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的意识形态

文化的意识形态

文化的意识形态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中国文化;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123;d61文献标识码:a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5卷

第4期许传红:意识形态视域下的中国文化安全

一、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两个使用非常广泛而且复杂的概念,人们在多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本文文化指狭义上的文化,即人类精神生产的要素和产品。意识形态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文化与意识形态都是实践的产物,都有凝聚作用,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影响。

(一)文化是意识形态构建与发展巩固的基础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产生的,文化产生先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产生、存在和消亡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文化在人类社会中不断传承和发展,而意识形态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阶级的出现而出现的。作为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的意识形态,它要受既存的、不容选择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积淀的影响,意识形态的形成或多或少地会打上既存文化的烙印。既存文化是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源泉,它为意识形态的构建提供既定文化水平的构建者和资源,决定了一定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特质和发展状况。在《论无产阶级的文化》一文中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这段话揭示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的形成与既定的文化密切相关,意识形态也必须在既存文化环境下进行选择和创新,不可能完全超脱于现有文化。文化既是意识形态构建的基础,又是意识形态发展巩固的根基,意识形态的发展巩固有赖于文化的承载与滋润。意识形态需要将自身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传送给社会成员,并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从而维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这个传递、内化的过程只有借助文化内在的亲和力与渗透力才能顺利实现。文化由于其与生俱来的兼容性和渗透性强的特点,使它在传播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辐射力,意识形态依赖于文化将它的思想观念以文化话语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从而形成社会共识,实现意识形态的导向、辩护、凝聚、动员、约束等功能。只有通过在文化领域实现认同, 意识形态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

(二)意识形态规制着文化的发展

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与发展巩固的,但意识形态一经确立就会对文化发展起到规制作用。李长春同志曾指出:“一定历史时期内,有什么性质的意识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主导文化体系与之相匹配。任何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思想体系的反映。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律。”2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核心及指导思想,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排他性,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对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在阶级社会里,文化是意识形态加以选择、改造和认同的产物,并受统治阶级所确立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意识形态影响、规范和制约着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统治阶级会把维护其意识形态意志的文化确立为社会主导文化,并以之为标准对社会现存其他文化进行整合和取舍。对符合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的文化给予鼓励与支持,对违背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的文化进行打压,意识形态规制着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在阶级社会里,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意识形态运用物质和观念的元素对社会制度

人们思想进行驯化和引导,使人们形成对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意识形态的认同,使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限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同时,人从出生开始,就处于既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并在既定的意识形态情境中从事文化生产,所以,他们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理所当然的受到既存意识形态的浸透影响,他们所生产出的文化也必然会打上一定的阶级意志的烙印。因此,意识形态通过文化主体规范和制约着文化的发展。

二、意识形态安全在文化安全中的地位

(一)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国家文化安全就是国家文化利益不受损害,国家文化主权不受侵犯。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安全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看,对内而言主要表现为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快速发展变化,资讯交流频繁,信息共享范围广泛,这客观上给在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占优势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和控制提供了便利条件。承载着意识形态的文化成为西方国家谋求利益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世界上不存在超越意识形态的文化,西方国家利用传媒优势将西方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扩散给他国,力求在全球化中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现实情况看,正如亨廷顿所说,当代世界文化冲突的基本动因,主要来自于社会制度文化的剧烈对抗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分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选择和意识形态认同上同西方的对抗并未终结,中国是西方意识形态颠覆的主要对象。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文化产业体系,掌握着世界文化市场的话语权,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攻势咄咄逼人,无孔不入。不管是从兰德公司1999年6月为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华策略,还是北京《华声报》报道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即可见一斑,美国赤裸裸地表明了针对中国的包括意识形态宣传与渗透在内的基本政策。西方对我国进行文化侵蚀及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就是要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瓦解中国人民的意志与价值观,彻底搞乱中国的文化,使中国放弃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改变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 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 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4。对当前中国来说,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明,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取消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就会导致社会中价值观的扭曲,从而引起人们思想混乱,价值错位,文化迷失,最终被资本主义“和平演变”。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社会文化多元和多样的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必须重视和提高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整合能力,应对亚文化、反文化等可能给整个社会文化系统带来的伤害,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二)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

