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设计要点

工程设计要点

工程设计要点

工程设计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道;交通工程;设计要点

引言

现代社会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愈来愈少,交通出行也往往一味追求快速到达目的地,也因此错过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物。而绿道交通工程所倡导的是一种慢行的理念,绿道交通工程主要由慢行道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组成,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通道,其给人们提供的是一个可以放慢节奏近距离接触和感受自然的开放式空间,人们在其中可以获得心灵的释放以及对自然美的享受,这也是绿道工程的魅力所在。

1绿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

1.1绿道的概念

绿道一词最早起源欧美,本意是指连接城乡的交通道路形式,而由于城乡之间的交通道路往往处于自然的环境当中,因此也就将其形象地称为绿道。绿道这一概念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晚,至今我国在绿道的设计与建设方面也没有形成完整而成熟的体系,但随着人们对绿色出行需求的不断加大,对于绿道交通工程设计的研究也显现出了极大的必要性。从形式上来看绿道是一种基于自然环境的开放式绿色空间,绿道建设经常选在有自然山脊、河岸或是风景区道路的区域中,通过合理规划建设慢行道,并配以相应的指示设施等配套服务系统,让游人在其中能够充分感受自然之美。同时绿道与城市公园、风景区、名胜古迹、居民区的连接也能够给人们的出行、游玩、放松提供极其便利的条件,并发挥出环境保护的作用,也有着很高的生态价值[1]。

1.2绿道的分类

由于绿道建设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对于绿道的研究仍相对不完善,在绿道建设类型方面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在绿道的分类方面也有着许多不同的标准,本文仅从绿道形式与功能角度着手,对绿道进行类型的简单划分,具体分类如下。1.2.1生态型绿道该类型的绿道在使用功能方面更加注重生态性,因此此类绿道在打通城乡的同时,并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相反,其建设还能够为野生动物的迁徙以及自然的物种交流创造相对良好的条件,并能够为自然可靠工作及人们的生态游等提供重要的支持。生态型绿道大都沿小溪、河流、山脊线等自然构造而建,通过这样的形式将不同的景点区域进行串联,并以公路、国道线等地段和河海沿线的绿化带为连接中心,从而更好地突出其生态价值。1.2.2游憩型绿道此类绿道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出行游憩的需求,通常会以具有一定长度的特色游步道为基础,建于其上。在选址方面,游憩型绿道通常将自然走廊作为主要的选址参考,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废弃铁路沿线、景观通道、河渠等人工走廊[1]。1.2.3河流沿岸型绿道河流沿岸型绿道工程一般多见于城市滨水区的复兴开发当中,通过沿着河流或其他城市水系沿岸建设绿道工程,来提高滨水区的开发利用效率,在满足人们出行、游览等需求的同时,刺激滨水区经济的发展。1.2.景名胜型绿道风景名胜型绿道大多为沿道路或水路等路径而建设的,此类绿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连接城市及其周边的各大风景名胜区,为人们进入风景区提供方便的条件,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风景区的游览观赏价值。1.2.5综合型绿道综合型绿道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其并非某种绿道的单一形式,而是将其他类型的绿道根据实际的条件与需要随机进行组合,其所构建的通常是一个功能较为齐全且能够满足人们选择需求的框架形式。

2绿道建设的重要意义

绿道建设不仅仅是作为连接城乡或城市中心的通道,其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性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于绿道建设意义的分析,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绿道工程价值的认识,并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绿道的积极价值,为绿道工程的推广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2.1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减小区域经济差距

绿道的建设通常连接着城市内部公共区域和城市外部的自然风景与名胜古迹区,这样就能够有效带动绿道工程沿线的经济发展。同时,由于绿道打通了城乡间的通道,以绿道为基础,充分发挥乡村自然环境及风景名胜等优势,促进乡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样也能够有效缩小城乡之间以及城市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间的经济差距[2],实现城市发展的均衡性,与此同时也能够为人们缓解生活压力、接触自然、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提供有利的条件。

