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资源概论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精选

文化资源概论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3]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性行为,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超级秘书网

3.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29.

[2]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J].法学研究,2007(6).

[3]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12-22.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近年来,“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实施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一种探索。“水利水电工程概论”(以下简称“水电概论”)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大一新生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介绍水利水电工程的对象和任务、历史成就及发展趋势。学生通过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够奠定大学期间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在“水电概论”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打破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2],针对既能传授知识又能挖掘课程思政元素[3]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创新了教学方式,应用效果良好。

1“水电概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1.1水利与人类文明——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就是文化自信。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大禹治水等传说。其中,大禹改堵为疏、因势利导而成功治水,形成了以科学创新、大公无私等为内涵的治水精神。东汉时期我国就开始利用水力机械,创造出水排和水磨用于农业生产。四川都江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留存年代最久远的水利工程,其以无坝引水为特征,守护了川府之国。这些都印证了水利工程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水电概论”课程教学中以水利与灿烂的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将我国从远古至现代社会在水利资源利用上的智慧与贡献挖掘出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水利史,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1.2水利与生态文明——理论自信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人和水不断斗争的发展史。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水问题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水脏、水浑、水多、水少等新问题愈加突出。将水资源高效利用对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的作用融入“水电概论”课程教学中。同时总结都江堰、三峡、新安江、小浪底等古今水利工程在生态保护和调节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水利工程不可替代的综合功效,不断增强理论自信。

1.3治水与治国——道路与制度自信

在我国,治水与治国始终密不可分。中国历来都是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历代善治国者都高度重视兴修水利、河防治理。古人的“因势利导”、“疏堵结合”、“天人合一”治水思想与理念,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党的四中全会提出“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这一命题,从治水角度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相关数据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治水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如举世瞩目的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农田灌溉面积增加了45倍,水电总装机容量增长了971倍,供水能力提升了5倍。中国用仅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与9%的耕地养活了近21%的人口,实现了从饥饿到温饱再踏上小康的历史性转变[4]。这些都离不开水利的发展,离不开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制度。因此笔者将我国治水成就与中国社会制度的必然联系讲授给年轻学子,用水利发展的事实教育学生要坚定制度自信,以及水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无疑对激发学生专业自豪感,稳固专业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

2“水电概论”课程思政元素的应用

2.1案例式教学

为了让学生能深刻理解水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笔者采用了开发式、互动式的新教学方式。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并进行分组,采用多媒体设备展现图片、动画等,让学生能直观感受水利的魅力,不但极大地丰富了教材内容,而且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笔者以大禹治水作为案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课前布置自学任务让学生分组制作PPT了解授课内容,挖掘故事中的水文化内涵。课中安排每组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其他组观摩,再点评讲授以巩固知识点,唤起价值情感共鸣。课后开展小组协作,深化案例知识,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创新、大公无私的大禹精神。在讲授生态水利工程时,笔者专程赴深圳调研生态海堤建设,并通过照片和视频讲授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工程建设中,并在案例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增强学生生态水利的理论自信,同时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塑造的关键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2启发式教学

“水电概论”课程安排学时较少,教学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多地需要学生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笔者在教授中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性。在介绍水利概念时,先让学生分辨水利中英文表达哲学含义的区别,启发学生说出水有利的一面,而英文只是表达水资源的概念。在此铺垫上再讲授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我国深厚丰富的水文化底蕴,同时推荐学生阅读专业必读书籍——《水文化教育丛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水文化价值。这无疑让学生的专业信心和文化自豪感倍增。

2.3体验式教学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笔者带领学生走进广东省最大的水利枢纽——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实习,让他们近距离接触大型水利工程,了解前辈的艰辛付出和厚重积淀,并充分了解防洪调度。在水资源调控、水力发电和船运方面,水库大坝水电站的生态文明作用非常显著。其中最重要的水资源调控,满足了人类文明发展对水资源的最基本需求。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知和文化自信。

3“水电概论”课思政元素应用效果

3.1加深了课程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及言行举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深入挖掘水利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由浅入深地通过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将较为枯燥的专业知识与党和政府的规划、社会发展需求联系起来,不仅使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丰满,让水利学科发展脉络更为清晰,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同时也展示了传统文化魅力赋予水利的时代内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古老的水利文化与灿烂的中华文明存在必然联系。

