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

0066-02

目前,计算机应用水平成为衡量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突出标志,不少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大学毕业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招聘简章上明确标明岗位所要求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以及持有相关的计算机证书。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本专业的工作领域当中,这就使计算机课程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工具性、实用性等特点。

一、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主要是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统一开设一门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公共基础课,以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为目标。其他计算机课程是各专业自行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开设,如电子商务课程、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课程、办公自动化课程等,也有不少专业不再开设任何计算机类课程。

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领域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求的差异。如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工商管理等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将来的工作中主要是借助计算机的文件管理功能管理资料或数据报表处理等;而工科类的毕业生需要运用计算机编程来模拟工作过程,而且不同专业毕业生所要求达到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深度也有所差异。由于学生入校之前来自不同地区,他们的学习条件、家庭条件以及个人爱好存在差异,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般情况下,来自城市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要比来自农村及边远地区的学生要好一些。有些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Word文档处理和Excel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极少数学生甚至还会网页制作、平面设计等。统一采取“零起点”模式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教学,对课程中的各部分内容逐一讲解,甚至每个功能及操作步骤都逐条讲解,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基础差的学生,而不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

二、构建基于任务引领的“1+X”计算机课程体系

基于任务引领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岗位需求为依据,根据实际工作任务要求设置课程,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选择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情境组织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实际,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来设置课程;以工作体系为基础,将工作任务转化为任务引领的课程,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不少高职院校实行了“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进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第三年进入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岗前强化培训、顶岗实习,进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实习结束考核合格即成为企业正式员工。这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少了近半年,因此,在课时缩减又要保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下,势必要加大课程改革,对课程设置、教学学时、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本文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的不同需求,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在有限的学时内课程设置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提出“2+1”人才培养模式的“1+X”计算机课程体系: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见表1。

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应该结合各专业将来的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来进行,分为必修和选修,形成一个动态灵活的“1+X”计算机课程体系。“1”即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都统一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公共基础课,由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担任教学,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为目标,满足用人单位招聘中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敲门砖”的需求。“X”根据专业类别和专业岗位群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如财经类专业必修办公自动化课程,还开设若干门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选择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如网页设计、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动画制作等,使学生具有更多自由选择、发展的空间。

三、任务引领的课程建设的思路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任务要求一般是以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一刀切”、统一“零起点”的模式,难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在新生入学后,对新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摸底考试,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考核结果及自愿原则,分成基础班和提高班,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通过计算机课程分层次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过级率。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范文第2篇

本文所指的课程设计是指根据某一门专业课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让学生运用本课程中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周期内,完成一个综合性的任务,体验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

二、以“组建企业网”为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

在进行计算机课程设计活动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设计的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解以及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以达到良好的课程设计效果。

1.准备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任务的选择难易要适中,让学生既不会感到要求高不可及,也不过于简单,设置的难度应该比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水平略高一点,使课程设计具有挑战性,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积极性。本课程选择以“组建企业网”为设计任务,主要考虑到,该任务既综合了本门功课的各个知识点,又体现了该项目的实用性,且难易适中,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采用混合分组法对学生进行分组

在计算机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班级内组成3人的项目小组。为了确保课程设计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分组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分组。具体可以采用混合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指教师先选出几位基础较好的学生,让他们担任组长,其他学生再自主选择组长。这种方法既克服了可能会形成两极分化,形成基础好的组别和基础差的组别的弊端,又保持了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有过合作经历等因素进行组合的优点。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比较好,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很快地组织好小组并开始工作。

(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后,学生按照任务分解进行有效操作,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他们自己的思路操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连接或配置的正确性,即在开始下一步前,要检验本次操作的正确性。教师也要密切注意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展情况,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加以解决。这个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仔细阅读项目描述,理清解决思路,收集能完成本项目的必要资料,包括网络中各种设备的连接方法、网络设备的配置以及网络服务器的搭建等相关知识,根据项目分解,在规定课时内分步完成内容,同时保存好操作过程并记录要点。同时,为了让学生对整个项目有主观上的认识,教师根据项目分解按课时安排和具体内容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分清楚每个部分都涉及的知识点。这样,通过演示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框架。另一方面是完成任务时的排错,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错误问题。一个系统化的错误处理思路是合理地一步一步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如何排除一些假象,从而定位导致错误的真正原因并加以解决,以便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所以排错实际上贯穿于整个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中。

(三)计算机课程设计任务的评审与验收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字:任务驱动法;课程建设;计算机

