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 城市化;传统建筑文化;关系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urbanization also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emerging graduall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really profound, modern art and rapi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ow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content, the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culture protection status, and explor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ity development city of the relationship.

Keywords: urbanization; The tradition building culture;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具有悠久的城市建设历史,从古代起随着朝代的更迭城市建筑的规模和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中国建筑的独有文化。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其丰厚的历史积淀使得城市建筑呈现出别样的风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文化的交融影响也更加激烈,西方建筑的风格和方式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的城市建筑,比如上海就是一大典型,其部分建筑具有西欧国家建筑的特点。回顾我国近几十年的城市建筑历史,有想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向西方国家学习,而没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筑。

一、城市建筑文化的保护

城市建筑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符号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建筑文化的保护是当前必须去做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部分是现代建筑无法取代的,比如我国古代的排水设计是采用向下渗水的方式进行的,从地表大范围的向下渗透排水。现代的下水道技术是引进西方技术之后发展而来的,一旦有一个地方的下水道堵住了其他地方就会出现积水。许多类似这样花费较大精力设计的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考虑中国实际城市环境,最终制造出新的问题。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存在许多闪光的地方,在长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不应该被抛弃在时间的尘埃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传统的城市建设体系和方式都被西方的建筑思想所取代。只在少部分偏远的农村地区还保存着传统建筑的营造体系,城市的魅力和风格并不在与马路有多高,建筑有多么宏伟。而在于其独特的文化独特性。每一座城市都有其各自历史发展的痕迹和记忆,或是战争或是古代帝王的都城,或是某个名家的故,这些都赋予了城市建筑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在一味高楼大厦的建设中往往会忽视城市的文化背景,为了追求城市建筑规划的整齐划一,拆除具有城市特征和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破坏我国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与这些与大众生活构成的文化根基紧密联系的,保护城市传统建筑文化是城市化建设中的必然内容。

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随着经济进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是适应时展趋势与世界接轨的必然,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城市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施包装城市,尽可能的为市民提供健康、安全、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当前正面临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的过程,城市人口压力急增,因此不得不开拓更多的空间来适应日渐庞大的城市人口。空间的开拓主要表现在建筑立体空间的开拓以及对城市外延的扩展延伸。

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是时代使然,是社会发展的的需求、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房屋建设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再到交通建设都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的建筑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城市建筑也经历着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现代化发展必然会对传统建筑文化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腾飞的中国为了追求城市建设规划的完整性和彰显现代化特色,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把原有历史建筑推倒重建,造成原有的城市文化断层,文化丢失。现代化进一步加快可是城市建筑的差异性越来越少,不可否认的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必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艰难困境。

三、在矛盾中寻求平衡

保护传统建筑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保护城市独特性和人文气息的关键,同时实现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发展接轨也是新时代对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但并非完全对立。要实现城市建设的和谐健康发展,即要在二者中力求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且这样的平衡是动态发展的不断适应不同地区的具体环境和不同时间的时代背景。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灿烂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着城市独有的气息和底蕴,它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社会的重要纽带。城市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不仅只是为了留住过去,而是因为现在的发展而尊重过去。

旧的建筑中存在着诸多资源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可以综合运用,城市建筑文化中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基础建设的成本。将现代化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相融合在原有建筑特色的基础上开创一种新的城市结构,既符合了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又保护了传统建筑文化,彰显了城市独具一格的魅力。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保护传统建筑文化之间找到契合点,实现二者的平衡,并且结合城市的特点,实现城市发展的延续性和科学性,与当前弘扬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综上所述,历史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传统建筑文化是静止的,但现实生活却是动态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维持动静的有效结合便是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建筑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担任着营造人文气息的作用,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不仅仅需要留住城市发展历史上的灿烂文化,更重要的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延续。现代化城市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要求,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却相融合的关系,要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点,最终使得现代化与历史性完美结合,推动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论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

[2]董世永,李骐莉.浅议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J].重庆建筑, 2006,03.

[3]蔡海鹏.失谐困境下的变革——探寻转型时期历史街区保护的和谐之道[J].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

[4]柳意云,闫小培.转型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4,11.

[5] 郑时龄.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J].建筑学报,2003,02.

[6] 向欣然现代建筑有地域特色吗[J].建筑学报,2003,01.

