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一体化设计

课程一体化设计

课程一体化设计

课程一体化设计范文第1篇

摘要:一体化教学,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它将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方法,理应是老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模式,而非过去单一的“口授”加“黑板”形式。因此,本文提出一体化教学应摒弃以往的“圈养式”,结合更为人性的一体化教学理念,使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得更具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设计类课程 一体化改革 放养式

一体化教学的精髓在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老师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在这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更容易锻炼学生动手和团队合作能力,更适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一、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受环境制约,过去职校生的实习课往往是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练。师生角色单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场所固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跟不上职业技术变化的速度,导致课堂教学滞后,教学理念和方法无法脱离传统的窠臼,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一体化教学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二、计算机设计类课程的特点

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以专业方向分为几大类:动漫制作、广告设计、室内装潢、应用开发等。而这些方向基本涵盖了市场对计算机技能人才的绝大部分需求。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非研究型的,因此不需要太多理论知识的灌输,传统单一的知识传递是不可取的。这些设计类专业开设的课程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必须以市场供求关系加以引导。

以动漫制作为例,国产动画的市场占用率越来越高,这也与国家大力扶持国产动画制作有关,相信这方面人才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会保持强劲的需求。

同时,随着平板和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APP应用商店也更加规范和成熟,很多IT公司开始向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针对这种趋势,学校应该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开发类学生适当增加安卓或苹果系统应用开发基础课程,以扩大学生就业面。

三、计算机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

企业在招聘设计类技能人才时,除了要求应聘者熟练掌握相关软件基本功,如动漫制作的3DMAX、MAYA,广告设计的flash、PHOTOSHOP,室内装潢的AUTOCAD,应用开发的VS2010、JAVA等,还要求应聘者有具体的作品展示和相关实战经验。企业的解释是,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只有具体的作品才能体现出本人真实的技术水平。

这对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为传统教学过程中,不管设计或非设计类课程,只要学生完成作业,通过相关等级证考试即可,实习也是走过场,没有能拿出手的东西。

此外,传统教学中还有一点是致命的,就是“十年如一日”地使用旧教材和旧版本软件,测试考评也使用着滞后的模拟平台,以鸵鸟的心态,让学生掌握落后的技能,难免使学生成为“半成品”推向市场。

针对这些现状,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实践,拒绝“圈养”,积极走出去,接受企业“预约”,掌握最新工具,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以个性化的创意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计算机设计类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建议

相比“圈养式”的“闭关修炼”,一体化教学理念更具开放性和先进性。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呢?

1.专业课程灵活设置

可逐步采用学分制传统课程设置,主要由专业培养方案和师资力量决定,很少会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意愿。这种做法在一体化教学中必须有所改变。

以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方案为例,一些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完全可以删除,如离散数学、数据库结构等课程,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只是对职教而言,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全无,还不如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安卓应用开发入门。

同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引入弹性学分制。学分制在高等院校已有相当成熟的运用,职教技校吹了很多年风,却迟迟不能推广。技术上实现相信已非难事,接下来是要下定决心打破传统束缚,引入师资和制度,为学分制的逐步实现奠定扎实基础。

至于学分制下造成的就业问题,笔者认为,如果学生成绩不达标都能毕业,就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一个产品不合格,怎么能挂上合格的标签。

实施学分制,学生可以跨课程,甚至跨专业选修,达到必修和选修学分即可毕业;老师专注本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无需太多顾虑。这样学生培养和评价模式就能做到多元化和客观化。

2.教学模式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或任务驱动式教学

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从过去“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实质上也要求教师职能从过去单一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知识转换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督促者转变。

一体化课程中,不能再是老师从头讲到尾了,而是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任务量。这里的任务可以是某个具体案例的实现,或者是某个创意作品,也可以是学生自定主题的项目。

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这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们都能大大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动漫专业课程中,在学习3D建模软件时,可以增加当前热门的3D打印案例,老师在完成简单的3D建模后,输入到3D打印机中,将模型打印出来(见图1)。

在该案例教学后,可以布置相关任务,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主题,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完成3D建模到打印全过程。

3.积极联系企业,学生多出去“见世面”

