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建设教学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精选

课程建设教学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学分制

学分制既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也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自由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理念。学分制有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之分。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多数实行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而是学年学分制。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推进的教育体制改革,许多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以往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自主选择所修课程,因而较学年制有较大进步。为此,临沂大学自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推进课程的小型化建设,并制订相应的本科培养方案。

一、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组成及课程开设简介

生物技术系列课程是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其系列课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及《生物技术大实验》等。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生物技术各项技术和成果在发酵菌种选育改良、细胞培养、酶制剂研发、蛋白质改造等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新品种培育、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药研发等领域的重大作用。通过综合性的生物技术大实验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专业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实践学习及毕业后走向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2004年,《生物技术导论》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首先面向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开设。后来随着学科的发展、师资力量的壮大以及实验室建设的日益完善,2006年,生物技术专业的《生物技术导论》扩展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四门课程,并开设相应的实验,充分体现生物技术及其下游应用特性。而生物科学专业继续以《生物技术导论》的综合形式开课,作为本专业的方向选修课。

二、学分制下生物技术导论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①教学大纲的制定及授课学期的安排。由于生物技术系列课程具有涉及学科多、实用性较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其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一直是非常活跃的领域。学分制下,教学大纲的制定应结合专业特色,将课程小型化、精致化。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我们精益求精,在制定教学大纲前,生物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讨论,集体拟定教学大纲,充分结合专业的特点和定位,结合培养方案,既能体现学科特色,达到培养目标,又避免内容重复。生物技术专业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分别制定,为了突出实验技能训练,各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实行1∶1的学时设置,各32个学时(共3学分)。生物科学专业制定《生物技术导论》教学大纲,实行模块化教学,实验方面开设综合性的“生物技术大实验”,根据教学内容,理论学时为48学时,实验学时32学时。在学期安排上,生物技术专业在第四学期开设必修课《基因工程》及其实验,第五学期开设《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等系列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分情况进行选课。对于生物科学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生物技术导论》和《生物技术大实验》,既能与前面学科衔接,又能为后面的考研、就业提供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②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必须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学分制的实施和教学计划的调整,教材建设需走在前列。本课程在选择教材时优先使用近5年内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以这些教材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编制教学讲义,实现立体化授课,同时指定几本相关教材作为参考书,并利用专业网站进行课外学习资源。

2.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

①采用多元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要同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及教师自身运用教学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单向授课为主,学生多为被动听课。为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根据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知识采用讲解—教授式,如《基因工程》中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过程、目的基因的克隆和筛选等内容,通过教师的精心编排,尽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繁杂内容简明化、同类问题规律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而在讲基因治疗时,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启发性问题,运用引趣、设疑、类比、联想等方法能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讲基因治疗的作用时,先举一个乙肝病毒的例子,提示例子关键性,提出怎么办,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积极独立地思考,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快提高。翻转课堂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师生角色转换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结合本组成员的兴趣,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在课堂教学期间走上讲台为大家讲课,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表达沟通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理解互信。对于一些较容易理解的内容,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认知前提较好的内容,先由学生自己看教材,总结笔记,针对普遍问题和教学大纲要求讲解,然后归纳总结,使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受到实际锻炼,掌握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生物技术系列课程内容具有信息量大、抽象、应用性强的特点,如果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很难深刻理解这些内容。而使用媒体、影像资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提供给学生最大的知识信息量。如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载体、重组DNA构建、PCR的原理等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在讲授的基础上配以动画演示,把这些要素的应用展示给大家,生动直观形象地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③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如科学安排实验内容,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调整实验指导方法、改革试验考查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着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安排上主要分为3个层次:基础型实验、设计与综合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通过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掌握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及操作方法;掌握常规仪器设备原理及应用,培养数据处理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多实验方法手段综合、多途径信息获取,以及科学分析推理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独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实验,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的进行实验设计,按自定实验方案操作、观察,获得实验数据,正确分析结论及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型实验是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引入科研、教改成果,使实验内容与科研应用项目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如综合型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转化与筛选”中,将以前单一分散的三个实验,按照其内在联系组合为综合性实验,不但使学生学到了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LB培养基的制备、质粒DNA的转化与筛选等3种基本实验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基本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的能力。发酵工程实验中带领学生亲自操作发酵罐生产酸奶、米酒等产品,既掌握了发酵罐的结构,还体验了生产产品的乐趣。细胞工程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取材,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观察植物是如何从一个愈伤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植株,体会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三、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在学分制指导下,通过对生物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生物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在酸奶发酵和米酒发酵实验中,学生体会到生物技术并不是深不可测,在蛋白质改造和基因工程药物设计中,在显微注射和动物克隆原理和技术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博大精深。在实验课中,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积极设计自己组内的实验方案,并顺利完成一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完成酸奶制作和米酒酿制,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在实验报告的结尾都写出了自己的实验心得,体会收获的快乐。在教学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授自己所撰写的课程论文,通过此环节的锻炼,学生的总结及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先后申请了如“创新实验设计探究盐胁迫下纳离子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离子毒害效应”、“低糖保健型石榴汁酸奶加工工艺的研究”、“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抗逆性研究”等多个部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实验“叶用芥菜和白菜型油菜之间体细胞杂交体的RAPD鉴定”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三等奖。目前生物技术导论申报校级特色课程,正在建设中。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改革效果良好,并符合新世纪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现代生物技术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江天肃,张洪波,杨军,等.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6):6-8.

