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中国从2008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法》,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该法律于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作出修改,制定该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集约高效合理利用城乡土地,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的初衷和必须遵循的宗旨。

1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城乡规划建设的体制不够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制完善与否,深刻地影响着城乡规划建设的协调稳定发展,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建设体制至关重要。而纵观中国城乡规划的体制建设,在多年发展的锤炼下,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进程。

(2)城乡规划建设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在对城乡进行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各级政府比较注重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环境的改善等,而忽略了对乡村的建设力度,这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城乡之间在规划建设、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呈现严重失衡状态,使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3)城乡规划科学性、合理性较差。国内的很多城市,为了追寻短期利益,丢弃了对城乡建设的长远规划,导致城乡的空间布局呈现不协调的状态,极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4)城乡规划前瞻性不足。近年来,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各大城市交通规划部门最为头疼的问题,城市交通呈现这一状态的原因,一是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带来的衍生效应;二是城乡规划前瞻性不足。城市道路的数量和宽度远远没有满足私家车数量快速增长的需要,导致出行难问题日益凸显,难以保障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

(5)城乡规划建设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意识不足。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时代的更迭并未湮没文化的传承,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流传至今,带着历史的韵味在当下的社会熠熠生辉。但是中国城乡规划建设中,对于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严重不足,为了追求当下的利益,不惜对其进行破坏和拆除,这对于有关领域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是十分不利的。

(6)农村规划以及编制质量参差不齐。通过相应的调查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农村的具体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其中农村的具体规划以及编制的质量层次不齐。规划的方式以及实施的形式都过于陈旧,没有很好的对村庄的整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导致其规划严重落后于农村的实际发展需求。

(7)农村基础类设施不健全。在农村的建设规划中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不健全的现象,从农村目前整体的基础设施配置的形势来看,其缺乏相应的科学指导,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无论是对房屋的具体排序上,还是道路的建设上,都充满着随意性,缺乏公共类村民的活动场所。

(8)农村整体生态环境差。农村的生态环境差,也是导致无法实现农村良好建设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一些人们进行生产以及生活的污水和垃圾随意的进行拍排放,而且得不到全面及时的处理,任由这种现象的产生,从而造成了对居民水源、环境、农田的严重污染,进而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

2城乡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城乡规划建设的有关法律依据是《城乡规划法》,为了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有序进行,有必要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全面地、综合地加大对《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力度。另外,与城乡规划建设有关的制度、宅基地审批程序、申请条件和报批程序等,也要作为向居民宣传的重要内容,这样做到的目的是使居民充分了解城乡规划建设的相关程序和规整制度,确保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积极的配合,共同为城乡规划建设的良好有序开展贡献力量。

(2)建设并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城乡规划建设体系的完善,有赖于与城乡发展有关的城乡之间、局部与全局之间、近期与远期之间、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关系的统筹兼顾,这是保障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稳步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城乡规划建设中,“以人为本”一定要被当做核心理念予以执行,站在更加利于人们生活居住的角度来进行有关规划建设。同时,也要引导更多的有关人员参与到整个规划建设中来,以增强城乡规划建设的凝聚力,在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上达到城乡规划建设良好发展的目的。

(3)创建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绿色交通系统的生成是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的战略总目标,也就是在满足城市基本机动性的基础上,保障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达到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更公平、更低碳、更少污染的目的。具体地来说,城乡规划建设中对于持续交通系统的构建,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充分满足居民的生活生产需要,符合城市持续稳定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之路,强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彻底地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各个细节当中,创建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

(4)对城乡规划建设的功能分区进行强化。传统的城市规划当中,强调从地理上完成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办公区变成了交通拥堵、生态恶化和城市蔓延的源头,这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对城乡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新型的城市规划思路的运用,在功能分区上实现“一体化”规划,即打造具有结构特色的生活-生产-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分区新理念,这样既有效避免了交通拥堵的发生,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非常有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制订全局性的城乡发展规划方案。为了有效的对我国的目前的城乡规划以及具体的建设情况进行改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最根本的方法是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对城乡管理的统筹发展建设及规划的措施,以乡村实际发展需求为主要的依据,根据地区经济资源的实际情况,最大程度的提高地区内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规律,从而保障经济、人口、社会、资源之间的持续发展。

(6)引导资金,加大对农村的建设。在根据地区经济资源的实际情况,最大程度的提高地区内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尊重大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规律,实现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做到一点,那就是加大农村建设资金的引入,要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和进行农村的建设和规划。提升农村建设宏观决策的整体水平。

(7)提升农民整体参与城乡规划的水平。加大对城乡的具体规划以及建设的力度,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通过相应的调查分析发现,城乡规划以及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农民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因此就需要啊提高要农民参与规划的水平,对村民自主性和参与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

(8)制定长远、科学的农村规划及建设方案。而城乡建设工作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制定长远、科学的农村规划及建设方案。通过制定长远的农村规划建设方案,对城乡建筑以及具体建设的制表进行科学全面的界定,而在具体的规划上需要做到量力而行,严禁盲目攀比现象的发生。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来看,其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发展阶段,而城乡规划建设的内容保罗万象,包括庞大的编制、审批和实施过程,因此,有很多问题需要规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稳定协调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作者:陈相权 单位:福建长泰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龚晓义.城乡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0):31.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0502

1 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来的,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工农城乡之间的对立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分化。“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剩余劳动力比较多,报酬极低;二是现代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人数较少,工资较高。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2 二元经济结构的危害

2.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由于国家长期在资源配置上的倾斜政策,农村投资比重小,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造成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一直保持着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从而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内需不足

长期“亲城市,远农村”的政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过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无论从我国当前经济状况还是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扩大内需都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农村还不是能支撑工业发展的现实市场,我国农村居民现在仅能满足温饱,收入特别是货币收入过低,难以消化过剩的工业产品,农村消费配置设施落后也限制了农民对于工业品的现实需求。农村市场目前还只是潜在的巨大市场,而没有成为现实的巨大市场,农村市场目前状况无法支撑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没有完善的城乡市场交换,城市工业发展就越来越脱离农村,宏观经济内需不足将导致我国经济无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城乡分隔政策导致的不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城市居民的福利,但损害了农村居民的利益,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乡分隔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隔,以城市局部利益为出发点的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使城市职工享有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的高工资,高福利,尤其是某些国家垄断行业的工资福利则更高,这抬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削弱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使得有些沿海企业过早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竞争力下降,吸纳大部分城市居民就业的国有企业竞争不过民营企业,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2.4 城乡二元经济不利于社会稳定

