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范文第1篇

要害词:文化创意产业;特点;措施

1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及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经济”、“创意工业”,是一种在全球经济、技术与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强调依赖人的创造力、技巧及天赋,来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形式。

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知道,文化创意产业首先是一种产业,它必须具备产业的共性,在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顺畅运作,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和相对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拥有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另外,它还具有其非凡的内涵。

1.1文化需求性

美国闻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闻名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当人的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的发展性需要就被上升到更高的高度。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纯粹的物质性和经济性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文化性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文化可以说是发展创意产业的灵魂。文化创意源于文化并高于文化,是对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是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渗透力、影响力的拓展和挖掘。创意产业正是有了文化,才显出了灵气和品位,从而才有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1.2技术创新性

文化要展现自身的巨大价值,单靠传统的传播方式是很难的,必须依赖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文化创意产业是把与文化有关的信息服务技术都纳入其范畴,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再包装,而非简朴的复制。可见,技术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要害,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方式和创新渠道。

1.3收益高额性

文化创意产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是用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和非凡性需求,涵盖了科技和文化的因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高的附加价值。同时,好的创意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并使许多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机,获取高额利润。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相应的教导水平及科研投入也在不断地增长,这对我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可以创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随着我国教导水平的提高,创意人才增多,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创意产品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另外,拥有13亿人口的大陆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吸引各种创意产品;最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低廉的生产成品也是其发展的一大优势。

2.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劣势

我国的起步较晚,创意观念较为落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沿海与内陆对创意产品的需求不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相对薄弱,创意产业政策保护确定;创意人才的相对匮乏使得大陆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另外,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也是其一大劣势。

3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成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治理机构

至今为止,我国还未明确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治理机构,创意产业的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这样,其发展就会受到制约,难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以及规模化的产业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加快组织机构建造的步伐。笔者认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治理机构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主要职能,包括:基于本国实际,以国际化的视野,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引导其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科学划分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的行政审批手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则;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行业协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形成各省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和要求。总之,政府应当全面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着力理顺产业体制,积极打造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平台,从而形成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培育出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创意品牌。

3.2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最大限度地整合各个地区的资源,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载体,不仅仅是传统的旧厂房与艺术家的简朴组合,我们不能只是简朴的模仿外国的做法,而应该以现有的地区资源为基础,加强行业间的调解合作,从完善创意产业链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资源整合,建立起具有地区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该园区应包括从事文化创意设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产品生产与交易、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企业的集合体。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造走在全国的前列,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政府通过整合当地资源,制定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及策略,逐步形成以“上海市创意产业中央”为平台、各个设计创意产业园区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架构。比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就结合了浦东软件园,整合分散在各区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业、多媒体内容产业和影视后期制作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形成优势,实现共赢。

3.3提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需的资金支持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一切的发展都只是空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投资主体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实行。一方面,设立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放宽贷款政策,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引导基金,降低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利率或进行政府贴息,支持区域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扶持符合区域发展定位及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塑造区域文化创意知名品牌。另一方面,完善投融资环境,吸引企业、民间和外商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制定吸引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创意产业进行投资经营,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中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集聚的效应。

参考文献

[1]王素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经济前瞻,2009,(9).

[2]李非.论两岸创意经济的发展和合作[J].台湾研究•两岸经贸,2009,(4).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依据制度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提出了政策制定、风险投资机制建立,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创意_产业园区设立等九大构想,以促进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本文特别提出以广告产业撬动文化动漫产业发展的构思。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资体制产业集群创新研究

陕西省的历史悠久,文化资源遗存丰富、积淀深厚,这些都为陕西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为1000-3000美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时,用于文化消费的可支配收入会大大增加,进而刺激和带动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增长。2007年陕西省人均GDP为12843元人民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6%和39.3%,由此可见,陕西省的文化产业较快发展已经具备了必要条件。但是,由于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农业社会留下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效益还相对低下,造成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滞后。因此,本文试图对陕西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发展做一些探讨与研究。

