材、时事热点的结合,不断丰富和创新思想品德德育内容,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将核心价值观铭刻在学生脑子中,使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不断加深理解。

二、融入教师,创新教学理念

国以人立,教以人兴。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想品德教师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学生品德培育的启迪者和引路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创新教学方法,武装先进教学理念,做到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智育与德育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扎根教师心田,深化理解,不断创新,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润物细无声”。

三、融入学生,引领价值培育

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思想品德课堂是塑造学生灵魂的课堂。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承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入脑、入心、入行动。在宣传教育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重情感熏陶,培育高尚情操,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四有”新人。

四、融入实践,强化学以致用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范文第3篇

刚踏上工作岗位,教师在我心中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我个人觉得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范文第4篇

师之有德

我们常把教师比做“蜡烛”“园丁”和“灵魂的工程师”,赞美蜡烛的点亮之功、园丁的灌溉之劳、工程师的塑造之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在良善教育的发生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意义。的确,教育的发生离不开教师。教师在良善教育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师才更有利于促进真正良善教育的发生,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呢?毫无疑问,师之有德是其根基。

良善教育本是一项唤醒灵魂的事业。学生灵魂之觉醒与升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灵魂的崇高与丰盈。我们常言:“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灵魂为什么能召唤另一个灵魂?就在于这个灵魂是高贵的,是有魅力的,是有德性的,是能吸引人、感化人的。从灵魂的碰撞、灵魂的激发、灵魂的感召与感化这个意义上说,师之有德是真正良善教育发生的前提与基础。

良善教育又是一项持久且需勇气、耐心和毅力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需要教学勇气”(帕尔默),这些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做好教育事业实属不易。唯有有德之师,方可承担教育之重任,为教育事业而奉献终生。师之有德,为教师全心全意投身于立德树人事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师之有德是真正良善教育发生的动力基础。

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有德之师?什么样的德性才有助于教师成就良善的教育事业呢?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最需要有这种奉献精神。在这个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横行的时代,谈“奉献”,似乎让人觉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恰恰相反,在奉献精神稀缺的年代,我们更需要冷静地、理性地思考奉献精神,思考它于教育事业、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我们需要追问,教师奉献精神源于何处?我们需要找到教师奉献精神的源头活水。个人认为,教师奉献精神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对教育的信仰。只有教师充满了对学生的热爱、关爱与关怀,良善教育的发生才具有了不竭的动力;只有有一颗关爱学生成L之心,教师才可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所倡导的关心教育,认为有德之师需要在师生关系中践行关爱伦理精神。

有德之师,固然需要对学生的爱,但这种爱又源于何处呢?每个孩子、每一个学生作为独特的、活泼的生命个体,其本身充满着生命的惊奇,充满了可爱之处。除学生本身的可爱性之外,我还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源于自己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这是教师成长的诗学。每位教师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追寻自身的价值,而教师的生命价值与学生的生命成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谓是“命运共同体”。教师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学生点滴进步、不断成长,只有在学生成德成人之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在教学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体验:当我们看到学生们的快乐成长与生命绽放,那种欣喜与幸福感会油然而生。而当我们形成了师生“命运共同体”的教育信仰时,教师对教育使命和自身专业的认同也就升华到了信念、信仰的层次和境界。这时,我们对学生的关爱,对自身专业的热爱会使得自己形成一种神圣的教育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会促使自身在立德树人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上,上下求索,不断成长。

有德之师,不仅意味着有源于爱与信仰的奉献精神,也意味着有立足于民族和时展的理性精神。有德之师,不仅需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不断应时代之需,民族与国家发展之需丰富和发展师德内涵,创新和引领新的师德文化。例如,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们教师应继承传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天下情怀,并赋予这种情怀一种新的内涵,这种新的内涵应具有“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双重意蕴。同时,我们教师应具有建构中外文化“共通体”意识,注意这里的“共通体”并非“共同体”,强调的是教师应具备跨文化素养,具备融通本土文化与他者文化的素养。特别是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需要增强一种全球共善意识,更需要一种富有人类情怀的共享教育,从而迈向人类教育的“共通体”。

行之合德

如果说师之有德,是良善教育发生的德性之基,那么行之合德则是良善教育实践的德性之基。何谓行之合德?它是指良善教育实践或行动要合乎德性。具体来说,是指良善教育既要有合乎德性的实践目的,也要有合乎德性的实践方式。

良善教育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成人。而成德是成人的核心要素。著名教育学者谢维和教授在《谈核心素养的“资格”》一文中指出:“教育领域中大量的事实已经越来越倾向一种‘道德假设’,即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根本取决于他的道德水平所能够达到的程度。”可见,德性发展,在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中具有坚实基础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德性是良善教育实践的核心目的,而培养学生的德性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批判力、道德想象力和道德执行力。道德批判力为学生成德提供最有力的理性武器,是生之成德的前提;道德想象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他者”伦理意识,进而打破学校生活的经验局限,将学生的自我道德发展与广阔的社会、历史有机地联系起来,是生之成德的关键;道德执行力集中体现为一种道德意志力,它搭建道德理想、道德律定、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与道德行动之间的桥梁,成为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向道德实践转化的关键,是生之成德的保障。

良善教育的“行之合德”,不仅要求教育实践目的合乎德性,也要求教育实践行为方式本身也合乎德性。那么什么样的教育实践方式才合乎德性呢?

