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交际理论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精选

文化交际理论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第1篇

跨文化能力是综合的,多维的概念。笔者借鉴国内外多位该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根据高职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现状,结合我校外语教学开展的实践,深入分析了影响跨文化交际能的四大要素。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和实践

(一)重视文化对比,提高学生对异文化的敏感度

跨文化交际的内涵是:建立在母语文化的基础上,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理解和信息的交互。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和指导学生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以及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能够加深学生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异文化的敏感度,理解和尊重异域文化。当然,通过对比与反思本族文化,亦可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的理解,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对本族语言文化的负迁移。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教学材料中有关文化的信息和文化背景信息,进行“文化导入”,培养良好的“文化”学习习惯,不断地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

(二)鼓励学生选修“文化”类课程,唤起学生文化学习的内动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在课堂外鼓励学生选修学校开设的文化类课程,文化类讲座。引导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多元化的文化场景下完成实际生活,学习,研究等多文化交际的实际任务,从而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课堂外,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及推荐具有一定文化北京的影视作品的欣赏是弥补课堂时间不足,有些文化赏析无法延展的极佳途径。

(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技术技能

认识和知识在转化成技能时,才有其实在的意义。教师要不断创造和寻找适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指导学生完成成功交际以提高交际技术。在教学中,可开展有关于文化误解的案例的分析与辩论,从理论的角度合理过度到实践技能的培养。也可开展职场环境下的仿真跨文化交际场景,把跨文化培养合理融入技术和技能的培养,如接听电话的技巧,会议筹备以及沟通的技巧,谈判沟通的技巧,商务邮件交流的技巧,宴会礼仪的技巧等等。

三、结语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第2篇

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笔者访谈了开封市部分旅行社、景区和涉外星级酒店的负责人和员工,网络调查了开封市部分院校的旅游相关专业,对开封市旅游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开封市大中专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对旅游相关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目前,开封市有4所高校和2所职高(中专)开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导游、旅游英语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通过访谈和网络调查发现,开设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关课程的院校只有1所。这些学生大多数将成为开封市旅游行业从业者,而他们在校未曾学习过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的课程,对跨文化交际没有任何认知,认识不到跨文化交际在国际旅游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对其与外国游客进行跨文化交流,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上述院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工作,要尽快完善旅游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包括《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在内的跨文化交流课程板块。同时选聘既有理论研究基础,又从事过国际旅游服务工作的“双师型”教师任教,做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二)开封市旅游相关企业应着力

加强员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2011年开封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称”。几年来,开封市不断加强面向海内外的旅游推介和宣传工作,对旅行社开发国际旅游客源也有奖励政策。但从笔者调查来看,来汴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仍然较少。没有客源,就不需要服务,开封市旅游相关企业也不重视国际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笔者电话调查了清明上河园、开封府、龙亭公园和铁塔公园等开封市4家主要旅游景区,这些旅游景区居然全都未配备专职的外语讲解员。若需要外语讲解服务,就临时联系一些外语导游员。开封市1家大型旅行社的负责人也谈到,由于外国游客团队数量少,旅行社不重视外语导游队伍建设,多数外语导游的服务质量不达标。为此,开封市旅游局和旅游相关企业应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促使旅游相关企业加强国际旅游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开封市旅游相关企业(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涉外星级酒店)也要未雨绸缪,首先要配齐国际旅游服务人员,然后要加强在职培训,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考虑到旅行社对导游的松散型管理体制,旅游景区的外语讲解员数量较少,员工在职培训可以和开封市旅游局导游服务中心举办的导游员、讲解员在岗培训结合,安排在冬训时间,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项目,培训结束后一定要有考核,考核可以采取“以赛代考”的方式,也可以和开封市旅游局举办的导游员、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结合,针对外语导游和讲解员增设跨文化交际能力赛项。涉外星级酒店的员工管理体制不同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可以单独组织培训。调查发现,开封市涉外星级酒店一线服务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专或职高毕业,学历偏低。因此,对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若时间不允许,酒店可以考虑将培训时间分散在每周。在培训期间内应加强过程监管,可以设计一些通关测试,第一关不过,就重新来过,过了才能进入第二关,以增强培训效果。开封市旅游局举办的旅游酒店服务技能大赛也应增设跨文化交际能力赛项。关于培训内容,应由文化和历史方面的专家讲解中西方文化和历史,尤其是宋代历史和文化以及西方同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也应注意对比开封的景点和西方类似的景点,例如意大利比萨斜塔与开封铁塔。由外语专家和心理专家提升他们在跨文化旅游服务中的语用能力和移情能力,避免产生文化冲突。培训应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由过去的“经院讲授式”向“研讨式、案例式、活动式”转变,培训内容由“补缺型”向“挖潜型”转变,强调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开封市旅游局和旅游相关企业应研究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和奖惩制度,并将此项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力争打造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国际旅游服务队伍,提升开封国际旅游服务软环境。