农民收入低下,来自农业的生产剩余减少,促使农民选择小规模的经营方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运做,也无法引进新技术、改良新品种、开拓新市场,这种恶性循环的农业投入方式使得我国农业非常脆弱。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则采取大规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单位成本低。入世以来,我国逐渐开放国内市场,这将对我国农业造成巨大冲击。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多年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我国最困难的群体在农村,最多的隐患在农村,城乡差距的悬殊已成为产生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影响了社会稳定,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的原因

3.1 国家政策造成了二元经济结构

建国以后,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优先发展工业。一方面,政府通过计划或行政手段,来保证这一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服务与赶超型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集中在如何稳定,大量的获得农村剩余及将农村剩余集中有效地投入到工业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资源被大量以“剪刀差”的形式抽取到城市,以支撑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因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就受到不平等待遇。当时中国资本资金缺乏,外汇储备匮乏,资金动员能力也非常低下。为了确保原始积累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府部门人为地实行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汲取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金积累。另一方面,为了尽量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实现低消费,政府又把农民固化在农业上。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将城乡人口,经济与社会生活,人为的分割为两个相互隔离的部分。形成人为的城乡封闭的制度壁垒,城乡之间人口不能自由流动,两部分居民两种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待遇,广大农村被割裂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与农村发展严重分化。直到今天,这种围绕“行政主导型二元经济结构”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市场力量形成新的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收入水平低部分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当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后,人们倾向于把增加的收入中的一个较小部分用于购买农产品,而把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其他商品。因此人均收入提高所产生的需求刺激,在农业中比在其他产业中小。于是在需求方面就导致了农村收入水平增长远低于城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拥有量提高,比较优势逐渐转向其他产业。相比而言,大量的现代工业部门集中在城镇,工业部门的行业利润率长期高于农业部门,所以城镇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也较快。加之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国的经济运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不断加强,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逐步向市场导向过渡。这个阶段,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城市消费的大部分项目的支出,如住房,汽车,电器,旅游以及其他一些服务业的消费项目与农村或农民没有太大关系,而使城市居民的收入很难回流到农村。即使是原来许多由农村或农民提供的食品,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际市场的进口,城镇人口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依赖于城市而不是农村。这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断裂,形成了“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行政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形成了恶性循环发展体系,使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目前尽管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一种恶性的自加强循环体系,使得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又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发展滞后又束缚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使得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反过来加剧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

4 转变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1 加快城市化进程,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即农民工进入城市建设城市;二是农民生活方式城镇化,按照城市化的体制来建设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可以提高农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增长。加快城市化进程首先需要破除行政壁垒,制定吸引农民工进城的政策。其次应破除经济壁垒,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最后,还应制定合理可行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大中型城市,发挥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4.2 协调工业化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

建国初期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制造业部门且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的优先增长部门。制造业部门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成为工业化的基本内容,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没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协调工业化战略是针对片面工业化战略的弊端提出的。协调工业化在以工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的同时,兼顾到了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做到以工促农、工农共同发展,着力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协调工业化战略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够适应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整合和适度的规模化生产也有利于发展现代化的农业。

4.3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城乡发展规划、城乡资源配置、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社会事业各个方面做到统筹发展。加大财政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对农村发展进行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科教、文化、卫生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

总之,只有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能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也才能促进整个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形成一盘活水。所以,只有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二元经济结构才能真正得到改变,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雷晓宁.我国城乡差距的质变及政策含义[J].重庆:改革,2005,(04).

[3]王郁昭.农民充分就业是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5930.

[4]任保平.加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6).

[5]杜小军,苌花荣.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刚性持续存在并加剧的成因[J].商业研究,2006,(1).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就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来看,已经有不少的城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北京平谷地区的蟠桃园、广东番禹地区的大观园,还有江苏的华西村以及山东寿光市的三元朱村,这些地区的乡村旅游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并且成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典型。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乡村接待游客总量超过4亿,收入超过600亿元,到2012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已超过7亿人次,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大关,共有8.5万个村庄走上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道路,并且其中有150万家农家乐。

二、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从上文显示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丰富我国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一)践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了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昭示着我国农村新的发展时期的到来。新农村建设是基础建设,其建设成效直接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调。乡村旅游充分依托和利用“三农”资源,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使传统农业增添了附加值,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创富的朝阳产业。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是新时期旅游行业贯彻落实国家重大部署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践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科学发展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转变不够合理,因此造成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而旅游行业是大家公认的朝阳产业,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以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带动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结合2008到2012年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旅游行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它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与创业机会,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国人口的就业压力。旅游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吸收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剩余的问题。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具体措施

对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之前,先就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为具体措施的探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乡村文化的流失。众所周知,乡村旅游的价值就在于它与城市文化的不同之处,也就是其地方文化的特殊性,乡村旅游一旦脱离了地方文化的属性,也就毫无价值可言。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农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不可避免地与城市文化进行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就避免不了一定程度的同化,城市居民渴望农村生活的安宁的同时,农村人民也向往着大城市的生活,加上我国城乡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村已经没有了原本的样子,使得农村本土文化逐渐向城市化靠拢。除此之外,有的地方政府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也会间接地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的萎靡。

2.缺乏多样性。就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来看,还面临着严重的产品多样性不足的问题。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以农家乐提供的基础餐饮的服务,而对民俗风情以及民间艺术的开发力度不足,从而导致旅游产品过于单一,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旅游吸引力的降低,从而阻碍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中,营业点主要来自于饮食、住宿、交通、景点、娱乐、购物六大方面,而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仅对饮食、住宿进行了一定的开发,少数乡村也对景、娱、购三方面的产品进行了开发,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

3.开发资金不足。乡村旅游的开发离不开乡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但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根本无法为乡村旅游的开发以及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资金支持。在一些自然风景优美的乡村地区,民风淳朴,景观别致,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无法提供更多的后续力量,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浪费,给乡村旅游的开发造成一定困难,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具体措施针对上文中提到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就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对旅游产品进行合理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开发过程中切忌盲目,应在尊重当地文化的前提条件下尽量保护当地自然资源的本真性,对于向游客提供低俗服务的经营者应予以严处。与此同时,还应从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把关,生产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或者服务,塑造出个性鲜明的意境,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比如某些乡村可以将当地现存的一些古代遗址纳入产品开发的范围,制作出一系列的专题旅游。