[7] 宋春华.技术环境文化•建筑学报,2003,01.

[8] 吴向阳.不唯中西 只求先进——论海派建筑文化的社会生成[J].建筑学报,2003,06.

[9] 王兴田.试论建筑文化“内核”与“外缘”的相互关系[J].新建筑,2003,04.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城市是不断发展的.在城市的历之主化保护中应谊正确认识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积极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并在城市历吏文化保护规划中引入发展的观点。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迭到和谐统一。

1前育

一个城市自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而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是力求在发展中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等进行修复和控制,因此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保护和发展成了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体。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了现今城市保护与更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在处理二者关系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非简单的对立和冲突.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辨证矛盾关系。通过采取积极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方式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动态平衡。

2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

城市的发展从城市起源的时候就一直未曾停息过.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同样。一个人也不可能两次走进同一个城市。正是因为城市是这样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才使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成为可能和必要.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就产生于城市过去发展的痕迹之中。试想一个永远静止的、没有时间空间变化的城市(虽然这样的城市不可能存在)。既没有历史可言,也就更不存在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了城市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无数的沧桑变幻。而每~个变化都显示着城市的发展是具有延续性的。历史保护就是这种延续性的主观表现。也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保证城市发展中文化及精神的延续。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源于城市发展的延续性

3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本身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环境,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保持城市景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连续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精神纽带.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不可能产生像技术发展那样快的改变。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需要~定程度的延续性。城市的历史保护“不只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为了现在而尊重过去”。一个长久保持的记忆将超出记忆的领域而形成地方精神的统一和延续,促进城市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类,而再生的意义包括“繁殖“与”再循环”。再循环使用旧建筑,有利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残余物排放。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物圈。正因为如此。历史建筑、历史环境也成为可以再开发、再利用的潜在资源。

另外,旧建筑和环境中储存着能量。新建建筑将使这些材料和资源被耗散,带来材料上的浪费。而且旧区在开发中被夷为平地。旧的居民一般处于贫困的边缘,不得不被安置到遥远的城市的边缘区,增加了城市基础建设的成本。同时,在原地新建的摩天大楼能耗基本上是传统建筑能耗的4倍。因此保护历史文化环境从宏观上来说为城市节约了能源和资源。历史文化环境在旅游观光活动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适当的旅游开发。良好的城市定位和宣传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开发历史环境的旅游资源一般有两种:一是举办活动.即按照古老传统,每年在一定时候举办民风民俗活动。以此吸引游客。还有一种是以历史文化环境吸引游客参观文物古迹、古建。观赏地域风光,了解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并以此来带动旅游业

前者如老北京庙会。潍坊风筝节等。以重庆磁器口街区为例,重庆磁器口老街利用街区的历史条件,连续举办庙会活动。在春节期间成为重庆游客们旅游的好去处,为城市人们的节el增添了新的旅游项目。除此之外,磁器口举办的民族乐曲表演活动也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特别受到外地游客的欢迎。

后者比较突出的例子有云南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在1996年以前一直陷入保护不利的困境。民居建筑破败不堪。大型古建沦为机关大院,古城的发展陷入死角。1996年。丽江大地震之后。政府和民间投资捐助4亿多资金进行古城修复。不仅修复了重要的古建。而且还对古城的历史环境、古街区进行了整治。自此。丽江成为了全国古镇游的热点,也是云南省旅游线路的中心.旅游经济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

由此可见,历史文化的保护可以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地方带来经济收益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发展必须要考虑的背景,它给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是同时也带来挑战。

从文化方面看。文化的发展有“趋同”之势,但是这种趋同并非对每种文化都是平等的,往往表现为弱势文化受到强势文化的激烈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加强地方文化特色,增加城市文化活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没有明确的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没有发展方向。就会显得被动,丧失竞争力。

4正确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

城市中保护、更新和再开发三部分是不断变化、交替进行的。也是城市基本而持续的生长活动。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取得同一时代多样性和同一性的均衡,使城市能够协调共生。有机成长。片面鼓励新形式的开发而牺牲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或者过分强调保护旧建筑而牺牲城市的舒适性和创新性都是不应该的。

