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本刊从今年起,开设“聚焦语文真问题”专栏。“聚焦”语文“真问题”,不是玩概念,不是赶时髦,而是有真意在。所谓“真问题”,是指与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特点,语文课程建设、实施的基本理论和思路,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等密切相关的一些基础的本源性问题;之所以要“聚焦”,是因为许多年来语文教育讨论中话题繁杂、炒作不断却又主题不集中、问题总是无解。我们希望通过一至两年的努力,“聚焦”这些“真问题”,认真踏实、平心静气地进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探讨,以求语文教育从标准到教材,从教学到评价的真正进步,从而走向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的语文课程体系的真正建构。

本期聚焦的是语文课程标准问题。理想的课标应该是怎样的?怎样看目前的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自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到如今高中语文课标修订工作正式启动,这些问题一直为广大语文人所密切关注。相信本期聚焦能带给您新启发、真帮助,也希望广大读者有回应、多参与。

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

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要领会课程改革的思想,贯彻本《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使他们通过探究实践初步体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探究,发展探究能力。在制订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

要把握好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化学概念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例如,在教学中开始出现酸类物质时,不要急于?quot;酸"下严格的定义,只说明"像硫酸、盐酸这样的化合物属于酸"即可。原理性知识教学要与元素知识相联系,做到深入浅出,防止出现偏重思辩和过深、过难的现象。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要重视基础性和实用性,注意联系实际,纠正传统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简单做法。化学计算教学要让学生体会从量的角度研究物质及其化学变化的意义,避免繁琐的数学运算。化学实验技能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中予以落实,防止形式主义或过高的专业化要求。

在设计教学时,要对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教学的整体安排。

(二)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

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在有关"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在有?quot;化学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新制的氧化钙中加入水能煮熟鸡蛋"等来设置学习情景。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如组织辩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哪一种最理想"、试验"活性炭和明矾的净水作用"、观看录像"硬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都可以为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如"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棒互相靠近,出现''空中生烟''的奇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感叹这一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景象?quot;等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在探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杓浦杏枰陨福醚谔骄炕疃刑逖椟a href=//shiti.7139.com/303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科学方法的运用,如对化学现象进行分类、提出有关的假设、设计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进行探究等?br>

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可能不同,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水平也存在差异。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要提倡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活动。如分组完成"调查家庭金属废弃物的种类,讨论回收的价值和可能性"等课题。在探究实践中,教师应高度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的落实。

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探究活动形式有两种:一是进行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例如"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学生通过讨论筛选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归纳出"物质溶解时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quot;的结论。二是调查、辩论等活动。如"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状况,提出有关的建?quot;"辩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吗?氧气会耗尽吗"等。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借助已学的知识和各种教育资源(图书馆或互联网)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例如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等),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在德育和非智力品质培养方面的教育价值。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力戒形式化、表面化、教条化,务求在教学中较好地落实课程目标。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化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展现出新的前景。

在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清晰地认识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不能以此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减少学生的思维活动,强化机械训练。用计算机模拟一些复杂的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化学实验。微观图景跟宏观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进行简单的类比,在用计算机模拟微观图景时要注意避免科学性错误。

在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多种媒体的配合使用,以提高教学效率。

(五)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和经验。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

对于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物质及其变化现象,要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例如,水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质,在水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出发认识生活中的水,探究水的组成和性质,了解水的污染和污染源、水的净化和纯化等。

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着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素材,如燃料和燃烧、溶液、酸、碱、盐、有机物和各种材料等。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和筛选素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六)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

人类社会在文明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仅靠某一学科是很难解决的,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努力。

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和地理学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学习主题,如"设计实验探究动物或植物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全面的认识。此外,还应注意化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主题,如"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的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出治理的初步意见""调查常见食品添加剂种类,讨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七)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改革

《标准》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教学研究的过程。要围绕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结合本地本校具体的教学实际开展研究。

教师要立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选择研究课题,注意研究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关于"科学探究"可以结合以下课题进行研究:探究活动在课内与课外的组织与实施;探究活动与知识、技能教学的有效结合;探究活动时间量的调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目标和学习策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等等。