(三)河南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改进

外语导游资格考试内容目前,我国导游员资格考试工作由各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河南省现行的导游资格考试规定,外语导游资格考试仅增加景点外语讲解环节,考察的仅仅是报考者的外语口语和翻译能力,而跨文化交际不仅涉及语用学(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而且涉及心理学、传播学等。因此,河南省应改进外语导游资格考试内容,增加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试,提高外语导游的“准入”门槛,促使有志于从事外语导游工作的人们注重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结语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第3篇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及其重要作用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根本上是一种素质训练,而非技能训练;是潜能全面发展意义上的education,不是training。相互理解才能正确建立国家与国家之间友好的关系、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友好关系。学习外语(英语、日语、法语等等)时,不仅仅在学习一门外语,也在学习如何跨越文化和语言的边界进行有效的交流。语言的成功习得有助于成为跨越中国和世界大桥的大使,能成为优秀的传译文化的使者,帮助世界上不同民族的相互理解。有些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的适应能力(adaptability),具备这些方面的交际者,就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搁置(suspend)或修改(modify)自己原有的文化习惯,去学习和顺应与之不同的文化习惯,并能创造性地处理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希望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够绽放自己的光芒,厘清自己的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尽快在文化多样化的世界交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

诸如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交往)、环境因素(地理等自然条件)、文化因素(语言观、非语言观等),还有心理因素等等都制约着跨文化交际和商务沟通。这里,我们着重探讨文化因素的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在商务活动中这些文化的差异甚至会造成不可预测到的严重后果,如谈判双方之间不信任和相互误解,都会致使生意失败和经济的损失。所以,在跨文化国际商务活动中必须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按着合作对方的文化价值规范行事。世界文化多样化要求商务交流中参与谈判的人员务必在异国文化的氛围中做到游刃有余。只有双方都能够互相学习并掌握不同文化的“禁忌”,才能使“矛盾”转化为“和解”,使“文化休克”转化为“文化复苏”,真正的摈除诸多种问题和矛盾。这部分着重讨论两个方面的差异性。

(一)非语言差异

广义上说,非语言交流覆盖四个方面的内容:时间语言(时间学)、空间语言(空间学)、身体语言(身势学)和副语言(声音的抑扬)。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交流在交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除语言交流外,我们还经常会使用身体语言(非语言使用的重要形式)进行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交流时要时刻注意身体语言的象征性,因为相同的身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下经常含有不同的含义,

(二)“大权距”和“小权距”的文化差异

权距(powerdistance)指的是权威的集权程度,在一个权距大的社会集权程度较高的文化中,等级(hierarchy)结构严密,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以下表格便于人们理解在“大权距”和“小权距”的不同文化下,人们对“等级”、“关系”、“权力”、“权力的使用”、“依赖”和“决策权力”的不同反应。以中国和美国为例,中国文化属于权距较大的文化。在中国地位象征非常重要,上级领导理所应当的认为拥有某种特权,喜欢被称为“老板”、“经理”、“主任”等等。和西方人人相比,中国人拥有较大的权力距离。相比而言,美国文化属于权距较小的文化。人们喜欢以“姓”称呼对方,在美国公司内部地位和等级差异化就被缩小了。公司职员通常认为自己和上级领导是平等的,可以同时为公司作出贡献,他们往往接纳不了“特权”的管理理念。

三、提高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针对上部分的商务活动中文化差异的讨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如下:

(一)教会学生“领会”的重要性

领会就是了解、认识事物并有所体会。领会了对方的语言和行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交流中产生的误会和误解,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真正能够领会对方的确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如果没有掌握对方的文化和行为方式,更不能领会理解他们的想法。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拉丁美洲和美国的两位教授谈论着自己的工作。在讨论期间,拉丁美洲的教授一直向对方靠拢,也越来越近。而美国教授却绞尽脑汁向后退了几步。显然,两位教授没有完全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文化。拉丁美洲人喜欢靠近对方,而美国人更加偏爱距离美,否则他们会感到不自在。

(二)课堂上集中讲解跨文化交际

案例并适当做出分析以话题形式为主导,引导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并要求学生写出总结报告。以角色扮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商务谈判和模拟商务报告的撰写。以商务场景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和西方人交流的技巧。不仅如此,课堂上还应该给学生灌输商务活动中的常用术语,以便掌握国际商务英语的实战技能。

(三)课外学习不断增加阅读量

以便加强技能的培训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老师要完善监督体制,确保每位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为了真正理解另一文化,仅凭课堂是不够的,人们得了解更多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你所了解的一个西方文化中的陈规老套印象(stereotype)。一个优秀的交际人不仅需要了解对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还需要掌握更多的新模式,就是人们所谓的泛华(generalization)。英国人喜欢带着雨伞,喜欢在公交车上读报纸等等都是人们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这些印象只是人们了解英国文化的开端,不应该只贪图一些常规的理解,还需要付出众多努力,习得更多关于英国人的习俗爱好,文化特性等等。

作者:杜丽娟王卓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第二篇

一、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起步于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后,对外开放极大地拉近了我国的世界的联系,自此之后,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方针,各种外资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同时我国企业在大步伐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培养一批精通商务活动中的英语专业人才就显得迫在眉睫了,而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萌发并逐步发展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始设置商务英语课程,仅仅在80年代全国就有超过300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到了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对外经贸大学率先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目前我国一共有超过了700多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或者专业,同时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层次也开始加快步伐。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在商务英语的培养上过分注重了和商务英语具体用途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的知识技能的训练上,教会学生在商务活动中学会表达,而忽视了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以及全球意识的培养,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往往只是单纯地掌握了商务交际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而缺乏对相关国家文化、思维的了解和掌握,简单来说就是缺乏跨国际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全球视野,而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商务英语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直接制约了我国商务英语的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的匮乏

教师在商务英语的教学和培养中的处于核心地位,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直视我国目前各大高校的商务英语师资,不少高校的商务英语的师资既然主要由传统英语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可能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商务英语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对学生进行商务英语方面的读写训练和教学,但是这些教师本身在我国接受了英语专业的学习和培养模式,在商务英语的知识方面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却缺少专业的商务英语所应有的跨文化跨国际交流的意识、思维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就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商务英语方面的知识的传授,但是却不能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有意识主动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和培养,这就导致了不少高校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缺乏必要的跨国际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严重地限制了他们的本职工作。

(二)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制依然不完善

应该看到,虽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在各个高校中设置商务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但是当时尚且在意识里还没有真正重视起商务英语来,当时的商务英语课程仅仅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课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到了2007年,我国才开始在高校中设置独立的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专业的商务英语人才,由于时间较为短暂,目前我国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尚且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方案、培养计划,各大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依然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中,再加上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对学生进行大班授课等的局限,在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往往重视了听说读写等的知识性训练,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的培养方面严重忽视,培养出来学生普遍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就不足为奇了。

二、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

以及全球意识的重要性在对学生进行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以及全球意识,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既是由商务英语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又是直面当前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而决定的。

(一)商务英语的自身的性质和特点

决定了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的培养。前面已经谈到,商务英语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其更多的是用于跨国际、跨文化的交际中使用的,例如我国企业在同国外例如欧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就必须使用专业的商务英语,语言学认为,一种语言和这个孕育这个语言的文化、思维方式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英语知识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在对外交际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商务英语交际中频繁出现的文化冲突

进一步促使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目前在对外交往中,已经出现了不少的由于不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而闹出的笑话,这些在对外交往中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出现的“误会”造成的后果可大可小,有的只是仅仅弄成了一个笑话,而有的则是直接造成了严重的经济上的损失,给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着未来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商务英语必将在我国同国外的贸易和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而加强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的培养早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三、商务英语中加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以及全球意识的有效措施

