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第1篇

一、情景创设与课前预习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此,新教材与过去的教材区别很大的一点就是在内容引入方面创设了大量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创设这些现实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去,学“有用”的数学。这是对原教材缺少生气的改变,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正是这个原因,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的必要性产生了困惑。课前预习使很多要在课堂上抖开的“包袱”早早被打开了。教师担心课前预习后,学生的兴奋点会不会前移?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会下降?

事实上,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活动。通过预习,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能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解决预习中的疑点,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课前预习效果很好。

教材不是教案,课堂情境的设计不一定照搬教材上的,教师应有自己的设计和创新,在教师的精心策划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不会受到影响。相反,课前预习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知识探索与技能训练

新课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倡导在问题情境下学生采用“主动、探索、合作”的方式感悟知识。不过,由于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常常使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一环节进度放慢,有时技能训练得不到及时落实,这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有的教师为赶速度又采取了老办法,即我讲你听。当然,必要的讲解是不可少的,但不能包办。对新课程倡导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认识不能动摇。表面上看,进度慢了,部分技能训练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采用“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感悟,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结论比教师生硬灌输的结果记得更牢、体会更深,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提高,学习热情也能得到保护。

三、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教学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开放式的局面,学生合作交流多了,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多了,教师感到放开容易收起来难。加上很多学校班额大,分小组讨论时,难免有些学生不按要求做,很长时间才能集中起来。于是,有些教师干脆让学生少讨论,少合作。对于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引导。

1.小组成员的组合要合理;2.在分组活动前对学生讲清活动规则,明确活动要求,让学生有序地、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对于活动时间,教师自己要把握,引导学生跟上教学的进度。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放开了,有的另僻蹊径,有的旁征博引、举一反三。有时,学生的发言会一发而不可收。这时,教师应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把握好节奏。

四、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课堂上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多了,甚至课后的作业也要通过合作交流来完成,这是新课改带来的新气象。但每次合作交流时,常常是几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争着出点子,抢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有些学生依赖性强,缺少独立思考,很少发言,久而久之成了别人的听众。

合作交流本身就需要各自的独立思考,群策群力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组织开展合作交流不要流于形式,要分工明确,在围绕共同探索思考的问题时,要有各自的任务,必须人人参与,不能有袖手旁观者。

五、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叶轮机械;课程教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b)-0000-00

一、 引言

动力系统是船舶的心脏,在船舶的航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轮机械》课程作为船舶动力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课程主要介绍船舶动力装置中涡轮和压气机等典型叶轮机械的工作原理,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背景,其教学任务和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典型叶轮机械的能量转换原理、设计及非设计工况下的工作过程和特性,为今后熟练掌握操纵管理和维护船舶动力装置,提高对装备的使用管理水平及故障的分析、排除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科技的进步,船舶动力系统装备的发展和更新换代也非常迅速,对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其课程教学质量是专业人才培养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基于《叶轮机械》课程教学的现状,紧跟装备发展的教学需要,对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二、《叶轮机械》课程特点

《叶轮机械》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与船舶动力工程专业其它主干课程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 课程涉及的动力装置结构系统复杂,概念多,原理抽象

课程主要涉及涡轮和压气机两种典型原动机,通过分析其工作过程中的参数变化及能量转换介绍叶轮机械的工作原理。这两种叶轮机械结构系统复杂,涉及概念较多,理论也比较抽象[1]。如:学生在刚接触“级”和“基元级”时都比较头疼。这两个概念相似,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级”的结构组成比较直观,而“基元级”则比较抽象,如何引入“基元级”的概念,并能够清楚地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

(二) 课程内容综合性、连续性较强

《叶轮机械》比一般的动力工程专业课程学习难度大主要体现在其综合了《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多门预修课程所学知识[2],并且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如:在讲授“焓熵图”时,要求学生运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相关知识来分析工质在级内的热力变化过程;在讲授“级的内损失”时,要求学生运用《流体力学》相关知识来分析内损失产生的原因和减小的措施。如果预修课程学习不牢固,学生在进行理论分析时很多现象难以理解。

