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设计元素

城市设计元素

城市设计元素

城市设计元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古城墙;景观元素;运用研究

笔者将立足于中国古城墙景观的各要素,将其放置到当前城市设计的大背景中,先分别从古城墙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条论述,进而简述在城市设计领域中环境景观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后将列举我国知名古城墙于景观元素利用的具体情况,在城市构建功能方面予以重点阐述,最后将以西安明城墙作为案例对象剖析景观元素在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 中国古城墙之构成要素

1.1 城 墙

“城墙”一词因“城”而来,古代其为“纳民”之意,城墙的修筑主要是为了“纳民”,所以在古城墙的实质含义上,其代表了古代城墙的防御系统,当前城墙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建筑实体,更多的还包含城墙建筑周围的历史景观和环境。从一开始为了抵御外敌入侵掠夺,其呈现出封闭的带状,后经几千年时光的雕琢,经过墙体包砖、门洞结构、瓮城的增设以及城楼的加筑,逐步形成完善的建筑体系。在此“城墙”作为建筑实体,一般代言词为“城垣”,是整个防御系统中最为主要的部分,集阻止、掩护、据守等作用于一身。城墙的高度不但考虑到居住者的安全因素,而且其磅礴雄伟的气势亦是国家的象征。

1.2 城 楼

一般而言,载负城楼的城墙叫做城台,而居于城台之下的是城门,城台上边就是城楼,高耸出众的城楼,其代表的将是整座城市的门户,能够帮助引导城内居民的出入,属于城市空间景观中的研究起点。而城楼上所负载的城门和城台,将影响着城市道路的整体布局和城市中心的布置。当前古城楼得以保存的很少,大部分是由于城楼的木结构容易焚烧毁灭,此外其木料引人注目而难以保留。

1.3 城 门

城门位于城台之下,宋代及其以前的城门洞口主要呈现梯形或圭角形分布,但为火攻留下了不少隐患。后来在元代出现了圆形的券门,连同圭角形洞门齐用,后来明代采用砖券门洞,才从本质上解除了火攻存在的问题,城门主要是城墙的门户,同时也是沟通内外城的关键所在,其修筑和数量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座城市的道路规划建设。

1.4 护城河

由于古代城市的选定地址一般都需要考虑到交通和饮食的日常需要因素,因此都会临水而居,一般来说水源就是城市的生命线所在,因此护城河作为一座城市的河道组织,一般直接利用江河修筑或是将江河进行改道或改造。一般护城河都会和城墙相互依偎,合称“城池”,而护城河在防御外敌入侵方面具备显著的意义,护城河上一般有吊桥,吊桥的存在和升降都是为城市管理者所把控的。

2 城市设计中环境景观之构成要素

景观设计所追求的是营造整体的空间环境,景观要素主要是指构成景观的各种元素或是其组合,主要可划分为自然和人工要素两种。而自然要素主要有水体、植物以及山石等,以塑造其相异的姿态、色彩、质地和线条外貌形成多样不同的景观;而人工则是以人为塑造为主的元素,即景观建筑和景观小品,一般代指建筑后期有人为的设计和包装。由于城市设计当中景观设计目的主要在于展现出自然美的魅力,因此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现实的具体意象进行提炼,所以必须糅合人工和自然两类设计模式。城市设计中糅合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可以形成道路景观、建筑物景观、绿化景观、光照景观、声音景观、水景观和大气景观等不同的景观群。

3 城市设计中古城墙景观元素之利用研究

3.1 我国知名古城墙概况

明代南京的都城墙于1366年兴建(图1为平面示意图),完工于1386年,迄今为止有700多年历史,全长约33700km,高度在20m以内,顶宽在10m以内,采用条石及特制的城砖造成,山水合一且规模极其宏大,已然成为我国古代在城垣建筑史上不可遗忘的杰作。南京作为我国古代的六朝古都,明城墙见证了六朝兴衰,同时也见证民族崛起的全过程,并且还会瞩目于未来的历史发展。其艺术价值不单具备了普通城墙的城池景观,而且其建造设计过程中充分注重了与自然景观山水的糅合,造成而今明城墙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其也反映了当时建筑的工艺水平、审美特点及艺术风格。当前南京的古城墙大部分已经得到政府的青睐和利用,先后透过财政拨款以及社会集资的形式,修复了从太平门到解放门等多处城墙段。