首先,平等、公平、民主、包容的教育实践方式是合乎德性教育的首要方式。具体来说,教育实践中,我们要继承发扬“有教无类”的优良教育传统,不论学生何种家庭出生、何种社会背景、何种社会阶层或地位、何种成长经历、何种先天资质,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每一位学生保持主体间性的关系,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注重平等的对话教学,包容学生的学习错误,积极地看待学生的学习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其次,关怀的教育实践方式是合乎德性教育的最显著方式。在具体的关怀教育实践中要贯彻落实这三个主要方面:以“全人关怀”为主要内容,以“接受关怀”为主要方式,以“回馈关怀”橹饕结果。“全人关怀”,即关怀学生的身体、心理、语言、社会性与心灵五位一体的有机发展;“接受关怀”,要求关怀者以被关怀者的接受意识为基础,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同教师的关怀;“回馈关怀”,不仅指被关怀者学生产生了对关怀者教师的认同,并滋生了感恩或感激等积极情感,而且指学生在老师与其他同学的关心下,自觉地全面发展自身,并学会了关心、关怀他人与他者。

最后,正义的教育实践方式是合乎德性教育的重要方式。这里涉及三种基本正义伦理,即分配正义、能力正义与承认正义。“分配正义”指教育实践中,资源的分配要公正合理,特别是要坚持教育资源适当向弱势群体倾斜的原则;“能力正义”倡导对非个人的社会结构性原因或先天的原因导致的能力缺陷或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扶助,例如对先天的残疾人给予特殊的教育关照;“承认正义”所倡导的是一种心理与文化层面的平等。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要消除一切的羞辱和蔑视,充分尊重和捍卫每位学生的人格尊严,承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文之养德

文之养德,指教育文化需要滋生、涵养一种德性。《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养德,关乎教育之人文。教育之人文,意味着以德性化成教育文化。只有当德性沉淀成一种教育文化,这种德性才具有广泛的、深度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只有当教育文化彰显一种可贵可敬的德性,这种教育文化才值得我们追求。身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该如何以德性去化成教育文化,如何以文化去涵养教育之德性呢?

其一,我们的教育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取向。我们的教育文化与资本主义教育文化有本质的区别,这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不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贯穿我们整个教育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其二,我们的教育文化要以现代公民德性为基本行为规范。民族国家之现代化在于公民自身素养的现代化。现代公民德性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我们的现代教育文化旨在立德树人,立社会主义之德,树有德性的现代公民,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德化文,以文养德;以文化人,以人承德。我们要培养有德性的现代公民,需要以现代公民的权利文化、义务文化和公德文化来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让现代公民文化深入到日常教育生活的行为习惯。当现代公民文化转化成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育文化便有了现代日常德之基。

其三,我们的教育文化要以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蕴。只有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实现民族国家的有根性现代化,才不会失去自身的历史之根,才不会失去民族文化的深厚凝聚力。在优良的传统文化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我们的文化之根,还可用以塑造我们现代的德性生活。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德性文化资源为我们建构德性的现代教育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虽然有些传统德性文化与现代德性文化有很大区别,甚至某些地方相冲突,但也确有不少优秀传统德性文化与现代德性文化有相通之处。例如,“仁者,爱人”这一思想就与现代关爱伦理有内在关联,这便为传统德性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奠定了可能。

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范文第5篇

中学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我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学习,并就当前师德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学习与讨论,受益不浅,感触颇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的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的素质和师德水平,与社会和人民大从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和完善。

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国民受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穷国办大教育,而且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目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成为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基本矛盾。教育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教育整体比较薄弱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教育为农村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无法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民族兴。正因为这样,中央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师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毛泽东同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温和学习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历史性战略任务。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师的启蒙和榜样作用。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中学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一个规模快速膨胀期后,现进入一个质量建设期。教育部进行的高校水平评估就是措施之一。年以来,我院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校生突破万人,新上本科专业个,教师数量增加一倍以上。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校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需要,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学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是时代的要求,是我院实施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障。

年月日,我院在市青少年宫,隆重召开由全院近千名教职员工参加的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大会。我认为,该会议是师德师风建设工程的一个启动仪式,是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拉开了序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人民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

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我院提出的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的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很好地明确了师德、师风、师能为教师素质的内涵。

一、立师德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应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