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考

党的优良传统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在企业安全生产和创新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在大力弘扬企业文化的同时,要认清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和特点

企业文化是职工群体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它贯穿于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一种工作方法,主要是统一职工思想认识,稳定职工队伍,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生产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范畴,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在实际工作中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都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同点与差异

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人,工作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手段都是作用于人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进行组织观念教育的文化体系和群体意识,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归属感。思想政治工作具体是指工作方法,它具有鲜明的党性和思想性,是在党委领导下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职工灌输、引导和思想教育。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混为一谈,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方法,是联系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安全生产的桥梁和纽带,两者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规范、鼓励功能,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起推动作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感受到这种作用的存在。企业文化通过培育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职工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全体职工努力拼搏为实现百年国企目标而奋斗。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从辩证法观点看,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两者齐头并进。企业文化建设着力塑造高素质职工队伍,它反映了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再通过安全生产和职工的行为表现出来。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如此,企业文化抓得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如鱼得水,反之,思想政治工作就缺乏相应的基础。

(一)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作用,共同影响

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企业发展目标实现上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通过文化活动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以职工愿意接受的形式,融入各项工作之中。百脉泉酒业公司将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放到一个平台上去考虑,做到两个利益最大化,使职工感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等形式,体现了对职工的尊重和肯定,这些举措既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又涵盖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

(二)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竞相生辉

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文化在宏观领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观念、价值、精神表现的形式与载体。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发挥作用。公司倡导真诚、信心、责任、沟通、激情,通过困难救助、健康体检、职工之家、职工信箱等形式建立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使企业与职工之间建立和谐、信任关系。公司北厂新区建设快速发展,彰显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成果。

三、创新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是多样化和复杂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传播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职工的思维方式向动态的、开放的思想方式转变。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一)探索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

找出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点,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酒厂是个小社会,职工在日复一日生产操作的同时,需要精神食粮的补给。近年来,百脉泉酒业公司积极投入安全监控设施,加大环境建设、园林绿化、南区改造、建设酒文化长廊,宣传先进典型,使职工接受到更多的信息,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要想达到可行的工作效果,离不开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载体。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基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有适合的主题,又要有受欢迎的载体,通过生动感人的教育形式,使职工在寓教于乐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一是教育形式要生动活泼,改变陈旧的教育方式,减少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等生硬呆板的教育形式。善于应用现代化传播工具,根据职工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特点,开展不同的活动。二是教育手段要新颖别致。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思想政治工作紧跟时代步伐,不仅在教育内容上求实创新,而且在方式方法上求活求新。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拓展信息交流渠道,扩大教育的辐射面,增强教育的感召力。三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感召力,教育的方式方法生动感人、形象直观,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该说的话会说,该谈心的会谈,做到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四是选择能够激发职工的兴奋点,扣住工作对象心灵深处开展思想工作,使工作对象欣然接受,心悦诚服,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要经常分析和研究职工思想动态,抓住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和教育,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大局上来。

(三)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企业发展必须有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支撑。企业兴衰在管理,管理关键在班组。企业文化建设要渗透到班组,才能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一是建立学习型班组。组织职工参加安全培训,鼓励职工学习安全技能,逐步形成安全文化氛围。二是开展亲情教育,改变以罚代管的现象。三是提倡双赢理念。职工有多大本事,企业就建立多大平台,通过安全技能大赛,让职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加强安全第一宣传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五是搞好职工之家活动,通过建家和开展活动,让职工进了企业有家的感觉。六是实行民主管理,发挥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厂长信箱的作用。