开封古城墙是当前发现的规模仅小于南京古城墙的第二大城垣,全长14.4km,虽然在战乱时期屡次遭受了火攻和水患的灾难性毁灭,但是至今仍然被较好的保存着,经历1200多年的历史,城址也没有移动,成为了开封历史文化古城的重要标志,结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历史精华,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以及文化价值。而开封古城墙最为有特色的是其城门的具置能够反映我国古都的传统格局,城内街道都是采用东西或是南北走向,呈现出井字形格局的交通线路。

西安古城墙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明城墙,其历史及当前的结构内容可漫溯到隋朝时期,而后经唐长安城的修建,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使得左右得以平衡对称;明朝时期经朱元璋下令高筑城墙,修建护城河以环城,使得西安的明城墙仅次于同时代建造的南京和北京城墙。其中护城河沿岸进行过大规模的绿化,作为通济渠绿化的项目之一,其两岸都栽有柳树,形成环城状的绿带,使得西安周边环境得到美化,而且还可以利用城内的水域进行水产品的生产养殖,取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2 古城墙景观元素在城市构建之功能分析

城市设计元素范文第2篇

在传播过度的今天,无数视觉符号浮现在人们面前,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创造新感觉,而是要把埋藏在人们心底的对城市的认识通过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将有代表性的图形、文字、造型等元素进行解构、重组,提炼出简洁而有特色的视觉符号,将其巧妙运用设计出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和真正体现城市特色的城市标识系统。标识是协调自然与人工环境、影响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当标识所要传达的信息和美学价值都被发现时,便会给人们带来快乐和亲切地感觉,视觉元素就这样在城市标识系统设计中委以重任了。

城市标识设计中的视觉基础元素提炼的来源

1.城市标识设计反映城市特色

城市标识系统设计涵盖了城市的规模,民俗、文化等许多方面。城市标识设计能够直接的反映城市形象,标识设计因其显著的造型、外观、色彩等外在因素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对于居民和游客来说,他们是城市外观的直接受众, 更是这些城市标识设计作品的观赏者、享用者和批判者。因此能够唤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标识使人倍感情切,心情愉悦,可以对这个城市有更深层次的的了解。正如鲁道夫所说的那样:“ 视觉是选择性的”,只有那些能够让人产生兴趣并注意的事物才能在视觉中形成特有的感知。视觉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们发现各种事物,我们感受它们、探索它们、勾画它们,因此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感觉形式,所以说只有体现城市特色的标识设计作品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中的标识作品是城市历史变迁的表现符号,它承载着城市的民俗文化气息和特有的生活方式,是城市独特魅力的体现。

2.视觉基础元素提炼的来源

城市标识之所以被称之为系统,是因为它的功能与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以一定的范围一定的关系所组成的整体。城市标识设计中反映城市特色的视觉元素直接来源于人们的视觉感受以及印象中的视觉符号,这些是城市特色视觉元素提炼的来源,具体的说视觉基础元素的提炼来源于城市中的自然、文化及民俗风情,包含了城市的历史、建筑、艺术、美食、民族性格以及风土人情等。

首先,我们应把城市特色与形象同人的心理行为和感受联系起来,找出属于城市自己特有的元素,并对这些元素进行功能化、简洁化、规范化、艺术化和现代化的加工,而不能孤立地只重视视觉元素的形式美,举一个很恰当的例子,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卫生间标识设计,女厕是由一个留有唐饰、面部丰满的女子头像代表的,男厕是由戴着唐代幞头、留八字须的男子头像代表的,标识设计的十分简洁、特征突出;其次,要以市民的生活价值观念和享受观念以及自然地理情况为导向,挖掘丰富深厚的内涵提高其内在品质并尽可能使之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和美感,使具有城市特色视觉要素的标识成为城市的财富,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化的积淀;最后,只有不断地在正确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我们才能取得突破,才能有更好的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标识设计作品问世。

