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精选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资体制产业集群创新研究

陕西省的历史悠久,文化资源遗存丰富、积淀深厚,这些都为陕西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为1000-3000美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时,用于文化消费的可支配收入会大大增加,进而刺激和带动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增长。2007年陕西省人均GDP为12843元人民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6%和39.3%,由此可见,陕西省的文化产业较快发展已经具备了必要条件。但是,由于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农业社会留下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效益还相对低下,造成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滞后。因此,本文试图对陕西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发展做一些探讨与研究。

一、做好政策创新,制定优惠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积极优惠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不仅可以促进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的完善和优化,还可以提高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文化竞争能力。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若干决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5]3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6]72号)、《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陕西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从总量上来说,陕西文化产业总产值只是北京的1/15,山东的1/6,广东的1/4,人均产值则更低,而且还存在宏观管理政出多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规模小分散化状态,文化企业普遍缺乏活力等问题。因此,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优惠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力度,发挥政策的引导促进作用,加快陕西文化产业体制的改革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个方面:第一,制订积极优惠的文化项目引进政策。我们建议在省政府的权限内免除与文化创意项目有关的收费,完善相关的财政优惠政策。国家的法定税种我们不能动,但是地方性的各类收费地方政府有权力进行调整。同时,允许和鼓励各类组织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要尽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的相关政策,对进入文化产业区域的项目进行专项资金的扶持,以增强对相关文化项目的吸引力。第二,制定完善的高端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人才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资源。纵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人才都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是文化人的事业”,但是“文化产业更主要是企业家和商人的事业”,即把文化做成自己的事业这是“文化人的追求、情结”,把文化做成产业是“独具慧眼的投资人、企业家和商人对利润的追求所致”。在文化产业人才问题上,我们建议一定要制订引进高端人才的相关政策。同时,一定要重视人才成长环境的优化,制定在高端人才的引进方面特殊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的相关政策法规,在分配体制上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并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使人才的流动无后顾之忧。

二、强化风险投资主体,组建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

各地成功的经验是,文化创意产业初期发展一定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在后续发展中投资主体多元化会有助于产业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产业,同时由于其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对进入文化产业的资金有着较高的门槛。例如,据调研,成功的动漫公司流动资金要求基本在1000万元以上,而且要求后续资金的支持。

我们建议,“由陕西政府财政厅、国资委等部门牵头,联合省内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参股成立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

为保证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经营效率,建议部分高管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不拘一格选用优秀人才。目前,陕西省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及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文化产业项目和风险资本的结合还和薄弱,对于风险资本还不具备较大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看得见的手”作用,对文化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加大对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对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批准,以及设立风险资本的准入门槛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保证风险投资和文化产业实现真正的结合。

三、建立西安影视产业园,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集群

以西影集团为中心,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链,把创意、技术、营销等环节紧紧联系在一起,对陕西影视文化加大发掘力度,使其原创价值,逐步转变为有广阔市场的商业价值,同时实现传承文化遗产和推介陕西文化的社会功效。具体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内容选材方面,依托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系列文化历史剧。陕西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主要是汉唐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意义深远的革命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为电影电视剧本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汉唐文化系列影视剧,关中文化系列影视剧,红色文化系列影视剧等,形成具有鲜明“陕派”风味的电视作品。第二,在生产运营方面,建立影视产业园、构建产业集群,寻求规模效益。大力扶持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的发展,不断壮大影视生产队伍。第三,在市场发行方面,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开捃多种营销渠道,实现影视产品的风险分散化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通过陕西卫视、西部电影频道、陕西四套影视娱乐频道作为播出的第一层窗口,通过版权授予,将其他省市台作为第二层窗口,网络为第三层窗口,最后通过衍生产品如光盘、图书等实现发行效益最大化。