一、做好政策创新,制定优惠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积极优惠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不仅可以促进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的完善和优化,还可以提高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文化竞争能力。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若干决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5]3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6]72号)、《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陕西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从总量上来说,陕西文化产业总产值只是北京的1/15,山东的1/6,广东的1/4,人均产值则更低,而且还存在宏观管理政出多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规模小分散化状态,文化企业普遍缺乏活力等问题。因此,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优惠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力度,发挥政策的引导促进作用,加快陕西文化产业体制的改革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个方面:第一,制订积极优惠的文化项目引进政策。我们建议在省政府的权限内免除与文化创意项目有关的收费,完善相关的财政优惠政策。国家的法定税种我们不能动,但是地方性的各类收费地方政府有权力进行调整。同时,允许和鼓励各类组织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要尽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的相关政策,对进入文化产业区域的项目进行专项资金的扶持,以增强对相关文化项目的吸引力。第二,制定完善的高端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人才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资源。纵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人才都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是文化人的事业”,但是“文化产业更主要是企业家和商人的事业”,即把文化做成自己的事业这是“文化人的追求、情结”,把文化做成产业是“独具慧眼的投资人、企业家和商人对利润的追求所致”。在文化产业人才问题上,我们建议一定要制订引进高端人才的相关政策。同时,一定要重视人才成长环境的优化,制定在高端人才的引进方面特殊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的相关政策法规,在分配体制上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并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使人才的流动无后顾之忧。

二、强化风险投资主体,组建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

各地成功的经验是,文化创意产业初期发展一定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在后续发展中投资主体多元化会有助于产业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产业,同时由于其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对进入文化产业的资金有着较高的门槛。例如,据调研,成功的动漫公司流动资金要求基本在1000万元以上,而且要求后续资金的支持。

我们建议,“由陕西政府财政厅、国资委等部门牵头,联合省内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参股成立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

为保证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经营效率,建议部分高管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不拘一格选用优秀人才。目前,陕西省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及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文化产业项目和风险资本的结合还和薄弱,对于风险资本还不具备较大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看得见的手”作用,对文化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加大对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对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批准,以及设立风险资本的准入门槛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保证风险投资和文化产业实现真正的结合。

三、建立西安影视产业园,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集群

以西影集团为中心,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链,把创意、技术、营销等环节紧紧联系在一起,对陕西影视文化加大发掘力度,使其原创价值,逐步转变为有广阔市场的商业价值,同时实现传承文化遗产和推介陕西文化的社会功效。具体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内容选材方面,依托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系列文化历史剧。陕西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主要是汉唐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意义深远的革命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为电影电视剧本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汉唐文化系列影视剧,关中文化系列影视剧,红色文化系列影视剧等,形成具有鲜明“陕派”风味的电视作品。第二,在生产运营方面,建立影视产业园、构建产业集群,寻求规模效益。大力扶持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的发展,不断壮大影视生产队伍。第三,在市场发行方面,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开捃多种营销渠道,实现影视产品的风险分散化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通过陕西卫视、西部电影频道、陕西四套影视娱乐频道作为播出的第一层窗口,通过版权授予,将其他省市台作为第二层窗口,网络为第三层窗口,最后通过衍生产品如光盘、图书等实现发行效益最大化。

四、以优势媒体以及出版机构为龙头分别组建陕西各类传媒集团,努力争取传媒公司上市

新闻传媒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且灵活的传媒市场。如何突破资源发展瓶颈,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早在2001年,陕西省成功剥离原分属省、市、县三级的广电网络,组建了全国首家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陕西省传媒业纳入到了一个正规的发展渠道,展现出了强劲的发挥势头。在做大做强陕西省的传媒业,加快陕西传媒公司的组建和上市速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应当将组建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华商报》和陕西广播电视、西安广播电视等优势媒体为龙头分别组建混业经营的各类传媒集团,并努力争取传媒公司上市。其次,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借助政府对文化传媒资源的倾斜政策,整合目前处于市场化发展初期的广电资产和媒体业务。如果集团公司能联合上市,无疑可以在打破报业与广电行业的竞争壁垒,产生规模效益,降低外部交易费用。在提高传媒产品的竞争力的同时,从而带动我省整体文化产业迈入发展的新时期。

