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服务年工作方案

企业服务年工作方案

企业服务年工作方案

企业服务年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实施“两个年活动”的重要意义

机制不活,管理粗放,产品落后,效益低下,处境艰难,“等、靠、要”思想严重等,是当前我省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观念陈旧,服务不佳,推诿扯皮,效率不高,依法行政水平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在一些部门相当突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关系到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坚持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集中力量,深入扎实地开展企业以转换机制、强化管理、调整结构、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苦练内功年”活动;政府以改进服务作风、改善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效率、完善服务措施、扩充服务内涵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企业年”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作用和政府的保障服务作用,为我省国有企业的跨世纪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施“两个年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苦练内功的主要内容:

1.以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为核心,集中力量,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分析,认真查找存在问题,针对薄弱环节,积极主动地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企业整顿,全面搞活企业经营机制。

(1)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面向社会的开放式用工与劳动管理制度,形成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企业内部干部、工人身份界限,推行聘任制,对员工普遍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动态管理,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加大“活”工资比重,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形成收入能增能减的分配机制。

在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中,要着力解决企业内部许多事无人干,许多人无事干的问题;妥善处理清退临时工。

2.全面夯实企业管理基础。

(1)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努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合格率。

(2)狠抓财务、成本、资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搞好企业内部资金平衡、成本控制和财务核算,规范会计工作,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情况。

(3)优化现场管理,全面整治企业内部“脏、乱、差”现象,营造整洁文明的生产经营场所。

(4)强化信息管理,搞好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市场调研,建立健全灵敏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完善企业解决制度,避免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流失。

(5)推进企业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加强基础管理。

3.积极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1)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合理地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

(2)积极开发适应市场要求的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3)努力改进和提高产品档次,巩固和培育名牌产品。

4.增强市场开拓能力。

(1)组织员工开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调整结构、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消除错误观念,强化营销意识。

(2)积极推进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的创新,发展连锁经营、制、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形式,扩大市场份额。

(3)抓好营销策略、手段的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和奖励办法,刺激消费需求,增加商品销售,提高企业效益。

(4)强化营销队伍,适当增加销售人员比例,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激励和约束措施,注重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同时注意规范销售人员的经营行为。

5.努力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1)加强员工队伍的培训,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保证必要的投入。

(2)在稳定和提高现有技术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大胆引进适用人才。

(二)政府服务企业的主要内容:

1.以帮助企业实现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为主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纲要》(云发[1998]20号)和《中共*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云发[1999]41号)中确定的相关政策,切实改进服务作风,改善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效率,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全面用好用活中央和省制定的有关增资减债政策,帮助企业减轻债务负担。

(2)积极促进银企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矛盾,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有序进行。

(3)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步伐,按照分类指导、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指导企业从实际出发,采取完全分离、共建共管、内部分离等形式,加快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4)帮助企业搞好职工下岗分流和再就业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5)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养老、失业和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保险意识,依法核定、征缴养老保险费,特别要注意依法做好非国有企业养老保险费的核定、征缴工作,提高征缴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6)及时帮助企业搞好正常生产经营,注意协调好相关关系,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碰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提高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

2.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改进管理办法。

(1)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养、选拔、管理、考核制度,以观念新、决策强、效率高、作风正、团结好为目标,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

(2)加强教育培训,注重从五个方面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一是提高领导班子的正确导向能力;二是提高领导班子的创新能力;三是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能力;四是提高领导班子的组织指挥能力;五是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3)改进考核办法,严格考核程序。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进行一次普遍考核;对问题突出的领导班子及时进行调整。企业连续两年新增亏损的,不得续任;任期目标不能实现的,必须离职;班子严重不团结、影响工作的,要进行改组;干部私心杂念重,干群关系紧张的,要坚决免职;不抓改革、不善经营管理、驾驭不了全局,缺乏领导能力的,要尽快免职;身体不好、承担不了领导责任的,要从领导岗位上换下来,并妥善安置;因决策失误造成企业损失的,视损失大小和责任轻重,按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