2.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资金问题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政府虽然对农村建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是如果想要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改革的话,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针对这种情况,要想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首先应采取的是政策上的措施,如提高企业对乡村旅游投资的回报率,拓宽乡村旅游的融资渠道,与此同时,针对一些经济发展程度较低,投资存在风险性,但是开发潜力无限的农村地区,政府应适当地对其进行资金支持。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乡村社会地理; 综述; 国外

乡村研究很多学科都能够找到切入点, 论文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其研究较早。乡村社会学研究侧重乡村社会变迁, 乡村地理学则侧重于从地域分布、空间的观点分析乡村的各种问题[1]。随着乡村的演进及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明显。乡村社会地理即是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 从地理学视角进行分析: 时间上以乡村社会变迁为主线, 空间上探讨社会现象对乡村各主体空间分布及分异规律的影响。

1 研究进程

1.1 乡村社会地理研究溯源

1.1.1研究时序分析

乡村地理学发展较早, 二战前,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聚落的历史分析( 包括农村聚落的起源、结构与类型) 、土地利用问题, 同时有一些对于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 如德国学者如魏伯、奥特伦巴描述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形态、乡村道路网、农舍、村落等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乡村景观, 但总体上研究较少[2]。

二战后到1970 年, 各国( 不仅是欧洲国家) 的城市重建以及经济发展引发的城市化浪潮, 毕业论文推动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高涨, 而忽视了乡村的研究[1], 另一方面, 这一阶段由于把对乡村区域的研究简化为对农业问题的研究, 世界各国普通存在农业地理兴盛而乡村地理极度薄弱的现象[3], 这一阶段是乡村地理学的衰退期[1], 而乡村社会地理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但社会学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较多, 地理学也存在一定研究。

1970-1990 的二十年间, 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导致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地理学出现“再生( rebirth)”现象[1], 这一期间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一直成为国外乡村地理学的一个热点, 推动了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但不同国家研究内容存在一定差异[2]。表现在研究者的重视, 组织了许多学术活动, 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理论。如美国经济史学家johnson 在1970 年代初所提出乡村增长中心发展理论; 弗里德曼( 1975,1979) 等人提出了乡村社区发展理论等[4]。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关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乡村发展的许多方面, 主要有乡村社区、乡村人口结构、迁移和就业, 居住问题、乡村城市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规划等。一些研究中寻求地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关键主题。1980 年代许多学者还进行了乡村地区发展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具体如下: ambrose 认为乡村仍然是明显的等级社会, 包含至少五个明显区别的阶层; newby( 1979) 认为乡村居民被多种因素所束缚( 如贫困) , 因而形成社区以寻求互惠[5]; bunced 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居住模式演化; gilg 研究了乡村区域人口和雇用问题; roger 对于乡村住房问题有一定研究; lewis 运用新的方法对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 tanner对乡村区域娱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robins 总结了乡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6]。

1.1.2研究对象分析

从研究对象角度分析, 1990 年代以前的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客体主要为物质实体, 并由1950、60 年代增加的量化和科学化所加强, 这反映了环境决定论持续的影响; 伴随人口的减少和逆城市化, 在一系列乡村研究中出现对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如列举人口数量、分布和密度; 对社会公正的研究, 如harvey 提出地理学要与社会公正相连接; 对家庭和社区的研究, 许多地理学者在研究中寻求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联, 认为这类研究至少也是社会地理学的一个方面[7]。

1.2 新的研究进展

1990 年代以来, 国外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下方面: 围绕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研究出发点; 从社会问题的空间表述、空间因素、空间过程和区域特征来确定研究角度; 针对社会问题中受害一方来确定侧重面; 重视城市社会在西方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来确定重点区域[8]。此时的乡村地理学出现两个明显转向, 其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与二十世纪人文地理学第三次转型趋于一致[9], 乡村地理学研究也开始由侧重空间分析向社会文化转型, 特别是近年来特别明显, 使得社会文化成为地理学“社会论”的核心理念, 并构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内容[10]。许多学者将社会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用于乡村社会地理研究。pratt 指出了乡村和文化地理学融合的形势; seymour 在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讨论会中, 也提到放松文化和乡村地理学的明确的边界; halfacree 把乡村作为“非物质的感知构建”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乡村社会地理超越了自身和文化地理学的界限。其二是乡村地理研究的后现代转向。1990 年代早中期, 很多学者开始认为对乡村的研究已经、或将要、或必须向后现代转型。人们开始着眼于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陆续有一系列的对乡村“被忽视方面”的研究; 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性别关系角色进行了重新认识。murdoch 和pratt 在其研究中, 对乡村的现代主义进行了分类: 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主义; 抽象理论的现代主义; 结构分类的现代主义( 特别指乡村和城市间的划分) ( 表1) [7]。此时许多乡村地理学的研究, 已超越了早期有限的地理思想的界限, 开始了明显充满政治色彩的研究。philo 认为关注不公正、开发以及乡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了此种研究, 并认为此时的乡村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phillip 认为此时在乡村社会地理研究中, 已将政治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联系在一起[7](

具体来说, 除继续关注早期乡村现象外, 乡村社会地理顺应上述趋势, 其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主题。michael roche在2001 年对乡村地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后, 指出现在缺少对乡村可持续性的研究, 并针对广泛的争论, 对后生产主义者的乡村空间进行了再思考[11]; 之后他又基于对乡村地理学2002 年出版的期刊总览, 认为许多传统的研究没有减少, 只是近年有些转变, 研究并指出三个共生的乡村发展模式: 农业—工业化、后生产主义和乡村可持续发展[12]; 基于人们对乡村过于理想化的印象, cater 和valentine 等人对于乡村剥夺( exploitation)进行过相关论述[5,13]。

另一方面,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与信息对乡村的社会影响。grimes 研究了信息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前景, 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量信息的掌握, 缩减了乡村与市场的距离, 并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对外学习的能力与机会, 但远距离的工作( teleworking) 即使被夸大为乡村地区最美好的前景, 将来也只会给城市和市郊而不是偏远的乡村, 带来绝对的发展优势[14], 此外他还对信息技术对乡村发展的利弊及乡村网络社会的增加状况进行了探讨[15]。

