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石油工程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构想

Abstract: Petroleum ground engineering enterprises "going out" strategy urgent need to strength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egal risk management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legal risk from the enterprise,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leg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problems,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should adhere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should take style, approach and conduct physical and institutional building described.

Keywords: Petroleum engineering firms; leg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Conception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石油地面工程在海外市场发展,加强法律风险管理管理成为石油工程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 企业法律风险概述

1、 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

《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我们一般把企业法律风险定义为,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由于行为人做出的具体法律行为不规范而导致的,与企业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相违背的法律不利后果发生的可能性。企业法律风险与其他风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法律风险具有发生原因的法定性、发生结果的强制性、发生领域的广泛性、发生形式的关联性、发生后果的可预见性等特征。法律风险不等于违法风险,但所有导致法律风险的行为都具有不规范性。国际工程法律风险的复杂性和所在国法律的特点,更加凸显了国外施工企业加强全员性的法律建设必要性。

2、 企业法律风险的分类

根据法律风险所产生的结果是否具有单一性,可以分为纯粹法律风险和投机法律风险。所谓“纯粹法律风险”,是指只能产生法律意义的不利后果的法律风险。所谓“投机法律风险”,是指从法律意义上可能产生有利结果和不利结果的法律风险。投机法律风险是一种机会性风险,它从一定意义上鼓励人们的冒险行为。

根据引发法律风险的因素来源,可以分为外部环境法律风险和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所谓“外部环境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以外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引发的法律风险。由于引发因素不是企业所能够控制的,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外部环境法律风险的发生。所谓“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内部管理、经营行为、经营决策等因素引发的法律风险。由于引发因素是企业自身能够掌控的,所以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是防范的重点。

3、企业法律风险的特征

与企业的自然风险、商业风险相比,企业的法律风险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法律风险具有相对的确定性。由于自然风险、商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不可抗力和市场因素,自然风险、商业风险的产生具有不确定性。与之相反,法律风险的产生具有相对的确定性,这是因为法律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违犯法律或者是没有及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救济导致的。这种确定性是相对的,例如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如果该著作权人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该企业就一定会承担民事责任;也可能该企业没有追究其侵权责任从而使侵权企业的这种法律风险没有发生。

第二,法律风险是可防可控的。自然风险和商业风险虽然也可以通过风险管理,使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底。但是由于自然风险和商业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不可抗力和市场因素,因此它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风险的发生。而法律风险完全可以从根源上加以防范和控制。只要企业建立了完善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在懂法、守法的基础上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在他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利时能够及时拿起法律武器,法律风险的发生基本上是可以得到杜绝的。

第三,法律风险具有损害性。法律风险一旦发生,企业就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的经济损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企业的违法行为而承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企业承担的行政责任往往是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罚款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吊销营业执照会使企业停止经营活动从而影响盈利。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一般表现为赔偿损失。企业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主刑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承担;附加刑由企业承担。另一种是由于企业主观上认为某种损失不能通过法律途径救济,而忽视了那一方面的权利保护,从而使企业遭受了经济损失。法律风险的损害性与企业的其他风险相比,有过及而无不足。

二、石油工程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石油工程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企业内部主观原因,主要是由企业自身人员因素和制度缺陷造成的。外因是客观环境原因,是由于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造成的。其中,内因是促使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1.企业自身制度缺陷

企业自身制度缺陷是导致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制度的合理性与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成正比。企业存在有法律漏洞的、不合理的、甚至是不合法的制度,企业在极大的法律风险中运营,危机重重。其原因有三:首先,法律审核把关不严,在制定某些制度过程中没有法律人员的参与和审核,法律知识的欠缺使某些不规范甚至是不合法的制度产生;其次,缺乏严格的法律审核程序,工作体制不健全,没有制度保障。

2.企业自身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也是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的制定和运作都是由内部人员来完成的,企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思想水平和行动能力是企业的风险因素。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的制定;有些企业人员被眼前的利益诱惑不惜让企业冒巨大的法律风险或者由于法律盲点把企业引入风险之中却浑然不觉;所产生的后果都是可怕的。同时,企业制定出的政策,要靠全体员工去实施,法律风险存在于运营的各个环节,企业员工对政策的理解和实施能力的不足,是即使有着良好制度的企业却仍然陷入法律风险之中的主要原因。法律工作人员不能和谐融入经营决策,数量少,素质也有待提升。