(四)加强班组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它的内涵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凝聚职工,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企业文化在培育团队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泛的活动舞台。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理论灌输和口头说服上,要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在感情真、方法活、内容实上下功夫。要尊重职工的情感,思想上不歧视,工作上信任支持,生活上关心照顾,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一是围绕人的物质、精神、交往和劳动的需要做文章。在劳动还是一种谋生手段的情况下,这四种需要能够起到助推作用,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说明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对头。二是围绕人的思想做文章。人的思想来源的渠道多种多样,封建思想、旧的传统观念影响仍然存在,这就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坚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三是围绕人的观念做文章。全面衡量一个人,不应看他在舒适的时候,顺利的时候站在哪里,而是看他在遇到困难和有争议的时候,在公与私、苦与乐、悲与喜的时候站在哪里,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要职工进行深入的观察、了解和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在解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下工夫。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体性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及本质来讲,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含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两个部分:两者都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意、创新和创造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依然有部分专家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业,同时否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实际上,培养学生创业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狭义概念,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主动性参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以创新思维思考学习和生活,最终引领学生自主发展,提升和培育职业精神。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活动主体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它是作为与客体所具有的消极、被动、盲目的对立面而存在。因此,主体性发展就是指活动主体能够积极、主动、有目的性地从事活动,个体并由此发生某种变化;主体性发展强调的是培养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个层面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学习,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并自觉地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涵是一致的,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强调自主学习、能动参与和具备创新意识,作为新型的教育理念被教育者重点关注,并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在主体性发展视角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既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更是未来求职就业等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技能。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应定位于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主体性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关系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内在规定性,人的主体性发展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其主要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大学教育是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作用在于培养和完善学生在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发展过程中的内在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加强调大学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中不断地改造自我,主体性不断地获得和增强。主体性发展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内在前提和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二者都侧重实践,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将第一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真正成为主人,能够自主地、积极地进行创新性和创造性活动,使其主体性得到发挥,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1.学生自主性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自主性代表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为主体性发展中自我教育的关键要素,突出地表现在学生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即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选择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在教育者的正确启发下独立地进行创新性实践和创业实践。英国学者迪尔登认为: “自主性有三个特征:独立作出判断;批判性地反思这些判断的倾向;以及依据这些独立的、反思的判断将信念与行为整合起来的倾向。” 自主性的这些特征确立了其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的重要性,奠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基础。

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动机是自身激发的,是学生基于兴趣自己选择的结果,创新创业教育采取自愿参与的方式,学生自主性首先表现为自己是否决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可以由学生推荐或是投票决定,如课程设计和实践基地等均由学生自主决策;三是创新创业导师和团队自主选择,大学生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创新或创业内容选择对此较为熟悉的专家导师进行指导,创新创业团队也采取自主组队方式;四是创新创业思想实践的步骤和流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和安排,如创客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等。由此可见,学生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时将面临着一系列自主性决定,这些选择是学生自主性的集中体现。

同时,由于现在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学校无法为大学生们提供满足个体多样化需求的教育,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大学生们需要培养自己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生存意识和主体意识,在学习中锻炼自我支配、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学生能动性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控制

能动性是指主体自觉主动地从事自己的活动,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由于人的主体性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大学生们正处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知识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学习有意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则需要大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主动管理自己的教育活动,并能利用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加工知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既可以动脑又可以动手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想的碰撞和创新的乐趣,而这离不开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与学生的能动思考和选择密切相关。任何一项创新或是创业活动都需要学生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和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水平,这既包括从书本或是他人那里了解到的经验知识,也包括亲自探索发现的认识等,选择创新的内容和条件,如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基地,并在活动进行中积极思考,探究创新创业规律。能动性强的学生会自觉地积极行动,对客观信息进行筛选、加工,主动适应和变革客观外在世界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与学生的能动参与紧密相连。创新创业归根结底要落在实践上,需要学生将思想认识通过动手作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去探索和检验创新创业思想和知识的价值。三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离不开学生的能动反思。能动性是自主性的延伸,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具有主体意识,能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通过不断反思,运用科学的方法策略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3.学生创造性与创新创业教育结果的获得

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建立在对自我认知能力了解的基础之上,是现代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社会需求复杂多样,作为学生,不仅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挖掘自身创造才能潜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还要通过独特的认知结构体系培养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品质和思维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正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优点,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突破常规,在实践中培养自身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人格。

创新创业教育重过程轻结果,重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淡化实体形式创新创业作品的呈现。这并不代表学校不支持和鼓励创新作品的诞生,而是更加看重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增长和观念的培养,注重创造性人格的养成,然后再去关注创新创造作品的形式和价值;相反,如果有优秀的作品被创造出来,学校定会提供充足的支持和奖励,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展示的舞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而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却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定位不明确,教育观念上存在误区,评价方式和教育模式单一,抑制了大学生主体性发展。

1.教育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

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不能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部分高校依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来。即使部分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但依然存在教育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单一且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因学校层面没有准确的教育定位和清晰的培养目标,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缺乏自主性,学习缺乏目标性,实践缺乏动力。

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可以得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目前,高校虽然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将其作为主流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教育定位含糊不清。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系列活动,但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为出发点,将其作为学生求职就业的一个重要补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偏离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以学生求职就业为导向,所开设的大部分课程是关于创业程序和创业能力提高的方面,而且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空间,将学生封闭在已有的课程体系中,直接导致学生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自主性降低。

