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交通运输

城市交通运输范文精选

城市交通运输

城市交通运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物流;市场运行;交通;机制

1现代交通物流市场运行现状

1.1货运量持续增长。如今,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如何优化人们的出行与交通,是政府现阶段需要考量的重点。国内物流市场目前在运输模式上有了比较大的创新,为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全国的物流运输市场,零散的货物占据不小的份额,在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的大背景下,零散货物的运输量也随之大幅度上涨[1]。此外,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而且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人们对于交通运输改革方向的好感逐日上升。

1.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于日益发展的物流行业,政府应该在监督政策上加以改进,而不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而且还需要强化有关电子商务的监督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监管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统一的物流管理模式,并在维持正常物流营运水平的情况下,努力改善现存的物流运输环境,进一步提升国民对物流运输行业的好感度,从而促进国内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发展,从整体上为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3交通枢纽持续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内交通方式在近段时间内得到了较大的更新换代,这为国内城市交通枢纽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建设现代化物流网络,不仅具有覆盖范围大,运输效率高的优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1.4社会服务不断调整。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的进步,国内交通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而且积攒了不少的经验,这不仅为未来的物流运输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运输的成本,同时还有利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2]。除此之外,运输行业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基建设施也进一步完善,推动了物流行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

1.5信息化建设逐渐推动。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能够合理利用高新技术,这为该行业的多层次发展提供了条件,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交通运输行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并进一步提升了交通运输服务的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运输的成本,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顺利转型。

2城市交通运输物流市场运行出现的问题

2.1运输服务发展不平衡。进入新时代以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逐渐转化,而且转化速度不断加快,在这其中,暴露了很多道路交通的相关问题,比如新旧运输方式的更新换代问题、不同类型的运输方式问题、道路匀速问题等。这些问题都表明了道路交通行业发展不均的状况,急需改进[3]。同时,当今社会还存在一些方面发展不均的严重问题,比如绿色环保问题、安全运输的问题、服务供给问题等。

2.2道路运输转型困难。目前,影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要素过多,来自多方面且十分复杂,比如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经济的影响、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等。这些影响因素不仅会影响国内交通运输企业在发展阶段的融资,还无法有效改进国内运输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阻碍了行业向着融合统一、集约的方向发展。

2.3物流运输市场复杂。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可以发现,国内交通运输行业存在主体分散、高开放程度和环境复杂的特点,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如何立足当下,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交通出行需求,以及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不均的问题,是运输行业必须正视并着重解决的问题。

2.4企业主体责任有待提升。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在安全层次上并未做好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存在一些不足,主体责任有待提升[4]。相关的企业没有妥善的责任意识,人力资源不足,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高,基础设施的构建尚未完善,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在未来引发大的安全隐患。

3城市交通运输物流市场运行机制提升策略

3.1加强政府引导,完善体制建设。在城市交通的建设工程中,以及在城市交通市场的构建工作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占据主导地位。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现有基建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使得交通运输物流有效结合在一起,发挥出“1+1>2”的作用,根据高新技术,构建一个联合的交通运输平台,使得城市的交通信息能够在这一平台上进行共享与储存,从而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物流的服务力度与能力,而且还能有效维持行业的发展[5]。第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已经市场的发展状况,制定出相适宜的政策,对市场环境以及交通运输环境展开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第三,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监督管控的职能,严格按照规定,全面管控城市交通物流。

3.2结合市场联动机制,加强智能化建设。近年来,物联网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对于城市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还在日益扩大。在现有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交通物流相结合的发展系统,使得交通物流行业的收益和效率更高[6]。在交通运输市场的构建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以下原则,分别是:协同合作原则、费用清算原则、动态调整原则、单位负责原则、应急处理原则。

3.3推动信息化建设,融合交通物流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善于利用高新技术,使得交通运输行业能够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还能促进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在这个信息共享平台上,应该合理利用高新的信息化技术,使得平台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避免出现资源浪费。交通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采购体系的支持,因此要建立稳居高效的交通物流服务采购体系[7]。根据城市交通物流的信息,以及具体的交通物流情况,可以提高交通物流企业间信息的准确性,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信息交换与共享的优势,从而促进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还能进行有效的维护与信息更新。

