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艺术论文

人文艺术论文范文精选

人文艺术论文

人文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园林绿地的本质

统一城市公共空间泛指城市中的园林、公园、街边绿地、广场、滨水空间等,是公共艺术天然的、最佳的布局空间,两者隐含的空间的“公共性”和“社区性”是一致的。单纯强调景观自然属性的城市园林绿地必然缺乏人文内核,尤其是可贵的地域文化内核;而过多强调公共艺术性也容易使园林绿地景观显得矫揉造作、失去可贵的自然品格。要使公共艺术与园林绿地和谐统一,除了作品须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还必须借助科学的规划。

(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价值及其必要性

公共艺术能否规划、是否需要规划,这在传统的艺术圈子里存在争议,不少艺术家认为艺术创作是个性化的过程,规划或许会损害这种个性。然而完全借助艺术创作市场或者城市领导者与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品位是不可靠的,尽管也能出一些好作品,却难以从整体上保证作品水平、作品与城市环境的协调、作品布局的科学性。公共艺术规划对城市的价值在于:“它使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识更深入、更理想、更成熟;它促使现代社会对公共艺术价值有更深入的认识;它有利于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形成城市的特点,突出城市的个性,使城市的文化面貌更加鲜明。”公共艺术规划的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提高艺术品的总体质量,拓展其艺术领域。比如墨尔本港区的Webb步行桥规划设计项目因艺术家的参与成为真正的公共艺术品;优化艺术品的空间布局。如美国亚特兰大的公共艺术规划重视艺术品布局的均衡性和公平性,尤其是从重视对外价值向重视对内价值转变,还制定了艺术品布局和安置的具体标准;加强艺术品的公共性。当下对公共艺术规划的探讨多集中在公共艺术界,将其纳入公共空间和风景园林的人文景观塑造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公共艺术规划不但应当成为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规划师的重要规划手段和工具,还应成为文化人、艺术家开拓艺术视野的途径,成为公众接受公共艺术启蒙和参与的切入点。要区别于雕塑规划,就应面向大众、面向公共性、面向社区、面向当代性,强调对内价值。

(三)凸显公共艺术规划

对城市人文景观建设的引领一个城市需要核心形象资源,它建立在对城市的定位、城市精神、区域功能和属性、山水风貌和历史文化传承的综合理解之上,包括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大多布局或发生于城市广场绿地,对塑造城市的人文内核和地域特色往往起着重大作用,正如《五羊》之于广州、《海的女儿》之于哥本哈根。在以往的实践中,公共艺术作品的实施,往往以总体上无序的状态进行,尤其缺乏必要的时空规划协调、资金支持、人才储备和组织制度保障,使得作品的整体水平不高、与环境不协调。通过规划对公共艺术进行梳理和规范,有助于推动城市园林绿地中人文景观的建设。公共艺术规划应突出对其它人文景观系统的带动发展,公共艺术规划要达到其任务和目标,除了规划界和艺术界专业人士的通力合作,公众在各个环节的有效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应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树立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地空间的主人翁地位,这也恰恰是发达国家公共艺术人文景观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一环。

二、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实践与工作框架

(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实践的发端

2005年,国内第一个城市公共艺术规划《攀枝花市公共艺术总体规划》(2005—2020)编制完成;受原深圳雕塑院(2009年更名为“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之邀,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编制工作。规划在严谨而深入的现状调研基础上,强调把科学性、社会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探索了规划方法和理论框架,对公共艺术的总体布局、特殊城市形态与环境下的规划与创作等问题提出了控制原则,阐述了实施策略与方法,探讨了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台州市在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04年即编制了《台州市城市雕塑规划》,2005年下发《关于实施百分之一文化计划活动的通知》并很快纳入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2009年《台州市区“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重点项目管理细则》,是国内第一个正式实施提取百分之一建设资金用作公共艺术的城市。台州市还在建立公共艺术管理体系中走在前列,探索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资质管理和执业注册制度、收费标准、组建工作机构、制定管理程序等。2008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文件中明确要求落实百分之一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2012年初《北京“十二五”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城市雕塑)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则是第一个大城市推进公共艺术的措施,尽管这个纲要有在“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和“城市雕塑”概念之间折衷的明显倾向,但也进一步表明社会对公共艺术的认知、认可和推进。