课程的连续性则体现在章节内容的衔接方面。如:向心涡轮与轴流涡轮都属于叶轮机械中的原动机,但工质的流动方向不同,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联系也有区别。如果轴流式涡轮的工作原理没有理解,那么后面的向心涡轮工作原理的学习也非常困难,产生不良学习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三) 课程注重理论分析,公式推导较多

课程涉及速度、流量及能量转换等方面计算和大量的数学公式推导,不同状态下的参数符号相近,容易混淆。例如: 表示喷嘴出口处气流的实际速度, 表示喷嘴出口处气流的理想速度,二者分别表示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喷嘴出口气流速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公式的推导和计算过程中要结合其本身的物理意义。

三、 目前《叶轮机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前期教学团队已进行了课程改革,但在整个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目前的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教学环节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 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教学方式目前多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由于总学时数有限,现场教学安排较少,学生对课程研究对象不熟悉,直接影响其对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单纯依靠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网络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目前,高等教育强调宽基础,基础课学时和比例增加,专业课学时相对缩减。伴随而来的就是课堂教学节奏明显加快,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动画展示转瞬即逝,部分学生来不及消化课堂教学内容[3]。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PPT及3D等各种软件制作的短片或视频等网络教学资源已逐渐发展成为学生课外时间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与基础课程不同,《叶轮机械》课程针对性较强,目前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特别是一些高清的叶轮机械结构组成动画及原理介绍的视频。网络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程度和范围很大程度上依赖担任课堂教学的老师。

(三) 考核方式传统单一

课程考核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环节,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考核方式目前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大部分学生都是临近考试开始突击复习,主要依靠强化记忆和简单理解,闭卷考试只能检验其短期内的学习效果,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不利于其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

四、针对教学问题拟采取对策

针对上述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形势的发展现状,可从以下方面改善:

(一) 开展基于微课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

以往,学生课下学习只能通过教学PPT或其他教材等方面来获取知识,这些PPT和教材的知识点比较分散,重难点不够突出。为了弥补传统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量大、节奏过快的不足,可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整理细分,配以文字、动画和讲解图文并茂制作成5~10分钟的教学小视频,开展基于微课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并上传到相关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利用微课程进行自学或复习。目前很多专业课程已开展相关的微课建设,并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可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涉及结构方面的教学内容,可将原来的课堂讲授改为实验室现场教学,结合多媒体课件讲授,加深学生对研究对象的进一步了解;针对部分相对简单、知识点突出、容易讲解的模块,可实行以任务为驱动,由学生独立备课、讲授,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的教学方式,让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针对热力校核等综合性较强的模块,可采用具体的案例教学,通过讨论方式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的学习,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三)结合学科发展前沿,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式教学

尽管主体教材对船舶动力装置的发展进行了相关介绍,但由于出版周期的问题,最新的动力装置应用情况及最新的技术状态仍需通过主讲教师在课程中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穿插介绍,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增加课程吸引力。如:在介绍“轮周功”“轮周效率”的计算时,可结合最新的船舶动力装置、电厂动力装置汽轮机技术参数来介绍其功率、效率是怎样计算出来,让学生体会知识点的应用。由于课程的综合性较强,讲解过程别要注重启发式教学,要求主讲教师思路清晰并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更全面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尝试针对内容特点采用开闭结合的考核方式[4]。对必须掌握的内容,采用闭卷形式考查成绩;对部分主观题分析题及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点,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允许学生自带在规定的纸张上整理的参考资料,进行考试,对参考资料和答题情况一并进行评判,计入成绩,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又能避免死记硬背。

(五)增设课外选作实验

专业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通过增设叶片振动和转子临街转速等选做实验,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实验条件建设,实现学生自主设计、完成实验项目。

四、 结束语

通过对《叶轮机械》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开展基于微课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增加选作实验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董向元, 郭淑青.汽轮机原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8(24): 225

[2]刘爱虢, 曾文.《汽轮机与燃气轮机原理》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J].教学实践探索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资源中图分类号:G420;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成绩与问题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对于成绩,必须给予肯定;当然,对于问题,也必须给予正视。