2.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文化资源

现代城市中的绿道工程多是不适宜汽车通行的慢行道设计,同时绿道与以往的休憩区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摒弃了传统大块的规划形式,而改为狭长的线形结构,这样的结构对于空间的利用率更高,同时对于泊车的限制也更大,这既可以减少城市出行的车辆数量,同时绿道工程还倡导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的理念,其规划与景观布局更适宜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通行,既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能够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并且还能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2]。此外,绿道工程建设更好地重组了自然生态环境与资源,能够在城市中为自然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同时绿道的建设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为了获得一个干净整洁的休憩、放松环境,人们可能会自觉地改变一些平时出行、旅游中的不良习惯,以保护绿道周边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资源。

3绿道交通工程设计要点

要充分发挥绿道工程的作用与价值,就必须要以完善、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作为基础,以提高绿道工程设计的水平与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对绿道交通工程设计规划的要点进行科学分析,从绿道交通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慢行道、服务设施、标识系统以及绿道景观设计四个方面着手,并充分考虑各组成部分在实际功能方面的要求,以满足人们在绿道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3.1慢行道的设计规划

慢行道的设计规划中最主要的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及功能要求合理设计慢行道的宽度与线形,通常慢行道按照功能的差异,可以分为自行车道、步行道、无障碍通道以及综合慢行道几种类型。在慢行道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地表植被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同时在选线的过程中,还要将环保、护林、防火、管理等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确保选线的合理性以及周边景观的丰富性,满足人们的游览需求[3]。此外,在慢行道铺装方面既要保证其经济适用,还要达到较好的美观性,最重要的是要确保铺装施工的质量以及整体的安全性,突出绿道交通工程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出绿道的价值。

3.2服务设施的设计规划

单纯建设慢行道是无法满足行人、游客以及管理工作需求的,也不能够充分发挥绿道工程的价值,因此,还需要建设完善的服务设施,满足绿道使用中各方面的需求。在服务设施的设计与规划中,首先应注意从方便游人的角度出发,合理进行绿道的集中或分散布局规划,并保证经营管理的有效开展。同时绿道出入口、公交接驳站、景观节点等应该相对集中设置,要确保此类服务设施的有效利用率。此外,服务设施的建设选材必须要保证其生态环保特性,应便于移动、拆卸,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

3.3标识系统的设计规划

绿道工程中的标识系统也是绿道重要的配套系统,其在绿道的使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标示与引导作用。标识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交通标线和交通标志两个部分,交通标线主要是为保证绿道的连通性而设立的,其设计规划要求具有连通性与专属性,并要保证足够的宽度,颜色应选用白色,根据实际情况还设有自行车地面标记、下车推行标记等,标记的设置间隔应符合要求,并要能够起到强调绿道路权的作用[3]。交通标志的设计必须要满足清晰、简洁的要求,在保证标志引导作用良好发挥的基础上,还应突出标志设计的特色性,以区别于一般的标志,同类标志应保证合理的设计间隔,同时还要注重选择环保材料。

3.4绿化景观的设计规划

绿化景观是绿道发挥生态价值的关键所在,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必须要以生态保护和生态资源科学开发为基础,根据地区气候、环境、土质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植物种类进行景观构建,在确保绿化植物景观布置适应性的同时,还要充分保证植物及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为不同的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与繁衍的空间、环境,既满足人们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也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4结语

绿道工程的建设是推动绿色出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因此,应着力加强绿道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保障绿道工程建设的质量,充分发挥绿道工程的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使绿道成为促进人与自然、生态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纽带与桥梁。

参考文献:

[1]朱大海.浅谈交通工程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2):39-46

[2]凌焕然,王伟,樊正球,等.近二十年来上海不同城市空间尺度绿地的生态效益[J].生态学报,2011,31(19):5607-5615.

工程设计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子工程设计;要点;难点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054-02

电子工程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又十分有意义的课程,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就更加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与了解,电子工程的设计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是还存在许多重点问题以及难点问题。因而在进行电子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进行各个方面的重点研究,把握住基本的设计要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难点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分析对策。唯有这样,才可以更为全面系统的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意义,从而扎实将这门课程的精髓应用到所需要的各个岗位中去。