根据戴维尼提出的“超级竞争”(hypercompetition)观点,持续优势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打破现状才能获得一系列短暂优势,长期的成功需要动态战略,不断地去再造短期优势。因此,传媒业应当将目光放在多元化的媒体间组建上市公司的投资战略上,试图通过组建传媒上市公司来降低传媒产品成本,提高运营绩效,以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组建陕西传播上市公司也正是基于“跨媒体的运营服务商”的发展战略,突出传媒重点,兼顾多元化的综合传媒已经成为媒体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这样的战略调整可能使集团面临高转换成本的风险,以及来自政府管制方面的风险,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组建陕西传媒上市公司对于今后企业融资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传媒产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培育文化产品品牌,延伸陕西传统文化产品价值链

陕西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是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最深厚、最丰赡的地方。西安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四大世界古都”;咸阳是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社会的第一个国都;汉中,是中国汉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韩城有“文史之乡”的美誉,是“史圣”司马迁的故乡;宝鸡以“炎帝故里”、“陈仓古道”闻名天下。关中平原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悠悠远古到近世当今,三秦大地一直都是产生时代英雄、文化名人的风水宝地。秦皇陵,兵马俑,秦直道,明城墙,大小雁塔,乾陵,汉阳陵建筑和装潢的宏大壮观,尊贵威严。陕西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址。分布在三秦大地的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自古秦文化、楚文化、巴文化、蜀文化、羌文化、鬼文化及后来的西域文化的熏陶,留下了丰富的遗存,使陕西获得了“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

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能够延伸陕西传统文化的产品价值链便成为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重要一环。单一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无论如何丰富。如果不能被充分开发和发展,使之规模化、产业化,陕西的传统文化就会因为缺乏了市场动力,面临文化传承和增殖的困境。

我们建议,将陕西著名的传统文化资源,按照相关的模式,以创新性表现方式,通过“品牌经营”、“特许经营”、“品牌扩展”等战略延伸产品链,提升传统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文化产品的不断增殖。

六、突出陕西高校数量众多的优势,建立首家“中国(陕西)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陕西各类高校百余所,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发达。建议陕西省政府以高校集中区建立“中国(陕西)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依托这种人才资源,就近大学城,建立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各个院校设立文化创意公司,为大学生创意、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周围省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5万元的贷款资金支持,这些经验可以借鉴。在陕西,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接近100万人,这一强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开发,也一定应该开发。如果政府为他们提供一个创意和创业环境,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将这种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这将是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具体工作有:第一,鼓励大学生在电影、音乐、广告各个方面的尝试原创工作。第二、按照市场机制进行产业园的文化创意成果的执行与推介工作。第三、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开展各种创意比赛。如DV摄影、剧本征集、flash设计、彩铃设计、广告设计等,同时举行各种文艺汇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造力,推陈出新,将这些创意成果进行拍卖。定期开展大学生文化创意博览会,展示大学生的创意成果,吸引国内外投资方,推动产业园的健康长远发展。

七、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以广告业撬动陕西动漫产业发展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在80年代流行一时的《聪明的一修》、《铁臂阿童木》等著名的动画片,都是由日本电通广告公司的创意、设计人员完成的,也就是说萌发和激活动漫产业的杠杆产业之一就是广告业。

以日本的动漫产业运作方式为鉴,我们建议,可以引导陕西的广告公司从制作动画和周边产品开发营销两个方面促进陕西的动漫产业发展。根据统计陕西的广告业三项指标“经营额”、“专业公司”和“从业人员”在国内均居15位以内,也就是说陕西的广告业态在国内居于中等偏上的位置。首先。培养广告设计人员的动画制作技术,促使部分广告公司向动画制作公司发展。其次,开发动画周边产品的设计营销。在制作成功动画的基础上,广告公司负责进行周边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宣传活动。比如《铁臂阿童木》就有阿童木造型的玩具、文具、服装、模型等等。广告公司在转型为动画制作公司之后,可以与玩具制造商合作,开发动画周边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八、做大做强陕西会展产业和演艺产业,打造会展和演艺时尚之都

