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创新;建设

一、企业创新文化的内涵

企业创新文化是为了适应高速发展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在创新和创新管理活动中创造和形成的,能够激励员工创新,逐渐使员工养成自觉创新意识,在不断创新,奋发创新,使创新成为企业员工的核心的价值观。通过企业创新文化来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新世纪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创新的核心部分是文化创新,其次才是技术和管理的创新。

二、企业创新文化的功能

1、企业创新文化的资源整合功能

企业创新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还有两方面的独特作用:

(1)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内部创新资源具有整合作用

企业内部存在着多种资源,首先是人力资源。企业创新文化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它有四个基本功能:创新导向功能、创新约束功能、创新凝聚功能和创新激励功能。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整合,最关键的就在于对创新人力资源的整合,对企业员工创新精神的重塑。在一个创新文化氛围中工作的员工,在工作中能体现自己的创新性,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职工创新队伍中的一员。创新文化教化出的职工队伍,能够使人和物质之间高效的、完美的结合,才有企业内部各要素、各环节、各方面的协调和互补,才有企业创新系统的高度的整体性、组织性。

(2)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

企业创新文化属于企业的特有的资源。它不仅可以整合内部创新资源,而且能促使内外部创新资源相互作用,实现内外两种创新资源的整合。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作为一种客观实在,不具有某一种企业独特的印记,由于创新的不完全性和创新的稀缺性,不同企业在获得创新资源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企业外部创新资源决策的前提是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分析,担负这一使命的便是作为企业特有创新资源的企业创新文化。所以,根据内部创新资源,包括企业创新文化的特点,去寻找、选择、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既是对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也是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的体现。更能突出企业的创新竞争优势。

2、企业创新文化的激励功能

企业创新文化的创新激励功能具有其他激励手段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它所激发的企业成员的创新积极性,往往成为企业发展的无穷动力,推动整个企业在创新上不断前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离不开创新,而作为创新的主体的企业员工,创新文化对其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创新过程对创新者来说就是一个激励的过程,创新者对创新成果享有高度的成就感。而这种创新成果必然也就成为企业的创新竞争优势。

三、企业创新文化的培育

企业核心创新竞争力的培育是通过积累、完善和整合企业各生产要素而达到的,但整个过程必须在创新文化的指导下进行。以创新文化为指导并不断完善和更新而培育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需要的竞争力。

1、营造开放、宽松开放的创新文化氛围

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包含硬的与软的两个方面。硬的创新环境建设是创新工作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环境条件,如创新所需的工具、设备、仪器,创新试验的条件、创新资料,信息沟通和管理方式与手段,工作场所及生活环境等。软的创新环境即企业内的创新氛围,这主要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和激发力量。大部分人愿意在有情趣、有事业目标和创新气氛的环境中工作,而不仅仅满足于完成例行公事。创新文化本身是营造这种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它提倡挑战性创新思维,鼓励广大员工对现实状态提出质疑,不断思考和创新,虽然企业为此可能承担一定创新风险,但企业这种创新文化氛围和对待风险与失误的态度会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并会以此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创新氛围良好应表现为企业员工个个努力创新,争取创新成果,企业领导者言传身教、大力倡导创新管理,并对成功者给予荣誉等创新激励。在对员工的管理中,创新管理将成为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手段。企业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借助各种沟通渠道,去倡导某种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即企业创新文化,使这种创新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被大家自觉接受,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使之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

2、实施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

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企业必须真正重视创新人才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的整体效应。而这就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良好的创新激励,不仅仅是物质激励,也不仅仅是给予赞赏和荣誉的传统式激励。而是赋予员工更大权利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加大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对员工实行终身教育,使员工不断获取知识和自学成材,以充分挖掘其潜能,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创新型组织。并使这些创新人才保持高昂的斗志,奋发创新,以此来使企业的永远领先于同行业。

3、构建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在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中,激励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当通过给员工设定一定的目标,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要来引导员工的创新行为。让员工分享企业的成功,也就是体现出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个人的收入与企业的整体业绩相挂钩的特点。这样的机制可以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因为企业的业绩增长会在每个人的收入中得到体现,而每个人每天的的努力又可以推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管理理念;企业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6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82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念,它表达了企业成员对整个集体的认同感,有助于增强组织的稳定性。在较深的层面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其外在表现则体现出企业的行为规范或经营风格。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沟通过程的积累,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会成功,一个成功的企业才可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如何构建企业文化?应当从制度化建设开始,制度化建设是企业文化产生的序幕,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才能保障企业领导者的思想转化为员工统一的行为。

