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第1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套指标体系非常注重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在经济发展类指标中,除了“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两项知识产权指标外,还包括了“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刘魁产值比重”等与自主创新相关的指标。这套指标体系高度强调科技创新,是应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也是江苏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同志曾经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苏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深刻、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科技创新,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明确发展目的。从发展目的角度说,科技创新无疑是高科技时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都只是手段,而非其根本目的,生态和谐、民生幸福、社会公正才是根本目的,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当今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处于时代转型时期,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与社会安全都处于脆弱期,尤其是中国的经济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风险凸显期,因此,我们在鼓励创新,加快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乃至文化安全问题,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民族的长远、根本利益。

加强系统谋划。从现代化系统角度说,科技创新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发展生产力角度进行科技创新,还要从现代化系统角度去创新。长期以来,我们过分注重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创新,但是在现代化系统中,人类的创新活动既有基础研究层面的科技创新,也有经济层面的金融创新、销售创新、生产方式创新以及相应的经济体制与政策创新,还有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军事与文化创新,所有这些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关联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在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在其他层次与维度进行创新,尤其是要把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价值观创新有机融合在一起,以便提高科技创新的品质,纠正经济中心主义的偏向,关注创新行为的伦理指向,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创新。

认清价值取向。从价值论角度说,科技创新并不是中性的,是有价值倾向的。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它首先是为资本增值服务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科学与技术只是人们追求真理、实现价值目标的一种手段,在价值上是中立的。实际上,在当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科技创新并不是中立的,是有资本增值倾向的。在小科学低技术时代,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往往是出于科学家与技术专家的追求真理及其个人爱好而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中立性。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大科学高技术时代,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趋于一体化,科技创新从项目选题、团队组合到立项、研究及最后的评估、市场推广都受到一定的社会利益集团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慎重对待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

正视科技风险。从文化哲学角度说,人类的创新行为既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破坏的过程,它会导致价值的颠覆与文化的断裂,把人类带向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因为人类的创新行为在发明、创造乃至革新的同时,也意味着对传统的破坏,意味着对现实的冲击,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性系统稳定性的冲击与破坏。因此,我们在进行全方位的创新的同时,也还需要警惕各种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带来的风险,需要把握其发展规律。目前,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忽视了创新的两面性,尤其是忽视了创新的风险性,我们需要对人类的创新行为,包括科技创新行为的两面性保持清醒的认识。既要大胆创新,又要充分考虑到历史文化传统,考虑到社会的延续与稳定。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第2篇

Abstract:This article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historically mentions, demonstrates the technology advancement and a legal regime development historical path. Elaborated through the Marxism abou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interaction relations' theory that carries on a step analysis from the philosophy theory stratification plane to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legal regime. Finally the part interacted the development from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legal regime the two to prove specifically promoted, to develop mutually.

关键词:技术创新 法律制度

Key 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Legal regime

一、从历史上的技术革命说起

第一次技术革命,发源地在英国,之后扩展到法国、美国和德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不仅提高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而且使技术本身成为一种资源,一种比自然资源更为稀缺和重要的资源。人们出于对稀缺资源的渴望和经济利益的追求,在主观和客观上要求建立一种适当的制度安排,而对技术资源做出制度安排的核心内容是界定技术成果的归属,即产权问题。伴随第一次技术革命的逐步深入,保护技术知识的产权制度―――专利制在英国得以确立并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并在此次技术革命后在各国最终确立。专利制在法律上赋予创新者对其新技术知识在一定时间内的专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模仿者对创新者权益的侵犯,使创新者的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技术创新活动。

股份公司的形成与研究开发的企业内部化得益于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它起源于欧洲,完成在美国。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了股份制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兴起的新产业群大多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要想使它形成产业和规模,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又为股份制的发展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在上述背景下,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公司应运而生,并在制造业和商业部门迅速发展。

第三次技术革命由美国、日本、欧洲领导。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集中在电子、通信、核能等领域。伴随技术创新的浪潮,出现了政府采购、风险投资、职工持股股票期权和新型证券市场等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制度安排。第四次技术革命发生在近十几年,高科技的影响通过欧美发达地区传到世界各地。随着当代科学和技术复杂性的增加,集成和融合已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任何一项重要的发明和创造都离不开不同技术的整合与多门学科的通力合作。[1]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哲学的高度上解决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