四、以优势媒体以及出版机构为龙头分别组建陕西各类传媒集团,努力争取传媒公司上市

新闻传媒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且灵活的传媒市场。如何突破资源发展瓶颈,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早在2001年,陕西省成功剥离原分属省、市、县三级的广电网络,组建了全国首家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陕西省传媒业纳入到了一个正规的发展渠道,展现出了强劲的发挥势头。在做大做强陕西省的传媒业,加快陕西传媒公司的组建和上市速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应当将组建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华商报》和陕西广播电视、西安广播电视等优势媒体为龙头分别组建混业经营的各类传媒集团,并努力争取传媒公司上市。其次,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借助政府对文化传媒资源的倾斜政策,整合目前处于市场化发展初期的广电资产和媒体业务。如果集团公司能联合上市,无疑可以在打破报业与广电行业的竞争壁垒,产生规模效益,降低外部交易费用。在提高传媒产品的竞争力的同时,从而带动我省整体文化产业迈入发展的新时期。

根据戴维尼提出的“超级竞争”(hypercompetition)观点,持续优势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打破现状才能获得一系列短暂优势,长期的成功需要动态战略,不断地去再造短期优势。因此,传媒业应当将目光放在多元化的媒体间组建上市公司的投资战略上,试图通过组建传媒上市公司来降低传媒产品成本,提高运营绩效,以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组建陕西传播上市公司也正是基于“跨媒体的运营服务商”的发展战略,突出传媒重点,兼顾多元化的综合传媒已经成为媒体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这样的战略调整可能使集团面临高转换成本的风险,以及来自政府管制方面的风险,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组建陕西传媒上市公司对于今后企业融资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传媒产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培育文化产品品牌,延伸陕西传统文化产品价值链

陕西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是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最深厚、最丰赡的地方。西安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四大世界古都”;咸阳是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社会的第一个国都;汉中,是中国汉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韩城有“文史之乡”的美誉,是“史圣”司马迁的故乡;宝鸡以“炎帝故里”、“陈仓古道”闻名天下。关中平原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悠悠远古到近世当今,三秦大地一直都是产生时代英雄、文化名人的风水宝地。秦皇陵,兵马俑,秦直道,明城墙,大小雁塔,乾陵,汉阳陵建筑和装潢的宏大壮观,尊贵威严。陕西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址。分布在三秦大地的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自古秦文化、楚文化、巴文化、蜀文化、羌文化、鬼文化及后来的西域文化的熏陶,留下了丰富的遗存,使陕西获得了“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

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能够延伸陕西传统文化的产品价值链便成为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重要一环。单一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无论如何丰富。如果不能被充分开发和发展,使之规模化、产业化,陕西的传统文化就会因为缺乏了市场动力,面临文化传承和增殖的困境。

我们建议,将陕西著名的传统文化资源,按照相关的模式,以创新性表现方式,通过“品牌经营”、“特许经营”、“品牌扩展”等战略延伸产品链,提升传统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文化产品的不断增殖。

六、突出陕西高校数量众多的优势,建立首家“中国(陕西)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陕西各类高校百余所,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发达。建议陕西省政府以高校集中区建立“中国(陕西)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依托这种人才资源,就近大学城,建立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各个院校设立文化创意公司,为大学生创意、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周围省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5万元的贷款资金支持,这些经验可以借鉴。在陕西,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接近100万人,这一强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开发,也一定应该开发。如果政府为他们提供一个创意和创业环境,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将这种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这将是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具体工作有:第一,鼓励大学生在电影、音乐、广告各个方面的尝试原创工作。第二、按照市场机制进行产业园的文化创意成果的执行与推介工作。第三、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开展各种创意比赛。如DV摄影、剧本征集、flash设计、彩铃设计、广告设计等,同时举行各种文艺汇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造力,推陈出新,将这些创意成果进行拍卖。定期开展大学生文化创意博览会,展示大学生的创意成果,吸引国内外投资方,推动产业园的健康长远发展。

七、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以广告业撬动陕西动漫产业发展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在80年代流行一时的《聪明的一修》、《铁臂阿童木》等著名的动画片,都是由日本电通广告公司的创意、设计人员完成的,也就是说萌发和激活动漫产业的杠杆产业之一就是广告业。

以日本的动漫产业运作方式为鉴,我们建议,可以引导陕西的广告公司从制作动画和周边产品开发营销两个方面促进陕西的动漫产业发展。根据统计陕西的广告业三项指标“经营额”、“专业公司”和“从业人员”在国内均居15位以内,也就是说陕西的广告业态在国内居于中等偏上的位置。首先。培养广告设计人员的动画制作技术,促使部分广告公司向动画制作公司发展。其次,开发动画周边产品的设计营销。在制作成功动画的基础上,广告公司负责进行周边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宣传活动。比如《铁臂阿童木》就有阿童木造型的玩具、文具、服装、模型等等。广告公司在转型为动画制作公司之后,可以与玩具制造商合作,开发动画周边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超级秘书网