1.3 发展的路径

纵观乡村社会研究的整个历程, 不难看出乡村社会地理发展而来的两条路径。首先, 乡村地理学研究向社会转向。地理类的文献中, 关于乡村社会的探讨和研究十分丰富, 并且包含乡村社区、乡村景观、城乡关系、乡村旅游、各种乡村冲突和问题及政策制度等诸多方面[5,13]。其次, 社会学者开始关注涉及乡村空间的问题。早期乡村社会学者研究中就部分涉及到地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出于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逐渐将空间现象纳入研究范围, 相关学术论文明显增多。lobao 和saenz 指出“: 在乡村社会学科中忽视空间的分析, 地理空间在组织阶级关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 friedland 对于乡村研究虽然从乡村的社会学表象写起, 但对农业和田园风光的问题分析, 却有着强烈的地理气息[17]。

2 当前主要研究内容

2.1 乡村社区

最先研究乡村社区的是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和拉伯尔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 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 硕士论文主要研究社区变迁、类型、边界、权力机构及发展趋势[18]。乡村社区是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 它促进了乡村地理学的社会化[19]。同时乡村由于存在不同层次的发展实体, 因而能够较好地展示社区的演化系列。liepins 认为可以“通过社区来寻找到乡村性”, 并提出一个从物质和意象角度来理解“社区”的框架( 图2) , 认为从地理和社会形成角度, 社区可被分成四维进行分析, 同时他认为舆论和能力对于社会的形成很重要[20]; little 研究认为社区是乡村生活最重要的特征[13]。

国外乡村社区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乡村社区变迁及机制研究, 它一直是乡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18], 而乡村地理学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寻求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近年来此类研究逐渐增多。如valentine 和cater 等在其论著对乡村社区变迁均有描述, 并试图寻求其内在机制[5, 13]。②乡村社区空间分析, 是乡村社区地理的核心。mormont 认为乡村可以体验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物质空间[21]。havey 等也分别从乡村政治经济学中积累与消费的观点论述了乡村空间的作用, 认为非城市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空间本身的再生产也是必要的[22]。③乡村社区可持续研究, scott 等人基于新西兰北部的调查, 发现种族、阶级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分化给“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带来复杂性, 并建议“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应被视作一个民族范畴, 而乡村社会地理中应采用更为宽泛的社会可持续能力的概念[23]; 英国学者mackenzie 也对社区与可持续性进行了深入探讨[24]。④社区文化与制度变迁研究,以往社区文化经常被研究者忽略, 但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应让世俗社会代表乡村、法制社会代表城市, 而是应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 乡村社区的大众文化已被城市化。⑤乡村社区与产业的联系, 如joseph 研究指出了在新西兰两处地方农业和乡村社区的联系[25]; ⑥社区问题研究, 如社区内部各阶层及内部与外部的冲突、贫困及其它一系列出现的问题; ⑦此外还有乡村社区规划研究等等。可以看出近年来地理学者对于乡村社区的各个方面, 往往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学视角加以研究。

2.2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牵涉到城市和乡村的许多方面, 其研究一直是地理学( 尤其是1970、80 年代) 的重点之一。mormont 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过去, 城乡之间的差异与界限现在日益变得模糊“, 乡村不再是单纯的乡村空间, 多样化的社会空间能够存在并且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叠加在一起”[13]。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城乡关系, 也促进了对新城乡关系的研究。城乡关系研究的领域包括城市对乡村作用、乡村对城市作用及城乡结合部的现象。

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方面: ①城乡关系变迁研究。②城乡连续体研究, 如cloke 运用16 个变量对城乡分界点问题进行研究, 得出并不存在重要的自然分界点, 支持了城乡连续体这一说法[5];murata 提出了城乡相互依赖的工业化模式[26]。③城乡人口迁移研究, 城乡人口流动是贯穿城乡关系的主线,研究也较多, 如audas 等人于1990 年代对加拿大城乡人口迁移的研究, 讨论了移民的方式、迁移前后环境变化的对比、人口迁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也讨论了职业、受教育水平和身份地位对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影响[27]; cook 和christopher 用一个量化指标对城乡人口迁移速度与发展进行了研究[28]。④城乡关系协调及制度创新研究, 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协调存在于城乡各主体之间的关系。⑤城乡隔离及重构研究, 目前各个国家均试图以新的方式( 如新的人口流动政策等) 来重构历史上的城乡隔离; bronwyn 在研究中量化分析了在新西兰商务中出现的城乡数字隔离的程度[29]。

2.3 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及规划概念缘于迈克哈格( 1969) 、西蒙兹的( 1978) 和刘易斯( 1998) 对大地景观概念和规划的提出[30,31]。乡村景观规划就是在综合大地景观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的基础上, 对乡村区域进行的综合景观规划设计。目前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往往综合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加以研究[32]。地理学角度研究乡村社会如何改变其生存的景观和环境[33]。

当前国外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①乡村景观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无论对于生态学还是地理学, 分析景观格局和动力机制是景观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nelson介绍了关于经济、人口统计学和环境驱动力三维组合重构而成的美国西部乡村景观, 并认为作用于区域的最重要的驱动力是移民, 流动人口的力量正转变着区域的社会文化景观( 图3) [34]。isabll 和sabin 等人对诺曼底地区25 年来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发现导致乡村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三方面: 农业耕作的增强或废弃、城市化对景观构成的改变、地方保护政策的作用[35]。②乡村景观规划, 它是一个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调节工具。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开展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 对世界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美国景观环境规划学之父olmsted 认为, 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31], 同时研究也注意到景观规划面临着文化景观发展带来的挑战[36]。③乡村景观与人、文化、建筑等主体相互作用的研究。naveh 认为文化景观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 并提出景观感知的文化维[37]; ruda 认为, 要使乡村聚落保持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建筑区与自然平衡、当地社区、历史传统及本土文化进行保护[38]。④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的对比研究。arriaza 等人对地中海地区两个乡村的若干图片进行对比研究, 指出了与乡村景观视觉质量有关的要素, 并对其进行了排序[39]。⑤乡村景观感知与视觉评估, 研究认为乡村景观可以从视觉( 形态) 、感知( 内涵) 和经验( 功能) 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40]。⑥乡村景观可持续研究。1996 年“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中, 分析了目前中欧与北欧地区人类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并研究了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41]。同时一些研究也提出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恢复可持续的乡村, 并保护乡村景观的多样性。⑦“特殊的”乡村景观,如对性别及同性恋的研究等。bryant 和morris 等人通过调查,认为农业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工作需要女性做出贡献[42,43]。