三、石油工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1.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并不强,对法律机构的职能在理解和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是普遍现象。有些企业仅把企业法制工作当作一种摆设,只是应国家规定而建立,应付检查而已;没有充分意识到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的必要性,虽然设立法制机构,但对法律风险防范没有足够重视,一旦事发,才去亡羊补牢,把法律部门的工作人员当成“消防员”,使得企业纠纷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繁忙办案,无暇顾及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问题,形成恶性循环。企业对法律风险的防范疏于管理还体现在投入企业法律部门的资金严重不足。

2.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设置及制度问题首先,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设置问题。由于企业的法律意识薄弱,一些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自己的综合法律机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也就更无从谈起。第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规章制度不健全。第三,企业法律工作人员难以进入决策层。企业法律部门的侧重点在善后而非预防,重点定位错误,法律服务人员难从根本上监测经营运转。并且企业专职法律工作人员少,专业素养低。

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1) 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多。企业要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损失的发生。

(2) 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企业发展壮大,必须不断积累资产和财富,减少因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

(3) 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反之,则可以有力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2、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可行性

根据引发法律风险的因素来源,企业法律风险分为外部环境法律风险和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对于外部环境法律风险,由于其引发因素不是企业所能够控制的,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予以杜绝。但对于企业内部法律风险,其引发因素是企业自身能够掌控的,因而成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重点。企业内部法律风险的引发因素包括:企业的设立行为、决策行为、管理行为、生产行为、经营行为,通过健全制度、理顺流程、完善表单、规范文本,完全可以避免。防范法律风险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基础工作做起:

(1)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必须强化企业领导人和员工的法律风险意识。企业领导人的法律风险意识,是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关键。相当部分企业领导人的法律风险意识仍然滞后,在决策时往往忽视或者轻视了法律风险的存在,更注重于速度和效率,结果是不但达不到决策的预期目标,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危害。企业员工由于工作岗位的不同,发生的法律风险原因和结果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的法律风险意识。只有企业领导人和全体职工都建立起了法律风险意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才可能减少和避免发生潜在的法律风险。

(2)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是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内容。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对涉及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以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对于企业规章制度,应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修改,保证企业规章制度合理合法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3)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抓住工作重点。不同类型的企业,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中,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过程中,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抓住工作重点,才不会避重就轻,造成顾此失彼。

(4)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必须保证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必须要拥有高素质的从事企业法律事务的工作人员,并保证其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保证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是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保证。

(5)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考核。企业内部监督与考核,同企业生产经营密切机关,也是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考核,切实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才能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

(6)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还需要重视和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与其他企业不但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相互间应建立起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彼此取长补短,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

五、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

1、 机制建设与体系建设的选择

机制与体系不同。所谓“机制”,就是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所谓“体系”,是指若干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关联而构成的整体。机制没有独立的表现形式,常常蕴含在某一体系之中。体系则有自己独立的表现形式,是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形式的文件化系统。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收入、节约开支,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维护企业财产和交易安全。这两个目标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无论如何,维护财产和交易安全,是企业的基本目标要求,因此从防范法律风险的角度构筑企业经营管理体系,较之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而言,更加直观、现实和有效。

2、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

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是指企业根据法律风险的特性,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避免承担经济损失或者其他风险的制度、流程、表格和文本。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工作的有机结合,旨在提高企业管理的合规经营,明确责权利,注重效率和创新。

(1)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立的主要思想:①规范化:建立制度,理顺流程。制度是企业的基本行为规范,企业的一切人和事都要在制度下进行活动;流程是企业实现目标必须遵循的过程方法,要讲时间效率,还要讲投入产出。②个性化: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具有本行业、本企业的鲜明特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除基本制度、基本流程、基本体例以外,可以具有不同的文件组合,不同的文件内容。③合同化:将合同引入企业内部管理,上下级之间、上下位部门之间以合同的形式协商、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相对于制度化而言,合同化更明确,更人性化,更易接受和执行。