国家文化安全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其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动,源于出发点不同,学界对文化安全内涵的界定存在分歧:有的侧重国家主权,有的侧重价值体系,有的侧重安全保障功能,但是,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出现的意识形态,是文化安全的核心,这个核心尤其体现在文化安全问题的由来和意识形态安全在文化安全中的重要性。20世纪40年代就有美国学者就开始认识到文化手段是可以穿越一切障碍的强大渗透工具。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中指明:“它要么成为精神凝聚力的源泉,要么就是混乱之源;要么成为达成政治共识的基础,要么就是冲突的祸根。”5文化安全问题是由不同文化异质性造成的冲突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和文化霸权现象的存在而导致的。世界文化是一个多样性的存在,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特点,文化的同质性可以使世界各民族文化得以交流和融合,文化的异质性则导致世界各民族文化冲突。在异质文化冲突和一国文化多元的状态下,具有一元化特点的意识形态能给一国文化建设提供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前进方向,还能发挥其作为特殊文化的凝聚作用,为维护本国主流价值观之主导地位的合法性和稳定存在,保护本国民族文化特质免受外来文化侵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意识形态安全在文化安全中的重要性来看,不管是将文化分

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还是将文化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在文化的各个部分中,其核心总是一定的价值观。任何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不仅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也是阶级社会的主流文化,如果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其社会政治制度将会动摇,其社会基本生活制度、语言符号系统、知识传统、宗教信仰等主要文化要素也难免会遭到内部或外部敌对力量的侵蚀、破坏,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

(三)意识形态安全是文化安全的有效手段

意识形态决定着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和选择,其灌输教育功能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有效手段。改革开放前,我国最大限度地发挥灌输教育的功能,通过禁止收听称为“敌台”的国外电台,禁止演唱称为“靡靡之音”的通俗流行音乐,禁止传看称为“毒草”的西方文学作品,严格审查和剪辑国外的影视作品,杜绝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影响等较禁锢的手段来维护文化安全,这些做法虽然后遗症严重,但是在当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文化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一直坚持意识形态的灌输原则,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维护文化安全起到积极作用。但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借助电子媒介、国际互联网等技术及各种途径,不断涌入我国,我国传统的文化安全维护手段大大削弱,加之缺乏文化安全意识,忽略灌输的功能,对西方文化在信息时代的高效传播性、渗透性警惕不高,未能形成系统的文化安全战略和预警机制,使西方文化扩张出现不可控性,导致西方文化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文化领域等不断渗透,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同时,由于我们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开发保护不够,传统美德受到侵蚀,使我国文化安全形势相当严峻。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就必须以灌输为手段,对国民进行广泛深入的文化安全教育,增强国民的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唤起全民族从整个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新时期虽然理论灌输的难度加大了,但是,如果我们能不断增强灌输内容的针对性、灌输的强制性与灌输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结合起来,就能有力抵制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和侵袭,保障和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四)意识形态安全是民族文化安全的保障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安全除了意识形态安全外,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成为不可回避的一大问题。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既经受着外部文化渗透和入侵的挑战,又面临近代以来传统民族文化流失和断代问题。所以学界有人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形势应从意识形态安全和民族文化安全两个维度展开,从这个意义上看,意识形态安全之于文化安全,它不仅是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文化安全的另一重要内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起到卫护功能,使民族文化免受外来文化侵犯,构筑起防止文化入侵与渗透的牢固防线。

