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财富管理

企业财富管理范文精选

企业财富管理

企业财富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会计环境

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是时下的一个热点。这次会计改革修改了原有的17个会计准则(16个具体准则和1个基本准则),出台了21个新准则,基本上构建了完整的会计准则框架,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由传统的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改变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一点。

一、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比较

197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公布的一份讨论备忘录《会计报表的概念框架》中提出了3种不同的会计理念:资产负债观(Asset-LiabilityView)、收入费用观(Rev-enue-ExpenseView)和非环接观(Non-ArticulatedView)。非环接观认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各自独立的报表,其数据是不需要环接的,这种观点割裂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联系,已为人们所摒弃。时下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究竟应该以资产负债观还是收入费用观为指导。

所谓资产负债观,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首先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影响的确认和计量,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只要净资产增加,就作为收益确认。在资产负债观下,会计准则制定重在规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利润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

收入费用观则要求在准则制定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重点关注利润表的要素,资产负债表只是为了确认与合理计量收益的跨期摊配中介。是利润表的附属。收入费用观坚持。必须按实现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根据配比原则和其经济性质上的一致性联系起来确认收益。

例如,企业购买一项价值100万的投资。一年之后,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达到110万。按照资产负债观,企业要确认这10万的未实现收益;而在收入费用观下,由于企业尚未处置这项投资。收益还没有实现,因而不需要报告收益。

二、历史演变

早期的计量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观。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了收益概念,将其概括为“财富的增加”。直到20世纪前,收益的观念一直处于萌芽阶段,收益被认为是两个不同时期资本数额的变化(不包括投入或撤出资本)(陈今池,1989)。这一时期,企业的规模较小,组织形式简单,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他们关注的信息是企业拥有多少资产,拥有多少负债,企业的净资产是多少。企业的外部融资形式简单,主要是短期融资。债权人关心的主要是企业的偿债能力,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而非企业的经营成果。直到20世纪初,收益的确认依然主要是遵循资产负债观。

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企业规模和资本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股东日益增多。股票投机之风日盛,投资者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盈利信息。这一时期。企业的融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由早先的短期融资转向长期筹资,更多的采用股票和债券的形式,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收益才是按时还债的安全保障。A.C.Little-ton在其著作《会计理论结构》中阐述了“收益重心观”,把收益及其报告概括为会计的“重心”(centerofgravity),指出“所有利益集团在大部分情况下最重要的信息只能由一系列的收益表来提供”(A.C.Littleton,1953)。利润表被视为企业的核心报表。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一号(SFAC1)《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中宣称。“编制财务报告的首要重点是通过收益及其组成的计量提供关于企业业绩的信息”。显然,倾向于收入费用观。

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击跨了许多曾经迅速发展的公司,会计中长期坚持的币值稳定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造成财务报告信息前后各期没有可比性,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极大的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人们开始转向关注资产的质量。迫于多方压力,FASB认为,更好的方法是先确认交易或事项是否形成资产或负债,然后再据此确认收益,并于1974年10月和1975年3月分别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2号(SFAS2)《研发成本的会计处理》和第5号(SFAS5)《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标志着FASB开始认为资产负债观优于收入费用观(Zeff,1999)。FASB在公告中首先定义了资产、负债,将其作为首要概念要素。并依照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定义其他要素。

经历了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会计丑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资产负债观优于收入费用观,只有资产、负债才是真实的存在,是企业真正拥有的资源,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源泉。为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IsEC在其针对会计准则改革的报告中呼吁,FASB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以资产负债观全面取代收入费用观,它指出:“在准则制定尤其是目标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下,应用收入费用观是不恰当的……在持续的向目标导向准则制定模式的转变过程中,FASB应当保持资产负债观”;在报告中,SEC认为。“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念描述,从而成为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2004年7月。FASB在其答复SEC的报告中称:“FASB同意SEC报告中的观点,在给定的框架下分析资产和负债及其变化。对于制定财务报告准则是最合适的方法。”同时,FASB还明确表示“打算在其准则制定项目上继续采用资产负债观”(FASB,2004)。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等会计团体也纷纷改用或采用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的采用,突破了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下受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限制而不能进行确认的多个内容,进而使会计收益的概念更加接近真实收益。提供的信息也更加有利于使用者的决策。