(2)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体例和模块: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体例由制度、流程、表单、文本组成,这四种体例形式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应至少包含九大模块:一是企业设立模块,内容包括企业设立、企业变更和法人治理;二是投资管理模块,内容包括投资收益管理、股权管理、股份转让等;三是行政管理模块,内容包括文件档案管理、对外关系协调、办公设备设施和后勤管理;四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内容包括人员、薪资、考核和培训管理;五是财务管理模块,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资金往来、账目和报表管理;六是采购与分包管理模块,内容包括合格供方的选择与评价、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所购货物的验收与入库;七是技术质量管理模块,内容包括技术开发与改造项目的立项、实事、评审,新产品试制与工装改造,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维护;八是生产管理模块,内容包括生产组织、现场管理、设备维护与保养;九是营销管理模块,内容包括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

(3)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方法: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基于防范法律风险的经营管理系统,既是跨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又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合型,单单拥有管理学或法学一个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是不够的,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离不开专家的作用,而这个专家既要精通法律,又要精通企业管理。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基本方法,不外两种:一是专家指导,企业自行建立和运行;二是专家建立,并指导企业运行。

(4)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规章制度建设。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要依照法律风险防范规章制度来运行,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风险防范体系的运转。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规章制度是整个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运转的纲领,完备可行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进行高效法律风险防范的保障。

第一、通过风险分析评估、控制管理、监控更新制度构建和完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有效运转是法律风险分析评估,法律风险控制管理,法律风险监督三环节共同协调运作的结果。要对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就要对其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具体措施,然后监督执行。

第二、设立总法律顾问制度。总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企业总法律顾问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本企业的法律事务,领导本企业法律顾问机构,依法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意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负责做好企业合同管理、商务谈判、知识产权、工商管理、招标投标、改制重组、诉讼、仲裁等方面的法律工作;协助总经理抓好企业规章制度建设,负责组织本企业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法律顾问机构;主管企业的法制宣传和培训下属单位法律事务工作;对本企业及被投资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并负责或者协助企业主要领导指导、监督整改工作。

第三、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重大的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有致命的影响,企业应该重点对重大经营决策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来预防和减少经营决策风险。企业法律事务部门的法律工作者要全面介入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企业的重点项目在进行的每个环节中,都面临风险,这就要求既要从整体上控制,更要把握重中之重。既要将所有的经营管理行为都纳入法律风险控制体系,更要严格审查,监控重点环节,使企业合同交易,环境拓展,劳动用工,财务运转等都法制化、规范化。企业要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对重大决策全面管理,全程跟踪,重点监控。从而有效掌控、防范重大法律风险。

第四、建立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合同管理不仅是对合同文本的管理,而且合同洽谈、签订、履行等各个环节都纳入其中。一个企业项目的发生要牵扯很多合同关系,各种签证、确认书、保函、验收证明和结算书等等,都在这个项目的合同圈内,组成一个“合同群”。而要制定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法律工作者的全程参与是必不可缺少的,所以每个经营中的合同都要配备相应的专门法律人员管理。对于重大的项目,配备法律工作组,进行特别管理。

第五、建立企业法律风险年度评估制度。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的执行、监督和考核是缺一不可的。制度靠执行来实现,执行靠监督来把关,而最后对此制度的效果、作用、可行性等经验教训的总结就归于考核。及时的评估效果,查找原因,去除旧的不适宜的规章制度,建立新的更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条例,可以使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永葆生机。

3、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善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以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为基本目标的经营管理系统,无论是起因于违法行为、自甘冒险行为的法律风险,还是起因于法律的不确定性、法律环境的不完善性以及法律监控活动的不规范性的法律风险;无论是属于外部环境的法律风险,还是属于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都会因企业内外资源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必须不断调整企业的制度、流程、表单和文本,即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以适应和满足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形势。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善也必须制度化,并实行目标管理。

(1)提高企业全体人员法律素质并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全体成员要把法律风险防范融入决策和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企业的领导层要提高法律素质并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企业领导的思想决策对企业有重大影响,正确先进的法律思想对企业的法制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企业领导阶层要重视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的加强,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与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不断进行法律知识培训,以便了解与企业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律风险,让法律风险成为制定决策中的考虑因素。

(2)提高法律工作人员地位。企业要重新定位法律工作人员地位,授予法律事务工作人员以权力并在程序和方式上对其参与经营决策做出明确规定,使其能够进入企业的决策领域。企业法律工作从事后处理为主转向事前防范为主。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中具有主导作用,其对本企业生产情况熟悉,能够将企业的有利条件充分运用,对具体的经营管理环节提供法律分析意见,实施法律风险调查,进行法律风险论证,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企业法律顾问进入到企业的决策领域,协调配合企业管理。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 法律风险 防范体系构建