通过教学研究可以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推进《标准》的实施,提高教师驾驭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化学课程标准

三、教材编写建议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

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化学教材的编写应突出这一特点。既可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例如,在编写有关溶液酸碱度时,可编入以下内容:

用pH试纸测定食醋、肥皂水、矿泉水、鲜牛奶、石灰水、雨水、洗发剂和护发剂等液体的pH,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

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想一想,为什么用洗发剂洗发后还要使用护发剂?可选取的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十分广泛,如水的净化、钢铁制品的锈蚀、燃烧与灭火、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如污水、废气、固体垃圾等的危害和处理)、矿物的冶炼、洁净能源的开发、化肥的生产与使用等都是很好的素材。引用的材料要兼顾城市和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背景,在文字表述上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教材编写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教材编写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利用一些可读性强的情景材料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既富有感召力,又不失科学性。在表述上多用启发性的语句,?quot;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少用警示性的语句,如"不能用这样的方法,否则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为防止文字冗长、拖泥带水,在教材中可设置一些栏目,如"请你阅读""拓宽视野"和"探究活动"等。教材要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在插图和数据表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更多信息。

对教材要作整体设计,内容的编排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每一章的思路要清晰,内容呈现顺序应由浅入深,重难点要适当分散。启迪学生思考或由学生作答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习题中,也可以作为正文的一部分,以起到引出知识和学以致用的双重作用。

初学化学的学生已有生物、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的初步知识,在教材编写时要注意所选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要处理弥兜南嗷ハ谓樱⒁馀嘌?a href=//shiti.7139.com/3035/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r>

(三)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化学在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中的重要贡献,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和利用前景,初步认识化学应用带来的两重性,形成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因此,在介绍水污染、矿物分布、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化学能的利用等知识时,可在相关内容的章节中设立讨论、辩论、角色扮演、调查研究等课题。例如,讨?quot;谁对这条河的污染负责?""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我将采用什么方法、重点治理什么污染?""你了解酸雨吗?""调查当地常见的塑料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提出治理的合理建议"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四)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材编写中必须充分体现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面的独特作用。可以运用演示实验所产生的清晰、生动和神奇的现象,启迪学生思考;也可以用简单的实验体?quot;做科学"的思想。例如,为证明微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可在教材中安排下述实验:

"取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请预测结果----;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请对实验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

"请配制选种用的1.5 kg 10%的食盐水。"

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简单的实验活动,经比较、判断形成有关的认识,逐步改变"记、背、练"的学习方式。

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推理获得结论的全过程是实现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教材在这方面应作精心构思,写出特色。

(五)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化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方法。在化学教材中,应突出科学方法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以陈述方式为主建构教材的传统做法,要有计划地在教材中介绍有关的科学方法。在初学阶段应配合内容学习观察、测量、记录、分类、比较和简单的实验设计方法,以后逐步展示类比、假说、模型化和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方法的应用。在教材中设立方法栏目,使学生经历相应的思维活动过程,从中体验和认识这些方法。例如,在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可以让学生从下列实验体?quot;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并从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中体帱a href=//shiti.7139.com/303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科学方法的重要性?br>

取蜡烛一支,点燃观察,并记录现象:

刚点燃时的现象----;

点燃1分时的现象----;

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

熄灭1分后的现象 ----。

根据上述现象,你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何认识?

(六)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材不仅要组织好学习的内容,还应根据学生初学化学的特点,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编写教材时应设计相应的学习指导语,如"请你探究""试一试""阅读以下内容,并回答问?quot;"请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记入表中的空格内""在下列实验中某一步骤是必须做的""请与你的同桌就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提出肯定或否定的理由""根据以上事实,请你小结"等。教材中给出针对性的提示,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在版面设计时,可在教材的正文页面上留出一定的空白供学生写要点、提问题,记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以及分析和判断的结果。