3.2稳固了专业思想

水利行业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社会认知度不高,往往造成大一学生转出率较高。因此,学校在入学之初,就安排“水电概论”课程学习,通过思政元素的挖掘,加强学生对水利的认识,并让他们了解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这对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固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近几年新生转出率也大大降低。

3.3丰富了课程内涵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水利建设对全局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仅加深了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以及领导关于水利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水电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给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不断丰富了水利的精神内涵和物质内涵。

参考文献:

[1]高鸣霞.课程思政在“国际结算”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3):57-58.

[2]刘印房,基于协同学的“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路径[J].高教论坛,2019(4):13-16.

[3]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把握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N].新华每日电讯,2011-02-10(003).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实效概论课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现出较强的政治性特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紧密结合,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课程。针对全新的育人目标,以及新时代下产生的全新的社会矛盾,概论课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使理论课发挥其重要育人作用,高校教师进行了具体的探索,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方兴未艾。从目前具体的实践来看,概论课教学改革已经取得进展,但是面对办好思政课的目标,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还需要开展对课程教学改革方面进一步的思考。

一、概论课程面临的改革困境和矛盾

(一)社会快速变革与教材内容相对固定上的矛盾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教学活动,有着完整的教育体系,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思政育人功能,不同课程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职责,因此在教学层面各有侧重。概论课主要是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主要观念和内涵作出分析,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认可党的理论和政策,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针对这种课程定位,概论课教学的着力点应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并根据在实践中产生的新成果、新战略、新政策[1],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紧跟理论、实践发展的步伐。虽然概论课在新时代背景下,教材内容经过几次的修订,汇集着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但是这门理论课程,还难以将党的全新理论及时反映到课程内容中。这就造成党中央各项工作实践的持续推进,与概论课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上的矛盾。加之,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下,高职概论课课时安排普遍不足,在教学实践有限的条件下,教师难以完成教学内容扩展,使学生所掌握的内容不全面,概论课实施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二)理论内容和现实诠释之间的矛盾

概论课不但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特点,还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层面,对发展社会主义进行探索与实践。因此,概论课不是一般性的理论内容介绍,也不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的总结,而是以现实为基本,重视历史和理论的结合,阐述在不断发展阶段,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理论内容。针对这种特征,课程教学需要在传递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诠释现实的矛盾,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而,在新一轮的教材内容改革后,新版的教材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形成科学认识上,有着理论性较强的特点。这种特征为概论课教学带来理论解释上参考的同时,也对教学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要求概论课教师要明确课程承担的育人责任,厘清概论课和其他思政课的差别,避免在教学内容上出现重复和重叠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立足于实际,直接面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为学生解决现实矛盾提供理论指导[1]。然而,由于现实问题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利用抽象的理论解释复杂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对概论课中的理论内容理解不够深刻,或者思考的角度较为单一,会弱化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使理论知识的应用效果降低。同时,对于学生而言,面对复杂的理论内容,学生难以掌握应用于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从而降低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造成课程理论传递受阻。

(三)教学方法单一和学生个性化需求间的矛盾

教学方法是高质量达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也需要有着独特的创新性。特别是面对成长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群体,他们受到开放性社会氛围的影响,有着个性化的追求,以及较强的个性特征。面对网络多元的信息,学生接触的知识量庞大,传统相对固定的课程内容,已经难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概论课丰富教学内容,并整合网络资源,以全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但是,分析当前概论课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着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从整体上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仍占据着主要地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概论课中应用的频率不高。部分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及较少的课时,难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新颖的新型教学方法,而是利用更多的课堂时间传递理论知识。这就造成理论课变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理论内容,表现出兴趣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态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难以保障知识的传授效果,也很难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用以解决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导致概论课育人实效性不高,课堂效果不显著[2]。