技术创新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制度创新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二者对立统一,生产力具有内在动力属性,它经常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但是,生产关系决不只是消极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它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便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生产关系和其他历史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因而技术创新较之制度创新对现代经济增长具有第一次的推动作用,有更深层次的重要意义。同时,制度和制度创新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2]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会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则会保障技术创新的功能得以发挥与实现。

三、科技进步对法律意识与法律规范的影响

所谓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特别是对现行法律和现存法律现象的一种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人们的法律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然而它决非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将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1、科技进步使人们对法律本位论的看法发生重大改变从法理学的角度看,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是人们法律意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就是从义务本位法律观向权利本位法律观的转变。

2、科技进步使人们对立法与司法体制及运行机制的认识有了崭新的突破。随着科技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产业部门,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时,单一的主体立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就被打破了。于是一种全新的立法体制与方法即委任立法或日授权立法应运而生。新的立法方式的出现,使人们强烈地意识到,法律实践尤其是科技法不仅是政治家们的事情,而且与每一个科技工作者息息相关。

3、 科技进步使人们对现行法律和现存法律现象的解释发生变化前面我们说到,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特别是现行法律和现存法律现象的一种总的看法。因此,对现行法律和现存法律现象的评价与解释是法律意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而这种评价与解释又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某些变化。[3]

科技进步对法律规范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科技进步导致一些全新法律部门的出现,二是科技进步对现行法规提出了新的挑战。

1、科技进步导致全新法律部门的产生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不仅科技成果需要法律保护,而且科技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需要用法律手段对之进行调控。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要求不间断地颁布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法律与法规。

2、科技发展对现行法规的挑战科技发展对现行法律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民法、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等众多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都面临新的间题,需要人们在法律上作出相应调整和补充。[4]

四、法律规范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

1、法律对科技创新的贡献

(1)法律确立了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5]优先发展科技、依靠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基点,是我们面对新技术革命挑战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2)更好地保证参加国际科技经济的竞争和合作当今世界,冷战已成过去,而科技经济竞争的热战正酣。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对科技、信息、知识和人才的争夺已成为一场无声的战争。对科技成果权的争夺甚至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冲突、外交冲突的一个的热点。

(3)法律可以降低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新手段,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人类谋福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资源耗竭等。

2、现代科技创新对法律的促进作用

(1)现代科技拓展了立法领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新的立法领域,科技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现代科技成果一旦开始应用于生产领域,种种新的社会关系就相继出现,法律问题也接踵而至。许多国家开始通过立法来干预科技活动,调整科技领域中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计算机法、基因技术法、航空法、原子能法的出现,许多新的法律纷纷登上法制史的舞台。

(2)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部门法提出了新问题现代科技促使许多传统部门法的制定、修改与实际应用过程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第一,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使婚姻家庭和继承方面的法律受到了极大冲击。第二,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着传统刑法立法。第三,现代科技提出的新问题在计算机信息网络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计算机信息网络上的犯罪,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与联手打击;而网络涉及面广,所产生的问题涉及各法律部门,其中许多问题使传统的法律制度显得无能为力。

(3)现代科技对司法审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第一,对审判机构进行改革,实行职能转变,改为也具有现代科技案件审判职能的机构,这样就能够及时审结有关案件,提高审判工作的效率。第二,有一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的,素质较高的法官队伍。第三,规范和改善司法解释工作,弥补我国现行科技立法的不足,及时解决审判工作的依据问题。第四,审判机关还应当加强与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及时了解先进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科技审判工作经验,提高我国现代科技司法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义之.法国的科技法律体系[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2004

[2] 罗玉中.科技进步与法制建设.中外法学.1998.1

[3] 邱均平、王伟军、付立宏:《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载《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 社会价值

随着支撑工业文明的基础能源日渐枯竭及其带来生态方面的“副产品”日益严重,传统化石能源经济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工业发展模式日渐衰退,并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危机。这种危机连同经济危机一起,成为人们寻求进入“后碳”时代新工业模式的动力。人们迫切需要更加智能、更可持续、更符合自然和社会伦理的生产方式,这一新愿景的实现需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来推动。建立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融合基础上的科技创新及扁平化的创新模式正带来生产、消费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第三次工业革命初露端倪并即将发生,这一事实充分彰显了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