[2]戴小珍,王兰,李红《.生物技术导论》课程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166.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课程改革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探索研究课程的改革问题,使得课程建设更趋合理化、科学化、系统化、实用化,并且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学校所提供的课程,要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拓宽知识层面并向多元化发展,从而满足社会需求,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课程建设的内涵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使学生获得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课程不只是现成的教科书,而且是教育者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是课程的开发,而教师应是课程开发、研究、设计、实施的主体,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和需要设计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同时学生也是课程资源的提供者,而不仅仅是课程知识的接受者。课程应提倡开发“校本”的理念,即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这一理念从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就已经开始实施了。其特征为:1)以学校为基地。课程开发的全部活动要素,从计划的制订、内容的设计到相应评价体系的建立,都是在实际的教育现场—学校中发生并一步步展开的。2)以学校为基础。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幅度和范围,开发的方式和策略等都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以及可利用的资源为依据。3)以学校为主体。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主动的开发行为,是学校根据自身学科的优势、条件和特点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学校是真正的课程开发主体,学校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人。4)以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宗旨。校本课程开发遵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课程对策。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调动了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了整合,有利于教育形成合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

民航学院的课程开发可借鉴“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充分发挥我校民航特色的优势,组织教师,结合学校特点开发适合学校发展,能够突出民航特色的课程。同时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构建合理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另外,要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如增加选修课的比重,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自我组建知识的机会;让学生的自学时间,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的时间121。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运用在学校学习的课程,为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课堂教学改革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代替以往“我教你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发挥、讨论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营造出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要想营造这样一个学习氛围,实施恰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把多媒体技术引人课堂教学,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对课堂教学形成有效的补充。利用该教学平台,可实现师生互动,课上课下互补,课内课外教学相长,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融。另外,该平台的使用也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革过去“单边教学”的陈旧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效果。如外语教学,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按部就班、由浅入深,逐步对外语课进行有效的学习。还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适合外语教学的网络教材,电子课件,使课程教材多元化、交互化、网络化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利用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使学生直观地接触教材。

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惟妙惟肖的声音把死板的语言教学变成活灵活现的立体式教学,使学生像欣赏电视剧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全方位地调动眼、耳、口、手等器官,完成语言的学习。同时通过设计和配备大量的练习题和自测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变过去枯燥的课堂教学为生动的立体式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这在以往的教学中很难同时兼顾得到。通过多媒体学习软件还可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利用电子载体的可读写性、可存储性,教师和学生将成为教学活动真正的主人。从以往的“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只有这样转变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学生为本,才能使学生愿意去学,主动去学,积极去学。