2.评价方式单一导致学生缺乏能动性

现有的评价体系是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具体表现在社会评价对就业的重视、学校评价对学习成绩的关注以及学生自身评价注重短期功利主义等方面,学生在这些评价体系的引导下往往缺少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只是根据评价指标进行相应学习,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失去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意义。

社会评价方面,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整个社会更加关注高校的就业率,家长和学生关心毕业后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另外,社会上存在“找不到工作才去创业”“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的误区。面对巨大的社会评价压力,部分大学生考虑自身情况只能通过努力学习知识,提升学习成绩,努力在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即使部分家庭条件好、资质潜力好的大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创业的主动性。

学校评价方面,学校在“三好”学生评选、奖学金的评定和保送研究生等评价方面依然是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而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所关注的学生综合素质,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向性。部分学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主要以系列活动,如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形式开展,而非提供完整的课程体系,甚至是没有学分,学生出于对成绩的追求,往往忽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缺少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大多以各类大赛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从国家、省市再到学校层面设立的各类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只是停留在策划、设计和比赛阶段,很少有几个项目能够走到商业运营阶段,缺乏激励学生长远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机制。短期的项目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形成追求短期收益的短期功利主义,严重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主动性。

3.教育模式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性

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逐渐成为阻碍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单一、教育对象单一、教育形式单一等方面。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单一,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开设创业课程。虽然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但依然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做成课程体系,如黑龙江大学的“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而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设创业课程,没有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即使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多是注重知识教学,忽视实践,更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缺乏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空间。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象单一,大多是针对有创业意愿或已经进行创业的学生,而不是针对所有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仅仅以创业行为为目标,教育对象的片面化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背离了原有的教育目标,导致创新创业活动过分注重教育结果而淡化教育过程。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式依然存在单一的问题,或只重视第一课堂的知识讲授,或只重视第二课堂的活动开展。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成必修课,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导致学生只追求考试;而部分高校仅是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导致学生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单一的教育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性。

主体性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目标,多措并举整合校内外资源,努力打造主体式创新创业教育。

1.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性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根本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环境的支持,这既包括校园的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学校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的物质保障条件,如创客空间、实验室、创新活动所需的实验器材等。北京师范大学将校园环境的营造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成立“北师大创客空间”、创客实验室、科学魔坊、3D打印空间等,为学生提供创新与创业的平台,形成集互联网计算、开源软硬件、技术创新、知识分享、创意交流、协同创造为一体的创新创意集散地,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展开和学生主体性发展搭建平台。软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文化环境,包括校园文化和创新创业研究氛围。学校邀请知名创业校友返校做“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沙龙,联合多家创客空间和高校举办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大学生创客节,举办毕业生优秀创客产品展览,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奖励和宣传等,在校园内外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构建综合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能动性

综合课程体系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抓手。高校应该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内容,建立与核心课程相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出发点,采用模块化、项目化和参与式等多种模式教学,形成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同时,设计与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将研究创新实践、创办企业实践、竞赛训练实践以及志愿服务实践纳入实践体系中来。综合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基础,关注学生的需求。学校成立创新人才实验班,通过与学生座谈、调研等方式构建综合课程体系,根据专业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设置工作坊,开展“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沙龙,提升学生理论素养。通过走出校园承接创业实战项目,参加国内外创新创业产品大赛,参观国际高新企业等形式丰富课程体系。综合课程体系的建设,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

3.搭建多样社团平台,培育学生创新性

形式多样的社团是学生创新性的孵化器。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大学生参与校园生活的重要途径。社团组织灵活,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成员专业背景多元,氛围民主自由,利于提升社团成员综合素质和能力,利于个体的社会化,利于创意创新想法的形成,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学校充分发挥社团多样化的优势,在全校范围内搭建各类社团,为各类社团的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和理念引导,建立相关激励机制,每学期进行“百团大战”,开展创意大展示、才艺大汇演、项目大比拼等活动,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创意的精品项目,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5・25”心理健康节等,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有效培育了大学生的创新性。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内外环境和具体策略的支持,观念是前提,制度作保障,高校应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纳入培养体系中去,赋予大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构建综合课程体系、搭建多类社团平台等策略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加强学生对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认识,最终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参考文献:

[1][5]匡令芝.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5.

[2]刘大军,罗一帆,周合兵.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策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8).