一、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任何割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则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现在: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形式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以想象的,也难以企及的。参与实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意识和追求,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

但是,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它是教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一些课听下来我们总觉得心虚,我们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但也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双基”。“双基”毕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也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第二,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首先,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下面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

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莱”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

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但是,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过程方法)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当前课堂上,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但是,现在却有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这类教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目标的多维化以及对目标的不当定位,致使教师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第一,教材受到了冷落。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教材成为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些专家据此把教材比喻为教学的“引子”,这是对传统教材观的补充。教材是“引子”,并不能因此削弱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人们对教材的科学理解和灵活把握,但是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还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更换。如一些学校大量增加民族文化或乡土文化的内容,删除了不少反映现代文明成果和大都市的题材;有的山区学校回避大海和繁华的城市,教材中那些有关大海和城市的美丽词汇和精美插图本可以唤起学生对外面世界和未来生活的好奇与向往,但却被教师狭隘的“生活教育观”所限制,学生失去了一次感受和认识世界的机会。

第二,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然而,情境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如某教师在讲“两步计算式题”时,创设了去游乐园玩的情境。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车来到游乐园门口,遇到了“拦路虎”,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教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去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有一题是两步式题,其余均为一步式题)。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追问:“这些题目中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可以说,这种情境与教学内容并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联系,只是外加的一顶“高帽子”。

第三,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之一。然而,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给知识教学所穿的一件“外衣”。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第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形式主义。一是动不动就让学生搜集材料。语文课表现特别明显,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教师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延伸、拓展与整合。教学内容泛化,语文课成了杂烩课、拼盘课。这必将导致语文课的变味,甚至变质。一些很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让学生搜集材料,以为不如此就不是新课程了。实际上,这样做既不必要,学生也难以承受,造成了学生的另一种形式的学习负担。二是只重搜集而不重处理、利用。材料搜集到了,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读一读,而没有加工、分析。出现了为搜集材料而搜集材料的形式主义。以上是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误区,它们造成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教师使命的缺失

本次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应该说,无论从理念还是从实践角度说,这都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对这个过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在数学课上,有十几种解题方法;在人文课程里,对文本有十几种理解。有的方法巧妙,有的较为繁琐;有的切中要害、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辄止,真可谓众说纷纭。而教师在此是“听其不语”,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不及其余,或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①应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富有独特、个体性地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主观性偏差。请看《司马光》一文的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

生: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来,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生: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不好,砸坏了公园的缸,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师:你们觉得第二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对,小石头都会砸伤人,这么大的石头真的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缸片飞出来,还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伤。这办法危险!

师:这几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其实,该文主要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不慌不忙、急中生智、挺身救人。而这大智大勇的司马光却在教师的引导下被群起而攻之,批了个体无完肤,使大部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严重偏离了课文原意。

②让我们来再看一组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解读与评价:

《狐狸和乌鸦》——“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

《秦兵马俑》——“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

《虎门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冲人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石灰冲人大海,对大海动植物的危害更大!”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是对文本的误解,它不仅严重偏离、曲解了课文原意和科学本质,而且还出现了价值观的偏离,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学的方向和实质。虽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决不会变成彼.拉多。因此,教师既要激励学生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理解,又要引导学生尊重人文主旨并追求共通见解,正确处理一元标准要求与多元解释、个性解读与文本原旨领会、独特认识与共性认识、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的关系。这才是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要求。

(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建构),却忽视教师的引导性(价值引领)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忽视教师作用的唯(学生)自主化的倾向,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缺乏启发性艺术性的常用语:“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就学什么”“你想怎么学就怎么学”“不要紧,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关系,只要把你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就行了”等等。各学科在实施自主学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现象和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只“赋权”而不“增能”的不负责教学行为,它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因为教师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仍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在这样的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假性主体),失去的却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的职责,这是导致课堂低效或无效的根本原因。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真正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①一位语文教育专家也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该出手时就出手”:当学生读得提不起精神的时候,教师应该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和兴趣;当学生读得印象浅薄、形象模糊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学生读得充分、读得细腻;当学生读不出文本的理趣、情味的时候,教师得点拨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想象。

