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范文第1篇

残疾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努力做好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维权、文体、无障碍等工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残联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残联工作计划1辞去辛勤的牛年,迎来自傲的虎年,残疾人工作不仅需要年夜量的爱心,同时也需要持久、不间断的责任感,为更好地做好青杠坡镇残联工作,现特拟定如下工作打算:

一、要继续进修和贯彻党的十七年夜精神和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成长定见》。严酷按县残联要求完成好各项工作使命;

二、继续增强第二代残

疾证的打点和核发工作,切实做到残疾人底数清、情形明;

三、当真做好20--年的残疾人春节慰问工作,以保证残疾人能更多感应感染国家的好政策和党的暖和,并以此为契机抓好残疾人感恩教育工作;

四、继续抓好残疾人康复处事工作,出格是儿童先赋性残疾救治和白内障复明项目工作,要为减轻社会承担做出应有的进献;

五、继续做好残疾人及残疾人后世的培训及残疾人中专班人员的选送工作;

六、继续落实好残疾人扶残维权工作,依法维护残疾人正当权益,尽快成立健全残疾人维权系统;

七、依法推进按比例放置残疾人就业及残疾人的温饱问题的解决,对没有享受农村低保的贫困和重度残疾人要给以协调;

八、全力抓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工作,主若是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加入根基养老保险工作。

九、组织实施好20--年度专项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刷新项目。

十、加年夜宣传力度,完美残疾人事业宣传专栏,组织开展好“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等勾当。进一步做好残联信息公开残疾人事业内容的更新、上报工作。

残联工作计划2为能更好更快地把大溪镇残疾人工作向前推进,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更有特色、更加全面、更具实效地把本镇残疾人工作做好,结合实际,大溪镇残联认真谋划,制定了20--年度残疾人工作计划:

一、以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为指导,展开新一年的工作

通过镇、居两级残疾人工作者逐户深入残疾人家庭,详细了解残疾人需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帮助残疾人“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实用的、可行的发展方案或帮扶方案,并通过相应渠道使方案得以落实,从而更有效地为残疾人服务。

二、以村居、为单位,更加全面地为残疾人服务

根据现有掌握的全镇残疾人各方面的信息,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更大的耐心、诚意,更高的服务质量对全镇的残疾人进行全面细致的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残疾人朋友中,提高他们竞争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这支特殊队伍的力量。

三、依托国家相关政策,妥善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根据国家和各级政府现有的相关优惠政策,力争在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等方面多谋取福利,具有实效地解决辖区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以解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借助社会公益的帮扶,做好各项康复工作

20--年,镇残联将借助上级政策,对辖区内的康复医疗需求者、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者、康复辅助器具需求者进行全面筛查,及时、准确地报送上级残联,使他们能够及时得到康复救助。

五、拓宽就业平台,广开就业渠道

残疾人就业工作历来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也是镇残联工作的重点。除对辖区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筛查外,还将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展开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协调工作。与一些社会福利企业进行沟通,尽最大努力安置残疾人上岗。并把一些相关的就业信息和政策在广大残疾人中进行宣传,为残疾人的就业铺好路搭好桥。

六、继续认真做好二代《残疾证》办理工作

认真做好二代《残疾证》的新申请、办理、发放、建档工作仍然是今后一定时期的工作任务,我们还将不遗余力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入户走访、调查掌握全部信息,针对特殊残疾人进行特殊服务,保证残疾人顺利办理二代《残疾人证》。

七、以法律为武器,做好残疾人的维权工作

加大对残疾人的维权力度,切实维护好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根本利益。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搞好法律援助和服务,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凡本人申请,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法律援助。积极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不断加强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残联工作计划3去年社区残联工作在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年的工作我们坚持创建社会和谐为目标,开拓性的工作,使残联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保证新一年工作的开展,我们要加倍的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努力学习、掌握政策,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并要认真学好上级各部门的相关文件,理解实践并要认真落实到位,把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到每个残疾人,使他们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对残疾人最新的政策。

二、残联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工作,要超前要作,按照街道和各级残联的工作重点,切实安排社区残联工作,特别是康复工作做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落实,严禁走过场,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残联工作人员要以满腔的热情,坚持以人为本,把残疾人视为兄弟姐妹,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他们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搭建平台,提供绿色通道,通过我们真心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

四、残联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社区残疾人开展多种形式康复、护理等培训班,为有困难的残疾人寻求法律援助,为残疾人康复器具、疾病医治提供了绿色的通道。为卫生保健、志愿者机构设置搭建平台。

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社区残疾人走进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宜,和开展适合身体力行的文体活动,在重大节日期间要举办几场歌诵会,以表达残疾人对党、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感恩之情。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展现了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残疾人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风采。

残联工作政策性强,涉及到残疾人的切实利益,我们每个工作人员都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用我们的积极态度和工作热情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为创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工作。

残联工作计划4我上一年对档案管理和了解残疾人需求,文体了解情况的。有所欠缺,以下围绕这几个方面写的计划:

充分利用走访,对每一名残疾人及家属送去联系卡、了解现有家庭困难,了解、反映其意愿和需求,帮助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带领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残疾人掌握残疾人数、状况和需求,做好建档立卡和登记统计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的,多渠道、多层次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并且不定期的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做好社区残疾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宣传健康知识讲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康复训练的保健知识等一系列义务咨询活动。并且不定期的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进行广泛宣传,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的法律素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仅宣传了正式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也为建立平等,互助的社区氛围,维护残疾人合法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为社区残疾人申请了康复器材的有几人,多位残疾人康复需求申请了拐杖、冲凉椅、助听器、辅助器具等等,参与社会活动,从而使残疾人达到更好的康复,让每位残疾人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温暖,也为残疾人功能康复有了保障。并帮助社区几位残疾人申请了特殊困难临时补助金及低保定补的有几个。每月亲自上门一次为几个精神残疾人送去免费服药单,同时关心他们在家中的情况的,用爱心去帮扶每一位残疾朋友,进行心理辅导残疾人和家属,协助政府有关政策落实到每一位残疾人身上。按照市政府规定,本市户籍的残疾人可以申请《残疾人免费乘车卡》。我认真核对了社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办好免费乘车卡。以家庭为基础,对聋儿、智残儿童、脑瘫儿童、偏瘫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改善其功能;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家庭监护,降低肇事率和复发率,对社区不能满足康复需求的提供转介服务。全面落实残疾人应有的维权和保障。

落实对残疾人的各类优待政策。检查和倾听残疾人对优待政策的落实情况的,对落实好的要进行宣传,并制定本社区户籍的残疾人可享受的特别优待政策,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努力改善残疾人状况。

残疾人是社区内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活的在社区,需要社区的关心和爱护。绝大多数残疾人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康复、补偿功能,提高生活的自.和社会适应能力。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求,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要以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服务于每个残疾人,让他们都得到关心和支持。因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是艰难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残疾人工作的事业崇高而艰巨,任重而道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坚持学习,不断积累自己的业务知识,业务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只有各项业务熟练我才能把社会,朋友,给予我的爱。我会用社会予朋友给予我的爱来帮助他们。

残联工作计划5上一年对档案管理和了解残疾人需求,文体了解情况。有所欠缺,以下围绕这几个方面写的计划充分利用走访,对每一名残疾人及家属送去联系卡、了解现有家庭困难,了解、反映其意愿和需求,帮助解决残疾人的困难,带领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残疾人掌握残疾人数、状况和需求,做好建档立卡和登记统计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多渠道、多层次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并且不定期的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做好社区残疾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宣传健康知识讲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康复训练的保健知识等一系列义务咨询活动。并且不定期的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进行广泛宣传,提供法律援助,提高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的法律素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仅宣传了正式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也为建立平等,互助的社区氛围,维护残疾人合法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为社区残疾人了康复器材的有几人,多位残疾人康复需求了拐杖、冲凉椅、助听器、辅助器具等等,参与社会活动,从而使残疾人达到更好的康复,让每位残疾人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温暖,也为残疾人功能康复有了保障。并帮助社区几位残疾人申请了特殊困难临时补助金及低保定补的有几个。每月亲自上门一次为几个精神残疾人送去免费服药单,同时关心他们在家中的情况,用爱心去帮扶每一位残疾朋友,进行心理辅导残疾人和家属,协助政府有关政策落实到每一位残疾人身上。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范文第2篇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班,落实经费,为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年前,《国家八扶贫攻坚计划》下达后,市残联领导班子,文秘部落克服民政代管工作不便,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全面汇报,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市残疾人扶贫中组织领导、社会动员、调查摸底、政策保障、奋斗目标、方法措施、部门任务等工作方案,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大力支持并批转实施,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四大家”领导为副组长、市直各局为成员的残疾人扶贫解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市残联,办公室主任由市残联领导兼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3名,全市六个区县市残联也相继成立专班,抽调专门人员充实基层第一线,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市、县(区)、乡(镇)三级扶贫组织网络体系,为解决落实办公经费,及时向市财政部门提出专报告,得到相关部门支持,解决了扶贫工作活动费近10万元,扶贫工作经费随残联事业费一起一并下达。各区、县、市残联上行下效,落实扶贫事业经费、形成了“有届、有人、好念经”的良好开局。