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腾飞的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城市记忆的保留.许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更新中把原先的历史建筑和街区完全推倒重建.造成原来具有悠久历史并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逐渐失去了记忆。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一致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需求从物质的层面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中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城市精神和传统文化延续的物质基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必然面临很多的困境。从过去的经验和国外成功的例子我们发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搞好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必须要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共同参与。政府通过立法、执法和行政的手段规范城市发展和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同时通过行政手段,以异地补偿等方式.使地方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项目达成经济上的良性运作。而专业人士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使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得到技术上的支撑。并保证保护工作严谨、细致地完成。同时。作为城市居住的主体。公众有权参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并且通过有效的组织手段监督政府和专家的作为,提供广泛意见。从当今的发展情况看,我们同样还{_}要广大房地产企业的责任感。也就是说,企业应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把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个性保持城市肌理作为判断一个项目是番成功的重要标准。只有当我们同时具备了政府的规范、专家的技术、公众的参与、开发商的责任,才能保证不因为发展中的失误而导致历史文化的缺失,在发展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的工作。

一个历史阶段城市风貌特征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一些城市或地区虽然不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产生和发展具有时代特色和风貌,从发展的观点看,这样的城市也具有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历史文化保护也应该具有发展观,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特征。比如在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诞生的深圳,虽然历史很短,但其规划理念、城市功能、空间形象和发展速度等,都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下新兴城市的时代特征。这样的城市在百年之后,有可能会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上重要的代表。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名城。

还有一些城市或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保留着各异的城市记忆,在历史文化保护中也应该以发展的观点。体现出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比如哈尔滨的花园街,虽然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建设的俄罗斯农庄式街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一个多世纪的变迁中。原来的街区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殖民地时期建筑.还有解放前后修建供红军办公用的房屋.甚至一些解放后修建的具有苏联时期建筑风格的红砖房。这些建筑保留了各个发展时期历史的痕迹。再现了不同阶段的历史信息。在做规划的时候除了保留俄罗斯农庄式建筑。还应对其他时期的建筑都进行整治、保护,使各个阶段的风格都得以体现.保证地方记忆的完整延续和文化的多元性。

历史文化保护“主要是指对现有的美好的城市环境予以保护,但在保持其原有特点和规模的条件下,可以对它作些修改、重建或使其现代化。”由此可见,真正的保护本身就需要与发展相协调.它的目的并不是要重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美好环境。避免具有吸引力的生活场所遭受不适当的改变和破坏,防止社会生活频繁、过度变迁,实现社会稳定和持续的发展。’所以说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应该以动态、全面的方式进行。做到以下几点。立足于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发展而尊重过去。

(1)积极动态的保护。历史保护规划应该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部分。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在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中充分注意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维护并发扬城市的格局特色,而不该以消极、静态的方式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仅仅看作是以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主的专项规划。

(2)全面复合性的保护。应该认识到历史文化保护不仅是城市中的一个文物古建的保护,还包括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中各种积极因素的保护与利用。全面地分析城市的结构,找到值得保护的对象,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使潜在的经济效益得到发挥,从而有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3)避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一是指理论没有超前性,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城市发展:二是指理论对规划、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未能深入研究:三是规划与建设备行其是。一旦基础理论不能指导实践,必然导致保护规划与实际发展建设脱节。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字: 名城保护 城市发展 意式风情区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设计。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

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定和保护,在于保持这些城市的历史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和民族、民俗特色,反映城市自身的发展历程、城市文化的时空连续,确保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其工作重点是保护好文物、历史地段、历史遗址和历史风貌。

1.2天津城市概况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1.3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天津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1986年,国务院批准了14处天津市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具体包括:古文化街、海河、解放北路、解放南路、五大道、估衣街、老城厢、一宫花园、劝业场、中心花园、承德道、鞍山道、赤峰道、泰安道。

2、意式风情区的演变

意式风情区,前身为意大利在境外唯一的租界,亦是亚洲唯一一处具有意大利风格的大型建筑群。始建于1902年,占地面积28.45公顷四至范围东至五经路,南至博爱道,西至海河东路,北至建国道、胜利路和兴隆街。[2]

原意大利租界区图

2.1历史背景

该区域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对天津市进行了割地赔款。1901年,在天津河北区直隶总督府任职的李鸿章代表当时的清政府签定了庚子条约时的特殊历史产物。该区域建筑风格独特,广场与联排欧洲建筑在天津独一无二,且保留完整。