2.4 乡村社会问题

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伴生着不同的社会问题, 国外不同学科学者对其研究一直十分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始终伴随社会存在( 如贫困、社会保障等) , 只是程度的差异, 而不同时期又会出现新问题。留学生论文 地理学者对乡村社会问题的视角, 主要是社会问题对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的影响及由于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所形成的问题。

近来国外乡村存在如下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相应的研究: ①乡村区域各主体间的冲突, 包括乡村内部各阶层间的冲突及乡村与外部进入者间的冲突[44]。②贫困与就业, 是乡村最古老的话题, 对于乡村的贫困问题存在一定争议, cloke 将乡村生活描述为田园诗画, 一定程度掩盖了英国农民的贫困, 但他指出应从政治上提高农村生活自身的收益、减少农民被剥夺的现象[5]。③不可进入性, 对于主流乡村地理学者和规划者, 可达性被看作是理解乡村绝对的中心, 这种关注已在近来大量的著作中体现出来; phillips 和williams 对乡村可进入性的研究中提出“自然不可进入性”和“社会不可进入性”[45]。④“特殊的”乡村问题, 主要包括儿童、少数有色人种、无家可归者[11]、男女同性恋和旅行团体等, 近年来这类问题的研究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认为在乡村人们的实际境况与乡村表面上平静的生活不一定相符。除上述一些社会问题外, 乡村还存在着住房、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各国此种问题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国家对此研究的内容与深度也有所不同。

2.5 其它相关研究

除上述几大方面的研究外, 国外乡村地理工作者对于影响乡村发展的政策制度、热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等也有相应的研究。如杜赞奇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 探讨了随着国家政权力量的渗入, 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并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分析模式———文化网络[46]; 经济全球化对上述各要素的影响研究, 如mcgee 探讨了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47]等等。

3 结语

本文回顾了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 并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外这一领域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能够看出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已受到关注, 并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征。伴随着20 世纪人文地理学的第三次转型, 乡村社会地理也出现明显的文化及后现代转向, 并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将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分析中不难发现,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 相应理论的进展相对较为缓慢, 全新理论的探索及学科的交叉研究, 将会是未来乡村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难点与突破点。此外, 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转变、社会转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社会分层日益严重, 如何从乡村地理学角度加以研究; 学科交融与学科体系重新整合的研究等, 也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国外相比, 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尚处于起步、缓慢发展阶段, 因而积极、科学地借鉴国外先行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有助于推动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12.

[2] 陆翔兴. 论我国乡村地理学发展问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m]. 吴传钧主编,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4, 89-91.

[3] 石忆邵. 乡村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 地理学报, 1992, 47(1):80-88.

[4] 李仁贵, 张健生. 国外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评介[j]. 经济评论,1996,( 3): 67-71.

[5] cater.j., jones.t.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issue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194-221.

[6] john.l.allen. progress in rural geography[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83,36(1):124-125.

[7] phillips,m.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imaginations in rural geograph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8, 14(2):121-153.

[8] 袁书琪, 郑耀星. 论当前中外社会地理观[j]. 人文地理, 1994,9 (3):37-43.

[9] gauthier,h.l, taaffe,e.j. three 20th sentury "revolutions" in american geography[j]. urban geography, 2002, 23(6): 503-527.

[10]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 2004, 19(1): 2-8.

[11]roche,m. rural geography: searching rural geographies[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2, 26(6): 823-829.

[12]roche,m. rural geography: a stock tally of 2002[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3, 27(6):779-786.

[13]valentine,g. social geographies, space and societ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01.249-293.

[14]grimes,s. rural area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diminishing distance or increasing learning capacit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0, 16:13-21.

[15]grimes,s., lyons,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ique opportunity or potential threat?[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4, 6(3):219-237.

[16]lobao,l., saenz,r.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iversity a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497-511.

[17]friedland,w.h. agriculture and rurality: 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350-371.

[18]罗吉斯.埃弗里特, 拉伯尔.j.伯德格. 乡村的社会变迁[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160-192.

[19]李晴, 郑耀星. 试论社区研究在社会地理学中的基础地位[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19(3): 244-249.

[20]liepins,r. exploring rurality through 'community':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spaces shap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ural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 325-341.

[21]mormont,m. rural nature and urban natures[j], sociologia ruralis,1987, 27: 3-20.

[22]harvey.the limits to capital[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2.417-419.

[23]scott,k., park,j., cocklin,c. from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 to 'social sustainability': giving voice to diversity in mangakahia valley,new zealan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433-446.

[24]mackenzie,a. on the edge: 'community' and 'sustainability' on the isle of harris, outer hebrides [j].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2002, 117:219-240.

[25]joseph,a., lidgard,j., bedford,r. dealing with ambiguity;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munities [j].new zealand geographer, 2001, 57:16-26.

[26]murata,y.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 2002,68(1):1-34.

[27]audas, rick.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the 1990s[j]. canadian social trends, 2004, (73):17-18.

[28]cook,j.c. rural-urban migration rates and development: a quantitative note[j]. review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1999,11(1):63-75.

[29]bronwyn,h. the rural-urban 'digital divide' in new zealand: fact or fable?[j]. prometheus, 2001,19(3): 231.

[30]david,d. countryside planning[m]. andrew w. gilg. 1978.44-76.

[31]philips,h.l. tomorrow by design-a regional design process for sustainabilit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33-43.

[32] 王云才, 刘滨谊. 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 中国园林,2003,19(1):55-58.

[33] spedding,r.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the role of modeling[m]. newyork: wiley, 1984.179-186.

[34]nelson,p.b. 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american west:land use, family and class discourses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1, 17:395-407.

[35]poudevigne,i., rooij,s.v., morin,p., et al. 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 valley,normandy, franc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7, 38:93-103.

[36]vos,w.h. meekes trends in european cult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3, 46:3-14.

[37]naveh,z. interactions of landscapes and cultur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2(1):43-54.

[38]ruda,g. .rural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1(2):93-97.

[39]arriaza,m., canas-ortega,j.f, canas-madueno,j.a., et al.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115-125.

[40]terkenli,s t. towards a theory of the landscape: the agean landscape as a cultural imag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57:197-208.

[41]mander,u,jongman,h.g. human impact on rural landscapes on central and norther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1:149-153.

[42]morris,c., evans. "cheese makers are always women": genderedrepresentations of farm life in the agricultural press[j].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2001, 8(4):375-390.

[43]bryant,l. the detraditionalisation of occupational identities in farming in south australia[j]. sociologic ruralis, 1999, 39:236-261.