企业的法律风险指的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具体的法律行为不规范,企业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同时违背了相关法律而出现的不良后果。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法律风险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提高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构建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法律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自身管理意识不强

很多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包括客观上不知道有哪些风险,主观意识上不够重视等问题。风险意识不强会造成风险评估阶段无法了解具体有哪些风险存在,也不会清楚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多少、会产生多大影响。在监控风险阶段,对于企业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没有及时的判断和感知,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风险发生之后,无法及时地给出风险应对策略,不知道怎么样面对风险,只会被动的接受风险。

(二)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管理不能只依靠领导的权威和能力,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企业管理只重视了企业发展,制度建立往往制定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企业在运行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效益跟风险是矛盾的统一整体,因此如果企业管理制度中只重视了企业经营效益,那么其中必然会增加企业法律风险的产生几率。

(三)企业风险识别能力较低

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因此有一部分企业目前风险管理刚刚起步,内部存在风险识别能力落后问题,因此学习风险管理方法和提升工具使用的可靠性是关键,需要企业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规范自身工作,总结失败经验,提升专业知识掌握。

二、如何构建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一)提升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

在企业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企业法制建设基础薄弱问题,具体表现有企业内部出现权责不清楚、决策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等问题。法律风险不仅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支持,同时还需要企业的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地参与进来,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只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提升法律风险意识,才能够提升日常工作中风险判断的警觉,正确的用法律思路来解决问题、处理问题。首先加强企业领导决策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领导人员自身要不断加强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企业的法律事务机构要有针对性的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来进行法律法规宣传,重点针对公司法、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物权法、劳动法等相关问题展开知识培训,估计企业全部人员都能参与到法律风险意识培训活动中。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河北省光企业涉诉案件就高达400余起,其中涉案金额达到了十多亿元,其中有的企业被执法机关查处和罚款,有的企业的巨额资金难以追偿,甚至其中还发生了个别犯罪案件,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了河北的总体经济发展。这些案件都反映出了企业法律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因此加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非常重要。

(二)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体系建立

建立健全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制度,首先企业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环境,对于内部设计到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进行严加控制,以企业规章制度的形式进行法律风险预防和控制工作,保证企业出现问题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杜绝因为制度不健全而引发的法律风险。根据企业内部业务性质的不同,主要需要建立的风险评估制度有:防止违规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索赔和诉讼事项管理制度、企业投资管理制度等。企业的法律风险房管制度一定要管产企业内部经营和外部发展的全过程,内容要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岗位和人员,通过详细的工作制度建立,能够有效的预防、规避、控制和化解企业法律风险,保证企业能够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平稳运行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国务院和各级省市国资委也不断的频繁举办法律风险管理论坛,主要针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进行探讨。同时我国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召开了关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工作会议,强调在今后一段时间中,一定要加快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三)建立法律防范管理工作流程

通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建立法律防范管理工作流程,能够保证防控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行。主要做法如下:要及时的收集和传送企业信息,及时掌握企业中的法律风险信息。相关工作部门和单位要及时的收集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信息,并上报给企业风险防控管理部门,这样方便防控部门能够及时的检查、调研和解决风险问题。利用科学的技术分析和评估丰县信息,充分的考虑到企业发展情况,针对相关的法律风险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和确认。确认出风险类型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之后,及时制定解决方案,高效的解决法律风险。最后实时跟踪,落实反馈,重视法律风险解决方案的落实和监督考核。

民以食为天,如果企业因为法律风险而产生经营不善、破产倒闭的现象,企业职工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例如说安然、环球电讯、凯马特等巨型企业相继倒下现象,几十万甚至是上千万的失业人员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不仅是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更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结语

企业中建立健全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能够有效防止企业法律风险发生几率,不管是企业外部分的法律风险还是内部问题引起的法律风险,都会因为企业内外的资源状况而改变,因此一定要不断调整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_定规范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流程,才能够帮助企业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耀华.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J].东方企业文化,2007,(07).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刑事法律风险;风险防控体系