2.2时代演变过程

2.2.1 1902年至解放前的意租界

1902年6月7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嗄里纳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天津意租界的范围。南临海河,北到津山铁路,面积771亩。1946年,天津意租界被中华民国政府收回。

2.2.2 1949年至2002年的归属楼

1949年解放后,名人故居被作为政府办公或分给国营企业和普通百姓。

2.2.3 2002年后的新意街

2002年,天津市政府和天津市海河风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对原天津意租界所在地域进行保护性开发,被称作新・意街、意大利风情区或海河意式风情区。新意街于2005年完成修缮并招商引资,2008年对外接待游客,现已成为天津具有特色与吸引力的旅游景区。2011年,根据天津市规划局编制公示的《天津市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正式定名为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2013年,天津意式风情区已经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2.3格局规划转变

2.3.1初建时期的区域规划与建筑风格

意租界的建筑风格首先体现在区域规划上,规划前是村落格局,规划后的网状街道体现了现代城市的风格。街道的设计考虑到与相邻区域的连接,如意租界马路与俄、奥租界道路的衔接,避免了英法租借道路互不衔接的缺点,保持了与俄、奥租界建筑景观的自然过渡。

2.3.2 2002年市政府对意式风情区的改造

意式风情区内有137栋风貌建筑均为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区内的许多建筑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又经过历史沧桑许多建筑成为危房,区域内私搭乱建情况严重,在整修的过程中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在整修重建中努力恢复历史原貌。

一是尊重原貌,修旧如旧

尊重原有意式风格特色,恢复马可波罗广场、意大利兵营等建筑原貌,体现和谐统一的浓郁意大利风格。

二是整合布局,与时俱进

在交通组织,功能布局,景观设计上参照意大利几大古城的城镇规划体系,恢复五横四纵棋盘状的格局,沿街建筑没有任何重复,设计图纸没有雷同。

3、意式风情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1意式风情区增色天津发展

3.1.1 保存近代天津文化遗产

意大利风情区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落,在意式风情区里可以观赏到意大利各个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至今仍保留有30余座名人故居。目前保留的每一处老建筑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袁氏宅邸:位于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原奥租界金汤二马路)的这幢袁氏旧宅,是袁世海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不久,以低价从奥租界购得,委托德国和英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该建筑于1917-1918年建成。

梁启超故居和饮冰书斋: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2号――44号的两栋欧洲小洋楼,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大名鼎鼎的饮冰书斋,著名的饮冰室合集就诞生于此。[3]

3.1.2 带动天津人文旅游资源

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因其丰富的人文资源、深远的文化影响、广泛的知名度而吸引海内外众多旅游者纷至沓来,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为发展旅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街区规划定位以文化展示和休闲商业为主导的混合型历史文化街区,自2008年开放以来成为海河岸边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样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意式风情区以其良好的区位、丰富的文化底蕴、回报丰厚的产业投资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外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先后接待多个国内外投资团组,达成了一批合作开发的意向或协议。

此外,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如《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白银帝国》《风声》《辛亥革命1911》《梅兰芳》《金粉世家》《大上海》《毒战》等等都是在天津的意式风情区拍摄,而且更多的影视剧也将越来越多的在这里取景拍摄,不仅因为这里很美,更因为这里是有历史有文化有异国风情的街区。

3.2意式风情区引起规划反思

3.2.1 加强公众参与,增强制度建设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意大利风情区也面临着大量的开发,不少历史文化建筑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主要依靠专家呼吁、媒体曝光、规划监督等外部手段,名城保护的内生机制尚未建立。

要对历史文化建筑和名城进行保护和开发,首要的就是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全民参与到保护风貌建筑的行动中来。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出台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就对此进行了规范,同时《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使用管理办法》、《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区确定程序》、《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腾迁管理办法》也相继实施,大大增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范性。

3.2.2 注重长远利益,增加科技结合

要从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看问题,不能一切事情商品化,要从社会效益出发,历史的看问题。增强制度管理与利益取向相结合才是对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关键所在。

同时,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名城保护更加现代化。比如意大利为了古城保护维修,国家投资建立了科技保护维修中心,为建筑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化的管理全面记载文物的损伤程度、将要采取的措施以及各种保护数据等,并且中心拥有大量先进仪器,除害、修复等工序都可用流水作业方式完成[5]。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逐渐被重视也需要有科学先进的技术加以支持。