[44]mormont,m. the emergence of rural struggles and their ideological effe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7, 7:559-575.

[45]phillips,d, williams a. rural britain: a social geography[m]. oxford:blackwell, 1984.130.

城市乡村可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乡村社会地理; 综述; 国外

 

乡村研究很多学科都能够找到切入点,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其研究较早。乡村社会学研究侧重乡村社会变迁, 乡村地理学则侧重于从地域分布、空间的观点分析乡村的各种问题[1]。随着乡村的演进及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明显。乡村社会地理即是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 从地理学视角进行分析: 时间上以乡村社会变迁为主线, 空间上探讨社会现象对乡村各主体空间分布及分异规律的影响。

1 研究进程

1.1 乡村社会地理研究溯源

1.1.1研究时序分析

乡村地理学发展较早, 二战前,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聚落的历史分析( 包括农村聚落的起源、结构与类型) 、土地利用问题, 同时有一些对于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 如德国学者如魏伯、奥特伦巴描述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形态、乡村道路网、农舍、村落等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乡村景观, 但总体上研究较少[2]。

二战后到1970 年, 各国( 不仅是欧洲国家) 的城市重建以及经济发展引发的城市化浪潮, 毕业论文推动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高涨, 而忽视了乡村的研究[1], 另一方面, 这一阶段由于把对乡村区域的研究简化为对农业问题的研究, 世界各国普通存在农业地理兴盛而乡村地理极度薄弱的现象[3], 这一阶段是乡村地理学的衰退期[1], 而乡村社会地理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但社会学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较多, 地理学也存在一定研究。

1970-1990 的二十年间, 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导致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地理学出现“再生( rebirth)”现象[1], 这一期间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一直成为国外乡村地理学的一个热点, 推动了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但不同国家研究内容存在一定差异[2]。表现在研究者的重视, 组织了许多学术活动, 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理论。如美国经济史学家johnson 在1970 年代初所提出乡村增长中心发展理论; 弗里德曼( 1975,1979) 等人提出了乡村社区发展理论等[4]。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关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乡村发展的许多方面, 主要有乡村社区、乡村人口结构、迁移和就业, 居住问题、乡村城市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规划等。一些研究中寻求地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关键主题。1980 年代许多学者还进行了乡村地区发展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具体如下: ambrose 认为乡村仍然是明显的等级社会, 包含至少五个明显区别的阶层; newby( 1979) 认为乡村居民被多种因素所束缚( 如贫困) , 因而形成社区以寻求互惠[5]; bunced 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居住模式演化; gilg 研究了乡村区域人口和雇用问题; roger 对于乡村住房问题有一定研究; lewis 运用新的方法对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 tanner对乡村区域娱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robins 总结了乡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6]。

1.1.2研究对象分析

从研究对象角度分析, 1990 年代以前的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客体主要为物质实体, 并由1950、60 年代增加的量化和科学化所加强, 这反映了环境决定论持续的影响; 伴随人口的减少和逆城市化, 在一系列乡村研究中出现对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如列举人口数量、分布和密度; 对社会公正的研究, 如harvey 提出地理学要与社会公正相连接; 对家庭和社区的研究, 许多地理学者在研究中寻求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联, 认为这类研究至少也是社会地理学的一个方面[7]。

1.2 新的研究进展

1990 年代以来, 国外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下方面: 围绕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研究出发点; 从社会问题的空间表述、空间因素、空间过程和区域特征来确定研究角度; 针对社会问题中受害一方来确定侧重面; 重视城市社会在西方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来确定重点区域[8]。此时的乡村地理学出现两个明显转向, 其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与二十世纪人文地理学第三次转型趋于一致[9], 乡村地理学研究也开始由侧重空间分析向社会文化转型, 特别是近年来特别明显, 使得社会文化成为地理学“社会论”的核心理念, 并构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内容[10]。许多学者将社会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用于乡村社会地理研究。pratt 指出了乡村和文化地理学融合的形势; seymour 在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讨论会中, 也提到放松文化和乡村地理学的明确的边界; halfacree 把乡村作为“非物质的感知构建”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乡村社会地理超越了自身和文化地理学的界限。其二是乡村地理研究的后现代转向。1990 年代早中期, 很多学者开始认为对乡村的研究已经、或将要、或必须向后现代转型。人们开始着眼于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陆续有一系列的对乡村“被忽视方面”的研究; 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性别关系角色进行了重新认识。murdoch 和pratt 在其研究中, 对乡村的现代主义进行了分类: 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主义; 抽象理论的现代主义; 结构分类的现代主义( 特别指乡村和城市间的划分) ( 表1) [7]。此时许多乡村地理学的研究, 已超越了早期有限的地理思想的界限, 开始了明显充满政治色彩的研究。philo 认为关注不公正、开发以及乡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了此种研究, 并认为此时的乡村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phillip 认为此时在乡村社会地理研究中, 已将政治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联系在一起[7](

具体来说, 除继续关注早期乡村现象外, 乡村社会地理顺应上述趋势, 其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主题。michael roche在2001 年对乡村地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后, 指出现在缺少对乡村可持续性的研究, 并针对广泛的争论, 对后生产主义者的乡村空间进行了再思考[11]; 之后他又基于对乡村地理学2002 年出版的期刊总览, 认为许多传统的研究没有减少, 只是近年有些转变, 研究并指出三个共生的乡村发展模式: 农业—工业化、后生产主义和乡村可持续发展[12]; 基于人们对乡村过于理想化的印象, cater 和valentine 等人对于乡村剥夺( exploitation)进行过相关论述[5,13]。

另一方面,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与信息对乡村的社会影响。grimes 研究了信息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前景, 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量信息的掌握, 缩减了乡村与市场的距离, 并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对外学习的能力与机会, 但远距离的工作( teleworking) 即使被夸大为乡村地区最美好的前景, 将来也只会给城市和市郊而不是偏远的乡村, 带来绝对的发展优势[14], 此外他还对信息技术对乡村发展的利弊及乡村网络社会的增加状况进行了探讨[15]。

1.3 发展的路径

纵观乡村社会研究的整个历程, 不难看出乡村社会地理发展而来的两条路径。首先, 乡村地理学研究向社会转向。地理类的文献中, 关于乡村社会的探讨和研究十分丰富, 并且包含乡村社区、乡村景观、城乡关系、乡村旅游、各种乡村冲突和问题及政策制度等诸多方面[5,13]。其次, 社会学者开始关注涉及乡村空间的问题。早期乡村社会学者研究中就部分涉及到地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出于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逐渐将空间现象纳入研究范围, 相关学术论文明显增多。lobao 和saenz 指出“: 在乡村社会学科中忽视空间的分析, 地理空间在组织阶级关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 friedland 对于乡村研究虽然从乡村的社会学表象写起, 但对农业和田园风光的问题分析, 却有着强烈的地理气息[17]。