1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不仅是一个谋利的机器,它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这种文化的建设和创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必须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培训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责任意识和工作意识。不同的工作氛围和不同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员工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软性实力的重要性是当前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忽视的。因此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工作氛围的创造,以企业文化来影响企业员工,从而提高他们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外国资本主义思想的入侵,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盛行,都是当前社会的负面精神,若是不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员工将不可避免地被这些社会负面精神所影响甚至腐蚀,这也是企业要重视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所在。单一的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是不够的,企业要重视员工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明确员工的利益,保障员工的利益,将员工与企业发展绑在一起,让他们明白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是紧紧关联的。

2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1 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

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内部管理质量的提高是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所在。企业的人员规模较大、企业管理涉及面较广、管理难度较大。若是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不和谐,没有创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那极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也无从谈起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内部管理质量,保证企业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度,保证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积极性,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从而产生更强的工作和生产能力并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2 企业文化能够加强对职员的管理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这种实力对企业职员的影响是潜在的。利用企业文化来协调职员关系,调动职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竞争性,激发职员的创造力,尤其是在当前企业管理放权的大趋势下,企业文化更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避免职员管理混乱。此外,企业文化对职员的激励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利用企业文化对职员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职员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形成一种群体意识,从而激励职员工作,刺激其工作积极性。

2.3 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社会认同感,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经营的根本所在,因为只有具备这两点,企业才会获得社会认可和关注,才能销售出更多的企业商品,赢得市场份额。企业文化作为企业软实力,对于企业品牌的创立和企业形象的树立有着巨大的帮助。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管理的途径

3.1 转变人事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事业单位若想占据更多的市场地位,就需要有良好的单位发展战略和计划方案,也就是俗称的“金点子”。“金点子”的出现需要事业单位高层的大方向指示,但更多的是依赖于单位职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但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中,将职员与企业工具相提并论,管理上也是将职员看作工具进行管理,职员被动地接受各种生硬制度的管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被压制。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已不适用于现代事业单位管理,现代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管理时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核心,将单位职员与单位工具区分开来,以提高职员的创造力、主观能动性以及发挥个性为人事管理目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去指导现代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是实现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认识管理转变的重要环节。

3.2 转变人事管理重心,树立人的管理重心

人事管理,顾名思义,其管理核心和管理重心应该在“人”。但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人”与“物”的管理地位相同,甚至“物”的管理更为重要。这也是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事管理最根本和最大的区别之一。现代化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重视对单位职员的管理,这种管理不是指只关注职员的工作效率,更多的是关注职员的工作状态、工作积极性。当然,职员工作效率也是人事管理的重要部分,当工作效率降低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励职员,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了解职员的诉求和意见,了解其心理状态,这有利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方向的调整。所以现代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必须以“人”为管理重心,重视对职员诉求的倾听和意见的了解,真正实现现代人事管理方式的优越性。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

一、前言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等。企业文化的兴起正是缘于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管理的发展需要发展的企业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只有把创新的基因种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土壤里,才会成长出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

二、要在秉承和发扬原有优良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创新

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相当于思想对于人。如果一个人再强壮但没有思想,那他只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而已。所以对企业来讲,为什么设备资金差不多,有的会发展,有的不发展,甚至有的设备资金都很雄厚但最后都没有发展起来,企业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思想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就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那么,企业文化就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员工的思想行为观念的变化去发展和变化。既然要发展和变化,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发展的方向性和措施。 对于企业来讲,特别是老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这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的改革与实践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展的,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也要与之相适应,不能采用不符合国情、企情、员工情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的基础要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历史背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三、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如何去创新地发展,适应一个个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呢?简单讲有下面几个步骤:

1.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实现创新,首先就是要有新的思想去支撑,要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符合科学发展的方式方法去创新企业文化。就是说对于企业来讲,要创新发展企业文化,首先要认识到位,然后才能措施到位。

2.要对固有的企业文化进行评估,在继承其优秀文化基础上创新

在企业文化的创新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洗澡水和孩子一块倒掉”。创新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应该分别对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客观评估。明确哪些是优秀的文化,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哪些是过时的文化,对企业未来发展起阻碍作用。

对优秀文化的继承首先要从理念开始,要对优秀的理念进行充分的继承,其次是继承优秀的制度文化,再次是行为文化,最后才是物质文化。

在继承过程中,必须注重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匹配和有机结合问题。在很多情况,四者之间是相互矛盾,而不是有机结合的。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四部分单独继承,而不是组合继承,把有矛盾冲突的都丢掉。比如,公司倡导的理念与所制订的制度之间不相吻合,存在明显冲突,在继承的时候不能简单把这样的理念和制度同时丢掉,而是应该对两者分别进行分析,分别看是否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只要有促进作用,就应该保留下来,没有促进作用的就丢掉。因此,最后的继承结果有四种情况:一是保留理念,废除制度;二是放弃理念,保留制度;三是修正理念,调整制度;四是放弃理念,也废除制度。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有效地创新

在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要着力深刻分析并解决在当今社会发展和中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国情下,特别是在经历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环境下,企业文化发展的不适应问题。