意识形态虽然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它也具有继承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宗教的、道德的、哲学的、法的以及其他的观念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是不断改变的。但是,宗教、道德、哲学、政治和法本身在这种变化中却始终保存着。”6意识形态领域的有些因素,譬如道德风尚、政治传统等等,往往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依然有其生命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意识形态一旦确立,就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和排他性,一国总是力图使现存的社会制度所赖以存在的思想体系保持不变或使与之不兼容的思想体系发生变化,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和排他性能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卫护作用,因为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不能离开现实社会的物质经济关系,也不能与该社会的意识形态相脱节。民族文化可区分为与主流意识形态同质性、异质性和中性民族文化等类型。民族文化中有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相同性质的文化,如中国民族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诚信”观念、“和谐”思想等就属于同质性民族文化,也存在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性质既不完全一致、也不根本冲突的中性民族文化,如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孝悌观念等,意识形态安全能对民族文化与之同质和中性的文化起到卫护作用。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维护中国文化安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灵魂,是保证中国文化安全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一)增强传播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维护文化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困境并非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缺陷和危机,很大程度上,这种危机是在传播交往实践中产生的,因此,我们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要是依靠国家权力的强制性在推动,这种文化传播体制在计划经济与封闭时代,可以凭借我们国家政权的力量,迅速传播发展,具有极其强大的意识形态传播力和控制力,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意识形态很容易导致僵化且难于创新,随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人们思想观念呈现空前的多元态势,影响思想观念变化的因素不断增加,信息来源与信息传播途径纷繁复杂,原来通过企事业单位政治思想工作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 “主流”的传播力在今天已逐渐弱化,甚至失效,从而导致我国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遭遇了很大的尴尬。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信息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或民间的信息权力迅速增强,为意识形态传播打开了广阔空间。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应该适应新形势,提高信息传播数字化、影像化或感性化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在电视新闻、网站消息和手机短信等方面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以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增强民族融合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必然趋势,对各国家或民族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一学说如果离开各民族、各国家的具体实际,很难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初由俄国十月革命传入我国的舶来品,虽然它是西方思想的产物,但因其某些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有很大的相似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融入中国民族文化之中。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展现出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体现出其民族性,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中的“根性”并未确立,它在中国的基础并未像传入中国的佛教,经过长达800多年历史的文化融合后深深扎根于中国民族文化之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风韵,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扎根, 就必须充分考虑现实国情的需要与文化特殊性, 注重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文化特质、思维模式结合起来, 使之融入民族文化之中, 创造出既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风格和气派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只有真正融入民族文化之中,才能巩固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三)增强导向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当今中国,面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双重影响、外来文化的侵袭、舆论环境复杂多变的现状,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增强意识形态的导向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个体的多元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一元价值导向同时并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坚持意识形态一元化。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对于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改革开放政策的错误思想政治观点,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和攻击,必须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不能听之任之”7。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做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最大限度地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意识形态导向正确有力是党和人民之福,敌对势力要颠覆一个政权,扰乱一个社会,往往从意识形态领域入手,先扰乱人们的思想。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时刻关注舆情、民情,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通过解决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利益诉求,让人民大众有效地理解和

同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加强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以党报党刊和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多种宣传资源,着力构建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于一体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舆论引导格局,增强新时期意识形态的导向力。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5126.

[5]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潘嘉玢,刘瑞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霸权;意识形态;中国问题;虚化历史

一、抹黑中国现阶段的问题,企图借此消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国问题根源于中国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然后通过系统的整理而形成的。中国的问题以及经验是可以反映我们的意识形态的。目前中国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上,近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按照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生态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因为这种制度造成的结果就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最大化,这势必会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但问题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生产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那么究竟是什么缘故造成的生态危机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从学理上寻找依据的问题,如果这个中国问题处理不当,那么很容易由诘难中国问题走向意识形态的侵蚀。

当前中国问题最为严重的是表现在消费领域。当前的消费已经发生了异化,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消费不再是为了花费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异化为一种消费符号。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消费符号均是代表西方的产品,这就意味着西方价值观念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中国问题是中国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的反应,他们诘难中国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解我们的意识形态认同,为西方文化模式认同获得主导地位奠定基础。