二、摸清底数,分解任务,落实到人,是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组织工作落实后,市残联积极组织市直机关、扶贫办、民政局、统计局等部门,会同区县市残联扶贫工作办公室同志一起认真学习,举办各种扶贫工作培训班、研讨班达10多批,累计培训人员达50多人次,使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贫困残疾人标准、入户调查注意事项及统计方法、疑难问题解答等。入户调查统计员按中残联《残疾人贫困户调查表》以乡(镇)为单位,对残疾人贫困户逐户、逐人进行登记,摸清残疾人贫困户户数、残疾人数及贫困状况,建档建卡,登记造册,按《残疾人贫困户汇总表》逐级填写,上报市残联、市扶贫办等部门。通过近一年努力,参与调查摸底人数达800余人次,发放入户调查统计表等各种报表达4万多份,摧收各种报表达98%以上,收集残疾人扶贫等方面信息达3万多条,为今后制定扶贫解困工作提供了准确数据。在整个调查摸底过程中,入户跟踪调查是一个难度较大工作,特别在基层这种难度就更大,调查统计员克服了残疾人不想报、不愿报、经济收入不实报等各种困难,准确收集相关信息,有时,为核对某个数据,调查统计员来回几趟才能解决问题,一旦得不到理解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还要吃闭门羹,碰一鼻子灰。阳新县残联扶贫办一位同志,为到王英乡核对一组数据资料,受到一村民辱骂,腿也扭伤了,全身被大雨湿透了,人也生病了,但他还是带病坚持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全县扶贫对象调查统计任务。经汇总统计,全市残疾人贫困户达8400户,贫困残疾人数达3.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户数5880户,占残疾人贫困户的70%,可扶持残疾人人数29000人,占贫困残疾人总数的72%,应救助残疾人户数2400户,应救济残疾人数达7200人。我们知道,扶贫解困是一项长期工作,并非一、二年内解决问题。市残联每年都将入户调查、解决温饱人数及尚待扶持对象进行回访,及时准确的填报《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统计表》,为下年度扶贫任务分解提供详实依据,同时每年将残疾人扶贫任务,以目标考核管理责任书形式分解到各区县市残联,以行政负责人签字,基层残联具体落实完成,形成各县市区残联扶贫解困工作做到年前有布置、年中有抽查、年底有检查、全年有总结“的比、学、赶、帮、超”的发展局面,为扶贫解困工作齐抓共管、分工协作,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扶贫任务,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

三、抓重点、突难点,全面推动我市扶贫解困工作。残疾人工作千头万绪,要做的工作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也多,康复工作是龙头,就业工作是重点,扶贫工作是关键,做好了残疾人扶贫工作等于抓住了残疾人工作这根红线,其它各方面工作也就容易解决,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领导带动、宣传鼓动、社会联动,形成良好扶贫解困舆论氛围。每年节假日,特别是残疾人助残日那天,市残联都得邀请市委、市政府、“四大家”领导走访残疾人贫困户,特别是农村贫困残疾人,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志斌同志经常带领机关同志深入到大冶、阳机关报贫困残疾人家中访贫问苦,带去募捐的衣物、慰问金、带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在我市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现已形成一条不成文规定,几年来,市“四大家”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而走访看望、登门拜访风气却从未停止,形成接力棒,一届传一届,一代传一代。华新水泥集团是一家大型水泥企业,他们历届领导班子与本单位贫困残疾人、大冶市一位扶贫对象不因领导变更而中断,无论企业红火时还是企业效益下滑时候,都一如继往,持之以恒。广播电台、电视台、黄石日报等新闻部门,每年节假日或大型活动,都要在重要版面、黄金时间,增设新闻专题、专题报道扶贫解困先进典型,做到了“报纸有文、电台有声、电视有形”。红领巾助残、志愿者助残解困活动在我市更是层出不穷,市财校、市卫校、市三中的师生、广场路小学、市府路小学、市老虎头小学,扶贫解困的感人故事经常受到地方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肯定与支持,全市范围内扶贫解困意识浓,乐善好施方式多。

2、充分发挥扶贫实体基地作用,辐射到户,带动到人。市残联积极为贫困残疾人脱贫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协调各部门关系,认真实施《湖北省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九五期间从市扶贫办、省残联、省农行争取扶贫贷款达350万元,开发扶持10个扶贫项目,组建8个扶贫实体,扶持2000多名残疾人贫困户脱贫,通过8个扶贫实体基地作用,辐射安置残疾人达2500名。市康源实业公司负责人祝焱军同志是一位双下肢残疾人,原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在市残联帮扶下,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安置贫困残疾人逐年上升,特别是九九年,市残联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给该单位解决康复扶贫贷款18万元,投资该单位项目改造,产值利税大幅度增加,安置贫困残疾人达18名,残疾人劳动报酬达800元/月。市德康冷食厂列为市残联扶贫实体基地后,与市农行协调将该单位冷饮生活线列为二00三年度康复扶贫申报项目,用抵押担保方式争取康复扶贫贷款20万元,在减轻了农行贷款本金利息风险性,同时又辐身安置贫困羡慕累计达12名,该企业经济效益成倍增长,社会效益显著,正如贫困残疾人陈萍所说的一样:“我们残疾人能有今天,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我们的娘家—市残联无微不致的关怀。也是市残联领导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一’计划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为我们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又一写照。”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范文第3篇

办公室作为市残联机关的重要窗口,既要当好参谋助手,搞好服务协调,又要发挥联系上下、协调左右的中枢作用。办公室工作包罗万象,万变不离服务之宗,服务是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在新形势下,办公室如何立足本职、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几年来,根据工作实际和工作性质,我们把强化服务职能,搞好联系,协调作为重点,牢固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市残联有效行使职能发挥了作用。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团结协作,搞好服务做好办公室工作,争创一流业绩,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体办公室人员都能通过各种途径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学习各项有关残疾人法律、法规,及时了解、掌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动向、新经验。积极参加机关组织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经常性下基层开展调研。通过学习和调研,办公室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明确了岗位责任、工作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树立了高度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蔼、热情、耐心、细致,为领导、残疾人和基层单位提供良好周到的服务。

二、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突出重点,工作到位办公室作为市残联的中枢部门,主要职能是负责内外的沟通联系,协调各方关系,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内外、沟通左右的作用。机关内部大小会议、文书档案、工作安排、工资福利、财产车辆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等都由办公室总负责。工作中,与各科室、事业单位分工不分家,加强沟通联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相互支持,努力做好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具体事宜和市残联日常工作。对一些职能交叉、分工不明、大家都不愿干的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理顺关系,化解矛盾,立足于解决问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运转。与此同时,还努力协调好市残联领导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为机关工作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办公室工作繁琐、复杂。简单的说,就是办文、办会、办事。关于办文工作,我们克服人少文多的实际困难,完成市残联“xx”、“十五”、“xx”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以及各种会议材料、领导讲话等,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几年来,办公室成功筹备了各种大型会议32次,并督促检查市残联的部署在所属各部门及县区残联的贯彻落实情况300余件,及时传达领导指示,及时反馈各种信息,做到了快捷和实效,保障了××市残疾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坚持认真负责,处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作为反映残疾人呼声的一条重要渠道。信访工作对办公室人员素质要求很高,既要不卑不亢、不急不慌,又要对出现的问题处理及时、果断、不留后遗症,不给领导添乱。为此,对待每一名残疾人的来访、来电、来信都能礼貌接待,耐心答复,尤其是残疾人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等残疾人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我们在向领导汇报的同时,协调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都给予了圆满解决。XX年我市决定统一取缔营运港田车,当时全市有已办理落户手续、证照齐全的残疾人港田车88辆(不含四县)除5辆用于代步外,其余83辆主要用于营运,另外还有无证照手续的营运港田车128辆。由于我们积极建言献策,市政府没有简单地下令取缔,而是采取了先安置后收缴的办法,对有港田车的残疾人进行了特殊照顾,主要采取以下办法:一是残疾人港田车评估价格要高于下岗职工的港田车。二是对收缴的港田车进行统一评估,一次性全额发放车款进行补偿。三是将符合低保条件未列入低保的残疾人车主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列入城市最低保障,应保尽保。四是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港田车主由市属事业单位安排就业岗位。五是需要个体从业的政府制订优惠政策,给予特殊照顾。六是自主经营资金有困难的用就业保障金进行有偿扶持。七是对残疾人港田车主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八是对住房有困难的实行廉租房、廉价房,并免交热费。子女上学书本费、学费等全部免交,就医享受低保医疗救助待遇。九是对符合石油管理局就业条件的安置到管理局创业集团就业。十是对需买代步车的每台补贴2500元。由于政府对残疾人港田车主进行了特殊处理,既积极稳妥地解决了这一社会矛盾,又使残疾人生产生活有了保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及时购置和发放办公用品,卫生用品,保证机关的正常运转;做好机关卫生工作,为领导服好务;做好车辆的调配,使用和管理,司机责任心强,服务质量高。几年来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做好安全稳定、值班工作,几年来,市残联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人性化的服务,稳定的职工队伍,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各种临时重大工作。几年来,市残联系统涉及大事较多,这些工作任务量大,工作繁重,责任重大,涉及面广,为保证高质量完成这些工作,市残联领导将重任放在办公室,办公室全体同志没有怨言,愉快地接受任务,迅速地开展工作,期间加班加点无数,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受到领导的肯定和信任,也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工作能力。为了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我们建立了各种管理制度,突出制度管理,严格照章办事。先后建立了《理事会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公章使用、纸张使用、复印机使用、请假、值班等各种常规管理,充分体现了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思想,使办公室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三、勤服务,多联系,加强对领导和残疾人服务工作办公室的工作就是服务,而不是决策,更不是领导。残联理事长、副理事长是办公室的主要服务对象。为领导的服务要突出“三勤”:腿勤,领导交办的事项,坚持即事即办,雷厉风行,把工作做实做细;脑勤,勤学善思,注重调研,多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多出计献策;嘴勤,摆正自己的位置,多向领导请求汇报,正确领会领导意图,使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办公室要主动、独立负责地处理好环境卫生、安全保卫、信访接待、机关管理考试吧 等日常事务性工作,保证残联机关正常工作和运行,不要让领导陷于一些繁杂的事务性活动,帮助领导从文山会海和不必要的应酬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腾出时间和精力想大事、谋大事。增强为残疾人和基层残联服务的意识。坚持开展“两联系”活动,加强与基层残联和广大残疾人的联系,通过培训人员、业务指导、提供资料等方面,加强了与基层残联的联系,也提高了基层残联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定期召开残疾人座谈会,倾听残疾人的呼声,反映残疾人的需求,针对残疾人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经整理后提交市残联理事会讨论。对基层和残疾人反映的问题,不推诿,属于职权范围的即时办理,需要市残联领导协调解决的及时汇报,安排领导接访,做好领导交办意见落实回复工作,努力使领导、基层和残疾人满意。总之,几年来,××市残联办公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管理制度仍需完善,落实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二是办公室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观念有待进一步深入;三是与科室之间、基层残联、残疾人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密切,工作应当更进一步注重实效等。为此,我们将借本次会议的东风,向先进地市残联学习,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创新工作,为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市残联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市残联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范文第4篇