学生从固定的教室,到专业的实习场所,再到走出校门,在企业生产一线中实践,应该是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期待的一个结果。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就是各领域中先进理念的价值所在,学生能在企业中接受企业管理层、工程师和技术员的指导,比起教室中所学的课本知识实用得多,这也对缺失学习动力和方向的学生产生最直接的积极影响。

但是学校和企业、学生和企业间是双向选择的,学校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企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何在学校和企业间求同存异,互利双赢,让学生顺利地到企业中进行有价值的实践,需要社会各方面明智地沟通和协调。

例如,某计算机老师的朋友是当地室内装潢公司的老总,拿了一些工程过来让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和参考,并让学生按客户的要求发挥创意,完成设计任务。这其实是件很值得鼓励的事情,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该行业的技术需求,同时得到锻炼;另一方面让企业尝到甜头,继续保持合作关系,同时答应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总而言之,学校应该承担主动方的角色,相关部门科室要积极配合帮助学生走出校门,而不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

4.教师要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

职教老师和中小学老师定位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趋势看,职业学校的领导和一线老师,都应该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和生产经历,这就表明了职教老师不应该被困在校园内“闭门造车”,而是要积极到外面企业中经受锻炼。换句话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企业中有份“兼职”,学习专业新知识。

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适当让老师出去“兼职”,应该是被允许和鼓励的做法,因为没人可以保证自己的技术和理念可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如果老师都不能了解最新的前沿技术,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是落后的。

五、小结

学校应该是没有“围墙”的,特别是对于职业教育的学校,更应该面向市场,面向整个社会。“口授”加“黑板”的“圈养”模式是历史的产物,不符合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目标,理应被历史的洪流所淘汰。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用性,更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姜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4).

[2]葛蓝.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程序设计课堂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5).

课程一体化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家具设计课程 一体化教学 实践 探索

职业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专业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家具设计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基于专业的教学体系。通过学生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教师对学生理论体系的架构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在职业教育中,家具设计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其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不过完善。基于现状,我们要深入探究家具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以扩宽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不断完善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

家具设计课程必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课程,要基于专业特征,从市场以及岗位的需求着手,通过对所需岗位的不断调研,清晰社会对人才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的具体要求,再融入职业能力的分析,最终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及目标,这样才能不断来完善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一定要遵循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设计,制作等环节来总体设置,让学生在总体上掌握家具设计课程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家具设计课程只注重基础性知识的讲解,但是在社会发展迅猛的今天,必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了解问题是什么,通过了解家具设计的内涵、发展历史、风格流派等等方面才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再通过优秀的案例分析,分享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以及思路,让学生动态的了解家具设计课程的所学内容。从启发学生的角度进行学生思维的引领,要让理论教学切实作为铺垫,实践教学细化所学理论知识,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课程设置体系。

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进行图纸的设计之后,要增加实践操作课程,让学生经历前期图纸设计到实物模型制作的宝贵过程,通过这种经验的不断提升,让学生摆脱单一的学习模式,真正积极主动的参与思路设计,图纸设计,成果制作等过程。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在操作过程中得到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

职业教育中的家具设计课程的设置必须要通过对社会发展现状的掌握以及科学的教育观念来作为出发点,通过分析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及家具设计的前沿观念来开展课程设置,面对这样特殊的行业要求,我们必须从提升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切入点。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进入到生产一线进行锻炼,掌握家具设计的前沿知识,了解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在以上基础上,才能在课堂中对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以及实际设计过程,才能让学生熟悉现阶段社会岗位所需求人才类型。鞭策学生有目标,有方向进行学习。也让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展开,让学生掌握真才实学,以期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

职业教育要指引教师逐渐向双师型教师转变,通过高校的课程建设以及不断改革,督促教师通过对自己教育内容的不断反思,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整合课程的体系,要根据社会需求来设计课程设置,这样也激发了教师的责任以及教学质量意识,增强教师的进取心,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实用,使学生在毕业后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也让职业教育的优势在教育体系中体现出来。

不定期聘请家具设计的专业人才到职业学校进行实训指导,要根据专业特色,来进行教、学、研、做为一体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在实训环节中,通过企业中专业技术人才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让学生充分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必须要与动手能力相结合才能在社会发展中不被淘汰。提升学生对家具设计专业就业前景的了解程度,让学生能快速的进入到企业的工作氛围中,更好的胜任家具设计行业的工作。