(二)公共艺术规划的工作框架规划

实施的阶段包括:规划目标与任务———城市空间及公共艺术作品现状调研———公共艺术规划编制———作品的策划、设计与创作———建造或实施———评估与反馈。规划内容主要是五个方面:现状调研:城市发展情况与定位;城市公共空间、园林绿地的调研;主要相关规划、特别是园林绿地规划和重要地段城市设计的调研;现状公共艺术作品的调研(类型、分布、数量、质量、综合评价);居民空间认知及对公共艺术作品评价的调研。空间与时间规划:各个空间尺度和空间层次下公共艺术的设置、题材、形式等的规划;按近期、中期、远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规划管理与控制导则:针对不同时空特点和作品题材类型等所需的规划控制原则。政策、措施、机制:资金来源与投入计划(艺术百分之一计划、民间捐助等);人才(策展人制度和独立艺术家制度);组织实施(作品招标与委托制度等)。行动预案与公众参与:相关部门各阶段各自任务的相互协调、组织保证、实施预案等;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等;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艺术团体和艺术家的主动性。在三个规划层次中,宏观层面,研究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如何与园林绿地规划等的紧密衔接;探讨资金来源、策展人制度等管理和体制问题;研究作品点线面的宏观布局结构、主题、形式、题材等,关注各区域布局均衡、可达性等;中观层面,研究公共艺术在城市分区或社区层面的布局、大型节事活动的策划(策展)、与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的衔接等;微观层面应研究作品的创作和实施,如何与城市具体空间的城市设计紧密结合,关注重要节点或近期实施地点的作品布置,规划师与策展人和艺术家紧密沟通等。

(三)公共艺术规划的性质及参与主体分析

公共艺术规划属于专项规划,必须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借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形象定位及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文化发展规划,等,并与之协调一致。目前国内公共艺术规划的约束力和指导性还不够,甚至被认为是概念规划。从规划的参与和实施主体看,规划部门、文化部门、艺术家、公众等在不同规划内容和层次上应扮演不同角色。根据规划的空间属性,建议行政上由规划部门牵头,文化部门、建设部门等参与。题材问题主要是文化问题,其次是艺术问题。宏观上应由文化学者、社会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提炼城市的核心公共艺术形象;中观由艺术策展人主导,微观由艺术家决定。布局问题主要是规划问题。宏观和中观由规划和园林专家确定规划布局问题,文化学者和艺术策展人参与,以城市人文形象、对内对外价值为依据,兼顾公平性问题;微观以艺术家为主导,但要遵守公共艺术品的安置标准和设计细则,规划和园林专家参与。体裁问题首先是艺术问题,其次是规划问题。一般不存在宏观尺度的公共艺术体裁,中观上应发挥策划人的主导性,微观体裁由艺术家主导,园林和规划师起辅助作用。资金来源、人才等政策和机制问题具有全局性,由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公众参与属于城市社会学问题,在规划过程、具体项目的落实中选择艺术家和作品的程序都保证公众参与和居民意见表达,实现全程公众参与。

四、结语

人文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有人说“艺术高于生活”,但是民间的艺术是“生活大于艺术”,民间艺人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不亚于艺术家。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甚至是无生命的事物,在民间艺人的眼中都具有生命的意识。

二、信仰的追随

他们为了信仰的追随,把崇敬融入他们的舞蹈里,天地、太阳、白云、大山、树木、水都是信仰的感化物。例如羌族尚白,以白为善,崇拜白石,传统服饰是白色麻制百褶裙,头缠白色包布。羌族舞蹈“沙朗”是在喜庆、节日等重要的盛况下,衣着白色调的传统服饰,围绕着白石跳的锅庄舞。白石在羌族人民心中已成为信仰的象征,如同他们的生命一般不可亵渎。在轻快、热烈的锅庄舞中,表达的是羌族对于信仰的追随与崇拜。

