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慢性疾病调理

慢性疾病调理

慢性疾病调理

慢性疾病调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519-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病程分期:急性加重期指在疾病过程中,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稳定期则指患者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1]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也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发展,单纯医疗技术的进步已不能满足患者健康的需求,心理问题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文献对COPD患者缓解期的心理状况所作的研究表明,患此种慢性病的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社会孤立、孤独、精神不集中、无助和失望等[2],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会影响疗效,从而降低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COP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认识到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和疾病的严重性后,可出现坐立不安、不愿参加社会活动、悲观失望等情绪表现或害怕用药后有副作用而自行停药,拒绝服药等心理反应,更加重呼吸困难而影响生活工作能力。

临床工作中,住院COPD患者多处于急性加重期,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切实体会到许多患者有精神、情绪等心理方面的改变,有时甚至可以妨碍正常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心理问题。国外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心理及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多,说明国外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较重视,逐步接近人性化护理。而国内的多数资料还只注重于对COPD治疗方面的研究,心理方面尤其是急性加重期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24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应用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抑郁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我们日常护理的薄弱环节以提高护理质量。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呼吸科2013年3月21日至2013年5月27日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4例。

入选标准:

(1)入院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

(2)伴或不伴肺心病;

(3)有咳嗽加重、咳痰增多、喘息加重、喘鸣声、气短等急性期症状两项或两项以上;

(4)伴或不伴肺部感染;

(5)意识清楚;

(6)能配合调查。

排除标准:

(1)肺结核患者;

(2)严重肺、心、脑合并症;

(3)为非阻塞性肺疾病;

(4)有意识障碍。

1.2 研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见附表),为现状调查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医务人员与患者访谈法或由患者自评法来收集资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内容:

一般状况及疾病相关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情况、付费方式以及住院次数。入院诊断、入院天数、病程、其他疾病、发病时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否吸烟、吸烟年限、戒烟年限、平均每天吸烟支数以及家庭成员是否吸烟。

自我照顾行为评定:包括11项内容。主要来自Self-Care Behavior Scale for COPD patients(COPDSC)量表,来评定患者某些方面的自我照顾行为。包括饮水、锻炼以及吸氧等方面。另外,量表中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为自设题,此量表为二级评分。

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4],其中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由Zung编制于1965年,为美国教育卫生福利部推荐的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因其使用简便,应用颇广。有20个项目,评定患者的主观感受。SDS按症状出现频度评定,分4个等级: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分为1、2、3、4。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编于1971年,评定方法同SDS。

1.3 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录入及统计结果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将调查结果进行单样本T检验、单因素相关分析。

表1 患者一般情况统计分析

3 讨论

3.1 COPD心理状况:完整的机体包括躯体和心理状态两个方面。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与心理情绪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COPD是一气流阻塞为特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于疾病呈慢性迁延和不可逆性病理改变,呼吸肌功能不全,肺功能减退和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劳动能力丧失,造成生活不能自理、社会活动受限、家庭依从性增加,长期就医使经济拮据,加上疾病困扰,使患者逐渐出现情绪低落、无望、无欲、自责、自罪、焦虑等心理情绪症状。[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某些精神活动状态如焦虑可使耗氧量增加、抑郁情绪则使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依从性下降,所以情感障碍可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如气急,气急反过来又影响情感,形成恶性循环。[6]Yohannes[7]等对合并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从四方面(情感、社会角色、日常活动和娱乐)调查生命质量,发现抑郁是最主要的情感异常。国内资料也有调查显示COPD缓解期影响患者心理问题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程及躯体功能(主要通过FEV1)。[8]

本次调查显示,24例患者中有62.5%有抑郁,超过所调查人群的50%,说明患者抑郁程度较高,这与Yohannes的调查结果相一致。有33.3%患有焦虑,占总人数的1/3,说明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的心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3.2 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有研究显示,本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出现与肺功能减低、病程、年龄、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相关,这与本次调查结果不符,可能与本次调查的局限性有关。相关分析结果为患者抑郁可能与民族、婚姻状况及居住情况不同有关:①汉族的患者抑郁程度较回族高,不同民族之间存在习惯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确实会导致人们不同的心理状态。②已婚患者的抑郁程度较低,说明家庭支持会降低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程度。相关资料也显示我国COPD患者的家庭支持水平比较高(91.83%)[8]。③患者与家人同住可降低抑郁程度,分析理由可能也是同家庭支持有关。与焦虑有关的因素除民族外还有付费方式,自费者的焦虑程度较医保者高,说明付费方式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给予自费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许多护理工作者也确实感受到在护理某些急性加重期患者时,患者的负性情绪会对治疗及护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必然会有影响。