一要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进步,必然导致人们心理及行为模式的发展和变异。文化的渐进是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实现民族的、企业的新目标、新任务的必然要求。二要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企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企业在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人员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客观上会产生和要求不同的文化特点。三要重视个性发展。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我国企业自觉的文化建设刚刚开始,一般企业还不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更需要重视企业文化个性的发展。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某种优势,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四是着眼企业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要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为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精神的内容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一、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个性相结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邯钢人创造并推行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誉为“邯钢经验”。

二、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与发展相促进

1. 审视不符合发展需要的落后理念,果断摒弃、剔除。

2008年下半年,河北钢铁集团成功组建,在企业管控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河北钢铁集团提炼并形成了“四大核心理念”,对此,邯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主动对接,果断剔除或改进了包括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等在内的理念条目,迅速实现了与集团文化的协调统一。

2. 借鉴引进先进文化元素,加以创新、吸收。

2011年,在“建设国际水平现代化邯钢”目标基本实现,邯钢加快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关键时期。邯钢颁布实施了“十二五”《邯钢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对企业理念系统进行更深层次的梳理提炼,形成了新的理念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新的理念系统,内容上进一步体现了集团核心理念的指导作用,更加突出了符合卓越绩效模式,充分保障相关方利益的市场理念和企业责任,形成了导向正确、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色。

3. 激发内部文化活力,加以培育、规范。

新常态下,企业发展亦将全面进入改革深水区,其中的矛盾、问题盘根交织,新问题、新情况或将层出不穷。2015年,邯钢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在企业确定新的发展目标的同时,“改革创新”成为下一步工作的主线,市场化运行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文化建设,随之提出了建设“争先型”企业文化,构建邯钢企业文化完整体系的总目标,进一步把“替用户着想,为用户创造价值”升华为邯钢的市场理念;把“积极构建文化育成体系”作为现阶段的文化建设重点,大力加强市场化的行为养成与规范;把“打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支撑,积极打造幸福邯钢”作为激发职工认同感、获得感和归属感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多的职工为拥有邯钢身份而感到自豪。

三、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与管理相协调

新常态下,企业市场化的改革,离不开管理体制机制的转变。企业文化是不是先进科学,不是看言辞的华丽,也不是看能不能获得什么荣誉,最终要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加以检验,要在管用使用发挥作用。

邯钢在企业文化推进中,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实际,把延伸文化、专项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形成了一批提升管理水平的专项文化:在管理层面,陆续形成了以模块式推进为主要方式,以采用前沿管理技术手段为特征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各专业系统树立文化培育理念,进一步加强了具有业务特点的专项文化建设。系统创新部,以卓越绩效为载体,培育“邯钢模式”的管理文化;党群系统,整合竞赛资源,发挥竞赛作用,培育以争当河北钢铁航母“先锋号”为代表的竞赛文化;工会组织,以提升班组活力为目标,培育自主管理型班组文化;纪检监察系统,以领导干部和经营部室为重点,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教育引导,培育廉洁文化;安全系统,以“抓基层、夯基础”、“严格执行确认制”为重点培育安全文化,形成了精彩纷呈,管用实用的企业文化创新推进氛围。

四、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人本相呼应

1. 是让职工参与企业理念的提炼,增强文化的认同感。

企业文化的提炼过程,不是少数人闭门造车的过程,也不是专家学者生搬硬套什么模型的过程,而是所有企业成员共同酝酿的过程。从这点来说,企业文化又是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升华出来的、富有本企业特色的、反映本企业职工愿景和精神追求的文化阐述。邯钢在提炼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发挥职工群众的集体智慧,通过各种讨论、征集和比赛活动,调动每个成员阐述个人的见解,凝聚成团队的共识。例如邯钢厂徽的原型图案,就是来自自动化部职工的原始创意。

2. 为职工打造特色的活动载体,增强文化的向心力。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意义; 认识误区;措施

一、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特别是在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能够产生较强有力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是激励职工共同奋斗,企业文化均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

二、当前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路子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具体表现是:

(一)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一些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二)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

(三)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多数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为使企业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融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培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途径主要有:

(一)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以人为本

企业中蕴含着某种有价值的独特文化因素,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办或运行过程中都会有的因素。我们的管理者通常不会特别注意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善于培育企业文化的管理者,才会知道它们的价值,发现它们的价值,因为它们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要素。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些琐碎的积极要素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对于企业文化因素,有些管理者不认为那是从本企业孕育出来的,而是看重外部引进、移植。企业管理者通常认为:企业可以任意造就文化,甚至认为管理者自己可以造就企业文化,员工接受与否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关键。

(二)突出和依靠主体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企业文化诸多要件都按程序正确确立起来以后,必须通过反复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达到全员认同,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表现在领导者和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地实践企业文化的信条,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使企业文化不仅成为领导者对全体员工的要求,也同样成为全体员工对领导者群体的要求。

(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