现代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集会和展览展销会,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行为的产业。以展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成为交流文化、商品和展示品牌的平台。会展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发展会展业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首先,陕西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这一优势不仅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还包括便捷的交通。其次,陕西具备现代会展业要拥有优势产业,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并且具备良好的开放度和国际知名度。第三,陕西具有完备的展览场馆,优良的配套设施。西安是我国五大会展城市之一,每年举办100多个有规模的展会,目前已经拥有了陕西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具备举行大型会展的场馆。这些产业优势应该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发展演艺产业方面。作为陕西省省会的西安,根据西安本地的特色和发展演艺产业的需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地方节庆活动、地方文化艺术节、引进外来演艺团体来活跃、繁荣西安演艺市场。由于西安本地的高校较为集中,高校中的艺术团体和艺术专业不断地向社会输送艺术人才。在演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西安大唐美蓉园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元素有机结合就是成功的例子。

九、打出申请开办“迪斯尼乐园”等现代化的国际级别的主题公园的旗帜,将现代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元素融入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中

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国际现代化相结合。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后现代的旅游资源,是专门为旅游者、休闲者所设计的文化娱乐、购物、休闲场所,具备功能的多元化和综合性。而国际性的主题公园在文化的兼容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上则有更高的要求。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范文第3篇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从竞争力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出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技术资源、市场需求、企业素质、政府政策支持等。其中,有些要素为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先天基础,有些要素则成了制约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

(一)有利因素

1.文化资源优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灵魂的产业。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新平治陶,始于汉世”,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到目前已有两千余年,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陶瓷文化积淀。景德镇全市拥有30多处陶瓷文化遗址,珍贵的窑址古迹,精湛的制瓷技艺,独特的瓷业习俗,这些都构成了其他区域不能与之相比的陶瓷文化资源。景德镇独具特色的瓷艺、瓷画、瓷文、瓷灯、瓷柱、瓷歌、瓷舞、瓷会、瓷展等共同构成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这些都为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人力资源优势作为中外文明的瓷都

景德镇“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如今,景德镇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3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7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49人,以及8000余人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和难以计数的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与民间艺术家,汇聚了大量的设计创作人才。再加上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国家陶瓷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这些都为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

3.需求优势随着人们收入不断增长

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人们的消费方式已经由单一性的生存消费转向精神享受性的消费,文化消费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艺术瓷在国内市场的交易出货量持续增长,成为我国陶瓷消费市场的主导产品,这种潜在的需求成了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动力。

4.政府大力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

党中央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为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机会。景德镇十分重视保护和开发陶瓷文化资源,对现有的陶瓷遗址、遗物等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尤其是近几年来,围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打造,江西省和景德镇市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地方法规,景德镇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景德镇陶瓷产业2009-2020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创意产业,在财税方面给予进入陶瓷工业园的企业与艺术家优惠,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等等,这些都为大力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不利因素

1.企业规模偏小,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

目前,景德镇陶瓷文化企业的主体形态以手工作坊和工作室为主,这种小作坊模式和工作室模式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有限,距离产业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多企业滥用“景德镇”这一地域品牌,缺乏企业知名品牌,没有形成产业的品牌效应。景德镇虽然拥有很多陶瓷企业,但是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比重还是很低。相比其他产瓷区而言,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处于相对较弱的竞争状态。

2.高端人才匮乏,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极富创意的专门人才。虽然景德镇陶瓷人才丰富,拥有占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但是一方面景德镇地理位置较偏僻,人才待遇不高,导致人才外流现象突出,另一方缺乏高端创意人才和陶瓷经营管理人才。目前景德镇的创作人才多局限于传统技法,创新和创意能力不足,同时,缺乏既具有专业市场运作能力,又通晓陶瓷历史人文知识和陶瓷艺术作品欣赏的经营管理人才。这些使得景德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储备略显不足。

3.创意陶瓷企业资金短缺,营销推广能力不足

景德镇大部分创意工作室的业主都是采用自筹资金的方式创立工作室,资金有限。景德镇财政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规模虽然一直上升,但是占整个公共财政支持的比例却一直在1.1%以下,与发达省份差距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此外,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业主自己兼顾产品销售,多采用展销等方式进行销售,营销意识薄弱,竞争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