石家庄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小村落,到今天的省会城市、华北重镇,是新中国的成立带给石家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伴随改革开放而勃兴的残疾人事业,又在这里开辟了一片别样的风景――

长安区

康复中的真情实意

■ 文/图杨乐

“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查阅资料时,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描述,这是20世纪初《获鹿县志》中对石家庄的一段记载,那时的石家庄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随着近代铁路的兴起,石家庄这个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乡野小村已经被隆隆的车轮托起,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重镇。石家庄的崛起带来的是各项事业的突飞猛进,残疾人事业正是展现这个新兴城市魅力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

走进石家庄市的长安区残联,记者的精神霍然一振。因为这里的工作人员都透出一股自信。通过交谈与观察,记者发现,正是在工作中取得的不断进步才积累出长安区残联这种让人振奋的自信心。而这里提到的“工作”,具体而言指的是康复工作。在长安区,康复始终是作为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这里的残疾人事业就是从康复起步,一点一滴逐渐迈进,最终带动起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机构康复:康复为之计深远

“一步、两步、三步⋯⋯”在康复师的鼓励下,一个小女孩吃力地迈出了她小小的步子。这个孩子名叫文文,今年马上就要满三周岁了。年幼的她本应该和同龄的孩子一起快活地玩耍,可是她却不能,因为她患有脑瘫。但是脑瘫并不意味着文文就此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你瞧,现在的她已经能在别人的搀扶下学习缓慢的行走。要知道,就在一年前,文文还只是一个只能躺在妈妈怀里甚至连爬都无法完成的孩子。文文病情的好转是有原因的,因为也是在一年前,她来到了这里,这个让她学会行走的地方――长安区康复指导中心。

来到长安区康复指导中心,记者的心情是惬意的。因为这里有着温暖的“阳光”,一种洋溢在每位家长与康复师脸上的“阳光”:甜甜的微笑。在这片阳光的沐浴下,在这个宽敞的训练室里,一个个幼小的生命正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生命中那条正常的轨迹。他们可能承受着我们无法了解的痛楚,但是这种痛楚却因为父母的鼓励与康复师们的呵护而悄然平复,他们那娇小而通红的脸蛋儿也因为在这片阳光的哺育下而变得格外的灿烂。

康复指导中心为遭受着脑瘫痛苦的孩子带来了希望,但是说起组建中心的过程却包含着曲折与坎坷。长安区残联理事长李晓茹,正是她的努力与坚持才使得像文文一样的孩子在这里接受系统的治疗。人是第一位的,从一开始李理就注意人才的引进。社会招聘,康复指导中心在引进人员时采取了市场化的运作,这一招果然有了效果,引进的康复师都是专业康复机构出身,有着系统的康复治疗知识与临床训练经验,他们的引进顿时让康复中心的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是专业技能只是一个方面,李理更看重应聘者的爱心,用李理的话说,“这里是半福利性质的,干这一行必须要有爱心,要把它当成是一个事业来干。”仅仅对康复师们提出要求还是太过单薄,长安区残联又对康复师们的生活给予了保证,他们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学有所用,劳有所得,逐渐成为康复中心人员管理的一个理念。

人员稳定下来,就要抓业务。 “没有封闭、自由选择”,当记者听到身边的康复师口中蹦出这样两组词汇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等到她介绍完毕,心里顿时豁然开朗。原来现在康复中心里参加治疗的有20余个脑瘫孩子,10余个智障孩子,孩子要接受治疗做父母的心中肯定充满了焦虑,但是康复中心却采用不封闭的治疗方式,让孩子的家长来到康复治疗室,这样既省去了家长的担忧,又配合了康复训练的完成。而所说的“自由选择”就更有意思。家长们可以通过现场的比较,随时看到各个孩子治疗的效果。这样家长心里就有了一杆秤,可以量出每位康复师的水平和采取的康复项目的效果,再与康复师的会诊建议一结合,家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康复师与康复项目,这样一来所花费的费用也就由家长们自己决定了。这样的“自由选择”不仅促进了康复师技术水平的提高,更使得康复治疗变得公开透明,让家长们的负担减少了,心里亮堂了。

康复的目的是让残疾人能更好的发展。长安区的专业康复机构无论是康复中心的人员引进,还是日后的管理方式都立足于发展,都立足于对残疾人未来的细心考虑。

而这片考虑的背后,这是对残疾人事业的那份真情。

社区康复:把康复做到身边

高营镇卫生服务站的小何年纪不大,但已经是一位老康复师了,每天上班她总要忙着指导大爷大妈康复训练。小何忙得很,小何也乐得很。通过康复训练,几位老人的身体有了起色。像偏瘫的吕大娘,通过针灸与按摩,手脚渐渐可以活动了。吕大娘感谢小何,每天过来总爱乐呵呵地拉着小何的手唠唠闲嗑儿。但是吕大娘可能还没想到,除了小何,她还有别人需要感谢,那就是区残联的同志们。正是长安区残联在社区康复建设中做出的大量工作,才让她能逐渐康复起来。

要让残疾人在社区就能享受到康复的便利,在专业机构康复建设初见成效时,长安区残联又确定了这样的目标。但是困难也是显而易见,长安区是石家庄市的大区,面对区内较大的残疾人群体以及健全的基层组织,长安区残联不得不动一番脑筋。“有为才有位,很多时候就要抓机遇、抢机遇。”李理决定快刀斩乱麻,以残联的积极出击,抢出一片社区康复的天地。果然,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恰逢民政与各个社区创建五星级社区,医疗卫生部门与各个社区共建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有利时机,残联的果断介入,让社区康复一下子就红火起来。“我们讲究的是资源的共享共建。”李理说出了当时的思路。所谓共享共建,就是把社区、民政、卫生、残联的资源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各方的共赢。具体说来就是,社区、民政部门出场地,卫生部门出技术,而残联则为社区康复站出资金、出器材,这样的安排使各方面资源都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从最后的效果来看确实各方都得到了实惠:社区生活的质量得到了改善,卫生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残联每年对社区的卫生员进行康复培训),残疾人的康复训练也更加便利。同时由于让专职委员做康复协理员,专职委员们的工作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抓机遇不能松懈,抓管理也不能放松。区残联在每个服务站都投入了1到2万元资金,并配备了2万元的康复设备,如何让这些设施不被闲置就成为社区康复站建成后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残联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方式,允许各个社区对非残疾人员在使用康复器械时收取少量的费用,这样既降低了设备的无形损耗,也使社区的其他居民体会到残联做的实事。

“大家都知道这里的好处了,每天都会按时过来训练。”和记者聊起现在康复治疗室的情况,小何微笑着说。

人多了说明亲近了。康复工作到社区,实际上是把工作做到了残疾人的身边。而身边的人就是他们亲近的人。

家庭康复:把康复做到心里

许印的家在四楼,从家里走到楼下着实要费些时间。如果在以前,他还真是不在乎。但是10年前,由于脑出血,许印患上了半身不遂。别说下楼,连日常的行走都变成了大问题。街道的同志留了意,把许印的情况告知了残联,很快的,一套崭新的康复器材搬到了许印的家中。一年以来,许印坚持做着康复训练,虽然是在家中,但是效果还是挺明显:手指的灵活性有了提高,双脚也渐渐能迈开了步子。虽然许印还是不能下楼,但是却已经让原来只能瘫卧在床上的他,可以起身走路。

许印仅仅是石家庄市家庭康复的一个例子。在把康复工作做到社区时,长安区残联又注意到了这样的问题:许多残疾人由于瘫痪或者肢体不便,无法定期来到所在社区的康复站进行训练。怎么办?区残联深深体会到了这些残疾人的难处。“既然来不了,那我们就走上去。”抱着这样的想法,长安区残联与街道居委会密切了联系,详细了解了这部分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并针对他们的康复需要,建立了200多张家庭病床,把康复工作做到了家里。在家康复并不等于自己康复,把器材配给了残疾人并不意味着工作已经完成,恰恰相反,器材的投放只是家庭康复的开始。社区的康复员与康复协理员会定时来到进行家庭康复的残疾人家中提供指导和建议,解答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困难。同时残联也会对康复员与康复协理员每年下达指标,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我们这里连续服务三个月以上才能算真正服务了一个人。”许印的康复协理员这样介绍。规范的制度与严格的管理,让家庭康复在这里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行动。从这个行动中,残疾人得到康复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

从计深远到来身边,再到进心里,石家庄康复工作的点点滴滴都让人心中觉得敞亮。

情挚所以用心,意真所以关切――因为这份情意,石家庄也越发的美丽。

做一只点亮希望的萤火虫

――记冯惠杰与他的“爱心热线”

