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第1篇

1.是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加强管理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提高核算资料的质量,提高核算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核算整体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2.是国民经济宏观核算的客观要求。

从统计核算来看,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是采用统计方法搞宏观会计核算。随着会计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宏观控制手段之一的宏观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二、会计、统计核算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从企业来看,企业的经营决策离不开统计、会计核算的资料,同时,会计和统计从量的变化都要借助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衡指标等主要经济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并且依据相同的原始资料和原始凭证,共同搜集和整理企业经济活动的资料,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从核算方法来看,两者相互借鉴和渗透。会计核算以统计核算的方法为基础,如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统计分组法汇总编制的原始凭证汇总表;而统计核算以会计核算资料为依据,如复式记账方法的运用和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使统计核算方法更加完善。

2.区别。

2.1核算原则、口径、价格不同。

会计核算按权责发生制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本期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应承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而统计核算是按生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来核算,如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的销售收入是以取得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证为依据,而统计核算的销售收入是以发出货物的货款为核算依据。

会计核算的固定资产是按历史成本价原则,账面价值始终按照资产购置时成本记录,分别核算原值和净值;而统计核算是针对核算时点的市场价格对固定资产进行重值价,所采用的方法是永续盘存法。对未出售的半成品、产成品,会计按成本价计算,统计则按现价计算。

2.2核算目标不同。

会计核算目标是通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其服务方向是企业所有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某部门或其整体的规模、速度、效率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更多地体现在总体分析的功能上。

2.3核算对象和任务不同。

会计核算是反映微观经济现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其任务是及时、准确、完整地记载企业经济活动和结果,分析检查财务计划执行情况,监督资金运用和财务收支;而统计核算具有微观核算和宏观核算的双重性质和功能,不仅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有时还用实物量和劳动量作为计量单位,既包括实物核算又包括价值(资金)核算。统计核算对象比会计核算范围广。

2.4核算方法不同。

虽然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都需要经过资料的搜集、加工分析、对比分析、汇总整理、提供信息等一系列过程,但会计核算是根据凭证和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对每笔业务加以登记、分类和汇总进行核算;而统计核算是通过对经济现象作大量观察,运用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来掌握事物的总体特征,推断事物发展的总体概貌。

2.5核算范围不同。

虽然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都是以独立核算的企业作为核算的单位,但由于核算的目的不同,对核算范围的要求也不一致。会计核算要求核算企业主营和附营活动在内的全部收支;统计核算则是要求核算企业的主营活动。

2.6分类核算不同。

会计核算主要按主管部门分类,而统计核算中主要按产业或产品分类。具体核算时分类也不相同,如会计核算将资产按其流动性质强弱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统计核算将资产按其货币性质分为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会计核算中将负债按偿还期限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统计核算则将负债按空间界限分为国内金融负债和国外金融负债。

三、实现会计核算与统计相互协调促进数据利用效率的构想

1.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设置是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键,也是进行财务分析、预测的基础。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在口径上存在差异是难免的,在设置指标体系时应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进行调整,对相同内容的指标名称、分类、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应力求一致,以避免在核算中造成混乱。

2.改进会计、统计核算方法。

根据我国企业核算的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吸收国际上不同核算方法的长处,建立以会计核算资料为基础,以统计核算方法为依据的核算方法。这种核算方法,不仅消除了企业核算数据多元化的现象,还可大大减少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使企业统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市场调查、预测分析等统计核算活动,很好地实现了企业会计核算优势和统计核算优势的互补,从而为基层企业的会计、统计和业务三种核算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开端。

3.加强会计统计的信息管理。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虽然有许多的不同,但其基础数据的来源是相同的。因此,可构建会计、统计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加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应用,加快统计、会计信息资源的互相利用、互相借鉴,这不仅可以减少数据在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之间的重复计算,还加快了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同时,会计与统计核算信息的相互传递,还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宏观和微观决策与管理的需要,提高企业综合信息的经济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4.加强人才的培养。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第2篇

1.成本核算理念不科学生产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传统的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品的制造成本在不断地缩小,而相应的人力资源成本、市场营销成本却在不断地上升,但是我国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仍然将制造成本作为成本核算的重点,这样的核算理念不能准确反映出产品的实际价值;同时当前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无形资产的价值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账目中得以体现,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的计算内容缺乏全面性,造成企业的资产被低估,影响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功能的发挥。