城市标识设计中视觉基础元素运用的探讨

奥托・艾舍说过:“辨别方向并非是一种与生俱来、可有可无的能力,而是生存的一种前提条件,正如如环境对话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对地点和方向的判断更是每个人获得自由与树立意识的前提条件。”要想知道怎么去向往的地方,首先要知道现在身处何处,具有城市特色的标识设计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来传达信息,让人们感受到它的存在并加深游人对此地的感受。例如西安市曲江新区入口导向标识外形采用方形与弧形的结合,方圆周正符合陕西人正直豪放的性格,方形既沿袭了西安城市布局的特点又代表着海纳百川的曲江门户,同时又是世人了解曲江的窗口,体现了曲江放眼世界的态度;弧形有聚集、怀抱、沟通、希望的寓意,以及传承文化桥梁的概念,体现了曲江以开放、自由的面貌面向世界舞台、愿与各界人士共谋发展的姿态。将陕西的民俗和曲江的特色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很容易让人对此地记忆深刻并产生共鸣。

全面深刻的理解一件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探究它的源头,从中知晓事物的原因、性质和发展脉络,设计更是要挖掘人们内心所想的并使得标识既亲切又易懂,在不同的场所,人们所需获得信息的不同,其标识系统中的内容功能及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例如居住环境中的标识设计就要传达出生活的意义、游乐场所中的标识就要给人以轻松活泼、游乐其中的感觉。

结语

城市设计元素范文第3篇

当代城市空间设计中,城市空间发展与文化融合的话题无处不在,城市公共空间是人类聚散活动的中心,是彰显城市文化艺术的个性的空间,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刺激下,使过多的城市相继模仿西方现代化城市设计,导致我们城市逐渐流失了自身的东方文化特色。因此“中国元素”的回归,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设计的渴望,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是中国古代人民经过时间的洗礼,长期在生活劳作中对大自然的感悟,传统装饰元素内容丰富、形式繁多,并且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中延续至今,作为重要的“中国元素”之一,这一特色元素在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认知及存在问题

1.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认知

《城市规划原理》将公共空间定义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狭义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根据城市公共空间从社会性质而言,也可以定义为公共空间是居民娱乐、聚会、集散等活动,富有多功能、多样性、多层次的城市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一直以来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人们生活工作离不开公共空间,创造高品质的的空间环境,富有特色文化和价值美学的公共空间,是理想城市空间设计的目标。

基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也使之在不同的背景和地域下有一定的特性表现差异,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表现可以划分为物化形态表现和精神文化表现,城市精神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形象深层次的理解和渴望,它作用于城市空间物化形态的设计,物化形态通过城市中的街道、广场、绿化、公园等为表现为载体,承载着本土文化的再生,进一步体现了城市文化的特点。

2.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快速更新的扩张中,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再生越来越重视,“人文”永远是城市的灵魂,但是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可以发现在设计中还是存在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城市广场仅仅只是成为了地下商场的屋顶花园,忽视了广场为人服务的人性化空间,城市公园仅是做为居民游憩的场所,无法体现城市特色也缺乏人文关怀,部分城市景观设施设计手法庸俗,导致城市审美情趣下降。因此,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该利用本土装饰元素,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将其展现到城市风貌和街道景观里去,使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适用性相统一。

传统装饰元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1.传统装饰的艺术审美价值

由于人们的文化风俗的地域惯性,往往容易接受本土化的文化艺术形式,全球化的今天,虽然不少年轻人对现代风格的狂热追求,但中国的传统装饰图案依旧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建筑设计等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传统装饰元素的影子。

在艺术形式上对装饰元素结构进行打散、重组、变形、错位、分离等现代艺术审美手法,将这些元素重新创新构思,打破狭隘的传统文化思想,充分的融合当地多元文化,利用在空间设计中,形成人们易于接受的文化主题空间。

传统装饰植根于深厚的民族艺术内涵,传统图案的审美特性也有同于中国文化思想,“神似”大过于“形似”、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分析事物的艺术内涵,追求其寓意的表达。同时,传统图案的具象和意向结合,符合中国人的艺术审美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能达到设计中和观赏者的互动和共鸣。

2.传统装饰的社会人文价值

从传统装饰图案可以看出,传统装饰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蜡染、剪纸、刺绣、木雕等民间艺术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创作出来的,富有深厚的民俗性和人文性,其中花、鸟、神、兽等元素都具有象征意义,如“鱼”谐音“余”表示年年有余的寓意,“貔貅”更有招财的涵义,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城市街道和公园景观多利用了传统装饰图案,如成都宽窄巷子的改造设计中,保留了汉代“铭文砖”和“花纹砖”的装饰纹饰,在主要建筑和过度空间多采用花格窗,形成景观墙,使老巷子和现代餐厅、酒吧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时代感和历史感并存。