■ 文/图杨乐

来到石家庄,如果问起“爱心热线”,这里的残疾人朋友总能为你说上两句。这个河北省第一条为广大残疾人服务的热线,从开办以来就得到了残疾人朋友的关注与支持。来自河北省甚至京、津地区的朋友们都会在这里倾诉心声,寻求帮助,咨询法律,结交朋友。“爱心热线”里那个稳重而坚定的声音每每给求助的残疾人朋友带来信心与希望,而这个声音的主人便是冯惠杰。

当记者来到冯惠杰的工作间时,他正在回复着热线,失去双手的他,每天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声音为一位位焦虑的来访者服务。24年前,冯惠杰在工作时被万伏高压电击中,造成四肢及头部等多处电击伤,在长达三年的连续治疗中,他经历了大、小70余次手术,而手术的结果却依然让人陷入了绝望――双前臂截肢及头部颅骨缺损。一夜之间,冯惠杰从一个健全人变成了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现实的反差也让他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冲击。痛苦并沉默着,这也许是当时对冯惠杰最为恰当的描述。但是一番沉寂之后,冯惠杰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视角与以前有了不同。原先的他总是以一个健全人的视角看待着周围的一切,虽然同样热心,同样关切,但那时的他并不了解残疾人的内心。而自己的身体经历了这场剧变之后,冯惠杰知道了残疾人的痛苦,也知晓了残疾人那渴望发出自己声音的迫切。

有没有一个通道让残疾人把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冯惠杰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机遇摆在了他的面前。那是在2002年,冯惠杰得知长安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即将落成的消息,从消息中他看到了自己愿望实现的可能。他找到了长安区残联理事长李晓茹说出了了他的心愿,没想到自己偶然萌生的念头竟然得到了李理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很快的,残联为冯惠杰提供了电话、电脑等全套办公用品,并派专人协调从电信部门选定了爱心热线的拨打号码。2002年12月,伴随着综合服务中心的落成剪彩,“爱心热线”也同时开通了,而这也马上得到了残疾人的回应,开通仅仅几个月,冯惠杰接待来访人数就达到了上千人次。

“爱心热线”有了名气,冯惠杰的名字也逐渐被残疾人朋友所知晓,但冯惠杰却没有感到喜悦。每当听到残疾人朋友诉说面对的种种困境,他都会感到格外的沉重。虽然他也曾安慰过,他也曾帮助过,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显得那样的有限和单薄。冯惠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渐渐地他意识到,在“爱心热线”里他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一个个体,他已然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残联的象征。通过他的声音,残疾人可以找到残联这个他们最信赖的“娘家人”,找到解决他们困境的真正办法。

找到自己位置的冯惠杰对工作有了更多的执著,为了把“爱心热线”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更为了让残联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没有偏差,他从自己抓起不断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为了帮助残疾人维权,冯惠杰学起了法律,他的指导让前来求助的残疾人捍卫了自己的权利;为了帮助残疾人就业,冯惠杰学起了电脑,他的讲授让生活困顿的残疾人找到了自己从业的方向;而现在,为了更好的了解残疾人的心声,冯惠杰又捧起了心理学的书籍⋯⋯

“形象地说,我就是一个萤火虫,自己的尾巴上没有多少亮儿,只能尽可能地去扇自己的翅膀,让别人多感到一点点光。”冯惠杰这样评价着自己和他的工作。但就是这样的一点光,把残疾人的心窝点暖,把残疾人的希望点亮。

邯郸

武安,邯郸市的一个普通的县级市,没有地理位置的优势,没有特殊的文化背景,也没有经济的强力支撑,可在惊鸿一瞥中,却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别样的惊喜――

武安市

爱,在太行东麓升华

――河北省武安市残疾人工作侧记

■ 文/徐如昌

8月下旬,一个大雨的日子,我们采编组一行冒雨驱车来到武安市,对武安市残疾人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一到武安就被她的历史和现实深深打动。

武安,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她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千年历史,人杰地灵,并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她矿产资源丰富,是一座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新兴城市。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强劲,2008年生产总值完成400多个亿,跻身于河北省“百强”县市第3位,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56位,现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正在向中等城市大步迈进,素有“太行明珠”之称。该市下辖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全市面积1806平方公里,总人口75.6万人,其中各类残疾人5.2万人。

我们关心武安的历史和现在,更关心武安的残疾人工作。带着这个问题,在武安残联赵金昌理事长等领导的陪同下,我们实地考察了武安的一个镇、一个乡、一个街道、一个村、一个卫生院、社区无障碍建设和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听取了赵理的工作汇报。我们一行7人共同的印象是:武安的残疾人事业也同武安飞速发展的经济一样,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出鲜艳夺目的光彩,同时,也折射出残疾人工作者对残疾人事业的热爱、对残疾人的热爱。而这种爱,在太行东麓得到升华。

“三个不适应”到

“三个奋斗目标”

2004年9月,武安市调整了残联领导班子,赵金昌走马上任,担任残联理事长。年底,赵理第一次参加邯郸市残联召开的辖区各县市理事长工作汇报会,就遇到尴尬的事。从会议开始到被点名发言,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为什么?因为没什么可汇报的。赵理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正视现状,承认落后,避开以前谈今后。就在这次会上,赵理提出了武安残疾人工作现状的“三个不适应”,即:与“残疾人大县”不适应,与经济强市不适应,与全国快速发展的残疾人事业不适应。怎么办?也是在这次会上,赵理向全体与会的理事长和领导立下了不是军令状的军令状:承诺武安市残联“三个奋斗目标”:第一个奋斗目标:一年打基础;第二个奋斗目标:两年跃居邯郸市辖区残联先进;第三个奋斗目标:三年跨入河北省先进行列。赵理的话音刚落,会场一阵窃窃私语:武安换人了,武安换人了。随后,会场上竟响起热烈的掌声。

会后,武安残联新一届领导班子,迅速统一思想、立志创新、奋发图变,正视“三个不适应”,努力打拼“三个奋斗目标”。5年过去了,他们凭着对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的爱,不但实现了承诺的奋斗目标,多项工作还达到了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水平。

“两个突破口”和

“三大工程”

新一届残联领导班子执政后,百事待举,从何抓起?成了急需确定的问题。经过认真调研,最后确定,选择了“两个突破口”: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决定建设武安“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甩掉武安长期没有“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落后帽子;二是大力加强残联机关和村、乡、镇残疾人工作组织及干部队伍建设。同时决定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社区康复工程”;二是实施“复明工程”,创建“无白内障致盲县(市)”;三是启动残疾人“安居工程”。

2005年,在赵理的带领下,残联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奔波,鞋底磨薄了、人消瘦了全然不顾,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了“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的审批立项手续,还争取到财政资金400万元。经过一年多的筹建,2006年底,武安市一座高标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建成并交付使用,一举甩掉了武安长期没有“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落后帽子。“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集残疾人培训、康复、辅助用品供应服务、文体活动、行政办公为一体,在为残疾人提供多种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无障碍设施建设也是武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亮点。几年间,共铺设盲道67公里,建成1300多处缘石坡道,在40多家公共场所改建新建80多处无障碍设施、50块道路标志牌及电子屏幕、音响提示装置,还开办了固定电视手语节目。今年还将建成10个小区的无障碍设施。武安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被省授予“河北省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示范城市”、“河北省残疾人基础建设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在抓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了市残联机关和村、乡、镇残疾人工作组织及干部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果断地打破旧的机关工作体制,对应上级残联机关调整了机构科室,并定岗、定责、定目标,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一年内各部门建好了两类档案,一是涉及本部门业务残疾人情况档案,二是涉及本部门业务法规政策档案。现在各部门档案统一、正规、完备,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一摞摞整齐的档案映入我们的眼帘时,我们也不禁为之感动。

市残联机关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办,村、乡、镇残联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千头万绪,困难重重,班子反复研究,最后决定,从建章立制和褒奖处罚两个方面抓起。随即颁布了《武安乡镇残联建设工作意见》和《年度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对乡镇理事长明确提出了工作任务和纪律要求,并筹措了数万元奖金,用于奖优罚劣。经过两三年的磨砺,武安乡镇残联理事长队伍已经成为一支工作热情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作风过硬的队伍了。

与此同时,市残联大胆创新,将城市社区残疾人专职联络员及每人月补50元的做法率先引入武安广大农村,出台了《农村残疾人联络员章程》、《村级联络员考核办法》,制发了《工作日志》等。5年来,全市50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491个村配备了残疾人专职联络员,配备率达到97.8%。为提高联络员素质,市残联先后举办联络员培训班5期,对联络员全部轮训两遍以上。残疾人联络员在残疾人康复、维权、生活救助、就学、就业、情况统计、耕种、婚丧嫁娶、宣传国家残疾人政策等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这一做法,不仅把农村残疾人协会由“虚”变“实”,解决了农村多少年来没有专人为残疾人服务办事的问题,又解决了近500个残疾人就业和生活困难补助问题,有效地调动了联络员的积极性,使残联基层组织开始活跃起来。村、乡(镇)、市三级残疾人工作组织网络的形成,实现了武安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历史性突破。省残联李民理事长考察后说,武安残疾人联络员的做法在全省带了个好头,要总结推广。