科技创新拉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的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会对21世纪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①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催生重大的科技创新与突破,进而又推动“科学―技术―生产―经济―社会”这根链条循环发展,并彰显出其追求社会价值的本质内涵。

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追求社会价值。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体,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其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对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可从两方面考察,就内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科学创新中的认知价值。科学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发现活动。科学创新本质上是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建立新理论的认知活动。因此,科学创新的求真、求善、求美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性贯穿逻辑论证、实践检验和价值评价的全过程。就外在价值而言,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即人类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涉及经济价值、伦理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主要生产要素,工业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创新并成为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的应用价值也得到极大彰显。

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的循环累积效应。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循环累积效应的形成主要源于科技创新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的矛盾与统一。这一效应更深刻地体现在我们正身处的旧工业时代向新工业时代转变的过渡时期。

首先,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的矛盾使旧工业时代面临终结。科技创新是一个创新与破坏共生并存的过程,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其应用价值往往首先表现为经济上的实用价值,在推动经济空前增长的同时,也悄然颠覆并重构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自20世纪中期以来,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被迅速放大,甚至遮蔽了科学创新的初衷,为探求真理而献身的认知价值取向转为功利的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技术异化使科技本身逐渐背离了其作为“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特征,科技创新真正的社会价值遭到扭曲,原本旨在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技术本性也逐渐丧失。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与生态环境危机,旧工业时代面临不可逾越的“增长的极限”,并在接近这一极限后转为衰退甚至衰亡。

其次,新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转型创造需求拉动科技创新。随着自然资源存量的锐减,旧工业生产方式的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殆尽,经济发展支柱发生倾斜,生产方式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型必然带来对科技创新的旺盛需求,在需求的诱导下,基本科学问题、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制造等新的科技领域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与共享的方式,触发了扁平化创新模式的探索,为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意义上,工业生产方式转型内生地决定着科技创新及其社会价值。

第三,社会价值的内外统一拉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工业化危机需要新的工业革命来化解,新一代科技创新在认知成果上的突破与经济、伦理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量。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设想的建立在互联网和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分布式发展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并在今后几十年将迅猛发展,大概在2050年达到顶峰,然后在21世纪下半叶保持平稳状态。②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特点

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融合凸显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这是一场多维突破、交汇融合式的科技创新。科学的认知价值,曾经并且依然不断推动着人类的思想进步与解放,促使数字化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科技簇群”并相互交叉和渗透,导致了一系列重大关联技术的协同进步和群体突破,进而能够灵活、快速、低成本、低能耗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凸显了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并将有力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新能源和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产业的诞生和新一轮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非线性团聚式地发生。

互联网技术成为实现科技创新应用价值的主要交流平台与渠道。在新一轮科技创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下,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数字化制造的发展都需要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并与之交叉进行。不论是保罗・麦基里(Paul Markillie)所指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系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使生产设备能够更快地自我反应、计算判断、分析决策和操作;或是里夫金关于“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分散式生产、新储存方式、能源互联网和零排放式交通等五大支柱产业”的升级与重构,都将迫切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作为终端来进行连接与通讯,并能够实现智能管理。互联网成为技术创新成果交流、转化与贸易的关键性渠道,同时也构成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实现载体将由金字塔式转向扁平化。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实现的基本方式是金字塔式的,即“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这一从上至下的、串联式转化的模式,基础研究是创新的原动力和创新链条的最高端。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金字塔式的创新模式将逐渐向扁平化转化。首先,科技创新主体从基础理论或权威科学专家那里转化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次,科技创新的推动力从基础研究转向全社会的需求。总之,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在继续延续金字塔式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垂直纵向的系统与扁平化水平式系统结合,形成一个矩阵式的新创新模式,还将再从矩阵式模式转向立体的创新模式,这将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③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深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创新将在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发生,成为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双螺旋结构”共同催生的产物。

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

当代科技创新的变迁不仅使其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也将导致第三次工业革命在生产、消费方式与生产组织方式方面的变革,进一步展现出当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与影响。