在教师的教授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一味的传授,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去学习、去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家具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建设

知识的不断深化必须要通过实践的引领,专业能力的培育必须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脱离实践教学的理论教育是不能持续发展的,在职业教育中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相连,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否能成为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这也是衡量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所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学生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建设也将成为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将会更加符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体会到从教师简单的教授知识到教师传授技能,体会到教师引导性学习的转变,体会到由被动的学到主动的通过实践以及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行创新性的学习。教学组织也有传统的固定模式、固定教室到实践基地、实习基地的学习。教学媒介也有单一的黑板转变为多媒体、网络的教学。现阶段职业教育所尝试的一体化教学正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以及实用性。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下,真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专业素养的形成中接触社会前沿信息,在开放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家具设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具有其特殊性,不仅要求学生在毕业后要掌握家具设计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掌握在设计家具到制作家具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来不断验证在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样的过程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在教师层面上要统一思想,转变教育理念,通过灵活以及多样的教育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今后的一体化教学奠定基础。在学生层面上,要在理论学习之初就要注重学生专业素质以及操作技能的熏陶以及培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断缩减与制作工厂技术工人的技能差距。在学校营造的企业氛围的熏陶下,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综上所述,家具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家具设计课程的专业设置也一定要基于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此来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相关专家学者还需要在家具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等环节中不断深入探索,通过借鉴外国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努力把家具设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更便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总结,以此来推动我国家具设计课程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魁彦,马占春.高等职业“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3(04).

[2]桑瑞娟.指间的家具艺术——家具模型设计制作教学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0(11).

[3]朱忠明,李运之.高等职业院校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室”建设的思考[J].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6).

课程一体化设计范文第3篇

1做学一体教学法的提出“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最早是由美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他强调学生应从“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借鉴和改造杜威思想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学做”合一的思想,即要求学习者以实践的目的去学,在实践过程中去学,从而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当前,我国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大量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所有这些既需要政府和社会大力关注和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又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加强“内功”修养,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管理方式到教学模式诸方面提档次、上水平。因此,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一方面,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也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使学生一学就能用,一学就会用,并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

2《网页设计与制作》课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网页设计与制作》是本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操作性强与岗位联系密切等特点。为了更好地讲授《网页设计与制作》课,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形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目标是结合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出能够从事网页平面设计或网站构建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引入《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后,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协助作用。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自主学习,边学边做。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他们主动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问题,促进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的发展。项目完成后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和满足感,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网页设计与制作》课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的过程本人在担任《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环境,将教学过程划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1)网站项目的确定。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时,首先,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可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尽量使每一组学生的能力都比较均衡。其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项目的难易程度。对于课程前期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由教师负责选取项目,讲解知识点。所选取的项目必须简单、典型,并且最好选择已经完成的项目,以便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到了课程结束后,安排专门集中课程实训,让学生分组组成项目小组,讨论选择项目,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创造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艰辛与乐趣。另外,应注意根据学生具体的培养方向,确立最适合的项目。

(2)网站项目计划。网站项目的计划应按照项目开发的需求加以实施。确定项目以后,让每一组学生针对该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启发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该过程中,可由教师充当企业的角色,由学生向教师汇报自己所进行的关于项目需求的分析及收集到的资料。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起到指导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应事先对该项目内容进行定位,分析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任务,确保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时,不会定位过高。完成项目需求分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所作的需求分析确定项目的能力模块,并将每个能力模块细分为一系列小项目,学生根据课程的时间安排,结合项目内容编写项目开发计划书。

(3)网站项目实施。对于首次接触网页制作的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网页制作软件操作基础,就无法进行项目建设。因此,应在课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第一阶段讲授学生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为第二阶段奠定基础,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则是撰写网站开发总结报告,锻炼学生撰写文章的能力。在第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教授学生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其形成相应的具体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首先通过简单的例子讲解实际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新知识、新操作,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通过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第二阶段实施过程结合第一阶段学生具体能力的锻炼情况,根据所要建设的项目,按照项目计划书进行开发并完成设计。该阶段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实施的核心环节。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各开发小组的具体情况、具体要求及时恰当地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项目计划书中的各个开发环节,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项目的开发,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做好指导监督工作。如定期召开各项目组长会议,了解各项目组的开发进程;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技术引导和指导,收集各组遇到的难题,组织各组进行总结和经验交流,从中探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阶段实施过程该阶段的任务是在学生完成网站建设后,撰写开发总结报告,总结本次学习、开发的收获和经验,为下一次开发做准备。阶段性总结评价也是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和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都要对该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评价、总结,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巩固成果,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网站项目展示与评价。项目完成后,应对网站项目的建设效果进行展示,并加以讲解。在讲解展示网站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结合相应的网站项目评分表,形成学生和教师对该项目各自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应结合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参与程度、服务程度以及所起作用等各方面的表现情况。