2006年,启动了社区“康复工程”。市里成立了“康复工作办公室”,制定出台了《武安市残疾人康复医疗优惠政策实施办法》和《武安市“十一五”社区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几年来投入大量资金,残疾人比较集中的13个乡镇、22个行政村先后建起了高标准康复站(室),配备了在全省都是一流的康复器材。目前,全市康复服务建档率达到95%,各康复点器械使用率达99%,41%的残疾人受到不同形式的康复服务,其中肢体残疾康复训练的有268人,满意率为99%。省残联有关领导实地考察时说,武安残疾人康复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2007年实现了“无白内障致盲县(市)”目标。利用募捐资金35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了“争创无白内障致盲市暨送光明、送温暖活动”。从邢台眼科医院请来专家,5个月时间,实施手术335例,当年实现了武安“无白内障致盲市”目标。2008年,经残联多次争取,市政府将白内障复明工作纳入政府经常性工作,并将费用列入了市财政预算,又使109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这项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也是在2007年,启动了“安居工程”。1.7万名办证的残疾人中,有300多户、2000余人或居住危房内或无房可住。在中央和省残联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又筹资37万元,展开了武安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残疾人危房改造。年底,第一批50户残疾人危房改造完成。2008年,市委、市政府要在全市实施“安居工程”,经过争取,残疾人住房困难户纳入了市委、市政府整体“安居工程”当中,又使160户贫困残疾人的危房得到改造。

“一个制鞋厂、两个养猪场”和“800名残疾人就业”

当前就业问题已成社会老大难问题,残疾人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武安残联这几年在安排残疾人就业方面,真是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

以征缴“残保金”为契机,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的。然而,多年来武安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无一新安置残疾人,也无一按规定缴纳“残保金”。为扭转这种状况,促进残疾人就业和“残保金”征缴工作,赵理带着国家和省政府红头文件不厌其烦地找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讨说法”,他义正言辞,据理力争。终于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06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残疾人劳动就业保障金实行财政代扣的通知》(武政办(06)1号文件)。文件出台后,在党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引起强烈反响。有的单位领导就掂量,少安排一个残疾人就业要交1.5万元,安排一个残疾人就业只不过几千元,算来算去还是安排残疾人就业合算。“钢铁堡垒”终于被“金刚钻”钻透了。两年多时间,22个乡镇、8个行政事业单位共安排残疾人230多人,2008年收缴“残保金”达543万元,比上年增收183万元,增长70%,为河北省之最。赵理在回忆此事时仍很激动,他说:“这是对残疾人最大的维权行动”,“只要干就有希望,不干没有一点希望”!

在安排残疾人就业当中,武安残联坚持既输血又造血。用赵理的话叫做:最大限度授“鱼”,还要特别注重授“渔”。他们是如何既授“鱼”又授“渔”的呢?

开展残疾人“拜师学艺”活动,促进残疾人就业。“拜师学艺”,就是动员无依无靠或多残特困家庭中的青壮年残疾人学一门劳动技能,自主就业。残联帮其选择师傅,并与其签订带徒协议,出徒后残联支付学费,并为之免费购买劳动工具。几年来,全市已有36人参加了“拜师学艺”,32人实现了就业,结束了街头流浪的生活,改善了生活质量。

开展多形式职业培训。几年来,残联举办了10多期种植、养殖、家电维修、盲人按摩等不同专业的培训班,并“借鸡下蛋”,在长城电脑学校专门为残疾人常年开设初、中、高三级班,随到随学;在电脑市场开设实习基地;在特教学校开设缝纫裁剪班,学费全免。这几年共有1614名残疾人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掌握了一定技能,为就业奠定了基础。

多渠道安置就业。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2006年,残联同工商局联手,成立了“武安市残疾人就业促进会”,工商局每月将新开办企业信息反馈残联,残联及时上门宣传政策,推荐残疾人就业。用赵理的话这叫“工作位置前移”。还和周边三省六市残联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信息咨询平台,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渠道。

武安残联在做好全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同时,还带头资助残疾人建起了一个制鞋厂、两个养猪场。几年来,通过残疾人自主就业、政策安排、扶持就业等渠道,全市共有800多残疾人实现了就业,为政府、为社会解了忧排了难,为残疾人提供了实惠。

“一把手”和“一班人”

大家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又有人把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比作“车头”,还有人把领导班子里的“一把手”比作是“车头”的“车头”。总之,“车头”的作用至关重要,毋庸置疑。武安市残疾人工作5年间的成就更证实了这一点。

赵金昌,现任武安市残联理事长、党支部书记,是武安市残联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初见赵理,给人的印象是稳重实在,修养高、思维敏捷,又透着执著、刚强、坚韧,有一股不服输、敢为人先的劲头,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通过对武安残疾人工作实地考察和采访,我们对赵理的印象得到了充分印证。

5年间,就是这位不服输、敢为人先的赵理,带领残联领导班子“一班人”,开拓创新,奋发图变,艰苦创业,在武安残疾人工作“三个不适应”的基础上,打拼出一片新天地,实现了他上任伊始的承诺,超额完成了“三个奋斗目标”,取得了残疾人工作一个又一个荣誉:

“河北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市”;“河北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先进城市、示范城市”;“河北省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试点单位”;“河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残疾人基础建设先进县市”;“河北省残疾人文体工作先进县市”;“《中国残疾人》、《三月风》两刊宣传、订阅全国先进县市”;武安残联领导班子还被武安市委市政府连续几年授予“先进领导集体”及“优秀党支部”称号,等等。

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不但从一个侧面诠释了武安市残联这届领导班子5年间的奋斗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们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充分反映了武安市残联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和“一班人”对残疾人事业的执著、对残疾人的热爱,也给我们宣传报道提供了有力佐证。

廊坊

沿着京津塘高速,从北京到廊坊用不了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如同这些高速公路一样,廊坊市的残疾人事业也在飞速发展,而在广阳区这个小小角落,我们有了一种别样的感悟――

广阳区

安居乐业才是真

■ 文/艾诚 图/艾诚杨乐

在河北一周的时间,忙忙碌碌,几近尾声,归心似箭。最后一站是廊坊,尽管只是在广阳区走马观花一番,我还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好的残疾人工作氛围,没想到这的残疾人工作会有这么大的手笔,没想到这的残疾人这么有福气。

贫者安其居

古人杜甫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名句,但这只是他老人家一个美好的向往。今天,残联把这个向往变成了现实。

廊坊市委、市政府一声令下,全市统一动作,对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进行了彻底的摸底调查。广阳区残联全体动员对全区5个乡镇贫困残疾人危房户进行筛查摸底,经过10多天的逐户走访排查,上报区委、区政府要求对80户极度贫困的无房户和重度危房户实行危房改造,区委、区政府建立的危改小组对这80户危房改造户进行逐户评估,最后80户危改户全部通过审核。审核通过后,残联还委托廊坊市的主要媒体将危房改造名单刊登出来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区委、区政府审阅了设计图及详细预算后专门召开了危房改造专题会议。会议中提出将80户危房改造户下派给5个乡镇,每个乡镇必须建立危房改造小组,明确责任,由一名乡、镇长专门负责危房改造工作;乡镇与承建的建筑队必须就房屋改造和质量标准,签订相关协议;房屋改造工作务必于2007年11月底全部竣工。盖房子要花钱,区委、区政府再次专门召开危房改造专题工作会议,要求改造标准为每户60平方米,新建房屋每平方米补助500元,维修房屋每平方米补助300元,共计资金近200万元由财政专户储存,并于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发放,在会议结束一周内,所有资金全部到位。工程动工了,区委、区政府要求每天上报危改进度及危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区残联每天询问各乡镇进展情况,并每周下乡一次进行检查,及时掌握进度,及时向各级领导汇报。区委、区政府领导也先后多次亲临乡镇并深入改造户进行调研,就地解决实际问题。3年时间里,广阳区共为133户贫困残疾人危房户建了安居新房。

据陪同我们采访的市残联的同志介绍,廊坊全市共投入资金2617万元,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1459户,并建立了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长效机制,努力做到发现一户改造一户。2008年,廊坊市残联制定了廊坊市城镇居民廉租房政策,规定残疾等级在二级以上的残疾人可优先享受廉租房,且当年就为市区的26个无房残疾人家庭解决了廉租住房。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我们走进九州镇东京村残疾人张志山的新居,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时,我们彻底信服了。50不到的张志山是个很朴实的汉子,每天拖着一条残腿在村里补鞋为生。他家一共4口人,就有4个残疾人,爱人下肢瘫痪,靠轮椅才能行动,两个女儿都是聋人。过去一家4口挤在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里,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如今住上了三间透亮的大瓦房,残联不但给他家盖了新房,还在他乔迁之时送给他一台电视机。这是残联从区直单位募捐来的,每一个住上新房的贫困残疾人都有一台。我们问张志山,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他说:“住新房子对他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当初领导告诉他这事的时候都不敢相信,直到搬进新房才确信这都是真的。这么好的事摊在自己头上能不高兴吗?”