另外,在色彩上也应吸取传统装饰颜色将其运用在当代空间设计中,营造出富有中国韵味的空间情调。一方面,在全局上可以保留地方传统装饰颜色的主色调,局部融入现代风格色彩。另一方面,在现代感的城市色带基调中,可以提炼几种传统装饰色彩,经过对其明度和饱和度的调整,起到在现代空间色彩中的点睛作用,既凝聚力城市色彩艺术感染力,也延续了城市历史文化的韵味。

现代科技的发展,设计元素的国际化,越来越凸显“民族性”元素的重要性,民族的既是世界的,在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不断的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在图形和精神上融合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精华,是传递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维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的纽带。

结语

城市设计元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艺术设计;环境景观;桂林;城市文化品位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Local Culture to the Design of Urban Public Environment Facilities: Take Guilin as the Example

CHU Hai-feng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在为城市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着基础的公共服务,保障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同时,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建筑、城市环境共同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特色风貌。公共环境设施是指街道、社区等公共场所中为人们活动提供条件或一定质量保障的各种公用服务设施系统,以及相应的识别系统。“环境设施”这一概念起源于英国,亦被称作“街道的家具”、“园地装置”等,欧洲人又称其为“城市的配件”。公共环境设施的内容包括卫生系统、照明系统、休息系统、信息系统、导向系统、管理系统等等,承担着城市配套设施的功能。公共环境设施虽说都是一些公车站、指示牌、垃圾桶等小体量设施,无法与城市公共广场、城市整体环境景观等大型项目并肩而立,但其数量和类型众多,分布面广,而且直接服务于公众人群,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俨然成为“城市名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目前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为设计师们所认同。然而,目前我国一些城市中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却忽视了这点。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普遍存在着同质化、工业化等问题。这些公共设施虽然能够满足城市对设施的基本功能的要求,但是缺乏各个城市特有的地域性特征。某些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作品在形式上没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材料上,忽视了对本地本土材料的利用;在文化中,忽略了历史文化内涵。这些设计作品成为了城市形象和城市本土文化的“外来者”。大量造型相似的公共环境设施充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使本就“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更缺少特色,磨灭了千百年来城市自身所孕育的个性和特点。

二、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

所谓地域性,泛指“因人类地理分布而形成的地域性群体文化”。城市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自然生长的历史沉淀,它存在于地域的自然景观当中,存在于地方性建筑当中,存在于地方历史文化当中。在设计之前,充分理解地方性文脉、了解地域性特征是设计出优秀的城市环境设施的前提。只有当设计师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当地的城市自然景观特点、城市发展的历史、城市总体设计定位、城市中人群的生活习惯、地域性建筑的特点、地域文化特征及文化符号等种种要素之后,寻找出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外在形式的联系之后,才能将其融合到公共设施的设计当中,设计出具有着地域神韵的作品。

沙里宁在《城市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与抱负”。与人群直接接触并发生功能关系的公共设施就是一个展示城市文化和城市品位的平台。在公共设施设计中,地域文化是设计灵感及设计元素的重要来源。设计师在设计思考之时,应当尊重当地人群的生活习惯,善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注重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和利用,顺应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设计出具有“认同感”和“亲切感”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这不仅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也会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成为外地人了解城市的“名片”。

三、桂林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

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可以从当地的自然景观、地域性特色建筑、地域文化等内容中提取所需要的设计元素,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地方性材料等客观要素综合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人群的对公共设施的功能和审美的需求,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对所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进行分解、抽象、重构,将其有机的融合到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当中。