2.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控制和监督职能的缺失当前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控制主要集中在对会计项目支出前和支出后两个方面的控制,而对于成本资金的使用过程的控制没有进行到位,导致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问题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的使用过程中,比如企业的生产费用与企业的成本核算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此种结果发生的原因就是相关的会计部门没有做好相关的审核与监督工作,使得会计核算监督部门的职能形同虚设,使得企业的各种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3.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缺乏合理性与完整性目前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的内容确定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存在缺陷,许多企业对于一些特定的项目资产没有进行相应的计量与分析,比如属于自然资源的土地,土地属于企业特殊的资源,其对企业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影响,但是土地的价值在会计成本核算中却没有体现,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缺乏完整性;其次会计成本核算时没有将知识资源纳入到核算体系中。最后成本核算没有将除了一线生产人员之外的人员纳入到核算范围内。当前企业对于人工成本的核算范围仅仅局限在一线生产工人的费用上,而对于企业其他人员的成本却没有纳入到核算体系中,使得成本信息对于人工消耗的反映不真实。

4.核算人员缺乏专业的操作知识受到企业发展规模的影响,企业的核算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其成本核算的理念以及经验却不足;会计核算人员对于核算工作的重点没有清晰的认识,使得企业的资金浪费严重;三是会计核算人员掌握的会计核算方法比较落后,造成会计核算人员进行核算的结果没有办法得到保障。造成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会计核算人员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由于受到企业发展规模的限制,企业不能为成本核算提供相应的制度环境。

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上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会计工作人员从不同的角度着手,解决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实现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发展,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1.转变传统成本核算思想成本核算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要求企业内部要形成重视成本核算的理念,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具有成本核算管理意识,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管理者具有积极的影响,只有企业的管理者具备了会计成本核算意识,才能将成本核算意识在企业内部推行并传播;其次要将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在企业内部进行广泛的传播,将成本管理理念深入企业员工内心,实现全员参与到成本核算工作中。

2.采取科学合理的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针对成本核算在实际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企业应该积极推行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核算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成本建立不同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式,并且就每个模型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核算,最后对这些模型进行核算并且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完整的核算结果。当然进行作业成本核算并不是适用所有的企业,但是作业成本核算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未来的企业发展中,作业成本核算将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

3.提高核算人员的专业素养造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会计核算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高,对此企业要从会计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方面入手,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提高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能力。只有提高了会计核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在源头上保证会计核算人员在成本核算时能够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其次企业要积极为会计核算人员提供各种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通过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在岗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最后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会计核算管理人才,会计成本核算的不断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队伍,而通过引进先进人才可以很大程度上带动企业整个会计核算队伍的发展。

4.对企业会计成本进行科学的核算企业成本的核算的前提是必须要保证成本核算的全面性与科学性,首先是对企业无形资产的核算,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要根据无形资产的性质进行科学的分类,并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将无形资产纳入到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其次在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时要将环境成本纳入到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中,环境成本核算是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而逐渐被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成本消耗,通过环境成本核算可以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的低碳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问题措施

实践证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对会计单位管理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是适应经济形式发展的新尝试,它成功地实现了对资金的集中管理、集中核算和全面监督,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财务管理方式,即是对企业人、财、物等资源进行整合和控制的最有效的一种机制,在各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同时也应看到,会计集中核算作为当前社会的新生事物,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

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会计集中核算是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它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企业实行和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强化核算中心的会计监督责任,精简会计机构,规范岗位责任制度,降低内部人员失职、渎职、贪污挪用等行为,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等。具体而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会计职能的需要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单一的企业往往会“变”成众多企业与非独立核算单位所组成的联合体,此时,企业会计核算是否依然真实,会计监督是否依然有效,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企业财务部门可以独立地考核其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并将其工作业绩与其劳动报酬相挂勾,这可以极大地分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促使其能够兢兢业业地工作,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完整、真实与可靠性。

(二)为了强化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与调度,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将下属单位的资金实时划到企业的统一账户上,达到统一调控和监督使用的目的,有利于实现资金的统一调度与管理,同时还有利于减少企业内部资金的沉淀,切实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为了提高基础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便于领导及时作出正确决策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能够统一核算口径,有利于企业领导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下属各单位的会计信息,从而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二、当前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企业用来加强内部财务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是企业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新的尝试,它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在起始阶段也必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例如,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其资金的管理权和会计核算职能都移至了核算中心,然而其财产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年度预算收支计划的编报等却都没有发生改变,因而在会计核算中心运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地方。当前,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会计集中核算的认识不到位