5、总结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种有形的集建筑资源与无形人文资源于一体的历史遗存,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用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城市、繁荣城市的具体体现。目前,全国已有10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我国在城乡规划编制中已经开始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今后还应加强专家与公众参与,重视对专项保护资金的管理,并妥善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保障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足迹。

参考文献

[1] 《城市发展研究》1996年. 第5期. 刘桂庭

[2] “近代天津城市规划史”2013年近代天津城市规划图片展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4篇

1多元———尽可能地保存各种文化遗产的完整多元是指文化生态圈内不同文化群落的差异、文化生态系统内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多元体现为城市构成要素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复杂性。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城市是“历史舞台”和“现实生活”的拼贴,是容纳“永恒的人类生活”的场所。不同历史时期建成的形态各异的建筑群、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等兼置,也呈现历史变迁的拼贴与嵌入[1]。系统中物种种类越多,其多样性就越突出。多元促使文化生态系统结构趋于复杂,意味着系统的抗干扰、抗入侵能力增强,不易被破坏,也更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物种的繁育[2]。因此,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多元特征首先要求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只要是反映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变迁和城市风貌特色的物种都应该列入保护范围,无论物种在系统中的个体数量多少、份额多少。在认真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有价值物种的数量,确定其优势种、稀有种、外来种,尤其要重视保护稀有物种和濒危物种。譬如,故宫是我国封建王朝留存下的唯一完整而规模宏大的宫城,因此“无与伦比”且成为无价之宝。而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处于其环境质量下降、数量锐减的衰退时期,如果不及时抢救则面临这一珍贵建筑类型被城市建设完全蚕食的可能,类似情况在上海里弄建筑、广州骑楼建筑中都存在。保护对象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则意味着保护手段、方法的多样和灵活性。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范围广泛而内容复杂,不但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技术问题,还涉及城市拆迁、开发等社会与经济问题,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寻求保护途径。在专业技术方面,应该灵活运用各种城市规划与设计手段;在社会经济方面,需要通过政策法规以引导与规范建设行为,保护城市社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等。实践已经证明,单靠一种保护手段是很难做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与此同时,文化生态系统的多元特征也提供城市文化建设的多元化思路,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中,应当提倡城市规划理念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反对完全按照某种风格的城市建筑设计,鼓励建筑师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突破创新。

2共生—能存留于生态系统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保护有着自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许多城市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沉重负担与发展中出现的严重障碍;既有发展中国家欠发达的主要特征,也有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曾遇到的某些现象,交织存在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与物质性老化等严重问题。这就要求保护更新策略应当符合中国特色与地域特色,根据我国国情和每个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

3人本主义———使历史社区社会生活充满活力人本主义讲求人与物质、社会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同构同源,高度统一于系统中。首先,人是文化生态系统的创造者与主宰者。“文化是关于人的一切事物”[7],与人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密切相关。人类的聚居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设史是“人”的社会生活史,历史文化城市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阶段性高峰、社会历史文化成就的活范本[8]。文化基因被人类掌握与认可,通过“符号”传承而创造新文化。因此,人是整个城市文化遗传过程的操作者与传播者,人应当成为文化生态系统的看护者,倡导文化生态伦理[9]。人本主义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全面确定人在城市进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使文化生态的物质环境同人的行为信息相协调,从而真实反映历史本来面目。首先体现在对城市社会生活网络的保护,最大限度地维护居民就地居住,避免出现大范围、大规模的异地安置,更不能出现强制拆迁而将原有生活网络摧毁殆尽的局面。

4谋求居住街区的整体风貌保护与稳态更新,以保护其物化基础而为住区邻里的凝聚力提供持续的环境。与此同时,还应当重视文化生态环境中的某些人群,像掌握传统建筑技术的工匠群一旦消失,这门建筑技术就有可能灭绝,对这一人群的关注也是间接挽救了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文化物种。人本主义也意味着人是提升与调整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创造的主体,正如伊利尔•沙里宁(ElielSaarinen)所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10],昭示出人民大众与城市文化创造之间的对应关系。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现状是城市管理者、城市开发者与城市规划建筑师是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主要调控者与创造者,其价值观念、能力水平、素养高低等直接影响城市文化的优劣,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现状已经说明这一部分人群的素养有待提高。而且现行的建筑管理机制基本上将城市民众排除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范围之外,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多样性的创造,如何让公众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呈现阶层的专有属性。城市中不同阶层拥有各自文化模式,且对同一文化的接纳与吸收呈现不同特征。譬如,对于一座传统民居的评议,一般居民只看到了建筑形态、装饰、室内陈设等,专业人员不但看到了这些,还领悟到其中反映出的艺术水平、价值取向等。因此,城市保护也需要重视各种有价值的物种。