[3] [英]迪尔登.自主性智育[A].教育学文集・智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2.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经管类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自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各行各业更强烈体会到创新能力在自身发展与市场竞争中日趋重要,社会普遍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迫切性,对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的大学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是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巨大需求量,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就业难、创业少的尴尬形势,这突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严重不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严重滞后等问题。

为实现党的十提出的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高校亟需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重新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进行科学定位,将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方面。其中,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重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其核心是培养有创造性的个体,而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与创新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部2010年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和中长远发展目标出发,将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表述,是十分恰当和必要的。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对我国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和重大变革,是实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见趋紧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而高校经济和管理学科培养的毕业生素质高低直接关系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水平,因此,加强对经济和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我国自1991年开始进行试点创业教育。多年来,各地院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但是,总体上,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毕业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还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创新活动少、创新技术含量不高、创业参与度不高、创业成功率低、创业促进就业效果小等。据有关资料反映,目前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现象已相当普遍,而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不足1%,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为例,探讨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1、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充分,缺乏确保有效实施的制度安排。虽然创业教育的概念已提出多年,但至今地方高校还很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和研究。一是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规划上,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建设不够健全合理、随意设置甚至没有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现象。创新创业教育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对为数不多的创业设计竞赛的指导上与泛泛的就业指导层面上,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非常少见,这就难以全面而广泛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形式上,多数高校主要还仅限于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开设选修课等受众面小的临时性安排,而较少采取受众面大的常规性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仅限于少数学生,覆盖面不高。

2、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特色鲜明而富有成效的实践教学课程与内容。一是在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上特色性不强。现有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大都照搬重点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而缺乏具有本校特色的实践与实习教学活动,导致各类专业人才差异化不明,鲜有特色。二是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普遍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引导,更缺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与职业设计,导致不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充分调动,创造性潜能远未得到开发。三是在教学安排上,缺乏管理,效率不高。学生绝大部分时间用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仅有不多的短期专业认知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往往又因松散进行或掌握的实践资源有限而收效甚微,在毕业之前的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中,又因大部分学生主要忙于就业事宜而使之基本上形同虚设,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远未达到应有的要求。

3、投入不足,保障不力,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所需师资条件和其他基础条件。一是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准备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大多数教师虽拥有较高学历,也只是从一个校门到另外一个校门,缺乏在政府、行业、企业等实务部门的经历、了解和联系,知识结构也很难符合创新创业教育对理论与实践全方位的要求。二是受条件制约而长期投入不足,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普遍缺乏基础性条件,所获专项资金和场地也很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部分工作难以深到落实。三是创新创业教育中普遍缺少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教材,使相关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三、提升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措施与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是当今社会各界瞩目的热点,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今后的改革和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是当务之急。下面结合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情况,就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1、从人才培养的战略角度,重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本质,进行科学定位。发展创业型经济是实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创新创业已成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能极大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创新能力,激发其创业动力,深化其创业活动,进而能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从人才培养的战略角度看,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两个基本点:一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人才,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业型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改革和加强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2、健全组织领导与优化制度安排,凝聚创新创业教育的坚强合力。在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基础上,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高校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理顺相关组织领导体制,健全教学、科研、实验、创业基地等部门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凝聚坚强合力,统筹各项工作,明确各自分工,切实加大人员、经费等各方面的投入,探索并建立长效机制,全方位地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建设,特别是要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等鼓励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活动。

3、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改革经济和管理类课程体系。在对相关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到经管类创新创业型人才所需知识的特点,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比例,如创业经营与管理、创业政策与法律等相关课程,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使学生掌握较丰富的创新创业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在传授理论知识时,要多结合创业需要,重点增加典型案例教学、创业项目设计,举办模拟创业大赛等,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比例,充分利用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多运用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因地制宜,多学习借鉴国内外高校一些经验和做法,提高教育成效。

4、不断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扩大学生受益面。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多层次、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创业实践活动外,可针对各专业学生特长,灵活开展丰富、新颖的创新教育和创业实践,夯实创新创业教育阵地,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教育和受益。例如,一是举办创新创业成功者论坛。邀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通过报告和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现身说法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二是开展学生参与度高的创新创业竞赛。如定期举办模拟证券交易大赛、期货交易大赛等,可使非常广泛的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创新创业活动中来,通过各种竞赛不仅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真正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深刻体会到学习的价值与努力的收获。三是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型社团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强对这些学生社团的专业性指导和有效的激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潜能和开创性。