3.3 患者自我照顾行为未引起充分重视:从自我照顾行为方面,只有“用咳嗽和深呼吸方式清理肺部”、“遵医嘱服药”和“家中吸氧”3种方式是患者较能遵从的,而其他8项仍未引起患者的充分重视。因此,我们在疾病治疗的同时应教给患者正确的健康行为,预防疾病的再发生,如教会患者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这两项是对COPD患者有益且简单易行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等。

此时患者还同时伴有痛苦的躯体疾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更需要护理工作者加强对这些患者的心理护理。我们了解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及程度,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变我们可改变的因素。可采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人性化护理。

3.4 局限性:本次调查的阳性结果不明显可能与样本量小、调查时间短、调查范围局限等客观因素有关。今后应扩大样本量、延长调查时间、扩大调查范围来更加详细地反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4 结论

通过对24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急性发作期患者大多数存在焦虑及抑郁心理,它可能与民族、婚姻状况及居住情况以及患者的付费方式有关系。多数患者缺乏良好的自我照顾行为。因此,我们在日常护理中应根据不同民族及居住情况以及不同的付费方式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尤其对丧偶及独居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缓解患者躯体痛苦的同时改善心理状态,并教会患者一些健康的自我照顾方法,鼓励其恢复期多锻炼,减少复发次数。促进医疗护理效果,使生物-社会-心理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1):15~18.

[2]Williams&Bury; 1989; Scarieretal, 1990; Lee etal, 1991; Millerm, 1992.

[3]尤黎明.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1):25~26.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35~39.

[5]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1987, 20(4):199~203.

[6]Van Ede L,Yzermans CJ,Brouwer HJ.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m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Thorax,1999;54(8):688~92.

慢性疾病调理范文第2篇

【摘要】

从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慢性病防治策略、慢性病控制现状、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慢性病防治对中医药的需求及慢性病的防治途径等六方面展开论述,试图阐明重大慢性疾病防治与中医药整合调节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重大慢性疾病 中医药 整合调节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10 颁布了《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全球报告。该报告指出,慢性病不仅危害高收入国家,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慢性病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大。如果现在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病,那么到2015 年将可能拯救3 600 万人。采取行动以减慢和遏制慢性病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当务之急[1]。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并呈持续上升趋势,约25%的城市居民患各种慢性病。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医药长于治疗慢性疾病,慢性病防治给中医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中的优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阐述。

1 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

慢性病指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不由细菌、病毒和其它致病微生物引起发病,而由于人体中微小损伤长期积累形成的一大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转变,人类的慢性疾病由30 年前的十五种左右上升到七十余种。

慢性病被专家称为“隐蔽的流行病”,其病情发展具有隐蔽性,人们往往在查体时发现患病;同时慢性病具有阶段性特点,一般来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症状缓解阶段,出现症状后服药,用药来控制症状,症状缓解后放松治疗,结果疾病并未从根本得到控制,还在发展,只是更加隐蔽;第二阶段是合并症阶段,由于没有有效治疗,长期服药会引发许多合并症,许多人自作主张,大量吃药,结果药越吃越多,病也越治越多,出现多个系统损害;第三阶段是恶性循环阶段,由于前阶段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慢性病,最终使病情加重,只有住院治疗。

慢性疾病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复杂性。它不是一因一果简单的病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因果网络系统[2]。以糖尿病为例,从诱发因素来看有遗传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所致;从结果来讲,除血糖超过正常外,还会有白内障、糖尿病足、冠心病等并发症。现实中可能出现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的复杂病理特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甚至会出现各要素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病理现象。

2 医学发展决定慢性病防治策略为“重预防、治未病”[3]

