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元素论文

文化元素论文范文精选

文化元素论文

文化元素论文范文第1篇

1、对于教师的要求和挑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文化元素渗透到声乐教育学中,要求在教师在教学中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和教学能力,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将声乐与文化完美结合。

1.1业务基础和教学能力。作为一名声乐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歌唱技能技巧,有较强的演唱实践能力,才能够在教学中正确地进行示范,扎实的基本功和演唱实践能力是教师开展声乐教学的基础,特别是当文化元素渗透其中时,更是对教师业务水平的考验。

1.2审美能力。将文化渗透到声乐教学当中实际上是教师对于声乐的二度加工。例如:在演唱《歌唱祖国》时,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文化教育,如果单单只进行声乐技巧和知识的辅导很难让学生感情饱满地诠释这首歌曲,这时对于教师的审美能力就提出了要求,能否带领学生感受到歌曲中爱国思想的文化内涵,是对教师审美能力的考验。

1.3深厚的文化底蕴。既然是要将文化元素渗透到声乐教学当中,就要求了教师必须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在演唱《但原人长久》这类文化气息浓厚的歌曲时,教师如果适时地给予文化深度的教育,会对学生诠释歌曲有较大帮助,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

2、对于教学内容的要求

2.1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声乐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从唱法上来看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以及近些年出现的原生态唱法,声乐所涉及的内容页非常广泛,因此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是在声乐教育中渗透文化的必然要求。

2.2教学理论的充实。曲谱教学是目前声乐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对于教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较为有利,但对于文化的渗透和学习则相对不足,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如:中外音乐史知识、音乐美学、声乐史论、声乐名作赏析、歌剧鉴赏、中国民间音乐及其它有关文献资料等,都是充实中渗透文化的体现。

二、在声乐教育中渗透文化元素的工作

声乐教育中渗透文化元素体现的是音乐教育要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相比于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文化学习具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和更为深刻的意义,在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民族文化的渗透和学习。声乐演唱中有民族唱法,民族歌曲所体现的是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对于将民族文化渗透在声乐教育中加以学习是声乐教育中非常值得开展的工作,回顾民族声乐的发展可以看出,民族声乐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声乐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上。例如: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乡曲》(故事片《海外赤子》中的插曲)、《鼓浪屿之波》、《那就是我》等等;另一类是表现恋乡之情的歌曲。这类歌曲侧重于表现人们对故乡的强烈依恋和热爱,如《故乡是北京》、《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前门情思大碗茶》等等。

2、多元化的文化渗透。在文化多元的时代中,将各国优秀的文化渗透在声乐教育当中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声乐学习,地理、历史、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使各国、各民族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各自的文化,例如:在西洋美声唱法上,意大利声乐学派对中国的声乐学派影响较大,中国声乐学派在基本唱法和审美标准上,同样源出意大利,只是演唱中国作品并将汉字作为歌唱语言。

3、文化渗透在声乐教育中的意义。在如今的声乐演唱中,往往会出现演唱技巧好,但文化底蕴不足的现象,有人说声乐是一种文化,不是技术,每个声乐演唱者都因自己不同的文化内涵而有不同的声乐演唱气质,然而个性鲜明的艺术演唱风格在如今已不多见,千人一面的演唱风格让人觉得这些歌手相似的声音和特点更像是生产流水线所带来批量产品,这也是文化底蕴缺失所导致的现象,所以以理论文本,以理论化为依据的文化渗透对于声乐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总结

文化元素论文范文第2篇

1.1概述“文化”一词的定义较在民族学中更为接近民俗文化,即把文化视为生活的方式。而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信仰、思想、价值判断与在其影响下形成的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也许建筑根本就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个思想的范畴,一个理性并不能完全解决沟通的问题。