三、使用资产负债观的必要性

一定时期的会计准则制定与一定时期的会计环境密切相关。过去,我国的会计准则倾向于收入费用观,是由我国当时的会计环境决定的,其后果之一就是将不能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费用挤到资产负债表中,极大削弱了资产和负债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按照资产负债观,应该注重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将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剔除出资产负债表(冯淑萍,2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的变化,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收入费用观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完全满足决策的需要。

(一)资产负债观下,更加注重交易的实质

传统的收入费用观中,会计的核算计量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和配比原则,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资产、负债造成的价值变动,收益反映的仅仅是企业账面的业绩,破坏了会计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资产负债观则更加注重交易实质,要求首先界定每笔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产生的影响及其后果,分析期间内资产和负债的变动,为确定当期收入和费用提供基础,提供的信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二)资产负债观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收入费用观下,确认的收益没有与资产、负债联系起来,递延、应计、摊销等会计程序的使用,使利润的核算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管理当局存在操纵利润的可能。资产负债观则是要求以净资产的增加来确认收益的实现,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操纵利润的可能,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资产负债现在准则中的具体体现

多年来,利润表在报表体系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利润成为考核企业管理层业绩、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一些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留下利润操纵空间。新准则凸显了资产负债表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提升资产负债质量。只有企业净资产的增加才是企业价值的增加、股东财富的增长,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利润观念。有助于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提高决策水平,避免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实行收益超前分配,充分关注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王军,2006)。

(一)基本准则的变化

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并入了会计基本假设,历史成本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计量中,取消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基本原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强调信息披露的明晰性和重要性。从强调谨慎性原则变为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更加重视现有资产的质量,重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义务。

(二)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期末净资产高于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因而对于企业持有的金融性质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因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未实现的损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确认为当期损益或直接进入所有者权益。

(三)存货核算取消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下,先发出的进入成本的存货是企业最近购入的存货,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是企业较早购进的存货,并非企业现实拥有的资产。资产负债观下,取消后进先出法,目的就在于更加真实的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源。

(四)引入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制度,改变了现行的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规定

对符合条件的开发活动支出允许资本化,有助于企业加大对科技和研发活动的投入,促进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企业的发展潜力。有助于企业的未来成长。

(五)所得税核算中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企业财富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共享;资金管理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大型企业面临着怎么样花费更低的成本来获得更高的利润,以及如何合理分配企业内部资金的问题。伴随着企业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财务管理模式从最初的分散管理模式逐渐发展改变,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创新管理模式在国内逐渐出现,而在这之中,财务共享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机制,出现后吸引了许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关注。

1财务共享和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

1.1财务共享概述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早已被各大外国企业验证,目前渐渐应用于国内大型企业中。财务共享模式是企业集中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来消除大型集团公司财务职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解决财务工作效率低下的弊端。但是,财务共享并不是单一的财务业务处理,而是通过简化业务流程和会计流程再造,将不同地区的实体会计业务通过同一个共享中心来记账和报告,增加了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财务业务处理速度。财务共享不仅可以节省系统和人工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同时可以保证集团企业中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统一。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手段,具有共享性、统一性、信息技术性和市场服务性的特征。

1.2资金管理的概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资金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急需恢复国民经济,因此对于资金管理国家大力支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资金最初由国家统一拨给,渐渐发展到如今实行的有偿使用资金。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措施对企业的“人、物、财”进行管理。而“财”则贯穿了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资金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管理是对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的总称。企业进行资金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企业系统内最大化地合理利用资金。