3结语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移动通信;课程建设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电子通信专业的本科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并掌握通信技术的基本应用。而作为电子通信领域的移动通信教师,应该从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移动通信教学是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根据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向,结合当前社会对电子、通信领域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系统地调整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教学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本课题重点研究案例教学法,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最后提出如何在移动通信课程建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案例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弗商学院,当时采取的案例都是商业经营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案例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效果颇佳。在本科教育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教学方法,其作用可概况为以下四点:(1)案例教法直观、易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2)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3)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4)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移动通信课程改革

(一)案例教学法可行性分析

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开展需具备三大条件:(1)具有有经验的教师;(2)具备案例分析能力的学生;(3)合适的案例。我校有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与能力的师资队伍,并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学缘和职称结构合理,工作态度积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电信系移动通信教研组的教师承担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移动通信》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另外,还承担了多项科研/教改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因此本课题具备案例教学法的师资基础。案例教学法不宜在低年级采用,电子、通信工程移动通信课程于大三下学期开设,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专业课程,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因此,本课题中的学生也具备了案例分析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案例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本课题的案例选取主要根据教材中的章节进行选取,案例要少而精,不宜过多,所以,每一章选取一个案例,案例主要围绕当今流行和前沿技术,因此,案例与教学目标一致,符合要求。

(二)案例的选取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可分为四大类:(1)实证性案例;(2)分析性案例;(3)模拟性案例;(4)调研性案例[2]。在移动通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实证性、分析性和模拟性案例用得较多,效果也较好。例如:基本线性调制技术AM(幅度调制)的实证性案例,用收音机的AM调制实例来说明AM调制技术的原理或方法,可以通过演绎或归纳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即先讲清楚AM调制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实例来说明;也可以先举出实例,然后在对实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基本原理和方法。又如:3G移动通信的分析性案例,事先向学生发放3G移动通信的基本资料,重点要求学生掌握3G的主要标准:CDMA2000、TD-SCDMA和WCD-MA。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别对联通的WCDMA、移动的TD-SCDMA和电信的CDMA2000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评。再如:集成器件的模拟性案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利用本课题所拥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平台(Altera创新电子设计FPGA平台),布置每个小组一个项目,利用全英文的项目介绍和英文原版实验平台手册,让每个小组进行项目实验,最后,由教师或学生代表评定组进行打分或评价。

(三)案例教学的开展

对于移动通信教学的案例法应用步骤,可以分为四大步骤:(1)组织准备;(2)组内分析与讨论;(3)组间分析与讨论;(4)总结及讲评。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和引导讨论方向,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移动通信交流能力[3]。在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在课前确定每次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选取具有一定分析维度的案例,设计和组织教学。移动通信同其他专业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具备通信电子领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需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专业知识的难度以及对英语基础的要求,进一步加深移动通信学习的难度,也加深了教学难度。如何进行移动通信教学,把专业知识与英语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已成为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需考虑的首要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例,平衡好案例的难度和趣味性,如果案例过于深奥,会使大部分学生因缺乏词汇量等原因而无法理解其要义,而过于简单的案例会让学生觉得无挑战性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发放英文版案例和学生需要就案例思考的问题,学生就有较多时间理解案例,课堂上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预习案例的情况,再进行案例讲解。教师也可以选择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选择案例,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英文科技文献检索的能力。在案例教学的课题实施阶段,教师首先进行案例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认真思考,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见解或观点。接着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课堂的讨论尽量使用英语,当然可以辅以中文解说,使得学生可以分享借鉴其他同学的想法和观点。然后进行课堂发言,集体交流,在集体智慧火花的碰撞中,在不同思路的启发下,不同角度的论证,都可以对案例有更深入的认识,形成案例教学的成果,尽量做到发言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最后,进行总结归纳,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英语专业词汇与英语应用能力结合。《移动通信》是一门专业考查课程,上课时,力求让学生掌握重点专业技术词汇,并传授中英互译技巧,通过科技文献翻译实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外文专业文献阅读和翻译技能。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与黑板书写相结合、学生头脑风暴与小组汇报相结合、专业词汇PK赛等。案例课堂讨论之后,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实施的完全结束,案例教学课后巩固阶段也非常重要,在此阶段,学生应该撰写英语案例分析报告和反思日志,进一步收集相关案例信息等,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英文撰写通信电子类科技论文,同时对于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促使师生互动,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使学生在课后加强移动通信的学习[4]。本课题已形成天华学院《移动通信》网络课程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学生参与度较高,并获得学校网络课程评比二等奖。