1.2从斗拱谈起以斗拱举例来说,20世纪初老辈建筑先贤对古建筑中斗拱的研究,只从构造方法上做了定论,即切合中国建筑的起源、成熟、衰落三部曲,秦汉是建筑的起源,唐宋是成熟期,明清则是衰退期。但是单纯的结构发展论并不能够代表全面价值观,例如西方建筑中从没出现斗拱,并非完全是受材料限制。现代研究建筑史,已经不能止于探究其然,了解形式,更要探究其所以然,思考形式背后的行为动力,文化特质。一个民族建筑外显的形式,可以一直追溯到文化的起源。

2从东西方文明起源对比浅析中国文化特质

2.1东西方原始文明发展由来人类从动物开始,由于物质的逐渐丰富,获得了“理性”———即行为之前的犹豫到冷静的过程———从而进化为原始人类。再从原始人类社会中发展出精神文明,学会控制欲望,形成了原始文化。原始文化中有物质层面的原始人性观以及精神层面的原始信仰(林语堂,1943年)。原始文化发展到殷商时期,明确的社会伦理规范就出现了大概的轮廓,即为使用伦理的内力约束来维持社会安稳的周礼。在这样的社会规范下,人们其实内在仍是保持着原始的价值取向以及现世乐生的诉求。之后一直到封建制解体之前,在周礼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及文化发展的走势为道德取代宗教,礼俗取代法律,固化成为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此后封建制解体,佛教流入,但没有形成西方中世纪政教合一,而受礼制入世影响同化,封建精神与宗教精神在南宋之后完全消失,自明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已逐步世俗化、大众化,从而失去了宗教信仰的机会,艺术与科学也就无法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而逐渐沦落。而与中国不同,西方国家从希腊罗马时期开始,人类在宗教的影响下,初步形成了在神力约束下去除原始、人生罪恶、祈求来世的人生价值(迟成勇,2009年)。之后经历中世纪的封建制,集团和阶级的严重斗争阶段,走到了文艺复兴,奠定了人文主义,追求文明、人本和自由,进而步入现代工业文明时期,之后持续演变到现在。

2.2宗教精神对于中西方建筑上的影响宗教精神在人类社会中最明显的作用在于对生死价值观的影响。西方宗教具有悲剧性色彩:由于人生“生老病死”自然现象,对人类存在是一种无形威胁,而人行为又易受无法控制的强烈欲念所支配,两者合起来即为悲剧感受(林语堂,1943年)。于是受悲剧感受影响,人类不免时时为空虚绝望包围,带有萧瑟凄凉的悲愁情绪,故西方悲剧文学艺术也就在此种精神下产生。受此影响,宗教艺术是在生死之际和爱欲之间找寻人生意义,特质外化在建筑表达上表现出的永恒感的追求与纪念性、带有献身精神。执着一丝不苟宗教精神为工业化基础,以此产生艺术与科学,西方建筑史几乎等于宗教建筑史。中国文化从来都是一个以迷信为寄托、以逸乐为幸福、以儿孙为传承的带有原始意味的文化。这远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了,只是周代的封建制度中,产生了贵族并且在贵族阶层中形成了高雅文化。加之后来佛教进入中国社会,产生了宗教文化,为中国文化中的原始性披了外衣。中国文化自秦汉至今没有改变的精神,那就是民众化的精神(汉宝德,2008年)。甚至在秦汉之后,封建制解体,贵族文化走向没落,民众文化愈发突出。而封建精神与宗教精神在南宋之后完全消失,而自明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已完全世俗化、大众化。中国人理性早启,过早步入伦理本位,思考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早熟的文化。中国人过早受到周孔礼俗的内力制约,在人对物的思考上显得薄弱,科学无从产生。这与西方古希腊罗马的科学理性精神和古希伯来宗教文化对西方“人对物”的理智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建筑对于中国人来说,归根结底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而已,而非是西方那样由艺术审美主导的建筑发展,也许这就是中国人文化对于中国建筑的最本质影响。