(七)化学概念要体现直观性、关联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抽象的化学概念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因此,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真实现象导入,使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在教材中引出概念不仅为了知识表述的简约性,重要的是通过概念启迪学生进一步思维,拓宽知识视野,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已学概念去理解新的事物,对化学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如"催化"概念与许许多多的化学反应相关)。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应在认识过程中逐步深化。建议在教材编写时对某些概念作弹性的处理,对义务教育阶段无法给出严格的科学定义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宜用泛指、列举或比喻的手段去说明(如"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编号,这个编号称为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也可通过对同类实验现象的分析,从经验中概括出有关的属性(如"酸和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这样的反应称之为中和反应"等);微观概念可借助宏观现象或学生的直接经验去描述,以降低学习难度(如"物质可以不断分割,小到分子、原子等微粒")。

(八)习题类型要多样化,应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的比例

习题有助于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单一的题型和测试目标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编写教材时要对已有习题进行改造,重视习题的创新。在重视基础题的同时,要设计一些开放题与实践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能形成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如"设计方案鉴别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这样的习题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学生能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

实践题的解答需要学生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提出假设、动手实验或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获得结论或提出有关建议。例如:

"设计实验推断孔雀石分解的产物。"

"调查家庭中金属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回收的价值和可能性,提出具体的方案。"

"从媒体上收集当地半个月来有关空气污染的报道或相关信息,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quot;

(九)教材编写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教材编写要充分反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所需学习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不能将知识分解为细小的条目直接灌输给学生。教材要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面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教材必须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要增加有关学生活动的内容,在化学实验和实践活动方面要体现探究性、开放性。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应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诸方面的发展上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优秀的教材无疑会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发挥创造性的机会。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一)重视对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

化学实验室应配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和实验防护用具,对药品的质和量要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易耗品,以保证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力求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验,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化和管理人员的配备与培训应当跟上。条件较好的学校,仪器配备应做到人手一套,应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

在实验室中应展示常见的仪器、重要的装置和药品,说明用途、性能、操作要求和仪器的简单维修方法等;教学模型、挂图、幻灯片等应分类保存。

(二)编写配合新教材使用的教师手册

教师手册或教学参考用书应解释有关的教学目标,提出教学的重点和预期的教学效果,解析疑难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别是探究性实验的组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给出各章教学的参考资料,帮助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对要求学生解答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习题作出必要的提示。

(三)编制学生实验活动指南

学生实验活动指南的内容包括:(1)实验室规则和实验操作要求;(2)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3)有关探究性实验的说明;(4)具体实验的指导。

(四)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资源

学校图书馆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图书馆应配备足够的科普读物、专业书籍和报刊杂志,收集一些与本地环境、资源、能源和化学工业相关的信息资料,有利于学生查找和咨询有关的科技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开放的科普资料室供学生使用。

自然博物馆、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化工厂在研究资料或研究成果方面的丰富积累,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和实习等途径,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开发社区和乡土教育资源,将化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五)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用素材

结合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师指导下测定当地厂矿排出的酸性或碱性污水的pH,设计防治污染的方法。又如,调查当地稻草返田的方法,讨论该措施对补充农田氮、磷、钾等元素的作用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有益的建议。在当地农技站的指导下,测定土壤的pH,讨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或土壤改良的方法。

(六)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

鼓励教师、学校和研究单位制作与新课程配套的影像资料,开发优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相关的网站、公共数据库和专用数据库中的教学资源来为教学服务。利用校园网建立教学案例、参考文献、音频视频、检测评价等数据库和学习讨论室,通过信息共享、交流反馈等方式,为师生提供大量的课程信息。

从广播、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所反映的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中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观看的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化学课程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一、细读与质疑:做合格的新课程教师

2001年,我读完第一遍语文课程标准之后,就在版权页的空白处写下:“《论语》,全文共有11705个字,二千多年来,人们是怎么读《论语》的?5000多字的《道德经》,人们又是怎么读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9页,不足3万字,与《易经》字数相当,该如何读?”我还把《读你》这首歌的歌词“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写了下来。

在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时间充裕,每天都有时间来读书。每天看一看课程标准,一是在空白处写下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如:语文老师会教母语吗?什么是真正意义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二是在空白处写写自己的小思考,如:6600多种语言以高速度灭亡,灭亡一种语言,就是消灭一种文化。中华民族语言文化有很多种,千万不能在今天的你我手中消亡任何一种……三是标明哪些地方值得考证,如:“工具性与人文性”需要细考证,“兴趣的发现与培养”要考证,“考试、测试、考察、全面考察”要考证、“什么是写作、课内习作”要考证……每读一遍,我在封底处画上一个圈。10个月后,我数了一下,竟画了300多个圈!