一、企业法律风险概述

在我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防范指引》中将企业风险定义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而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不懂法律、疏于法律审查、或者逃避法律监管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者其他规章制度导致承担法律责任或者受到法律制裁的风险和主观上不知道采取法律手段对自己的权利或者将要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法律救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的内容一方面包括由于企业不懂法律、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制监管等原因而做出的违法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即承担法律责任或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另一个方面是由于企业不懂法律、疏于法律审查等原因,从主观上不知道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或者对自己已经或将要遭受的损失未进行法律救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的风险,即不利后果导致的后续法律问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防范刑事法律风险首先应当了解刑事法律风险。1997年10月1日,我国重新修订后的《刑法》正式施行,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先后颁布了多个刑事法律方面的决定,并对刑法典进行了四次修正。根据上述刑事法律的规定,主要涉及企业家的经济刑事犯罪风险有近80种,按照犯罪客体的不同,可以归纳为类:

1.走私犯罪的法律风险。

走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和边防检查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破坏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犯罪行为。

2.妨害企业管理秩序犯罪的法律风险

妨害企业管理秩序犯罪的法律风险就是企业家涉嫌构成妨害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的刑事风险。

3.金融经济犯罪的法律风险

企业家在金融经济方面的犯罪风险,就是指企业家有可能因违反金融管理法规,构成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风险。

4.税收征管犯罪的法律风险

企业家在税收征管方面的经济犯罪风险,就是涉嫌违反国家税收管理和税收征收的法律、法规,偷税、逃税甚至抗税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5.知识产权犯罪的法律风险。

企业家在知识产权犯罪的法律风险就是涉嫌构成侵犯他人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科技成果权犯罪的风险。

6.市场秩序犯罪的法律风险。

企业家在市场秩序方面的经济犯罪风险就是涉嫌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刑事风险。

7.财产犯罪的法律风险。

企业家在财产管理方面的刑事犯罪风险,就是企业家涉嫌故意占有挪用、毁坏公私财产犯罪的风险。

8.贪污贿赂犯罪的法律风险。

企业家在贪污贿赂方面的经济犯罪风险,就是涉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公共财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职务犯罪风险。

以上八类犯罪涵盖了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部门分管的全部经济犯罪案件,其中,大多数罪名涉及单位犯罪涉及到企业的设立、日常的经营、品牌的创建、市场的推广乃至企业的变更和终止等方方面面。

二、企业法律风险的产生原因

(一)企业内部法律风险的成因

1.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

企业章程、员工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是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法律”。制度的缺失是产生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一些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极度不完善,没有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当出现法律纠纷时,企业内部人员会由于制度的缺失手足无措,也会因为不懂法律而导致其他不必要的损失。

2.企业管理者执行内部规章制度不到位

尽管企业制定了管理制度,用以指引、规范、约束企业各部门、各员工的行为,但是有些管理者特别是中层以上的中高级管理者,在执行内部规章制度时,没有严格把关,其结果也会导致企业产生法律风险。

3.企业员工违反法律法规

企业是法律上拟制的人,企业的经营行为仍然要靠员工来执行。由于一些员工不懂法或者法律意识淡薄,在企业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不惜牺牲企业的利益。

(二)企业外部法律风险的成因

1.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和修订

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各种法律法规也在与时俱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也必然经常变化、完善当中。由于企业的经营行为存在一定的惯性,面对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与修订,有的企业处于不知道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的原因,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造成企业原来合法的行为,有可能违反了新的法律法规,从而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2.商业竞争对手的行为与其他不可抗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力地位,企业之间都是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手段,包括利用竞争对手对法律法规的无知或者法律意识的淡薄来打压竞争对手。

另外,也会存在企业意志之外的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也会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但大部分都是民事上的法律风险。

三、健全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制度的对策

由于2006年6月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明确了法律风险作为中央企业风险的一种,并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故《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规定的信息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内控制度、风险管理监督制度均可适用于企业法律风险管理。

于是,以此为基础并借鉴前述国内外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同时考虑刑事法律风险建构性、可控性和规范性特征,可以构建和健全科学的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制度体系。

(一)健全企业内部的刑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1.企业要树立刑事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

应对刑事法律风险首先要从观念上着手,尊重法律,拥有正确的法制观念。首先,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尤其要提高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重视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许多的诉讼、纠纷、损害等风险完全可以通过事前防范,使法律风险的产生防患于未然的。而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由于缺少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够重视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才使得事情变得难以掌握、诉讼在所难免、损失难以挽回。其次,企业要增加法律风险方面的投入。

