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财务危机概念管理

企业财务危机概念管理

【摘要】财务危机在国内更多的被称为“财务困境”和“财务困难”,但什么是财务危机,在概念的内涵方面,还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的判断。文章通过对财务危机概念的发展进行简要综述,详细剖析了财务危机这个概念的理论涵义和实证涵义,并以我国国情为前提,对财务危机做了较为准确的定义。同时,本文对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企业失败、财务失败、经济困境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了简要的辨析,以利于信息使用者进一步的研究和运用。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企业失败;财务失败;财务困境

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残酷,一个又一个曾经有过许多辉煌业绩的企业走向死亡之海,究其根本原因,归结为一点:财务危机(financialDistress)。可以这样说,财务危机才是企业最终经营终结的主要原因。财务危机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失误,导致财务失控,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最后导致企业退出市场。那么什么是财务危机,如何界定财务危机的概念,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起点。财务危机在国内更多的被称为“财务困境”和“财务困难”,学术界对财务危机的涵义的探讨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对其概念的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深入着,对财务危机概念有明确的界定,是为我们对防范危机做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和关键。

一.财务危机概念的发展过程

(一)国外财务危机概念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财务危机涵义单一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大多数学者认为,财务危机即为企业破产。例如,1966年Beaver[1]在对79家财务危机公司包括59家破产公司、16家拖欠优先股股利公司和3家拖欠债务的公司的研究中认为,当企业宣告破产、无力支付到期债券、无力支付优先股股利、银行存款透支等情况发生就属于财务危机。1968年Altman[2]在其研究中将财务危机表述为:“企业失败包括在法律上的破产、被接管和重整”,实际上是也是把财务危机基本等同于破产企业,进入企业法定破产程序。Deakin在1972年的研究中指出: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包括已经破产、由于无力偿还债务或支付债权人利益而已经进行清算的公司。将财务危机基本等同于破产的研究众多,如Casey与Bartcrzark在1984年的研究中、Gentry在1985年的研究中、Aziz在1988年的研究中、Gilbert在1990年的研究中都将财务危机定义为宣告破产的企业。

第二阶段:财务危机涵义扩展阶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于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的涵义也随之需要扩展。由此,Carmichael在研究中则认为财务危机是企业履行债务时受阻,具体表现为流动性不足、权益不足、债务拖欠及资金不足四种形式。Michael和Zopounidis[3](1987)根据以往关于财务危机的研究结果,给出了关于财务危机的定义:从财务角度看,财务危机包括资产净值为负、无力偿还债权人债务、银行存款透支、无力支付优先股股利、延期支付货款、延期支付到期利息和本金等情况。

第三阶段:财务危机内涵继续完善阶段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逐步发展,企业则面临新的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研究者对财务危机这个概念做了更为细致和完善性的研究,以使得财务危机理论能更深入的随时代的发展而延伸下去。

例如,1994年Altman[4]在企业面临财务困难的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财务危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破产(bankruptcy),主要是财务危机在法律上的界定;失败(failure):考虑投资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条件下,投资报酬率低于行业平均回报率;无力偿还债务(insolvency):从破产角度可认为企业的净资产为负;违约(default):企业违背了与债权人签订的合约并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本质来说,违约也属于无力偿还债务。此时,研究者对财务危机的涵义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表述。直到2000年,Ross[5]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对财务危机的概念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表述:其一是技术失败,即企业无法按合约付息还本,履行债务;其二是会计失败,即企业的账面净资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其三是企业失败,即企业清算破产后仍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最后是法定破产,即企业或债权人由于债务人无法到期履行债务合约,并呈持续状态时向法院申请破产。

迄今为止,众多学者对“财务危机”概念的探讨与研究几乎趋于完善,我们可以看出,以Altman和Ross对财务危机的的定义是最为清晰和完整的。

(二)国内财务危机概念发展过程

在我国学术界对于“财务危机”概念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

国内学者余绪缨在1996年将财务危机按危机程度的不同分为技术性失败和破产两种。他指出,技术性失败即为企业无偿付能力,是指企业的总资产虽然超过总负债,但由于资产配置的流动资产严重缺乏,没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而破产是财务危机的极端形式,是指公司的全部债务超过其全部资产的公平估价,公司的净资产出现负值。

谷祺和刘淑莲、赵爱玲等许多学者在延承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对财务危机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认为,由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而引发的支付能力不足,通常是暂时的和比较次要的困难,一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补救,如通过协商,求得债权人让步,延长偿债期限,或通过资产抵押等借新债还旧债。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破产,但企业将会为此付出极高的代价,如增加资本成本或提高财务风险。破产是财务危机的一种极端形式,将直接导致企业终止营业转入清算,当企业资金匮乏和信用崩溃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企业破产便无可挽回。

陈文浩与郭丽红(2001)年对财务危机的概念做了重新定义:“财务危机通常是指,企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困难和危机,其极端形式是企业破产。”[6]研究者认为,当企业一个组织同时面临资金匮乏和信用崩溃的时候,企业所面临的破产便无回天之力了。那么,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企业自身多元化经营导致的证券投资组合的不合理、核心竞争力的缺失,经营杠杆的负效应和财务杠杆的负效应所等。