3.4积极构建新型的产业生态。交通物流企业应该对物流模式进行创新与探索,并借鉴海内外优秀的营运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市场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改进,在不断的探索与推广中实现交通物流产业的多方面发展,比如在市场批发、农业产品、连锁超市等方面发展,从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物流体系,其中包含了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的整体体系。现阶段,跨部门合作管理的模式在很多企业中受到管理层的青睐,并且取得可观的成果[8]。因此,交通物流企业可以以此构建跨行业的交通运输的一体化体系,可以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展开合作,根据地区与条件的不同开展合作,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立足于自身的优势与潜力,旨在发展企业的特色物流以及合理运用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企业在收益与规模上的发展,从而使得交通物流可以有效结合,使其为交通运输物流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5提升人才素养,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协同性和技术性是交通物流行业本身就有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两点特性,这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为此,人力资源的培养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对该领域加大投入。第一,交通运输行业应该善于利用政府的激励政策,利用政府的专项资金培养专业人才,获取更多的人力资源。第二,在相关人才培养制度的基础上,鼓励人才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进而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第三,交通物流企业应该从多方面出发,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让从业人员积极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实践,从而稳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进程中,交通物流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促进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重视交通物流行业的发展,立足于实际情况与市场环境的变化,紧急探索并落实适宜的交通物流行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交通物流行业的优势,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锐.公路交通物流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8):48-49.

[2]马彪.新乡市交通运输物流发展探索与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20,35(02):82-84.

[3]鲁哲.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路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3):30-31.

[4]张宇,史砚磊,凌方.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11):52-57.

[5]吕雪.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8(16):94+96.

[6]王世庆.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7):30-32.

[7]张威.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3):219-220.

城市交通运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在线考试系统;巡更系统;设备故障管理系统;VR虚拟现实

一、应用在线考试系统的新技术

“在线考试系统”意为应用此系统在线上进行考试,目的在于考试,是为了一线员工业务能力,集练习与考试于一身,是一项自动化软件。该系统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前台在线考试系统,其中包括员工信息、答题、错题提示三部分;另一个则是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很全面地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查和调控。

(一)前台在线考试系统

前台在线考试系统包括员工信息的录入,应用在线考试系统进行录入员工信息方便快捷;在线答题部分具有较高灵活性,题库巨大,员工随机抽取试题,公平公正。此部分分为考试部分与联系部分,使员工有充分的联系机会,不断提升自我;三是错题提示部分,在答完题之后,可以快速知道自己做题的错误出在哪里,及时进行反思与改正。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改善自己的不足。例如,对员工进行考核时,可以组织员工进行统一的考试,电脑随机发题,员工可根据自己岗位工作性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确保员工做题的准确性。

(二)后台考试管理系统

后台考试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用户自我的角色管理、考试科目的参数控制、题库自行维护、题目进行批量导入、自主查询与统计六大功能。这些均由后台考试系统直接自主管理试题数据,使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高的安全性、稳定性、正确性。例如,一般在计算机进行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电脑死机的情况,运用此系统可以有效进行监控,及时解决问题,有效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该系统特点是足够灵活,足够公平与公正并且具有较高的联动性。该系统可以根据员工岗位工作特点自行设置考试时间与及格分数。还可以根据各工作岗位特点从题库中随机抽题,保证公平与公正。在作答完毕之后,可以自行查看所做题目的正确性,自行进行错题解析,不断提高自己。另外,该系统分为两部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前台系统与后台管理系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前台后台保持一致,具有较高的联动性。在线考试系统的应用的优点是该系统不仅可以对老员工进行定期检测,而且可以作为培养新员工的一种技术手段。据统计,自该系统投入使用之后,不仅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了新员工上岗前的培训和考核以及员工持证上岗的真实性,而且每年至少完成上千名的值班人员、车站站务人员的日常检测培训以及年度达标测试,很大程度节约了劳动力、物力,充分节约了时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具体表现在:简化了传统的一对一、一对多的班级授课考试培训模式,出题时间和批改时间大大减少。减少了人力物力的使用,并且在检测与培训中效果较好。