2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流程不完善,管理中存在漏洞

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是由多个子公司组成,在实际经营中,各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存在差异,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各个企业的财务体系出现偏差,每个公司就相当于不同的会计主体,这些都会导致部门和企业在财务业务处理中出现矛盾,给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同时,因为财务人员分散在各个地区,整个集团没有一个完整、强大的信息网,致使信息无法及时共享,信息传递不对称,总公司无法整体掌控财务情况,余额无法统筹管理,集团内部资金调度受到阻碍,且公司成员中可能会出现违规使用资金、挪用大额公款等情况,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传统的资金分散管理不仅不利于集团企业的发展,同时还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房地产集团通常会将重点放在项目的质量、安全及项目施行的进度和项目预期收益的方面,很有可能忽视资金管理的潜在风险。上述问题都是因为企业自身的管理流程不够完善,并且在实际管理当中存在漏洞而可能出现的,这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潜在的不利。

2.2无法及时审批并转移资金

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虽然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实行了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但是关于各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大部分权利仍集中在母公司手中。这也就意味着,子公司若需要有资金流出,均需要向上级报告进行申请,且通常情况下都需要一层层向上传递,不允许越级申请。并且子公司通常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并不与母公司在同一位置,这也就使得资金的审批跨越了很长的时间和区域,从而导致资金支付效率低下。如果子公司有紧急的资金流出的需求,在这种层层审批的制度下,通常难以及时完成支付,可能会使公司承受不必要的损失。

2.3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作为企业,每一个项目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筹集足够多的资金。目前企业能够进行融资的渠道有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等,但是因为部分融资渠道的条件非常严格,导致企业无法轻易利用这些渠道进行筹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国内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非常单一,大多都是选择定金及预收款、自筹资金等渠道进行筹资。

2.4专业人才安排缺乏规划

中国银监会对集团聘用财务人员有明确规定,即行业管理经验充足的战略投资者可以作为集团股东;经营团队需要由一位高级管理者和一位专业风险管理者组成;对人员从事财务工作的年限也有明确规定,因此集团对金融人员的要求极高。但是在实际企业中,仍有部分公司存在人员配置不达标、素质不过关的现象。同时,企业财务人员普遍缺乏正确的观念与意识,团队内部人员水平各不相同、配置不合理,甚至企业内部还可能会有制造假账、挪用公款的情况出现,导致资金管理陷入困境。而财务大多以录入、核对、统计等工作为主,因其岗位缺乏适度韧性与适时弹性,加上人员变革定岗定编不完善,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也会导致资金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3财务共享服务下企业资金管理改进对策

3.1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

企业的子公司通常分散在不同的地区,且进行的项目也并非单一,因此很容易出现子公司资金闲置、分散等问题。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应该加强对各子公司之间及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金整合,将资金整合的渠道不断优化完善,在企业内每日进行资金整合,保证账户做到每日核对。并且要对资金整合效率较差的部门进行重点关注,让管理层熟知财务共享的工作内容及流程,根据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前制定多种针对不同突发情况的应急方案,以进一步实现企业的业务标准化,并且对整个财务工作的流程进行详细分类,将管理工作渗入到每一项工作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

3.2重视全面的资金管理,拓宽融资渠道

企业应当重视对于资金的预算管理,可以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资金预算。因为企业通常都是不同项目同时进行,所以对于资金预算来说,可以采取分级预算的方式。在进行分级预算时,企业应当注意分级尽量细致,尽量避免出现层级交叉的可能,尽可能保证资金预算的全面性及准确性。并且分级预算也使企业资金流向更加明确,更有利于财务共享在企业中的实行。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企业可以增加融资手段,不再拘泥于原本单一的几个渠道,可以采用多手段结合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融资的金额,还可以分散融资的风险。或者探索其他新的、更容易、更有效的融资渠道来保证项目资金充足,帮助企业长远发展。在财务共享下,企业的资金流向更加透明,资金的使用也更加合理,减少了之前因分散管理可能导致部分资金闲置的情况,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融资压力。