计算机文化基础应用类课程是多数大中专学员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使学员学好这门课,教员必须深入了解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点,选择适合学员认知结构的教学方法。以下是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应用类课程建设的几点认识,以供交流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 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1 传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传统计算机文化基础应用类课程的教学一般是按照教学目标确定每部分教学内容,再从基本概念讲起,然后一步步介绍每个软件的操作知识,最后综合运用。这种学科型的课程结构按照软件介绍知识点,不是为了用而教,而是为了介绍软件而教,但缺乏一体化设计,缺乏技能训练主题。例如在介绍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过程中,学员按照教员提供的步骤掌握了该软件的操作方法,考了证,过了级,最终却不知道可以用它完成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任务,解决哪些问题,这就是传统计算机课程的弊端。

1.2 任务驱动式课程的优势

任务驱动式课程的建设是以计算机课堂上的任务驱动法为基础的。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教员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让学员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员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因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更大的求知欲望。任务驱动式课程正是以这种教学方法为指导,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结合学员学习或工作环境,参考人才培养方案来建设的,能够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课堂上的优势。

2 课程建设的设想

2.1 教学内容载体

“任务”是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根据教学大纲,可将知识点划分为几大模块,再为每一个模块创设情境,设计一个或几个大型任务。每一个大型任务又可以分为多个子任务,子任务下还可以设计下一级子任务。总之,学员整个学习过程是在情境中围绕完成任务来实现的,任务完成了,学习过程也就基本结束了。知识点全部融入到任务中,学员主动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法,找到重点,突破难点,最终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实现个性化的知识构建。

2.2 情境创设要求

教员应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创设有趣的任务情境,吸引学员进入教学过程。在“任务驱动”过程中,学员是否对“任务”感兴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情境的设计、编排非常关键。要求教员在课前准备阶段能够从学员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员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创设出合理有趣的引发任务的情境,在情境中自觉地发现任务、实施任务、完成任务。

2.3 课程建设步骤

基于任务驱动的核心理念,任务驱动式课程的建设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订总体教学目标;

2、为教学内容划分模块,再为每个模块设计任务,创设情境;

3、明确教学大纲中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每个任务中;

4、确定每个任务的具体步骤或知识点的传授技巧;

5、按上述要求形成文字,以完成任务为主线,按照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教员引导—学员实施—完成任务—作品点评—巩固总结的步骤,撰写课程具体内容;

6、根据课程内容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

7、实践检验。

3 课程建设的注意事项

3.1 提出明确而适度的任务是建设好的任务驱动式课程的前提

根据任职教育的要求,我们的教学是发展性的教学,因而我们的课堂应是有引导的自主学习的课堂。由此,任务的提出应是由师生共同讨论或教员根据学员的需求提出,这样,任务就会符合每个学员的兴趣和个性需要。这种课程才是受学员欢迎的,学员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探究和学习。另外,任务的难度还要按层次递进,做到从易到难、由简至繁。实现任务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层次性、真实性和开放性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合理分解任务、多途径完成任务是该课程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

所谓分解任务是将一个大型任务分成若干个子任务,再将子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子任务可直接操作或执行为止。在这些子任务中,有很多是以前没学过的知识或技能技巧,即隐含了新的知识点,这时就需要激发学员探究问题的欲望和他们的积极性,教员可使用各种计算机手段,创设任务情景,通过讲解、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不让学员对任务产生太大的畏惧以致抵触情绪。通过任务的分解,使得优、良、中、差每个层次的学员都学有所获,都具有成就感,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另外,每个任务都可能有多种解决方式,教员应引导学员摆脱思维定式,举一反三,尽可能多的产生学习迁移。

3.3 任务要全面涵盖课程知识点

课程建设者应明确教学目标,充分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对于任务中不能包含的知识点也应在参考资料或补充知识部分罗列出来,供学员了解和学习。例如“视图”这一知识点,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任务将powerpoint四种视图及其特点全部涵盖,也不要省略,对于任务中涉及不到的视图在合适的部分也作相应的介绍。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范文第4篇

摘要:构建完善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对高职人才培养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提出如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标准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高职院校只有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才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如何把学生就业岗位与学校教学紧密结合已成为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近年来,我院开展了以适应岗位培养为目标,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重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内涵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和课程定位,通过对工作岗位深入调研后,对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参考行业标准,将岗位技能形成课程知识与技能点,实现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职业性。课程标准充分体现相关行业标准和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按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确定课程内容,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确定课程的内容序列。 二是针对性。高职课程面向区域经济的需求设置,课程标准设计针对不同课程和工作岗位,随时间、空间的变化不断更新。三是全面性。包含课程教学的全部,人员上包括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内容上包括课程定位、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考核等。