二、应用巡更系统的新技术

在日常车站运作管理中,需要对运营前的设备进行检查,需要对运营期间客流设备及人员的巡视检查这些都是车站安排的每日必需要做的工作,但是往往车站自行安排的需要巡视的线路、巡视的点位、巡视的次数等都是不确定的,这样会出现遗漏或者检查巡视不到位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给车站运营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巡更系统的应用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巡更管理系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员管理不到位问题,可以自主移动,自动识别路线,对巡视时间、地点及巡视情况等都可以自动记录,可以全面地进行监控。可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巡视工作。例如,巡更系统可以代替人进行巡视,合理安排巡视时间,节约人力。系统地对巡视的地点与时间进行管理。可以设置每10分钟或20分钟巡视一次,可以实时对巡视过的地点进行记录,避免巡视地点的重复,极大地节约时间。

(一)巡更线路及巡更点设定原则

在各车站的巡更过程中,巡更线路重复,巡更时间重复是巡更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效运用巡更系统进行线路与时间的设置。巡更系统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包含了所有除房间内的所有可见范围,巡更时间更加准确有效。因此,要根据各车站站型和特点,合理地制定巡视线路,制定合理的巡更时间,充分利用巡更系统,要做到全面合理。

(二)合理的巡更要求

在运用巡更系统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员工的一日工作流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巡更时间,确保巡更工作的有序进行,巡视期间要明确巡视的时间、内容。对重点区域、重点工作地方做好巡视记录,例如通过摄像、拍照等记录方式进行记录并做到及时上报。

(三)巡更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巡更数据要采取逐级上报的原则,可以先由各车站进行基础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并进行汇报,再由上一级进行汇总,进行上传,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最后由总部门进行数据情况分析,对各个车站的情况进行监查并对各部门的巡更情况进行抽查,及时提出问题,使问题得以及时改正,确保巡更系统正常运转,以及车站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巡更系统的应用的优点在于全面使用巡更系统,可以使车站日常运营过程中管理监督不全面、巡视不全面的问题得以解决,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很多影响车辆行驶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同时车站人员通过应用此系统巡视,也可以不断探索并总结日常巡视工作的要点,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极大地促进车站整体的运营管理工作。

三、车站设备管理系统应用

在车站的工作过程中,工作强度较大,各种设备故障报修也相对较多。传统的报修模式主要是依据电话进行报修并人工记录报修结果,工作过于强度大,维修进度堪忧,因此,OA办公软件故障维修系统的应用势在必行。此系统可以自行设置施工人员信息和自主对人员权限进行设置;对故障报修情况进行及时上报,及时记录并跟进;可以实时查看修复状态和维修结果。这样不仅节约了维修工作时间,而且有效节约了办公成本。车站设备管理系统应用的优点在于在车站管理系统中应用此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故障报修问题,维修中存在的故障数据统计不全的问题,不能及时维修设备的问题以及设备故障率统计不准确等许多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作时间。同时也节约了办公成本。例如:如果有某一台设备出现了故障,可通过此系统及时报告,值班人员便可安排维修人员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另外,此系统还可以准确报告出故障的具体位置,使维修快捷有效。

四、VR系统在培训中的应用

VR技术又称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虚拟模式,具有多源信息和三维系统的仿真模式,目前在该系统应用中主要运用仿真技术模拟轨道交通施工、交通设备操作与维护、员工的培训与演练等。目前,在列车模拟驾车方面应用广泛,主要在新司机学习过较系统地理论培训后进行上车模拟练习过程中进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对司机检车、调试、模拟驾驶、如何停车、如何处理紧急情况等都有很大帮助。虽然可以使新司机快速掌握实际操作汽车技能,但该系统真实性较差,与司机真实情况下作业环境有一定偏差,在操作过程中对司机在通过曲线车道、上下坡道及正线的驾驶过程中体验感有一定误差,这样对掌握列车性能、详细了解路线突发情况及线路技术指标不全面,而且在开展列车客运服务设施操作的工作上没有很大帮助,因此,司机在驾驶练习过程中仍要以开真实车辆和走实际线路驾驶为主。帮助司机提高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帮助司机真正掌握开车技术。目前,车辆越来越多,在行使线路上要求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突出。因此,通过VR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各类突发情况具体展现,员工穿戴上可视头盔等装置,可在真实模拟中体验如果车站发生火灾、爆炸、大面积停电等突发情况,可以提高真实的模拟车站演练,并帮助员工提高心理素质。VR系统在培训中的应用有许多优点,VR技术的应用还处于未成熟阶段,该技术与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结合还在不断探索与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因此,在此系统应用过程中,要合理充分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要最大程度发挥此系统在模拟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司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及可靠性,应注重在实际情况中不断提高司机的能力。另外,国内铁路行业也在积极利用VR技术开展相关的活动,比如在各车站运用此技术实现全景导航,值得学习和利用。南昌铁路局率先提出这种服务,例如,旅客在乘车前可通过智能手机可提前对进站、安检、乘车等进行体验,提前熟悉路线,以免人多的时候找不到进站口、安检口等,使得找人找路安全方便。