1电子工程设计的要点分析

1.1要重点进行方案的确定与分析

我们在进行电子工程设计之初就需要明白有些已知条件,比如D、F、v、PW、nw,在双圆柱型的电子工程设计方面,我们就可以把握住这个基本公式,应用进行计算。在已知条件为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将其转化成PW、nw的基本数据,这一数据所应用到的公式也是分成三个主要部分,首先,在双圆柱的基础上,应用的已知条件,采用公式进行系统计算。在锥—柱①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在锥—柱②的过程中,利用PW=2P,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处理。

1.2要认真进行电动机的选择处理

在电动机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即类型方面,要设置成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在功率的处理过程中,要把电机额定功率Ped≥实际需要的功率Pd

使用公式进行处理,在这个公式中,PW是指工作机的输出功率,是指总效率。第三个方面就需要考虑转速的问题,其中同步转速:3000、1500、1000、750r/min,满载转速nm:nm#,价格$,体积$,但i总# ,可以使用一个基本的公式进行计算,即进行分析处理。

1.3要采用速比分配的原则完成对整个电动机的设计计算处理

在整个电动机的设计计算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让各级传动机构的传动比都应在合理范围内,以符合其工作特点。其中,必须要保证各级传动机构的尺寸基本协调,才能够保证整个结构的匀称合理。另外,带传动的比例不能太大了,否则就会直接导致带轮半径大于减速器的中心高度,从而导致带轮与器械的底架发生碰撞。与此同时,我们所进行的传动装置设计需要拥有比较下的外廓尺寸以及基本的重量来作为支撑。我们还可以通过把各级大齿轮额浸油深度控制在大致相等的范围内,继而实现浸油量的基本。在对电子工程的配件进行速比分配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保持各个零件之间不发生干涉性的碰撞行为。

2电子工程设计的难点分析

2.1对各个轴运动参数与动力参数的分析研究

在功率方面,有个表格值得进行参考:

在转速方面,也有个值得参考的表格材料:

2.2针对各个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分析

首先,在齿轮的传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分析m、z、a、B 、β 、 d 、 da 、df 等难点因素的存在,其次,在进行带传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到型号、根数、带长、中心距、带轮宽度、压轴力等各方面的基本因素,再次,在链传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考虑型号、排数、链节数、中心距、链轮宽度、压轴力、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我们要结合型号以及直径完成对于联轴器的选择。在齿轮传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建议大、小齿轮均选45号钢,小的进行调质处理,大的进行正火处理。在对双圆柱斜齿轮的考量过程中,就要考虑到a12≥100 (90)mm、 a12+a34 ≤280(300)mm、mn?2mm,并且应圆整(个位数为0、5或偶数)、b精确到“秒”、 d1>45mm、d小数点后2~3位、b1>b2(5mm~10mm)圆整位置。对于锥—柱齿轮而言,锥是要保持m>2.5mm~3mm、d1?60mm 、da2?220mm,柱则需要保持a34≈140mm。我们对于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以及传动比总误差的校验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带传动的型号、根数、带长、中心距、带轮宽度、压轴力等,我们所给出的建议值都是Z小于5,链传动过程中的型号、排数、链节数、中心距、链轮宽度、压轴力、方式等一般都要将链节数控制在偶数范围同时将链轮的齿数控制在基数的范围内。在对联轴器的考虑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三个方面联轴器的考虑,即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弹性柱销联轴器和梅花形弹性联轴器。最后,再应用公式来进行传动比总误差的校验试验。

总而言之,电子工程的设计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关键性作用,认真掌握这门基本的技术对于今后的生活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我们不可以忽略的是在电子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的破解,对一些要点问题进行重点的把握,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逐一的克服。最终起到使得整个电子工程设计达到我们所需要其达到的最终结果的作用。为今后的电子工程教学提供便利,为从事电子工程设计的人提供更为切实专业的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工程设计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高铁;桥梁工程;设计要点;施工要点

1 跨高铁桥梁工程设计要点

1.1 跨高铁桥梁工程桥梁形式的选择

就桥梁结构而言,其形式较多,主要包括悬索桥、简支梁、斜拉桥、拱形桥等等。在如此众多的桥梁结构形式中,正确选择一种适合跨高铁桥梁工程的形式是其设计的要点,也是设计难点。下面仅对以上几种桥梁结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选出较为理想的跨高铁桥梁结构形式。

