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方案

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方案

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方案

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Enhance Industrial Design Globalization

彩格工业设计是集工业自动化及产品设计、设计资源整合、系统方案构建、创新模式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设计机构。

彩格企业文化

彩格愿景

实现服务于人类的全球化工业设计协作

彩格使命

为科技进步和人类健康而发明创造

彩格核心价值观

厚德 和谐 求知 创新

彩格任务

为企业构建“技术对接、资源共享”的平台;

为人才设立“创新思维、施展才华”的平台;

为学生打造“深入实践、拼搏进取”的平台。

彩格服务

1、系统方案构建

由专业的系统构建团队协助企业构建产品研发、设备改造、生产管理、流程再造、营销模式等方面的系统优化方案。

2、供需资源整合

全球化整合工业设计供需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工业设计全球化协作,服务于中国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需求。

3、产品创意设计

彩格工业设计自主研发创新产品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并根据客户需求,为其量身打造高品质的创新产品设计方案。

4、企业技术升级

彩格工业设计针对企业的产品、设备、流程等需求,结合实际为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和升级服务,提高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创新模式应用

彩格工业设计根据所设计研发的具体项目针对市场需求建立不同的创新应用模式,并与企业进行实质有效的合作。

全球化资源整合模式

彩格工业设计公司除了在哈尔滨建立系统构筑的核心团队之外,还在北京、香港,并拟在上海、深圳、台湾、德国等地分别创办同名公司,目的是全方位整合设计资源和需求资源,并借助环球工业设计平台、环球工业设计杂志、环球工业设计服务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系统,构建综合性、全球化的工业设计服务体系。

合作盈利模式

1、买断式研发制造

彩格工业设计团队与客户签订合同,并保证设计或产品只提供给签约客户。客户在一定时期拥有专属权、使用权、经营权,提高被服务企业的生产和永续经营的能力,并为其带来长期效益。

2、打包式技术转让

彩格工业设计团队将自主研发产品的生产技术或设计方案所有权及使用权全部打包转让给客户,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合作式技术支持

彩格工业设计与被服务企业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为客户解决机械结构、外观造型、程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客户可获得从设计研发、改造升级等全方位技术服务。

4、嵌入式设备租用

彩格工业设计团队依据客户对创新研发的投入能力提供高品质的生产设备,分别制定相应的分期付款方案。

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组织理论 大学生创业团队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52-05

[作者简介]王飞,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团委书记(江苏南京211816)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活动对于增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缓解就业压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党的十报告强调,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目前,江苏省90%以上的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30%的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创业是一项包含技术、资源、营销等综合因素在内的复杂社会活动。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专业技能、经营技巧等方面能力有限,很难通过一己之力创业成功。因此,寻找合适的创业伙伴,组成团队共同创业已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创业团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学生为了共同的创业目标开展创业活动的群体。在团队创业过程中,团队成员由于个体差异,在思想观念、情感沟通、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会出现分歧,产生冲突与矛盾。随着我国政府对大学生创业贷款、项目扶持等力度的加大,大学生在资金与资源方面的创业矛盾将会逐步得到缓解,而大学生创业团队自身的管理问题则日益凸显,并成为大学生创业难以逾越的鸿沟。新东方教育集团执行总裁陈向东曾与大家分享创业经验:“成功来自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如果创业团队能够理智面对冲突、妥善处理冲突、合力预防冲突,那么创业活动就能有序开展;如果放任冲突或处理不当,那么就有可能激化冲突,最终导致团队分崩离析、创业失败。运用组织管理理论中关于组织冲突等相关理论,能够指导大学生创业团队有效管理组织冲突,促进创业团队有序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案例调研

我们对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中的30家企业以及创业孵化园中的15家企业负责人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其中以团队方式进行创业的为100%,大学生完全占股的为80%。据调查统计,在我校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里,团队管理矛盾占25%。同时,我们发现,大部分创业团队管理者在管理团队的过程中主要依据的是以往学生干部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极少有团队管理者会通过学习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论来管理团队。通过调研,我们选取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创业案例作为本文例证。

典型案例一:

2009年5月,南京工业大学06级学生金某参与创办南京壹点绿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前期主要开展复印、喷绘、横幅等业务。金某参与创业不到一年时间,由于创业团队核心人物缺乏管理能力,难以服众,团队瓦解,创业活动停滞。金某接管公司重新组建团队继续创业,但由于传统复印行业利润较低,团队成员对公司发展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公司没有经济前景就离开了团队,一年后,团队瓦解。经历两次创业失败后,金某吸取教训,开始考虑拓展公司业务。在又一次招募团队成员后,公司将业务逐步推广至框架广告、户外媒体广告、校园社区活动承办等,终于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目前,公司运营良好。

典型案例二:

2013年1月,南京工业大学08级学生李某创办南京物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通过网络直销的方式销售具有原创设计的创意T恤,赢得年轻人的喜爱。李某曾是该校创业协会的会长,他的团队刚开始只有4人,现在已有10人。其中有学生物的,有学化学的;有在校生,也有毕业生。李某每两至三天召开一次正式会议,团队成员共同商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该公司租用的办公室墙上,贴着一张有一面墙大小的白板纸,上面写满了每次开会时团队成员的讨论意见。李某坦言:“现在我们之间的意见分歧是团队所有问题的全部,我每天都在想着如何让大家达成共识……如果实在没办法,那就一起出去聚餐。然后,大家就会认识到其实都是为了公司好,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目前,该公司日销商品逾百件,运营良好。

二、大学生创业团队中的冲突表现

“冲突就是感知到的矛盾的差异导致某种形式的干预或对立”。冲突的类型主要有任务型冲突、关系型冲突、过程型冲突。在大学生创业团队中,冲突就是团队成员之间能够感知的对立状态。大学生创业团队冲突主要表现为观念冲突、关系冲突、过程冲突。当冲突发生时,往往是各类冲突纠结在一起共同爆发。

1.观念冲突

观念冲突指向人的思想。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基于共同的创业愿景走到一起,团队成员具有热忱的创业激情和美好的创业理想。但创业的过程永远伴随着机遇与风险,面对同一个挑战,由于团队成员的价值观不同,看待问题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也会不同,从而产生价值观念的摩擦与碰撞,从而引发冲突。案例一中金某的团队第二次瓦解主要是由观念冲突引发。团队成员对创业前景判断不一,最终导致团队解散。

2.关系冲突

关系冲突指向人的情感。大学生创业团队中的关系冲突首先表现为结构关系冲突。作为团队,成员之间一定会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通过设置合理的团队结构,可以使团队成员明确分工,确定职责。在团队中,团队成员之间不可能有绝对的权力平等,总会存在上下职级关系。而大学生群体崇尚个性与自由,对于秩序与职级具有天然的叛逆性。大学生的这种性格特点不利于结构关系的稳定。其次表现为经济关系冲突。团队成员的工资报酬及每个人对报酬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人关注长期的收益,有人看重短期的收入,每个人对报酬的心理预期也不一样。这些都容易引发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最后表现为情感关系冲突。团队成员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冲突。案例一中金某团队的第一次瓦解主要是由关系冲突引发的。在这个创业团队中,团队管理者没有能够处理好与团队成员的关系,逐渐失去了大家的信赖与拥护,导致团队人心涣散,创业失败。

3.过程冲突

过程冲突指向人的行为。过程冲突主要表现为团队成员在处理具体事务过程中发生的冲突,体现出团队成员不同的处理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对产品的推销方式、某笔资金的具体运用、某项资源的联系运作等,团队成员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这些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冲突与矛盾。案例二中的冲突主要体现为过程冲突。李某团队成员由于所学专业不同,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如果这种分歧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发展为良性的讨论、思辨,那么就能够促进团队的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团队成员之前的关系,影响创业活动的开展。

三、大学生创业团队中冲突的成因及影响

1.冲突存在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时,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冲突理论的人际关系观点认为,“对于所有群体和组织来说,冲突都是与生俱来的”。在大学生团队创业过程中,矛盾与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创业团队中的成员要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同时,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各项生理机能成熟,引发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的节奏不同步,使得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大学生,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陷于焦虑状态”。创业成员心理与生理发展的不同步、创业愿景与创业实际的不一致,必然使得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产生冲突并引发矛盾。