18 ~19 世纪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到20 世纪50 年代以后,各种慢性病成了人们健康的最大威胁。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生物学因素外,还与人的生活习惯、心理活动、行为方式、环境污染有着紧密联系。许多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认识和防治复杂性疾病。

现阶段,常规的药物和手术对抗治疗不能根治糖尿病、肿瘤等慢性复杂疾病,但可以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入手,强调健康维护,控制疾病发展。更重要的是,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树立预防战略观念和新的诊疗观念,要求医学服务形式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医学服务模式从医疗为导向朝向预防为导向转变。

医生从单纯的诊治疾病发展到对人群健康和疾病进行管理,强调对疾病到健康过程中机体整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动态把握度,调节诊断、治疗和保健的实施策略,融治病于自然生活。单纯对抗性的治疗方法已明显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慢性疾病的防治生活化、常规化将会极大改善病人的机体状态,最终保证人类健康。

3 国内慢性疾病控制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一些慢性疾病虽不能逆转其病理状态,但可以通过替代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如肾脏疾病的透析治疗,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移植,冠状动脉等血管介入及搭桥手术等。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拯救了大批病人的生命,成为现代医学的亮点。

但是这种疾病终末期的救治与干预是一种高成本创造技术的治疗干预模式。重视疾病终末期的干预,忽视预防,对国家、社会及人民有百害而无一利。医学需要更新理念、转变模式、做好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与现在世界上十分重视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相比,许多专家学者对慢性疾病还是不够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2005 年有280 万人死于艾滋病,175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10 年后我们再来关注慢性疾病,去研究预防和治疗方法,那么问题将可能变得更加严重,到那时我们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将会更多。

4 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

中医药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治病必求于本”,是几千年来使其能够服务于人民的重要因素。中医独特的“欲救其死,勿伤其生”理念,调节机体的各个方面,恢复机体的和谐有序,更合理地治疗慢性综合性疾病的思维方式已经被国内学者认识并认可[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方剂》项目也证实中药方剂具有多组分、多靶点效应,具有多因微效、增效减毒、整合调节的临床效应特征。如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永炎院士所述:方剂的潜能蕴藏于整合之中,不同组分配伍产生不同的效应,重新整合朝向多模式组方。针对全息病证,解读多组分与多靶位的相关性。组分配伍配比优化设计可融整合调节、对抗补充于一体,启动自组织、自稳态的整体功能,求得方剂和谐自然的整合效应[5]。此种效应特征使得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占据优势。

5 慢性病防治需要中医药

中西医学体系的差异表现在对疾病认识的理论、思维、诊治过程与所关注的结局方面,两者各有所长。既往西医学重在“以病论治,针对病因”,强调“标准、统一”,长于诊断。近来其治疗疾病的理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治疗单一疾病向一体化管理转变,认为对病人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的过程中,应该由病人、医生、护士及其病人家属组成团队并肩作战,缺一不可。在这一点上,中西医学逐渐趋同。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这四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来说,它们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迄今为止,仍然无法阐明它们的病因机制,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可能把所有疾病病因都搞清楚,或者弄明白如何避免所有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负担。但既然是多因素作用,就意味着干预不同的危险因素有可能实现相同的目标[6]。

因此,将重点集中在这些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控制,可以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中医药的介入可望为慢性病防治带来益处。

前已述及,中药具备了解决慢性病多因素致病难题的临床效应特征,但能否真正起到慢病防治作用,目前还缺乏令世人信服的证据。

6 慢性病防治途径—循证为先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维特点以及在此思维下的治疗方法对日益增加的慢性疾病预防保健有着独特优势。尽管如此,因其理论体系和治病原理难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故未能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另一方面,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使中医药缺乏标准、规范化和普遍适用性,限制了其进入国际市场。循证医学和实践的理念将为中医药带来巨大变化,在慢病防治领域也不例外。