五、结语

现代社会网络越来越国民化,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网络化程度日益加深,交通十分便利,在平常车站人流量较多。因此,在车站运营管理过程中、员工培训阶段、设备故障报修等方面也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更高的挑战。如果采用新技术手段,不但可以优化车站管理,监控各车运营路线,合理管理车站人流量,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而且对设备等方面的报修管理工作也更加到位。

参考文献:

[1]文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管理特征分析及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3):250-251+254.

[2]林晓伟.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0,33(11):109-110+112.

[3]宁善平,熊律,江伟,赵晨.大客流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评估[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20,28(03):33-40+47.

[4]谭玮,颜小锋,杨思谋,吴钟艳.既有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增设高架车站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20,50(15):53-57.

[5]施泉,唐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南京地铁为例[J].综合运输,2020,42(07):12-17.

城市交通运输范文第3篇

城市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满足了人们增长的交通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的繁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道路拥挤、事故频繁、大气和噪声污染以及能源紧张等等。交通拥挤破坏了使用汽车的中心目的:便于直接接近人、货物和劳务。如何选择适当的城市交通工具,达到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有限环境资源的持续利用,而最终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全面协调,改变城市的不合理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交通系统建设具有密切的联系: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建立、能源利用与刘策等,均对交通政策、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重新审视交通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不注意考虑运输业在环境、安全、拥挤等方面形成的负效果,产生了许多日益严重的问题,如交通阻塞、交通事故、能源过耗、环境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额国民经济损失,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政策实施的局限,对交通运输的外部性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使人们在过多地依赖私人交通时,却没有承担其应该承担的全部费用,产生一定的不公平性等问题。

(1)空间资源的低效配置。公共交通发展不充分,导致交通结构不合理,道路、停车场等土地和空间资源低效配置。道路与交通管理设施建设滞后于车辆和交通流量的发展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严重不足。

(2)时间资源浪费。交通拥挤已使城市机动车行驶速度急剧下降,并直接导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下降,客流减少。不合理的交通结构产生巨大的时间成本。

(3)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些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北京70%的空气污染来自汽车的废气排放。交通污染治理已成为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噪声污染不断加剧,全国80%以上大城市交通干线噪声超标(大于70dB),严重影响了居民休息和教育、文化活动。

(4)资源消耗。城市交通,特别是个人机动化交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交通运输的资源消耗,主要表现为运输发展所需的土地、原材料以及运输的能源消耗。在土地占用方面,尤以小汽车为最,比如美国53个中心城市用地的30%被汽车占领,芝加哥、底特律等更是有将近一半的城市用地“被用于道路和停车”。而更为引人注意的是另一项资源——交通运输所消耗的能源。可以说,现代强大的交通运输系统是由巨大的能源消耗去驱动的。在发达国家,由于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使其交通运输能耗在整个国家的总能耗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在欧盟国家中交通运输是能耗增长速度最为迅速的行业,从1985年至1997年该行业能耗涨幅为42%(年均3%),而行业的能耗仅增长11%,道路交通的能耗占交通运输能耗的73%。

(5)交通事故。部分交通参与者法制观念淡薄,交通违章现象十分严重。城市交通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高额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交通事故的损失非常高,在发达国家,仅公路运输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一般达到其GNP的1.5%-2.0%。