二、概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面对党和国家赋予思政育人的重要职责,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明确概论课在育人层面上承担的重要任务,以终身教育理念的全新革新,来促进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其次,概论课教学改革凸显其在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地位。概论课是思政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在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且时空跨度较大,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需要宣讲新的发展理论,又要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统筹好以上教学难点,需要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借助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实现知识的高效传递。最后,概论课教学改革是提升育人效果的现实需要。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转型发展带来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新兴媒体多元文化的相互博弈,使处在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和独立性的特点。面对这种现实情况,概论课教学也面临着吸引力不高,课堂话语权威性降低的矛盾和问题。落实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的全面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是提升育人效果的必然选择。

三、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一)优化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体系,增强教学活动吸引力

为进一步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发展,应积极落实“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储备、技能水平、个性特点、思想意识等个体差异情况,采取层次化、差异化设计思路,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可将教学目标设置成高级、中级、低级三个层次,低级层次应设置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为目标,设置趣味性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了解概论课知识而非刻意安排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中级层次应让学生获取知识逻辑性,适当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高级层次应设置拓展式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概论课专业知识与理论精神的同时,巧妙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另外,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后,应根据教学目标优化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来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提高概论课教学质量与效率。在具体实施阶段,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可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在网络中搜索与概论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最好是生活实例、真实案例、史实等。将其整合汇总,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导入课堂,有利于将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简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概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还可通过融合教材内容导入一些国内热点新闻话题、著名历史人物等,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分析,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概论课主要内容[3]。

(二)积极引进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环节若是仍采用传统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等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主动深入学习,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因此,应针对新形势下学生学习特点、个性偏好、学习发展需求,积极引进多样化、符合学生学习行为与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第一,积极引进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微课、小组合作、情境创设等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教师提前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提炼出来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慕课和教师发送的学习课件展开自主预习,提前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需要讲解的重要内容。然后,在课件制作环节,应强调理论分析,保证授课内容精炼,内容应准确复原当时历史场景。到了课堂教学环节,应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短小精悍的教学微视频,配合背景音乐在课堂中播放,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真实还原当时历史情境。之后再积极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互动与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围绕教师播放的教学视频展开交流,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讲想法,大胆创新。第二,采用史料教学法。针对现实问题选择与现实社会发展状况相符的历史资料,导入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深入剖析典型关键的历史事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当前形势与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比与思考,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应积极把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契机,明确认识到网络是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围绕教学内容与目标,开辟与专业学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第三课堂”—网络学习。网络学习具有超越时空、随时随地、每时每刻开展教育活动的优势,应充分借助学习强国、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平台展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比如,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专题教学活动,以线上直播互动形式教学;开展主题讨论活动,由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起主题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最新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展开主题讨论,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课内外对接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所学知识吸收内化

开展课内外对接的概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完全吸收内化,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成为自己的精神内核。一是可通过积极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集中观看《伟人毛泽东》《开国大典》《邓小平》《周恩来外交风云》等影视片段,引导学生系统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历史背景、人生哲学、价值观与理论创建过程。将缺乏情感要素的文字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科学理论呈现在学生面前,进一步增强概论课理论讲授的亲和力。三是开展主题演讲大赛、辩论会、情景剧等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上台发言、演讲或辩论,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对概论课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四是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到当地或周边革命旧址、遗址等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调研,了解我国革命历史、开放历程与现代化建设成果,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五是带领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农村,了解“三农”现状,加深学生对党的农业政策的理解与认识。

四、结语

概论课作为思政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以及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发挥的重要育人作用。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全面革新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核心目标和根本方向,使理论的传递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教育改革的引导下实现全面的变革。同时,积极构建全新发展形势下的课堂话语权力,使教师能够提升自身的引导力,保障学生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能够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根据现实的发展目标,使概论课不但在理论知识讲解上发挥作用,还能培养出立场坚定,富有责任感的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岳素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专题教学的若干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20,20(3):109-112.

[2]张睿.基于超星“学习通”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性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2):95-97.