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塞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就是一项中医药的循证实践[7]。采用大规模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实验设计,在全国设立东、西、南、北、中15 个临床试验分中心,共计75 家医院同时进行实验。利用中心随机化系统,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对照,主要以非致死性再梗塞、非致死性脑卒中及心血管病死亡等终点事件发生率为评价指标,计划在两年内完成4 000 例样本,进行上市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疗效评价。研究中注意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注重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的链接,强调标准化和个体化的结合,研究者报告结局和患者报告结局互为补充,有望用现代科学方法证明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冠心病)的疗效和优势所在。

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中医药学,在其指导下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并处理慢性疾病的防治问题,才可能充分发扬中医药学优势,弥补不足,并有望成为一条防治慢性病的新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若使更多的人免于死亡或免于过早死亡,应该及早开始预防各种慢性疾病,预防胜于治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药临床中的原则和先验,努力认清中医药学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慢性病防治中积极实践,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 璐,孔灵芝.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1):1.

[2] 严广乐,苏式兵.系统科学视角下中医药干预慢性疾病的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90.

[3] 苏式兵,王汝宽,李 梢,等.医学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112.

[4] 孙利华,莫卓华.中医药对我国疾病谱的应用前景广阔[J].中国药业,2005, 14 (9):4.

[5] 张伯礼,王永炎,商洪才.组分配物研制现代中药的理论和方法[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9):89.

慢性疾病调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疾病不确定感;慢性病;患儿;家庭管理;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39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031-03

The research of the relevance between disease uncertainty feeling of parents and family management condition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MA Xiao-chen

Department of Children′s Health Prevention,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Jining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Jining 272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between disease uncertainty feeling of parents and family management condition of the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to afford the intervention basis for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Methods 200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FAMM and MUIS-FM,and the relevance of between FAMM and MUIS-FM was analysed b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MUIS-FM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was (105.46±15.17) points;the total score of FAMM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was (195.46±11.24) pointds,among them,the score of sick children recognition was (15.46±2.14) points,the score of care ability was (38.22±6.42) points,the score of disease burden was (15.16±2.71) points,the score of life difficulty was (57.35±8.54) points,the score of disease influence was (37.29±5.22) points,the score of parents relationship was (31.35±3.18) points;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evance between disease uncertainty feeling and family management method. Conclusion Parents disease uncertainty feeling of the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is an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s family management condition,to reduce parents disease uncertainty feeling can improve family management condition and promote body and mental rehabilitation of sick children.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s;Parents;Disease uncertainty feeling;Family management;Relevance

随着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改变,儿童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据统计,我国有 10%~20% 的儿童患慢性疾病,2%~4%患严重的慢性疾病[1]。儿童患慢性疾病无论对儿童本人还是对其父母来说都是一种压力,他们会经历复杂的情感和心理上的冲突[2]。近年来,疾病不确定感是心理学专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而且,对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已由患者逐渐扩展到患者家属[3]。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家属产生的疾病不确定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对疾病的适应性及其应对策略[4]。由于慢性病儿童自我健康管理水平较低,作为主要照护者,患儿父母的认知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健康,因此,本研究对慢性病儿童父母疾病不确定感进行考察,发现出现问题的具体环节,明晰影响患儿健康的家庭管理因素,以期为家庭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2月于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00例慢性病儿童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①非单亲家庭,父母为患儿主要照料者;②家庭中患儿年龄为6~16岁,患儿疾病符合慢性病标准,即病程预计>3个月,每年至少住院1个月,疾病干扰日常生活[5];③无精神病史,无严重的躯体疾患,无智力障碍,小学文化程度以上;④知情同意,同意参加本研究。其中父亲25人,母亲75人。患儿父母年龄28~53岁 ,平均(36.28±6.53)岁;婚姻状况:已婚93人,再婚7人;父母文化程度:小学8人,初中43人,高中27人,大学及以上22人;职业:工人27人,个体经营者12人,公务员或干部10人,农民39人,无业者12;居住地:城镇53人,农村47人;家庭月收入:<1000元16人,1000~3000元49人,3000~5000元23人,>5000元12人。

1.2 方法

调查前,先判断慢性病儿童父母是否符合纳入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病儿童父母,由本课题研究人员向其介绍本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在征得慢性病儿童家长知情同意后,本课题研究人员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让其填写问卷。对问卷答题理解不透而无法自行填写的患儿父母,由研究者以中性无暗示的语言协助填写问卷,答题时间20~25 min。