2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须遵守的原则

(1)环境承载力原则。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系统吸收污染的自身净化能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守“其污染物的排放不得超过环境的吸收能力”的原则。

(2)资源消耗速率原则.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司再生的自然资源使用速度应维持在其再生速率限度之内;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其使用耗竭速率不应超过寻求作为代用晶的可再生资源的速率。这个原则要求运输部门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采用先进技术,避免能源危机。

(3)公平性原则。运输活动的使用者通过运输而获益,但没有承担环境费用;相反,非运输用户却遭受着环境质量下降引起的损害,这是很不公平的。从代际关系上来看,当代人消耗大量运输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却将严重的环境损害后果留给后代人承担,这也是不公平的。

(4)价值性原则。资源价值的无价或低价导致了不加抑制的过度使用,这是价格导向的错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环境成本是真实的经济成本”的原则,将环境成本纳入运输成本,分担到用户身上。

(5)协调性原则。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仅仅依靠运输政策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与政策(如科技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环境政策)相结合,协调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2快速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比较的优势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迅猛的城市化进程,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将达到50%。现庄城市交通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而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将对未来的城市交通需求起到—种推波助澜的刺激作用,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恶化和土地消耗增加以及城市交通阻塞。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喊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安全、方便、舒适、,陕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环境的改善需要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交通政策。因此,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必须与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致。

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运输系统与其竞争的模式相比具有较大技术优势:较大的运量,有效的土地利用,每人公里较低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可引导城市形态的变化,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益。它是特大城市及其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交通运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交通运输管理;研究

低碳经济是近年逐渐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自从诞生之初,便受到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这种现实情况之下,如何有效管理交通运输便提上了日程。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可以逐渐改善当前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实施交通运输管理的目的在于节约资源,有效减少环境污染。[1]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再对如何有效解决交通运输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期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管理的优势来贯彻落实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阐述

低碳经济是一个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它的核心是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相应的制度与政策来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有效贯彻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促进经济发展由高能耗模式逐渐向低能耗模式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首先是在英国提出的,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国纷纷重视对节能减排措施的研究,中国社会也正处于向低碳型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期。[2]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进步,交通运输成为了保证城市日常运转的重要工具。交通工具的多样化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但由此产生的一个环境问题便是汽车尾气排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要想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改善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形式,就需要逐渐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交通运输的规划管理。

二、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问题和不足

(一)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脱节,计划与实际不兼容

国家虽然有对交通运输投入资金,但如果管理不善的话,就很可能会产生资金浪费的现象。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就会使交通运输妨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正在不断增多,交通运输是当前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工具。如果交通管理与城市规划不协调的话,就无法为广大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服务。[3]除此之外,交通运输管理的规划不当,在人口较少的区域内投入了较多的交通建设管理资金,就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如果在居民较为密集的区域缺乏交通运输管理规划的话,就会影响到人民的正常出行。

(二)居民出行需求无法满足,公共交通应用不足

在当前的城市中,公共交通工具迟到的现象较为明显。公共汽车是当前我国城市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公交车晚点的情况是很多城市中都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也是当前交通运输中,私家车越来越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公交车已经无法满足市民对方便快捷出行的现实需求。[4]但要看到的是,私家车的增多会造成一个循环,就是交通越来越堵,公交车无法准时到达目的地。除此之外,还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汽车排放的尾气造成了大量的空气污染,这也是目前许多城市出现雾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新能源车辆发展应用缓慢,缺乏体系化激励

主要是受地方政策落实不利、激励政策不充分、充电技术规范不统一、公共充电设施滞后、家用充电桩进社区难度大、插电混动干扰、配套的充电设施不完善、电池技术存在瓶颈、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地方配套政策欠实惠、新能源汽车普及不够、零部件基础薄弱以及加气站的配置不完善合理。同时由于人才缺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存在较大缺口,还远远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售价较高,难以带动需求释放;由于市场规模偏小,企业短期难以获得规模效益,生产成本尤其是核心技术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汽车售价普遍偏高;电池续航里程不高,给远途出行带来不便;应用环节配套体系不健全,充电难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问题,消费者与社会群体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不高,推广普及工作有待提高;而新能源LNG车辆也存在技术水平不高,购置成本较高,政策优惠涉及范围单一,加气站的配置不完善合理等原因,造成新能源车辆发展受到制约。