2 当前主要研究内容

2.1 乡村社区

最先研究乡村社区的是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和拉伯尔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 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 硕士论文主要研究社区变迁、类型、边界、权力机构及发展趋势[18]。乡村社区是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 它促进了乡村地理学的社会化[19]。同时乡村由于存在不同层次的发展实体, 因而能够较好地展示社区的演化系列。liepins 认为可以“通过社区来寻找到乡村性”, 并提出一个从物质和意象角度来理解“社区”的框架( 图2) , 认为从地理和社会形成角度, 社区可被分成四维进行分析, 同时他认为舆论和能力对于社会的形成很重要[20]; little 研究认为社区是乡村生活最重要的特征[13]。

国外乡村社区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乡村社区变迁及机制研究, 它一直是乡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18], 而乡村地理学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寻求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近年来此类研究逐渐增多。如valentine 和cater 等在其论著对乡村社区变迁均有描述, 并试图寻求其内在机制[5, 13]。②乡村社区空间分析, 是乡村社区地理的核心。mormont 认为乡村可以体验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物质空间[21]。havey 等也分别从乡村政治经济学中积累与消费的观点论述了乡村空间的作用, 认为非城市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空间本身的再生产也是必要的[22]。③乡村社区可持续研究, scott 等人基于新西兰北部的调查, 发现种族、阶级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分化给“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带来复杂性, 并建议“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应被视作一个民族范畴, 而乡村社会地理中应采用更为宽泛的社会可持续能力的概念[23]; 英国学者mackenzie 也对社区与可持续性进行了深入探讨[24]。④社区文化与制度变迁研究,以往社区文化经常被研究者忽略, 但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应让世俗社会代表乡村、法制社会代表城市, 而是应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 乡村社区的大众文化已被城市化。⑤乡村社区与产业的联系, 如joseph 研究指出了在新西兰两处地方农业和乡村社区的联系[25]; ⑥社区问题研究, 如社区内部各阶层及内部与外部的冲突、贫困及其它一系列出现的问题; ⑦此外还有乡村社区规划研究等等。可以看出近年来地理学者对于乡村社区的各个方面, 往往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学视角加以研究。

2.2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牵涉到城市和乡村的许多方面, 其研究一直是地理学( 尤其是1970、80 年代) 的重点之一。mormont 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过去, 城乡之间的差异与界限现在日益变得模糊“, 乡村不再是单纯的乡村空间, 多样化的社会空间能够存在并且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叠加在一起”[13]。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城乡关系, 也促进了对新城乡关系的研究。城乡关系研究的领域包括城市对乡村作用、乡村对城市作用及城乡结合部的现象。

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方面: ①城乡关系变迁研究。②城乡连续体研究, 如cloke 运用16 个变量对城乡分界点问题进行研究, 得出并不存在重要的自然分界点, 支持了城乡连续体这一说法[5];murata 提出了城乡相互依赖的工业化模式[26]。③城乡人口迁移研究, 城乡人口流动是贯穿城乡关系的主线,研究也较多, 如audas 等人于1990 年代对加拿大城乡人口迁移的研究, 讨论了移民的方式、迁移前后环境变化的对比、人口迁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也讨论了职业、受教育水平和身份地位对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影响[27]; cook 和christopher 用一个量化指标对城乡人口迁移速度与发展进行了研究[28]。④城乡关系协调及制度创新研究, 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协调存在于城乡各主体之间的关系。⑤城乡隔离及重构研究, 目前各个国家均试图以新的方式( 如新的人口流动政策等) 来重构历史上的城乡隔离; bronwyn 在研究中量化分析了在新西兰商务中出现的城乡数字隔离的程度[29]。

2.3 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及规划概念缘于迈克哈格( 1969) 、西蒙兹的( 1978) 和刘易斯( 1998) 对大地景观概念和规划的提出[30,31]。乡村景观规划就是在综合大地景观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的基础上, 对乡村区域进行的综合景观规划设计。目前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往往综合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加以研究[32]。地理学角度研究乡村社会如何改变其生存的景观和环境[33]。

当前国外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①乡村景观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无论对于生态学还是地理学, 分析景观格局和动力机制是景观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nelson介绍了关于经济、人口统计学和环境驱动力三维组合重构而成的美国西部乡村景观, 并认为作用于区域的最重要的驱动力是移民, 流动人口的力量正转变着区域的社会文化景观( 图3) [34]。isabll 和sabin 等人对诺曼底地区25 年来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发现导致乡村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三方面: 农业耕作的增强或废弃、城市化对景观构成的改变、地方保护政策的作用[35]。②乡村景观规划, 它是一个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调节工具。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开展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 对世界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美国景观环境规划学之父olmsted 认为, 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31], 同时研究也注意到景观规划面临着文化景观发展带来的挑战[36]。③乡村景观与人、文化、建筑等主体相互作用的研究。naveh 认为文化景观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 并提出景观感知的文化维[37]; ruda 认为, 要使乡村聚落保持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建筑区与自然平衡、当地社区、历史传统及本土文化进行保护[38]。④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的对比研究。arriaza 等人对地中海地区两个乡村的若干图片进行对比研究, 指出了与乡村景观视觉质量有关的要素, 并对其进行了排序[39]。⑤乡村景观感知与视觉评估, 研究认为乡村景观可以从视觉( 形态) 、感知( 内涵) 和经验( 功能) 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40]。⑥乡村景观可持续研究。1996 年“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中, 分析了目前中欧与北欧地区人类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并研究了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41]。同时一些研究也提出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恢复可持续的乡村, 并保护乡村景观的多样性。⑦“特殊的”乡村景观,如对性别及同性恋的研究等。bryant 和morris 等人通过调查,认为农业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工作需要女性做出贡献[42,43]。

2.4 乡村社会问题

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伴生着不同的社会问题, 国外不同学科学者对其研究一直十分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始终伴随社会存在( 如贫困、社会保障等) , 只是程度的差异, 而不同时期又会出现新问题。留学生论文 地理学者对乡村社会问题的视角, 主要是社会问题对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的影响及由于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所形成的问题。