5、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条件。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师资要求较高,既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兼具这两方面素质的教师还较为缺乏。这需要积极整合现有专业师资资源的结构,多渠道提升现有专业教师研究和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和层次,如支持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鼓励教师参与实务部门的创新创业实践,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交流,大幅度增加创新创业的研究基金,鼓励更多教师申报相关研究课题,提高教师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水平。同时,积极聘请创业成功人士、实务部门的专家等做指导教师,建立一支多层次和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6、重视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对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重要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和企业所急需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把学校的课堂和实验室扩展到企业等实务部门,让学生在企业这个大学校里接受训练、更快成长。学校和企业还可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不断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此外,通过校企的有效对接与有机融合,不仅可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还可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与创业机会,不断让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一、构建创新学分制度是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

1.设置创新学分,实施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强烈呼唤。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产业的中心,它不仅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中介,而且它本身就是生产力的一部分,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高等教育面临全新的、无先例可循的处境,大学在知识的创新和转换过程中成为核心力量,这就决定了大学必须成为一个创新的群体。21世纪教育呈现国际化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必须符合时代要求,适时地推行创新学分制。

2.构建创新学分,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教育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教育从重知识传授到重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再到重素质培养和创新创造力开发,客观上体现了教育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创造力培养要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创造教育要求将科学创新引入教学,形成创造性的教学机制,并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使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核心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因此,创新教育是大学走出困境,并充分履行教学、科研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必经之路。

3.构建创新学分,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必然要求。作为创造性极强的艺术设计专业,更需要通过创新学分的激励机制,从多专业、多层次、多层面、多环节的来培养其创新的意识、精神、技术、能力,达到在毕业后能与建筑业、室内装饰、环境艺术、园林等单位工作实现零距离的就业。高校艺术类本科生实施创新学分,不仅有利于学习、消化和综合运用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室外环境写生、毕业设计与展示、环境艺术工作室、毕业考察、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作水平。通过创新学分制度,激励学生注重高新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渗透,融会贯通中外艺术设计的创意,为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建立基础。

二、高校艺术设计学院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教育的思想意识和合理机制。传统的思想、体制、模式和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传统的教育观念造成“独崇一家”的思维定势,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一言堂”、“唯书论”、“唯理论”,阻遏了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其次,传统的教育体制,导致教育资源短缺,配置效率不高,使得大学生创新培养在硬件和软件上都缺乏保障,从而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教育规范的共性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第四,教学环境封闭,缺乏创新激励机制,学生发现自己潜能、表现自己优势的机会很少,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育。建立创新学分制度,设立创新教育合理机制,是高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根本保证。

2.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投入不充足特色不明确收效不理想。艺术设计人才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的规律,学生不尽需要艺术的天赋、后天的勤奋和专业教师的培养,更需要有创作的动力、兴趣和欲望。艺术设计专业除了受到传统思想、体制、模式和方法的影响外,在创新教育中还带有特殊性。首先,实践活动与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衔接。艺术类专业与一般文理科专业存在较大差异,教学中安排的实践环节多、实习课时多、作品展览多,有的只是刻意追求学生的实践环节,而忽视了与理论教学的同步,甚至是与艺术人才培养教学规律相悖的。其次,投入不足,实效不大。没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作保证,在实践中由于实训内容针对性不强、要求不明确,管理不善等,出现了实践主体收效甚微的状况。第三,缺乏专业教师的精心辅导,有的学生虽经历了多次调查而写不好调查报告;有的学生虽参加过课题研究,却不知道怎样收集整理资料进行研究;各专业实习虽有一些艺术设计作品,却缺乏新意和创意。第四,对艺术设计创新成果的考核和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查,缺乏依据,缺乏客观和公正。同时,学院没有形成让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良好环境。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虽有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需要领导重视,建立适合艺术专业的创新学分制度,推动创新教育。