②教师的正确引领是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三)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却忽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应该说,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上也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课堂上,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过分表扬:“你很聪明”“你回答得最好”,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最好而沾沾自喜,长此以往,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再探究,这便是误区。

笔者认为,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又需要批评。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地加以改正,使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一味批评或赏识都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值得强调的是,正如表扬不是随意性夸奖一样,批评也绝不是压制、嘲弄,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与教学过程形式化

学习方式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一)“对话”变成“问答”

对话是一种交流方式。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方法。从精神的角度说,它倡导平等、交往、互利和共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从方法的角度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太多的“传话”和“独自”的方式,走向互动和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可以说,新课程所提倡的对话教学是对传统独自式教学的超越。但实践上,却有不少教师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实际上,发生在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其实并非真正的教学对话。

(二)有活动却没体验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针对以往教学中过分夸大内隐的、观念的活动,而忽视了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的状况,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这是合理的、正常的。但当前的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但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得发展。有活动没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因此,当前应努力提高教师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对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的重视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

(三)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增多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但一些教师却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和随意状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四)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

在封闭式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闷课的主要特征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但是一些课堂虽有温度,却没有深度,虽然让人感受到活跃,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五)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第4篇

1 实验内容多,课堂时间不足问题

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有两个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显微镜方面存在两个问题:显微镜的部件和作用不清楚;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过程不熟悉。原因:学生在显微镜方面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初中校,很多学校的显微镜仅供教师演示使用,学生根本就没有分组操作过显微镜。在新课程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之下,本节实验课需完成的内容有:介绍显微镜的部件及作用、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过程、临时装片的制作、利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问题探讨、表达交流等内容。为确保实验内容的当堂完成,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可通过如下方法处理。

1.1 课前预习。

对于初中遗漏的知识采用印发材料供学生阅读。如:显微镜的部件、作用和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课前可印发初中有关显微镜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材料供学生阅读,以便缩短课堂对显微镜部件、作用和使用过程、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讲解时间,这样课堂既可腾出更多时间供学生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以比较细胞的异同点和探讨交流。

对于新的实验、探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把实验操作过程的步骤顺序以表格图解或画简图流程表示出来。如“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在预习过程中,请学生以表格图解的形式设计出实验步骤顺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如下三种表格(如表一、表二、表三):

一个探究实验课题,学生可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验步骤顺序。不同步骤顺序,得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就可能不同。但每个实验都有其最合理、最科学的实验步骤顺序。针对以上表一、表二、表三的三种实验步骤顺序,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式合理科学、哪种方式不合理,预测实验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兴趣很高,自主探究意识很强。因此,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去发现科学的真谛。这种教学活动的安排,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充分利用。

实验步骤顺序的表格化或简图化使实验步骤清晰、明朗,能够很好指导课堂实验操作,有利于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当堂完成实验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1.2 做好实验的预试工作。

预试是教师在实验课前根据实验的器材药品进行的预备实验。通过预试,确定用哪种材料、哪种方法的效果最好;哪种实验进程是最佳的方案;哪些操作观察比较困难,必须注意加以指导。通过预试,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实验课堂的节奏,保证实验内容当堂完成,以提高实验课的质和量。

1.3 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保证课堂实验内容的完成和控制住课堂的秩序,课堂实验教学可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把一个实验分成几个段落,教师先讲解或示范第一段落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第一段落实验完成后,教师再讲解或示范第二段落的实验,再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直到最后一个段落的实验结束。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可以分成两个段落:①临时装片的制作;②显微镜的操作观察。每一个段落还可细化出若干个小的段落。如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又可以分为安放、对光、放装片、调焦、观察等几个小段落。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统一控制引导下,可以有序地进行,可以很好地完成实验的教学内容。

1.4 分组实验。

《必修1》模块教材的实验、探究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对于当堂完成实验或探究内容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如果每个学生均单独操作实验或探究,有的实验、探究就不可能当堂完成。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可以把探究内容先分为两大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组再分成若干个小组。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不同的温度作为一个小组。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是如此。实验课、探究课除关注过程外,还应重视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表达和交流。若实验课只重过程,不重视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难以提高。分组实验除保证当堂完成实验、探究内容外,还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2 采用播放教学实验光碟