二、污解英雄、虚化历史是文化霸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惯用伎俩

是文化霸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们企图磨灭我们的光辉历史,去掉我们的精神信仰,因为他们深知“欲灭其国,先亡其史”之理。

他们找律法之漏洞,以学术研究为幌子,行丑化中华民族历史之实。首先他们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并未发挥大的作用,反而是所领导的部队在抗战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理由在于在抗战中牺牲的将军人数多于共产党。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没有道理,因为那时候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实行军衔制度。其次,他们以寻求真实事实为幌子,对史料进行曲解误解。再次,恶搞英雄人物,丑化英雄人物形象。例如,恶搞狼牙山五壮士,说狼牙山五壮士生怕死,根本就没有跳崖,而是躲在山洞中。最后,污解领袖人物,故意放大领袖人物的缺点。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用文化大革来攻击我们的领袖人物,说同志是独裁者,他们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扰乱我们的信仰。总之者从唯心主义认识论出发,以寻求真实历史为基点,行虚化历史,污解英雄人物之实。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因为没有英雄就没有精神引领,当代青年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话,那就真的可能会变成没有理想没有信仰的一代,就有可能会向往西方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那么西方国家实行文化霸权的最终目的实现了。

三、“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是文化霸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迷魂阵

“历史终结论”兴起于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以80时代末苏联的解体为标志,达到了高潮阶段。以历史事件为载体,1949年T.H.马歇尔撰文对意识形态的终结作了政治意识形态上的提纲挈领的解释,后来,许多学者从学理角度为“历史终结论”进行诠释和辩护。如,英国学者艾塞亚・柏林,雷蒙・阿隆,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学者,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为代表,他们认为:“自由社会正在为一个几乎全面‘受控的世界’所取代,而在这种受控世界,意识形态辩护已不再必要。”[1]赫伯特・马尔库塞则认为:“先进的工业社会,由于它能支持经济富足和大众文化,所以已不再为有无产阶级意识的政治提供基础。”福山更直言不讳地说:“自由民主制度作为一个政体在全世界涌现的合法性,它为什么会战胜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各种意识形态,如世袭的君主制、法西斯主义以及近代的共产主义……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与‘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因此构成‘历史的终结’。换句话说,在此之前的种种政体具有严重的缺陷及不合理的特征从而导致其衰落,而自由民主制度却正如人们所证明的那样不存在在这种根本性的内在矛盾。”[2]这一阶段许多学者会认为“意识形态终结”,主要原因是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科技革命并迅速取得飞速发展,许多新兴民主国家也搭上了这趟列车,世界经济的复苏,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使得世界处于相对范围内的和平和发展,加上许多西方民主和人权取得不少进步,为了更好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他们用福利、民主、自由等幌子来欺骗和迷惑人们,掩盖其“政治意识形态”的目的。所谓的意识形态的“历史终结论”实质上是在其真正目的上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或者通过改变某些形式来掩盖其真正的目的。

西方意识形态的另一种神秘外衣――“文明冲突论”。继“历史终结论”之后,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由原来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直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原来的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意识形态激烈冲突由于两极变为一极而趋向终结,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由一极而逐步演化为多极趋势,为了维护西方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西方政客和知识分子,把西方意识形态披上新的神秘外衣,借文明冲突论来掩盖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统治。以塞缪尔・亨廷顿为代表,他指出:“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的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3]他们借口冷战后文明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和其他形式的冲突成为左右世界未来政治秩序的理由辩护,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冷战后渗透和统治其他国家、地区和文明寻找依据。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权利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4]“文明冲突论”既是新时期资本主义全球性扩张所引发的民族文化间冲突的一种预见,更是资本主义全球性扩张的一种意识形态渗透和霸权的表现。

总的来说,文化霸权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表现为努力推行西方文化模式,实行精神殖民;用否定我们的光辉历史,通过渗透“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企图磨灭国人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74.