三、祭祖的崇敬

安徽花鼓灯,在淮河流域的秧田间飘来的“系鼓互歌”,兼容南北文化之长,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出的舞蹈风格和风韵,表达的是安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的生命情调。他们有些是为了祭祖,为了疾病,为了生死,用花鼓灯他们最为熟悉、质朴的表达方式迎生、送死。莲花村的赵氏花鼓灯艺人离开世界时,全村的人轮流跳了7天7夜的花鼓灯,来表达他们最高的礼节。在村民的眼中,他们早把花鼓灯视为生命的象征,一个生命的逝去留下来的是花鼓灯起舞的身姿。又如海洋秧歌的齐眉扇,起初海洋秧歌的中心为祖先像,在围绕时突显的离心和向心的关系,是山东人民对祖先尊敬最质朴的表现。

四、情感的交流

情感在民间舞中,就是“心声”通过肢体和表情的流露。“情之所至,舞之蹈之”,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之间,民间舞中情感自然流荡。这种情感的交流,交流于村与村、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这也是舞蹈最广泛的目的。花鼓灯中丑婆“丑”蕴含着善良、坚强,她与傻小子之间的动作交流是一个喜中带哭的情感传达。东北秧歌鬼扯腿男女面对面,男女间的挑逗动作,女生的羞涩神态是异于言语表达的直接,但全然将情愫娓娓道尽。

五、心中之竹的自我认识

每个人的心中之竹都不同,比如高美兰心中的傣族女人是柔美恬静的,充满这水性感;杨丽萍表现出的傣族是婀娜多姿的。“心中之竹”自我认识的差异往往是出于对情感的把握。

六、文化传承

我们对于“心中之竹”的情感把握首先来自于对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的人文情感是形成民间舞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它好比植物的“根”,如果失去了人文的养料就无法真正地吸收民间舞的精华。比如纳西族是简单、大气的;而汉族在文化、社会的影响下形成了复杂、全面、丰富的特点。采风是把握民间舞“根”很好的方式,在采风的过程中,我们最有感的是环境,环境带给我们力度和空间纵深感的强烈感受。例如舞蹈在蒙古的大草原上,辽阔带来的空旷、大气的感觉是完全不同于在教室中的学习的。同样也深入地了解蒙古族人舞蹈的体态为什么会表现的那么大气与圆润,引导我们向蒙古族人的形象气质和风格上靠近。由此可见,把握住文化根的来源对于一个舞种的诠释是非常重要的。

七、身体继承

其次,“心中之竹”的情感在身体的继承中体现。民间舞从起舞于田间地头发展到走进了专业的教室,学院派与原生态相比,在身体的继承上或多或少作出了调整。从田野气息浓厚、不讲究修饰的动作转变为表演性较强的舞台化民间舞,动作变得复杂、美观,组合不断追求花样翻新,同时增加了体力与技巧的训练。例如,海洋秧歌中齐眉扇这个舞姿,在民间的表演中舞姿几乎都是流动的,很少有停顿的时间。而在如今教学中,这个舞姿被灌注了情感,它可以出现在课堂提沉的组合中,在静止的舞姿上训练呼吸。在教师的教学中,老师的“心中之竹”也不相同,他们把各自心中感受到的东西审美化、形象化,所以在动作选择、要求和解释上都不同,律动自然有轻重缓急。

八、手中之竹的艺术个性

1.艺术再创造手中之竹来源对生活的感悟

并体现在艺术的再创造上。经过亲眼所见、心中所理解,到了“手中之竹”,对艺术的整体把握更具个性。民间集体舞与个体的民间艺人带来的感受不径相同。在海洋秧歌的集体舞蹈中可以感受集体舞的气势和激情,民间舞把个人凝聚成共呼吸、同肢体的集体,联同他们像是串在一条线上的心劲儿。我想,正是民间艺人们拥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共同的艺术信仰,他们舞蹈透露出的气势才能那么打动人。而每个民间艺人的个性风格又十分鲜明,花鼓灯的老艺人陈敬芝“不疯魔,不成活”的艺术态度、艺人冯国佩的言行中可以思考人的艺术心态。田露老师从村落采风回来后,民族的不同特性让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育的圆润性,包括怎样更好地处理集体动作与独舞动作,在给学生动作讲解上更考究、更生动。