边读课程标准,边想着十几年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教学及听到的千余节课,再加上国外的母语课程标准、诸多课程标准解读的文章,觉得这个实验稿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于是写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存在问题浅探》,投给《成才导报》。一周后见报,一整版(2002年5月8日A8版)。拙作谈了三个问题:一是教师需要“不需要解读的课程标准”,二是目标制定的力度不够,三是“具体”与“模糊”之规定要更科学。没有想到拙作引起了全省很多老师与专家的关注,半年时间,一二十位专家老师发表文章参与讨论。

读着大家的文章,继续思考课程标准,一个个新的问题跳了出来――“语文课程标准应该有什么样的读者群?”“学习语文的‘兴趣’怎能只重视激发?”“企业产品的标准与课程标准应该有着相通之处!”“不能没有‘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的评价!”“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没有一部适合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来读!”“整本书阅读需要大量的时间、太多的指导,课程标准没有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建议、要求!”……16000字的质疑文字码好,2002年8月,《中国教育资讯报》(现在的《中国教师报》)分三期连载,《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多家网站转载。质疑是一种责任,发表是一种快乐。细读、质疑、发表,也让我有了一种信心――真正做好新课程教师。

2003年春季,我从苏北到苏南的昆山工作,半年之后,发现发达区域的老师对课程标准的热爱程度也不高,于是写下《你有资格做新课程教师吗?》。在文章中,我提出新课程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大脑深入研究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不读、不研究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老师很难明白什么是新课程教师。当年9月4日《中国教育报》发表,当月,市教研室主任在全市教师新教材培训会上还当众朗读了这篇文章。

新课程改革十年,还有很多教师没有认真读过课程标准,大多数的教师是在培训会上听听专家学者关于新课程标准培训讲座,观摩一些打着新课程改革旗号的课堂教学。部分老师即使读,也只是读两三遍,也是为了职称考试、一些教育主管部门搞的教师能力比赛等才勉强地读一读。课程标准只读两三遍,怎么可能把新课程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怎么可能掌握新课程理念?怎么可能把档案袋评价机制引入到课堂?……新课程教师,须用心爱着课程标准,这是一句真心之语,并非简单的经验之谈。

二、寻找与实践:有目标地进行课题实验

我是小学语文老师,细读不仅是为了质疑,质疑不是我追求的最终目标,我知道一切阅读与质疑,都是为了更好地、扎实地进行教学实践,以让每位学生徜徉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成长在新课程理念之下。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前面的所有教学大纲相比,不变之处有,创新之处也很多。2004年春季,在比较阅读中,我认为课程标准中的“课内习作”及“整本书教学”提法很好,但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我便以“让100%的学生喜欢写作、阅读”为题,成功申报了教育部立项课题的重点子课题,并在自己的阵地里开展了实验。这是我长期的课题实验,多年的实验过程、实验成果,让我收获到许多幸福,让我找到了学生真正喜欢的语文。