生产方式向大规模定制转变。麦基里认为,工业革命主要体现为由技术范式转变引发的生产方式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械生产取代了手工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规模化生产时代,不论是蒸汽机的发明还是流水线生产的采用,都导致工业生产经营与能源生产经营方式的集中化和批量化。当前正在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数字化制造,表现为大量高新技术“聚合发酵”和综合应用,包括“更聪明”的软件、“更神奇”(重量更轻、强度更高、更加耐用)的新材料、功能更强大的机器人、更完美的程序设计与3D打印技术、更全面的网络服务,从而实现生产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生产过程更灵活、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关联更紧密,以及从“福特制”下的传统“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转向更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大规模定制”等。④

消费方式向个性化体验式转变。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标志着个性化、体验式消费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从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上都更加倾向个性化的消费品。同时,出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考虑,人们需要3D打印这样的生产制造方式,它既能大规模生产,同时又能满足定制,生产出个性化产品。重要的是,生产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消费的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在3D打印店里的体验式消费的同时就是生产。随着人、机、物的逐渐融合,消费者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设计和制造过程,甚至成为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个性化、实时化、经济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生产组织方式向虚拟化转变。产业集群是重要的产业组织模式,传统工业命脉掌握在少数拥有重型机械和大量蓝领工人的高资本、大规模、集中化的工业企业手中。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大量物质流被成功虚拟化为信息流,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产业集群将借助发达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突破传统地理集群的空间局限,逐渐形成网络意义上的集聚,使产业集群发展虚拟化。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虚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成本整合各种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灵活度。这种开放式创新从依靠蓄积创新资源转向通过组织间创新资源的交换与创新收益的分享获取竞争优势。这一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内部组织形式,众多中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家将借虚拟产业集群突破资源困境,以低制造成本快速推出新产品而获得成长。同时,鉴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广泛并以不同比例和频率分布于世界各地,分散式能源生产使之成为分散合作式模式,从而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挑战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大型制造公司,与国际商业巨头一道共同发挥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

当代科技创新范式的加速形成与应用使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轮廓日益清晰。党的十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于理清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与着力点,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具有重大意义。

处理好科技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实现科技创新的综合价值。科技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其与自然和社会相互整合的协调发展过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首先处理好科技创新的认知价值与应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从单一地面向经济转变为面向经济、自然、社会、伦理和文化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要求我们将科技创新的生态价值理念根植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科技创新追求的根本目的,尊重和遵循科学规律,着力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制度,并以此考察所有的科技创新成果,杜绝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才能解决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矛盾,避免重蹈旧工业生产模式的覆辙。对人本价值的回归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灵魂,“活着是为了游乐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理念”。从时代价值角度说,科技创新只有对人的进步发挥正能量,科技创新的内外价值才真正得到统一。

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将STS融入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本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彰显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价值有利于端正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开展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科技与社会、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只有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将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相结合,用人文理性约束与指引科技创新,才能避免科技的单向度发展、破解“斯诺命题”、结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甚至对立。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方式。STS把科学和技术放到(本来就在)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等)和生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中,把本来就由科学、技术参与或支撑的社会生产、生活视为(本来就是)科学、技术的活动场域、生成条件和整合基础。⑤这种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把握现代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深刻揭示了人类科技认识的选择性、人本性、时空性和相对性,将STS融入科技创新,从STS角度揭示科学、技术与产业间的互动关系,能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处理好社会价值载体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载体即科技创新链,主要包括企业、研发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四大主体,涵盖科研人才、研发投入、平台载体、技术成果四大要素。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科技创新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要素的合理流动。一方面,要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加大对数字化制造及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实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产品的高附加值。另一方面,要打破筒仓效应,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处理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完善协同创新的创新体系。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说,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人类而言,浩瀚的宇宙及复杂的社会永远都是“黑箱”,科学技术永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和暂时的认识。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技创新以适应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才能牢牢把握这场工业变革的机遇,实践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周洪宇,徐莉:《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页。

②[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

③刘燕华,王文涛:“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4期,第3~7页。

④Paul Markellie,"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economist, 2012, No.4, pp.3~5.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1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69-02