八、做大做强陕西会展产业和演艺产业,打造会展和演艺时尚之都

现代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集会和展览展销会,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行为的产业。以展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成为交流文化、商品和展示品牌的平台。会展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发展会展业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首先,陕西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这一优势不仅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还包括便捷的交通。其次,陕西具备现代会展业要拥有优势产业,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并且具备良好的开放度和国际知名度。第三,陕西具有完备的展览场馆,优良的配套设施。西安是我国五大会展城市之一,每年举办100多个有规模的展会,目前已经拥有了陕西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具备举行大型会展的场馆。这些产业优势应该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发展演艺产业方面。作为陕西省省会的西安,根据西安本地的特色和发展演艺产业的需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地方节庆活动、地方文化艺术节、引进外来演艺团体来活跃、繁荣西安演艺市场。由于西安本地的高校较为集中,高校中的艺术团体和艺术专业不断地向社会输送艺术人才。在演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西安大唐美蓉园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元素有机结合就是成功的例子。

九、打出申请开办“迪斯尼乐园”等现代化的国际级别的主题公园的旗帜,将现代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元素融入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中

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国际现代化相结合。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后现代的旅游资源,是专门为旅游者、休闲者所设计的文化娱乐、购物、休闲场所,具备功能的多元化和综合性。而国际性的主题公园在文化的兼容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上则有更高的要求。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计驱动;白酒文化;白酒产业

引言

纵观中国白酒文化的历史与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凡是白酒行业兴盛的地方,都蕴涵着丰富的白酒文化,可以说中国白酒产业是中国白酒文化的历史沉淀,白酒文化是白酒产业发展的助推剂。

一、中国白酒文化研究

(一)地域白酒文化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酝酿出了十分丰富的酒文化。从南方的小酌,到中原的畅饮,再到北方的豪饮,因地理位置导致的资源以及气候的不同,酒文化也不尽相同。如北京二锅头因蒸馏时第二锅冷却而成的酒气最为香醇而得名,大喝三碗的打虎英雄武松为景阳冈带来的白酒文化仍在流传,河南杜康酒因曹操短歌行中的豪情万丈为其再添醇香。与酒有关的历史比比皆是,从历史脉络中把握中国白酒文化,对探究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二)产区白酒文化

白酒产区的发展不仅与地理位置、酿造资源、气候条件等有关,还与当地的酿酒技术、酿酒文化有关,这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白酒品牌。中国产区如有白酒黄金三角之称的宜宾、泸州、遵义合围地带,形成了代表高品质的白酒文化。苏酒产区因地制宜、融会贯通的精神,形成了甜绵软净香五味谐和的浓香型白酒文化。还有巴蜀产区历史佳酿、东北产区的好酒好粮等等等。

(三)当代白酒文化

新生代年轻人开始在酒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潮的白酒文化,我们应理性地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当代白酒文化。当代白酒文化不仅仅是亲朋好友之间联系感情的纽带,也是联系团体、稳定社会结构的一种文化,白酒文化与社交文化联系在了一起,酒馆、酒吧、酒旅等新潮白酒文化层出不穷,表现出当代白酒文化的多元性。

(四)白酒文化中蕴含的国家文化

从酒类被发现开始白酒文化就与国家文化密不可分,商周时期酒与青铜器就与当时的经济结构、饮食文化、宗教形态密不可分,在用酒祭祀的过程中酒变成了一种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形成了在饮酒中感受天人合一的酒精神。汉代饮酒文化逐渐与婚礼、节日、丰收等相结合,饮酒逐渐作为一种庆祝的礼仪融入到汉人的生活中。祭拜祖先、调和人伦、敬拜神灵已经成为了汉代酒礼的基本功能,“礼”也逐渐演化为酒文化中汉人文化的核心精神。唐朝诗乘酒兴、酒涨诗意促进了诗词的发展,清朝酒之陈推动了修身养性之道。几千年来,白酒文化早已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源远流长。