1.1.1 悬索桥。这种桥梁形式虽然在跨越能力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但由于桥梁是建在高速铁路之上,所以无法进行主梁的垂直吊装施工,因此,其不适合在跨高铁桥梁工程中使用。

1.1.2 简支梁。该结构形式具有施工便捷、成本低廉等特点,但由于简支梁的最大跨径通常都在70m以内,致使其难以满足大跨度的需要,所以也不适合使用。

1.1.3 斜拉桥。这种结构形式的桥梁,其主梁一般是采用斜拉锁予以加固的,在拉索的作用下,结构的抗拉强度较高,从而大大降低了主梁的计算跨度,其最大跨径能够达到1300m左右,其中采用混凝土结构的主梁最大跨径也能达到600m。所以该结构可作为跨高铁桥梁工程的桥型之一。

1.1.4 拱形桥。在该结构形式中,通常是由主拱来承受轴向力,如果拱轴设计的合理,其截面的实际弯矩一般为零,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而且造价也相对较低。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混凝土拱桥的最大跨径能够达到500m,而钢拱桥则能够达到800m,所以这种结构形式也适合在跨高铁桥梁工程中应用。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斜拉桥和拱形桥这两种结构形式均适合在跨高铁桥梁工程中应用,而具体选用哪一种结构形式,可根据实际工程所在地的地形情况、资金投入情况等予以确定。

1.2 工程防护设计要点

由于高速铁路的特殊性,使得跨高铁桥梁工程的防护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其主要作用在于确保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在进行工程防护设计时,应本着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设计理念,并遵循安全可行、经济快速、绿色环保的设计原则。防护设计应包括如下内容:高铁运行安全的防护、路基防护、防护支架的拆除以及防护管理等。

通常情况下,高速列车的时速可以达到200~350km/h。经过精密的计算分析得知,当列车时速超过300km时,应当保证列车侧壁与结构物之间保持4.1m以上的距离。此外,跨高铁桥梁所采用的双立柱、普通钢材纵梁和横梁以及桥面板的防护体系均必须符合结构要求。根据高速列车风可能对防护支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设计防护支架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立柱顶部设置风嘴;其二,尽量拉大防护支架之间的跨度和立柱间距,确保上部顶板密闭安全;其三,努力使防护设施的表面积最小化,有利于减少风压影响。

2 跨高铁桥梁工程施工要点

2.1 施工难点

跨高铁桥梁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以下两方面的难点,一方面,桥梁施工会对高速铁路的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具体体现在施工机械有可能侵占高铁线路的界限、桥梁基础施工时可能对高铁基础造成影响、上部结构施工时有可能会出现物体坠落等情况,从而威胁列车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高速列车运行对施工的影响。如列车在桥梁下方行驶使会产生较大的气流,并对附近的人和物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力,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要想确保桥梁施工安全性和防护设施的完好性,就必须在跨高铁桥梁工程设计时制定有效措施,以减少高速列车通过时产生的诱导气流破坏力。在我国现有的规范体制中,尚未对列车高速行驶所产生的风力影响予以明确规定。所以,只能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运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不同车头形状、人车距离和车速所产生的高速列车风对附近人体产生的气动影响进行研究。可采用以下两种措施减少列车风对施工人员的不利影响:其一,避免列车风的气动作用力直接作用于施工人员人体;其二,严禁在高速列车通过时进行施工。

2.2 施工方法的选择

2.2.1 转体施工法。所谓转体法是指在桥墩上或桥台上预制一个转动轴心,转动轴心的上部构造应在桥址附近预制,具备整体旋转功能,其旋转角度必须根据现场整体情况而确定,下部要固定桥墩、基础。转体法适用于拱桥、斜拉桥和连续梁桥桥型施工,具备安全风险小,跨线作业效率高(就高铁而言,其养护时间不超过4h就能够转体到位),对既有线影响小,施工跨越能力强,可在梁端和跨中合龙等优点。与此同时,也存在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以及施工成本高的缺点。

2.2.2 顶推法是指先在沿桥轴线方向的后台开辟预制场地,而后通过利用水平液压千斤顶施加作用力,借助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炔模压板特制的滑动装置,将梁依次顶进对岸,就位后落架,最后更换正式支座以完成桥梁施工。顶推法适用于等截面、多跨度、小跨度的连续桥梁施工,具有跨线作用效率高、对既有线干扰小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施工方法使用范围小,需设临时墩、线内作业量大、安全风险高等缺点。