三、构建创新学分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构建创新学分,走出认识误区,是提高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突破口。艺术类本科生中设置创新学分,在思想上不统一,认识上有分歧。有的认为: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限间就是要学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实践性教学,至于创新和创作主要是工作以后的事。也有的人认为:艺术类专业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都可以理解为是创新教育,无论是室外写生、毕业设计,平时作业,都反映出学生个体的设想、构思、表现技巧和手法,这本身就是创新教育,根本不必再设置什么创新学分制度。我们认为这二种观点都存在认识中的误区,艺术类专业知识的传承与作品创新,是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教学既是传承知识的过程,也是体现创新理念、设想、构思等成份的过程,在校期间学生当然要创新和创作;在工作岗位中的创造性劳动,既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也可能对专业知识进行修正和补充。因而,在艺术类专业的本科生中设立创新学分,进行创新教育,应该比其它专业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2.提升设计水平,实施创新教育,有赖于创新学分功能的充分发挥。首先是“激励与导向”功能,在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安排等环节中,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其中,只有充分利用激励机制与导向功能,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发挥创造的激情,提高作品水准。其次,发挥“综合与整合”功能,创新教育艺术创作,在人力资源方面需要组建科研队伍,形成合力,组织攻关;在相关设施设备方面需要资源的整合,统筹安排;在创新实践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开拓精神。第三,发挥“调节与评价”功能,开设创新学分,调整课时安排和学分分配等,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鉴别和认定,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专长与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着重研究平面设计还是影视设计;动画专业侧重于艺术动画还是数字动画等等。

3.体现专业特色,注重个性发展,是培养设计人才的重要措施。艺术类专业构建创新学分,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个性发展”原则和“操作简便”原则。所胃“以人为本”原则,主要是在课堂教学、实践实训、设计创作等教学环节中,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各方面都要从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着手,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所谓“个性发展”原则,主要是尊重学生个人在兴趣、能力、爱好等方面的心理优势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发展个性的信心和动力。所谓“操作简便”原则,主要是将各专业培养目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模块,各模块通过设计、实践、观察、测试等手段,使之能够进行量化考核,即明确具体的实施方法、步骤,使之可操作性。如:动画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具备动画专业所需求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设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能独立从事动画创意设计、编导等方面的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院要根据艺术专业自身的特点,来完成艺术考察、专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应着重考虑创新教育问题,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作品创新相结合、教师科研任务的完成与学生创新学分的获得相结合。

4.教师学生相长,传承创新并举,通过科研和教学的结合提高效果。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变化快、更新快的特点。教师通过自己的各种课题研究,将研究创作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如:环艺专业,教师将承担的横向规划课题与学生一起进行设计,帮助学生提高了设计项目的能力。教师要把科研中涉及的内容运用到课堂上,弥补课堂虚拟课题存在的缺陷,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教师的研究能力与专业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通过科研积累的经验,编写的教材,给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信息。此外,学校要通过评选“学生创新研究优秀教师奖”等方式,向优秀的指导教师颁发奖励。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大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启发式教学的心得,设立专门的基金,资助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创新教育类课程优先立项。

5.注重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成效,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质量。首先,艺术设计学院与其它各学科在其实施创新学分中有其共性的规律,需要我们都遵循和努力。大学的创新学分制度,是指导艺术学院的指导性文件,要遵循其原则意见,但又要必须依据自身专业特征来细化和深化,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其次,学院要加大投入力度,无论是艺术实训的硬件设备设施,还是为之服务的软件费用,都比管理类专业要大,需增加创新投入。第三,创新学分的实施形式,要从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加强课程内容综合化角度去考虑。要根据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如视觉传达设计可分平面设计、影视设计二方面来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可从建筑与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二方面来考虑。第四,可以将实现创新学分的各种实践变为各学科的实践环节来开发。如:对毕业设计与展示、毕业考察与调查报告、毕业论文与作品设计等,重新设计实践方案,结合创新教育和创新学分的实施,把作业作品与创新课题相结合,提升作业作品的内涵和品位、档次。第五,拓展学生创新空间,打破“偏才生”的两难局面: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本身求的是专才,这种偏才拔尖者可以成为创新型人才,可以通过设立 “科技创新奖”等荣誉,来选拔优秀人才。

6.丰富创新内容,科学评定学分,注重专业特色力求客观公正公开合理。学校设立创新学分,要求本科生在学年内必须完成体现创新实践活动或科研活动,如发明创造、取得专利、学科竞赛、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或文学作品等。对那些有一定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要安排在各类竞赛中提前培养,并在政策上引导和支持,鼓励和要求这部分学生提前进入、参加各级、各类高层次的学科竞赛。在实验条件建设上建立创新实验平台和提供可选择的多种创新型实验项目,作为高校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增加拓宽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实验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些不仅促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也促进学科交叉整合的能力,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超群:《创新学分的设立及对教师的激励作用》,《理工高教研究》,2007.6。

[2]华正伟:《创新学分制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趋势》,《辽宁教育研究》,2006.5。