课程一体化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课程;一体化模块式;设计实施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在学习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深入学习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处理的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性都较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推进基于工作岗位的财务会计一体化模块式课程改革就尤其必要。

一、一体化模块式课程改革给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带来新活力

一体化模块式课程教学改革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这无疑是颠覆了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传统的讲授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1、教学组织一体化,促进教师教学的主导性

要想有效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必须融为一体,即具有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改变了过去先理论后实践,甚至理论与实践教师不是同一人,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教学中,老师边讲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听边操作边讨论,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的教师的主导性。

2、教学场所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没有实践动手的机会,实现一体化教学后,将教室或实训室建设成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一体化实训室中边学边做,既可以感受到将来工作环境的氛围,又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一体,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教材业务一体化,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都是以文字来阐述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同学们根据文字叙述来编制会计分录,参加工作后,许多同学看到原始凭证不知如何处理,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一体化教学中,要将理论课教材与实践课教材构成一体,让学生明白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应该附有什么样的原始凭证,编制什么样的会计分录,这样,同学们对原始凭证的识别能力和操作能力明显提高。

二、一体化模块式课程改革在高职院校改革会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在一体化模块式要求下把财务会计课程分成若干个模块任务体系

在理实一体理念的要求下,通过校企合作等途径对职业岗位的分析与论证,以会计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将课程模块的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针对本课程确立出纳岗位、往来岗位、财产物资岗位、资金岗位、生产成本岗位、纳税岗位、财务成果岗位、会计主管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同时相应地设计出一体化学习模块,完成会计专业以工作岗位为逻辑起点的课程开发建设,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任务体系(见表一)。

2、在一体化模块式要求下设置基于工作岗位的财务会计课程的情景体系

针对课程模块的具体的能力要求,将完成这些能力的学习内容重构组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穿插在一起,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出发点。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实施体现,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

第一,要按照一体化教学的内容时序分别设计出和教学内容吻合的教学情景。在每一个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所担任的工作岗位和所要求的一体化学习任务是统一的,整个课堂的教学情景是唯一的,每一位学生都要担当教学内容所确定同一种工作岗位角色,完成该工作岗位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相关工作任务,这有利于一体化模块式教学的完成。

第二,要按照一体化教学的岗位联系要求设计出和岗位要求吻合的会计部门综合模拟仿真工作环境。在完成整个课程的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任务后,让学生在仿真的学习环境中,完成会计部门整体工作任务。通过轮岗实训,转换各个角色,让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是串联模块的重要环节,是一体化模块式学习下学生掌握理论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3、在一体化模块式要求下实施财务会计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任务

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体化模块式课程决定了其教学评价具有多样性,考核应在理论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加大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的比重。转变单一评价模式.淡化期末考试,建立多样化评价方式,具体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集中测试、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等,有条件的情况分下还可以对财务会计课程各个模块实施学分制。由传统的“重理论变为重实践”、“重结果变为重过程”,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设置考核方式是与项目教学的任务完全吻合的,通过训练与考核,真正使学生对财务会计的操作规范、操作流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感性认识。在集中测试时,注重模拟实操,如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完成模拟一个具有一定规模企业12月份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全过程。重点突出过程考核,编制出以下评定表(见表二)。

表三、一体化模块式课程改革对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课程一体化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 理实一体化 课程设计

目前,我国大力推行工学结合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倡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这一举措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职业院校主动迎合社会市场需求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基础课程的改革则相对滞后,课程设置未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课程定位到教学实施都存在不少问题。