3.3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同一类业务中实行轮岗制度,使所有人熟悉从基础业务到专业业务的流程及工作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日常工作中的内容,使财务共享成为培养高素质资金管理人才的摇篮。实施跨界定岗制度,从项目分管到整个团队的管理,不断向企业各个岗位、各个队伍输送优秀的管理人才。企业应将日常工作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难易程度进行量化,设置不同的考核系数。并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规定合适的考核周期,适当地制定奖励计划,以激发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4制定有效地监督管理措施

许多企业制定的监督制度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到执行上,因此导致企业风险的增加。执行严格的监督制度可以有效减少某些财务人员挪用公款、制造假账的情况,降低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且实行财务共享的企业多为经营规模大、子公司多的大型集团,因此更需要加大监管力度,谨慎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将各种大额资金的收支权集中于集团本部,适当放宽一些小额资金的调配,以提高子公司经营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减少各个公司的工作量,又放宽了一些权利,可以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和子公司的积极性。对于实际应用财务共享模式的公司而言,应当开展合理的监督工作,不断更新、完善监督体系,以使企业可以长足发展。一方面,企业应制定合理、科学的监督制度,通过决策方式展开监督活动,保证资金管理工作符合要求。对于资金集中管理监督机制,企业应当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包括高层管理者在内一起进行内部监督,依次提升监督工作的权威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在进行监督期间,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工作侧重点及市场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监督体系,在进行合理监督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的监督管理工作目的。同时,在实际进行监督管理期间,针对企业各种工作内容及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及时预测资金管理是否会出现问题,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升整体工作效果。

4结语

企业在实行财务共享进行资金管理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企业目前的情况,还要兼顾在企业发展时,未来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和挑战,并且提前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作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免影响企业的发展,通过全面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修改、完善其运用的财务共享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聂慧丽.基于财务共享背景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20(35):192+194.

[2]汪晶.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资金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3):154-155.

[3]黄霜霞.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的思考分析[J].今日财富,2020(14):91-92.

[4]赵小凤.基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分析[J].财经界,2020(20):155-156.

[5]王熙.财务共享服务下交通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研究[J].商讯,2020(19):43+45.

[6]曹明.财务共享模式下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9):6-7.

[7]高艺桐.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资金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9):72-74.

企业财富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业服务;财务管理;现存问题

企业要良性运转,财务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营及管理的核心,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物业管理行业作为带有社会服务色彩的微利行业,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管控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物业服务企业要提高其自身综合发展水平,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然而当前,一些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者自身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成本控制理念等因素,影响了其企业业务的良好发展。

1物业服务企业财务管理现存问题

1.1管理者较缺乏财务管理及成本管理观念,模糊管理大行其道

由于物业管理行业门槛较低,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者非行业科班出身,财务管理理念比较模糊,忽视对财务的管控。尤其是中小物业企业,由于管理区域规模较小,采用粗放型管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再加上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对资金、市场信息等资源缺乏有效的优化配置,此外对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较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致使这些物业管理企业经济效益较低下,企业行走在低端的物业服务区间。

1.2物业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素质欠缺,制约企业的发展

目前,大多数物业企业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在招聘财会人员时,不是注重招聘人员是否具有专业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与知识体系,不考虑招聘人员的职业操守;而是将招聘财务人员的标准本末倒置,为图省钱,以很低的薪酬为依据,去选用会计与财务人员。由于财务人员工资低,兼职做账的现象普遍存在。物业管理公司财会人员的能力及素质不高制约着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

1.3物业企业资金不足及筹资能力较差,制约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拓展

物业管理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其管理资金的来源、渠道与数量有限。一般来讲,物业管理企业资金只包括物业管理的启动资金、物业维修资金、日常综合管理服务费,再加上有限的经营性收入。而在融资方面,如银行借款渠道,由于物业管理企业规模有限,大部分均是中小企业,企业本身的注册资金较少,可供资信抵押的固定资产不多,物业企业走多元化经营所需要得到银行贷款的机会较小,即使取到数额也十分有限,制约企业的拓展。