(四)案例教学的评价与考核

传统上电子通信工程移动通信课程的评价标准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这一方式已经不能符合当前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学生能否在专业领域中,使用英语与世界沟通,学生们的英语听、说、写、译,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顺利知道、理解、汲取在电子通信领域中的最新信息和成果,为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需要对我们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稳步改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对移动通信中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内容进行评价,主要从案例的教学意义和案例内容与学生知识背景的切合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移动通信的案例如果仅仅是把专业技术案例用英语来表述,那么该案例的教学意义不大,最好是能够让学生根据案例的英文表述,自己动手验证案例或进行实际操作,增加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并加以应用。如果学生能够完成案例中的操作,那么说明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可以很好地理解案例内容。还要对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前期的准备阶段、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阶段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案例分析情况进行评分记录或阶段性评价。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进行: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课程网络平台参与度等;期末成绩包括期末试卷得分和实验操作得分。而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移动通信》课程在学生评教中,各项指标均在90%以上。

三、总结

本课题主要进行了移动通信课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研究,通过对移动通信课程的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并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高度重视实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融理论与实践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绍荣.高等教育方法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德林.案例教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药鉴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方法

为适应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建设中药鉴定在线开放课程,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改革教学的方法和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教学为辅,推动课堂理论、实训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的综合性成绩评价方式的改革,提高中药鉴定的教学质量。

1课程建设基础

我院中药鉴定课程已有二十多年的教学发展历程,药学专业四十多年来开设的专业课有生药学、药用植物与生药学、中药识别技术,课程内容与中药鉴定相似,为中药鉴定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课程基础。中药鉴定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共72学时,其中理论38学时,实验34学时。从2011级开始,在中药学专业学生中授课,至今授课人数1100人。在中药学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编写了中药鉴定课程标准,完成中药鉴定课程教案和课件的制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手段和方法,目前已经在药材市场收集200多种中药材的照片,与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为在线课程的建设奠定基础资源。我们主编《中药鉴定实训指导》教材,供中药学专业使用,目前该教材是项目化教改教材。建设中药学专业网站、苏州中药科普馆,面向社会开放,参观者在校园网上可以看到苏州中药科普馆的资源,包括科普资料、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等网络资源。同时,在学院和药学院的指导下,建设中药学实训基地,有特色吴地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中药炮制实验、生药数码互动实验室、中药实训室、中药制剂检测、中药生产模拟车间、模拟药店、国药大师室及吴门医药研究发展中心,共同构建教学实训平台。苏州中药科普馆2018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基地。

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本教学团队有良好师资和优秀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兼职教师3人,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均相当合理(教授1人,主任中药师3人,讲师8人,博士2人),在职称结构上,主任中药师占23%,教授占8%,讲师占69%。在年龄结构上,40~50岁教师占46%,40岁以下教师占54%。专兼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9人,占总数的69%。专兼教师比例10∶3,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皆为优秀教育技术骨干教师[1]。