商务英语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在跨国际、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归根结底最终都是要培养一种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以及在工作中拥有全球视野的现代化人才,因此可以说,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以及全球视野,应该成为未来我国商务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前进方向和重点所在。

(一)加强商务英语教学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建设

要想进一步加强学生这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以及全球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进一步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师的选拔、任用上更加严格,尽量选择那些毕业于商务英语专业的高等人才来任教,通过各种措施例如加强教师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来加强现任商务教师跨文化交际的培养。

(二)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商务英语的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

努力组织有关专家等,尽快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方案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等,重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以及全球意识的培养,统一高校力量定期进行研讨、改进教学内容等,努力促进商务英语学科的建设,形成良好科学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等跨文化知识的积累

教师在商务英语的授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来加强学生对国外文化等的了解和掌握,例如引导学生阅读国外著名刊物,例如《经济学人》等,了解国外文化,有效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了解国外文化,例如对学生播放国外文化资料的幻灯片、影视资料等;创造良好的商务英语学习气氛等形式,有效加强学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意识以及全球意识。

四、总结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第4篇

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文化是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民族风情、乡俗习惯、价值理念等的传承与继续,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意识形态。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重要象征。语言作为一种载体,是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工具,文化对于语言这种交际模式及构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因此,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俩者又是相互补充的。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的传播又是以语言作为工具;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因此,在对高职学生英语的教育过程中,通过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差异,突破历史文化的局限性,巧妙结合文化与语言的相关性,利用英语这门语言,解决文化差异下的跨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如今,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使得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在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教育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只是授予语法、写作、阅读等专业技能,通过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因为英语四级或者六级的需求学习英语,却对英语失去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的交流更加困难。比如,在中国,人们之间表达亲切的方式会说“吃饭了吗”“去哪儿”等,而在西方国家,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则会让人感到尴尬,会被误解为打听他人的隐私,相反,他们表示亲密通常会以“今天天气不错”或者“hello”作为朋友之间的问候。所以,当我们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时,我们的举动或许会让他人感到尴尬甚至厌恶;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文化差异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让大家的相处更加和谐融洽。因此,对于高职英语教育模式的培养方式,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高职英语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这门语言提供途径和方向,进而提高学生对文化与语言的综合理解和对语言学科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符合国家新编英语教材的教学目的,适应国际主流,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修养素质。所以,在高职英语教育的培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国家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环境对每一位高职学生的迫切要求。

3.采取有效途径加强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1整合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对高职英语教材书的编撰过程中,编者都凸显了浓厚的语言文化氛围,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老师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和倾向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得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敏锐性得到很大提高。首先,老师在对课本教材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注重对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的讲解,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技能,对文章整体概述与理解;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工具。为加强高职学生对各国各地区文化差异的深度理解,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电影片段等方式解释教材中的某个词组、段落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环境,加强学生自主运用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文化交际理论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从驱动我国城市郊区化行为主体的研究视角出发,认为我国城市郊区化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作用的空间行为选择过程,并探讨了新经济时代南京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划与旧城改造、开发区与大学城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等均是推动新经济时代南京城市郊区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主要是指城市由集聚式发展转变为扩散式发展,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服务业、办公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关于城市郊区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以往大多是从制度改革、城市规划、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等宏观角度探讨,而城市郊区化机制应该是宏观(政府)、中观(企业)和微观(个人)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本文试图从驱动郊区化的行为主体的角度来探讨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方式,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迅速传播,它以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使世界经济重新组织,城市与区域空间重新构建[2]新经济的核心变化是由一个传统的以实际产品为基础的经济向一个以知识的生产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可以认为是一种明显的知识型经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已成为郊区化不可忽视的动力。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受新经济和全球化影响较为深远的地区之一,因此,以长江三角洲“三极”之一的南京市为例,研究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一、南京城市郊区化发展现状

南京市位于我国3大城市群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江苏省省会和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截至2002年6月,南京市域的行政区划由11区2县组成,市区包括玄武区、鼓楼区、秦淮区、建邺区、白下区、下关区,郊区包括雨花区、栖霞区、六合区、浦口区和江宁区,其中浦口区和六合区处于长江以北。改革开放以来,在旧城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住房商品化改革等政策推动下,以城区人口、工业企业和部分城市功能向郊区扩散为主要内容的郊区化现象开始出现。