2.素材运用“手中之竹”体现在作品

语言的素材运用中,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要在所见“眼中之竹”的基础上,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实质和风格,从中提炼出素材,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服务。田露老师编创的海洋作品《翠狐》的民间原型是王大娘,而作品取材于蒲松龄著作中的狐狸精——小翠。小翠善良与人物的虚实结合与王大娘一惊一乍的特点相符合,田露老师将两个人物巧妙结合,作品的人物风格一下子丰满起来。运用海洋不正常的节奏特点,经过艺术化的处理,以节奏的强弱、顿错变化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情感意愿,突出人物的鲜明性格。

3.创作手段最后,“手中之竹”表现

在创作手段的艺术个性上。如创作由塔尼克民族舞蹈为元素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创作过程,“化形留意”“化形造意”“留律存质”都是创作舞蹈作品的手段。编导在继承和把握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同时给舞蹈作品注入了表演性、感染力的元素。红色大摆裙子的运用使整个舞蹈作品更加绚丽、夺目,也让舞者扩宽了动作的表达空间,舞台气场变得更加强大。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可以借鉴到艺术家创作手段需要创新,灯光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都可以成为应用的手段,并从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出发,用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段赋予作品更多的感染力。

九、总结

人文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在封建社会中繁荣的商品经济达到鼎盛时期是明代中叶之后。在这种状态下,市民的生活也随之更好,对于艺术界所造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绘画的商品化上。在明清代的文人中,绝大多数的都是卖画,还有人将此作为维持生计的方法。从绘画开始逐渐走向商品化,不仅仅是商品经济的发达,社会生活中对商品绘画的需要。明清初,有大批的暴富商人为了追求风雅,开始大量的结交名士,导致民间也开始出现这种风气,追求名画,将名画悬挂在家中作为一种装饰。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尤其在当时的江南地区,画家人数最多,所以江南是文化中心和美术中心。让艺术逐渐走向大众化,促进文人画家和民间艺术家开始了借鉴学习之路。毕竟在明清文人画家中绝大部分都是属于穷文人。而且在当时的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顺应时代的要求,也诞生了一大批平民画家。毕竟他们在底层生活,所以与民间艺人具有相同的地方,所以和过去的文人有很大的不同,明清画家都很重视民间艺术的学习。例如郑板桥,他是一个十分喜爱民间文化的文人画家,他的创作十分淳朴,但是又符合传统文人的画意。这类的作家多得数不胜数,在这笔者就不一一说明。

二、民间艺术对文人画的影响

民间艺术渗透到了文人画中,这是不能够否认的,从版画等绘画的形式具有属于自己独特魅力,在文人画中,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和民间艺人的合作中,将风格和民间审美结合在一起,将带有木版韵味的话谱开始流行,促使文人画家也受到了绘画的影响,开始与民间艺术结合。在明清木刻版画中,文人画十分具有艺术魅力,其影响最大的是民间艺术的刻板画、瓷器绘画等。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阶级不断进步,所以,小说等俗文学开始出现,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一带,印刻十分兴盛,戏曲小说连官府都在大量的进行印刻。由于大量的插图类书籍开始进入,所以很多商人开始请文人画家进行插图创作,陈老莲、萧云从等人十分出名。老莲曾经创作的《水浒叶子》等插图是当时最流行的作品,这也是典型的文人画家和民间刻工一起完成的艺术作品,是中国版画史上的宝贵财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优秀作品,如《九歌》等。

三、文人画艺术与民间艺术的互渗性

民间艺术的基础性和“母体性”都十分重要,在中国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民间艺术和文人画艺术的交流影响方向,主要是在明清时代,是其文人画家和民间文化的融合,在色彩等运用上更加的突出只有,对于民间艺术中色彩的吸收十分明显。直接将清末上海画派各大画家色彩浓厚的风格表达出来,甚至还汲取了西方的画风,采用了鲜明的红和率绿对比;做到了画面感很强。其实所有的艺术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文人画家在民间艺术中汲取优点,促使文人画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其实民间艺术也收到了文人画艺术的影响很深,我将其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在明清时期中,能够看到与之前构造具有差异性的青花瓷绘作品,其中都汲取了民间艺术,最具有代表的就是龙凤花草图案,其采用的题材是以山水、花鸟、人物,通过瓷绘的创作出来,将笔墨的效果和趣味表达得淋漓尽致,将文人的艺术气息和民间艺术味道都包含了,是将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画风。