2.冲突产生的原因

在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过程中,组织冲突主要源于组织结构、信息沟通、个体差异等问题。(1)组织结构问题。在组织结构中,含糊不清的地位关系会引起冲突。大学生团队创业初期,团队成员往往一人身兼数职,采购、财务、公关、销售等各项职责集中在一人或几人身上,成员之间角色定位不够清晰。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主要是同学、朋友或亲戚,维系彼此之间关系的主要是亲情、友情,而不是规范的组织结构体系。大学生群体对自由的向往、对自我个性的追求也会导致组织结构的松散零乱。如案例一中,团队成员认为管理者能力不强,不愿服从管理,最终导致团队解散,创业失败。(2)信息沟通问题。信息沟通是当前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交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虚拟世界里微博、微信上的热火朝天,与现实世界中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僵化等现象形成巨大的反差。“信息沟通的媒体不仅包括语言、文书化了的指示和报告等,还包括印象、姿态、不表态等一切行为”。在大学生团队创业过程中,如果信息沟通不畅,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决策,引发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如果案例一中第一个团队管理者能够与团队成员多沟通,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那么,团队也许能够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3)个体差异问题。在团队创业过程中,团队成员的个体差异主要是认识差异与专业化差异。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具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判断,对创业行为的认识存在差异。同时,由于团队成员受教育程度与所学专业不同,在创业过程中的专业化程度也存在差异,这些个体差异都会引发组织冲突。“从根本上看,冲突是和差异联系在一起的”。如案例二中的团队冲突主要源于个体差异问题。

3.冲突的影响

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冲突也有积极性冲突与消极性冲突之分。冲突对组织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性冲突能够成为组织变革与发展的动力,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团队成员在相互碰撞、相互合作中进发智慧的火花,推动创业活动走向有序发展;消极性冲突破坏团队的稳定,阻碍团队的发展,激化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最终会导致团队解散,创业活动失败。团队中适度的观念冲突、过程冲突是积极性冲突,能够对团队创业产生积极影响;而关系冲突则大多表现为消极性冲突,如果团队管理者不采取措施,会对团队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如案例一中第一个创业团队主要因关系冲突而解散;第二个团队主要因观念冲突较为严重,而团队成员缺乏创业经验,难以通过业务拓展等方式化解矛盾,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在管理大学生创业团队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积极性冲突,抑制消极性冲突。组织管理学中相互作用观点认为,要“鼓励管理者维持一种冲突的最低程度,这能够使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善于自我批评和不断创新”。在大学生团队创业过程中,针对创业理念与具体的创业问题,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维持适度的探讨、论辩,甚至是争执,这样能够促进团队成员对创业行为的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在更多的选择中寻找最佳方案,沿着最优化道路迈向成功。如案例二中团队冲突虽时有发生,但团队管理者李某是学生干部出身,自身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通过讨论、聚餐等方式加强成员间的沟通,缓和矛盾,将冲突维持在可控的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司的不断发展。

四、大学生创业团队冲突管理路径探索

1.组织信息沟通是生命线

“信息沟通是一切组织的生命线”。积极的信息沟通能够缓解组织中的敌对情绪,加深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满足团队成员的信息对等需求,营造团队和谐融洽的创业氛围。

首先要完善信息沟通媒介。大学生创业团队要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为团队成员提供各种机会传递信息。团队管理者要定期召开成员会议,有目的、有计划地公布创业进展情况,总结团队遇到的创业问题,鼓励团队成员共同参与讨论,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如案例二中的李某定期召开会议,并将所有人的意见都写在墙上,使得每个人的想法都得到尊重,同时,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成员思维碰撞,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除正式会议、书面文件外,团队成员要能充分运用非语言媒介进行沟通,如说话语气、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使得信息沟通更具情感性,信息传递更全面。随着当代社会节奏加快、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创业团队还要能及时占领新媒体阵地,利用团队网站、QQ群、飞信群、微博等进行沟通,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我们所调研的每个创业团队都有自己的“群”。

其次要加强非正式信息的管理。非正式信息俗称小道消息,是相对于正式报告、指令、汇报、文件等信息而言的,通常是团队成员在私下聊天、谈话时传播的。与正式信息权威性、规范性特点相比,非正式信息具有私密性与广泛性,传播迅速,带有主观情绪。“任何精雕细琢的组织设计也不能完全满足组织信息沟通的全部需要,还必须用非正式信息沟通予以补充”。虚假的小道消息会影响正式消息的权威性,恶化团队冲突。创业团队管理者要充分把握流传于团队中的非正式消息,对错误消息及时更正,使正式消息与非正式消息互为补充。