让100%的学生喜欢写作,主要是“课内习作”的大面积改革。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首次使用“课内习作”,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继续使用“课内习作”。什么是课内习作?这个词不弄懂,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课内习作,学生连课内习作都不喜欢上,全体学生喜欢写作只能继续是一句空话。我认为,课内习作就是每次习作都能够在课堂内完成主题揭示、草稿书写、自改誊写、批改讲评等。多少老师认为这一切不可能做到,所以课内习作延伸到课外,学生烦、教师累,很多学生作品根本达不到合格要求就转向了下一单元的习作训练。怎么在课堂内完成一次次习作,让每位学生喜欢上课内习作?我根据课程标准每学年课内习作不少于16次、国家课程计划一周有两节写作课的规定,创造了课内习作四课时教学模式(第一课时,在课堂内完成草稿;第二课时,在课堂内完成修改及正式誊写;第三课时,在课堂内完成批改及多元评价;第四课时,在课堂内完成综合评讲)及“九有作文本”(一有为何写作的巧妙导引、二有学生快速写下的草稿、三有自主修改的话语提醒、四有学生自主修改的痕迹、五有学生正式誊写的作品、六有课程标准的评价话语、七有师生等人的共同评价、八有写作知识技巧的指导、九有一些优秀作品的比照),特别在“课程标准的评价话语”上,我根据课程标准创编两个学段的“七星级习作确认表”(如第二学段的七星级习作确认表,见下表)。

另外,新课程改革纲要,首次提出档案袋评价制,课程标准也有这样的要求。如何建立全体学生作品档案,学校如何保存学生的作品?我提出“透明式写作教学”,即每一次课内习作教与学的过程、全体学生的作品,对学生、学生父母、其他老师等全透明、全公开。每一次习作,都将习作课堂的实录、全班学生的每一次课内习作及老师评语等打印好装订成“书”,老师与全体学生每人一本。实验至今,师生及学生父母共同喜欢这样的“书”。

让100%的学生喜欢阅读,我的教学实验形式就是“师生每周共读一本童书。”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上,2000年以前的教学大纲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简单提出要重视课外阅读,课程标准在这方面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是建国以来,首次用这么多的文字阐述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什么是“广泛”、“扩大”、“增加”、“提倡”、“多”、“好”、“整本”?如果这些词都不理解,都不能根据中外学生的阅读实际产生新的解读,这一要求就只能是纸上的东西。首先,我根据许多国家及民族的每年阅读量,确定了我国师生应该每周读书一本;二是找到了实施每周读书一本的关键在父母,并且以专业化的思维从“共读共写”等方面全员培训学生父母,快速唤醒全体学生父母参与到这一实验中来;三是以“读书就是欠债,按照‘书中正确的去做,或者发现书中问题来想办法解决,与书中人物进行广泛交流,写出自己的东西’就是还债的思维”引领学生爱上读爱上写。从2004年春季开始,我所教的学生,都能达到每周读书一本(一年最少读完50本书,有几位学生一年读完200多本书)。我为省内外万名家长做过讲座,很多家长给孩子建立了500本以上的家庭图书馆,有多所学校利用家长委员会为班级建起了由300本获得过世界大奖的童书组成的班级图书馆。

研读课程标准,研究所教学生,我们能发现当下的孩子需要什么,清楚当下的学生在接受母语教育教学上还存在哪些问题。而学生的需要、存在的问题恰恰就是教师最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一个个课题的突破,学生改变了,我们的教育人生自然也幸福了。

三、等待与期盼:让课程标准成为课程教学的“圣经”

2005年,各地教研室受有关部门的要求,大面积地向一线广大教师搜集修订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这是中国课程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行为。我把发表过的文章复印整理好,又重新读了课程标准,不放过任何一个字,又想到几个问题(如汉字的活性教育要求缺少等),送给语文教研员。从那之后,我一直在默默等待,一直期盼中国有个更加完善的语文课程标准。

2008年,我了解到,“在美国,国家《英语语言艺术标准》已经成为衡量教师的母语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尺。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但是,无论怎么教学,都必须遵守课程标准。走进美国语文课堂,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教室的墙壁上贴着课程标准,黑板上写着课程标准,家长拥有课程标准;教师教学为了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州标准化统一考试紧扣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处处围绕课程标准展开。课程标准几乎成为美国语文课程教学的‘圣经’,处处有标准,时时看标准,课程标准已经成为美国语文教育人士开口必读的话题。”[1]这一年,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教材都完成了最少一轮的实验(小学一轮、初中两轮、高中一轮),但我国百万所学校还没有一所学校、一个教室张贴过课程标准,也没有听到哪位老师在黑板上书写过课程标准,而家长系统知道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几乎没有――除非是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多么希望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能悬挂在教室中,能让学生、家长等了解标准、尊重标准。