3由社会及文化发展史解读中国建筑史

从夏商到清朝,中国有着古老深厚的历史。在由原始农耕社会形塑成的文化随时间不断发展的同时,诸如佛教的外来文化循着地理扩张参杂进来,后更因外族入侵,外族文化成为政治统治文化。各种杂糅混合,并且相互影响和内化。在这一漫长的变化过程中,为了解读在其间被影响的中国建筑发展,现暂将历史分为三个时期。

3.1古典时期这一时期从夏商延续到秦汉,从时间上等同于西方的希腊时代到罗马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和西方相似的是都无主导性宗教,人类宗教活动主要是祭祖一类,重视人文观念和艺术,产生大量哲学思潮。中国社会在古典时期虽然也存在神话,但并未到达信仰的阶段,而是一种诗意地尊崇,从屈原的《九歌》、《天问》就能看出。所以在建筑上人们不为神建庙,不为神塑像(白晨曦,2003年)。本土建筑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从形成到发展成熟的演变。出现高台建筑和瓦、回廊四合院的建筑类型以及以柱列为基础的空间架构。同时由于礼制的确立,建筑出现了与之呼应的制度化,在建筑上出现了权位象征。至秦汉时期,木构架发展到了成熟突破,进而引发了亭台楼阁的产生。这一时期的古建筑并无曲线,端庄严肃。建筑规模庞大,构件简单刚固,尺寸也很大,斗拱的雏形在这一时期出现。

3.2中世时期中世时期囊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南宋,这段时间内,贵族世家转为地主阶层,影响力渐衰,同时儒家思想在政治的辅佐下,慢慢成为了精神统治,而佛教文化则由盛至衰。由于专制集权,儒家思想在文化中形成了完全的主宰,而贵族精神遗传给士大夫阶层,在制度上科举人才选拔平民化。社会文化发生了大蜕变。期间宋朝南迁,地方家族实力彻底被摧毁,中国的贵族文化接近尾声,而通俗文化形成。封建色彩慢慢被去除,大一统文化开始。宋明理学在这一时期开始浮现,其使思维方式趋于精确认识事物和规律的知识性,理性认识思路。而后至唐朝,宫殿规模愈发宏大。受佛教的影响,空间由复杂趋向与单纯。斗拱结构体系日趋成熟,并且趋向复杂化向装饰化,由原本的橼承重慢慢变成了檩承重,从而建筑的曲线更加明显:翼角起翘,出檐深远,显得轻灵飘逸。在宋朝,建筑保留着最后的贵族气质,呈现出精致高雅、细腻纤巧。在理学的影响下,俗文化形成,园林兴盛。来到了儒家士大夫时代,禅宗更使佛教世俗化。建筑的制度化象征化加强,风格相较之前变得收敛变庄重:正脊改曲为直,鸱吻由唐代牛角式起翘转成S形收尾(梁航琳,2004年)。南宋建筑承前启后,重心逐渐从唐辽北宋金那种肃穆的宗教气氛转为世俗化,且更为艺术的设计,空间的运用逐步比出檐的深远更受重视,建筑的采光更好,而形态的设计则更为艺术化。