5系统———使各层级关系的保护成为系统工程城市文化呈现层次丰富和要素多样的开放系统。任何一个城市文化都表现出一种鲜明突出的城市特色,整体大于局部,体现于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又不是其简单叠加,不但反映出城市组成要素的个性特征,也反映出城市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特征。同时,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呈现结构的层次性,既有主系统又有子系统,既有物质、社会、精神等层面文化,也有空间、时间、文脉等结构文化。各种文化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中表现为不同的功能性。物质文化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基础性的,但是,仅有物质文化而没有价值取向指导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不可想象的。从对文化生态系统的约束与预规角度看,社会文化与精神文化具有规范性特征,常通过法律法规、道德观念等奖罚批评与控制文化生态系统,其规范作用往往是主宰性的。“不同的文化之最核心的差别,乃是规范特征之不同”[11]。这表明城市文化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观念应该贯穿于全过程。首先应当加强城市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系统性,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与此同时,城市文化生态保护还需要树立整体性保护理念。不但要保护城市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也要保护历史街区、空间环境,更需要保护更大范围的城市总体格局与历史城区,保持整个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由此,也需要树立整体性更新理念,老城开发、新建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以保证城市局部开发不是孤立于文化生态系统之外的破坏行为,而是维护与促进系统有序发展。其次,系统论也推导出城市文化生态保护最大限度原则,即尽可能扩大城市文化保护范围与保护内容,对于可保可不保的尽量保护。通过科学评价,确定有价值的保护整治部分与无价值的更新改造部分,而不宜完全推倒重建,即使可以保留部分的份额很少,也应该积极纳入新建范围。对于仅存几幢古迹,或者只保留城市空间格局的地段,都尽量纳入保护范围,决不能因为有价值历史信息所剩无几,就放弃保护。

城市与文化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标识;人性化;信息

近年来,我国在实施城市现代化的更新与改造中,有相当力度的投人,很多城市均在创造有特色的城市面貌方面做出探索与努力。但是,大多数城市规划设计者往往注重了城市的物质性和功能性,而忽视了城市的识别性与亲和力,把一座城市的标识系统,看作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小问题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毋庸置疑,建立一个具有人性化的,突出城市个性内涵的标识系统,是现今人们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新需求。本文从城市标识设计和城市区域规划人手,将两者结合起来探讨,从一种新的角度解析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

1、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定义

作为一种特定的视觉化语言,城市标识系统设计源自于城市形象设计。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异同性,首先,两者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形象,将城市环境建设融人公共空间的识别系统;其次,城市标识系统更多的涉及到视觉艺术、美学因素,它把城市的总体规划与艺术设计学科交叉与融合,有效地为人们提供一种导向性设计服务。一般来说,城市标识系统由交通标识牌、方位标识牌、公共空间标识牌及一些标志性建筑物组成。概括起来包括识别标识,导向标识、管理标识和市民生活指导标识几个部分。

从城市形象识别的角度来看,城市标识系统设计涵盖城市建设规模,发展方向、文化构架等许多方面。关于城市标识系统至今尚无一个确定的名称,国内也有许多不同的叫法,如城市标牌系统、城市标志系统或城市导向系统等.笔者认为,城市标识系统,它着重在于“标”与“识”。“标”是表设,是记忆的一种符号或记号,“识”则偏向于“知道”“认识”“识别”的行为过程。城市标识设计系统作为人居环境中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信息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人性化、个性化的“标”与“识”的互动系统。城市标识系统涉及到很多类型的标识.城市标识系统设计,则是指系统性,规范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识别设计,它包含在环境设计、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与色彩设计之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2、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城市标识系统不仅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还能衡量一个城市的人文情感和文化品位。城市标识系统独有的识别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城市建立一个由内到外和谐统一的,个性化的,持续发展的城市形象并增强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