中国共产党关于科技生产力的思想是总结了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而得出的科学论断,视之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马克思科技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诚然,这是完全正确的,这些研究也是必要的,更是有益的。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仅将这一思想放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小范围内来研究,不免疏于说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三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的全貌,难免会影响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深刻理解,不利于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探索、创新的伟大意义,最终会妨碍发展科技生产力实践的深入。

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相关性的历史演进

1.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相关”阶段

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一些简单而粗糙的石器、木器和骨器等手工工具上,这时科学尚处于萌芽状态,科学知识几乎为零,而技术也微乎其微水平也极低,由于科学缺位,技术微小且水平极低,人类的谋生又鲜有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也就无所谓相互作用,即三者是一种“不相关”的关系。生产力系统中除三大实体性要素外,别无所有。若用公式表示生产力构成要素的关系,则为纯粹的三要素和的形式即:生产力=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资料。

2.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弱相关”关系

采集和渔猎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农具的制造和使用,使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部分“有闲阶层”可以专门从事所谓的“求知识”的科学活动,这时科学初步产生了。掌握科学知识的有闲阶级、贵族奴隶主、地主们鄙视掌握工艺技术的奴隶、农民等工匠劳动者,也鄙视技术。

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相关联”阶段

工业社会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之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新的研究手段,从而引发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电力机械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中后期的高级阶段――电气时代。这一时代里,科技和生产力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科学技术密切结合,以科学为先导,以技术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系统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明显,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各实体性要素起到极大的“放大”乘数作用,科技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首位要素,突破了生产力中实体性要素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模式。这时,生产力公式就是一种倍乘关系;生产力=科学技术 (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马克思的一大理论贡献。在总结了近代自然科学和产业革命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指出了科学是生产力,而且认为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强相关”阶段

19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整个自然科学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引发了新的科学革命。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理论为核心的现代科学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又为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显而易见,只有微观物理学的发展,原子能技术才得以产生;没有无线电电子学和数理逻辑的重要发展,就不会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相联系,产业革命随之兴起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已达到一体化,科学技术――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动力。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悄然兴起,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成分已占其GDP的50%以上。标志着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转入知识社会,当代科学技术引起了生产力结构的变化,使科技在生产力系统中成为第一位的变革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探索与发展

1.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发展

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但他对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认识也是明确的。1956年在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并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而奋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所以,“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ZW(DY]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59.[ZW)]并号召向“向科学技术进军”和进行“伟大的技术革命”。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科技生产力的思想和实践极为丰富、深刻和卓有成效。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他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ZW(DY]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378.[ZW)]将科学技术上升到生产力系统的第一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里,科技革命不仅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对生产力本身的构成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已不是乘数增长的关系,而是指数增长的关系;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已变成为首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力,现代科技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分不开的,不仅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且“实现人类的希望依靠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靠科学,维护世界和平要靠科学。”[ZW(DY]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ZW)]

3.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生产力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科学技术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容和指标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实践和形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高度重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思想,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判断。在中国共产党建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的科学论断和理论创新。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高度重视创新,把它视为民族之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ZW(DY].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0.[ZW)]他的科技创新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系统地思考了科技创新体系,把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都是使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作用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至此,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互不相关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从三者潜在的逻辑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演化到其现实相关性和外在统一性的历史进程,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外生产力发展史所反复证明了的。生产力发展史大体经历了石器时代、金属工具时代、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和计算机时代。生产力历次划时代的飞跃,决定的因素和标志是劳动资料性能的巨大改进。而劳动资料的改进,又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的。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所证明了的。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尺度可以把人类产业史划分为采集和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等四种社会技术形态。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

第三,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论。科学技术从无到有,水平由低到高,力量从小到大,与生产力由不相关到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无不显示出科技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现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生产力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崭新的实践基础上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深刻揭示出科技在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性变化,是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最新概括。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陈章亮.新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曾德高.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创新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3,(4).