[2][美]佛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代序[M].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异同点

中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但是又能以宽容的心态接受各种宗教乃至不同文化。在中国,儒家的正统地位,尤其是吸收佛道精髓的宋明理学,在元、明、清几代被钦定为官方权威思想,形成为定于一体的文化语境。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中国伊斯兰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伊斯兰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文化有众多一致,二者相互交融,在人们的宗教行为与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影响。

一、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意识形态的不同关怀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其教义中某些部分与儒家思想和精神相通,为穆斯林在中国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民族化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寻求与儒家相互认同、发展、融合的过程。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意识形态的不同,具体表现在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等方面。

(一)本体论

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强调严格的一神信仰,以安拉为本位,以人与安拉的关系为重点,强调对安拉的崇拜和顺从,强调人对安拉的义务,甚至把宗教信仰和功修视作人之本性;而源于农业文明和家族社会的儒家文化的主流,重视现实人生,重视人伦道德,强调家庭亲情,关注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精神。

中国儒家一贯主张是天命就存社会人事之中,不能离开社会人事谈及天命,只有搞好人事关系,才能得到上帝的赞许。近现代以来,对伊斯兰文化基本精神的认识更加明确,著名学者马次伯指出:“不尽人情,不合理性,不切实际,不可得而知的东西,违反了人性的需要的信仰,为回教(指伊斯兰教)所鄙视而认为异端。其基本精神,与儒家‘至诚’、‘尽性’、‘成德’、‘立本’的主张完全符合。不过回教更进一步,很具体地指出了人类对宇宙万能主宰的应有的态度,这就成为他宗教的本质。”

(二)认识论

就认识论而言,而伊斯兰教认为“夫正道之原,自开辟之初,乃真主自立,敕降天仙,……代已极,阐扬至道,道立纲常,而后有教。”即认为知识是由真主创立的,是人类不能企及的。伊斯兰伦理道德要求穆斯林爱真主所爱,恶真主所恶。然而中国儒家相信知识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它来源于社会生活。

总之,伊斯兰文化的核心是宗教信仰,儒家文化的重心则是伦理道德。“天即吾教所谓天地人物万有之真宰”,“天”即“真宰”,“天道”就是神道。

(三)人性论

关于人性论,伊斯兰教认为。至善、完美是真主安拉的重要属性,真主是“至仁至慈”、“至睿至善”、“至尊至大”的。人性的问题上,伊斯兰教认为人性具有善恶两重属性,一方面,人由于禀赋了真主的本性,人是天地问最高的典型,人具有最美的形态;但同时,人又是脆弱的、易受诱惑的,人具有作恶的趋向。

人性的善恶问题上,中国儒家在历史上有各式各样的争论,除了孔子以外,孟子、荀子、告子等都各有自己的观点。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认为“皆有善性,但当充而用之耳。”荀子性恶说却持相反的言论,他认为人性皆恶,不以礼义矫正,则不能为善。告子论性则称:人性易变,无分于善不善。他说;“食色性也。”求生存和求配偶是人类的本能,是天命之性。”但宋明以后,“理学家普遍主张‘人性二元论’,即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理学家所建立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结构,”代表了中同古代人性论思想的最高成就。

二、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意识形态的相同之处

“如果摆脱一元化的思维方式,从多元化的文化结构与宽容的文化立场来看,每一种文化或文明体系都具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而有其特色,从而也自然具有其局限”人类有着相同的本性,也有相同的人生问题或相似的社会问题,所以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必有相同之处。