弱者乐其业

在中国的词汇里,安居跟乐业是不能分家的。

广阳区残联很重视残疾人就业问题,各种培训班、种植养殖培训基地应有尽有。历年来他们采取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发岗位,在企业落实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多达几千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广阳区残联建立的一所智力残疾人庇护工厂,这也是广阳区残联残疾人就业工作上的一个大手笔。

一进厂区,我眼前一亮,这么大一块地方,一定能为厂子未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绝对不能小视。车停在一排平房前面,区残联王理事长介绍说,这里是残疾人的生活区。厨房、卫生室、训练室、残残疾人宿舍应有尽有。虽然是平房,但是窗明几净,给人感觉非常规范,每间残疾人宿舍的门上都挂着一块牌子――爱心宿舍,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像家一般的温暖。让人看了心里暖烘烘的。正在这会儿,一位大嗓门的女同志走了过来,原来这是工厂的任厂长,残疾人都叫她任姨。任姨也是个直爽人,有什么说什么。厂里招收的6名残疾人做的都是最简单的、他们力所能及的工作。有的残疾人实在干不了厂里的活,就安排在厂区的几亩田地里干些零散的农活。她虽然是这个企业的老职工,但没有照顾残疾人的经验,凭的全是一份热心,对他们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关心。平时残疾人干活累了就对他说:“任姨,我累了。”她就说:“累了就歇会。”残疾人一应生活用品都是工厂免费提供的,吃饭顿顿保证都要有肉,每礼拜还要再改善一次生活,不但生活的细节上要照顾他们,就连跟他们说话都像对孩子一样。一位叫刘春海的残疾人的奶奶过生日,家里要接他回去,同事们不但帮他换好了新衣服,还帮他把指甲剪干净。

工作上,任姨和工人们手把手地教他们,一遍不行说两遍,两遍不行说十遍。为了他们的安全,厂里规定残疾人要远离生产机器,残疾人在这里既能自食其力,又能得到尊重和照顾,一个个高兴极了。一个叫李建的残疾人当初到区残联报名学习电脑,非常吃力。王理事长看到了就对他说,我觉得你来这里上班比较合适,于是就来了,现在工作十分努力。当我问他在这工作的感受时,他连连说好。

任姨告诉我们,残疾人在这里管吃管住,每月600元工资,工厂还给他们上齐了各种保险。由于企业刚刚起步,厂里的健全工人每人每月只有700块钱工资,保险也只给上了一种。可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公平。大家都说,残联办这个企业是为关爱残疾人,我们也有一颗爱心,关心照顾残疾人是应该的。

我很感动,很佩服这些兄弟姐妹的胸怀。回头看看这次的广阳之行,我发现一个特点,这里残联办事,大事必有党委政府撑腰,小事必有人民群众支持,这不正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里的残疾人工作深入人心吗?我们一直提倡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广阳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残联为残疾人服务好了,残疾人的生活稳定了,健全人才会平等地去看待他们,才可能真正的被社会接纳。生活稳定要有个标准,那就是――安居乐业。

孩子,我们帮你长大

■ 文/图艾诚

照片上这个孩子叫李博谦,看上去也就六七岁的光景,可他已经实实在在有17岁了。由于疾病,他的身体不能分泌生长激素,十几年来始终是这个样子。因为身体机能不健全,他只享受了几天的学校生活就被姥姥领回了家。他总是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你给我治病吧,治好了,我想长大。”

李博谦的呼声让他的妈妈不断流泪,也让我们这些旁观者倍感心酸。孩子的姥姥也向我们倾诉了一肚子的苦水。为了给孩子治病,原本殷实的家几近贫困,全家的积蓄都花在了给孩子看病上。老人家难过地说,我原来也是有房有车的人,也曾积极给弱势群体捐助,可现在沦落到吃低保的地步。孩子每年看病都要一两万的开销,为了这,家里的房子都卖了,眼看实在没地方弄钱给孩子看病了,我心里急得跟火烧似的。有好心人提醒我,孩子的状况属于残疾了,咱们廊坊市残联有个应急救助的政策,应该到残联去想想办法。我赶快找到广阳区残联,递交了救助申请,很快残联就把5000元救助金送到了我家里。这可真是及时雨呀,我总算松了一口气,孩子又能继续治疗了,又有希望了。残联不但送来了救助款,还把媒体的记者带到我家,让全社会知道孩子的苦难遭遇,好心人们纷纷伸出援手,捐款送药。让我们又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多亏了咱们残联啊。

一家人的悲惨境遇让人心焦,残联的援手带来的峰回路转让人为之庆幸,应急救助这四个字让人回味。在我十几年的残疾人工作生涯中,这是个第一次听到的新名词,救人于危难之际,当然是大大的功德,但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没有雄厚的实力,没有精心的安排,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王克强是廊坊市广阳区残联的理事长,快人快语。提起应急救助这个事很自豪。他说廊坊市开展应急救助这项工作在河北全省恐怕都是头一家,给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但这不是咱们残联的发明,是市委、市政府为了咱们残疾人谋的一项福利。从市到区,都有应急救助的专项经费,设立了残疾人应急救助基金,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这两年里,我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的原则,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救助体系。对因病、因灾及本人或子女就学等原因造成生活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给予临时一次性救助。可以申请救助的对象主要是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当年城市低保、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城市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年农村年收入标准的农村残疾人;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生活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像李博谦这样的受助残疾人家庭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市已核实、发放救助资金447万多元,对699名贫困残疾人实施了紧急救助。

有一个姓陈的残疾女孩,得了尿毒症,换肾已经让她家倾家荡产,每个月还要做一次透析来维持生命。她的家长在救助申请中写道:我家有个活泼可爱的女儿,正值花季却到了人生的尽头,而我们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支撑她与死神的抗争,希望残联能救救我们的女儿。接到申请,我们一次性救助了她2万块钱,并且我们现在正积极为她向上级申请市一级的救助,没别的,有了这笔钱,她就能继续活下去。

活下去,这对一个垂死的小女孩来说是多么大的喜讯啊。当然,对于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来说,这点救急的钱还是太少。每年申请应急救助的残疾人很多很多,仅在广阳区残联,我们就看到了厚厚的一摞救助申请单。而残联只能按照上级制定的审核程序,逐级审核,从众多申请中选出几十个最最困难的予以帮助,可说是杯水车薪。但就是这滴水之情,让这些面临绝境的残疾人又看到了生的希望,鼓起了活下去的勇气,也许就能改变他们一辈子的命运。我们期待,因为这一次救助,像李博谦这样的孩子能有机会治愈自己的疾病,让长大成为现实,不再只是他的一个梦。

廊坊市委、市政府领导如是说

党委、政府两方面的领导双双出面会见我们的记者组,这在我们的无数次采访活动中极为罕见。廊坊市的领导这样做了,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有话可说――

市委书记赵世洪:

残疾人事业发展好的地方,一定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意义,将残疾人工作与其他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履职尽责,做到“五个优先”“五个纳入”,即优先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对同样处于生活低水平的弱势群体,要把残疾人放在第一位,先行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问题;优先保障残疾人医疗康复,从就医渠道、帮扶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待遇,特别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医疗需求;优先保障残疾人生产就业,在完善和落实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专产专营等残疾人就业保护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为残疾人创业、就业提供更优惠的政策;优先保障残疾人教育培训,从师资力量、投入资金、创新办学模式等方面加大力度,尤其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的各项规定,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优先保障残疾人权益,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让残疾人在政治、社会、文化、体育等方面享受到与健全人同样的待遇。总之,要通过“五个优先”,让残疾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生活有保障。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时,要将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作为重要内容,统筹制定;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要认真谋划一批惠及残疾人的实事、好事,为残疾人解决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把残疾人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各部门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保证需要;把残疾人工作纳入督导检查范围,各级各部门要将残疾人工作作为督导检查内容,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加强督导检查,对重点工作定期调度、定期通报;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范围,严格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文件要求,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加强考核,严格奖惩,确保残疾人工作落实到位。

市政府副市长刘智广:

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高度关注以残疾人为重点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积极探索残疾人工作思路,坚持与时俱进、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注重效果,推动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我们从居、保、教、业、医、助六方面找准着力点,重点突破,全力改善残疾人生活。一是以实现贫困残疾人住有所居为着力点,大规模开展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坚持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明确改造标准和时限要求,将危改对象情况、标准张榜公布,接受监督。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617万元,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1459户;制定了廊坊市城镇居民廉租房政策,2008年为市区26个无房残疾人家庭解决了廉租住房;实施了为危改户赠送家电、家具,减免水、电、收视费用等扩大帮扶。二是以实现贫困残疾人残有所养为着力点,加大贫困残疾人家庭低保工作力度。目前,全市残疾人低保户累计达到13289户,其中为7430位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提高了补差标准30%,实现了应保尽保。三是以实现残疾人学有所教为着力点,广泛开展扶残助学活动。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盲、聋、弱智”三类残疾人儿童入学率达到89%;平均每年资助残疾大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大学生80多人享受高等教育。四是以实现劳有所得为着力点,做好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累计举办维修、家庭种植养殖、盲人按摩等培训班300多期,培训残疾人2万多人次。采取按比例安排就业、集中就业、扶持个体就业等多种形式,重点解决全市445个城镇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五是以实现残疾人病有所医为着力点,组织支持残疾人参加医保。参加新农合的残疾人达到20多万人。农村贫困残疾人和城镇二级以上残疾人个人应缴纳的参保金额全部由财政负担。六是以实现急有所助为着力点,建立残疾人应急救助基金。全市各级财政投入专款,设立了残疾人应急救助资金,两级财政已经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对因病、因灾,残疾人本人或残疾人子女入学等原因造成的家庭暂时性困难实施紧急救助。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核实并发放应急救助资金447.3万元,对699名贫困残疾人实施了紧急救助。

重视・关心・帮助

――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访谈录

欧阳鸣:宋省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请您先谈一下这些年河北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情况。

宋恩华: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紧紧围绕康复、就业、教育、扶贫、体育等关系残疾人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思想上重视、在政策上支持、在财政上投入、在工作上创新,我省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以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我省残疾人事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康复方面,开展了“慈善燕赵・万人复明”等残疾人康复活动,帮助1.7万名残疾人重见光明;就业方面,开展了五年安排5万名残疾人就业工程,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使一大批残疾人顺利就业;教育方面,新建两所特教高中,帮助2000多名残疾儿童圆了求学梦;扶贫方面,争取国家康复就业项目贷款2500万元,扶持3000多名残疾人脱贫;体育方面,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在北京残疾人奥运会上,我省残疾人金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三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省残联被中残联授予“重大贡献奖”。

欧阳鸣:的确成绩显著。不过新的一页已经翻开,您是怎样看待这新的一页的?