2.我国古代的雕版印刷术的产生衍生了民间木板画,特别是到了明清末代的时候,是这种艺术形式发展的巅峰,获得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喜欢,所以当时的画作坊遍布全国。里面有很多的作品还是出自于文人画艺术的影响,有的还是文人画家亲自操作,将“雅化”带到民间木板年画中。例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风格与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的木板年画,其画风突出,采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但是去细致。

3.在明清时代中,有许多的文人都是属于没落了,导致民间出现了大量的文人画家,将民间艺术和文人画艺术结合在了一起,获得了好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将民间画师的表现手法带到了文人画艺术中,所以导致文化画家还是变了风格。例如仇英、华岩、黄慎、任伯年等都是这种转化形态的代表人物。

人文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丰腴之美”:厚积薄发的盛唐气象

经过隋代的过度,李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繁荣,人们不用再逃难避乱,不用仅仅寄情于山水之间而求得慰藉,开始尽情享受生活。贵族阶层中更流行着崇尚物质享受的享乐思想。这种安定富庶且显奢华的社会氛围,为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精深的文化养分,张萱、周昉的绮罗人物画派就是产生于这一时代趋势中。仕女画的兴盛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对现实生活中的妇女形象的描绘为标志,真实地反映出唐人肥的现实及唐人尚肥这一审美时尚。第二阶段以张萱、周昉等仕女画家的创作为标志,是仕女画丰肥样式兴盛及流行的的时期。这两个时期各出现一位起关键作用的女性,分别是武则天和杨玉环。她们的出现为社会妇女地位的改变,同时也为仕女画提供了权力支持,为“丰腴之美”铺垫了通途。仕女画的兴盛,也是政治在艺术上的折射。关于唐代以丰腴为美观念的形成原因,学术界有几大看法:首先是唐代生活习性的胡化。这与唐皇室中融有胡人血统有一定的关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通婚形成的血统互融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审美风尚。其次是唐代帝后审美的影响。唐代绝大多数皇室后妃都是关中人或中原人,使她们形成了丰态健貌的审美追求。这其中对盛唐绘画艺术影响较大的就是杨贵妃姊妹,丰腴的形貌直接影响人物绘画造型及审美标准,成为盛唐艺术中的普遍风习。再次是外来宗教观念、宗教艺术之审美意趣的沁润影响。佛教艺术传入初期人物造像皆为天竺犍陀罗风格。这种外来风格曾和我国魏晋时代人物画的秀骨清像相得益彰。而两国经历隔断、交流停滞,后而复起的传入,人物造像变成了面短而艳。这正是“丰腴之美”的特点。隋唐是中国人物画民族形式得以高度发展和成熟的时代,它的演变历程,正是画坛佛画典范样式张家样到吴家样到周家样的发展过程。尽管他们都是佛教美术的式样,但吴周二家样式已彻底摆脱天竺式(超脱)的影响,完全形成了中国式的风格(来自现实的、富有生趣的世俗美)。唐代人物画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弥漫在作品中的对人物生存状态的深层次精神内涵的刻画。张萱、周昉的功德,不仅在于他们能适时地从画坛主流佛像画热中分离,扛鼎世俗人物画,推动了用画笔反映现实的局面,带动仕女画也成为当时画坛的主流。更在于他们开创了宫怨体裁,巧妙地把宫中仕女们的冷清寂寞、空虚迷茫连同作者的同情惜悯,掩藏于丰腴美的光环中,交于天下人去解读。二人笔下的“丰腴之美”,有着比整个大唐气象更深刻的审美意义、社会意义。