3.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1)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六部委关于清理整顿各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建立、完善和规范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协会工作。

(2)进一步理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做到人事关系、经济关系、职责权限与行政主管部门彻底分开,使其成为真正独立的社团法人。

(3)改革现行的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人事管理制度,制定适应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特点的用人制度。

(4)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4.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执法水平。

(1)努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严禁“吃、卡、拿、要”,坚决制止“三乱”现象,深入推进治乱减负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纪律、严格执法,防止反弹,并严禁新的不合理收费项目出台,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改进工作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加强信息引导,搞好引导、指导和协调。

三、目标要求

(一)企业苦练内功的目标要求

(1)主要原材料消耗达到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

(2)企业“活工资”比重有明显提高。

(3)产品销售率、市场占有率有明显提高。

(4)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列入“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大中型企业如期完成改制任务。

(5)企业应收帐款明显下降,资金周转率明显提高。

(6)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列入全省“三年脱困”目标的企业扭亏为盈或大幅度减亏,实现脱困目标;盈亏边缘企业扭亏为盈;盈利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盈亏大户全面完成有关部门制定的扭亏增盈目标;除煤炭、森工、食糖等少数行业努力减亏外,主要工业行业整体扭亏为盈或继续增加盈利;全省16个地州市中有2/3以上的地区整体扭亏为盈或继续增加盈利。

(二)服务企业的目标要求

(1)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涉及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有关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

(2)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服务规范,收费合法合理。

(3)无干扰企业生产经营自的行为发生。

(4)企业反映的困难和合理要求能及时得到帮助和解决。

(5)各级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形式多样、讲求实效的服务组织。

(6)无“三乱”行为和“吃、卡、拿、要”现象发生。

四、配套措施

1.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成立由主管领导挂帅的“两个年”活动组织机构。在经贸委设立“两个年活动”协调办公室。根据我省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省“两个年活动”协调办公室将组织若干“企业苦练内功年活动指导小组”,深入到有关地区和企业检查和指导工作。

2.分工负责。各级政府、各部门牵头负责对一定数量企业的服务工作,各企业内部各部门分工负责某个单项的练内功工作。

3.各企业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的苦练内功方案,并由主管部门主持论证和监督执行。按隶属关系,各地区、各行业负责汇总并形成本地区、本行业所属企业苦练内功的总体方案,报省“两个年活动”协调办公室备案。

4.各政府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的服务企业年活动方案,并邀请有关部门论证,报省“两个年活动”协调办公室备案。

5.企业内部苦练内功和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的有关内容,要以适当方式公诸于众。

6.继续坚持三个层次的帮扶制度。在继续坚持省级领导与64户重点脱困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和地州市(部门)组织帮促组的基础上,今年要按照云发[1999]43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地州市领导、各行业主管部门、省级经济综合部门与所属重点企业或大型企业集团的挂钩联系制度。

7.建立目标责任制度,签订相应目标责任书,并由省“两个年活动”协调办公室制定必要奖罚措施。

企业服务年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创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先要建立完整的档案库房,做好档案处理、保管及保密工作,重视档案文件的交接,再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明确企业员工的职责,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现我就档案管理工作浅谈我在这方面的工作情况:在处理企业档案工作的10多年里,本人一直从事各种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其中包括收集、建立全场干部、工人的各种档案,全场各种材料的收集,登记和造册工作。2001年初,为完善本场工人档案,我和办公室其他人员共同竭力寻找资料完善档案。特别是1974年和1976年到我场参加工作的知青,现已陆续达到退休年龄,但他们当年的档案都不齐全,连吸收工人审批表都缺乏,在劳动局难以办理退休手续。为解决这个问题,本人率其他场办工作人员下到南宁、百色等各县造访原永乐林场领导及工作人员,收集1974年和1976年到我场工作的200多名职工的档案材料,对实在找不到资料的员工,就按照劳动局的要求一一询问当年的老工人、老干部,并做好记录,形成文字证明材料。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收集到有关知青的招工材料,解除了这批知青的后顾之忧,现在这批知青根据我们提供的材料,已有100多人顺利办理了退休手续,也解除了没有办理退休手续的原知青的后顾之忧。