1.2 测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慢性病儿童父母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患儿病种、患儿病程等内容。

1.2.1 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family member form,MUIS-FM)[6]该量表为自评式量表,用于测量亲属患病后家庭成员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内容包括对疾病的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4个维度,共31个条目。量表总分为31~155分,分数越高,表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家庭管理测量量表 (family management measure,FaMM)中文版[7]。 该量表主要用于评估家庭对患儿疾病的反应和照护方式以及疾病对家庭生活的影响。量表共6个分量表53个条目,分别测量家庭照护的6个方面:①患儿认可(5个条目);②照护能力(12 个条目);③疾病负担(4个条目);④生活困难(14个条目);⑤疾病影响(10个条目);⑥家长关系(8个条目)。量表采用 Likert等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 5个等级,分别赋予 1~5 分。各分量表的总分越高说明父母认为患儿越正常、管理疾病越容易、父母关注疾病的程度越高、照顾疾病越困难、管理疾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家长越能相互支持。中文版FaMM的Cronbach′a 系数为 0.52~0.86,内容效度 (CVI)为0.84,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以中间值(=3分×条目数)作为参照,得分高于中间值认为测量内容处于较高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病儿童父母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情况

患儿父母MUIS-FM总分明显>78分,具有较高疾病不确定感(表1)。

表1 患儿父母MUIS-FM量表评分结果(分)

2.2 慢性病儿童家庭管理状况评分情况

患儿认可和照护能力分量表得分<中间值,其他分量表均大于中间值(表2)。

表2 患儿父母家属FaMM量表评分结果(分)

2.3 慢性病儿童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管理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管理方式存在高度相关性(P

3 讨论

3.1 慢性病儿童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情况分析

目前,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在患儿父母人群中得到广泛应用[3],有研究表明[8],家庭成员对疾病结果的不确定感是普遍的特征。所谓疾病不确定感是是指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的事物的能力,属于认知范畴。有学者认为[9],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来源为管理患者的症状、家庭生活、照护需求和角色的管理及日常活动。作为慢性病患者的主要护理和支持者的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产生重要影响。有研究显示[3],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积极乐观的应对方式、控制感呈负相关。

本次调查显示,慢性病儿童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分数明显大于总分最高分的50%,表明慢性病儿童父母具有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这与有关学者研究报道相一致[10]。其疾病不确定感4个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一结果提示,父母对慢性病儿童疾病认知方面能力不足,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通过采取相应的医疗照顾行为(如卫生宣教、医疗救助)来帮助他们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3.2 慢性病儿童父母家庭管理状况分析

有学者认为[11],慢性病患儿家长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依从性较差,忽视患儿心理问题,家庭应对失败。医护人员应针对患儿照顾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鼓励其参与患儿的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并有针对性地对患儿照顾者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在本研究中,患儿认可得分低于中间值,说明慢性病儿童父母认为患儿的日常生活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健康孩子相比尚有很大差距;父母疾病管理能力(照护能力)的得分稍高于中间值,但总体水平不高,说明患儿父母能够正确对待患儿的疾病,能够在照顾疾病和维持正常家庭生活中基本保持平衡;家长关心得分高于中间值,说明父母在对待换儿和照护患儿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较好的相互扶持,共同管理疾病。父母对疾病担心状况、父母疾病管理困难状况、父母疾病精力消耗状况的得分均高于中间值,说明父母对患儿疾病的担心和关注程度、父母管理疾病对生活造成的困难程度、父母对疾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可知,慢性病儿童父母认为患儿的疾病不乐观,疾病对家庭生活的影响较大,负担较大,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这一结果提示,一方面,慢性病儿童父母照护患儿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慢性病给家庭带来了不良后果,影响了家庭生活质量,应引起医务工作的关注。

3.3 慢性病儿童父母疾病都确定感与家庭管理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慢性病儿童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关系到患儿的健康状况。慢性病儿童父母良好的疾病管理能力能够促进患儿的治疗与康复,反之,则不利于患儿的康复。疾病不确定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认知水平,认知水平与个体获得疾病知识,社会支持程度有关。个体若能对疾病知识掌握较丰富,社会支持力度越大,则越能具有对疾病的应对能力,提高疾病管理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疾病不确定感与家庭管理状况呈高度相关性,其中,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与患儿认可和照护能力呈高度负相关(P

综上所述,慢性病儿童父母具有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管理能力,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慢性病儿童家属的社会支持,以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管理方式,促进患儿的治疗与康复。

[参考文献]

[1]阐玉英,张莉. “以家庭为中心”慢性病儿童的健康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6):277-278.