4.知识产权保护不利

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前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政府之前缺少对陶瓷行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系统规划,出现了很多山寨艺术瓷,不仅对原创产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严重损害了原创者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例如景德镇法蓝瓷的产品就先后多次被其他企业仿冒,侵权,导致了大量潜在客户的流失。

二、发展路径

1.大力推进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培育

通过打造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外部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一方面积极打造一批领军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支点,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同时加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体系建设,打造以“景德镇”区域品牌为中心、由企业知名品牌构成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群。另一方面完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链建设,结合景德镇文化资源和传统陶瓷产业的分布特点,建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陶瓷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及衍生产品的开发进行汇集,构建具有景德镇特色的区域性陶瓷产业,并将其与现代物流业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2.完善有利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府要借鉴国内外一些大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政策指导和扶持功能,营造有利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环境。可以成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增强行业协会对行业的规范与协调作用。加快发展并规范运作陶瓷文化经纪、艺术品鉴定、担保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健全法律咨询、技术研发、信用担保等中介服务体系。出台并落实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融资体制改革,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加快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整人才队伍结构

景德镇有着丰富的陶瓷人才培育机构,拥有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代表的三所陶瓷高校,以及国家级、部级、省级和市级等四所陶瓷研究所。目前,景德镇陶瓷创意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管理、创意设计型人才,导致了企业在产品的整体设计制造和营销能力上的不足。从陶瓷创意企业方面来说,要大力加强管理和创意设计人才的引进与利用,合理设计薪资结构和职业通道,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另一方面,在人才培育方面,可以再在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相关专业或方向,培养具有国际创意视野的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形成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发,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4.健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知识产权是创意文化产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要研究制订健全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保障机制,搭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大知识产品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违法行为等,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原创的良好氛围,设计者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法保护自己,从而促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为景德镇市软科学《基于“新钻石模型”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闫颖郭灵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第二篇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特点

1传统文化积淀的陶瓷文化

景德镇是陶瓷文化发展的中心,悠久的陶瓷文化绵延至今,陶瓷文化特色鲜明。发展至今,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景德镇实现了很好的融合,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2良好的陶瓷产业环境

作为唯一一个以单一的陶瓷产业支撑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名城,景德镇孕育出了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以及不少珍贵的瓷业古迹和文化遗存。这些留存于不同形式的陶瓷文化,以及为此形成的门类齐全的陶瓷产业,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持和良好的产业环境,对陶瓷文化创意企业的集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明显的集聚效应

三宝国际陶艺村从2000年以来,作为外国陶瓷文化创意工作者和陶瓷文化创意爱好者创作、交流、访问的陶瓷文化创意集聚地,其中的工作室长期保持着近500余人的入住数量。该集聚区每年都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国外,如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陶瓷文化创意工作者来此举办陶瓷作品展和进行陶瓷文化的交流活动。景德镇雕塑瓷厂原创艺术集聚区是由原隶属雕塑瓷厂的20余名陶瓷大师开办的个人工作室发展而形成的由陶瓷文化创意及创作实现个人价值及经济价值的陶瓷文化创意集聚区。该集聚区在2005年吸引了香港“乐天陶社”的入驻,并成功打造了为陶瓷文化创意工作者的创意产品提供展示和销售的“乐天创意集市”,吸引了一大批中外艺术家来此创办陶瓷文化创意作坊。

4政府主导作用突出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以丰富的陶瓷资源为依托,在政府主导下,采用类似工业集聚区的方式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政府的积极主导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期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具体表现在集聚区发展政策的制定、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和完善、集聚区的管理体制的建立、集聚区的推广宣传等方面,从而迅速推动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形成和发展。

二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集合政策、文化资本、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在研究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现状和特点的前提下,以维护集聚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以下发展策略,为景德镇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充分挖掘和开发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

陶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景德镇这座有着1700多年制瓷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其悠久的制瓷史中积淀出底蕴丰厚的陶瓷文化,包含景德镇地域文化、陶瓷历史文化、陶瓷材质文化、陶瓷工艺文化、陶瓷器物文化、陶瓷装饰文化、陶瓷作坊文化、陶瓷习俗文化、陶瓷交易文化、陶瓷包装文化、陶瓷官窑文化、陶瓷民窑文化、陶瓷建筑文化、陶瓷文献等,正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应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深度挖掘现有的陶瓷文化资源,尤其是通过与科技的融合,形成景德镇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2合理规划聚集区的空间布局