2.建立刑事法律风险评估制度

根据行业和企业性质、特点,确定刑事风险的范围,从而建立相应的法律评估系统。企业应当对自己现有的经营业务、企业投资、合并、分立等行为、管理事务、债权、债务行为等要进行综合的、定期的风险评估。法律风险评估制度要由企业总法律顾问负责,并且企业法律风险的评估要定期化和制度化。如从事高科技成果开发、新产品、新材料研制的企业,应特别防范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犯罪的风险有对外贸易的企业,应重点防范走私犯罪、违反外汇管理法规的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犯罪风险。

3.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预警制度

企业法律风险评估的结果要定期的向企业董事会、经理等决策机构报告,指明某些法律风险防范、采取法律措施的紧急性和急迫性;指明不采取法律措施进行防范的后果等。企业法律风险的评估与预警属于事前与事后救济结合运用。

4.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

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有效预防企业内部发生刑事犯罪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主要有如下内容:首先,企业要建立工作计划、年度计划。其次,企业要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再次,要建立企业的证据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三个具体管理制度与风险评估制度、风险预警制度相结合,能够未雨绸缪,将刑事犯罪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二)健全企业外部的风险防控机制

1.对企业法律行为进行合法性审计

对企业法律行为进行合法性审计主要是指对企业的金融、税收方面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控金融经济犯罪与税收征管犯罪。由于企业法律行为合法性对于企业法律风险而言,关系重大,因此,对企业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审计是贯穿于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始终的一项制度,由于企业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审计事务专业性太强,单独的企业审计部门无法完成,因此,企业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审计应由企业审计部门和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共同完成。

2.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法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法律的修订是不可避免的,而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关注和搜集最新法律法规的出台,可以使企业走在信息的前沿,不仅可以使企业最快最好的应对新法律,防控法律风险,也能有效避免因新出台法律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3.企业应妥善处理外部沟通

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和司法环境。国家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法机关掌握国家法律法规修订权和法律解释权,是企业外部法律环境风险因素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还是企业法律行为合法性的界定者,企业无论在作出法律行为之前还是行为过程中加强与其沟通对于法律风险防控颇有意义。行为之前的沟通可为行为的可行性论证获取大量及时、准确的信息。行为过程中的沟通可及时为企业找出法律行为偏差加以纠正,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

结语

事后管理不如事中管理,事中管理不如事前管理,可惜大多数人,大多数企业都很难体认到这一点,总是等到法律风险发生了才寻求解决办法,等到错误决策造成了重大损失才寻求弥补之道,一切都为时晚矣,以致悔恨终生。刑事法律风险更为严厉和苛刻,所以更应注意事前管理。健全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要结合企业行业的性质、特征,抓住企业风险范围,深入了解风险的内外因素,从而完成企业内部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与外部风险预防的任务,使企业所面临的未然的法律风险率降到最低,以保证企业良好的运行和发展。(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文筠.企业须重视刑事法律风险的防范[N].上海法治报,2012,09,17,(B05).

[2] 徐飚,周燕霞.商战之盾,企业刑事风险及防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90.

[4] 卢乐云.企业家该如何防范刑事风险[N].光明日报,2013,09,04,(15).

[5] 罗伯特・席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16.

[6] 蒋云贵:《我国社会转型期企业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7] 陈丽洁主编:《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创新与实践――用管理的方法解决法律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7.

[8] 李小海:《企业法律风险控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7.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范文第4篇

1.企业法律风险的特点

1.1企业法律风险的特点

(1)风险根源的确定性

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企业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行事:在主动型法律风险,原因为企业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包括对国家的义务、对社会的义务、对直接关系人的义务等等;在被动型法律风险,则是因为企业没有根据法律的规定来行使其权利,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包括对政府的权利、对交易相对人的权利,对受其管理者的权利等等。

(2)风险范围的广泛性

法律调整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社会主体从孕育到消亡过程中的每一个行为都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因而,企业法律风险可能发生于企业的各个阶段上:设立筹备阶段、设立中、运营中、终止清算阶段;也可能发生于企业的各个行为中:生产、经营、管理、投资等