二、白酒产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白酒产业趋于成熟,行业内竞争压力增大,促使白酒产业的行业利润增长速度放缓。如图1所示,从1992—2019年,中国白酒总产量呈现波浪性上升的趋势,2016年达到最高峰1358.4万千升,自2017年开始又连续下降。在这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中国白酒产业又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值得进行分析。

(一)白酒中高端产品发展快速

自2017年起,在白酒产量处于下降态势时,白酒销售收入却不减反增,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以中、高端白酒为优势产品的白酒产业稳步发展,体现了明显的消费升级特点。2019年中高端白酒占市场份额为66%(市场价格在100元/毫升以上),在高档白酒市场中,贵州茅台集团销售的53度飞天茅台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2%,其次是52度五粮液,占有31%的市场份额。

(二)白酒行业向产区集中

2017年11月19日,在“世界十大烈酒产区”评选活动中,中国的宿迁、亳州、遵义、宜宾、泸州、吕梁六大产区入选,引领中国白酒行业从品牌效应到产区效应发展。与此同时,由仁怀、宜宾、泸州三地连结形成的三角地带,被誉为中国的“白酒黄金三角区”,已经是公认的世界闻名的生产专区品牌,产区内诞生了包括茅台、郎酒、五粮液等在内的多家著名白酒品牌。近年来,随着产区的发展,逐渐形成川酒产区、苏酒产区、两湖产区、京冀产区、徽酒产区、豫酒产区、鲁酒产区、黔酒产区、东北产区、晋酒产区等众多白酒产区。总的来说,产区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品质酒类的标签,产区的建设将会在产品更新迭代、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产区影响力的扩大,未来也将会孵化出更多产区品牌。

(三)白酒电商市场成长迅猛

在新一轮消费升级的风暴下,我国白酒销售模式也正在寻求着转变。过去,白酒公司的销售渠道,除了独立的专卖店外,需要经过生产商到一、二、三级批发商的层层,最终到购买散户。现在线下线上融合,众多白酒企业纷纷加入网络电商。利用电商平台,企业直接将白酒卖给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白酒企业从起初的认为电商平台销售的低价特性会影响线下价格体系,到后来纷纷进入线上销售领域,试图强化互联网电商领域来应对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与酒仙网、酒链世界、1919等电商平台合作,从而促进了白酒电商市场的迅速增长。

(四)中国白酒国际化加速

随着国内白酒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以及中国的大国形象提升,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国内的众多知名企业开始将目光瞄向国际市场。但从目前的形势看,白酒的国际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因为中国的白酒与国外的烈性酒无论在工艺、度数还是香型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至今尚未完全打开欧美市场,国际上的消费群体还是以海外华人华侨为主。

三、设计创新推动中国酒文化与白酒产业融合发展方法研究

在传统工业型经济向文化创新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以设计创新战略推动文化融入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中国酒文化融入白酒产业,以产业承载文化并走向世界。研究设计创新推动中国酒文化全面融入白酒产业,对实质性提升企业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图2)

(一)产品设计推动地域白酒文化与白酒产品契合

在白酒中高端产品的快速发展阶段,不仅要注重产品的包装、香型与工艺、营销手段,更应该将产品设计创新上升到顶层战略的高度,可以挖掘酒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或历史底蕴,将其注入企业新推出的产品中,结合文化再对白酒产品的瓶身、外包装、IP形象等进行塑造。也可以通过白酒产品之间的互联来强化文化属性促进产业发展,从而打造高价值白酒文化产品。通过国家力量鼓励小型酒文化制造型企业从制造加工向自主研发延伸,鼓励大中型酒文化企业从制造业到服务业过渡。

(二)产区设计促进产区白酒文化与白酒品牌融合

近些年来,一些意识超前的酒文化制造企业开始运用产区品牌设计的利器,通过产区品牌设计推动产区酒文化融入品牌,强化其品牌的文化性,取得竞争优势并逐步扩大发展。通过产区内企业融合产区当地历史、人文、酿造文化等核心酒文化,以产区内白酒品牌合作形成产区品牌效应,并以产区文化反哺品牌。产区作为地方企业集群,可制定一定的政策来保障和鼓励产区品牌设计创新并建立以产权保护为内容的品牌环境。