2.2.3 悬臂法。所谓悬臂施工法是指顺沿桥梁跨径方向进行逐段对称施工的方法,无需配置临时支墩和支架。悬臂施工法适用于斜拉桥、连续梁桥桥型的施工,具备施工成本低的优点,但是也存在需要设置防护棚、线路作业时间长等缺陷,同时由于线路运营与防护棚施工存在较为严重的相互干扰,所以导致运用悬臂施工法施工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

2.2.4 现浇支架法。该方法主要是指在桥梁结构下方沿桥轴线方向搭建满堂支架,并以此为平台,对桥梁结构进行分段或整体施工。其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由于该施工方法跨线作业时间较长,可能会对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不太适合在跨高铁桥梁工程应用。

通过对以上几种施工方法的分析不难看出,仅有转体施工法对高铁造成的影响最小,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可予以采用。

2.3 施工注意事项

2.3.1 在现场施工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设置防护设施,严禁在未设置防护设施的位置上进行施工。

2.3.2 防护支架的装拆应可能在列车运行的天窗时间进行,即零点到四点这一时段。

2.3.3 施工时应进行安全接地,以便消除电力牵引对防护支架的感应电影响。

2.3.4 在进行平台安装施工时,门架及平台的起吊应采取相应的绝缘措施。

3 结论:

总而言之,跨高铁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加之高速铁路的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设计和施工难度,为了确保桥梁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应在设计和施工环节上,重点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高铁的特殊性,选择正确的桥梁形式;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则应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要点,以此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梁中书.跨铁路线钢箱梁架设施工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6).

[2]文望青.高速铁路桥梁实现跨越功能的桥式方案设计[J].山西建筑.2008(25).

[3]朱张峰.郭正兴.刘利军.京沪高铁(90+180+90)m连续梁拱桥结构性能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1(1).

工程设计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 技术; 理论; 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214-01

一、前言

随着水利工程施工的不断进步,研究其施工组织设计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水平,从而促进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述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对工程进行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论证和评估的一个重要根据。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正常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员的共同关注。水利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前期准备、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等各项内容,按照设计提出的工程结构、数量、质量、进度和造价等要求修建水利工程的整体工作。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施工组织设计仍然是设计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而施工组织设计是总体设计方案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水利工程施工的组织过程中,掌握必要的、核心的设计规范及要求,是保障施工安全、正常进展的重要砝码。尤其在新时期,随着水利工程施工形式、内容的不断变化,对施工组织的设计规范进行细致的解读,掌握核心要点,其现实意义尤为明显。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形地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条件也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施工的对策。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一些实际的因素的制约,使得施工的条件变得很是复杂。因此,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做出一套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一份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1.水利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

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各个地方对地基的处理方式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水利地基进行施工组织,现在我们最常见的技术就是把地面的表皮进行挖深,加强对地基的固定。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先进技术处理这个问题。比方把土方进行开挖,然后在地坑下进行钢筋的固定及模板的支撑,最后进行混凝土的回填灌浆,接触灌浆,固结灌浆等这种技术。

2.水利工程中施工导流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中是不可缺少的。而在整个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导流方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期间如果出现施工的导流问题,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是:“上截下排”在河水的上游建立截水构筑物:围堰。而且在这个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建立结构比较稳定的建筑进行拦坝,而且在建立水利工程时必须考虑,河流的洪水季和枯水季之分,一般在河流枯水季节进行施工。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因素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以免在以后的施工中造成没有必要的施工麻烦,而且导流构筑物和泄水构筑物等水下构筑物一定要在汛期之前完成,这就会给水利建设工程赢得时间。

3.预应力锚固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也占据了不可缺少的低位。它的优点是经济效益高、适应范围非常广泛、而且能够加固和补强原有的建筑物等,这种技术同样的也是用土建工程中的墙体工程,这种技术的根本原理就是在建筑物变形之前来施加主动的预应力,这样就改变了建筑物的受力条件,从而起到了加固建筑物的作用。实施预应力锚固的技术主要是采取造孔、编束、放束、锚固、张拉和防护这几个步骤。