(3)损害结果表现形式的特定性

企业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害结果其表现形式是特定的。在主动型法律风险中,其损害结果表现为:刑事责任,例如企业因违反刑法而受到刑事制裁;行政责任,例如企业因违反劳动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民事责任,例如企业因侵犯他人权利而承担赔偿责任。在被动型法律风险中,则主要表现为合法权益的丧失,例如撤销权的丧失、经济利益减少等等。

(4)风险的可预见性

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何种行为是法律允许的,何种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何种行为是法律鼓励的,都有明文规定,企业的行为将产生何种后果在行为之时就是可以预见到的;企业在合法权益受到他人侵害时可以采取何种救济途径也是有法律指引的,故而所有的企业法律风险都是可预见的。

(5)风险的终极性

企业除了面临法律风险,还存在诸如自然风险、社会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等其他种类的风险,风险一旦通过诱因被促发,则必定会对企业的权利义务重新洗牌,而权利义务是法律的调整对象,故而这些风险最终都将转化为法律风险。

在这之中,风险范围的广泛性、损害结果表现形式的特定性、终极性,决定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必要性;风险根源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决定了对企业法律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的可能性。

2.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性

2.1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是增强企业依法经营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逐步完善,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依法经营和管理,依法开展各种经济活动,这是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如果企业没有专门的法律人才,就有可能会因自己不懂法,而承担法律责任或蒙受经济损失。例如盲目担保、合同诈骗、债务拖欠等等。

2.2日益严重的市场竞争环境决定了企业建立法律风险防控机制的紧迫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市场逐步走向融合,市场的法制环境更加多样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更多投资机会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是我国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争取市场优势的一项基本工程。

2.3有效防范企业的法律风险是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行为,例如改制、并购重组、对外投资、契约合同和产销行为等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这些法律风险的发生,有些会使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有的会使企业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因此,构建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机制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有力保障。

2.4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增强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走出去”给我们带来高回报的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法律风险。了解和熟悉被投资国的法律环境,重视和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3.1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模式选择

1.纵向集中模式。也叫派驻制,在此模式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由企业班子成员、企业法律顾问、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公司总部总法律顾问全面负责公司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领导公司法律事务机构工作。其分、子公司法律机构由总公司总部统一设立,法律机构负责人员由总部委派。分、子公司法律事务机构直接向总公司法律事务机构报告工作并对其负责。

2.横向分散模式。在此模式下,由于具体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不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讲求实效。企业的每一业务领域以及分、子公司都分别配有法律顾问,法律顾问直接受分管业务的副总经理或分、子公司总经理领导,而不是受总法律顾问或总部法律事务机构的直接领导。

3.2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重点

1.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制度体系

建立一套合法、实用、规范的企业规章制度,使人们有所遵

循,工作有程序,办事有标准,从人治走向法治,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企业应在对外投资、产权交易、企业改制、融资担保等重大决策上建立一套可行完备的法律论证制度, 强制推行重大决策法律论证程序, 避免重大决策失误。同时,一个企业制度的出台, 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 确保企业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实用性。

2.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组织体系

企业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组织体系是搞好企业法制工作,保证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组织保障。建立诉讼风险管理组织, 确立诉讼风险预警体系。企业应逐步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总法律顾问牵头、法律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防范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从而保证企业的研发生产、基础管理、对外投资、合同交易、市场拓展、劳动用工等各项活动都能严格依法运作。

3.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工作流程。

企业可根据法律风险防范的基本环节,建立快捷、有效的工作流程。定期评估法律风险,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方案,实行动态管理:第一,广泛收集相关法律风险信息;第二,清理排查法律风险点;第三,对法律风险定期进行评估;第四,分类处理法律风险;第五,总结效果。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范文第5篇

企业的经营和活动最终要以自然人为载体,由自然人具体实施、完成,企业对外的经营活动都需要委派企业的员工或委托企业以外的人员来具体操作,因此,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授权,授权管理不够严谨会带来诸多法律风险。搞好授权管理首先要做好企业印章的管理。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常常不仅有公章,还有专用章,如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等,因此,要明确印章的保管人员及盖章的审批权限,避免随意盖章和在空白文书上盖章。