二、宗教观念、宗教艺术风貌的时代变化及渗透

一种样式不可能永远不变,魏晋名士服药的时代已过,那种越瘦越美的观念也已改变。佛道造像艺术在经历了南北朝的急速发展后,更进一步形成了适合国人审美意趣的佛像风格和造型体系:其一,二戴像制和张曹样式一方面得到工匠的效仿和丰富,同时又与新传入的佛像式样相融合,至隋唐逐渐脱去秀骨清像而具有方正丰圆的样式风格。其二,李唐尚丰腴之美,佛道造像随时代风气的转变,更呈现出取法世俗的趋向。佛教和佛教艺术的传入,推动了石窟艺术的兴起。也成为人物造像由“清癯美”向“丰腴美”过渡的忠实见证。北魏西魏北齐的麦积山佛教造像秀骨清像成为主要风格。143窟的交脚弥勒眉细目长,鼻尖唇薄,造型俊逸清秀。这种飘然自得,似乎褪去了人世间的一切凡俗,这正是晋魏时期世人形体、神情、风貌的理想凝聚。隋代早期的菩萨像继承了北周的风格,头大身短,面相丰圆,肩宽腹圆,体态健美。但比例不够协调,有头重脚轻的不稳定感,后期的形象身材渐修长,逐步出现女性曲线姿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佛菩萨逐渐从类似苦修的形象中解放出来,走向世俗化。唐代早期的一些石窟,如敦煌328等窟的彩塑还是很清秀的。到盛唐以后人物形象开始丰满。第194窟的几身彩塑是盛唐晚期泥塑的完美代表。南北两侧的菩萨面如满月,体态丰腴,面带笑容,让人感觉不到神的威严和肃穆,给人一种庄严而又带有人间气息的美妙体验。与前朝相比,艺术家更倾向于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佛像中的神性少了,人性的因素则不断增加。宗教与世俗社会的交融,正是安定富庶了的隋唐人民不愿再效仿晋人修道成仙而面向现实的审美追求。外来的佛教艺术学会了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趣。佛教题材中与中国传统观念相悖的都退去了。李泽厚《美的历程》:“……这里没有流血牺牲,没有山林荒野,有的只是绚烂华贵的色调,圆润流畅的线条,丰满柔和的构图,热闹欢乐的氛围。衣襟飘动的舞蹈美代替了动作强烈的运动美,丰满圆润的女使代替了消瘦超脱的士大夫,绚烂华丽代替了粗狂狂放。马也由瘦劲而丰肥,飞天也由男而女……”周昉及中唐以后的绘画,宗教美术开始出现世俗化的趋势。其结果是使孕育其中的现实性因素充分显露出来,成为世俗美术的营养,最后世俗美术摆脱了宗教的羁绊得到独立的发展。这一发展趋势是造型艺术的进步,它代表着艺术进一步走向了现实。魏晋六朝与隋唐时期,是人物画发展衔接成熟的阶段。两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简言之即“清癯之美”和“丰腴之美”。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的出现和转换,缘于复杂的契缘,也缘于画家们睿智的努力。其间经历了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等立清癯倡神韵;到张僧繇、曹仲达等一改前朝出俗超脱之风,回返世俗;至阎立本、吴道子、张暄、周昉等挥洒出丰腴的大唐气象。