二、创新企业档案管理思维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只有档案管理工作者主动转型,思维大胆创新,方能更好地处理企业事务。解放思想、创新思维首先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大胆进行前瞻性思考。为满足时展需要,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不断深化对新时期新形势档案工作的认识,牢牢把握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大胆突破、超越自我,积极探索适应社会转型的档案管理新理论、新体制、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服务,大力培养一批又一批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档案管理人才,完成主动转型,以更好实现档案管理的社会功能。思维创新,即企业要秉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以满足企业最终需求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同时不断改进档案管理技术,多利用便捷的电子化技术,逐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尽管企业档案中存有不少企业文献资源,但仍存在细微缺漏,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充实档案资料内容,提高档案质量,定期进行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的资料采集,同时优化、组织、整理资料,让档案资料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能准确、高效地为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在平时,应注意做好场各种人事,行政档案的收集、造册、保管工作,本人每年要收集整理1000多件材料,包括上级来文、本场发文、职工、乡镇、村屯来文和各种合同等,年底把各种材料、文件造册、归档并保管,办理职工的职称定职、升职和职工的年度考核材料的保管存档。现在本人保管的有从1952年永乐林场建场以来到现在的档案目录和其他材料,每年全场在职职工年度考核结果、原“三场一园”上缴的各种档案等。收集形成的档案每隔10年上缴上级档案馆保存。除了平时管理档案外,对场内外工作人员需要查阅本场档案的,都能及时准确地帮助查找。职工退休、职务调整等形成的各种档案材料,都及时地收集、分类归档。年底将档案分类:处级干部人事档案上缴市委组织部、干部档案上缴市人事局档案室并帮助归档,工人档案场内分类保存,各种文件也分类归档。在保管档案的过程中认真细致,按照国家有关保密守则规定做好档案的使用、查阅、保管工作。使得所保管的档案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我场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

企业服务年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工作是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追逐经济利益和人们对工作或职业福利追求的产物,美国是其中较为典型的国家。它的发展经历了起步萌芽期、成长发展期、全面拓展期和成熟稳步期等四个重要时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本文对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美国 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4-0073-07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4.009

卢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双师型讲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MSW教育中心实务导师,香港理工大学一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社会工作师(北京101601)。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工作是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追逐经济利益和人们对工作或职业福利追求的产物,纵向来看,其整个发展历程阶段性特点较为明显,也显现出企业在社会工作引入和推动进程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开拓的基本过程,而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也随着不同问题的呈现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而不断变化,服务内容和方法得到拓展和延伸。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工作的典型国家,对其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而且有益于借鉴其发展经验并积极推动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国际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概述

企业社会工作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革命进程、工人运动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则是直接因素。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会问题的产生,包括不同阶级间的矛盾斗争、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阶层分化等(李晓凤,2008)。19世纪中期后,在阶级斗争中获得巨大政治力量的工人阶级迫使资产阶级实施社会改良措施,建立起了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彼此间的矛盾。企业社会工作由此萌芽,此时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非专业化阶段。

接下来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基本上都与企业管理革新或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直接关系。19世纪下半叶,由企业管理改良运动带来的福利运动,催生了社会福利秘书( Welfare Sec-retary)制度的产生,福利秘书也成为企业社会工作者的先驱,诸多企业引入这一制度,使得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迎来了专业化雏形阶段。进入20世纪,强调效率的泰勒制使得福利秘书制度失去了实际意义。20世纪30年代,职场酗酒问题的产生和影响再次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工业酗酒方案”(Industrial Alcoholism Programs,IAPs)成为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大学开始介入企业社会工作领域。随着历史的推进和员工需求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在“工业酗酒方案”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的“员工协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简称EAPs),这也标志着企业社会工作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务方法,在企业和工业世界中普遍使用。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进入专业化和职业化纵深发展阶段,并不断得以丰富完善和突破性发展,如美国的“员工增强方案”(Employee Enhancement Programs,简称EEPs),企业社会工作者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协助员工处理的议题也越来越多,在职场领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社会作用与价值也越来越大,并得到企业、政府和服务对象的认可。