儒家文化虽以人学为主,以伦理为本位,但儒家文化不绝对排斥灭道,儒家主流派不否定宗教,还把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和情感功能作为圣人教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儒家典籍不讳言“天”的主宰的意义。“儒家在积极关注社会人生的同时,并不否定天道。儒家虽不热衷于宗教,但主张适当保留宗教,而且把神道看成人道的继续和组成部分。”国家甚至把祭天作为国家宗教,极为重视。“天”字包含二义,一指形象之“天”,与地相对;一指造物之“天?,与物相对,是各教尊奉的最本根之存在。所以对于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共性解释应该“和而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承认东西文化的差别,另一方面主张文化之间应该保持和谐。

三、结语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第4篇

[摘 要]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文化包含意识形态,同时受意识形态的制约,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领域。文化的核心价值借助意识形态得以传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文化形式表现,意识形态的整合、渗透等功能借助于文化才得以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能够形成这种良性的互补、互动关系,是因为文化本身就具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叠的内容。在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上,晚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思考和借鉴。?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寄予厚望,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 发展 的活力,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里实际上已经涉及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那么,文化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精神文化,在探讨文化对意识形态的作用时,我们首先要澄清的是文化是否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问题。

一、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文化与意识形态是一种同心圆的关系,意识形态作为较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带有强烈阶级意识的特殊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约、引导、规范着文化的表现形式。虽然一定社会的 政治 、 法律 、 哲学 、宗教、道德、 艺术 等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但文化的外延要比意识形态宽阔。意识形态与文化之间有很多重叠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强烈的时代性等特征。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重要的体现是价值合理,而文化的主体部分即精神文化的核心和本质同样是价值观念, [1] 在价值取向方面,它们也存在着重叠。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观念领域,是由 经济 基础所决定的。因此,文化的内容是受特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而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阶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总是处于特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人们的创作和想象不能脱离开特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人们的思维方式受到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本质属性之一,文化生产不是自由的创造,它在客观上总是受到一定阶级或集团利益的制约,从根本上与阶级或集团的利益相关,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哲学、道德、法律、政治学说,只能是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生产。法兰克福学派的“ 科学 技术即意识形态”的思想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看似最具有审美特性的文学艺术同样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

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大都强调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在西方学术界被称为是马克思文学理论批评家中的“珍品”的伊格尔顿明确指出:文化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现实政治的问题。 [2](p43) 他把文学与生产范畴结合起来,认为文学生产的不只是技巧、形式、内容或消遣对象,从本质上看,它就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当代西方最负盛名的文艺理论家詹姆逊指出:“意识形态并不是传达意义或用来进行象征性生产的东西;相反,审美行为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而审美或叙事形式的生产将被看作是自身独立的意识形态行为,其功能就是为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发明想象的或形式的‘解决办法’。” [3](p67-68) 同时,从概念的归属来看,由于意识形态并不是实体性概念,而是以经济政治关系为核心内容并对整个社会系统产生强烈辐射与解释效应的观念系统,因此,我们无法撇开意识形态来看待文化。撇开意识形态的纯粹的“美”或“文化”现象是不存在的,因为“美”不可能完全脱离“真”和“善”而独立存在,所以审美评价和审美选择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无疑是一种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

语言学看似远离意识形态,但语言的构成、句法也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考察西方近百年来句法的变化时,弗罗姆发现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名词,越来越少地使用动词,几十年前的西方人说“我忧虑”,而现在他们说“我有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就是私有制使重占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入到人们的日常语法当中。 [4](p25-28) 晚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强调这一点,在伊格尔顿看来,语言绝非中立的符号地带,而是“布满了政治 历史 的灾变留下的疤痕和裂隙,到处散落着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地方主义以及阶级斗争的废墟。语言学问题总是政治语言学的问题,在这个领域,进行着宗主国征服者与臣服者、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地区与全国、阶级与阶级之间的争斗。” [5](p54) 可见,语言从一开始就是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东西,文学可以被视为是这种语言斗争的动因和结果。