(三)互联模式设计加速当代白酒文化与白酒行业融合

产品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物能够促进白酒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并推动白酒制造业更高效地发展。通过发展智能互联模式设计促使中国新兴酒文化融入白酒产业,增强产业文化的活泼性,推动历史文化与时代文化精神的深度汇合与共荣。虽然白酒具有可长期保存的特点,以致其线下渠道的经销商长期囤货,但这也造成白酒销售模式单一,横向产业集群狭窄等问题。通过引入互联网销售模式,不仅能解决这一问题,还可以此作为突破口,打造具有当代酒文化的产品,以此破解白酒消费人群年龄大、范围窄等问题。

(四)顶层设计驱动国家大国文化与白酒产业共荣

白酒国际化的加速势必会扩大国家文化的传播,从顶层战略的角度打造文化强国,能更好地策划、研发、探索国家文化的融合与扩散。顶层设计以顺应国家文化输出趋势、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与融合为目标,打造代表中国大国文化的白酒企业形象。顶层设计需要以“政产学研创”融合思维,推动“国家政府、白酒产业、技术教学、酿造科技、设计创新”一体化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酒的酿造又懂如何服务、既懂酒类产品设计又懂运营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求同存异。”[3]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性行为,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超级秘书网

3.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229.

[2]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J].法学研究,2007(6).

[3]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人民日报,2005-12-22.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4篇

1、扎实基础,积极推进区“三普”后续工作。运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按“历史、艺术、科学”的原则,经综合调研,反复论证,召开2012年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全体会议,推进完成1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区纪念地点)、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新增和调整申报工作,使区域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法律保护和规范管理,为发展充实历史底蕴,城区更新提升人文品质。2、聚焦重点,完成编制《苏河湾区域文物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规划》。按照区领导提出加强苏河湾区域文物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的指示和要求,结合苏河湾区域开发建设详控规划,针对苏河湾地区37处文物历史建筑的现状特征、保护重点、再利用功能定位等要素,区文化局与专业文物保护单位合作,首次由区文物管理部门完成编制全市区域性的文物保护和利用规划,得到市文物局、文保专家的高度肯定和好评。3、落实职责,加强规划开发建设地块内文物保护和管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依托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协调机制,及时掌握信息、主动联系跟踪,加强已列入规划开发建设地块,尤其是“苏河湾”区域规划开发建设地块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先后推进完成同盟会中部总会秘密接洽机关遗址、总商会中国商品陈列所遗址、大东书局旧址、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厂旧址等处文物保护前期准备工作。

坚持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1、注重调查研究,推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为聚焦南部苏河湾区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开展了课题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的专题调研,形成了《加快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报告,分析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要主动对接“南高、中繁、北产业”发展战略,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基础,进一步明晰和完善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特色,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研究明确了重点扶持发展演艺、时尚设计、会展、广告四大行业。2、制定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开展政策研究,完善保障体系,助推产业发展,会同区财政局、区发改委研究了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文化企业认定办法,已将文化创意企业纳入区促进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的扶持范围,区文化局作为服务业认定小组成员,参与我区服务业企业的认定,经认定的重点文化创意企业,将可享受《区促进服务业发展财政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闸财〔2012〕38号)所涉的相关扶持政策。3、及时启动苏河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工作。聚焦重点区域苏河湾地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利用历史建筑、老仓库等,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一是摸排走访苏河湾历史老建筑,为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产业品质,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二是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三是制作《苏河湾地区文化资源分布图》和《苏河湾基本情况介绍》。4、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明确部门统计工作分工和职责,对文化创意产业十大类、28中类、156行业小类的行业代码进行核对工作,同时,依据《年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完成了“区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分类表”,完成了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汇编,摸清了各细分行业的基本情况,强化对产业的数据化管理;遴选出区域骨干企业120家,建立了4041家区文化企业名录数据库。完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统计分析调研报告。