3.3近世时期近世时期从辽金到近现代之前的清朝,在这一时期里面,少数民族入侵,由于北方辽金异族文化的冲击,简单粗狂的取向,把单色优雅的宋文化,改变成为具有装饰性的彩色文化。由于北方不具备王朝所必须尊重的传统礼仪制度,且无文化背景,故真正的通俗文化由此开始。传统贵族势力在这一时期彻底消失,佛教因禅宗兴起而完全世俗化,佛儒道融为一体,社会商业化,资本主义萌芽,新形式出现。专制思想达到最高峰。由于南宋之后中国的文化重心南移,到了明代,江浙一带成为中国城市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明代之所以产生了大量的精美楼阁,如各种城楼、鼓楼、市楼等,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明代,建筑技术和成就有著长足进步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建筑巨构十分普遍,大明奉天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木构建筑,面阔95m左右,占满紫禁城太和殿的整个台基,其体积大约是唐大明宫含元殿的4.5倍之巨(白晨曦,2003年)。明代斗拱增多,且弃用真昂,梁的搭配更加直接合理。这种在城市经济和手工商业大为发达的环境下趋於理性的技术革新,不仅有利於建造开间极阔的巨型大殿,而且帮助结构变化丰富的复杂楼阁建筑成为了一门富於创造的艺术。明代城市建筑沿袭南宋一路的人文主义路线,完全世俗化,相比肃杀的宗教气氛,更注重文人雅士的吟诗弹琴品茶论画的空间,是南宋明代一路建筑最大的特徵。中国文化重心自北方南移,自广大的干燥的黄河流域移到山明水秀的长江流域,宏大的气魄转变为纤巧的心思。建筑的规模在缩小,中小型建筑为新兴的商人中产阶级建筑,完全取代了贵族士族大家,成为社会中坚,商人与士人混为一谈(梁航琳,2004年)。江南景色,小桥流水,白璧青瓦,前庭后院,是近世中国的环境特色。文人画的情操呈现在士人的小院里,为中国人的心灵天敌。这样的中国情趣是汉、唐的中国所无法想象的。

4结束语

文化元素论文范文第3篇

在现代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其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通过观察这几年国际平面设计大赛优秀的作品,便可以清晰的看出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趋势。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不仅有利于让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传承,而且有利于为现代艺术设计增添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这两者之间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设计理念逐渐被各个国家艺术设计人员重视。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应该不断挖掘本民族传承的文化元素,并且采用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人们的审美观。只有让中国传统元素大范围应用到艺术设计中,“民族风”和“传统风”得到更好的展现,才能够提高中国艺术设计在国际艺术领域的竞争力。在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和艺术理念不断渗透,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下,现代艺术设计也深受西方艺术理念的影响,逐渐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忽视了传统文化元素传承的重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便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较好地融合到现代艺术设计中,积极创新设计思路,不断拓展艺术设计发展空间。总之,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需要,同时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的要求。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1很多设计者将中国传统色彩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了众多杰出的作品。其中中国传统色彩应用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红,中国人们始终喜欢红色,甚至红色被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中国红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象征着热情、奔放、团结的民族品格。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在春节期间推出的广告。其在中国市场的宣传过程中,广告内容就将传统色彩与艺术设计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在这则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整幅画面红色的背景,同时也能够看到穿着红色衣服的福娃和身穿红色衣服的人们,同时手举可口可乐展现出一家人高兴、和谐的画面。

2.2通过将中国传统书法较好的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有利于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好地体现出来,为艺术作品增添精神内涵,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中国印”的设计,就是传统书法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设计者通过深入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内涵和含义,然后将其灵活的应用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出非常灵动的标志。这个标志通过自身蕴含的内涵有力的向世界传递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全新理念。为了将传统书法灵活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便需要设计者深入理解书法表达的意义和内涵,然后将书法内涵的经典之处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艺术设计作品具有更强的魅力。

2.3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在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关于吉祥的图案。这些吉祥图案大多数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和吉祥平安的美好期盼,并且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善。其中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包括“福禄双喜”、“龙凤呈祥”、“年年有余”、“如意纹”、“云纹”、“龙纹”等。这些吉祥图案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中国联通的标志。这个标志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佛教的“盘长”图案,从而让整个标志都充满了东方神韵。同时这个标志环环相连,蕴含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公司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华夏银行的玉龙标志、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邮政的回纹图像标志。这些现代艺术设计作品都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元素的延生和分解应用,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寓意,并且准确形象的将设计者的思想理念体现出来。但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时,不仅要注意对吉祥图案形的把握,还应该注意吉祥图案的“意”。只有深入领会了传统吉祥图案的意蕴,才能够灵活应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有效提高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价值。