创新与创业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本理念;创新;管理

一、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背景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灵魂,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着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企业只有建立以员工为主体和根本动力的创新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得以持续深入。党的十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其根源来自于人与社会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创新工作,否则无论任何创新,都失去了其存在的目的与价值,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倒退和人性的丧失,创新就可能成为、反人类的行为。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该成为全体员工生存的幸福家园、心灵港湾和尊严的舞台!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应是促进每一位员工的自由发展,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力,进而促进全社会、全人类的自由发展。

目前部分企业在创新管理工作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员工对创新的抵制;二是利益失衡;三是企业文化不能跟进;四是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等等。如何在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指导下,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人性化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尊重、互信和支持。特别是管理者,不管是政府、企业或其他单位的领导者,都要尊重每一个人,这是最高的管理宗旨。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有五种基本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五种需求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和感情上的需求都属于低一级的需求,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由此可见,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力。

(二)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造力开发活动进行的管理。创新管理与其他业务活动的管理既有共性,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不能直接援引管理学原理来进行创新管理。企业创新活动有六大要素,即团结与创新精神、自发活动、非职务行为、意外发现奇特事务的本领、多种激励因素、企业内部交流。创新管理重在抓住六大要素,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三)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

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思路是运用马斯洛“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从工作安全感、满意的薪酬、丰厚的福利待遇、工作具有挑战性、安全无乱的工作环境、员工参与决策、晋升的机会、融洽的人际关系、个人成就感、自我实现等方面总结提炼以往的做法,紧扣创新活动的六大要素,建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机制,明确创新导向和衡量标准,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推进人性化创新,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双赢。

三、基于人本理念的创新导向和衡量标准

以人为本,既是企业创新的方向和目的,又是衡量创新工作是否具有价值的根本标准。具体而言,创新工作必须满足以下几项标准:

1.创新必须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一般而言,作为企业员工来说,人的需要主要包括收入稳定且持续增长、生活小康乃至富裕、工作环境安全舒适、企业中人际关系和谐、生活与工作均衡、不断学习和成长、个人尊严得到充分肯定、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同步实现等。是否满足人的上述需要,是衡量创新价值的首要标准。

以工作环境为例,在企业基本建设中,往往出现为了降低造价而减少检修平台的所谓创新,该项“创新”大大地增加了电厂检修人员工作环境的危险性,不能满足员工关于工作环境安全舒适的需要,从表面上看,该项“创新”降低了造价、减少了投资,但事实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要坚决予以反对和避免。

2.创新必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组织氛围与文化

组织内部和谐的氛围与文化,是以人为本核心立场在组织氛围方面的集中体现。每个企业员工都希望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同时和谐的氛围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以绩效考核为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员工绩效提升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如果简单地采用量化指标考核、末位淘汰等所谓的创新措施,缺乏沟通、协调、辅导、关怀等必要的方法,势必会在组织内部形成员工之间的非良性竞争,破坏和谐氛围,降低组织整体绩效。

3.创新必须有利于个人与企业的长远发展

任何一项创新举措,必须做到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不能简单地为了满足当前利益而进行创新,否则将会给未来的发展造成更大的问题,反而会损害个人与企业的根本利益。

以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修理费用管理为例,修理费用是衡量企业生产成本和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所带来的修理费用下降才是有意义的,如果简单、盲目地追求修理费用下降率,而不去认真分析技术、管理及人的素质等问题,那就是涸泽而渔,将会造成更大的设备损坏,甚至会造成管理上追求短期指标、忽视长远利益的错误导向。

上述三项是体现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衡量标准,除此之外,衡量创新的价值,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成长等等。

四、人本理念的创新管理具体做法

企业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的各项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一切创新为了人、一切创新依靠人,在各项创新的管理和实践中,切实将以人为本放在核心位置,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

1.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企业应高度重视蕴藏在员工中的创新热情和巨大创造力,建立健全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群众性的全员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创新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1.1建立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支持机制

企业应从制度、资金、组织、人员等各方面为群众性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引进先进企业(如海尔)的“内部创业”理念,鼓励一线员工成立“创新工作室”、“创新小组”,独立核算成本与收益,形成人人创新的积极局面。例如岩滩水电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制度、资金、组织、人员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首先成立科技管理委员会,完善科技管理的组织机构,统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其次制定包括“长期规划―项目立项―具体措施实施―后期成果推广”在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创新工作长效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三组建“科技创新之家”工作室、科技互助小组,开辟员工技术论坛、开展技术能手经验交流会,为技术工作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商讨攻关对策、举办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平台;第四建立健全员工见习实训基地,如“员工学习培训室”、“五防模拟操作区”、“淘汰设备与备品配件试验室”等涵盖各专业、覆盖各岗位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员工学习,“跨岗”充电提供便利,提高员工的自主钻研意识;第五通过开展“人才评价”工作,以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为平台,选拔首席专业师和专业技术带头人,作为科技攻关的中坚力量,指导、带动各类群众性科技创新攻关活动的蓬勃开展;第六注重基层科技活动,破解生产难题,即以公司领导亲自督办,责成重点项目以攻关的方式开展活动,营造出“人人参与创新,人人可以创新”的浓厚氛围;第七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出台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评审、科技论文、合理化建议等一系列管理标准,设立了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工作专项资金,促使创新活动的合规并有效开展。