文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集聚区内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完善性是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要素。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要与景德镇市的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通过合理的规划融入到景德镇市的城市发展当中,在实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拓展空间的同时,实现集聚区与其他区域的互补,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景德镇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应优化景德镇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和信息传播系统,在集聚区空间达到通达性的前提下,使得陶瓷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及时传播到消费者。

3积极扶持重点陶瓷文化

企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创意创作出高质量的陶瓷文化精品。景德镇市当前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所生产的陶瓷文化产品数量虽然非常多,但是作为精品的陶瓷文化产品并不是很多。景德镇市可以大力培育集聚区内的陶瓷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集聚和辐射等作用,加强其与相关企业,包括生产商、供应商和转包商等的合作,构建完善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生产链,实现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4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文化

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第一要素是集聚具有高度创意精神的人力资源。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单从经济增长的速度上看,依靠开发人力资本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比依赖自然资源的国家或地区高出几十倍。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应充分利用景德镇市现有的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资源,挖掘现有人力资本的聪明才智,提高陶瓷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还可以加强与高等院校、社会团体、陶瓷文化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推进其培养拥有高度的创意才能、完备的文化产业专业知识、熟悉的文化市场运作和管理能力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从而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迅速成长。

5保持与生态文明的高度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侵权保护

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因势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此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中创意产业中知识产权保护是渗透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之中,而知识产权就是文化创意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增强企业及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稳定和良好发展。

1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1.1文化创意产业介绍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是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新兴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定义如文化产业、创意知识产业、内容产业等。而“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的首次出现并正式提出是在1998年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把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软件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九大门类的创意群体。其特点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业附加值高。

1.2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时代背景

文化创意产业最初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萌芽产生和不断发展的。欧美在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文化思潮等,极大的影响着传统的工业社会结构。人们主张解放天性、张扬个性、重视差异,并逐渐接受、承认以及致力于发展社会文化的多样性,给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紧接着80年代期间,鼓励私有化和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更是激发了企业和个人的创新能力,在此机遇下,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之后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在麦克卢汉所描述的“地球村”的社会背景形成下,文化创意产业逐步走向世界,蓬勃发展。我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免不了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亟待借鉴与学习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而西方发达国家基于此况不断加大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播力度。这种文化帝国主义现象充分展现了西方的社会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得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步晚。1991年,国务院批转的《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的概念。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着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起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这是现有资料中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第一次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至此,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才初现雏形。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次把“文化产业”写入中央文件。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产业”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2006年9月13日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态和业态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标志着国家已经将文化创意产业放在文化创新的高度进行了整体布局。而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3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现状

3.1自主研发性不高、侵权现象严重

虽然中华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雄厚,但由于该产业在我国发展晚、不成熟,其产品自主研发性不强,并没有突出显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创造力”。以我国内地影视为例,目前一些大热的综艺节目大多是从韩国借鉴发展而来,通过购买其版权,租借其制作团队,仅仅在此基础上再添加一些中国文化的影子,致使在这种模式下很容易出现侵权现象。再如互联网上2008年最火热的流行词,“山寨”二字绝对榜上有名。在那个“山寨产品”泛滥的过程中,产品的知识产权和版权的侵权现象更为严重。虽说山寨产品大多源自对先进产品的模仿,但由于一些山寨企业受科技水平,科研能力和资金不足的限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所谓的创新就是简单的组装改装,这就有可能会侵犯他人享有的知识产权。而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不具备进行自主性研发的实力,没有能力获得知识产权,更谈不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3.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弱

我国相关文化创意企业规模不大,发展经验不足,缺乏对知识产权成果的保护意识和具体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缺乏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现实中仍有大部分企业对其作品不申请著作权登记,对创意产品不申请专利与商标。只侧重对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发、制作与销售,追求眼前短暂的物质利益,而不注重对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考虑长远的发展空间与社会利益。多数企业商家轻视对设计和开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配置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人员,也并不会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奖励机制等等。同时由于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认识不到位,在自己的合法知识产权权益受损之际,也不会通过积极的诉讼解决机制来保护自身权益。