(四)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不健全,存在信息漏洞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各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越来越无法跟上城市化的发展步伐,这一点在交通运输上得到了体现。当前来看,虽然许多城市都已经实现了城市化,但这些城市都还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城市交通运输信息管理系统。不健全的交通运输信息系统会出现相应的信息漏洞,从而影响到交通运输管理的正常开展。[5]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体现。在交通运输管理中,信息的地位也很重要。如果管理人员不能获得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就会在具体制定相应的交通运输管理方针上面存在偏差,进而无法根据有效方案来规划设施配置。信息漏洞的出现,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这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完善提升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机制与思路分析

(一)制定完善的交通管理方案

交通运输管理需要包含在城市规划之中,这样才能够做到统筹兼顾,二者协调发展。城市化发展过快,使得一些交通运输的管理方针无法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甚至还有一些交通运输管理跟城市规划出现冲突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规划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发展的现实需求,才能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具体制定交通运输管理方案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人口情况。在一些人口较多的繁华地带,加大交通运输方面的资源投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方便市民的快捷出行。[6]除此之外,在考虑当地的人口因素时,还要结合其他的一些客观因素。如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要保证天然气与煤气等管道运输的安全性,还要对运输管道定期检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如果地铁建设与运输管道相距较近的话,在检查时就会影响到地铁的正常运行,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一旦管道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威胁到市民的出行安全。所以,制定合理的交通运输管理规划方案不仅可以方便市民出行,还能保证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重视基础建设,加大对交通运输工作的投入力度

虽然当前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管理建设城市交通运输,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日益增长的人口对城市交通运输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资金不足会阻碍到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对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政府需要逐渐强化对交通运输的资金投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舒适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群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城市交通运输拥堵的现实情况,还可以减少由于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城市发展目标。当前来看,我国许多城市还缺少地铁等其他相应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这种公共交通工具单一性的现象会影响市民的正常出行,也是造成当前城市交通运输拥堵的重要因素。所以,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来创新公共交通工具形式,可以通过修建地铁来有效缓解当地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输负担,从而达到合理分流人群,保证交通运输通畅的目的。除此之外,政府还需要从交通工具上着手,逐渐将以前高能耗、高排放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低耗能、低排放的交通工具,从而实现绿色交通运输的管理建设要求。有效增加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中舒适安全的新型交通工具数量,可以吸引市民乘坐,有效贯彻节能减排的发展方针,也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要求。

(三)多措并举,营造新能源车辆发展良好氛围

尽快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技术路线,建立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推动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突破;尽快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完善检测标准与手段;建立财税金融激励政策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拓宽融资渠道,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注意和谐发展,节能与环保并重;强调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既保护自主技术又尊重他人技术。同时要全面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积极创造优惠条件,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使用便利,提高服务水平,继续推行并加大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补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尽全力保住自己在某个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优势的同时,持续并深入的研究下去,不断创新和进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通过不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水平,减免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等方法,鼓励消费者优先购买新能源汽车;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转变人们传统观念,增强人们环保意识,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快信息化,完善交通管理机制建设

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交通运输管理正常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合理有效配置城市交通运输资源的必要保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交通运输也开始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从而为管理人员制定相关管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健全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可以保证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有效避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事故。道路信息可以保证车辆运行通畅,为驾驶者提供准确有效的绕行路线,有效降低道路拥堵现象的发生率。人口信息可以使城市交通运输的各项设施能够合理分配,从而实现交通设备的布局不断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政策信息是指政府针对城市交通运输管理所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这是交通运输管理能否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所以,信息系统在城市交通运输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是交通运输管理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有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有效开发公共信息平台,从而提高信息的实际利用价值。

四、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也获得蓬勃发展的机遇。基于低碳经济环境下,我们需要有效减少碳排放。在交通运输管理上的主要措施就是有效减少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量,这需要从增加新型绿色公共交通工具上入手。低碳经济与我国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方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政府需要大力支持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发展,进而建立完善健全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余霞.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企业经济,2011(10):49-52.