在多数文学理论家看来,文学批评也难逃意识形态的性质,伊格尔顿就持这样的观点,他的论证也合情合理:既然文学理论的对象——文学已被论证为不是一个具有稳定文学本体的对象,而是一种意识形态,那么文学理论则是对文学这种意识形态的反思,其本身也必然具有意识形态性。他认为文学与文学理论无非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支,文学批评明显带有现实功利性和目的性,因此也必然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伊格尔顿自信地说:“一切批评在某种意义上都有政治性”,“‘纯’文学理论是一种学术神话”。 [5](p87) 所以他倡导一种“革命批评”,要求“批评”充分利用自身的固有属性,积极发挥应用的政治功能,真正成为改造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话语实践活动,也就是要求激进批评家自觉站在社会主义立场,使“批评”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一部分。

在我国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期,将文化仅仅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政治的附属物,把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看成是文化的唯一性质。而现时一些学者所强调的文化研究的中立立场就源于

1?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就是对社会关系和思想文化的聚合作用和统领作用,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不是将越来越多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排斥在外,而是将它们凝聚在自己周围,选择并吸纳非主流意识形态有益部分,引导并规范非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一主多样和谐不悖的意识形态格局,从而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 发展 。主要表现为从文化、观念等方面对不同的社会主体进行整合,以达成一种行动上的协调优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意识形态整合与军事征服和政权控制不同,不能主要依靠强力排斥和权力强制,而是通过思想交流和价值认同;而其整合功能是否发展或发展的程度如何,并不完全体现在对社会组织或社会成员观念的控制上,而是体现在社会成员的自觉认同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上。如果依靠政权的强力去排斥、反对非主流意识形态,不仅会造成思想观念上的“大一统”局面,而且会带来人们心理上的逆反,造成形式上的虚假认同,这样更加不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

从文化、观念方面的整合有多种方法可以利用,按照伊格尔顿的说法,至少有6种战略:宣传一种价值和信仰;对于这种价值和信仰作出自我理解;把它普遍化与中立化;批判反对它的、并与之相竞争的信仰;排斥反对它的、并与之相竞争的思想原则;掩饰社会现实(神秘化)。 [7] 我们认为宣传、解释、批判、排斥都是常见的手法,而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发挥文化的普遍性特性使人们认识、了解、接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的普遍性是体现在文化内涵中对 自然 、社会 规律 性认识的观念或思想,是一种真理性认识,这种真理包含符合人类需要和目的的价值理性。在这里我们需要去探询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相重叠的价值合理性,将意识形态所体现的阶级内涵与价值诉求转化为全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和意识,因为较 政治 而言,文化属于公共领域,以知识形态出现的文化具有相对的普遍性,一种裸地用政治权力来为自己辩护的意识形态是没有“公共性”的,也无法表现自己的普遍性,“为了展示思想上的普遍性,各个阶级必须在公共领域中,必须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必须在思想的斗争中展示自己思想的普遍性。” [8] 只有这样,才能拓展自己的统合力和影响力,既为政权提供合法性基础,也为提高政党的政治动员能力提供可靠的保证。

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积极成果,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不仅 科学 理论具有普遍性, 哲学 、道德、 法律 思想具有普遍性,文学 艺术 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再现实际生活中的一般的、典型的东西,所以也具有普遍性。说:“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 [9](p861) 文艺作品既要立足现实,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又要具有提升现实生活的理想价值,提供一种超越现实且具有鼓舞人心力量的理想,这才是它的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将千差万别的价值取向加以协调与整合,形成共同的价值导向。比如,文艺复兴时期优秀作品的反封建、反教会、反神权、反蒙昧主义的精神和理想,既具有阶级性、时代性、民族性,又具有超越阶级性、超越时代性、超越民族性的全人类性,这是古往今来一切优秀作品的共同特色。

在当代社会,有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还有文化的多元传播方式。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当今中国网络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日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宽松的网络环境使得网络文化异常兴盛,一些非主流或反主流的网络文化渐渐汇聚成流,对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弱化、价值观念的扭曲以及道德信仰的迷失三个方面。