再次要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创业团队不仅要重视从上到下的沟通,还要注意从下到上的沟通以及横向沟通。一项指令信息不能只是发送者完就了事,还要了解信息接受者的接受情况,把握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与接受态度,在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架起双向互动的桥梁,使信息传递更为有效,成为完成创业任务的有效载体。如案例一中第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与团队成员缺乏沟通,进而误会加深,矛盾加剧,创业失败。

2.组织结构设计是“防火墙”

组织结构包括组织静态结构与组织动态结构。组织中各部门的构成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是静态结构。组织由各部门构成,但归根结底由人组成,组织中各部门成员之间的关系形成组织动态结构。组织静态结构约束组织成员行为,组织动态结构影响组织结构构成。静态的组织结构图与动态的人际关系网共同构成组织的结构。稳定有序的组织结构能够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通过组织结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组织成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消极性冲突。

传统的组织结构主要有简单结构、科层结构、矩阵结构等类型,团队结构、虚拟组织、无边界组织则是近年来更具竞争力的结构设计探索。常见的团队结构有问题解决型、自我管理型、跨职能型和虚拟团队等。大学生创业团队主要有简单结构和自我管理型团队结构两种类型。

简单结构的部门化程度与正规化程度较低,“是一种‘扁平式’组织结构形式,通常仅有两三层垂直层级,员工结构比较松散,决策权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简单结构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层级清晰、责任明确,有利于团队核心人物的形成。但容易导致一人专断,信息沟通渠道单一,降低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据调查,创业者一般在创业成功初期开始选用简单结构的组织形式,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逐步过渡到科层结构。案例一中金某经历了两次团队失败,有了一定的创业经验积累,现在的团队采用的是简单结构的组织形式。自我管理型团队结构更适合大学生创业初期的团队结构需求,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自我管理型团队是由若干个员工组成,团队成员的职责包括“计划和安排工作内容、分配工作任务、一起控制工作节奏、做出运营决策、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跟供应商和客户合作等”。团队成员互相合作,共同参与创业活动中的生产、策划、运营、销售等环节,工作相关度高,相互依存性强。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予增进团队成员间的交流沟通,提高每个人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但自我管理型团队结构也存在职权模糊、责任不清的弊病。在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团队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团队专业化程度,明确职责分工,避免相互扯皮的现象。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创业活动的稳定,创业团队要逐步吸取科层结构、矩阵结构的优势,完成组织变革与发展。案例一的前两个团队和案例二的创业团队都是采用自我管理型团队结构。特别是在案例二中李某的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对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

3.组织文化构建是主渠道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文化影响着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影响组织的生产运营效率,最终影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组织文化是整个文化领域的微观单位。组织文化包括组织环境、组织制度、组织精神三个层面。

组织环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环境。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物质环境包括团队的办公场所、团队的Logo标志等。良好的办公环境能够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会将这种情绪带到工作、生活中去。大学生团队创业初期,办公场地一般通过租赁或借用的方式获取,条件比较简陋。团队管理者要充分重视良好办公环境的营造,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规划办公布局,避免团队成员因恶劣的环境影响情绪、发生冲突。在我校创业孵化园的各家企业“各显神通”,有的在办公室玻璃隔断上挂上了素雅的窗帘;有的购置了色彩明亮的沙发;有的在办公桌上放上别致的台灯,都让人眼前一亮,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团队的Logo标志是团队成员创新创业精神的凝结,是团队产品的标志,也是团队形象的集中体现,在创业的各个环节都要用到。Logo标志能使团队成员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团队管理者要精心设计团队标志,增强团队成员对所在团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加强团队成员的团结合作。我们所调研的所有企业都在创业初期设计出了自己的团队Logo。

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生 毕业设计 团队模式 考评流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09-02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重要的综合训练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毕业设计的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映[1]。现在学校的毕业设计体系随着各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创新,总的态势为高校通过毕设模式创新,更好地全面激发、发展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

基于团队创新的毕设管理,就是以创新团队为毕设管理单元,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工作,就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从科研、工程实际及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构建各自不同的创新团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毕业设计,最终实现从个人知识训练到团队与个人共同进步的目标[2]。为此,本研究在结合现有毕业设计模式的局限性基础上,从团队创新管理角度,分析探索基于团队创新的毕设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期望从个性、团队、创新等层面对本科毕业设计考评流程进行设计,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