以心理健康课为例,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课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发展性任务,不能突出教学改革中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要求。且许多用人单位在对技校毕业生的反馈中都特别提到:学生心理素质差,无法灵活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也缺乏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与抗挫折力。基于此,笔者尝试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于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课教学中,在工学结合背景下,一方面坚持心理健康课以就业为导向,与各专业相结合,以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组织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现文化基础课程的服务性和应用性。另一方面,保证学科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体现心理健康课程的基础性和通用性。

一、课程设计

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适应企业对员工基本素养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笔者学校设计了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主要贯彻了以下设计原则。

一是以现代文秘专业为基础,听取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构建培养计划,确定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二是以国家心理健康标准为依据,心理健康课程包括学习、生活、职业三方面内容,涉及自我认知、职场抗压、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知识。三是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以素质训练为主线,以相关理论知识为支撑,较好地处理理论教学与素养训练的关系,切实落实先进的教学指导思想。四是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设置企业情境,使课程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易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工作任务设计

心理健康一体化课程以工作岗位为依据,构建8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以若干个工作任务为线索组织课程内容(见下表)。每个工作任务结构按照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实践操作、问题探究、项目评价5个步骤进行设计,每个工作任务的内在结构紧紧围绕素质提升这一核心。

表 心理健康课程的8个教学项目及工作任务组成

项 目 工作任务

项目一:人生价值观培养 测评自己的价值观

两个工作机会,如何取舍

项目二:性格塑造 了解不同性格的利弊

测评自己的性格

刚到公司,学会观察与判断领导与同事的性格

项目三:压力与情绪调节 领导因其他部门的错误迁怒于自己

应对连续加班一个月

项目四:人际沟通 与新来的部门领导相处

处理与同事的冲突

向新客户介绍公司

项目五:印象管理 接待外宾

参加自助餐酒会

项目六:潜力开发 学习公司新引进的办公软件

参加新产品会

项目七:时间管理 同时接待两批客户到企业参观

三个部门的资料处理

项目八:挫折应对 出差半年,工作条件恶劣

部门矛盾众多,领导安排的任务难以完成

1.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确定现代文秘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岗位工作流程各环节所需能力,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构成,重点培养学生具有现代文秘岗位所需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技能,能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当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以满足市场需求。

2.学习任务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现代文秘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文秘专业实操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实践操作

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等方式,按步骤完成工作任务。

4.问题探究

针对实践操作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实践操作环节的理解。

5.项目评价

采用多元主体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弥补纸笔测试的不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教学项目的实施

下面以项目五“印象管理”中的工作任务二“参加商务酒会”为例,介绍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项目。教师要先向学生介绍工作任务结构的5个步骤,即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实践操作、问题探究与课程评价。

1.教学目标

自助餐酒会是商务公关活动的重要形式,公司文秘参加商务酒会是岗位工作的一项内容。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参加酒会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准备、入会和离场,且要给来宾留下好的印象,以便将来在商务上进行合作。因此,教学目标为:了解商务酒会的礼仪,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以符合自己的期望。

2.学习任务

熟练运用印象管理技巧,如穿着得体、仔细倾听、传达尊重、表达自信愉悦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录像并与老师讨论,了解在整个自助餐酒会过程中如何进行印象管理。

3.实践操作

(1)模拟自助餐酒会的场景,学生事先布置好场地,准备好食物与酒水(用塑料模型代替);

(2)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6~8名学生,每组分别代表不同的公司,每组安排1名记录员;

(3)学生穿着自己准备的服装出场,同学记录下小组人员的穿着是否得体、需要哪些完善;

(4)学生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学会握手、目光交流、互换名片的方式,注意运用倾听、赞美、积极反馈等技巧;

(5)模拟自助用餐,注意用餐礼仪,体现节俭;

(6)离场,与相关人员打招呼。

4.问题探究

学生了解参加自助餐的整个过程,包括穿着准备、准时到场、与会场人员交流、自助用餐、告别等;学会印象管理的技巧,如穿着方式、用餐礼仪、人际沟通礼仪等。

5.课程评价

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考核学生的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考核学生掌握印象管理技巧的情况。

四、教学体会

心理健康课采用理实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了技能训练与基础知识的结合,把职业素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融入课程设计中,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面向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对企业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了解得更加全面,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总之,心理健康课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师需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入手,树立任务导向课程观,将基础课程的构建与专业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建立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于专业背景的文化基础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辜东莲.工学结合课程有效教学的学习目标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