[3]委华,苏平燕,薛小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7):55-57.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4篇

艺术概论是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概括地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侧重从美学、艺术学和文化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介绍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与鉴赏方法。是研究艺术及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与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艺术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提高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探索《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有效化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因为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学要反映新时展的脉搏和旋律.最终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和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性的优秀人才。因此,推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是推进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前提。

2、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建设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将过去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一教学模式拓展为利用网络资源、网上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依据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纲要和书目较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来选择学习内容,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感官的有效刺激。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学会学习,促进全面发展。面对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艺术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艺术概论的教学改革就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既能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又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真正使吉林艺术学院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

三、《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设计

1、实施“分级”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艺术学院分为表演类专业、造型类专业、综合类专业、成人艺术学习等。不同专业类型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即使同一类专业中也有着细化专业的差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专业特色,进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概论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2、在教学目的上,不再片面强调建构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而是强调学生能通过学习艺术概论这门课程.能以所学艺术原理分析、解决具体艺术问题,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教学中,没必要按教材逐章节讲授,可以选择同学感兴趣的艺术问题,将艺术家的人格与艺术现象密切结合起来,把艺术作品也艺术家的创作联系起来。将理性化的艺术理论教学与感性化的艺术审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将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观看有价值的艺术多媒体资源包括有教学意义的影视资源,展开分析讨论和交流互动,使学生通过心灵、情感,包括人格的渠道进入到艺术发展的生命流程,感同身受优秀中外艺术家人格力量的浸染与震撼。使学生在对中外优秀艺术家的人格精神、审美形象和情感世界的全面把握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丰富教学实践,有组织地进行学生的展演活动和各专业学生之间的展演活动的互动。包括学生的展演活动的互相观摩和学生各专业的交叉。

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弊端,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及发展趋势,改革被动的、陈旧的教学方法。重新建立新型教学关系,改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方面的矛盾对立态势和敷衍态度。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帮助学生产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索,形成深刻的理论思辩,使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全面发展,以新颍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回到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学功能。引领学生寻找知识海洋中的航标与源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术视野和思想视野。

(1)、建构和谐教学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这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重要,其实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为了改变紧张的教学气氛,更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更好完成理论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他们宽容和理解,多进行赏识和鼓励。艺术概论课堂对艺术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有共同关注的对象,能更好的拉近师生的关系,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

(2)、采用理论讲授与声像结合的教学方法。

艺术概论教学,可以利用学生们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形象教学辅助理论讲授的方式,来逐步形成学生理性思辩的思维模式。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进行声象展示,优化教学视听环境。这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艺术概论》教学长期以来因脱离实体而导致的对艺术对象描述及分析的“苍白无力”,学生对其理解易产生盲目性和偏差性的情况,又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欣赏到优质的艺术作品,并使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运用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美的鉴赏与分析,并据此引导学生尝试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动手撰写艺术创作申述和艺术作品品评等文章.以达到艺术基础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效果.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增强其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同时也了解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在艺术实践中运用艺术理论加以引导。

(3)、网络教学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个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平台。艺术概论课程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只要条件许可,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网络艺术概论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方式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网络上对学习内容的讨论更自由,更开放,也可以有让更多的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刺激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思考。但网络教学缺乏对学生的约束,需要学生自觉学习。所以通过网络化实验教学配合原有的教学方法,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形式要有集中,有分散;有讲授,有讨论。

(4)、实践性教学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可以把艺术理论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使学生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发现艺术理论的一些规律,使其学习到的内容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比如艺术创作理论、艺术作品理论、艺术接受理论等完全可以和学生的写生、演出、创作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要从生活走进课堂,又要从课堂走向生活。并从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学习,拓展学生思维,使其理论学习成为其真正的能力。当然实践性教学要信赖于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并要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实现的。

4、建设更新“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与内容。

“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材的更新建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信息传播的瞬间化,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化周期越来越短,学生在校期间所接收的专业知识常常在若干年之后就开始面临更新,为此。抓住教材内容的建设的十分重要.重新撰写一部既能体现艺术学科的整体风貌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符合不同学生文化背景和兴趣特点的艺术概论教材。力求使新编的艺术概论教材切实能达到:突破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突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会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文化资源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告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特色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广告学专业立足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的同时,还应辅之以人文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这样才能满足广告行业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专业信念。因此,广告学专业应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点,着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助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崭新格局的形成。《广告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的入门课,是为培养和强化学生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开设在大学第一个学期,这一时期正是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期。因此,本课程将根据一年级新生特点、专业方向特点及未来职业素养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贯穿于《广告学概论》课程教学中。