2物业服务企业财务管理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强化管理者成本观念,建立及完善物业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制度

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服务性企业,财务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即是成本管理。为改变物业管理者财务管理模糊的现状,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者应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寻求会计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两者结合的最优模式。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者应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制度与程序,完善会计成本控制制度。为适应市场的发展,应强化物业企业的市场服务观念,物业企业若得到市场的认可,其服务质量及水平与所付出的时间与价值是成正比的。物业企业应不断寻求与建立适合市场机制的成本控制策略。物业企业应注重企业成本分析,根据成本、支出、利润等因素,规制成本管理程序中的问题。此外,物业企业领导者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全体均需承担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及财务经营管理的责任。管理者应注重运用财管人才之间分工配合的管理模式,使得物业企业运用有限的资金及管理水平提升服务及取得利润。整体而言,由于大部分物业企业均是规模有限的中小企业,其运用会计成本控制制度的程度、范围均不够广泛,其进行财务管理内容的扩展应用则相对受限。这是大多数物业企业继续推进发展的障碍之一,即其由于规模资金的问题存在成本控制程序实施较为困难的局面。如上述问题内容中,物业企业管理资金来源范围有待拓宽,其领导者及管理者理念有待提高,由此其成本控制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许多困难也就会随即迎刃而解。会计成本控制制度经营成本方面,注重采用适合物业企业管理的手段进行。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管理进程的推进对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而言,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此外,财务管理因素是一个物业企业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其是维系物业企业资金管理分配发展的必备要件。况且,物业企业管理者需从企业发展出发,从而选择最佳财务管理方式。领导者可安排学习研讨会,对财务管理即成本控制的财管人员进行专业指导。相信通过管理者观念的转换、财务管理模式及成本管控模式的发展,物业企业的发展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方向。

2.2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规范及健全物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

物业服务企业应加强对其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对未持专业上岗证的财会人员应为其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使其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考核。目前,大多数物业企业应通过提升与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职工素质,与提升其专业认识的方式,从而建立起高素质的物业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物业企业的财管人员管理问题是自身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物业企业的服务水平。物业企业财管人员需对自身问题进行明确,应进行深刻分析,否则难于实现物业企业服务质量提高的目标。物业企业工作人员均有责任不断发展壮大物业企业规模,财管人员在完善管理制度时应注重应用相对较低的资金以进一步增强财管程序的规范化。物业企业需在管理方面多加规制,尽量避免财管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的出现。物业企业内部需进行科学管理,并注重完善专业化、职业化的物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运用制度。即物业企业需通过创建优质的人才财务管理团队去加以完善并提高物业企业的服务与效益,建立物业企业的科学的人才管理理念与制度,并充分注重人员与资源配置。此外,物业服务企业相关决策人员在注重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的同时,需善于规范及健全物业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程序。还需根据物业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与目标对财务管理及控制制度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训练,此已经成为提高财务管理制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使物业企业财管人员在进行规范及健全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时,能依据这些管理信息内容对相关经济活动进行良好规划与决策。此外,企业需强化财务会计人员专业认识,也应充分注重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以提升物业企业管理效率及服务质量。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对专业的熟知程度、对物业服务企业工作的认识与了解及重视程度也十分关键。因此,物业加强对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2.3改善物业管理资金不足现象,提升筹资及运作管理能力