3课程内容和在线课程建设

3.1课程教学内容简介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中药鉴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中药鉴定的基本技能,根、根茎类中药、茎木类中药、皮类中药、叶类中药、花类中药、果实和种子类中药、全草类中药、其他类中药、藻菌地衣类中药、动物类中药、矿物类中药等重点中药的鉴定知识。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中药与方剂、药用植物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中药鉴定的技术,培养学生识别中药材及饮片的能力,加强对中药鉴定理论与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中药鉴定在线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共计13个项目、49个专题的重点鉴定内容,还有一般重点的鉴定内容,15个技能训练项目讲授的内容。课程体系完整,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新型教学模式。

3.2在线课程建设

3.2.1在线课程基本内容建设。(1)中药鉴定课程概况包括课程介绍、教师团队、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按照章节分类课程,每个章节有重点药材,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课件、视频和作业。(2)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视频、参考资料,选取重点药材制作微课视频。引用一些电子版的书籍,如《中药鉴定技术》《常用中药真伪易混鉴定》等在线平台上面的出版资料,补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江苏省高校防控指导手册》等,丰富课外知识[2]。(3)题库资料丰富,重点药材有测验,每个项目有作业,为学生平时测试提供平台和资源。案例库讲解具体生动的中药真伪鉴别案例,帮助学生区别相似中药和真伪,讲解中药的优劣,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中药。(4)实践技能实训建设包括各个实践技能实训项目。以行业技术对接实验实训要求,做成实训项目。为省、市级传统中药技能大赛(中药真伪鉴别部分)提供专业知识培训,鼓励合作行业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发挥在线开放课程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作用。3.2.2其他课程内容的建设。建立师生互动讨论区,完善中药鉴定实训室,完善苏州中药科普馆,建立实体中药资源,创新药用植物园和中药标本馆。3.2.3后期维护。结合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每年课程教学资源更新5%以上,做好在线辅导、答疑等工作,保证课程的创新性,知识的前沿性。

4探索中药鉴定的新型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按照《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通过线上和线下教学的结合,完成中药鉴定的课程教学。

4.1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形式[3]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教学,线上包括讲述重点中药的内容,线下总结归纳线上的重点中药内容,并讲授各章节一般重点中药的鉴定等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技能的线下教学,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还进行课堂小测验或者课余小测验,学生答题正确率很高。

4.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用项目化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探究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运用混合式教学、信息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4]。如观察厚朴与肉桂的显微特征,比较石细胞的不同点等,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区分特征。

4.3按照学院的要求,布置学习的任务

通过qq群、在线课程平台通知学生,提醒学生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完成本周的课程内容,做好预习复习,并且开展讨论,发放学习的讨论内容。很多学生积极发言,通过讨论,提高相似中药的鉴别能力。讨论举例:红花和西红花性状鉴别的不同点。学生从形态、颜色、质地、气味、水试现象等进行比较讨论。讨论川贝母中松贝、青贝、炉贝的性状鉴别不同点,加强了对川贝母的鉴定能力。课后及时沟通,督促学生完成上课的各项任务。结合课堂教学,通过观看视频,巩固学生对中药鉴定知识点的掌握,认真观察中药材的性状、显微鉴定特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5考核方式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评价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学生评价采用多种方式,中药鉴定考试有理论和实验。线上成绩考核:作业、收看课程音视频、章节测验、章节学习次数等;线下成绩考核: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实验实训及考试情况,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技能考试单列,将平时实验、药材的识别、显微的鉴定作为主要内容,提高中药鉴定的操作技能水平。多方位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后,探索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探索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6课程特色、效果和建议

中药鉴定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紧密结合医药卫生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整合院校、行业、专家各方资源,合力打造具有“跟进发展、产教合用”的专业标准。通过网络开发,将专业重点教学资源集成为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该课程平台架构合理,安全可靠,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标准化特点。建设课件260份、重点视频49份,建设单元测验49份、作业14份、试题库400多题,为学生平时测试、考试提供平台和资源。建立师生互动讨论区、答疑区,学生、教师、行业专家互相学习讨论,解决学习问题。线上线下结合讲解中药的鉴定知识,夯实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知识的基础。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检查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同时,将线上的课程同时应用到学生的课程重修、学困生辅导等学习中。完善中药鉴定实训室,完善苏州中药科普馆,建立实体中药资源,服务师生、服务社会。鼓励合作企业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并且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咨询。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水平和能力,进行教学的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5]。

参考文献:

[1]刘家水,谈永进,毛小明,等.高职高专中药鉴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4):9-11.