3.3体制性障碍下政府角色错位

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局上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地位还亟待加强。对待这样一个新兴的产业,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管理经验薄弱,缺乏具体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办法来指导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发展地域来看,地区与行业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相对较大,体现在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贫富差距”;从发展对象来看,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主要集中于国家政府支持下的文化产业领域,而对于社会其他领域与个人发展的文化产业没有相应的监管与引领;从发展方式来看,文化产业主要是基于政府强大的行政手段来管理和发展的,很少运用到金融、法律等方式。因而,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发展还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经验富足的“领头人”。

3.4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式存有缺陷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大多数为私营企业,国有化的较少,多数企业倾向于服务和商贸,出口相对较少。大体说明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是用创意服务大众,来进行文化方面的商事贸易,同时获取一定的利益,且产业发展基本上仅限与国内,发展空间狭隘。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工艺设计、雕塑、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虽种类繁多,但多集中于某一类,分布不均衡且地区发展差距大,这多体现在中西部的部分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种种复杂现象造成法律法规和规章出现短板,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保护不周全。

4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4.1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借助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知识产权专业人士的力量,开办相关讲座与研讨会、由政府部门人员对最新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解读,由专家学者对理论进行分析研讨,由专业机构进行实务操作指导等方法,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等的知识产权培训,使管理者准确定位自身发展阶段,准确采取保护措施,填补保护黑洞。建设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人才辅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防止创意流失而造成企业不必要损失。[3]

4.2增强主体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对创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首先需要采取的就是培养与提高文化产业主题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首先,企业自身建立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学习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制,相关管理队伍及时为企业的“创意”申请专利、商标或者著作权等保护,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其次,政府要学会引领社会各界,并且在高校和专家学者的合作帮助下,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讲解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意义、增强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最后,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人员应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了解与学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认识到知识产权在侵犯与被侵犯的情况下所遭受的社会损害和经济损害,逐步树立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底。

4.3发挥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职能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而这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辅助作用。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机制、减少知识产权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各类纠纷,加强保护和鼓励高质量、富有创造力的新创作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在准入和退出机制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质量认证体系,完善相关登记和年检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格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同时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理顺和健全互联网管理体制。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应当尽快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监控系统,联合专门知识产权机构和广大的社会力量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2]汇集知识产权局、工商局、文化局、公安局、法院、仲裁等政府机构,从前期侵权检索、专利申请、版权登记、侵权投诉、调查取证、诉讼维权、裁判执行等各个方面都能找到对应机构,全面、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

4.4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

社会团体和相关组织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容小觑的助推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这部分主体的支持与推动。同时在此主体基础之上,建立健全知识评估体系有利于产业主体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所在。从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来讲,第一,要建立文化知识产权公开的市场。以文化交易所作为平台,为文化企业商标着作权和专业制作企业提供服务,形成培育机制。第二,发挥中介组织在市场化当中的作用。第三,鼓励银行、担保机构、中介组织开发各类适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评估模式。在锁定未来收益权的前提下鼓励开展知识产权的质押模式,应收账款质押模式,信托质押模式等信贷模式。[3]

4.5加强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

首先企业加强对自身创意的保护,及时申请专利或申请着作权的保护措施。企业内部强化管理,通过培训、选拔挑选出高素质人员,成为专业、专职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人员,并设置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监控机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契约形式,与企业员工签订保密合同。在企业受到知识产权侵犯的情况下及时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从而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为企业发展提供生机与活力。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极为密切。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基础,不能产生知识产权的“创意产业”,不是真正的创意产业,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意产业,也是没有生命力的产业。[4]在当前这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健全,基础薄弱,问题横生,而对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又有重要作用的阶段,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五个问题(2).50_2.html.中国人民大学创意研究所引用.2013-02-8.

[2]牛家儒.用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产业.荆楚网.2014-11-10.

[3]尹昌龙.投资精英和产业人士在深圳呼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在线专稿.2012-05-19.