课程评价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做出价值评判的过程。评价包括三方面:一是课程设计评价。包括专业设置分析、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筛选、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标准制定等。对课程设计评价,可以对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与分析,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二是课程实施评价。根据课程目标要求,依照一定规则,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课程教学过程做出描述和判断。对课程实施评价,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体现教育办学特色。三是课程结果评价。课程实施评价是针对教师和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课程结果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评价学生应多角度,通过多种形式,重点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标准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建设,必须建立在符合职业情境的工作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创造仿真工作环境,转换师生角色,提高学生实践参与度,使教学环节与学生未来职业工作岗位相吻合,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问题分析和企业管理等能力。

1、课程目标定位。高职课程目标定位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需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学生能力培养和职业养成起主要支撑或促进作用。

2、课程内容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课程内容设计体现能力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基于企业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化设计,打破原有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和课序,重构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教学方法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要以行动为导向选择教学方法,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发挥学生课程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定、实施、评估计划,完成项目任务,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4、教学活动设计。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设计是以典型企业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再现企业工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教学活动由易而难,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5、课程标准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建设经历四个阶段:一是企业调研。包括企业机构、业务范围、作业流程、岗位对知识能力要求、相应职业资格等,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二是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岗位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分析是对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具体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形成了课程职业能力分析表。三是确定学习领域。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所要求的能力,转化为理论知识点,重新设计,重构教学内容,实现岗位职业能力向课程内容的转换。四是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是指在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 “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单元设计,是以某一真实企业为载体具体落实课程内容的过程。在教学中,将每一个情境划分为若干学习子单元,进行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教案设计、任务书、工作单设计,然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最后以笔试或口试方式进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三、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是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为基础,遵循以学生为本,将课程评价重心落在学生身上,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学生学习过程以及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素质领域的综合评价,重视过程与多元评价相结合。

高职课程评价分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效果三个层次。课程设计评价主要是对课程实施前期的准备评价,主要评价课程是否以职业能力为重点,满足产业结构需要,符合培养目标和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按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单元与整体教学设计,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课程实施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各环节,包括教学组织、环境创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等评价。课程实施过程应做到运行稳定、制度完善、行为规范,教师能围绕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谨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因材施教,积极创设真实或仿真实践教学环境,满足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环境的需要。课程效果评价是评价课程最终的结果,集中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评价课程是否达到企业岗位能力需要。

根据课程三个不同阶段,可分别采取专家论证、督导听课、学生测评、毕业生跟踪调查、企业反馈等评价方式,按照不同阶段的评价细则,通过多元评价系统,形成 “三环节”、“三督导”的过程评价监控机制。即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结果三环节过程评价监控,构建以教学督导、学生主体、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 严中化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马树超.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4,(12).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模块课程;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25-03

企业普遍反映现在的职业学校毕业生不能直接上岗,需要企业对其再培训。其原因是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直以“三段式、学科式”教学为主,即以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教学为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体,以“应知”、“应会”方式进行测试。由于教学与评价均脱离了工作过程与生产实际,造成了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与企业实际脱节。本研究以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专业课程建设工作思路与实践为例,介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模块课程方案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模块课程的定义

基于工作过程化的专业模块课程开发的结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具体在于八个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流程、手段、组织、产品、环境、管理等,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八个要素不同。抽象在于思维过程的完整性。课程开发围绕的是职业需求,因此从工作岗位出发,对应相应的岗位群。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服装

专业课程方案设计的意义及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服装专业课程方案设计的意义广州市是一个服装业较发达的大都市,但很多职业学校的服装专业并没有因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而蓬勃发展,相反是举步维艰,很多毕业生初到企业并不能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一方面,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普遍存在,要通过三年的在校学习使他们成为企业欢迎的人才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以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知识与能力培养脱离生产实际等问题,使得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进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建立以企业岗位一线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实用性,是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服装专业课程方案设计思路本课程建设主要是围绕职业活动的相关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情境,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能力为要素,在行业企业实践专家、职教课改专家的指导下,根据岗位职业活动中的相关工作任务,即配合设计师季度性主题确定、配合设计师收集面、辅料市场信息、配合设计师进行服装款式开发和跟进、配合设计师样板审核和订货会开展、参与每季服装前期开发策划、负责每季服装款式开发、参与每季订货会、参与收集客户反馈信息及服装款式开发、制图出样放样、缝制工艺设计、服装品质控制、产品营销策划、市场推广广告、区域加盟、产品售后服务等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因此,应以实际生产中的工作任务能力需求为引领,以职业活动中具体的知识、技能、信息、合作和管理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心,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研修式学习为手段,循序渐进地展现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职业活动中各个相关工作任务的不同子任务的学习而具备从事该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知识、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