1 当前本科毕业设计管理过程存在的基本问题

现在大学教育存在着从成人教学向小学教学退化的趋势,启发式教育方法和实践性教育方法弱化、填鸭式成分上升。在此背景下,不同学校的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指导老师指导作用发挥不够。随着扩招后学生人数骤增,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太多,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同时,指导教师在“立题”环节中,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存在随意性,甚至指导教师个人相关领域知识方面的欠缺也使学生不能得到全面的指导,而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2)学生主动性差。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不善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不善于创造性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很大一部分同学只是把毕业设计当作是一个常年论文进行撰写,对毕业设计的不重视更使毕业设计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毕业设计模式单一,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3)毕业设计工作量与毕业设计时间不匹配。由于毕业设计时间长而任务偏少,形成了工作量与时间的不匹配。工作量不饱和,导致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状态,所以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上网玩游戏等问题骤增,有的学生在时间过去一半的情况下还未开展设计工作。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竟然由其他人代替完成。

2 基于模式创新的本科毕设团队构建

通过基于学生群体的团队创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使本科毕设过程达到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是目前本科毕业设计模式创新的基本导向[3~4]。可以说,基于团队创新的团队管理模式的基本定位,将为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作为团队模式下毕业设计过程的基础,团队组建的质量是毕业设计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方面。为了便于监管,在团队项目内容选择、团队组建方式等,必须有相应的规范要求[5]。考虑到目前高校已有的科研形式、并结合本科教学特色,基于模式创新的本科毕设团队构建,可以分别采用以教师科研团队、赛制项目团队、实验室团队和学生研究兴趣等为基础,构建不同形式的毕设团队。

2.1 以教师科研团队为背景的毕设团队

基于团队管理与创新模式的毕业设计管理,除了对于学生个人能力提高有较大帮助外,对于教师科研与学校管理也有显著地支持意义。以教师科研团队为背景的本科毕设团队,不仅能够弥补教师在进行科研中人员的不足,同时,也可以让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接触更多的企业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要。

2.2 以赛制项目团队为背景的毕设团队

学校组办的比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每年度的“星火杯”比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涌现出众多电子方面、企业管理方面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人才。而通过各赛制来组建团队,让学生在参加比赛的同时,进行大学生活中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环节,无疑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3 以校实验室团队为背景的毕设团队

实验室作为高校的重要硬件建设之一,直接影响高校综合科研实力,也对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以学校各科研实验室为基础构建本科毕业设计团队,不仅能够活跃学校实验室科研氛围,还能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各实验室已有的科研项目中,提升学生综合科研素质。

2.4 以课程教学团队为背景的毕设团队

课程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其中专业课教学是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以“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为例,通过构建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运行过程各阶段的现实案例,使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作业之中,激发学生分析与设计兴趣,解决普遍存在的只抽象建模无实践观念、仅数字逻辑缺物理实现,眼高而手低的问题。

2.5 以学生研究兴趣为基础的自组团队

以学生研究兴趣为基础的自组团队是五种团队模式中学生参与程度最广的,而学校为了提倡学生组建团队进行毕业设计,必须给学生树立团队模式毕业设计的理念。这种以学生研究兴趣为基础的自组团队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作为团队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需要自己选择团队成员,自己联系指导教师,自己构思项目整体研究思路。

3 团队创新模式下本科毕设实施流程设计

在学生团队组建完成并且通过学校初审,备案为团队预设毕业设计课题之后,学生就需要将注意力集中于项目的研究过程,同时须按学校要求提交相应的报告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课题进行详细分析以后,需要写出课题详细报告及时间表,交由教师管理备案,同时还应上交学院毕业设计委员会提交备案,在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与理论把持,同时还应对学生在项目研究中的表现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填写评估表及教师意见表,学生也需要对彼此在项目进行中的表现给出真实全面的评估意见表,提交教师,而对于课题的研究成果,也需教师汇总后,提交学院毕业设计委员会备案。而如果在课题实行中,没有按要求进行,中断的课题,团队负责人需提交中断报告,上报毕业设计委员会进行预设毕业设计课题的注销(见图1)。

此外,团队创新模式下本科毕设撰写流程相比传统模式趋于简单化,指导教师无需专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只需督促学生按照中期答辩、最终答辩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规范进行团队作业。团队创新模式下答辩评分环节也以学校制定的考评指标作为打分依据,从而能够避免教师“一言谈”的短处,让成绩更为真实的反应学生综合能力。