[2]董术发,刘鹏,李红梅.数字信息化资源在高职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畜牧科技,2020(8):13-14.

[3]陆叶,刘春宇,陈重,等.打造“中药鉴定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204-205.

[4]陈秀花.多种教学方法在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1):49-50.

课程建设教学范文第5篇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使我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在学校课程发展史上,课程有多种分类形式。每一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课程编订者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组织排列的指导思想。目前通常采用的几种课程分类方法见表1。

表1课程分类表

学科本位儿童本位二分法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四分法分科综合轮形活动

课程课程课程课程六分法分科相关融合广域轮形活动

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

(此表摘自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小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

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设计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例如,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知识、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教学内容偏多,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兴趣不够,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并与终生体育目标相联系,在教材中也难以体现。

(二)从体育的科学属性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就体育学科来说,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现象,是构成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体育,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人才学等社会科学。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要作用于人,要科学地促进人的身体发展,因此还要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比如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保健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运动生物化学、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等等。从这一角度看,体育又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既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同时个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最终作用于人,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完成教育任务,因此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

科学与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科是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这样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就叫做学科。体育学科是由多门科学综合而成,它本身既包含体育科学理论还包含体育运动实践,因此要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体育课程就十分复杂,从这一意义上说,体育学科又具有综合课程的性质。

(三)从体育学科特性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关于体育学科特性(或特点)在许多专著中已有论述,这些论著既有共性的认识,也有因为分类方法或研究角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运动实践与认识活动相统一

以往研究体育学科的特性,以身体运动实践作为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鲜明的特性之一。实际上,身体运动实践是外在的特征,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是通过身体运动的外在形式直接参与身体实践活动,在这同时,还伴随着丰富的认识活动(有些情况下认识活动占主导地位,身体实践活动为认识活动服务),学生是在练中学、学中练,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这种身心一元、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本属性。

2.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运动规则的限制、导向和激励机制,使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不足,以适应规则的要求,从而锻炼和改造身心,完善自我。因此,体育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积极的锻炼,同时也可以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人际关系等等方面受到教育。这是体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多种功能的基本依据,也是区别于大多数学科以智力培养为主的主要不同之点。

3.竞争性、冒险性与安全性的统一

竞争与冒险是体育的又一鲜明特性。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养生功法除外),都具有竞争性或是冒险性。体育是人类向自然界和人类自我挑战进而战胜自然、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这也正是人类把体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竞争就带有冒险性。为了避免伤亡,更好地竞争,要求人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因此,竞争、冒险与安全的统一也是体育学科的重要特性之一。其它学科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多以智力活动为表现形式,而不是身心直接参与。

4.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承受适宜的运动负荷(以生理负荷为主),使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得到提高,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这是体育学科独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要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

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体育学科的课程设计,在选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要考虑男女学生的特性差异,使男女学生在各自的身体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这也是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重要区别。

以上分析得知,体育学科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这种多元和独特的作用使体育课程具有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

有的课程专家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将学校课程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有些国家称之为“学术性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学科课程。第二部类是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实用性课程,包括劳动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经济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分法,是从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来划分的。其中体育作为基础教育(包括普通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学校教育中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分法比较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性质。

1.有利于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准确地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的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培养目标,即“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以及《全日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对高中性质规定为“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层次基础教育”等一系列规定,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实中,常有人把学校课程划分为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艺体类课程和劳技类课程,甚至把体育列为“小三门”。这种划分方法是很片面的,带有明显地歧视和贬低音、体、美学科的意思。我们只有明确体育学科是文化科学基础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为体育学科准确地定位。