除了以上这条发展主线外,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在不同同家和地区的发展往往与社会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例如Durkeim在《社会分工伦》指出,在分工发达的产业社会必须加强人与人的协作,使得群体形成有机的联系。欧洲和日本还发展形成了“产业社会学”,日本学者杉政孝和万成博所著《产业社会学》中有如下相关表述,“现代产业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工作群体、领导、士气的经营组织问题;工人、工会、劳动关系的劳动问题;职业、地方社会、大众社会和产业化的产业社会问题”(王雅静,2012)。从这一内容来看,产业社会学与企业社会工作关注的内容人部分是一致的。

二、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沈黎(2008)提出,可以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早期酝酿阶段、职业戒酒方案阶段、员工协助方案阶段和员工增强方案阶段。本文以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实务探索为基准线,结合美国学者的观点,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萌芽期、成长发展期、全面拓展期和成熟稳步期。演变历程和重要事件可用下图来表示: (一)起步萌芽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企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由企业世界发起的社会福利运动尤其是社会福利秘书制度的建立是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决定和影响着这一时期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

1.企业内部发起的福利运动

社会福利运动源于当时企业内部发生的企业管理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之所以发生有三个方面的背景因素: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迅速,企业规模急剧扩大,员工人数增速增量较快,对企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投入工作、避免消极工作等情况的出现,成为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二是19世纪末阶级矛盾较为突出的时期,工人阶级和资本家存在强烈冲突,迫于劳资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等压力,为了安抚工人,企业纷纷引入福利计划,为工人提供服务,建立起包括伤残、医疗和困难救济等项目的社会保障制度,组织开展娱乐休闲活动等(李晓凤,2008)。三是当时有大量妇女进入企业工作,基于女性生理特点等特殊性,需要建立适合她们的一些福利制度,以解决她们的独特问题和满足基本需求。这场福利运动的主要目的:消除工人不满,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以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让工人安于现状,不去组织工会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以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损失(苏景辉,1989)。

2.福利秘书制度

实际上,福利秘书制度是这次福利运动的重要内容,或者说这场福利运动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岗位——福利秘书,这便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先驱。1875年,Aggie Dunn女士受雇于H.J.Heinz Company,成为美国第一位也是20世纪前美国唯一的福利秘书。1917年,明尼亚波利市北方州电力公司聘用Thomapson女士为社工员,纽约的Macy百货公司也首创社会服务部门,参与处理员工及家属的相关问题。1922年,纽约大都会保险公司聘精神科医生,提供精神医疗服务。

福利秘书是一个兼顾企业福利的行政事务和社会工作服务的职务,目的在于帮助员工解决个人及家庭问题。基于企业的双重考虑,福利秘书主要的职能有两个方面即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行政事务上,主要处理员工的福利事务和进行相关的人事管理;社会工作服务上,主要为员工提供咨询、辅导、治疗和支持等服务。苏景辉(1989)将福利秘书的工作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物质福利,包括安全保护、医疗卫生、餐厅、宿舍及交通等;

第二,经济福利,包括工资、抚恤、贷款等:

第三,文化福利,包括娱乐、体育、教育、图书、出版刊物等;

第四,个人辅导,包括为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提供治疗和支持。

从福利秘书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来看,福利秘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其已经具有了企业社会工作的雏形,福利秘书成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开拓者。另外,福利秘书的岗位担负着既服务企业又服务员工的双重使命,但本质卜-还是以服务企业为主,这也是由企业引入福利秘书的主要目的所确定的。

3.泰勒制、工人运动与福利运动的衰落

进入20世纪后,强调生产效率的泰勒制兴起。使得企业更加关注牛产过程,而不是员工的需要,因此也使得福利运动和福利秘书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工人运动逐步深入,提出了新的政治与权力的要求,工会的作用和力量也逐渐强大,具备了法律地位、独立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工会组织从更高的要求出发,认为福利秘书制度根本上代表的还是资本家,是为资本家和企业服务的工具,并且认为它消磨了工人的阶级意识,使得他们安于现状。因此,在工会组织的反对下,很多企业取消了福利秘书制度(钱宁、张默,2009)。