4 结论与对策

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评估体系是评价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团队创新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从教师、学校及学生个人实际出发,由多位学生合作完成较大项目的毕业设计。它既要遵守学校毕业设计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同时又对选题、指导、答辩等许多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条件。

为了实现以团队为单位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学校在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下,持续加大投入,建设一流实践教学条件,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为学生毕业设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条件,并鼓励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总之,学校应将团队模式的毕业设计方式深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当中,让学生了解团队模式这种毕业设计方式,培养学生兴趣,真正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通过毕业设计管理改革,突出团队创新模式的长期实施特征,让每一个学生将毕设的注定和积极性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的同时,将个人的研究和学习兴趣融合到具体的项目研究当中。

参考文献

[1] 马敬峰.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6):36-37.

[2] 刘惠琴.高校团队创新评估模型与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鹏.浅议大学生团队创新意识的影响因素[J].科技创新月刊,2008:(6):32-42.

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物流管理具有系统性、流程性、操作性等特点,并且学科的交叉性强,其涵盖了管理、经济、工程、计算机等多门学科。高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既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技术发展的脉搏,更需要加强物流流程、操作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的培养[3]。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课程设计,促使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将所学的物流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融会贯通,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的物流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提高学生的物流认知和物流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物流管理人才教育不仅仅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本领和能力[4]。通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学生深入实践、独立调研和查阅参考文献。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以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现有问题的能力,使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达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物流经济与管理领域必需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具备企业物流与采购管理的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企业物流管理与制造企业物流管理领域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物流专业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及应用性,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物流管理课程中提到的众多物流设施和设备,与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学生无法形成直观的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重要度的认识与企业的需要也有较大偏差,企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物流管理人才。因此,通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组织学生参观制造企业及物流企业、社会调研和使用物流软件,让学生系统化的了解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对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软件的操作与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

2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三维体系构建

基于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与特色,构建了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以物流专业的项目方案设计及制造实现的课程设计三维(竞赛型、实验型、课题型)体系,并对课程设计的支撑体系进行建设,系统化、规范化、可操作化开展专业类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学生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物流设计大赛及毕业设计、参加全国二年一届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均取得很好的效果。①竞赛型设计维: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模式移入到课程设计(物流管理、运输与配送、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中。针对反映某企业实际问题而形成的案例集,按照竞赛要求与步骤(方案设计内容:针对性、有效性、覆盖面、综合性;方案设计方法:科学性、复杂性;方案表现能力;方案创新与应用性),参照竞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课程内容不同,把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首次规范化、程序化地进行。形成一套“知识准备—企业案例集—方案设计—答辩汇报—评价”五个阶段及考核点的指导与评价方式,把课程设计与每年一次的学校物流设计大赛、二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物流大赛进行对接,从中选拔参赛队比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2007年探索至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参赛队连续全国三届(二年一届、一校二队、一队五人)全部进入复赛,二届进入决赛,获全国银奖与优胜奖各一届,五人次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②实验型设计维:《生产管理》、《工业工程》、《质量管理》的课程设计是借鉴工科的课程设计方式来进行。设计是在经管院实验中心,把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典型性问题作为解决对象。设计方案是围绕化油器、玩具小汽车等产品的装配工艺路线、装配操作、工序定额、装配流水线组织设计、流水线效率平衡与提高、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来进行三门课程设计的方案设计,且均需要在实验中心进行验证与实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③课题型设计维:利用课程教学老师的课题,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企业横向课题等,以及学生创新计划的项目资源,对项目合理分解、形成相关的课程设计方案(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等)。