1. 桂林地区地域文化特质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城中多山水,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以“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为主线。城市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桂林市城市定位为风景旅游城市,自然景观成为其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桂林城中多山,山形如盆景般秀气灵动,韩愈有诗云:“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整个城市完全融入到自然景观当中,结成一体不分彼此。建筑文化上,当地所特有的桂北民居建筑形式也颇具特色。民居建造多利用本地多产的建筑材料,通常以木材作为主要围护结构,建筑结构多为穿斗式,台基部分多由当地石山上采撷的青石石块所砌筑,屋顶部分则为青瓦屋面所覆盖,建筑材料和建筑色彩与青山绿水相呼应。桂北民居中马头墙形式或观音兜形式的山墙是桂北民居的主要特色,其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尤为凸显灵动之气。桂林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虽处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城市中居民多以汉族为主,多民族杂居。其地域人文文化也与桂林山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地有着许多关于山水的神话传奇,也有着关于少数民族脍炙人口的“刘三姐”的传说。对于桂林市这个有着自己独到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必定要以山水自然景观文化为主,结合民居建筑文化、地区民俗文化,从中提取设计元素并加以利用。同时还要依据人口构成的特点,针对本地居民和旅游人群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

2.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对自然景观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桂林城市地处丘陵地带,城中山水秀美,是城市自然景观元素的典型代表。在城市公共环境设计中,对此自然景观文化元素的利用乃是设计的一大重点。在设计中,如山体、水景等自然景观元素不可能完全复制或一味地模仿照搬,宜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提取、抽象、重构,取其形意之美,展现在设计之中。采用将自然元素符号化的设计手法能够有效地体现城市的地域自然文化。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公车站设计方案为例(如图1)。该公车站设计采用了抽象和象征的设计手法,将城中山体形象加以抽象和符号化后,取其意象带入具体设计当中。车站顶部由多段自由弧线组成,象征着坐落在城市中起伏的山体,与其自然形象遥相呼应。同时车站的造型整体构成桂林城市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G”,象征着设计所在城市。

在功能上,城市公车站主要使用者多为当地居民,设置在城市道路两侧,考虑到现代人群的使用习惯和周边现代建筑的整体风格,因此设计中采用玻璃和钢材等材料以与现代化城市的建筑形象相吻合。

3.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桂北民居是桂林地区极具地方特色传统的住宅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桂林城市虽属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地居民大多为汉族,在古代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因此多数民居的形式与中原汉民居有相似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沉淀,民居形式也自成一派,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风格和地域性建筑文化。而公共环境的设计不同于建筑设计,本身体量较小,无法形成较多的类似于建筑空间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在设计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之时也需从地方性建筑形式上抽取和提炼设计元素的方向入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如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公车站设计方案(如图2)。该设计将桂北民居中的观音兜、马头墙和双坡顶的建筑元素抽象、简化,并加以重构、组合而成。车站墙体使用当地特产的石灰岩做饰面,顶棚使用透明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两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形成对比又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体。整体设计既包容了传统的地域建筑元素,也满足了现代人群的功能和审美需求。再如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指示牌设计方案(如图3)。该设计按照同样的设计思路,撷取桂北民居中的跌级马头墙的局部形象,将其简化之后用现代的设计手法重新组合成为新的设计形式,满足公共设施指示系统的功能需求,并突显地域特色。

4.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对地域性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地域性传统历史文化元素不同于地域性自然景观和地域

性传统建筑,它不拘泥于具体形式,是一种城市历史和精神文化的沉淀。地域性传统历史文化或为当地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或为神话传说,或为传统习俗,或蕴藏在当地人群的生活习惯当中。针对公共设施设计而言, 在形式上简单提取设计

元素的方法不适用于对传统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而需要从挖掘当地的文脉关系入手。比如说,可以从传说故事的本身寻找切入点,引发使用者和观赏者的联想。以桂林市垃圾桶设计为例(如图4)。该垃圾桶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之下,将其设计为简化的绣球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刘三姐抛绣球”这段在当地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也能让外地游客了解桂林的地域文化。这样的设计不但是对一个以旅游为主的城市的一种宣传,也是对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和继承。

在公共城市环境设施的设计对于地域性历史文化的利用,也能够从民族服饰上寻找设计元素,比如桂林城市垃圾桶的另一个设计方案(如图5)。该垃圾桶的设计就是从桂林地区壮族男子的民族服装中提取开襟的局部作为形象设计元素,简化和变形后加以利用的。这样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地体现和宣传地域民族文化。

5.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对当地材料的利用

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采用地方性材料,可以突出地域特征。桂林地区多产石灰岩,将当地石山上开采的石灰岩加工打磨后制成青石板,可用于石桌椅的设计和制作当中。桂林城市提供给市民休憩使用的座椅大多都使用此类材料,一则经久耐用,再则能使公共环境设施有机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充分融入环境当中(如图6、7)。