物业管理资金较多是向业主收取的管理费用,加之少许银行贷款的资金筹资能力和运用能力均需提高。物业企业需注重完善筹资管理体系,不断降低企业筹资风险,降低企业不良筹资损失,提升企业利润。其还需善于控制自身筹资经营管理程序,充分树立强大的信用意识并进一步建立有效的风险机制控制筹资风险。物业企业还需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尽量规避筹集的资金运作环节将易出现的问题,以降低风险。此外,物业服务企业必须提高筹资管理意识,提高管理理念与手段的结合水平。物业企业一些财会人员对筹资管理缺乏系统性认识及了解,加之其缺乏一定实践及理论经验。因此,应逐步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进程中的比重,提升其筹资能力。再者,由于筹资专业管理人员资源的相对短缺,物业企业的筹资管理也需运用多元化途径包括提升人才资源的重视度。物业企业现存理念与制度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其需不断提高自身筹资管理的质量,而且需促进其内部资金运作管理活动的良好展开。物业企业在进行筹资管理时,首要任务即是培养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树立信用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逐渐降低注册资金较少、信用度较低等带来的影响。此外,物业服务企业在树立有效的筹资信用意识的同时,管理者需构建一个完善的筹资管理体系或部门。由此,物业服务企业可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提升企业的筹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获得资源的能力。即管理者应需改善物业企业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为缺乏的问题,而企业筹资管理的相关环节也存在一定差错等问题。物业服务企业需维护其自身信誉方面等良好形象,并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加强各自的责任设定。由于物业服务企业筹资管理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因此,企业需严格规范财会人员管理行为,树立正确筹资意识,建立有效的机制,并对金融机构进行良好的标准化机制设定及执行。物业服务企业的所有筹资环节的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均应从理念上提高对筹资及资金运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高其筹资管理的质量,最终促使其筹资管理活动的良好展开。

3结论

总而言之,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管理环节具有关键性意义,物业服务企业需从多方面进行完善管理。即可通过强化管理者成本观念,建立及完善物业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制度;或是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规范及健全物业服务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抑或是加强物业资金管理等手段完善财务管理,最终使财务管理推进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逐渐走向完善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汪翠霞.浅谈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J].中国经贸,2013(10):34-35.

[2]李玲.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3(5):45-47.

[3]杨润平.论现代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J].科技风,2013(27):26-27.

[4]蒋凌川.关于物流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4(18):56-57.

企业财富管理范文第4篇

一、注重科学发展,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基础设施

绿怡居社区创建于年代,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社区已逐渐成为企业退休人员的人际交往、爱好特长的活动场地。但是由于社区的历史较为久远,很多基础设施不完善,这给老年朋友们来了很多不便,容易造成他们失落的心理特点。自年成立了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小组以来,社区领导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他们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多年努力,为老年朋友们打造了图书室、健身园、多功能综合活动室等丰富的活动休闲场所,收集藏书近5000册,添置了近20余种体育设备,搭建了近80平方米的演出舞台,开创了专栏宣传老年朋友的文学作品。

二、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

在开展社区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上,要随时掌握社区人员的生活动态、身体情况等各种信息,为了更好的了解各家各户的情况,我社区成立先锋社区企业退休人员服务小组,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制定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职责》、《社区社保专管员工作职责》、《活动室规章制度》等各项制度,并结合社区特色,创建了网格管理责任到人,将责任分配到人,层层落实,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三、开展娱乐活动,创新团建管理,促进社区和谐

社区工作人员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了主题鲜明,彰显时代气息的娱乐活动,并坚持以每月一活动为目标。通过精心策划,开展了“和谐社区一家人”文艺汇演;“我和祖国的岁月”征文、演讲比赛;“吃月饼、送月饼、闹中秋”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所开展活动涉及了戏曲艺术类、书画类、类等多种形式、涉及范围广的娱乐活动。

企业财富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集中支付改革;财务管理;影响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的十分迅速,企业实施集中支付改革,有利于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资金的有效率,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企业在实施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环节中,容易影响单位的财务管理。针对出现的这些影响,需要辩证的对待,并合理的对其调节和利用,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进行完善,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大中型企业集中支付利弊

(一)大中型企业集中支付优势

大中型企业进行管理期间,实施资金集中支付制度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运用集中支付方式可以对企业的不同账户展开管理,解决支付中存在的弊端。在这种支付过程中支付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集中支付环节也得到优化,部门人员使用的服务变得更加方便便捷,企业中的资金配置也得到进一步优化,规避资金出现不合理使用的局面。大中型企业中实施资金集中支付主要是依据现代信息展开管理,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可以展开动态管理,检查支出请求,满足项目进展中的实际需求。