坚持跨前服务,保障文化市场健康安全有序

1、加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区县、街镇“三级联动”巡查制度和文化市场管理联席会议“双月例会”制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义务行政执法队伍,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全面动员、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通过企业自荐、行业推荐、评审、公示等方式,评选我区“阳光娱乐示范点”,树立示范典型,展示文化服务企业风采,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营造平安有序的环境。继续加强文化行业协会建设,发挥文化企业联合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法律法规、服务规范等培训,截至12月底,共培训500余人次。2、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截至12月底,共开展“扫黄打非”、十八大保障、游戏(艺)机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16余次,净化了文化市场。据统计,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3223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2454家(次);立案处罚57起,当场处罚37起,警告26家(次),罚没款人民币220492元;开展各类联合执法行动88次;取缔各类违法经营场所、摊点32个(处)。收缴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书刊)189020件。查处万盘以上音像制品窝点7个。3、优化文化行政审批和服务。结合行政审批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截至12月底,行政事务受理窗口共接待近630人次,办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101件,娱乐场所开业指导24件,提供现场服务90次。分别对本区97家娱乐场所、55家网吧、6家影院和52家出版物经营单位进行了检查、验证以及相关企业的年报统计工作。引导企业,积极推动网吧连锁化工作。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江苏;文化产业园;创意经济;保障措施

创意经济是建立在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品牌营销基础上,运用多种设计理念和方法,提升产品创意附加值,来推动经济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以文化繁盛的江苏省,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进程中,一直走在领先地位,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提升。从创意经济视角来分析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态势,需要从理念、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将经济理论与文化产品设计相结合,来探讨文化创意资源转换为创意创业,以及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品本身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江苏省文化产业园区对整个区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同样也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为此,从提升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创意层次和综合效益目标上,还需要整合多方资源,激发文化产业园区内在活力,使其更好地服务江苏经济。

1江苏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现状

江苏地处长三角,GDP增速迅猛,加之江苏文化资源丰富,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呈现繁荣局面。据统计,截至2013年,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已建、在建数量为353个。文化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充分依托江苏繁盛的文脉,特别是在园区主题定位、组织模式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良好带动作用。如秦淮河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建设,提升了江苏文化软实力。同样,依托江苏良好的经济基础,江苏文化产业园区综合经济效益良好。据统计,从2013年起,江苏文化产业园区营业收入以超过10%的增速保持良好态势,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既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需要,也带来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新兴经济形态,逐渐具备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特征。从当前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来看,江苏各文化产业园区,多与自身区位、本地区文化相结合,市场细分度更高。如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宿迁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海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如皋文化创意产业园、江阴文化创意产业园、江苏国家未来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既凸显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特色,又兼顾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过,在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由于积极性较高,难免存在园区规划与重复建设问题。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江苏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在营业收入上具有较大差异性。如无锡、常州、苏州等地,其文化产业园区营业收入占绝对优势,约占全省收入的80%以上。由此可见,对于江苏文化产业园区经营与管理,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苏北、苏中与苏南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也折射出江苏省在区域经济格局上存在不平衡,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于苏南,对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也带来一定影响。

2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空间格局

自2001年江苏省制定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以来,全省各地纷纷展开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高潮。2006年,江苏省出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围绕文化强省目标,对省内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进行整合。2012年,江苏省文化厅、科技厅、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对各文化产业园区进行提质转变。如苏州苏绣文化产业集群为自发形成型园区,其余为政府或政企合作型园区。从园区产业内容上,有地方特色型、文化科技型、多元综合型、影视传媒型、文化艺术型、休闲旅游型等多个门类。综合江苏文化产业园区现状,其空间发展格局如下。

(一)区位格局更加灵活多样。统观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徐州等地,多为老工业遗存城市,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上,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文化创意的源泉。旧厂房、旧仓库、老街区改造项目较多,如江苏师大文化创意园,淮河文化科技园等属于老校区改造;徐州市委大院的彭城壹号,徐州警备司令部大院的老东门等文化产业园区,也属于遗址改造。江苏“三旧”依托型文化产业园区具有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实现了对老城文化的复兴与开发,将环境、人才、技术等进行综合,体现出多样的区位选择特征。