1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广告学概论》主要通过讲授广告活动的过程及规律,包括广告发展演变的历史、广告运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广告活动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广告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系统掌握进行广告活动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深挖广告原理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课理论知识和教书育人相结合。课堂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物质性、量变质变、对立统一等哲学思想与广告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紧密相联,着重从传统文化、广告哲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广告价值观等角度出发,寻找每章广告学知识点与思政教学的契合点。例如在《广告创意》一章中,以广告创意中的中国风为题,在向学生传授广告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广告传播自觉性等。另外,通过剖析优秀公益广告作品,以指导“战疫主题”创意为切入点,发掘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元素,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效果。

2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在《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面,重点是研究课堂思政教学、在线微课思政、课后自学思政延伸、翻转课堂以及思政教材建设等多层次、多维度相结合的思政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嵌入《广告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资源、评价设计中,寻找与课程知识的交融点,挖掘学科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2.1实行多种方式的课堂思政教学,将广告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相契合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抛砖引玉,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进入广告人职业素养的浸润中,形成正确的中国广告价值观。

2.2借助立体化教学手段,从课程知识和课程思政的双目标出发,制作《广告学概论导学》微课及《广告与思政》微课,在线上网络教学中体现思政教育,实现线上与线下思政教育的结合,利于学生线上自学延伸,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2.3进行课后自学思政延伸及学生查阅、整理文献,总结完成广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广告学学科发展与应用、实践技能与广告应用、综合实践设计等知识技能,或涉及综述的思政作业,使学生的广告学职业素养得到深度浸润与升华。

2.4在线上、线下及课后自学思政的基础上,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以汇报、演讲、提案、问答及讨论的方式分享学科成果及思政体会,实现全员、全方位知识与思政的深化巩固。

2.5在思政教材建设方面,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是“马工程”教材,分别在每章节设计学科发展或设计思政综述与实践的预习作业,将广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社会责任交融等思政教育常态化,形成思政理念体系化。

2.6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QQ教学及思政反馈信息辅导平台等衡量教学效果,例如通过期末考试思政附加题的回答情况、教师及学生思政教学统计情况、对学生思政综述汇报评价、学科发展与应用演讲评价、模拟实践设计提案评价等,衡量教学思政效果,并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

3模式特色及反思

3.1《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特色。首先是线上思政自学延伸,这个方面需要依助教学团队制作完成《广告学概论》慕课;同时进行线下的课后自主学习思政延伸,根据每章内容的思政综述或学科应用与进展作业,涉及广告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界、广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课堂教师抛砖引玉的基础上,学生团结合作,查阅整理文献,自觉完成作业,使学生广告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借助翻转课堂,学生通过广告学课堂思政汇报,学科应用与进展演讲,模拟实验设计提案、问答、讨论等,互相分享学科发展成果及思政体会;最后,通过多样化手段进行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如进行思政综述作业评价及期末考试思政附加题的考核,设计PPT演讲评分表,师生之间进行思政翻转课堂评价,通过QQ教学平台反馈、思政师生调查统计情况等,衡量思政教学效果,收集教学评价意见,分析、归纳和总结,探索和优化思政教学模式。

3.2课程思政教学实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流于形式,有时教师没能将思政元素融入到章节内容中,而是就爱国、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进行机械的空谈,某些章节的思政部分和理论知识点依然泾渭分明;其次是尬聊尬讲,这在课堂教学和翻转课堂中都有体现,在分析专业知识时,突然切换到思政内容,僵硬“尬聊”;最后是案例雷同,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同一专业的不同专业课老师,均使用同一个案例,虽然将思政元素和课程结合了起来,但是学生在不同课上,听到的却是一样的思政案例,很容易产生疲劳,广告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仍需不断探索完善。课程思政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很多高校都在探索专业课程引入思政内容的途径。提炼专业知识模块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对实现广告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广告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既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具体落实,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英龙,曹茂永.课程思政:我们这样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2]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