另外,福利秘书制度主要存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着西方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该制度逐渐被取消。

(二)成长发展期(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

“1业酗酒方案”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也直接促使了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开始。

1.“工业酗酒方案”的产生背景

在美国,工厂里存在的普遍的酗酒问题成为企业社会工作制度建立的直接关联性因素。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工人酗酒的问题相当严重,并且带来了很多危及生产安全、出勤率不足、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并直接影响了生产力。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协助员工戒酒。企业管理者为了减少酗酒带来的损失,推行所谓的“工业酗酒方案”,聘用社会工作者在员工中实施戒酒方案,对酗酒者及其家庭提供辅导和服务,使得社会工作者以专家身份进入企业开展戒酒者服务。工业酗酒方案就此产生并成为企业服务的主流。

2.“工业酗酒方案”的推进过程

1935年,美国第一个“工业酗酒方案”产生。1940年,俄亥俄州柯达公司推动职业戒洒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促使了该服务方案的扩人和发展。到了20世纪40年代,“工业酗酒方案”逐步得到企业的认可,更加正式化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普及,部分企业也逐步关注和参与解决员工精神与心理困扰。1957年,波士顿社工学院的成立开启了高校对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比如协助东北电话公司等一些企业开展服务。

3.对“工业酗酒方案”的基本认识

“工业酗酒方案”是企业社会工作因应企业管理的新问题和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产生的,是一次社会工作介入企业领域解决问题的尝试,对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它启发了企业管理者解决员工问题的基本思路。但是它主要还是企业自身解决管理问题的工作方案,出发点在于通过解决酗酒问题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员工的福利,从本质上讲,这还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利益的行为,员工的实际需求是其次的。企业社会工作要实现系统化发展,还需要具备自身特有的专业服务方法,“员工协助方案”则具备了这一条件,标志着企业社会工作及其特有方法的形成(钱宁、张默,2009)。

(三)全面拓展期(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

“员工协助方案”是企业社会工作全面拓展期的重要事件,这个时期是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形成期和全面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不是从“工业酗酒方案”直接迈进到“员工协助方案”的,在其中一段时期里两大方案是并存的,在一定意义上“工业酗酒方案”为“员工协助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员工协助方案”的推进过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员工协助的雏形开始产生。战争催生并促使了“员工协助方案”的出现。在二战期间,有很多企业是为战争服务的,这使得这些企业的员工与家人分离,战争给这些员工带来了大量情感、婚姻以及家庭生活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政府专门聘用一批社会工作者从事相关辅导服务,并演变成为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方法即“员工协助方案”。在英国,贝弗里奇计划的出现也促使了企业建立工业福利制度,将受战争影响的家庭作为救助和服务对象。这时的“员工协助方案”主要是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是战时临时干预的措施。

到了20世纪60年代,药物滥用、暴力、沮丧和离婚事件层出不穷,职场酗酒也不单是个人行为的问题,还内隐着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有些“工业酗酒方案”开始拓展服务内容,并逐渐转向“员工协助方案”,此时的企业社会工作已经开始注重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1962年,美国坎波公司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员工家属,内容包含了家庭、情绪、法律、药物滥用等方面。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员工协助方案”,并强调更大范围的服务内容和注重提升员工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了较为明显的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1964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工业社会福利中心(Industrial Social Welfare Center),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实务。1970年,美国政府正式成立美国联邦酗酒研究机构和劳工与管理者酗酒咨询机构,负责工业酗酒方案的倡导和员工协助方案的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劳工与管理者酗酒咨询机构改名为员工协助专业机构( Employee Assistanc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并开始推行考试与认证制度即进入了职业化发展阶段。