2010年,课程标准的修订风声又起,网上出现了2010年版的修订稿,但这一年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稿并没有正式公布。

2011年,从参加课程标准修订的专家那里得知了较确切的消息,2011年修订稿会正式公布,我也从修订专家那儿得到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意见稿。专家给我们讲述修订过程,讲述许多地方为什么不需要修订,讲述修改之处众专家们的一致意见。仔细阅读修订稿,有些喜悦,因为我在2002年提出的一些问题得到了回应,比如:第三学段的课内习作,取消了40分钟写不少于400字的文章;课外阅读不再要求推荐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3500个常用汉字在课程标准中也被明确。

参考文献:

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地理课程标准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意义四个部分。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新在哪里?

1.基本理念新

1.1 强调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以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其内涵包括:(1)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增强学生自我生存能力的地理知识或技能;(2)学习在生活中所需的科学知识。

1.2 强调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促进每个孩子的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

1.3 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多元的地理学习方式,重视地理研究性学习,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适合学生的策略和模式,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根据自己的认识条件,采取合适的学习方式与方法。

1.4 强调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它表现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及课程资源的开放性。

1.5 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面对信息化浪潮,应认清教育改革大方向,懂得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持地理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1.6 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体制。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2.地理课程内容标准的创新

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一、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

什么是“以人为本”?新世纪的重要标志就是人的教育。我国在2011年颁发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提出“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①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更加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传统的教育理念将以音乐为本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没有重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害怕上音乐课,不喜欢上音乐课。新课标将提倡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中更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创造成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发挥潜能,让每个学生更加热爱音乐课,更加喜欢上音乐课和学音乐课,从音乐课中体会快乐,发现学习的乐趣。

二、“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更加完善

音乐课程理念是对音乐课程实践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认同,属于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指向性的音乐课程认识和音乐课程理想的观念体系。②音乐课程理念,隶属于教育思想范畴,它根源于特定社会的音乐教育实践,并表明对于学校音乐课程的认识和看法,最终指导音乐课程实践。③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是音乐课程的理论基础,对音乐课程目标的确定、音乐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音乐课程教学的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并且将它作为第一条,这说明音乐审美的重要性。人天生就喜爱美的事物,在听觉上也是如此。人类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了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创造听觉美的事物,这就是美的音乐。音乐审美也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性质。新课标中指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表演法,让学生表演音乐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进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通过音乐活动获得审美的愉悦。“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是立足于我国“乐教”传统和学校音乐教育经验的基础之上,充分吸纳国际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基于基础教育的音乐的课程性质、价值认识而提出的。正如一首好的歌曲总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内心情感。同时,好的歌曲还应该具备动听的特点,只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人百听不厌。新课程标准中重视了审美能力的培养,老师有意识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审美为核心理念的,这样一个贯彻一个学习,贯彻到教学,然后学生,学生整个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音乐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不像过去那么理性,那么呆板。

三、关注音乐实践

2011年版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④音乐是音响的艺术,音乐音响的非语义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提供了想像、联想的空间,不同的人听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来获得对音乐的感受,而不是教师讲授自己的感受以此来代替学生的感受。音乐课程的实践性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只有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实践音乐教育的目的。

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引入更加频繁

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⑤世界音乐教育的理论核心是文化多元主义,音乐文化多元主义是相对文化单一而言的。“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是顺应时展需要、发挥音乐艺术特点而提出来的一个课程基本理念。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题,国家、民族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平共处,这就必须依赖人们对世界各地民族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理解。首先,音乐作为最能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对增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之间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音乐课程学习让学生能够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使学生能够直接体验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情感的交流促进国际上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好地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热爱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关注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学习。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总结出了新版课程标准不管是从内容的编排上还是文字的表述方面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总之,国家应该重视在新课程标准推行过程中,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保证新课程标准在各个方面的顺利实施,在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音乐知识更加丰富多彩。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②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

③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