南京城市郊区化主要表现为工业郊区化和人口郊区化以及部分商业的郊区化趋势。工业郊区化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污染扰民企业的搬迁为主,它们往往是被城市环境要求的压力所迫而外迁,同时,在外迁过程中对企业进行改造;二是以经济结构调整为目的的企业外迁,它们外迁的主动成分比较大,大多数是规模较小的市属国有企业从2000年初到2003年底,主城区累计迁出工业企业达到114家,迁出工业用地面积达97034万m。,大大改善了以往主城区人口过密、交通紧张、房屋陈旧、设施落后和环境质量恶劣的状况,并使城市用地有所调整,土地利用率有所提高。在人口郊区化中,主要表现为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虽然城区的人口密度在大多数年份都有增无减,但随着城区原有部分人口向郊区迁移,对城区过密的人口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使整个城市人口分布趋于合理。此外,随着人口和工业的郊区化,商业郊区化的趋势也初见端倪。部分商业如便利店、仓储超市、大型专业店等开始在城市郊区的交通要道或大型居住区附近集中,如在江宁区的双龙街附近就集中了许多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包括麦德龙、百安居、家乐福等大型仓储、家居、装饰建材超市。

二、城市郊区化驱动的行为主体

城市郊区化动力机制除了传统的制度、政策(如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及户籍制度)作用外,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使经济运行主体多元化,政府、企业和个人都积极参与了经济发展以及城市郊区化进程[3]。鉴于此,驱动城市郊区化的行为主体应当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见图1)。

(一)政府

除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住房商品化制度改革、旧城改造等促进城市郊区化之外,地方政府还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扩大可经营的土地面积,如2000年以来南京大规模撤县设区,兼并了周围的江宁县、六合县和江浦县,使其市区面积扩大了3702krn。,这些被兼并的县(县级市)大多成为具有强劲发展活力的城市新区,成为城市政府推动开发区、大学城、房地产聚集的热点板块。行政区划调整导致了城市郊区范围与郊区化进程的急剧扩张。为了提升郊区的土地价值实施城市经营,许多城市政府将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共设施布局在郊区。同时,通过制定多种政策来促进郊区发展,如对开发区内的外资企业实施零地价甚至补贴地价、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促进郊区就业的增长与经济的繁荣。

(二)企业

企业区位迁移和投资行为对城市郊区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导致了城区土地“退二进三”式的功能置换,促进了城市内部土地结构的优化,城市中心区产生的排斥力(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和郊区产生的吸引力(低廉地价、有利区位、广阔用地等),使大量的企业向郊区扩散]。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高度化所带来的产业布局大调整,城市郊区已集聚了大量从城区转移出来的传统产业。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又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广泛的活动空间。在我国,设立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以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外企进入。此外,随着人口的郊区化,许多跨国公司投资于零售企业,它们在城市郊区的交通要道或大型居住区附近纷纷兴建大型购物中心,推动了大城市商业郊区化的进程。

(三)个人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郊区化是以政府干预为主导的(如住房商品化改革、因旧城改造而导致的城市居民的被动郊区化),这是区别于西方国家郊区化的不同之处。郊区普通商品住宅开发相对于城区同类住宅往往价格较低,这对于城区人口尤其是工薪阶层有较大的吸引力,一些在城区工作的人员便选择在郊区购房,从而促进了人口的郊区化。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居住观念的转变,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郊区新概念住宅的开发建设及其优越的环境、完善的社区配套设施、便捷的交通使得一部分居民倾向于在郊区购房。此外,家用轿车缩短了主城区与郊区的通勤距离,一些城市富裕阶层在郊区购买第二住宅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新经济时代是南京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除了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旧城改造等经典郊区化因素以外,新经济因素对南京市郊区化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的产业空间,如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居住环境和城市富裕阶层的需求而出现的许多新概念住宅建设,以及以大学城为主的高级竞争性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一)城市规划和旧城改造