企业虽然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但是对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具体应该拥有哪些职能以及如何发挥这些职能,却缺乏足够的认识。企业对此的认识需要一定的过程,即需要在会计集中核算的逐步实践中来认真总结和完善。从企业最初成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宗旨来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一是为了规范资金的支出,二是避免做假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然而,不少企业却普遍地认为只要设置了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并通过它进行企业的统一算账和记账就算实现了上述目标。因此,不少企业在对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从而导致会计集中核算的多项职能不能得到健康的运转与执行。

(二)企业内部制约机制有所削弱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企业原来由出纳、会计和票据管理员来分别承担的不相容职务却开始由报账员一人来负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内部的制约环节。此外,各二级和三级相关单位取消了会计和出纳以后,其内部的会计审核往往仅由基层负责人或着几个报账员来进行,而企业的报账员或基层负责人往往又是该经济事项的主要经办人,这样就使内部的会计监督有所削弱。从而,企业会计核算中心很难或者根本无法再对企业经济事项的真实性进行把关,内部监督也就变得更为薄弱,进而导致上级部门对下属单位财务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也有所下降和削弱。

(三)可能会削弱下属公司的经营积极性

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其下属公司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制约,此时企业如果不能实施配套的激励机制或实施不到位,则很有可能会造成其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这样轻则会影响集团业务的开拓与发展,重则会造成企业人才与客户的流失。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行的《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相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而大多企业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仅仅是指定了单位的报账员,企业大部分的会计核算职能仍然是由会计核算中心来独立承担。而《会计法》还规定:“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全权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全面责任”。通过这条规定可以看出企业各单位的责任主体应是本单位的负责人,故由会计核算中心来统管会计核算和企业会计人员是不符合现行的《会计法》的要求的。

三、完善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针对在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以上问题等,我们要实事求是,客观分析、认真对待、加以解决。具体措施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会计集中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影响到一些部门的利益,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阻力。对此,企业应加大对集中核算的宣传力度,及时沟通联系,理顺核算单位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思想,提高其认识。同时,企业还应利用多种途径来宣传《会计法》等行政法规,使各部门真正意识到部门的行政领导人是其部门会计行为的主体,必须对其部门的财务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此外,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会计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依法和认真履行其职责。对因其工作不到位而造成企业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有关财政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各单位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和考核验收。

(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监督工作

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心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强化企业内部制约机制。会计核算中心对企业的每一笔支出款项都要进行严格的事前审核和事中控制,只有在保证真实准确、合法及合理后,才可以通知银行付款。要由原来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及全过程监督,坚决杜绝和打击小金库的存在,在源头上杜绝腐败。此外,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还应主动地接受企业外部监督以及集团总公司内部审计、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促使良好制约机制的形成,以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安全。

(三)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环境

会计集中核算应是人本化管理,要保证会计集中核算的顺利进行,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会计人员的智慧。同时,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时,不仅要求员工积极参与,还要营造一个激励他们献计献策与自我实现的环境。此外,还要培养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提高改革的自觉性,并创造性改进工作方式,创新考核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得到他们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由于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改革出现在现行《会计法》实施之后,故现行的《会计法》中是没有明确涉及到企业会计集中核算问题的。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在《会计法》中针对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合法性以及相关执行细节等,做出明确规定和说明,并尽可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确保企业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时有法可依,保障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规范运行。

四、结论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企业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职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此,企业不仅要对核算单位的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和变动,还要对各部门的会计职能与其部门利益进行权衡。这样可能会给会计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不适应性,因此企业各核算单位应从文中上述措施入手,积极适应和配合这种管理职能和模式的转变,确保会计集中核算确实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春艳.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刍议.财经界(学术),2010;18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第4篇

根据对历史数据的依赖程度不同,预算编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量预算:二是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假设历史将会重复。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适当的增长,编制预算;零基预算则立足于未来,按照逐级深入的方法,以因素分析的理念,编制预算。

以增量预算的方式编制预算时,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对企业的预算编制存在如下影响:

1.1历史核算的稳定程度决定了企业是否可以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一般来说,以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应该具备五年以上的历史数据。但如果企业的历史数据的核算方法、核算口径。甚至会计主体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则作为核算结果的历史数据在各年之间没有可比性,从而难以总结历史规律,也就无法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