2.“员工协助方案”的基本范围

“员工协助方案”的独特性在于其不只是关注企业领域中的人的某些问题,更是从不同层面关注和协助企业领域的人尤其是工人,关注他们不同层面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先在企业管理中开展“霍桑试验”,开始认识到员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产效率,从而最先扬弃了古典经济学的“人是经济人”的管理理念,进入了“人是社会人”的现代管理理念中(高钟等,2007)。这也是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内含了理念的变化,也带来了服务内容的变化和丰富。

按照相关学者的总结,“员工协助方案”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谢鸿钧,1996;田鹏,2003):

第一,员工咨询,主要是参与处理员工身心健康及处理可能间接影响工作表现的个人问题;

第二,生涯发展,主要是进行对员工的评估、咨询、计划、培训用以协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同时协助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管理;

第三,健康服务,主要侧重预防员工生理、心理问题发生,促使组织人力资源有效发挥。

就人的需求而言,其实只是这三个方面还是难以满足更加多元化和变化着的需求。比如在现实情境中,员工较多地会遇到劳动权益保障的问题、婚姻家庭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平衡与协调工作关系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是说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需要更深层次更多面的服务。

另外,企业社会工作不同于其他领域社会工作,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它注重追求协调个人(员工)与组织(企业)的关系,在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的同时使得个人生活的目标得到实现。这也就是台湾学者苏景辉所说的企业社会工作的双赢策略。

(四)成熟稳步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员工增强方案”促使美国企业社会工作进入成熟稳步期,并已经被借鉴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1.“员工增强方案”的生成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概念逐渐延展“员工协助方案”到“员工增强方案”,并使之成为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新丰流。到1991年,美同约有45%的全职工作者接受过企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截止目前全美拥有100位员工以上的企业60%以上都有“员工增强方案”。如何调节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并将它们置于伦理与法律的规范之下,尽量避免企业行为中经济理性的过度张扬,及其对员工、社区甚至消费者的福祉带来不利影响,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新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全球性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中依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持续造成了组织与个人、生产与环境、企业与社区等多方面关系的紧张,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普遍关注。二是在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精细,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企业员工的高流动性一直都是企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三是企业员工有了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更高追求,他们将工作与个人生活相结合,视为一体,因此现代的劳工对工作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投入,因此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了(谢鸿钧,1996)。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更多的人性化元素。

2.企业社会工作的新突破

基于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变化,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突破了“员工协助方案”的范围,发展出包括对员工服务、对组织和企业管理者服务、对消费者服务、对企业社会责任服务以及对与企业活动相关公共政策服务等五方面内容在内的专业服务体系。这五大方面的内容也分别形成了西方企业社会工作多种各具特色的模式,如员工服务模式、雇主组织模式、企业外模式、工会模式、企业内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公共政策模式等,既为个人、家庭和社区开辟了新的服务途径,也为众多的劳工提供专业服务(王瑞华,2008)。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当前,美国企业社会工作有了新的称呼,即“职场社会工作”,这一称谓延展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和社会工作者在其中的角色(Michal&E.M.&David&B,2000;徐婷,2013)。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包括家庭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娱乐问题、孩子照顾、员工发展计划、压力管理计划等。

三、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百余年的艰辛探索,它以企业管理改革为契机,以解决企业问题、提升效率和为员工提供福利服务为双重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而重要的发展性事件,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内容、方法和经验(张默等,2014)。这也对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具有完备的制度保障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得以快速和良好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美国社会保障立法和有关劳资社会政策的推动。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颁布实施了<社会保障法》,强调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并在后来逐步通过医疗和失业保险等法律加以保障。这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政府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劳动法规,比如最高工时的规定、最低工资的规定等。

美国总工会社区服务部主任Leo Perlis于1976年积极倡导人性契约理念,即要求企业重视劳动者福利和服务,包含财务、家庭、健康和其他服务(如法律援助)等。这也是美国工会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内容。