近来国外乡村存在如下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相应的研究: ①乡村区域各主体间的冲突, 包括乡村内部各阶层间的冲突及乡村与外部进入者间的冲突[44]。②贫困与就业, 是乡村最古老的话题, 对于乡村的贫困问题存在一定争议, cloke 将乡村生活描述为田园诗画, 一定程度掩盖了英国农民的贫困, 但他指出应从政治上提高农村生活自身的收益、减少农民被剥夺的现象[5]。③不可进入性, 对于主流乡村地理学者和规划者, 可达性被看作是理解乡村绝对的中心, 这种关注已在近来大量的著作中体现出来; phillips 和williams 对乡村可进入性的研究中提出“自然不可进入性”和“社会不可进入性”[45]。④“特殊的”乡村问题, 主要包括儿童、少数有色人种、无家可归者[11]、男女同性恋和旅行团体等, 近年来这类问题的研究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认为在乡村人们的实际境况与乡村表面上平静的生活不一定相符。除上述一些社会问题外, 乡村还存在着住房、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各国此种问题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国家对此研究的内容与深度也有所不同。

2.5 其它相关研究

除上述几大方面的研究外, 国外乡村地理工作者对于影响乡村发展的政策制度、热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等也有相应的研究。如杜赞奇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 探讨了随着国家政权力量的渗入, 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并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分析模式———文化网络[46]; 经济全球化对上述各要素的影响研究, 如mcgee 探讨了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47]等等。

3 结语

本文回顾了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 并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外这一领域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能够看出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已受到关注, 并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征。伴随着20 世纪人文地理学的第三次转型, 乡村社会地理也出现明显的文化及后现代转向, 并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将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分析中不难发现,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 相应理论的进展相对较为缓慢, 全新理论的探索及学科的交叉研究, 将会是未来乡村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难点与突破点。此外, 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转变、社会转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社会分层日益严重, 如何从乡村地理学角度加以研究; 学科交融与学科体系重新整合的研究等, 也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国外相比, 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尚处于起步、缓慢发展阶段, 因而积极、科学地借鉴国外先行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有助于推动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12.

[2] 陆翔兴. 论我国乡村地理学发展问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m]. 吴传钧主编,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4, 89-91.

[3] 石忆邵. 乡村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 地理学报, 1992, 47(1):80-88.

[4] 李仁贵, 张健生. 国外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评介[j]. 经济评论,1996,( 3): 67-71.

[5] cater.j., jones.t.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issue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194-221.

[6] john.l.allen. progress in rural geography[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83,36(1):124-125.

[7] phillips,m.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imaginations in rural geograph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8, 14(2):121-153.

[8] 袁书琪, 郑耀星. 论当前中外社会地理观[j]. 人文地理, 1994,9 (3):37-43.

[9] gauthier,h.l, taaffe,e.j. three 20th sentury "revolutions" in american geography[j]. urban geography, 2002, 23(6): 503-527.

[10]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 2004, 19(1): 2-8.

[11]roche,m. rural geography: searching rural geographies[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2, 26(6): 823-829.

[12]roche,m. rural geography: a stock tally of 2002[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3, 27(6):779-786.

[13]valentine,g. social geographies, space and societ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01.249-293.

[14]grimes,s. rural area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diminishing distance or increasing learning capacit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0, 16:13-21.

[15]grimes,s., lyons,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ique opportunity or potential threat?[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4, 6(3):219-237.

[16]lobao,l., saenz,r.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iversity a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497-511.

[17]friedland,w.h. agriculture and rurality: 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350-371.

[18]罗吉斯.埃弗里特, 拉伯尔.j.伯德格. 乡村的社会变迁[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160-192.

[19]李晴, 郑耀星. 试论社区研究在社会地理学中的基础地位[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19(3): 244-249.

[20]liepins,r. exploring rurality through 'community':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spaces shap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ural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 325-341.

[21]mormont,m. rural nature and urban natures[j], sociologia ruralis,1987, 27: 3-20.

[22]harvey.the limits to capital[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2.417-419.

[23]scott,k., park,j., cocklin,c. from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 to 'social sustainability': giving voice to diversity in mangakahia valley,new zealan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433-446.

[24]mackenzie,a. on the edge: 'community' and 'sustainability' on the isle of harris, outer hebrides [j].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2002, 117:219-240.

[25]joseph,a., lidgard,j., bedford,r. dealing with ambiguity;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munities [j].new zealand geographer, 2001, 57:16-26.

[26]murata,y.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 2002,68(1):1-34.

[27]audas, rick.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the 1990s[j]. canadian social trends, 2004, (73):17-18.

[28]cook,j.c. rural-urban migration rates and development: a quantitative note[j]. review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1999,11(1):63-75.

[29]bronwyn,h. the rural-urban 'digital divide' in new zealand: fact or fable?[j]. prometheus, 2001,19(3): 231.

[30]david,d. countryside planning[m]. andrew w. gilg. 1978.44-76.

[31]philips,h.l. tomorrow by design-a regional design process for sustainabilit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33-43.

[32] 王云才, 刘滨谊. 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 中国园林,2003,19(1):55-58.

[33] spedding,r.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the role of modeling[m]. newyork: wiley, 1984.179-186.

[34]nelson,p.b. 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american west:land use, family and class discourses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1, 17:395-407.

[35]poudevigne,i., rooij,s.v., morin,p., et al. 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 valley,normandy, franc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7, 38:93-103.

[36]vos,w.h. meekes trends in european cult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3, 46:3-14.

[37]naveh,z. interactions of landscapes and cultur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2(1):43-54.

[38]ruda,g. .rural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1(2):93-97.

[39]arriaza,m., canas-ortega,j.f, canas-madueno,j.a., et al.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115-125.

[40]terkenli,s t. towards a theory of the landscape: the agean landscape as a cultural imag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57:197-208.

[41]mander,u,jongman,h.g. human impact on rural landscapes on central and norther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1:149-153.

[42]morris,c., evans. "cheese makers are always women": genderedrepresentations of farm life in the agricultural press[j].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2001, 8(4):375-390.

[43]bryant,l. the detraditionalisation of occupational identities in farming in south australia[j]. sociologic ruralis, 1999, 39:236-261.

[44]mormont,m. the emergence of rural struggles and their ideological effe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7, 7:559-575.

[45]phillips,d, williams a. rural britain: a social geography[m]. oxford:blackwell, 198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