宋恩华:河北省是人口大省,全省残疾人总数达496万,做好残疾人工作任重而道远。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新机遇、认清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一是新机遇提出新要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残疾人事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残疾人保障是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二是新形势面临新课题。河北的残疾人事业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差距”:残疾人与全省社会平均水平有差距,残疾人实现小康程度与全省小康平均水平有差距,残疾人工作与全国先进省份有差距。造成这样的差距,有历史基础等客观因素,也有认识不够等主观因素,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弥补短板、缩小差距、迎头赶上。三是新挑战孕育新希望。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省经济运行受到一定影响,扶残、助残、保残任务更加艰巨。针对这种形势,省委、省政府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作为今年工作的主线,明确提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关注民生,越重视残疾人事业,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真招实举,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欧阳鸣:残疾人事业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全力投入,在这方面您又是怎么要求的?

宋恩华:做好残疾人事业,是各级政府分内之责,必须动真的、来实的、补短的,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

一是在工作思路上,坚持“五个优先”。优先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实现“残有所依”。对同样处于生活低水平的弱势群体,要把残疾人放在第一位,先行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问题,对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全力保障。优先保障残疾人医疗康复、实现“病有所医”。在推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三大医疗保障体系中,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医疗康复需要和残疾人家庭的承受能力,在就医渠道、扶助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有条件的地方由政府负责参加医疗保险费用。优先保障残疾人生产就业,实现“劳有所得”。《河北省实施办法》即将出台,将在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助、岗位补贴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残疾人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优先保障残疾人教育培训、实现“学有所教”。从师资力量、投入资金、创新办学模式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尤其是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各项规定,坚决取消招生、入学等方面对残疾学生的歧视,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优先保障残疾人权益,实现“益有所保”。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让残疾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多方面享受到与健全人同等的待遇。

二是在工作举措上,坚持“五个纳入”。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规划。各级政府在制定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时,要将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确定目标、统筹安排。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坚持每年从残疾人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谋划实施一批惠及残疾人的实事好事,切实解决残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残疾人事业经费纳入各级、各部门预算。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向上争取一点、社会筹集一点、企业赞助一点,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保障残疾人事业经费需要并逐年增长。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督导检查范围。按照确定的目标和时限,对各级各部门进行定期调度,要求2015年完成的任务,半年通报一次;要求2011年完成的任务,每季通报一次;要求年内完成的任务,每月通报一次。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范围。残疾人工作是检验各级各部门执政理念、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加强考核,严格奖惩,确保落实。

三是在制度保障上,完善“三项机制”。完善领导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承办、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工作领导机制,发挥好指挥、协调、调度、督促职能。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经费保障、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长效机制,把握特点、遵循规律、敢于创新、谋求突破。完善法律机制,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体系和法律援助制度,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欧阳鸣:您还兼任省残联主席,为残疾人事业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

宋恩华:担任河北省残联主席,承担着全省近500万残疾人的信任、希望和支持,我更多的感受是:压力、责任、使命。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团结带领全省残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工作,努力为残疾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具体而言,要做到“四真”:真心实意,始终把残疾人的困难放在心上,把残疾人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残疾人工作。真招实举,坚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竭尽全力地为残疾人多做实事。真金白银,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协调多方力量,筹措、争取发展资金,急残疾人之所急,办残疾人之所盼,常送“及时雨、雪中炭”。真抓实办,确定了的工作就要一抓到底,不见实效不罢休,绝不纸上谈兵,绝不半途而废。这“四真”与市、县各级残联主席共勉,也希望得到各级残联的支持。

欧阳鸣:谢谢您对残疾人事业的深刻理解和全力支持!

印象李民

■ 本刊记者欧阳鸣

李民,河北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若干年前吧,去了一趟河北,李民理事长带我去了赵州桥,这个在河北境内的最著名的历史古迹。一路走去,那桥够宽,那河道也够深,一面漫漫的斜坡铺向河面,我们也一直走了下去。我只记得,那一路上,李民理事长跟我说了许多,赵州桥的掌故,民间流传的故事,当地的风土民情,娓娓的,谆谆的,直到我们下到坡底,并肩站立着仰望赵州桥雄伟神奇的桥身,李民理事长的话语似乎是在穿越历史而来,忽然就有了一种沧桑感――而我,忽然对身边的这个人就有了一种崇敬,有了一种兄长的感觉。

是的,就是一种兄长的感觉。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与李民理事长见面的次数并不多,相交并不深,甚至,对于北京这个最近的、唯一的相邻省份,我还从没有正式地走访过,但是没错,对于这个人,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就像这次,我们终于如偿还夙愿般走进了河北,就像我终于与李民理事长相对而坐,那种兄长的感觉愈加亲切,愈加浓烈……

李民告诉我,他的工作经历很简单,就分为三段吧:1972年~1985年当兵,1985年~1998年在省人事厅,1998年调到残联至今。当兵的一段他只字未提,在人事厅的那段李民简单说了几句,主要参与省里若干新项目的立项论证、人才保障等等,而这段时间值得一提的倒是他出了一次严重的车祸,脊椎严重损伤,在床上躺了整整两年,“包括后来到残联来工作也与此有关吧”,李民有些戏谑地、自嘲地笑着说。当然,后来经过严酷的康复训练(细节略去),李民还是重新站了起来,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当然,然后就是来了残联。

对于初到残联的印象,李民说得很平淡:知道有这么个单位,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就是正常的工作调动吧。李民倒是对他到残联后的第一部“坐骑”记忆深刻:一部跑了40万公里的“普桑”。1998年?我还真有些印象:那时杂志社刚刚从长春一汽提了一部崭新的“红旗”,“王谢堂前燕”刚刚降落“寻常百姓家”,杂志社因此还“风光”了一阵呢。而一个副厅级干部(李民时任副理事长),坐一辆老旧的“普桑”,是寒伧了点。

但就是这部“寒伧”的轿车帮助李民大大改变了当时残联确实有些“寒伧”的面貌。恐怕因为李民是从省人事厅调来的吧,所以一到残联他分管的就是组联工作,而当时省残联组联工作的重点,就是市、县残联的组建,包括硬件设施特别是队伍建设。李民提起他当时看到的一个情景唏嘘不已:某市的残联就在一个长满蒿草的大院里的一间低矮的房子里,就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怎么办?跑呗!李民上跑“编办”,编办主任是李民在人事厅时的老熟人了,干脆就把他堵到了家里,然后娓娓地谆谆地就向他宣讲大道理,加强薄弱环节啦,健全机构啦,一谈就过了半夜;没动静?好,第二天再去,这次直接“威胁”了:不答应?不答应就住你这儿了,我不睡你也别睡,一天不行我天天来!一直“耗”到凌晨两点,主任终于“打发”了这位“爷”,第二天就签了文件。可上有政策下还有对策呢,于是李民还要下跑各市县。某市的领导就是拖着不办,李民在那个市住了好几天连领导的面都见不着,李民也够狠:办公室我堵不到你厕所你总得上吧?他在厕所一等就是几个小时,领导也不是神呐,终于在厕所“束手就擒”,李民的下一句话更狠:“大人啊,你把残疾人逼到什么份儿了?”领导唯唯......就这样,李民副理事长“上跑下颠儿”,不到一年的时间,河北省的各市县直至乡镇的专干,一支完备的基层残联干部队伍建立了起来。

以上似乎有点“戏说”的成分,但确乎是李民同志的一段“正史”,而且是李民理事长对残疾人工作完整的、连贯的思路的一部分:“有人干事”――接下来还有“有章理事”和“有钱办事”。

2002年,敢领风气之先的广东省率先推出了“民心工程”的提法和做法,而且一推就是10项,于是全国各地纷纷开始效仿,河北当然不能例外。当年广东省的“十项民心工程”中有两项涉及残疾人事业:教育和就业。此时李民刚刚升任河北省残联理事长,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契机,更形成了一个深刻的认识:“以快补晚”。河北相对于广东来说残疾人事业的起步已经晚了,所以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有关残疾人工作的,广东纳入了两项,河北就要一举纳入6项!除了教育和就业,康复、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统统都要在河北省的“民心工程”中有所体现。气魄是有了,但做起来,难啊。首先主持起草文件的领导就挠头,主管此项工作的领导更是提出了异议,省里为此连续召开了三次会议,李民在会上一条一条地据理力争,为残疾人争,怕个甚?当然,那6项有关残疾人的事,全部纳入了河北省的“十项民心工程”中。这就是“章”呀,红头文件,政府行为,有了这个“章”残联组织才好真正地去“理事”。

李民也不讳谈“钱”。残疾人事业的底子本来就薄,没钱怎么能办事?2007年,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河北省残联急需投建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尚有3500万元的缺口。向财政要,这么大一笔数额,依然难啊。李民搞了个“曲线救国”:时间不等人,我先向财政“借”,然后我们搞一个募捐活动,筹来了钱再还!财政厅的同志依然犹豫,做不了主哟,你还是去找省领导吧。领导在唐山,李民立刻赶去了,可领导又去了承德,李民一咬牙,马不停蹄地再赶往承德,半夜冲进了领导下榻的宾馆......此后几个月的时间里,省残联筹到善款6800万元!体育训练中心如期完工了,残联的有些同志就有些“得陇望蜀”了:残疾人工作处处都要用钱,是不是就先......李民此时又表现出他“硬气”的一面:做人要重言诺,为残疾人办事更要讲信誉,这钱,一定要还!当年,3500万元归还财政。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李民的为人与处事:固城县有一个残疾人叫庞怀绪,双下肢瘫痪,这可是个“专业上访户”,身上绑个小木凳四处上访,李民认识他之前就已经上访了10年。其实也没大事,就是老婆带着孩子跑了,“妻离子散呀”,庞怀绪惨兮兮地说,让残联帮他寻老婆。李民说好呀,把你老婆的照片拿来,我帮你找。还真找着了,庞怀绪又惨兮兮地说,没房子啊,没工作啊,有老婆也养不住哟。李民就以个人的名义号召河北省6个市的理事长凑了4万元,在石家庄为他买了套房子(当时是2005年),还支持他办了个小摊儿,卖卖冰棍什么的。这下好了,庞怀绪变了个人,他帮助身边的残疾人,宣传残疾人事业,维护社会稳定。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范文第5篇