3结语

文化元素论文范文第4篇

从斗拱谈起以斗拱举例来说,20世纪初老辈建筑先贤对古建筑中斗拱的研究,只从构造方法上做了定论,即切合中国建筑的起源、成熟、衰落三部曲,秦汉是建筑的起源,唐宋是成熟期,明清则是衰退期。但是单纯的结构发展论并不能够代表全面价值观,例如西方建筑中从没出现斗拱,并非完全是受材料限制。现代研究建筑史,已经不能止于探究其然,了解形式,更要探究其所以然,思考形式背后的行为动力,文化特质。一个民族建筑外显的形式,可以一直追溯到文化的起源。

2从东西方文明起源对比浅析中国文化特质

2.1东西方原始文明发展由来人类从动物开始,由于物质的逐渐丰富,获得了“理性”———即行为之前的犹豫到冷静的过程———从而进化为原始人类。再从原始人类社会中发展出精神文明,学会控制欲望,形成了原始文化。原始文化中有物质层面的原始人性观以及精神层面的原始信仰(林语堂,1943年)。原始文化发展到殷商时期,明确的社会伦理规范就出现了大概的轮廓,即为使用伦理的内力约束来维持社会安稳的周礼。在这样的社会规范下,人们其实内在仍是保持着原始的价值取向以及现世乐生的诉求。之后一直到封建制解体之前,在周礼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及文化发展的走势为道德取代宗教,礼俗取代法律,固化成为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此后封建制解体,佛教流入,但没有形成西方中世纪政教合一,而受礼制入世影响同化,封建精神与宗教精神在南宋之后完全消失,自明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已逐步世俗化、大众化,从而失去了宗教信仰的机会,艺术与科学也就无法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而逐渐沦落。而与中国不同,西方国家从希腊罗马时期开始,人类在宗教的影响下,初步形成了在神力约束下去除原始、人生罪恶、祈求来世的人生价值(迟成勇,2009年)。之后经历中世纪的封建制,集团和阶级的严重斗争阶段,走到了文艺复兴,奠定了人文主义,追求文明、人本和自由,进而步入现代工业文明时期,之后持续演变到现在。

2.2宗教精神对于中西方建筑上的影响宗教精神在人类社会中最明显的作用在于对生死价值观的影响。西方宗教具有悲剧性色彩:由于人生“生老病死”自然现象,对人类存在是一种无形威胁,而人行为又易受无法控制的强烈欲念所支配,两者合起来即为悲剧感受(林语堂,1943年)。于是受悲剧感受影响,人类不免时时为空虚绝望包围,带有萧瑟凄凉的悲愁情绪,故西方悲剧文学艺术也就在此种精神下产生。受此影响,宗教艺术是在生死之际和爱欲之间找寻人生意义,特质外化在建筑表达上表现出的永恒感的追求与纪念性、带有献身精神。执着一丝不苟宗教精神为工业化基础,以此产生艺术与科学,西方建筑史几乎等于宗教建筑史。中国文化从来都是一个以迷信为寄托、以逸乐为幸福、以儿孙为传承的带有原始意味的文化。这远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了,只是周代的封建制度中,产生了贵族并且在贵族阶层中形成了高雅文化。加之后来佛教进入中国社会,产生了宗教文化,为中国文化中的原始性披了外衣。中国文化自秦汉至今没有改变的精神,那就是民众化的精神(汉宝德,2008年)。甚至在秦汉之后,封建制解体,贵族文化走向没落,民众文化愈发突出。而封建精神与宗教精神在南宋之后完全消失,而自明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已完全世俗化、大众化。中国人理性早启,过早步入伦理本位,思考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早熟的文化。中国人过早受到周孔礼俗的内力制约,在人对物的思考上显得薄弱,科学无从产生。这与西方古希腊罗马的科学理性精神和古希伯来宗教文化对西方“人对物”的理智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建筑对于中国人来说,归根结底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而已,而非是西方那样由艺术审美主导的建筑发展,也许这就是中国人文化对于中国建筑的最本质影响。

