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艺术设计

文化艺术设计范文精选

文化艺术设计

文化艺术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商品的艺术价值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艺术价值的追求,并有效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企业的经济调控、建立品牌认知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化是发展的根本,创意则是支撑企业前行的动力,文化创意产业在追求商品质量的同时,强调了文化艺术的价值。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命力的延伸。因此,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推动经济发展,而且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全民艺术教育的普及都具有深远意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方式,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全民的艺术审美水平。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艺术与商品的有效结合,强调创新与个性,使商品与艺术设计完美结合。可以说,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灵魂,加强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及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强调产品的创造性、艺术性等审美要素,对艺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本质是设计师利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将普通的事物加以改造,最终实现文化艺术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现阶段艺术设计在文化产业中普遍存在,如影视、新媒体、广告设计、时装设计、文字排版设计等。如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中,“创意胡同工厂”是在旧城改造的基础上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出的创意产业文化园区,体现了具有文化底蕴的古城风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设计风格已不能满足企业与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文化、艺术等元素用于产品设计中,也能使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商品逐渐成为企业的品牌标识。文化创意产业抓住了人们对美的追求,赋予了产品文化内涵。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有效满足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对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产品与艺术的结合,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的文化实力与形象。文化创意产业将会带来无限商机,但是在带来商机、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也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设计师要不断提升艺术设计的创新意识,丰富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更好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

三、当代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与应用

艺术设计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产品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创意,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同时能够提高商品的艺术价值,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因此,提高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是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生产具有独特创意的产品对企业品牌的认知、企业形象的树立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论述艺术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策略。第一,在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和地方风俗,提高艺术设计的核心竞争力。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命力的源泉,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淀。在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对提高产品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建立品牌认知、树立企业形象,设计师应该在融合各国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体现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族文化是特色,应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习俗是一个地域的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和认知,消费者会因为习俗的影响而去购买某种商品。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传统艺术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对商品的需求。设计师在艺术设计上应该不断探索创新,运用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图1)。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打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创意产业,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二,注重个性化创造,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21世纪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创意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意产业发展的成败。创意人才是整个创意产业的核心。不断丰富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提升商品的艺术价值,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培养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师的专业技能,提高其创新能力在市场营销中非常重要。企业领导应该注重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其专业技能,提高其创新意识,培养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同时,在艺术设计环节上要注重个性化创造,这是决定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如何使产品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实用需求,同时满足其对艺术审美的需求,是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三,将本土化设计与国际文化相融合,提高个性化创新能力。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应从本土文化出发,构建具有当地文化特点的艺术设计产品。本土化设计不但能够在本地发挥地理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也能够突出重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本土化设计对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土化设计并不代表闭门造车,而是强调本国的艺术特色,设计师应该将国外优秀文化艺术与本土文化相融合,提高个性化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的优势,从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深圳国际中心创意产业园(ICC)的Logo设计,以中国“五行”的概念作为设计原点,用国际化的设计手法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图2)。第四,注重产权保护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并不容易被复制,但是创意产品是非常容易被模仿的。一旦有一种新的文化创意产品进入市场,那么后来的相似产品就很难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对创意的不断复制获取利润的,如外观、图像、动画等。但是如果缺乏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创意随时都有被抄袭的可能,那么创意公司就得不到预期的利润和收益,对设计者也是很大的打击,在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消极影响。纵观世界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完善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才能顺利进行。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目前还不太完善,很多企业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稍加改动,就生产投入市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被其他企业恶意模仿和复制,主要是因为缺乏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相关部门也缺少必要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虽然我国现在对于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完善,但是笔者相信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将会日益完善,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保护也会逐渐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是发展的根本,注重艺术设计的个性化创造,将文化艺术与商品相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艺术设计的创意水平直接影响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艺术设计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深入探究文化创意产业中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提高艺术设计创意水平,对提高企业品牌认知度、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当代设计研究范式转换[J].四川戏剧,2016(2).

[2]高开辉.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关系初探[J].包装世界,2016(4).

[3]俞鹰.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4]尹立娜.我国艺术授权产业与产业提升策略[D].山东大学,2014.

[5]贾宇希.文化创意产业下工业产品中的生活美学[D].吉林大学,2016.

[6]刘研.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文化产业接轨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

[7]曹宏,刁艳飞.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中我国艺术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6(3).

[8]祖令.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反思[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2).

[9]周斌.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思考[J].装饰,2010(1).

[10]侯黎鹂.新媒体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J].滁州学院学报,2016(3).

[11]周师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1).