1、导致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弱化

网络文化在现代网络技术条件下得以发展,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非法组党结社、签名串联等活动,恶意炒作热点、敏感事件,蓄意将个别问题普遍化等。再加上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少数人在网上借机抱怨、挖苦、发泄不满;部分不明就里的大学生网民盲从声援、对弱者深表同情;更有甚者打着“伸张正义”的旗号,在其中添油加醋,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就容易使大学生网民逐渐失去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和支持,动摇和淡漠,感情上疏远社会主义,导致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弱化。

2、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

在网络文化这个开放、自由、个人化的文化体系中,特别是在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自觉或不自觉的发生了变化,逐渐接受了以自我的发展和利益为首要的思想,导致大学生价值理性的失落以及价值观念的扭曲。西方的一些主流价值观念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网上广泛传播以及网络对个人价值的张扬,使得在大学生群体中,自由、享乐、自我、特立独行,反对约束等个人价值观呈发散式的体现;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严重偏移,崇尚自我、崇拜金钱、追求物质享受个人享乐,信奉自我中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3、导致大学生道德信仰的迷失

在网络文化中,充斥着西方各式各样的道德相对主义观点,导致大学生道德信仰的迷失。道德相对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独特性和个体对道德价值的自主选择、自由意志和主观能动性,认为一切价值是相对的、个人的自主的。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是与非、对与错、道德与不道德之分,使道德缺失了客观的、普遍有效的、统一的道德标准和评价尺度,而每个大学生又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所以都可以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作出在相对主义看来是合理的解释。一些自控力差的大学生更将道德相对主义作为他们不负责任言行的“保护伞”,再加上由于视觉和听觉的缺失及互联网的隐蔽性,使人们处于时空的隔离状态,令人感到不受约束、不受监视。因此,一些大学生网民做出了诸如网络谩骂、网络欺骗、等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在网络文化冲击下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

网络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因而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也将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并不能单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必须从社会宏观环境、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入手,形成教育合力。

(一)社会宏观层面: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

借助网络传播的力量,让马克思主义的声音进入网络文化的宣传阵地,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在网络文化传播平台上抢得先机,是在网络文化冲击下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首要任务。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就是要进一步充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尤其是要加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建设,以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各种社会思潮予以正面回应并加以科学评析;就是要学会运用各种新的宣传、教育形式使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深入人心,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生活追求;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增强意识形态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要加强和改善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控制工作;时刻关注网上舆论,适时组织写作队伍撰写文章澄清事实,维护党和国家的正面形象;加大对运营商、网络文化网站等的监控,严格审核涉及网络文化各方面的内容,从源头上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

(二)高校层面: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和教育

面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工作原则,结合地方、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战略目标转变,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教育主渠道,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宣传和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提高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坚持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切实加强教材管理,在讲台上和教材中不得散布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观点和言论。同时也要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及时地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在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青年运用正确的意识形态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其分辨能力,使其能正确对待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引导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提高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自身层面:提高参与网络文化文明程度

大学生要主动接受引导与教育,增强自身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养成网络文化道德意识;正确地运用网络文化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使网络文化成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工具;倡导他们用真、善、美的内容充实自己,自觉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大学生在接触网络文化过程中,要提高自律,要清醒认识到,不良网络文化不但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破坏政治生活,更毒害了自身的心灵,影响自身的成才。务必做到严于律己,在参与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政治敏感度,不能成为不良文化的推波助澜者,要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抵制网上反动、暴力和其他有害信息的传播,发现以上有害信息时要及时举报、主动验证、揭露谣言,共同营造和谐安定、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大学生要以“八荣八耻”为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提高“慎独”修养,保持网上网下行为的一致性,不能因为网络的匿名性而降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从我做起,不制造虚假信息,不传递虚假或可疑信息。

总之,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们只有正视冲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全面做好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工作,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为将来担负起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做好充分准备。(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贤群:《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德育管理》201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