1.2历史核算的口径决定了企业预算编制的明细程度。

1.3历史核算的公允程度决定了企业预算编制的公允程度。历史核算的公允程度主要是指会计确认和计量遵守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情况。

可见,会计核算的历史数据对于按照增量的方法编制预算的预算管理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即使以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对历史数据的依赖也是难以避免的。正常经营的企业按照零基的方法编制的预算。也需要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使编制的预算更加合理。

2如何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

中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一直处于改革变动之中。很多企业没有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政策不细化、不明确、不规范,会计科目不统一,对许多会计事项的处理还大量依赖各级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而会计人员往往会作出有利于完成预算指标的会计判断甚至操纵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情况下,预算考核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异化比较普遍。因此,要真正发挥预算考核的激励作用,就必须规范会计核算基础。

2.1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会计人员、档案、核算的管理制度,内容庞杂。一般来说,会计管理制度包括:①会计岗位划分及岗位责任制管理办法,具体包括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岗位划分,各岗位的责任范围等;②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包括会计部门管理人员和核算人员的任职资格、招聘、岗位技能、培训、职业道德等内容;③会计工作交接管理办法。包括会计知识的交接和会计资料的交接。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就业人员的低流动性,企业并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交接管理办法。其结果是,当最近几年会计人员的流动性显著提高时,会计人员交接手续不完善的问题非常突出,很多企业的历史会计信息不完整、会计政策不连贯、会计科目不统一,给预算的编制和考核带来了很多问题;④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包括会计材料的形成与归档。会计档案的分类、排列与编目。会计档案的保管与统计,会计档案的提供利用,会计档案鉴定与销毁等内容;⑤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包括软件的选择、系统初始化、密码管理、系统维护等内容;⑥会计检查管理办法。包括会计检查的内容、会计检查的周期、会计检查的组织实施、会计检查结果的使用、会计检查结果的反馈等内容。

2.2规范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长期以来,企业普遍存在重视会计科目而轻视会计政策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会计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会计政策不规范,就会使一个集团公司内部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从而导致其作为预算考核的依据缺乏合理性基础。笔者在长期从事预算管理咨询和会计核算咨询的实践中注意到,许多集团公司甚至不了解相关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目前,由于预算管理主要集中在损益预算领域,所以,基于预算管理的需要,规范会计政策首先需要规范与损益确认相关的会计政策。概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入确认政策;二是成本、费用的确认政策及成本费用的划分;三是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与无形资产摊销政策;四是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五是存货与短期投资发出计价的有关会计政策。

对于实施预算管理的企业来说,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包括两种情况:

2.2.1所有纳入预算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业务范围相同。这类企业一般具有高度的行业专门化特征,全集团内部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行业,如中国的电信行业、发电行业、供电行业等等。集团公司能够从全集团公司出发,全面制定标准、详细的会计制度。

2.2.2纳入预算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业务范围不相同。这类企业涉及的行业较多。在这类企业内部,包括很多种业务种类。如制造、施工、物流、服务等行业,如中国的一些控股公司、国有企业的实业公司等,集团公司不能制定标准的会计制度,这就要求集团公司强化管理手段,提高对子公司业务的熟悉程度,制定差别化的会计政策。但要强调的一点是,从预算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出发,控股公司的会计核算办法一般应该由集团公司制定,至少应该由集团公司核准。

2.3统一的会计科目在大型企业的预算管理中,各责任中心会计科目的相互统一性和预算科目与核算科目的统一性,是减少预算工作量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强化预算考核的前提。有的企业的预算由各部门编制,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不一致,数据难以汇总,难以实施考核。如在预算管理中,规定非设备修理费不得高于修理费的15%,但是,在会计核算中,并没有按照非设备修理费和设备修理费进行明细核算,考核只能依靠修理部门的统计数据,结果出现了由被考核部门提供考核用信息的逻辑悖论,难以发挥考核的作用。