作者:朱文晶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人文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波顿创造出来的《剪刀手爱德华》《理发师陶德》《艾德•伍德》《无头骑士》及《骷髅杰克》等形象,以其诡异、另类和刺激的创造性视觉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人物。这部影片的人物设计也同样充满了波顿式风格。在《科学怪狗》中,导演着力展现了科学的巨大威力,以及人在利用科学为自己服务的同时,一旦不慎,便会给自己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影片虽然以大团圆的方式画上句点。但仍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悲剧因素与对现代科学的忧思。人物的设计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影片主题。虽然以儿童为主要角色,但影片中的人物给观众的直观印象却是古怪,甚至有些丑陋的,这与伯顿个人风格息息相关。他们带给观众以某种程度上的感官不适。影片的男主角维克多(伯顿多部影片中男主角都是这个名字)的五官没有带给人任何唯美的感觉,他倒三角形的脸庞上一双滚圆的大眼格外突出,眼球甚至有突出眶外的趋势。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维克多的眼睛中的黑眼仁则是芝麻大的一个点,这使他的眼睛看起来像是白色的鸡蛋上叮了一只苍蝇。而三角形的小鼻子和尖尖的嘴巴,则明显小于正常人的比例。类似的,维克多的身材和四肢都显得极其纤细,肩膀仿佛都扛不住那个大脑袋。而人物的配色也是同样令观众感到不舒服,维克多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跟僵尸差不多。伯顿这种人物设计风格,令人感到古怪而又惊悚。狗是影片中的重要角色,其造型设计也洋溢着怪异之风。通常动画电影中的狗,都是活泼可爱的形象,如《闪电狗》中的Bolt,《天才眼镜狗》中的皮博迪,都让观众十分喜爱。而《科学怪狗》中的这条狗,名字是霸气十足的“火星”,而长相则不敢让人恭维。它的造型,也出现了众多三角形元素。如,它的嘴尖尖的,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它的眼睛,也是超大的眼珠上一点黑眼仁,呆滞的眼神闪现出怪异的光芒。它的鼻子,小小的一点,挂在嘴巴的尖端。在火星的脸和肢体上,到处都是刀割开的伤口和线缝合的痕迹。而插在它身上的钢钉,以及连在钢钉上的电极,让人看到,这不是一条狗,好像是组装在一起的机械。观众看到这种狗不会产生审美的快感,而只会产生恐怖的心理,而这正是导演想要的效果。类似的,维克多的几个同学,其造型也都和维克多如出一辙。在他们的造型上,最常见的符号就是三角形。无论脑型或长或圆,其下巴总是尖尖的。而在身体比例上,也存在明显的失调。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人的脑袋过大,而身体和四肢则明显偏小。这种艺术的夸张方式,使观众体验到异于生活常态的感官刺激。而影片所追求的阴暗风格,与人物的造型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人性中阴暗面,也在这种造型中充分展现。可见,人物形象的塑造很好的契合了影片的风格。实际上,从人物塑造上讲,这是波顿一贯的创作取向。在他的许多影片中,都可以看到类似风格的人物出现。如,《僵尸新娘》《理发师陶德》等,这也是波顿艺术个性的独特表现。可见,在人物造型设计方面,这部影片无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卡通影片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一个最大优势便是不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存在于电影创作者脑海中的人物形象,几乎都能够充分和完美地实现。由于人物形象有着最大程度的可塑性,因此,电影创作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理念、影片的整体氛围,及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和精神主旨来进行人物形象设计。

二、哥特式画面风格

哥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是《科学怪狗》画面造型的又一典型特征。哥特艺术是黑暗的艺术。16世纪时,人们开始将哥特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来看待。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以哥特来称谓12世纪至16世纪之间,盛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等。在那些崇尚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DarkAges)的绝妙象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哥特一词,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贬义,而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建筑、绘画和文学领域都出现了它的身影。在《科学怪狗》中,波顿利用了环境因素,特别是建筑造型,烘托出了影片浓郁的哥特气氛。影片中,具有浓郁古典风格的房屋,林立在街道两旁。而房屋的构造,必不可少是尖尖的三角形屋顶,而有的尖顶上,还有风车等装饰。除了规整的房屋,混乱的墓穴,也是哥特元素的重点。在维克多复活小狗的桥段,哥特元素更是成为影片的重头戏。维克多先是将小狗的尸体装上电极,然后缝好,并盖上了毯子。这一切做好后,他将电极接上,然后通过升降装置,将小狗传送到屋顶的天窗外。此时窗外电闪雷鸣,整个房子笼罩在黑暗的夜幕下。突然,从天而降的闪电击中了小狗,一切恐怖的事情仿佛就要发生了。但影片没有马上就给观众惊喜,而是让维克多用听诊器给小狗做观察,他没有听到心跳声。失望的维克多搂着小狗哭了,而奇迹发生了,小狗的尾巴动了起来。小狗死而复生了,令人惊悚的情节也终于呈现。同时,光影效果也是影片制造恐怖气氛的利器。此外,哥特艺术极为重视感性的体验,对神秘、诡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兴趣。科幻影片以现实世界和科学理论为基础,但其进入的仍是人类还未曾解开的未知领域。那里充满了神秘、恐惧和无限的可能性。《科学怪狗》同样如此。导演通过影片展现了人对现代科技既迷恋,又恐惧的复杂心理。维克多因为在课堂上观察到电击死青蛙,而青蛙产生反应的实验,才决定复活他的小狗。这种对科技无限可能性的渴望,使维克多铤而走险。但他复活小狗只是出于对狗的爱,而其他人,却不仅看到了复活小狗,而且看到了将其他东西复活的机会。这正是人性恶被科学释放的过程。当生死可以操控时,人对科技体现出的不仅是迷恋,而是伴随着对科技无限性的恐慌。

三、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