2.有利于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体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文化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包括体育文化。这样认识,有利于加强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改变以往只偏重于技术(只把技术理解为为了提高运动能力,没有重视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的编排倾向。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主要应该为学生打下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打好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基础,打好体育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为终身从事体育奠定基础。“我们的教材应该是基础的。如何体现基础的特色呢?我们强调两个基本,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那么长,因而要把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教给学生”。只有真正打好体育的基础,才能真正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4.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对于学生当前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物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基础教育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阶段,体育的习惯、能力、意识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而且终身体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习惯,也不仅仅是为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终身体育要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身体健康作为物质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学生健康,加强体育基础文化、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体育课程重视学生的基础,不能只重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系统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与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联系。因为,为学生奠定体育的基础,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

从学校课程两大部类的角度看,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因此它具有基础性。

以上从不同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体育课程的性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不能仅从某一角度的考察就简单地判断体育课程的性质。从历史发展来看,体育是以学科课程的模式来编订课程的,这种编订方法有其优越性。因为无论体育课程属于什么性质,体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按照学科课程编订的体育课程已形成了系统,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也反映了它的优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按学科课程模式编订体育课程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些弊端,就不加分析地把它否定掉,这对于体育课程建设是十分不利的。从体育学科的科学属性来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同时也要看到体育学科与体育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课程编订中,怎样把以综合科学为依托的体育学科编订的更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生的实际,仍然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实验。

从体育学科特性来看,它的一些特性与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强、开放性大,以及自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有密切联系。但是,不能简单地说体育学科就属于活动课程的性质,因为从以上分析看,体育学科还有本身的特点。从活动课程的编排和教学实践来看,体育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性质还不完全一样。特别是活动课程目标的社会性,以及教学组织、对教师和学校条件的要求等方面,有其不好克服的弱点,因此完全按照活动课程模式设计体育课程也是不理想的。

体育在基础教育中属于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这种分法比较符合基础教育的性质,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标。但是,不能因为把体育作为文化科学基础课程,就看不到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具有的优势,更不能因为强调了基础性,课程的体系就过分地强调完整和系统,把课程看成是固定的封闭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各种课程都有相对合理的成分,也有其不足。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各种课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适合学生特点。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一方面要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借鉴各种课程的优点,使中小学体育课程科学化和完善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服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

二、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管见

(一)适应课程发展趋势,改革单一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体育学科是以学科课程为主编订体育课程的,如前文所述,它对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形成体育学科体系,保证全体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可供发展的基础。单一的体育学科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的容量方面,在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在培养体育能力方面,在与社会生活活动的联系等方面,确有不足。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但是,我们应该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充分的估计。课程的改革既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国情;既要保证全体学生有共同的、必要的体育基础,也要为学生的自主、自立、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既要考虑体育课程的规定性,也要增强课程的弹性,在保持体育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更加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内容的选择性。具体来说,在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应有如下一些转化。

课程价值观的转化

────→

单一课程结构结合课程结构

学校时代终身教育

封闭式开放式

较少与社会联系紧密与社会相联

单一功能多元功能

生物观生物、心理、社会观

竞技项目为主竞技、文化与生活结合

单一分类综合分类

多种内容模式选择性内容模式

考虑技术学习提高学科能力

考虑竞争考虑竞争与合作

单纯考虑个体满足考虑个体满足与集体荣誉

服从规范鼓励不同意见

集中学习参与意识

计划性计划性与选择性结合

外部动力教学的“双部性”动力

现实满足冒险、探索

完成这些转化,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体育学科课程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这其中增加体育活动课程只是完成转化的一种方法。课程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已证明,多种课程模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是课程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对几十年来建立的体育学科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系统地总结,扬长补短,同时注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以改造,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

(二)加强体育活动课程研究,进行多种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活动课教学实验中,有必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