为了这个目标,青岛市各级残联组织为智力残疾人着想,制定了相关的“庇护性生产班组”的措施和优惠政策。在具体实施中,李沧区教育就业部的同志们在区残联领导的特别关注与指导下,率先行动,为智力残疾人的就业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将“庇护性生产班组”从纸上落到实处。他们先后为6名智力残疾人找到工作,迈开青岛市残联系统此方面工作的第一步,成了当地为智力残疾人开拓就业门路名副其实的“先驱者”。

“庇护”带来的福音

作为五类残疾人中最困难的群体,智力残疾人的就业一直是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各有关方面都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青岛残联教就字(2005)114号文件《青岛市促进残疾人就业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鼓励企业举办‘庇护性生产班组’安排残疾人就业”,并强调“企业举办安排智力残疾人为主的庇护性生产班组”,还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办法。

李沧区残联胡崇敏理事长,敏锐地从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看到智力残疾人就业的希望。特别是正当他面对本区四流中路第二学校连续几届毕业的智障学生和更多的智力残疾人,就业渠道少、家庭后顾之忧多、社会压力大的现实问题,心急如焚之时。如何抓住政策所带来的有利时机?如何做政策,尤其是这样对智力残疾人来说福音般的政策的执行者?他与教就部张孟强部长、李永君等同志做了交流以及部署和督促性的工作。2006年4月28日上午,在四流中路第二学校召开了“李沧区残疾人庇护性生产班组专项招聘会”。这个专项招聘会的召开,在有着七区五市的青岛市残联系统是第一次。胡理与市残联负责同志、区残联教就部的同志、智力残疾人及家属、青岛优爱思制帽有限公司经理李群英参加了招聘会。许多智力残疾人的家属在得到通知后,既兴奋又激动。兴奋的是他们智力残疾的亲人有了工作的希望;激动的是社会没有遗忘智力残疾人。招聘会上,李群英经理介绍了公司的情况,通过面试和残联推荐,他当场招收4名智力残疾人为员工。胡理也向被录用的4名智力残疾人表示了残联的一份心意,为每个人买了一套餐具和一双工作鞋。

这4名智力残疾人的正式被录用,让胡崇敏理事长深感欣慰,也使智力残疾人就业工作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智力残疾人吕若俊的家长亲自到残联,送来锦旗:“助残就业全家乐 功德无量赞残联。”

为“庇护”而行动

一、李沧区残联教就部张孟强部长工作备忘录

教育、就业是关系着残疾人生存命运的,关系到每一个残疾人和每一个残疾人家庭。我们教就部应该说是担负着很重要的任务和使命的。

在残疾人就业方面,我们的工作有相当的难度,不可回避的来自世俗的、长久形成的对残疾人的种种偏见,是我们工作的巨大障碍。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即使有工作的愿望和劳动能力,也被长期拒绝在工厂大门外。他们的那种无助、痛苦和绝望,很是令人感伤。而残疾人就业中的难点之最,智力残疾人的就业,似乎前景更是渺茫与无望。几代残疾人工作者几代残疾人家庭,都不停地努力为智残人去圆这个“梦”。

日常工作中,我们教就部办公室的门槛,被残疾人和他们的家属,特别是智残人家长、亲友踏破了。他们的神色是那么忧虑、焦灼,心情又是那么迫切而强烈:给孩子们一份工作,给他们一个自食其力的机会吧!要不做父母的会死不瞑目的!

我们的心被强烈地触动着、震撼着。

几代残疾人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已为我们年轻一代的残疾人工作者打下基础,积累了经验。社会环境的宽松,人们爱心的弘扬――在这种大环境大趋势下,“残疾人庇护性生产班组”的设立和有关规定的出台是必然的。有了专门针对智力残疾人的就业招聘会,智残者家属,还有我们,为这个希望的到来奔走相告。

我们是做具体工作的人,更是政策的执行者。胡理也明确为我们指示:立即着手去办,抓住机遇!因此,在企业与残疾人之间,我们又成了“红娘”。

我部李永君同志从中做了大量工作。

青岛优爱思制帽有限公司李群英经理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支持者,也是智残人的“恩人”。在此真诚呼唤社会上有更多像李群英经理这样的人,来扶持智力残疾人就业。

第一次为智残人召开招聘会,第一次有智残人成为企业员工。成功地为其就业找到了出路,这仅仅是一个开端。

二、李永君访谈录

有残联领导的指示,有本部门领导的工作安排、部署,有用人单位的犹豫不决,更有智残人的期待及其家属的全权委托。置身其中的李沧区残联教就部干部李永君是怎样去做的?

为此,笔者(以下简称“陈”)专门对李永君(以下简称“李”)做了采访。

陈:作为教就部的一名工作人员,您为本区各类残疾人就业做了很多工作。

李:这都是分内的工作嘛!

陈:在“残疾人庇护性生产班组”的实施中,您是如何为智残人去做的?

李:我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应该说是整个残联部门上下通力合作,每一个环节都调动起来。我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说实话,近几年残疾人就业形势看好。在为一部分听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后,精神病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的就业,尽管是一个令全社会头痛的大难题,却是一个现实,我们要面对。

陈:有哪些难度呢?

李:智力残疾人被普遍认为是“智力低下者”。而实际上,他们的残疾程度是有等级划分的。其中智力三级和智力四级残疾的人,是有一定自理能力、克制能力和一定劳动能力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向用人单位说清楚,讲明白。在没有开创智残人就业的先例之前,很多人认为吸收他们就业有风险,甚至连尝试都不敢。智残人的求职登记表,他们连看都不看。

陈:在与李群英经理的接触中,您是怎样沟通的?

李:起初,人家要的就是聋人和肢残人,压根儿就没有招智残人的想法。是我“硬”去介绍推荐的,人家不接受。我就不断地打电话,见面,一次次地找到李经理。连星期六、星期天都不放弃地跟上。我说,我们都是身为父亲的人,我们就从这些智残孩子家长的角度去为他们设想一下,去帮帮他们!李经理最终被说服了。两次招收6名智残人,其中只有一名不适合岗位。如今,另外5人干得都不错,对方很满意。

陈:请谈谈您的感想。

李:责任大,压力大!通过努力,我对残联、对用人单位、对智残人也算有了一个交代。但我的工作并未就此画上句号,智残人上岗后的许多问题,都由我来亲手抓。其中的那位不适合者,我做了多方的努力都不奏效,只有很可惜地放弃了。我除了与李经理联系,还常去单位随时随地解决他们的一些日常问题,帮助他们在工作上走上正规。

人生有了“庇护伞”

以下摘自李群英经理的工作日志:

×月×日

我们对于残疾人群体的认识,是有局限性与片面性的。在我的印象中,只认为那些行动不便者是残疾人。对于五类残疾人的划分,也是不清楚的。所以,我们要走进残疾人群体去接触、了解,才会有真实的认识。我在青岛开办了自己的企业,应该为青岛的残疾人做点事情。这就是我吸纳残疾人进本企业工作的初衷。

×月×日

李沧区残联教就部的李永君先生是我认识的第一位残疾人工作者。他是一位对残疾人特别有同情心的人,也是他最先让我了解了残疾人中最困难的部分――智力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起初,我们是要招收一部分肢残人的。李先生却力荐本区智残人,而在我的意识里,智残人就是那些痴呆的、不能自理,或者流浪街头的人。因此,这让我心存芥蒂,是无法接受的。

李先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为我解释智残人较全面的情况。还把一些状况较好的残疾人介绍给我。他说他们只是智力上有点障碍,反应迟缓些,身体条件还是不错的,并有自食其力的愿望。他建议我不妨先“试用”一段时间,再做取舍。鼓励我做个智残人就业的“先驱者”。我被说服了。

×月×日

在残联组织的“残疾人庇护性生产班组专项招聘会”上,我作为用人单位代表与残联的领导、辅读学校校长、家长及智残学生见面。那场面和气氛,确实令我感动万分。被世俗认作“傻子”的智残人,被如此关爱与重视!

我当即拍板:先期录用4名智残人!

×月×日

这4名女性智残人为智力三级或四级残疾人,率先跨入我们优爱思制帽有限公司的大门,成为我们这个韩国独资企业的第一批“特殊员工”。虽然她们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就业过程的“特殊性”,但我们并没有刻意将这“特殊性”加以渲染。当她们进厂时,我们就像介绍其他员工一样,只字不提她们是“残疾人”,只在管理者内部提醒予以关照。

×月×日

她们上岗后,只安排她们做一些辅的工作。除了在试用中不适合岗位工作的一位外,基本还是不错的,很珍惜这一岗位。为体现对她们的照顾,她们不必像其他员工那样加班、上夜班。她们不仅干好分内工作,也能服从管理和纪律。有了如此的开端,又在李先生的介绍下,又招进两名智残人。后来我还不断地向我的同行们介绍残疾人的情况及用工情况,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多给残疾人一个平台和机会,我们也多做行善积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