文化艺术设计范文第2篇

(一)缺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继承观

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下来的历史积淀。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各种文化思想的交融以及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国人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越来越低,到这很多文化传承开始出现断层,民族文化与民族信仰岌岌可危。尽管现代国人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也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但是缺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继承观,就会导致精神的空虚。同样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创作来说,在动漫创作中过于追求现代化以及泛西方化,对于传统文化中艺术创作方法、技巧、形象、构造、色彩等未能有效地利用,不能够对传统文化中多种多样艺术形式和元素进行传承,动漫创作中文脉缺失严重。

(二)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洞

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创作中,创作形式被认为是动漫创作核心,而题材内容则是次要的。这种片面的观点导致了当前动漫界认为只要与民族文化沾边的动漫就是民族动漫,用民族风的形式进行人物塑造以及动漫形式就是民族动漫的发展方向。这一错误认识就导致了中国现代动漫在形式上达到了民族化的要求,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上却远远达不到,造成大量的肤浅、片面民族化动漫作品的出现。中国传统动漫强调动漫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将中国传统绘画作为动漫“中国风”的表达形式。在造型上多讲究写意和黑白色彩的对比运用,用线条去还原人、物的本来形象。而现代动漫作品过于追求西方动漫艺术的夸张的造型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外貌特征,这就导致了中国现代动漫作品越来越失去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三)满足不了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人对于动漫的要求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其审美取向逐渐从传统形式的审美风格转变为现代化气息浓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现代作品讲究快节奏,观众能够通过欣赏现代动漫作品缓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工作压力。而中国传统动漫作品注重寓意的表达,在观众观看动漫作品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因此其创作形式过于注重说教,创作思维模式上较为固定和僵化,满足不了现代人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现代动漫创作缺乏创新,多沿用传统动漫的创作形式,导致动漫作品形式上显得僵硬和呆板,内容上缺少轻松、诙谐的幽默元素。尤其是是对于现代的“90后”、“00后”,其接受的西方思想较多,他们更倾向于欣赏时尚、新鲜的现代艺术作品,而对于传统说教式的动漫作品认可度较低。

(四)缺少本民族的文化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地区的文化开始融合与演变,文化产品的顺势倾销和价值观念不断向全球渗透。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文化发展相对强势,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冲击也较大,尤其是对于我国现代动漫作品来说,西方文化的强势渗入导致我国动漫民族化元素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现代动漫呈现出被西方动漫同化甚至被其取代的困境。例如风靡一时的《我为歌狂》动漫作品中,其整体人物造型、情节构造以及表达形式多采用西方动漫的方式,而中国元素只是其装饰的外衣,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我国很多动漫创作者过于追求西式风格,丢掉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

二、促进传统文化和动漫艺术设计创新性融合的策略

(一)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华文化传承

不仅仅是通过口耳相传或者是文字记录来传递、传接中华传统文化的民俗内容。更重要的是传承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是一种“传递”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演变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历史积淀与文脉传递,因此对于动漫创作来说要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化汲取中要注重以下特点:①多样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通过多种多样的传递方式来进行传递,其中包括诗歌唱诵以及音乐表演、戏剧、舞台剧等肢体行为表演、书籍文字记载以及观念意识传承,因此在动漫创作中要注重对于不同形式的文化作品的吸收;②发扬性。中华传统文化也不完全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动漫作品创作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元素,摒弃将那些消极否定的文化元素。

(二)促进神话、历史等题材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

动漫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文化艺术,因此动漫的创作要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能够针对出特定时期观众的审美观点。面对当前中国现代动漫作品中创意不足的现象,应该从传统的题材以及内容入手,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表达形式结合起来,促进神话、历史等题材与动漫艺术设计的结合。将中华民族文化中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文化载体用动漫的形式传递出来,深层挖掘传统题材,将其赋予鲜明的时代含义,将其蕴含的精神实质、思想感情、表达线索等深层次的内容用现代动漫艺术展示出来,让观众在观看动漫作品的同时,能够深受动漫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感染,从而增加动漫民族化元素。

(三)增强动漫艺术的创新意识

对于中国现代动漫发展来说,将民族传统与现代动漫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与鲜明、快节奏的现代动漫表现形式联系起来,可实现中国现代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增强民族动漫的创新意识,提升民族动漫在国际动漫市场的竞争力,在中国现代动漫作品创作中应该深层次挖掘传统元素,将《沉香救母》、《大闹天宫》、《白蛇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一大批传统文化作品搬上动漫银屏,将创新性的理念贯穿整个创作过程,大胆创新动漫题材,将先进的动漫创作技巧、手法与作品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中国动漫产业在新时期泛发出新的活力。