1.2建立群众性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欲望是人的本性,人有了需求,就有了动力,就会去行动。需求是人的行为之源,是人的积极性产生的基础,也是激励存在的重要依据。企业建立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激励机制十分重要。企业可按照专利、创新活动、创新建议以及创新所能带来的效益,分层次进行奖励;将班组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鼓励、引导、支持班组制定创新目标、计划,推动创新活动的有序开展;抓住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充分发挥群众性创新活动中先进人物的教育示范作用,大力宣传在各个岗位上涌现出来的爱岗、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在企业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焕发劳动热情,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例如岩滩水电公司创新管理建立了文化激励、事业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了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员工的贡献能够得到及时的肯定、赞赏和奖励的文化激励。如组织“十佳”员工外出交流学习、“优秀通讯员”野外采风等。二是建立了以“个性化成长,多元化成才”为理念的事业激励。如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建设、开展“人才评估”选拔首席专业师及专业带头人、岗位公开竞聘等方式,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第三建立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生产班组联系点的情感激励。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领导干部下基层、办实事、答疑解惑、送温暖活动等方式,拉近了员工和领导之间的距离,使企业内部形成宽容、团结、稳定的良好氛围。第四建立评优、评先的荣誉激励,使员工“创先”有方向,“争优”有目标。如开展“一流班组”、“本质安全型优秀班组”、“和谐班组”、“本质安全型员工”、“十佳员工”、“优秀中层干部”、“岗位技术能手”等多项评优活动,并借助荣誉墙和企业年鉴来激励员工“学先进、当先进”。

1.3建立创新价值共享机制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说”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惑,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合理的经济机制是激发员工创新力的有力手段。企业建全创新价值共享机制,通过改革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重点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每项群众性创新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效益)进行详细、科学计算,并按比例分配给创造人,同时对所创造价值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创造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举措,保证创新成果开发人员的利益,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创新工作中。例如,某企业出台了《合理化建议管理标准》、《技术方案管理规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从技术开发人员薪点待遇、岗位晋升、利益分配、奖励金额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参与创新工作的热情。2009年至2012年,该企业共收到合理化建议308项,开展QC课题活动共70项。近四年来,企业共申报管理创新成果13项,获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这些成果,是该企业在开展创新工作中优秀成果的缩影,代表了当前企业管理的先进水平,具有鲜明时代性和示范意义。

2.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

科研人员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与一般的一线工人存在较大的区别,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极大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首先建立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上升通道。根据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贡献和研发能力,设立相应层次的虚拟岗位、荣誉和待遇,使科研人员能够切实看到自己的职业努力方向;其次建立合理的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对于每个科研人员、每个科技项目,设置相应的科技贡献、科技产出目标,并将其与科研人员的绩效密切挂钩;最后建立科研人员关怀机制。对于每位科研人员,要采取多种合理、有效、人性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关心其家属、住房、医疗、养老等直接影响其生活幸福感的因素,促进个人幸福与企业价值的同步增长。

3.全面推进人性化创新

人性化创新,是在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指导下,以满足人的各项需求为出发点,以实现产品、环境等物的人性化为主要手段,所开展的各项创新活动。人性化创新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方法,需要引起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使其成为创新活动的支柱性力量。首先在工程建设、生产运营、技术改造等过程中大力推行人性化创新,从工作环境、设备性能、操作方法、检修工艺等方面入手,以提高设备、环境的人性化水平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其次积极开展人机工程、人性化设计等有关设备、环境人性化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形成一系列有关人性化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并指导规划、基建、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最后探索建立人性化创新的评价、鉴定和表彰机制。在现行创新评价、鉴定和表彰体系中,加大人性化创新的比重,必要时可专门设立相应奖项。

五、成效

1.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活力。通过建立创新工作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创新工作领导;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创新价值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形成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