(二)形成了一套专业服务系统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社会工作方法、理念和服务在工业服务领域的应用。这些保障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品质,其服务成效得到了企业和员工的接纳和一致认可。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有一套专业伦理守则,包括以员工利益为先、保障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保密原则、禁止不当得利等等。在这些伦理守则的前提下,美国企业社会工作还形成了具有实务指导价值的工作指引,确立了其专业特征和服务范围,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实务技巧,包括甄选与离职面谈技巧、特殊形式工人问题面谈技巧、方案评估和转介与咨询技巧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在遵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服务方法和伦理守则的基础上形成了该领域的发展特色。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务活动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得益于各类不同组织的动员和参与,并以此发展和拓展了企业社会工作早期的几种模式:第一,“公司模式”(或厂内模式),主要是企业在其组织架构中直接成立一个“员工协助方案”,聘请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员工提供服务,比如拍立得公司的咨询部;第二,契约模式(或外部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出资,以契约方式由独立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为员工提供服务,比如罗彻斯特家庭服务中心、美国钢铁公司的格诺瓦厂;第三,工会模式,丰要是指工会组织为其会员和家属提供辅导服务,推行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由工会聘用,比如纽约市的国际女服工会的社会服务部(刘斌志、沈黎,2006)。目前为止,这三种模式还是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模式。

不同的模式都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活动,其中包括:(1)为有困难的员工提供咨询辅导,协助解决个人问题;(2)训练一线工作人员,使得他们能观察员工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协助或转介服务;(3)整合社区资源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联系与合作;(4)协助办理员工福利和医疗卫生方案等;(5)推介社区有关健康、休闲娱乐和教育等活动;(6)记录服务材料并建立档案系统;(7)为包括妇女、少数民族、残障员工等弱势群体提供策略计划并执行之;(8)向管理者提供人力资源策略,作为决策参考;(9)鼓励工人组织起来,共同关心相关福利法律法规等等。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已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服务介入焦点也越来越广泛,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可鉴样本。整体来看,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条件在于:其一,专门的组织和专业人才保障;其二,较为清晰的服务内容,如咨询、企业改革、小组工作、专项特别方案、相关研究等;其三,工作原则清晰,如对工作成效的掌握、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社会工作培训、直接服务的能力以及对转介服务的跟进:其四,对象、方法、成本、效益量化;其五,社会工作教育界的参与推动和理论总结,包括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等。比如1978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合办的“工业社会工作研讨会”,就对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起到了宣传、总结和促进作用(高钟等,2007)。这些基本经验也应成为我国探索企业社会工作本土经验的重要参考。

[

参考文献]

[1]高钟等,2007,《企业社会工作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李晓风,2008,《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杉政孝、万成博主编,1986年《产业社会学》,杨社、包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刘斌志、沈黎,2006,《工业社会工作:美国经验与本土探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4]钱宁、张默,2009,《工业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苏景辉,1989,《I业社会工作》,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6]杉政孝、万成博主编,1986年《产业社会学》,杨社、包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7]田鹏,2003,《一个有效缓解员工压力的系统-EAPS》,《中围劳动》第5期。

[8]王雅静,2012,《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研究》,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9]王瑞华,2008,《国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中国社会导刊》第18期。

[10]谢鸿钧,1996,《工业社会工作实务——员工协助方案》,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1]徐婷,2013,《外企员工压力疏导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第6期。

[12]张默,2014,《企业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 Michal E.M.,David B,2000,Social Services in the Workplace;Repositioning Occupational Social Work in the

企业服务年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一年来,在企业的正确领导下,档案室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档,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立足扎实,围绕企业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档案法》、《广东省档案条例》和《梅州供电分公司档案管理条例》,强化依法治档。

    1、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企业局域网络优势,将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时上网,方便广大干部职工知法、学法、守法,提高了企业领导、干部及职工的档案意识。

    2、加强对企业各单位形成的文档材料的收案工作,确保这些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及时做好归档整理工作。

    二.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建立科学实用的档案检索体系。

    1、做好宝藏档案目录微机录入工作。目前,完成永久长期保管案卷级目录共计  1236    条。

    2、为方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查询,在局档案室利用局域网络资源共享,将微机录入案卷级目录全部上网,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优势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三.做好利用服务工作