(四)注重传统文化美德与动漫艺术设计

融合动漫作品的创作目的不仅仅是让观众欣赏到精彩纷呈的动漫作品本身,而是让观众在欣赏动漫作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真善美等积极向上的思想传递给观众。因此对于动漫作品的创作来说,要注重对于传统道德的弘扬,通过塑造的具有优良品格的人物,能够向观众传递正能量。例如以中国二十四孝故事改变的动漫作品《中华德育故事》,其通过动漫的方式将郭巨、董永、黄香等孝子的感人事迹呈现出来,从而对于年轻的观众心理产生较大的触动,从而对于父母更加孝顺。因此动漫作品在创作中一定要注重与传统文化美德的创新性融合,将传统文化中孝顺、忠诚、诚实、守信等美德元素用动漫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心灵上与观众产生真善美的共鸣。

三、结语

文化艺术设计范文第3篇

文化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它是由人们长期创造而产生的,是历史的沉淀。东方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大一统的中庸思想里面潜伏了上千年,这样文化中的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中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来表现中国艺术。中国人历来以含蓄作为美的标准,着重道德和理性,大多数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而不是物质方面的。在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直接、张扬,西方文化表现的也比较侧重理性,从根本上去认知世界,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改造,让世界能够与人相适应,所以西方在设计上更注重物质方面。由此可看,中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实是各有所长,有一定的互补性。例如,中国园林更加注重自然化,追求的是和谐的、含蓄的,有意蕴的设计。而西方的园林追求物质化的形式,从它的人工和几何形式布局体现出来。所以,在东西方环境艺术上体现出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不一样。

二、中西方哲学思想差异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中西方因文化的差异和历史背景,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东方的文化被儒、道两大思想主使着,这两大思想对中国的建筑园林,室内景观都有这深刻的影响,注重和谐、内敛、礼仪与含蓄的传统儒道文化下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阶级性、和谐性和隐喻性的特征。如在空间上有的等级尊卑有序的礼制,尤其以皇宫宫殿布局最为显著,而且在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这样的阶级性空间布局结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且中国人在建造建筑是多用木材,也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间的亲和关系,质感温和、温润而有内涵,从取材上就体现了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观念。中国古代建筑还会渗透神秘的风水观念,这其实就是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诉求。西方国家与中国相比,西方人多信奉宗教,在当今世界上广为流传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具有主导性的宗教思想作为西方的传统哲学思想,对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基督教为例,西方建筑文明里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基督教的教堂建筑,受其思想影响,建筑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使人也有飘然欲升的意向。这也是表达对神的崇敬与敬仰。在西方主要以和谐形式作为美的思想标准,在室内中的空间设计上强调要宽广宏大,力求能够达到超人的空间尺度,突破实际条件的限制。通过相比,可以看出中国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和自然界的息息相通,体现人是自然界中包含的一个部分,而西方的建筑通常以超然的尺度和巨大的体量强调出建筑艺术的崇高与永恒感。

三、从美学思浅析中西方环境艺术的影响

中国美学思想在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形成尊崇自然、追求清净无为之下的重景重情,情景交融思想,使其具有诗情画意一般的环境氛围,而且在造园中讲究虚幻、含蓄、步移景异,追求含而不露、扑朔迷离的美学思想体验。在空间上,无论规模宏大的皇城还是简单的房屋,它们都追求对称形式,就算在窗户与门的安排上也会遵循这一原理,体现了我国建筑追求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美学特征。空间在大小上也追求适可而止,并且明确的指出了空间的大小要适合人的尺度,如明末清初时期修建的故宫与最为代表的明式家具就可以看出其思想的影响。西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追求人工美,布局十分严谨,连花草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呈现图案美原则,西方这种刻意追求的形式美来提高艺术的高度。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华丽是多数西方建筑的重要指导思想,雕刻与壁画是西方建筑物上不可缺乏的一部分,而且西方建筑在建造空间的形状设计上主要采用几何形状,追求几何图案美,如直线、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如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罗马角斗士表演区就是椭圆形。在园林的设计上遵循主从分明,重点突出的特征,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给人呈现出秩序井然、清晰明确的感觉。比较中西方由不同的美学思想下呈现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西方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的。