[2]王凯东.在低碳经济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82.

[3]卢微.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280.

[4]孟庆霞.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黑龙江技信息,2015(23):267.

[5]姜晓新.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5(24):248-251.

城市交通运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轨道交通

引言

作为20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重大成果之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城市交通体系是城市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发展现划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是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命脉。城市经济社会活动要求城市交通体系能够安全、快捷、方便、舒适、经济地满足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需求,现代城市的商品生产、流通、消费,居民出行,信息载体传递与交流都离不开城市交通体系,城市的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必须有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予以支持和保障。因此。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对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交通不仅是一个女n何达到便捷高效,提高人流、货流通畅效率问题,也是一个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陕,城市“机动化’程度的提高,城市交通已越来越成方世界各国严重的城市问题,特别是大城市。我国的情况也是如此。

1既有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城市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满足了人们增长的交通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的繁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道路拥挤、事故频繁、大气和噪声污染以及能源紧张等等。交通拥挤破坏了使用汽车的中心目的:便于直接接近人、货物和劳务。如何选择适当的城市交通工具,达到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有限环境资源的持续利用,而最终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全面协调,改变城市的不合理结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交通系统建设具有密切的联系: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建立、能源利用与刘策等,均对交通政策、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重新审视交通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不注意考虑运输业在环境、安全、拥挤等方面形成的负效果,产生了许多日益严重的问题,如交通阻塞、交通事故、能源过耗、环境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巨额国民经济损失,阻碍了城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政策实施的局限,对交通运输的外部性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对策,使人们在过多地依赖私人交通时,却没有承担其应该承担的全部费用,产生一定的不公平性等问题。

(1)空间资源的低效配置。公共交通发展不充分,导致交通结构不合理,道路、停车场等土地和空间资源低效配置。道路与交通管理设施建设滞后于车辆和交通流量的发展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严重不足。

(2)时间资源浪费。交通拥挤已使城市机动车行驶速度急剧下降,并直接导致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下降,客流减少。不合理的交通结构产生巨大的时间成本。

(3)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些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北京70%的空气污染来自汽车的废气排放。交通污染治理已成为城市大气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噪声污染不断加剧,全国80%以上大城市交通干线噪声超标(大于70dB),严重影响了居民休息和教育、文化活动。

(4)资源消耗。城市交通,特别是个人机动化交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交通运输的资源消耗,主要表现为运输发展所需的土地、原材料以及运输的能源消耗。在土地占用方面,尤以小汽车为最,比如美国53个中心城市用地的30%被汽车占领,芝加哥、底特律等更是有将近一半的城市用地“被用于道路和停车”。而更为引人注意的是另一项资源——交通运输所消耗的能源。可以说,现代强大的交通运输系统是由巨大的能源消耗去驱动的。在发达国家,由于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使其交通运输能耗在整个国家的总能耗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在欧盟国家中交通运输是能耗增长速度最为迅速的行业,从1985年至1997年该行业能耗涨幅为42%(年均3%),而行业的能耗仅增长11%,道路交通的能耗占交通运输能耗的73%。

(5)交通事故。部分交通参与者法制观念淡薄,交通违章现象十分严重。城市交通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高额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交通事故的损失非常高,在发达国家,仅公路运输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一般达到其GNP的1.5%-2.0%。

2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须遵守的原则

(1)环境承载力原则。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系统吸收污染的自身净化能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守“其污染物的排放不得超过环境的吸收能力”的原则。

(2)资源消耗速率原则.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司再生的自然资源使用速度应维持在其再生速率限度之内;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其使用耗竭速率不应超过寻求作为代用晶的可再生资源的速率。这个原则要求运输部门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采用先进技术,避免能源危机。

(3)公平性原则。运输活动的使用者通过运输而获益,但没有承担环境费用;相反,非运输用户却遭受着环境质量下降引起的损害,这是很不公平的。从代际关系上来看,当代人消耗大量运输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却将严重的环境损害后果留给后代人承担,这也是不公平的。

(4)价值性原则。资源价值的无价或低价导致了不加抑制的过度使用,这是价格导向的错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环境成本是真实的经济成本”的原则,将环境成本纳入运输成本,分担到用户身上。