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范文第5篇

文化创意产业对应英文CreativeIndustries,直译为“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经济形态升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产业形式,也被称为创意经济。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至今也无法统一。因此,本人通过深入学习认为,它是综合开发和运用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生产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人才就业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21世纪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竞争力最为活跃的行业,与既有文化产业相比,文化创意这一理念更能真实反映出低耗高产这一特点,能够形成具有循环效益的产业链,所以在文化产业中,它是能够创造可观价值的主要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虽然在各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上各有特点,但都具备下列共同的产业属性特点:

(一)文化性文化创意产业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任何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任何创意既是对一定文化的创新,同时创意本身也必须是有文化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建立在文化与价值的产生、累积、消化和吸收上,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宏观产业,与传统的、以生产资料为基础进行的生产活动截然不同。文化产品的属性极为丰富,不但具备商品功能,同时也承载着教化、娱乐等功能,更为关键的是文化产品能够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认识取向,能够对全社会道德、文化、精神、经济等层面造成影响,这些影响力是普通物质产品所不具备的,其社会效应更为显著。

(二)创意性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创意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创意产品的不断推出,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在文化产业中,创意就是其生命力,新颖独特的创意是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命脉。文化资源虽然有限,但是文化创意却可以无限延伸。没有文化的文化产品是无法占据市场的,所以创意性的体现和发挥是其区别于普通文化产业的最大标志。

(三)跨界性创意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类型,它的关联度极高,主要表现形式为产业融合。同时,创意产业的整合性较为明显,对周边行业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通过跨界发展,能够在不同行业进行融合重组,进而形成独立的行业特色,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在产业的横向发展中,不少传统产业经过创意开发后,具备了一定的增值价值,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以及服务业、文教事业的相关内容等。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一段时期,国内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兴产业的一大特色,同时不少创意基地相继建成并开发利用。相关数据显示,在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上海地区,截至2013年,区域内创意产业的发展受益已经占据整体GDP的7.7%。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到,国内创意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发展趋势良好。同时,在国内经济环境较为优越的区域,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文化层面的消费较具活力,而消费水平也在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一线城市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并将其视为整体提升文化产业收益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其外向型发展寄予较大希望。在国内经济环境有待发展的西北地区,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文化消费却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区域的文化经济发展应当以当地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以城市为核心市场,不断推出主题特色明显的文化产品,进而形成其独特品牌,以文化产业为发力点,有效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三、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是促进文化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健全的行业制度尤为重要。目前不少国家为了保障本土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从法律角度对这一产业的发展进行规范、立法,并逐渐形成完善的法治体系。日本制定出台的《企业安全法则》中规定,外资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先决条件是与当地公司进行合作,以此对外来资本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到,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立法已经迫在眉睫,对于本国知识产权的合法保护用尽快完善,并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版权审核登记,在国际交流中强化文化资源的保护,使版权保障更为全面。总之,在当前条件下,政府应当以科学论证为前提,尽快出台并实施相关法律监督机制,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在文化单位的转制过程中,要明确界定其产业属性,划分出公益性以及盈利性产业范畴,以此为基础进程差异化管理。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上,要以全面促进其文化发展为前提,在研究理论与实践发展中找到平衡。在实践管理中,要逐步制定创意产业的评价指标,通过更为科学、规范的评价,使其具备政策支持优势,建立更具发展潜力的循环持续模式。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要在土地征用阶段为创意产业发展预留空间,政府应当全力支持厂房、土地等资源整体出租,作为创意园区建设基地,并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倾斜。

(三)推行创意产业集聚战略创意园区的建设,能够成为多产业融合的最佳载体,在资源的优化整合上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并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促使文化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园区的建设,能够强化企业间的跨界合作,发挥其创意优势,形成市场集成效应。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当加大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基础环境建设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政策支持。上海区域的张江文化产业园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该园区对上海不同区域的动漫、网游研发单位进行集中,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科技转化、成果展示、市场交易”五项功能为一体的先进运作模式,实现了合作商家的供应。在产业链的构建与成果转化中,不少品牌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已经相继推出了动画衍生产品。这种运营模式实现了创意价值的市场转化,获得了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