城市标识系统最终作用于空间环境,又与特定的空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个层面上看,它似属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范畴;从设计形态上看,又属于平面设计的归类。目前,规划设计与平面设计往往各自孤立起来,加之某些政府行为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城市标识系统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需求,并且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缺乏应有的专业态度和科学精神。例如:

(1)忽略城市环境的特征,缺乏对安放环境的具体考察和了解.位置的放置随意,不仅取不到标识的识别功能,而且破坏了城市环境的美化。

(2)缺乏规范性与统一性,各种公共空间所设立的标识不能规范化,没有协调性,缺少一套全面的管理办法。

(3)缺乏人群适应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忽略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对标识的体量、形态与环境的关系没能足够重视,人性化、信息化方面还有待改善。

(4)缺少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特征,脱离城市的文化传承,未把握城市环境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主要地形地势和结构布局,以及环境所赋予标识的基本任务。

(5)标识的制作上缺乏对工艺、材料和技术的了解,造成产品质量低劣,指向模糊,影响标识功能的发挥。

3、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原则

城市标识系统设计属于公共艺术的范畴,主要目的是改进人们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一个功能齐全与美学原则结合完美的标识系统可以成为有吸引力的人文景观,因此,一套好的城市标识系统应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设计中注人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怀,并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以发挥城市标识系统的最大可用性。

(1)识别性原则。判断一个标识系统设计的成功以否,关键在于公众能否完全简单的,准确的加以识别。应当明确,城市标识首先要服务于公众,标识项目总是应与其环境设施结合起来考虑,并将其融人城市的整个构想当中。完整的城市标识系统涉及到标识的色彩、图形、字体、版式、形状等诸因素,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应从人、标识、环境三者关系出发。考虑不同人群在语言、文字、行动、视觉、环境程度、公众距离等诸方面的差异,注意与环境的和谐和互补关系,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2)同一性原则。同一性原则的应用能使公众对特定的城市标识系统有个统一完整的认识,增强了标识的传播力。设计出具有高度视觉传达功能,形象和标识鲜明,准确的城市标识系统,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系统,应保证视觉上的同一性,即统一性与关联性,也将更趋向于标准、规范和符号化,以符号形式来统一和处理信息。

(3)地域文化性原则。城市标识的灵魂在于他的文化底蕴。城市标识系统与城市文脉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内涵深厚,外延广泛的范畴,它涵盖了这个城市的自然风貌,传统民俗文化和一些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及人文景观。在这套系统中,地域性对其影响至深,因此,城市标识的设计应考虑该城市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轨迹,充分突出和创造城市的地域个性与特色,将传统优势文化与现代化高度融合,以提升整个城市在公众中的影响。

4、城市标识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城市标识作为城市信息的载体,充当信息的媒介,随着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和第四媒体的产生,未来城市标识的发展必将与信息的发展息息相关,要将复杂的信息快速准确的传达给公众,规范化、可视化、人性化是城市标识发展完善的必然方向。

(1)规范化。城市环境越来越复杂,相应的出现了城市标识的不规范、不合理、不健全、不明确等现象,而确定各式各样的法律条款、法规、规范和标准是避免这类现象的最好途径,应用统一、规范的视觉语言,建立一套严谨、规范、整体的城市标识系统是未来设计的倾向,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可视化。标识符号的主要功能是传达特定的信息,易于识别是先决条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网站的大量建立,传统的、单一的、固定的标识将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不仅能开发出可视的、可听的、可动的标识系统,还具有虚拟现实功能的多媒体标识系统.城市标识系统与新媒体结合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数字化设计将成为未来设计师的主要表现手段。

(3)人性化。城市标识最终是为人群服务的,最重要的就是受众的识别效果,显然与人本身联系紧密,因为它与人的使用关系是最直接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人性化设计观,体现人文精神具体化为直观、亲切的图文语音信息交流,在满足大多数人群需求的同时,也突出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城市标识系统,将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更加方便与舒适的生活空间。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加快了步伐。城市标识作为城市信息的载体,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不仅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还能衡量一个城市的人文情感和文化品位。将城市的总体规划与艺术设计学科交叉研究,从一种新的角度解析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将是我们城市规划设计中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路平.城市步行系统中的标识系统设计研究[J].重庆大学.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