所以,要使预算管理规范化,必须实现会计科目统一化。

企业会计核算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 必要性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会计集中核算又称之为一级核算,它是指将企业所有会计工作都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核算的一种会计工作组织形式。在这一形式下,企业下属各职能部门,包括生产部门及职能科室只对本部门成本科室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定期地递交会计部门,并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及所属的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这一核算方式便于减少核算的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率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段完善,我国许多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出现了许多跨行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等企业扩张行为。从而出现了众多的集团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更大更广的范围内展开。这就致使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资本的流动也跟着变得更加频繁。从某些方面可以说,会计集中核算制即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制也就是企业会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纳采用,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企业会计核算制,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许多企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当前大部分企业在会计集中核算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加强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1、加强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能有效的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就会将企业资金统一汇集到一个中心的单一账户上,这样就能够统一调配和筹集企业的资金,在下级不同子公司需要资金的时候,企业就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将企业内闲置的资金让渡给需要的部门使用,这样不仅减少了企业银行贷款,也减少了企业部分资金的闲置,更解决了企业资金管理混乱的局面。

2、加强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能有效的提高企业财政预算管理水平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企业内所有的资金结算和费用票据都由集中核算部门统一处理,这样能进一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应有的保障。

3、加强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能有效的推动企业全面预算制度的实施,保证企业收入和支出两条线的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会计核算中心对超出或者没有企业预算指标的支付申请可以不予以办理,企业内所有开支都在经过公司审查后再交给会计中心审核入账,这样不仅确保了各类开支符合公司预算的要求。也加强了企业预算的约束力。

4、加强企业会计集中核算能大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就能把各个部门及子公司的结算资金直接交给结算中心处理,如各部门公司可以直接做转账处理,不要通过银行来进行,就不需要派特定人员进行专门负责,从而减少了企业人员编制及相关运行成本开支。

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虽然有其许多新的优点,但是也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企业管理者对会计集中柱算的认识不到位

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之后,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公司里没有了会计财务人员了,也就可以不履行会计工作,于是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渐渐忽视了;还有一些管理者认为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从某些方面制约了其支配资金的自,认为是对他们工作的干涉和越位,于是便产生了消极抵制的情绪。由于管理者错误的认识,就会使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得不到顺利实施,从而就会造成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混乱、成本费用支出无计划及对外承包业务的积极性也不高等后果。

2、监督不全面,任然存在盲区

会计核算中心对企业支出、费用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合理性是建立在企业管理者签批和报账会计审查的前提之下的,由于实施会计集中核算,便造成会计核算和会计主体相分离,那么会计核算中心也就只能审查凭证的规范性,而对于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这也就容易让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钻漏洞,利用合法的凭证虚列支出套取现金,给企业造成没必要的损失。

3、难以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性

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从企业公司报账上就能发现比较明显的变化。企业从以前的“公司批公司报”形式变成为了“公司批中心报”的形式,相同一笔费用,以前是单一处理,现在变成了批量处理报销,以前很快就能完成的业务现在可能会推迟到几天才能处理完。另外由于核算中心的会计工作人员有限,而工作量又比较大,很多业务就不能及时处理,这样不仅给会计工作人员带来许多压力,使各公司报账人员等候时间加长,也使一些经济业务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核算,也就造成会计信息时效性明显降低,进而也就使公司不能及时了解本公司的资本运动和财务信息的状况。最终造成企业管理者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四、优化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对策

1、加大宣传,提高企业对会计集中核算曲认识

企业要加强对各个公司的会计集中核算的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全员对其的认识,消除大家的错误认识。其中主要要消除一些公司管理人员认为的当家不理财不算自主经营的错误思想。当然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公司管理者在一些费用的开支上没有以前那样得心应手,得处处受到限制和监督了。但是并不是剥夺了公司管理者财务开支的权利。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最终目的不是对于权力的调整,而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只有大家都统一对财务集中核算的正确认识,才能充分发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真正作用。

2、完善企业监督制度。加强支出监督管理

会计核算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会计核算和资金的支付,但是如果将会计中心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重点注意预算执行信息的控制和反馈。严格控制公司各部门预算指标的即时用款进度。加强预算资金支付事前和事中的监督控制,杜绝用款超出计划。使会计核算中心在支出监督方面管理有依据。监督有标准,真正从源头上预防浪费、腐败。另外会计人员要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注意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做到寓监督于服务之中,严格律己提高服务,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也间接提高了监督水平和范围。

3、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女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规模不断发展扩大,这也就对我们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而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的财务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企业应该给会计核算中心配备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使其能客观公正、不做假账、依法办事、爱岗敬业。另外企业也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让其不断完善工作技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也得注意对会计核算中心人员的指导和管理,构建一个和谐的财务人际关系。能有效的提高大家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