3物流管理主干课程设计的支撑体系

①建设稳定的指导教师与教研团队:从2007年开始,江苏科技大学建立了指导团队,且定期开展课程设计方面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完成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物流专业实验教学研究”、“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引入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基于三维仿真式教学的物流管理课程建设”等课题,发表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类大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方式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文章,初步探索出课程设计三维体系工作方式。充实的教研活动与团队协作为获得优秀教研室称号打下基础。②建立课程设计的项目库:把二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集作为基本的方案设计项目,以设计性实验项目及部分科研课题方案设计项目的为补充。基本建立起物流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项目库,且进行更新。③构建课程设计指导的网络互动平台:基于2009年建成的《现代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精品课程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在课程开始时就在平台上布置课程设计的大纲、任务、进度、模版与范本,推行课程教学与课程设计互相衔接、部分并进、“细水长流”式指导方式,最后用1-2周集中突破,收到较好的效果。④以教科研课题与活动支撑课程设计:现在的物流专业课程设计指导团队,既是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科技创新团队,又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品牌建设团队,承担着学科、教学、专业建设与教科研工作的多重任务,有力地支持了课程设计三维体系构建与实施工作,2011年起是物流管理专业为校级品牌建立专业建设点。

4结束语

创新创业团队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环境工程专业每隔4年修订一次培养方案,2012版培养方案中学科基础课程有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工程制图与CAD基础、工程力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共13门课程53学分。专业必修课程有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环境质量评价,6门课程15.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有排水管网、给水工程、传热传质学、城市规划等,16门课程2分。实践教学环节有6周的认识、生产、毕业实习,环境监测、环境工程2门实验、泵站、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排水管网、给水工程、环评7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共17门课程45.5学分。2012版培养方案较2008版减少了30学分,总的特点是“三重”,即重基础、重实践、重专业方向,力争让学生具备大学生基本素质和自我学习能力,专业上突出按方向培养,系统深入掌握水、气、固、环境管理规划某一个方向知识。环境工程专业逐渐组建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和环境规划管理4个方向的教学团队,承担相应方向的课程群建设,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

二、教学团队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遴选

教学团队带头人作为团队的“领头羊”,引领着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方向,是教学团队的核心和灵魂。教学团队带头人除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外,还应长期坚持在本科教学第一线,致力于课程建设,具备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善于沟通、甘于奉献等人格魅力,以学术精神、学术水平带动和影响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的各项建设,促进学术成果的教学转化,吸引并带动一批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组建合理的教学梯队。教学团队成员除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外,也需考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验设计实践环节、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等多方面人才互补。骨干教师遴选以本专业教师为主,但需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甚至跨地域吸收引进核心骨干成员。团队人员数量以8~15人为宜,其中包含3~5位校外专家顾问。团队梯队人员结构既注重基础和专业结合,也注重校内、外联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结合。

三、开展课程群教学改革

(一)课程群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在新一轮高校教学改革中具有带动主要课程群建设与改革、推动品牌专业立项与建设、开创院校办学特色等重要功能。教学团队以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和要求编制课程群建设规划,明确和制定课程群建设目标和任务,以及建设的具体措施与对策。精品课程有院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部级精品课程4级建设梯度。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已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这两个教学团队力争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部级精品课程,同时以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带动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等重点课程申报校级精品课程。

(二)教学内容和教材

教学团队要理清不同课程在课程群系统中的逻辑关系,针对学生培养目标,规范基础课程、专业骨干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分配、衔接等,突出重点,避免内容重复,统筹考虑各课程的学时、开课时间、实践环节内容与课时分配。抓好归属课程教学大纲执行与落实,规范归属课程讲义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课件等方面建设,将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补入教学内容,定期修订与完善各门课程大纲内容、范围和要求。同时,对每门课程教学所选用的课堂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指导教材进行论证。教材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很好载体,教材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媒介,是联系师生的纽带,也是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整理教学思路的突破点。现在高校使用的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应尽量选用最新的“十一五”、“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对教材的选用既要考虑国内、外最新先进科技成果,又要考虑教材质量。另外,要积极组织力量主编或参编省部级以上教材,自编特色教材。总之,使教学内容紧跟科学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团队建设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团队进取精神。教学团队除了改革教学外,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要进行积极改革和创新,将一些好的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本科教学,形成特色。比如,可以采用六步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进行课堂教学的不断尝试与探索。也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双语教学、仿真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现场实训结合的“八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四)科研和教学互补

教学团队及科研团队是伴随着高校的发展而产生的,两者密切联系、相互包容和依存。教学团队主要是针对本科教学提出的,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通过团队建设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科研团队,侧重于以项目为依托,探索新知识、开发新成果等,目的是为学科发展提供创新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在教学型院校,教团团队应融合科研团队的作用和功能,高校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优秀的教学团队建设应当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定期讨论本团队方向的前沿科学问题,申报科研项目;搭建实验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五)教学团队管理和绩效考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