[6]李英姿.论对科技生产力认识的深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

创新与现代科技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305;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044-03

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体力和智力为主的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及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发展;三是人的个性的自由解放和充分发展。

科技创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科技创新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其次,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最后,科技创新有利于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和人的个性的发展。

一、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

首先,科技创新创造了物质财富。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反映,它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创造了巨额的物质财富,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的提高。

革命导师充分肯定过科学技术创造物质财富的力量。列宁指出,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表现了人类技术的整个进步作用。马克思指出:“科学――财富的最可靠形式,既是财富的产物,又是财富的生产者。”

邓小平也曾经说过:“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科技创新是如何创造物质财富的呢?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指研究并创造新的形态的知识,这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索行为,只要人类存在,这类行为就会持续下去。而新知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一般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换句话说,科技创新是将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知识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的全过程,是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过程。因此,科学技术的全社会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为全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大量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并奠定物质条件。

其次,科技创新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制陶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发明加速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铁器的应用及其农耕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电磁理论的提出和电动机的发明将人类带进电气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应用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有这些都说明,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它在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马克思说:“机器的发展则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马克思又指出:“机器表现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的,使一般生产方式发生革命过程的起点。”

由于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逐渐消灭了旧式分工,缩小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从而能够使人们从单调乏味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创造性活动,开展创造性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将不但替代绝大部分人的体力劳作,而且也将负担部分人的脑力劳作来完成生产的调控功能。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改变人的工作方式,人们将突破工作方面的时空限制,从单调乏味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日趋密切,并使科学技术成为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是劳动与享受的结合。劳动不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了人的第一需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从具体生活实际出发,在吸纳和借鉴各国优秀生活方式的同时继承本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精华。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根据适度消费的原则,在不超过现实经济的条件下,使生活方式适应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当今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观念随之发生改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物的关系,淡化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人自身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最后,科技创新扩大了人类的交往空间,丰富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科学技术的进步,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加速了全球化趋势。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科学上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引起技术上的重大发明,从而使人类从封闭、保守、落后的农业社会进入开放、竞争、贸易的工商业社会,并从而使人类的交往突破了血缘、业缘和地缘的限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新的社会关系。现代交通、现代通讯技术大大加速了国际化、全球化进程,极大地拓展了人类交往空间,缩短了人们交往的时间。而互联网技术则使人的交往实现了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的跨越。人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社会交往空间扩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也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积累和传播,能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首先,科技创新对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马克思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次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使人们从中世纪的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到人自身的价值。牛顿力学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同时也为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流行奠定了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科技创新日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就是塑造价值观的革命性力量。科学的重大发现,技术的重大发明,往往导致旧的道德规范及其价值体系的解体,形成新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并从而塑造新的价值体系。

科技的进步使得封闭、保守的传统家族观念被

开放、进步的现代家庭观念所取代。技术创新使过去那种师徒相授的小作坊的纵向的技术传播方式变成了当代大规模的横向的技术扩散,直接导致了职业道德观念的转换。科技创新加速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社会化大分工,同时加深了对相互依存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强化了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而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又形成了当今既合作又竞争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科学技术作为创造文明和争取幸福的工具,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它实现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从而有利于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多重价值观并存。使我们面临着价值选择的困惑,这其中自然包括生态价值选择的困惑。科技知识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及自身的认识,并将自然也纳入到道德的范围,产生了生态伦理观,从而扩大了人们的道德范围,改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形成了更为科学的道德价值评价体系。这种体系把生态环境价值与人的价值统一起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这恰恰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契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资源。

三、科技创新有利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人类思维发展水平同人类文明程度是紧密相关的。人类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思维方式进步的程度,体现了人类智能的开发程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获得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尺度。

科技创新,一方面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另一方面又是人们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大革命。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自身能力的某种反映,是人类的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现。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与当下的科技进步相联系。考察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不难发现,从人类早期封闭的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到近代机械论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再到现代辩证的思维方式,这其中有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随着科技的创新,人类不断地变换着思维的方式与形式,并增添新的内容与特征。

其次,科技创新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科学技术从一开始踏入人类社会就不仅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工具、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而且也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利器。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强大的认识功能,它们既是人类以往面对自然所取得的既有成果,同时又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科学方法。因此科学技术推动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推动着人们行为方式的理性化。科技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人的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科技创新增加了人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曾经指出,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生命的尺度,而且也是人的发展空间。马克思还指出:“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充足的自由时间作为保证条件。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果的社会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增加对人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劳动者恢复社会劳动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二是有利于劳动者个性的发挥和舒展;三是使劳动者摆脱物质的束缚,不再为谋生而奔波操劳,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爱好,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从事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

最后,科技创新有助于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活动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科技创新活动能够激发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发挥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