[2]王惠梅,李庆鳞,何淑贞,等.慢性病儿童父母情绪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3):177-179.

[3]刘秀静,喻姣花.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研究现状[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 (7):57-59.

[4]Mishel MH.Uncertainty in illness[J].J Nurs Scholarship,1988,20(4):225-232.

[5]Perrin JM,Bloom SR,Gortmaker SL.The increase of childhood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J].JAMA,2007,297(24):2755-2759.

[6]汪向东,王希林,马宏.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增订本[M].北京: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7]张莹,魏珉.中文版家庭管理测量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4):19-22.

[8]Pelletier-Hibbert M,Sohi P.Sources of uncertainty and coping strategies used by family members of individuals living with end stage renal disease[J].Nephrol Nurs J,2001, 28(4):411-417,419.

[9]千永日,姜哲,崔敬爱.慢性病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1, 9(31):2821-2823.

[10]Mu PF,Ma FC,Ku SM,et al.Families of Chinese children with m alignancy:the factors impact on mother′s anxiety[J].J PediatrNurs,2001,16(4):287-295.

慢性疾病调理范文第4篇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约有1 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3/4以上可归于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但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末期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却呈下降趋势,表明利用现有知识和技术开展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近20年来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率却呈上升趋势。笔者选取了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33例心血管疾病(包括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做调查分析,为家庭康复护理提供有效服务依据,以减少疾病复发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133例为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本社区管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具体情况见表1。

1. 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专人与患者进行面谈并记录。共发放问卷133份,回收率达100%。调查内容分四大类:①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②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状况(如您是否知道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缺乏运动、吸烟、高脂饮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种慢性心血管疾病有关);③慢性心血管患者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嗜烟酒、生活事件);④在“行动的线索”这一内容下的问题有:您从电视、广播或报纸上了解慢性心血管病的防治程度如何。

2 结果

2.1 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情况

大多数患者了解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但只有少数人把健康知识变成健康行为(见表2)。

2.2 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查情况

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及生活事件有密切关系(见表3)。

3 讨论

3.1 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慢性心血管疾病管理是通过阻断可干预因素作用的长期积累、叠加和协同作用来减少疾病的复发。可干预因素包括多吃、少动、饮酒、熬夜、心理障碍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高体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指标。及时对慢性代谢紊乱的危险度进行分级评价和对患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度进行预测,减少或减低危险指标或因素,才能够减低个体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度。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不管是中度吸烟还是高度吸烟(25支/d)者,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戒烟2~4年,即可使脑卒中的危险度迅速下降;戒烟5年后,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相似。又如血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危险就下降1%~2%,收缩压每降低10~12 mmHg,脑卒中危险下降35%~40%[2]。从表2显示,大部分患者了解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但行为上存在知行不一致,因此提示我们应寻找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3.2 生活习惯对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单纯依靠治疗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也无助于减低该类疾病的发生率。流行病学研究证明,慢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从表3可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有69.1%进餐不定时,有51.1%的患者进餐量过多或过少,有66.1 %的患者喜高脂饮食,有66.1%的患者嗜咸,有60.1%的患者嗜烟酒,有52.6%的患者作息时间不合理。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引起慢性心血管疾病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而提高健康水平,是当代保健的关键途径之一。

现代护理已形成一种以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即健康教育、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一体化的护理形式。健康教育不仅是一般卫生知识的传播和宣传,它的着眼点是行为问题,主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一般而言,人们对有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往往取决于书籍、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宣传。调查结果表明,医务工作者在研究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患者群的宣传,注意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并努力探索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慢性疾病调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团队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工作