四、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合理选择施工方案

良好的工程施工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程结构及其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这其中还包括工程施工顺序、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技术特性等。一般情况下,良好的施工方案可有效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以及均衡性,确定工程施工相关强度的合理指标,提出与施工顺序、施工平面以及施工场地等相应的合理布置;并且通过对工程施工物质供应、材料消耗以及技术提供等的研究,为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提供最基本的资料等。

2.合理规划施工进度

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规划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工程施工进度的整体规划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囊括了工程建设伊始至工程竣工这一完整的过程,涉及到所有工程的项目组成、各个单项工程施工程序、进度、技术供应等内容。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及管理部门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合理规划,明确提出工程的总体规划强度以及施工时间进程等各项指标,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人力、物力及财力等得到合理分配利用。

3.合理布置施工平面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合理布置施工平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为主体工程的施工以及运行提供更加优秀的服务。同时,施工平面的合理布置,还能够较好地处理好施工现场与施工所需各项设施及建筑物间的复杂关系,使得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规划的相关内容要求,对施工场地临时房屋建筑、临时水、电管线以及材料仓库和相关附属生产企业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以保证施工人员文明施工。

五、水利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1.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且对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第二,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新进场的施工人员,必须要进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之后,才能参与施工;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等防护措施,由专门的电业人员对现场的用电安全负责。第三,由专门的负责人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对于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早发现,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对工程安排的优化

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看,以施工质量的保障以及施工安全的保障为基本前提,为了能够使整个施工质量更加的理想,还需要做好对施工人员,对现场设备,以及对气候条件的控制与安排工作,使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条件、因素均能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此环节中,需要注意对施工人员的合理安排,为了能够使实际的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计划上的进度要求,相关标段可以增加部分有水利工程专项施工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给予基层施工人员操作指点,避免基层员工仅依赖于个人经验随意进行施工作业,从而也能够达到控制重复性施工或返工问题发生的目的。

3.对成本控制的优化

成本会直接对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水平乃至整体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因此,成本控制工作在施工企业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是相当突出的。从成本控制的角度上来说,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优化途径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其一,需要从对人才的控制角度入手,使人才在企业运转中的主动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货;其二,需要从对机械设备的控制角度入手,使机械设备能够在整个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性能得到稳定且可靠的发挥。

六、结束语

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发展要点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设计的有序进行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关人员应该从水利工程施工的客观实际出发,比对自身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熊瑶,李禹君.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2(14):62-63.

工程设计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要点;养护;基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园林绿化工程包括水景,园路,假山,给排水,造地形,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无论是哪一项内容、细节,从设计到施工都关系着整体的景观效果。由于园林工程有多项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多个施工单位共同完成,因而,更要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做好,才能在保证施工进度和工期的条件下,保证工程的质量。

1、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

1.1 栽植前的施工要点

1.1.1 绿化地平整、清理。种植地表应按预算定额规定在30cm 高差以内进行平整,同时清除砾石草杂物,坡度右定为2.5~3.0%之间以利排水。还应考虑将地面水最终汇集至市政管网或其它渠道排走。

1.1.2 绿地种植土质要求。土壤PH 值为5.5~7.5 土质疏松,不含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种植土深要求:草地大于30cm;花灌木要求大于50cm;乔木则要求在种植土球周边有大于80cm 的合格土层,若受现场地物条件限制,可依实际与质监单位商定。

种植层须与地下层连接,无水泥板、泥青、石层等隔断,以保持土壤毛细管,让液体、气体的上下贯通。在耕翻中,若发现土质不符合要求,必须换合格土。换土后应压实,使密实度达80%以上,以免因沉降产生洼陷。

1.1.3 基肥。针对土质实际,要求施工时对各种花草树木均应施足基肥,以弥补绿地土壤肥力不足来改良土壤,以使花草树木恢复生长后能尽快见效。按设计施工可用下列基肥:垃圾堆烧肥、堆沤蘑菇肥、塘泥、堆沤蘑菇肥。