在新经济时代,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和一种参与全球性竞争的战略经营手段以及反映地方政府业绩的工具。城市规划的意义也实现了从传统的安排国民经济、社会生产的手段向现代的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政府公共政策的飞跃[6]。南京总体规划都市圈城镇结构为“主城一新市区一新城”,即主城,东山、仙西、江北3个新市区和大厂、新尧、板桥、龙潭、雄洲、永阳、淳溪7个新城。“一主三副”的城市格局以及南京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成为郊区化进程中的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7]。此外,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旧城改造和市政建设也导致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外迁。随着南京地铁1号线建成,以及地铁2号东山出口的建设,进一步拉近了主城与郊区的空间与时间距离,使其与主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愈加畅通,进一步推动了城市郊区化进程。在建的地铁1号线南延232程又将使江宁与主城区之间实现无缝联系,主城区的232业、居住、教育、科研、市场、旅游休闲等功能将进一步扩散到江宁区,大大促进郊区化的快速发展。

(二)大学城和开发区建设

大学城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寻求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自1987年南京大学自筹9100万元在浦口大学城征地56.67万m。建立新校区,拉开了浦口大学城建设的序幕以来,南京市又先后在市区的东部和南部兴建了仙林大学城和江宁大学城。这3个大学城规划占地面积60km。,在校学生规模约37万人。大学城的建设大大增强了其对人口的拉动作用,高校学生、教职员工等在此聚集,将进一步带动房地产、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逐步扩张的态势,进而分担主城区压力。大学城的建设还打破了城市原有的布局范式,大大延伸了南京城市的骨架,形成了现代化城市新的卫星城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南京的郊区化进程。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创新,知识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是新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产业空间,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大大促进了城市郊区化进程。20世纪90代以来,南京先后建成了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江宁开发区,江宁开发区内又包括江宁高新技术开发区、江宁N-学园和华商科技园。开发区的建设引起了人口与产业在区内的集中,加快了城市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城市的郊区化进程。

(三)跨国公司的投资

经济全球化使得产业、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速度加快,弥补了其资金和技术的缺口。我国政府关于开发区的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跨国公司的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人口集中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郊区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江宁开发区创办10多年来,已累计引进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瑞典、韩国、台湾、香港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个项目,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39个,世界排名前500强企业已有35家进区,累计投资总额超过85亿美元,累计实现合同外资50亿美元,实现到位外资35亿美元[8]。目前,园区内著名投资企业有福特、西门子、菲亚特、日立产机、百事可乐、爱立信等。除了工业企业落户开发区外,许多外商投资于零售企业或仓储式超市。由于城市郊区拥有广阔而价格低廉的用地,吸引了如麦德龙、百安居、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在郊区的交通要道或大型居住区附近集聚,反过来又推动了人口及其他商业企业在此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繁荣。

(四)房地产业的兴起

近年来,南京市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据统计,“十五”期间,南京市住房市场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达27.62,开发投资总额累计达1021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37倍,形成了河西、秦淮、仙林新区、江宁、江北等十几大板块。房地产开发商针对低收人群体在近郊建立普通住宅,针对富有阶层在远郊建设高档别墅,通过错位开发与经营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使其盈利最大化。在郊区板块中,江宁板块尤为紧俏,1992年江宁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土地价值攀升,房地产业高速发展,集中在岔路口、百家湖、东山镇、民营科技园和将军山等5大板块,约521万m。。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居住环境和城市富裕阶层对住房的要求,郊区出现了许多新概念住宅,形成了以百家湖花园、湖滨世纪花园、中国人家、翠屏国际城、江苏省高级专家住宅园——江南文枢苑为代表的组团式开发居住群,成为南京房产市场的一个热点地区和高尚生活社区。郊区因出现许多楼盘而形成的大型居住区,为人口在城市和郊区间的重新分布创造了条件。

(五)个人消费的促进

随着南京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居住观念的转变,居民也逐渐由被动郊区化向主动郊区化转变。郊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完善的社区配套设施以及便捷的交通使居民越来越倾向于在郊区购房,而且由于家用轿车缩短了主城与郊区的通勤距离,使得主城与郊区的联系更加便捷,一些城市高收入者在郊区购买第二住宅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经验数据也表明,当一个城市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人口居住的郊区化现象会比较明显。我国主要大城市的人均GDP大都超过了3000美元,2005年南京市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居住郊区化已很明显。从居民购房需求上看,近5年内,南京住宅销售近27万套(3068万m2),二手房销售近21万套(16l1万m2),共计近48万套,大约1/3的南京市民乔迁了新居,改善了居住条件。因此,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居住观念的转变,个人在城市郊区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成为郊区化的行为主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