全科团队模式是指由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医疗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方面全面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医疗模式转型下的新兴产物。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患者的治疗工作,更要注重对健康居民的预防工作,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几率。本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对我院全科团队模式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工作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辖区内130居民其中有20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有居民年龄58±14岁,女性67例,男性63例。其中高血压患者47例,糖尿病患者35例,心脑血管疾病26例,患者均诊断明确。

1.2一般方法

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所有患者均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要进行给氧治疗,改善其呼吸功能,严重者要给予药物治疗,并要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调查130名随机抽取的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程度,并要对抽烟的患者进行统计。对随机抽取的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档案进行查看,检查备案是否完整,之后对所有调查情况以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1.3疗效评价

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无明显咳嗽、胸闷症状。

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劳累后出现咳嗽胸闷状况,对生活无明显影响。

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为改善,仍然有咳嗽状况,影像资料显示病情无好转。

1.4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2.结果

对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状况以及130例居民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统计后,总结出如下数据:130例居民中,居民档案资料完全的仅有73名(56.2%),26名(20%)居民无居民档案。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仅有8例(40%)患者档案完全且对疾病有标注,其余患者档案均不完全,有1例患者无档案。130例居民中抽烟者为83例(63.85%),其中有25(19.2%)例为女性,20例患者中抽烟者为17例(85%)。其余情况见下表:

表1治疗效果(20例)

疗效 显效 有效 无效

患者人数 11例 5例 4例

比例 55% 25% 20%

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为11例,占比例的55%,治疗有效的患者为5例,占比例的25%治疗效果无效的患者为4例,占比例的20%。

表2所有居民对疾病认识的程度(130例)

认识程度 非常了解 一般 不了解

人数 24例 45例 61例

比例 18.5% 34.6% 46.9%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了的患者占到总人数的46.9%,仅有18.5%的患者对疾病知识非常了解。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反复咳嗽、咳痰、呼吸急促以及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该病常常是以气流受阻、具有可逆性以及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作为一种支气管-肺组织存在明显病理改变以及肺功能严重下降的疾病,常常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不断改革,基层医院逐渐成为居民看病治疗的主力团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管理、随访工作已经成为社区医疗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数逐渐增加,病情进展加快,很多患者在需要进行终身治疗,大大的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医疗团队逐渐成为群众依赖的主力团队,在疾病的康复以及预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在我院调查的数据中来看,完善的居民档案仅有56.2%,另外43.8%的居民档案并不完善,6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档案中并未对疾病进行标注。随机抽取的130例居民中仅有18.5%的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非常了解,46.9%的患者根本不了疾病的知识。在对治疗效果不好的4例患者进行随访中发现,此4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吸烟行为,且在治疗期间并未遵医嘱进行戒烟。

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后,本院认为,全科团队模式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防治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居民健康意识不到位:很多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知识、危害以及诱发原因并不了解,导致很多居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本病的患者,且在治疗中由于对疾病认识不到位,会继续保持很多影响疗效的行为,例如吸烟。本病患者中大多数存在吸烟或被迫吸烟状况,吸烟的患者发生肺部疾病的机率为正常患者的2倍之多[3]。因此医疗团队要对居民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经常下社区对疾病的防预工作进行宣传,组织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居民认识疾病的危害,加强居民自身的健康意识。同时对于患者更要做好健康教育,帮助其早日恢复健康[4]。(2)居民档案不完善:在本院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多数的居民健康档案并不完全,甚至有患者出现无档案现象,直接导致医师在随访中忽略患者的存在,影响患者身心恢复。因此医疗团队要及时将所管辖范围内的居民档案进行完善,尤其是有疾病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标注,例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慢病。并要对有疾病的患者按时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必要时要进行上门诊治工作。

此外除了上述问题以外,本院认为应该加强全科团队中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水平,提高诊疗的效率。此外要增加团队中护理人员的比例,尽可能达到3名医师4名护理人员的模式,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完善团队治疗模式。

参考文献

[1]娄培安,余加席,陈培培,张雷,张宁.2009年徐州市社区全科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本知识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0,14(03):78-79

[2]张盼,张雷,陈培培,张宁,余加席,娄培安,.社区全科医生COPD防治能力的脆弱性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0,16(0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