1.1.4 挖穴。位置要准确,挖的坑以所定灰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坑的大小依土球规格及根系情况而定,带土球的应比土球大l6~20cm。裸根苗的应保证根系充分舒展,坑的深度应比土球高度深10~20cm,除行道树的坑外,坑的开头一般宜用圆形,且须保证上下口径大小一致。要直上直下成桶形,不得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以免造成窝根或填土不实。

1.1.5 定点放线的处理。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如分车带中栽植乔木,遇路灯灯柱时,因有与灯柱保持2 米距离的规范要求,放线时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距。另还有行道树的定点,由于道路两侧地下管线、消防栓、商店等因素时常要适当作些调整。

1.2 栽植注意事项

1.2.1 种植

种植时首先检查各种植点的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足够的基肥,基肥是否与泥土充分拌匀等。值得注意的是,种植时在底肥与土球底接触间应铺放一层约10cm 厚没有拌肥的干净种植土。

1.2.2 树木种植好后还要做以下工作:

还土,一般用种植土加入腐植土,(肥土制成混合土)使用,其比例为7/3。注意肥土必须充分腐熟,混合均匀。还土时要分层进行,每3Ocm 一层,还后踏实,填满为止。立支柱,一般3~4 根杉木高,或用细钢丝绳拉纤要埋深立牢,绳与树干相接处应垫软物。浇水三遍,第一遍水水量不易过大,水流要缓慢灌,使土下沉,一般栽后两、三天内完成第二遍水、一周内完成第三遍水,此两遍水的水量要足,每次浇水后注意整堰,填土堵漏。草坪设计种植的绿地地面土质必须符合要求,清净杂物,平整至所需坡度,均匀撒施基肥,与土拌匀。然后将块状草皮连续铺种,草块间缝小于2cm。铺种之后浇足水,等半干后打实,使草与土壤充分接触。隔天连续拍打3 次以上,使草地拍实、平整。其它植物按常规种植方法种植,要求种植后修整冠型,体现设计效果;种植土深度应依所种品种确定挖深深度,并混入基肥种植。

1.2.3 修剪整形

花草树木种植前修剪主要是为方便运输和减少水分损失等而进行的。种植后,应考虑植物造景以及植物基本形态重新进行修剪造型,去掉阴枝、病残枝等,并对剪口作处理。使花草树木种植后的初始冠型既能体现初期效果,以有利于将来形成优美冠形,达到设计目的和最终效果。

1.2.4 追肥

主要追肥氮肥和复合肥。草地追肥多为氮肥,在养护一年内,按面积计算约每月每米250g(2~3 次)尿素做追肥,可撒施或水施:花木和乔木最好使用复合肥,花木每月每增加碳纤维和粘钢加每平方米10%(2-3次)左右,灌木每株每月25g 左右,乔木每月每株150g 左右。施工时的具体用量可由施工方案依实确定。

1.2.5 抹不定芽及保主枝

对路树,如为截干乔木,成活后萌芽很不规则,这应该在设计枝下高以下将全部不定芽抹掉,在枝下高以上选3~5 个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有利于形成均匀冠幅的新芽保留,将其余的抹掉。其余乔灌木依造景需要去新芽,以利用形成优美树型为准。

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材料方面

园林绿化工程的材料主要分为绿化苗木材料、园建材料、水电安装材料三部分。所以材料采购要遵循“质量好、价格低、运距短”的原则,进场材料要正确计量,认真验收,最大限度的减少采购过程中的管理消耗。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使用计划,避免停工待料现象发生;材料的领用应严格控制,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对于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2.2 土方方面

土方工程主要控制为土壤质量和土方造型两方面。土壤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要对土壤进行理化性质(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化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客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客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符合相关要求。土方造型要兼顾景观和排水要求,景观是功能性要求,排水是技术性要求。

2.3 重视施工方面

全面控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的施工工艺及控制重点工序质量是构成合格工程质量的基础。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项目都是由土方工程、绿化种植、建筑小品、水电安装、园路铺设、水景工程等等若干个分项、分部工程组成,要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良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对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并按照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对施工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应对操作人员、材料、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和验证,并进行必要的控制,做好验证记录,工序记录的主要内容为质量特性的实测记录和验证、签证。

2.4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阶段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园林绿化工程合同期内的养护,一般规定从工程竣工到工程移交至少需一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一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得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3、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3.1 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

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是打造一个成功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