课程与教学的问题范文第5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11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57

[本刊网址]http://hbxh.net

众所周知,在高校教育中有一门及其重要的学科――《体育与健康》,它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展开,人们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传统的体育知识,积极地提出一些新思想以及新路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才能做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效衔接,最终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方面存在偏见。在我国很多高校,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理念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的教师甚至曲解了学校“快乐体育”的思想。传统教学方式下,学校对体育教学目标有明确的定位,但很多高校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常常过分强调学生的娱乐,教学内容指出学生应勇于追求自我,这使得很多学生忽视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最终失去体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此外,很多高校会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教师教学中主导性地位的体现则是置若罔闻,如果过于刻意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教师教学的展开就会受到学生的限制,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单一的、形式性的,不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方法落后、内容滞后。本文所说教学方式方法落后、教学内容滞后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高校体育教学中,教材的比重相对偏低,而且大多教材缺乏针对性,这样的教材又怎么会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其次,就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而言,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学生在进行相关的体育实践时,常常会不知所措,这是体育实践的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的重要原因;再次,教师不仅未能在实际教学中未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计划,而且不能引导学生明确实践环节的终极目标。凡此种种,制约了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此外,体育作为一门选修课而存在,在选课的时候,学生往往会选那些时尚的、流行的体育项目,而以球类为中心的传统项目却会因为学生人数不足而停课。

(三)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目标、动机不明确。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普遍实施的教学模式已经转变为体育选项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模式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目前学校以及教师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就是“开放课堂模式”以及“三自主教学模式”等。那么什么是选项课呢?选项课上学生可以自主自觉的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去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优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很多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常常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或者跟风性,有的学生选择某项体育项目的动机甚至是应付考试,这种心态下,学生又怎么会学好体育。

(四)体育与实践不能实现融合、师资力量有待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最终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然而,当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很多都是为了满足学分需要而设立的,这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很大的孤立性,极大地拉大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致使学生所学知识缺乏足够的社会价值。此外,在我国众多高校,师资力量还有待提高,学校相应的比较缺乏那种“一专多能”的、高教学水平的教师,这就要求学校要积极培养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适应性强的教师,这样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实现发展的基础。

(五)对成绩的考核评价不够规范。不同于其他的学科,选项课有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以及评价机制。不同的体育项目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的时候常常会投机取巧,这既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不利于保持体育考核的公平性。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但却是体育教师不得不做的教学准备。

二、解决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中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体育教学观念所受到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因为教学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那么怎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呢?首先,学校应着手于改变教师传统的、旧式的观念,从而帮助教师建立新的教学思维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其次,高校应坚持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坚决从改革教学目标出发、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出发,加强学生全面体育素质教育;最后,学生也要及时的转变观念,要在不断的体育学习中学会自主、自立、自强,以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构建教学内容新体系。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体育教学相关内容与社会的差距不断变大,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厌倦体育课的人数正在不断的增加,因为学生喜欢的都是那些乐趣性、自主性强的活动项目。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及个体的需要,本文指出必须不断更新体育教材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扭转传统以竞技技术为中心的旧内容的教学体系,从而建立“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思想意识”的新的教材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以及健身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能够运用自身所学知识不断的指导自己的课外训练,让学生能够获得终身锻炼以及终身受益的能力储备。为此,在构建教学内容时,学校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这是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新教材体系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新时期,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成为学校以及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本文指出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首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健身、健美、娱乐知识,丰富学生视野;其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取缔那些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不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相反的,可以开发一些时尚、实用的体育项目,这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四)加强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就是课外体育活动,目前,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实践。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必须从课内转向课外,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课内外一体化,它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那么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首先,它能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不断的转化成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学生的认知;其次,它能有效的展现学生的风采并真正意义上的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再次,它能展示大学生的体育才华并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意识;最后,它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运动才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平台。一言以蔽之,高校体育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