    档案要为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职工服务是我局工作的宗旨。服务意识和理念,具体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及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人员对每一位利用者都能做到热情接待,百拿不厌,百问不烦,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让每一位利用者希望而来,满意而去,一年来,档案室共接待利用者400多人次,提供档案资料650多卷(件),复印档案资料1000多页,出具证明200多份。

    虽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合理开发利用档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全员档案意识不够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工作还欠积极主动,持  是对档案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造成全员意识缺乏。

    2、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需加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当前我局档案管理现代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充分发挥局档案室的信息功能,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我们档案工作人员还须做出艰苦的努力。一方面企业需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加强管理,充分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只有提高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档案的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达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高水平服务的目的。

企业服务年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1 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提出背景

(一)时展潮流提出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中许多部门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我国近几年来知识经济飞速发展,这种发展导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知识经济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所谓的知识经济主要指的是对知识或者信息进行生产、分配、加工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逐渐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其实指的就是的是用创新来促进社会的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主要重心是使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这样的外部环境之下,我们以前应用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逐渐的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企业自身进行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积极的研发新型的档案管理的模式,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的加以完善,促进我国的企业更好、更稳定的发展。

(二)市场竞争压力带来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社会经济也在飞速的发展,许许多多企业也在向着高科技化改革。现如今,大部分企业都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进行发展,这样一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再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想取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就要积极地实施并深化内部改革,档案管理是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一些企业积极的深化档案管理的改革,形成了一套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为其他企业的档案的管理模式展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企极大的方便了企业的档案管理的工作。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2 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内涵

企业如果想要对自身的档案管理的模式进行积极的改进,就必须深入研究档案管理的内涵,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企业现有的档案数据进行有序的知识编码,并在这种编码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的一种模式,在进行这种编码和建立档案管理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把用户的需要作为主要的一个依据,要把客户的需要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全面保障用户的利益,客户的信息是企业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要积极的把客户档案当成企业发展的知识资产。加强企业的档案的管理人员证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的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促进了了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的改革,完成了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其实就是把客户的信息进行重排,然后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的服务系统,企业应该不断的加大对档案管理投入力度,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积极地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的档案管理的工作进一步完善。

3 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

知识编码和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是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的两个主要的理论依据,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积极的知识编码和人性化的服务进行有机的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更有意义。

(一)知识编码

所谓的知识编码指的就是用精确的形式来实现对知识的展示,来达到使双方都受益的目的。这种知识编码的理论依据主要就是很好的实现了对知识的创新,这样一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就会逐渐的显现出来,还有就是这种知识编码使得企业的知识的结构更加的有序化。我们可以这样说,知识编码其实就是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知识的平台以便更好的为档案管理服务,知识编码可以很好的将有关客户的许多信息进行很好的收集、整理,这样一来就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了许多的方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很好的进行经验总结,这样他们就可以为企业的管理者的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方便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决策,也可以很好的为帮助企业的策划部门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方便他们设计出更好地方案。

(二)人性化服务

人性化服务是基于知识档案管理的另一个理论依据,人性化服务的实质是把客户作为服务的宗旨,一切的行动以客户为中心,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宗旨。让更多的客户能够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样可以很好的提升用户体验,这样一来,客户可以根据企业的服务形成自己的一个评价,提高企业的口碑,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除此之外,对于企业来说,人性化的服务是关系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如果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期的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人性化服务水平。

4 知识服务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建议

(一)对档案管理的理念与模式进行创新

对档案管理的理念与模式进行创新,可以很好的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创新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意识,可以使他们在工作中积极的进行档案的知识性的整理,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的灵活性,提高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在不断的创新的过程中,要以先进的科学思想为指引,利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对档案的分析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企业的其他的部门提供准确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信息数据。

(二)实现知识型档案管理工作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创新

企业如果要提高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就必须要不断的实现对知识型档案管理技术的创新,在企业的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积极的采用统一的方法将档案进行导入与归档,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对档案信息的筛选的能力,也可以很好的保证用户对档案检索的顺利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