其次,搞好授权管理还要加强对被授权的人员的管理。一方面要对被授权人员的业务水平、道德素养进行把关;另一方面,授权的时限、权限、对象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第三,搞好授权管理应控制项目印章的刻制和使用。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常常授权项目部刻制或管理项目印章,项目印章的数量和使用率可能远远高于企业公章和专用章;因此,对项目有关印章的刻制应当严格控制,对用章的管理应当仿照对公章和专用章的管理制度,杜绝私刻滥用。

合同管理制度

市场经济是合同经济,企业对外经济往来主要以合同的形式进行,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企业整体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以下几项合同管理制度:

1.合同签订前的法律审查

在合同签订前,合同承办人员要切实了解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避免与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签订合同。签订重大合同前,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应对合同草案进行评审,各部门对涉及各自业务范围内相关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可行性做出相应判断,并提出书面意见。国有大型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最多的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此类合同应重点审查业主的项目立项文件、招标文件,以确定发包人的主体资格;还要审查项目资金落实程度及业主以往合同履约情况,以确定业主的履约能力。签订分包合同应重点审查承包人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资质等级、管理能力和实际业绩。

2.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会签

合同主要条款商定后,由业务部门负责起草文本,同相关部门进行会审后,合同主审人员认为已经基本没有异议的,提交审查意见,交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签字。按规定须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才能签订的合同必须报批。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按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必须办理公证手续的,一般由业务部门负责办理。

3.合同签订后的履行和变更

合同签订后,经办人员要把合同副本发给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正本由合同管理人员及时入账登记、编号、归档。合同生效后,由经办部门或经办人员负责根据合同要求的期限及时列入生产计划、采购物资、收付货款,确保合同的履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有不可克服的困难而需变更、解除合同时,经办人员应在法律规定或约定期限内及时办理变更和解除手续。

设置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构并配备适当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人员

(一)设置有效的法律防范机构

企业应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设置法律风险防范机构,可以设置独立的法律事务部门,也可以不单独设立独立的法律事务部门,而让负责法律风险防范的机构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无论是设置独立的法律事务部门还是合署办公的形式,都应明确法律风险防范机构的地位和权责,尤其要确保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法律风险防范机构能独立开展工作

企业要保证法律风险防范机构工作的成效和质量,应确保法律风险防范机构能客观的作出法律判断,要实现这一点,关键是要保证法律事务机构的独立性,避免其受到不应有的干扰。独立性的概念包含四个相关要素:第一,要享有正式地位;第二,要有一名负责人全面负责系统有关风险管理;第三,有关工作人员特别是机构负责人的职位安排应避免其职责与其他职责相冲突;第四,有关工作人员为履行职责应能够获取必要信息并能接触相关人员。④

2.重视和尊重法律风险防范机构的意见

企业决策层和其他职能部门要对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人员的意见高度的重视,对有严重或较大法律风险的决策或操作行为要重新决策或加以调整,避免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要建立追责机制,对已经从法律角度作出了风险提示而不及时进行调整,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不良影响的机构和个人,要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从而形成有效的执行力,使得企业和个人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和工作,保障企业和个人的根本利益。

3.法律风险融入企业管理流程,发挥整体作用

要做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法律风险防范机构首当其冲、责无旁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就只是法律风险防范机构的责任。其实,要提高企业整体法律风险防范水平,使得企业走上法治的轨道,必须在企业上上下下形成法律意识,让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进入企业管理流程的各个方面,这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各项制度要合法,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决策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奖惩制度、销售制度等)都要合法依规,从基础上和源头上筑造企业整体运营合法性的基础;其次,要厘清企业运营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点,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将法律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第三,要对违规决策、违规操作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得企业上上下下、各个机构和个人都充分发挥作用,最大限度的防范法律风险。

(二)配备适当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人员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人员设置有三种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采用:一种是企业内部法律顾问担任风险防范人员,由其负责企业全部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第二种是聘用律师,由律师负责企业全部的法律事务包括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第三种是企业内部法律风险防范人员和外聘律师相结合,这种方式法律风险防范作用最为全面。企业内部法律顾问与外聘律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企业法律顾问对企业的状况更为了解,更多的站在企业战略和体制层面思考问题,能对公司法律风险予以全盘管理和决断,并且容易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很多的时候是作为管理者参与企业管理流程,更多起到事前防范作用;外聘律师更多情况下是充当“顾问团”“、救火队”的角色,对法律风险以事后救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