服装专业课程方案设计方法

技能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办学重要的目标定位,要培养好技能人才不能脱离企业要求和生产实际,不能脱离市场去“闭门造车”,因此,首先要做技能人才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应做好这几点:一是本地区经济与服装行业发展状况,从而摸清服装行业技能人才需求的情况。二是服装企业中对各个岗位技能人才的需求分析,仅在专业人才供求缺口方面进行数量统计与分析是不够的,还要统计与分析各职业(岗位)上人才的分布及能力需求,如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应具体分析服装设计、纸样设计、工艺设计、服装跟单、服装营销等职业岗位。三是直接深入服装企业一线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及要求。

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通过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服装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就是职业活

中有代表性的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指导,我们将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分为以下五大专业模块:服装设计、纸样设计、工艺设计、服装跟单、服装营销。

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项目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设计,首先要做好职业能力分析,即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能够完成该岗位各项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并把若干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和转化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内容。由此服装专业课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项目:服装产品分析、制绘图稿、服装材料的跟进、看单出样与放样、服装裁剪、服装缝制、确定样板下单、跟单、产品推广、质检与出货、成本核算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流程见图1。

子教学项目的设计子教学项目设计对应于各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子任务,具体也是按照每个项目的岗位分解的工作流程来完成课程设计的,应通过工学一体化教学项目的教学实施,完成好其中每一个职业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能力学习培养,从而培养出符合职业要求的学生。

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目标体现在职业岗位上,学生能够掌握生产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开发、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模拟企业的工作活动过程,以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用型、应用型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除了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外,还应结合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引进专家专题培训、校外实训基地锻炼和顶岗实习等加以实现。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分析如图2所示。

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主要包括:(1)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学校以国家职业资格和企业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为标准,根据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把学生培养成为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乃至高级技师。课程定位是指专业课程方案制定时,应根据企业生产所需人才能力要求确定相关的课程标准。各课程目标则是围绕人才培养总目标,结合综合职业能力中的各个专项分目标来建立。所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应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职业能力分析和人才成长规律进行开发。(2)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形式有三种:模拟、仿真和真实。“真实”是课程教学结合企业的真实生产活动,真正把职业活动过程引入教学、引入课堂,让学生从实践中“练武”,掌握真实本领,积累工作经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专业现在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市场调研+在模拟企业板房、车间、设计室进行一体化教学+校外顶岗实习等形式。(3)教学方法改革。一体化教学方法应以项目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充当学生学习引导与辅导的角色,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导入教学项目、指导学习计划制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方法指导、实训巡回指导、社会调研指导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教学课件、形象化的教具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服装仿真系统技术等。(4)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方法。课程的考核可以打破传统的结果考试方式,采取模块化、项目化的过程考核方式,即每完成一个教学模块或项目教学模块就进行一次考核评价,综合成绩采取学分积累。职业素养考核可以采用撰写企业调研报告、任务方案设计、企业实践评定等多元形式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可根据下达的工学一体学习任务,各小组按照任务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小组人员任务分配及完成情况、成果汇报、作品展示、教师点评、方法改进等过程来给予评价。必要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一同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服装专业

课程方案设计应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德国布莱梅大学费利克斯·劳耐尔(felix rauner)教授等人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应参照工作过程,但并非随便照搬实际生产中的某个工作过程,而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的典型职业工作过程。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通过对服装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任务分析,在职教专家和企业实践专家的指导下,得到较为完整的工学一体典型工作任务体系,初

步建立了较有特色的服装专业一体化课程。

专业课程与专业模块课程的关系专业课程与专业模块课程的关系好比是棋盘与棋子的关系,即专业课程体现典型工作任务的组合,而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则构成专业模块课程,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便构成一条完整的学习工作链,从而完成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专业模块课程的“大项目”与“小项目”服装专业课程的工作活动特征比较明显,因此首先应根据企业工作流程明确相关的工作项目(大项目),如服装设计、纸样设计、工艺设计、服装跟单、服装营销等。而每一个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建立小的具体工作任务(小项目),如服装产品分析、制绘服装图稿、服装材料的跟进、看单出样与放码、布料裁剪、部件与成衣缝制、确定样板下单、跟单、产品推广、质检与出货、核算等,这就构成了在课程设计的中“大项目”和“小项目”。

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服装专业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相对应关系。其中要点是:在工作过程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典型工作任务应与专业课程相对应,并将工作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工作页应包括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知识,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等要素,同时应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该任务。

课程实训与顶岗实习的关系课程实训是指在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中的学习内容中安排的实训教学环节,如模拟企业板房、车间、设计室进行仿真式见习实训教学。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岗位上,与订单培养或轮岗培养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相结合的校外实习教学,顶岗实习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服装专业的学生是安排在第五学期期中以后进行校外顶岗实习。课程实训和顶岗实习在时间上、教学内容和项目的安排上是相互关联、补充的关系,因而在安排实训教学项目时,应考虑不同的特色课程模块、不同的能力培养模块,使实训环节更好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4]陈宇.技能振兴:战略与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