四、结语

城市设计元素范文第5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文化也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一旦将地域性文化特色融入城市景观设计,它就会变成了一座城市的灵魂。每一座城市都是历史的延续,城市中最著名的景观和建筑场所,成为其文化内涵最直接的呈现载体。

当一名外国人到一座城市后,最想看的往往是那些最具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如去埃及会想看金字塔,去巴黎想看卢浮宫,去威尼斯要看圣马可广场。这些是因为这些城市景观是这个城市的灵魂,体现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和风土民情,浓缩着城市的历史和祖辈们的记忆,是这座城市最骄傲的精神象征,因此景观设计一定要重视地域文化。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文化。目前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领域,存在着过度追求形式美,忽略了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性的现象。从北方平原到江南水乡,从东南沿海到西部内陆,不管地区的气候或自然条件差异,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了大量的城市景观及建筑物,导致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趋势,人文精神出现了严重缺失。

目前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各种相仿的景观设计作品,一些城市建筑也出现了崇拜、模仿欧美建筑及景观设计的倾向,把这些工业化复制的景观设计当作时尚的标志。文化特色的消失使这些城市失掉了自己的灵魂,也消解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我国是一个地域文化特色十分鲜明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民俗习惯及自然地理特征,这为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性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中国的城市景观设计起步较晚,发展却非常迅猛,当前盲目的模仿使城市景观设计缺乏地域性。我们应把城市景观当成一个城市文化内涵呈现的载体,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文化象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城市景观设计领域。

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若能够将生活、历史、文化等象征性元素更多地融入景观形象及设计布局之中,就能赋予景观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有文化内涵的景观才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从而使一个人能深刻地记住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途径

设计一个有灵魂的城市景观,需多方撷取各类地域性文化元素,提取后再以现代设计原则及手法分解、抽取意象并重构,生成一个新的景观作品,具体获取途径如下。

1.撷取当地最辉煌的历史中的象征性元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及地域性色彩。城市景观设计要从这些丰富、海量的地域文化元素中,搜寻设计的灵感和素材。如西安的大雁塔广场就是成功传承了地域审美性的示范,此广场所有景观小品及建筑都是仿唐设计的,如仿唐朝祥龙造型的路灯,有中国戏曲文化经典脸谱造型的灯柱等,让人对西安唐朝盛世文化印象深刻。

2.撷取当地传统建筑或工艺品中的文化元素

中国每个地区传统的建筑及工艺品,也是其宝贵的城市景观设计元素宝库。我们的建筑流派按地域性就可分为徽派、闽派、粤派等,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古民居更是文化内涵丰富。城市景观设计时从这些传统建筑或传统工艺品中,借鉴其造型元素用于现代景观设施的设计,如公交车站牌、路灯、街道围栏等景观,这些标志性文化元素最能唤起人的情感共鸣。

3.撷取当地传统纹样、图案、色彩中的象征元素

我国每个地区往往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图案、纹样和民族色彩,它们是最能体现当地的民族地域性特征。如一些传统图案、纹样、色彩除了自身极具美感之外,往往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它们背后蕴含的“意”也是被当地人喜欢的关键性因素,如莲花纹样寓意宝贵吉祥等。因此,这些文化意蕴浓厚的象征性元素,也非常适于城市的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时,需要将地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能够使景观既具备地域文化特性,又具备现代城市景观的美感,因此应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撷取的地域文化元素不能简单照搬,要深入解析其文化内涵,使之与现代城市景观能够在和谐性、协调性、适宜性上都实现统一。其次,撷取的地域性文化元素,需是文明的、发展的、开放的,并不会与新兴的、现代的景观设计的精神内涵相冲突。再次,传承着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也需要融入城市的整体规划,能够整体的、立体的呈现出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城市的景观同样与是一个综合体,需要综合、立体、全面的设计规划。

总之,城市景观是一座城市文脉和灵魂的重要载体,合理继承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并营造出时代气息浓郁的城市景观风貌很重要。设计者能让城市景观设计融入更多的地域文化特色,激起更多观赏者的共鸣,寻回该城市的人文精神,是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