(5)协调性原则。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仅仅依靠运输政策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与政策(如科技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环境政策)相结合,协调作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2快速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比较的优势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迅猛的城市化进程,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将达到50%。现庄城市交通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而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将对未来的城市交通需求起到—种推波助澜的刺激作用,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恶化和土地消耗增加以及城市交通阻塞。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喊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安全、方便、舒适、,陕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环境的改善需要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交通政策。因此,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必须与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相—致。

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运输系统与其竞争的模式相比具有较大技术优势:较大的运量,有效的土地利用,每人公里较低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可引导城市形态的变化,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益。它是特大城市及其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其他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快速轨道交通相对于公共汽车、私人汽车、自行车等大众交通工具而言,具有运量大、低污染、低噪音、低能耗、高速度、低成本、占地少、舒适、全天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替代的。在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我们应当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城市运输体系,才能解决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轨道交通不仅提供高效、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而且是一种集约化的交通方式,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大城市机动化进渤D快,简单的阔路增车方法已无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公交专用道的潜在利用能力毕竟有限,个体分散交通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低下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央商业区土地资源可提供的地面交通供给正逐渐耗尽,利用开发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提供新的交通供给,以缓解地面空间资源紧张状况,支持城市的持续发展。

地铁、轻轨和市郊铁路等轨道交通方式在单通道宽度、容量、运送速度、单位动态占地面积等指标上,都较一般交通工具有明显优势。

环境是现代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电力牵引和大运量、集中化运输方

因此,每运送一位乘客所产生的污染大大低于其他交通方式。

2.3轨道交通系统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所带来的利益

由于轨道交通系统快捷、准时、舒适,乘客将更加愿意乘坐,并将吸引原先乘用轿车和自行车以及步行者,从而提高客运量。尤其如能争取乘坐私家车的乘客,将可缓解道路交通给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如噪音、废气的排放和道路用地等,提高道路安全性,在不损害人员流动的情况下有助于减少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对于提升城市结构,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轨道交通系统与交通方式比较,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城市环境。用轨道交通替代公共电汽车成为大众通勤工具的首选,由于减少在市中心运

行的轿车和公交汽车的数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区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国外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单位运输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小汽车的10%和公共汽车的25%;

(2)大大地缓解交通拥挤。轨道交通还是一种运量大的交通工具,国外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占全部客运量的—半甚至80%以上。地铁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为3~6万人次,轻轨为2~2.5万人次,而公共电汽车为2000~5000人次。

(3)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要比轿车和公交汽车的安全性高出若干倍;

(4)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将提高市民的流动性和机动性;

(5)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必然使沿线城市地价上涨,提高沿线物业及房地产开发价值;

(6)带动轨道交通沿线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区的开发。由于轨道交通可以为中长距离的通勤问题提

供快速和低成本的工具,因而,城区居民将沿轨道线向城郊扩散;

(7)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运营与维护,将拉动内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8)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形态发生变化,资源分配降更加趋向合理化,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2.4轨道交通系统的社会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效益,主要反应在其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进行估算。(1)直接效益

直接效益可通过时间价值这一因子进行测算,市民由于乘坐快速、准时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而节约了时间,时间是有价值的,节约时间等于增加了收入;其直接经济效益为:

∑(利用人数·收入·节约时间/标准劳动时间)

(2)间接效益

这是轨道交通产生的社会效益比较难计算的部分,由于轨道交通具有便捷、客流量大和环保的特点,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车站和沿线周围地区的房地产必然增值,应该把房地产增值的相当比例,例如1/4,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间接效益;又如由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环保特点而减少的环保费用也应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间接经济效应。

3对策与建议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远期战略规划的基本目的有三个:

①提高人出行的效率、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性;

②体现交通服务的社会公平性;

③实现环境上可持续性。

为保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有:

①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和相应的产业、技术、经济、投资、财税政策。

②长期坚持发展大容量的轨道快速交通系统,发展多种轨道交通系统,地铁、轻轨、市郊通勤铁路;

③延伸轨道系统到近远郊区的人口集聚地区,改善乘车的方便性;

④统—协调交通形式,综合考虑,互相衔接,建立良好的换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