(二)企业集中支付的弊端

企业集中支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实施过程中存在弊端。主要问题是企业和银行支付体系不够完善,部门信息无法进行沟通,部门的编制工作落实的也不到位,资金的使用上缺乏相应的合理性。企业总部难以及时有效的掌握整个公司的全部财务信息,在财务决策及公司运行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决策失误或者不真实的情况。

二、集中支付改革对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能够建立良好财务管理规范

集中支付制度没有落实之前,财务部门需要在进行监督审计的过程中对企业资金进行拨付,并做好监管工作。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落实,是对以往监管方式的改变,监督可以全程进行,还可以替换原来的监督方式。将新制度落实后,财务管理水平会进一步提升。这就有必要对项目资金进行规范管理,实施改革之前,经常会出现项目资金挪用情况,对专款专项造成严重的影响。改革实施后,对资金进行拨付时需要对合同、发票做好审核,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对预算单位提供的资料进一步做好审查。经过审核就可以确定采购的具体范围,并落实具体的采购制度,对采购制度做好纠正,确保采购行为规范化。

(二)促使资金流动性、效益性

企业实施集中支付改革,这有利于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对预算执行实施规范,将资金的使用效率全面提高;有利于对企业资金建立约束机制,从源头上对腐败问题进行防治,确保资金可以安全有效的运行;有利于企业合理筹措、调度资金,有效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促使部门预算细化,提高预算执行力度,增强资金支出的透明度,促使资金的流动性与效益性。

三、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

(一)优化集团公司理财观念

对集团单位的理财观念进行优化,采用“收支一体化”模式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单位成员资金归集效率高,结算关系清晰,可以提高资金周转速度,能够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另外,集团还需要对整体运营的负债率进行控制。集团单位需要解决自由支配资金短缺问题,改变原来的管理观念,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二)健全集中支付体系

企业实施集中支付过程中,支出管理是较为重要的环节。要想让大中型企业集中支付制度有效实施,需要制定一套健全的制度,并对支付信息进行完善,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对企业中的支付制度进行健全,使得大中型企业在实施集中支付业务时能够具有一定的依据。第一,健全企业集中支付管理的法制法规,对涉及会计核算的业务运用会计法规加以规范。集团公司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从事前到事后展开控制。建立预算组织体系,对预算责任中心展开划分,明确具体的权利与义务。明确预算目标,确定各个子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第二,建立企业集中支付内控管理制度,避免出现越权以及徇私舞弊的行为。公司上级部门对子公司财务的监管、财务审计,使企业可以适应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市场的多变性,随时对地进行改进,对经营业务展开修订,使企业活动和管理遵循一定的管理理论。

(三)充分运用动态监控系统

落实集中支付制度后,支付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也会给资金预算环节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为了对这种情况进行应对,需要建立集中动态监控系统,防范资金支付方面存在的风险,集团单位更需要从多个方位实施动态化的监控,能够对企业资金的全部环节进行动态监控,约束企业预算资金。第一,利用现代网格技术,防范资金支付风险,规范岗位操作规范,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第二,实现岗位不相容,对资金审批严格把关,授权审批控制。第三,做好资金的核查控制。

(四)实现企业信息共享

财务工作在进行期间,信息化技术具有较强的功能,企业财务部门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企业信息共享,建立的管理系统会更加透明。依据国家提出的要求,集团企业有必要展开联网运行,并和银行进行合作,完成信息的共享。进行这项工作时,更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信息管理经验,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让资金管理系统更加规范,确保企业各部门可以一体化运作,对企业资金的操作程序进行简化,合理应用流动资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比如大数据技术等,构建网络共享平台,将公司财务信息上传到平台上,以供财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的交流与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集中支付制度进行改革,会遇到一些阻力,对改革的顺利进行造成阻碍,这些阻力会长时间存在。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会对财务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单位必须支持实施支付制度改革,推动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宇雷.浅谈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7(1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