(二)发展方向根植地域文化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其核心在于文化。江苏文化资源丰富,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园区的建成,都与其地域文化紧密关联。如科技型产业园区,多集中于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等地,高校科教人才资源多,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丰富人才。影视传媒园区,主要分布于苏南,如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南京国家广告园,以及江苏东方影业、沙家浜江南水乡影视产业园、西津渡影视基地等,主要分布于南京、苏州、无锡、镇江等地。这些独特的区位文化禀赋,为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创意资源。据统计,江苏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1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街,以及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分布广泛、地域特色浓郁的文化资源,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三)依托核心,辐射的城乡布局。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创意性人才多集中于宽容、开放的城市,而创意文化产品只有通过集聚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在江苏,地级市文化产业园区有264个,约占74.79%。扬州、徐州、无锡、南京、苏州、常州、镇江等约占70%。同时,结合江苏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实际,由于乡村文化历史悠久,传统工艺传承氛围浓郁,其县域文化产业园区有89个,约占25.21%。如江阴有5个、如皋、海门有4个,有45个县域都有1个文化产业园区。这种分布特点,实现了城市集聚,县域点状松散分布格局。(四)由苏北向苏南渐次升高的发展梯度江苏省文化产业园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平衡性。从数量与方位来看,苏南有226个,苏中有52个,苏北有75个。相比而言,苏南占比最高。从园区等级来看,全省部级文化产业园区有13个,苏南有9个,苏中有4个,苏北为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分布上,苏南有24个,苏中有10个,苏北有10个。从园区类型与层次来看,苏南文化科技、多元综合、地方特色园区类型更多。如泰州、盐城、宿迁,集中了绝大多数的文化休闲型园区。由此可见,江苏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整体上由北向南渐次升高,与江苏经济与文化投入也有较大关系。苏南地区财政支持力度要高于苏中、苏北地区。

3创意经济视角下江苏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建议

熊彼特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对于创新,关键在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创意经济下,全面审视江苏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对其未来走向提出几点完善建议。

(一)转变管理理念,搭建完善的文化产业创意。配套设施顺应创意经济的发展趋势,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要从理念上树立品牌优势,提升创意文化品位,并通过集聚协同效应,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加强对入园企业的分类管理,并对其提供个性化引领。如必须是艺术类、文化创意类相关行业,对艺术机构、商业机构,设立不同的租金标准,对优秀企业、知名艺术家工作室降低租金,实现差异化管理。树立服务型理念,要从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上,为入园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如投资咨询、人力资源、推广宣传、产权交易等服务。对于新型文化创意企业,要引入帮扶政策,促进互惠互利。

(二)对接政府政策导向,争取更多支持。创意经济下,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要积极与地方政府保持深度合作,发挥政府纽带作用,落实各项政策法规,为园区赢得更多支持。同时,园区也要积极向政府献言献策,参与相关文化政策的制定。如打造特色园区,对相关工业遗址、建筑遗迹进行保护。要重视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深入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如举办研讨会、展览会,整合行业产业链上游和下游资源,提升文化创意园区的知名度、影响力。

(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要重视品牌塑造,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资源,规避同质化竞争。如结合地域古建筑资源,发挥区域高校文化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文创企业入驻,提升产业园区的特色和聚集度,引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风向。整合和拓展创意产业文化资本,依靠政府、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等,为园区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如与银行、创业投资机构等展开多向对接;加强对投资信息平台的完善,从法律、咨询、投融资等人才引进上,扩大融资渠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意产品进行产权等级保护,鼓励更多文化创意企业投入研发,实现差异化发展。

(四)加强文化创意人才引进,组建优质文创队伍。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产业园区要主动与高校、企业展开人才合作,搭建各类发展平台。如设立创意人才实训基地,吸引更多名家、创意人才聚集。与省内外高校展开人才教育培训,共建创意基地。建立创新人才激励基金,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要与区域文化资源相融合。就江苏而言,文化资源多,又是教育大省。据统计,江苏全省各类普通高校有134所,二本以上院校有49所。这些高校资源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同样,在政府政策方面,江苏省出台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特别是鼓励地方企业与高校资源相结合,加大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如很多高校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中,发挥其助推器作用,高校与园区企业的密切合作,既表现为技术性支撑,也表现为人才性支撑,两者互相渗透与融合,促进了产教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相芬,2019.江苏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供需现状分析[J].江苏商论(5):71-73.

2.郭蕾,2019.江苏文化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市场周刊(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