四、结语

文化艺术设计范文第4篇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1.1图形的运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图形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通常将图形依附于某种建筑装饰载体,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并且传递了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整合的体现。在设计过程中,图形的选择要符合建筑使用目的,并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中国文化体现了谦虚、厚积薄发等特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通过中国文化形象设计图形,图形的运用可直接借用,或将具体图形抽象化后运用,通过图形的运用可直观的表达建筑情感,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

1.2情感的表达

隐喻是环境艺术设计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可应用于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中。在室内布局过程中,巧妙地使用艺术陈列品或者具体的图案,可蕴含一定的文化内涵。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蕴含的文化和带给人的心理影响给予了更多关注,因此情感表达成为建筑设计师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利用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组合因素,来诠释环境本体以外的人类情感,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独特作用的体现。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

2.1自然环境与色彩的搭配

人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对自然环境的美有着客观的认识和真实的追求。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环境艺术设计通过一定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体现影响人的情感表现。色彩具有多样性,不同色彩会对人的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正确的色彩运用,可促使人们的感情升华。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要承认自然界中所有事物均是相对、统一这一理念,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运用与自然相近的色彩,使建筑融于自然,缓解人的压力。设计师应对色彩正确的把握,除了要重视自然生态色彩的选取,还要综合考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正确分配色彩的强烈或者浓郁,体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美感。

2.2自然环境与文化的融合

传统文化在古代建筑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能够给人以亲切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很多设计师忽视了这一设计理念。事实上,自然环境与文化的融合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情,因此设计师除了要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外,还应结合我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手法,实现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结合。在古代建筑中,檐柱的设计除了具有稳固作用外,还从屋角等细节上体现了建筑的整体美以及其与周边事物相融合的特征。而现代建筑由于受到多种原因影响,严重忽视了周边环境与该建筑的结合,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文化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这也给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带来了新的压力。要求建筑师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要进行多方面考虑。首先,要认真分析我国古代建筑设计的风格,分析其蕴含的文化,借鉴优化的设计方案。而在引进其他设计方案时,要考虑建筑设计的目的,确保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的结合,最终呈现出完美的嵌入型结构。总之,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获得人们的认可,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总结

文化艺术设计范文第5篇

一、文化是设计的基础

设计是物态文化的一种,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而社会需求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设计的产品是一种物态文化,而设计的方法是一种行为文化,设计会带来新的生活并且相应地产生新的制度来对人类的行为进行约束,设计的理念就是精神文化,因此说文化是设计的基础,现代的设计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某种特殊的需求,是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不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这些要素均在产品设计、服饰设计、建筑设计、城市建设、工艺品设计等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在今天的社会,新的功能要求、新材料、新技术与新材料层出不穷,各种文化相互影响。

二、传统文化是民族特征艺术设计源泉

传统是文化的伴生物,是历史对文化的认可,是生命的延续,在传承过程中,就是世代相传的情神、制度、风裕、艺术等一个动态的积淀过程,是作为动态的文化中的稳定因素,真正的传统体现并存在的人们的精神之中。传统是内在潜意识的,而文化是外在的、显露的,由于设计离不开文化,要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就更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是现在设计形成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设计源泉。正因如此,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吸收传统文化元素,才有可能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

三、传统的文化是形成具有民族特色设计的基石

文化的地域性在同一时期也有着千差万别,由于不同地区的人文思想、民族习惯及经济情况、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等不同,这些文化背景对设计都起着不同的作用,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设计的基石,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在其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相互争辩、相互融合,并且在艺术设计长河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延伸,对设计师而言是很有必要的。设计中创新是前提,但继承并发展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甚至在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中找寻能够激发的灵感,是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的作品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符合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四、设计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催化剂

设计是当代社会和文化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也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它是一个时代的经济基础、社会意识、文化艺术的集中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新设计是在全面接受了现代技术、信息化、时代潮流变化、科学技人工智能化、数字化的广乏运用的影响下进行的,新材质的出现和设计手段的多样化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所以在一定的社会范畴中,新技术的产生往往会带动设计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思考,逐渐形成新的相对统一的社会格局、新的文化背景、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审美观等,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文化的不断的加速的累积和发展,以便进行继承、弘扬和发展先进的文化,因此优秀的设计对文化是有推动和加速作用,同样具有民族特征的优秀作品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积极的催化作用。

设计是文化的载体,设计中所包含的不只是外在形态,是一个时代的影子,所以设计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文化蕴涵在生产、创造、教化和交流等具体行为模式中,文化的表现与发展需要运用这些行为中的特定符号,而设计正是人类创造和运用符号去实现生活理想的具体造型行为,因此,通过设计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设计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环境和谐、、倡导环保意识、引导良好习惯、传达健康理念等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