3由社会及文化发展史解读中国建筑史

从夏商到清朝,中国有着古老深厚的历史。在由原始农耕社会形塑成的文化随时间不断发展的同时,诸如佛教的外来文化循着地理扩张参杂进来,后更因外族入侵,外族文化成为政治统治文化。各种杂糅混合,并且相互影响和内化。在这一漫长的变化过程中,为了解读在其间被影响的中国建筑发展,现暂将历史分为三个时期。

3.1古典时期这一时期从夏商延续到秦汉,从时间上等同于西方的希腊时代到罗马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和西方相似的是都无主导性宗教,人类宗教活动主要是祭祖一类,重视人文观念和艺术,产生大量哲学思潮。中国社会在古典时期虽然也存在神话,但并未到达信仰的阶段,而是一种诗意地尊崇,从屈原的《九歌》、《天问》就能看出。所以在建筑上人们不为神建庙,不为神塑像(白晨曦,2003年)。本土建筑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从形成到发展成熟的演变。出现高台建筑和瓦、回廊四合院的建筑类型以及以柱列为基础的空间架构。同时由于礼制的确立,建筑出现了与之呼应的制度化,在建筑上出现了权位象征。至秦汉时期,木构架发展到了成熟突破,进而引发了亭台楼阁的产生。这一时期的古建筑并无曲线,端庄严肃。建筑规模庞大,构件简单刚固,尺寸也很大,斗拱的雏形在这一时期出现。

3.2中世时期中世时期囊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南宋,这段时间内,贵族世家转为地主阶层,影响力渐衰,同时儒家思想在政治的辅佐下,慢慢成为了精神统治,而佛教文化则由盛至衰。由于专制集权,儒家思想在文化中形成了完全的主宰,而贵族精神遗传给士大夫阶层,在制度上科举人才选拔平民化。社会文化发生了大蜕变。期间宋朝南迁,地方家族实力彻底被摧毁,中国的贵族文化接近尾声,而通俗文化形成。封建色彩慢慢被去除,大一统文化开始。宋明理学在这一时期开始浮现,其使思维方式趋于精确认识事物和规律的知识性,理性认识思路。而后至唐朝,宫殿规模愈发宏大。受佛教的影响,空间由复杂趋向与单纯。斗拱结构体系日趋成熟,并且趋向复杂化向装饰化,由原本的橼承重慢慢变成了檩承重,从而建筑的曲线更加明显:翼角起翘,出檐深远,显得轻灵飘逸。在宋朝,建筑保留着最后的贵族气质,呈现出精致高雅、细腻纤巧。在理学的影响下,俗文化形成,园林兴盛。来到了儒家士大夫时代,禅宗更使佛教世俗化。建筑的制度化象征化加强,风格相较之前变得收敛变庄重:正脊改曲为直,鸱吻由唐代牛角式起翘转成S形收尾(梁航琳,2004年)。南宋建筑承前启后,重心逐渐从唐辽北宋金那种肃穆的宗教气氛转为世俗化,且更为艺术的设计,空间的运用逐步比出檐的深远更受重视,建筑的采光更好,而形态的设计则更为艺术化。

文化元素论文范文第5篇

校园文化是师生学习生活的一种物质环境与精神氛围,每个师生员工都受其影响,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这个环境的建设与培植,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氛围的陶冶和塑造。例如:紫泥中心小学坚持“书画陶冶、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练字、恋书、炼人品”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把开展书画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的切入点,广泛开展各项主旨教育活动,形成了书画教育的学校文化特色,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授予“部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成为漳州市第一所省级“写字教育实验学校”。

2校园文化建设能整合教育功能

青少年思想活跃,容易受外界环境感染。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走在美丽的校园里,随时都能感受到诗情画意、文馨墨香,这既能给人以美的熏陶又能激发学习热情。如石码中心小学在每一幢楼、每一个教室,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教育专栏,悬挂着学生的作品、名人事迹、格言警句等,创建立体环境文化,使全体师生时时、处处去体验“我能行”、“我做对了”、“我做好了”、“我成功了”,激励全体学生“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竞学的热情。

3校园文化建设能培育良好校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