二.财务危机概念探讨

(一)财务危机的理论性界定

财务危机通常是指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它具有客观积累性、多样性、突发性、灾难性等基本特征。当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后,其各项财务指标会发生异动,如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现金流量入不敷出、存货大量积压、主营业务收入严重萎缩、关联方交易及外来补贴增加等。财务危机的发生通常会经历多个阶段,是一个渐进到爆发的过程,从最初的资金不足、债务延期支付到其后周转不灵、债务违约,再到负债总额超过资产总额、企业丧失清偿能力最终走向清算破产。

(二)财务危机的实证性界定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定义财务危机,目前国外学术届主要有两种做法:其一是将财务危机企业定义为破产企业。另外的一批学者在破产企业样本的基础上,扩大了财务危机企业的样本选择范围,除“破产”外,财务危机的表象还包括:“银行透支”、“末支付优先股股利”、“债券违约”等等。

从国内实证研究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借鉴了国外研究的第一种做法,选择上市公司被ST作为财务危机的标志。其一,这一思路实质上简化了危机的内涵,赋予样本企业以明显的标识。其二,我国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于破产程序滞后,企业出现严重危机到破产还要经历相当长的一个过程,目前通过标准途径破产的上市公司寥寥无几,将财务危机企业定义为破产企业不适应研究的需要。因此,研究人员选择ST标志除了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也考虑到我国ST制度的相关规定决定了ST标志比较适合代替破产标志参预财务危机预测研究。再有,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经审计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或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时该公司的股票被特别处理,成为ST股。对上市公司而言,出现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为负值和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的情况,一方面预示着该公司的财务情况陷入一种非暂时性的困境,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会严重损害其在股民和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导致其进一步筹资渠道受阻。这时企业的财务危机己经与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不畅和暂时的信贷危机有了本质区别。笔者认为,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下,把公司被特别处理(ST)作为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标志是可行的。

三.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辨析

(一)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区别

1、概念不同

财务危机如上所述:是财务状况恶化的种种经济表象,这种表象到达一定的程度,最终会导致企业财务活动财务关系等极度恶化,对企业持续经营形成了重大威胁,最后导致企业破产。

而财务风险仅仅是企业风险中的一个方面,它是一种对企业未来经营和收益产生不确定的因素。但并不是实实在在确定发生着的事情。财务风险并不一定能够造成企业的财务恶化问题,因此,对企业持续经营只存在可能性的影响,他的影响与企业为风险而投入的未来预期收益成正比。即,未来预期收益逾大,不确定性越高,企业财务风险就越大。

2、产生的原因不同

在实践中,财务危机往往是由于企业存在落后的管理观念、管理层错误的决策行为、企业资源没有合理配置,以及管理层对风险应对措施的不当而产生的。然而,财务风险通常是由于企业筹资决策引起的。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外部资金,当企业运用财务杠杆原理,通过筹集外部资金发展企业,必然带来资金成本,这样就为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

3、对企业的影响不同

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财务危机是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现金流量不足、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以及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等,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由此看出,财务危机的发生必然会带来损失,只是损失的程度是不一致,有大有小。而与财务危机的影响所不同的是,财务风险指的是收益的不确定性,它给企业带来的既可指是损失,也可能是收益,若是企业对资金运筹加强管理,是有可能获得超过预期收益的。

4、防范措施的出发点和方法不同

笔者认为,财务危机的发生必然导致损失,只能通过预控、预测等管理手段避免或减少损失;而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是争取获得风险的收益,避免风险的损失,因此针对二者的管理出发点并不一致,前者以减少损失为出发点,后者以尽可能获得收益为出发点。

那么相应的防范措施也有所不同,面对只给企业带来损失的财务危机,要想防止其发生或者尽量减少其发生的次数,我们可以采取定量措施和定性措施。定量措施就是目前很多学者所研究的企业需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同时,为了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企业有必要结合适当的定性分析,其目的在于该模型可以提前发出警告信息,以便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那么对于财务风险,企业实则是没有办法阻止其发生的。因为只要企业举债,就要承担利息,就会有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应该从根本上是为了使企业未来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增加的措施。比如运用财务杠杆,多元化投资,多元化经营,使得风险得以分散,使财务损失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

(二)财务危机与财务风险的联系

1、财务危机、财务风险都是财务现象的描述

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都是与企业的财务活动、财务关系紧密相连,财务危机描述了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和财务关系紧张所表现出的经济现象,而财务风险概括了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的外界因素、企业自身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企业获得的结果与预期的偏离。但是,从它们所反映内容的范畴来看,则都是对企业财务现象的描述。

2、财务风险是导致财务危机的原因之一

任何企业在经营生产活动过程中,都存在着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风险,这些风险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当企业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出现问题,并没有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那么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直接导致财务危机成为现实。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因果关系上来讲,财务风险是财务危机管理控制中事前预控环节的一个控制对象,财务风险管理的好坏是直接导致财务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3、财务危机反作用于财务风险

财务危机主要表现为:现金流量不足、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以及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等,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财务危机一旦发生,会导致企业经营活动不可控程度进一步的加深,从而使得企业面临的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经营结果与其预期的偏差随之增大,即,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财务危机可以反作用于财务风险,财务危机的加深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大。

总而言之,财务危机是一个逐步发生的过程,而财务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财务危机可能滋生于财务风险,且财务危机的发生可能加剧财务风险。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他们两者是既有区别又存在紧密联系的。

四、企业失败、财务失败、经济困境与财务危机的辨析

(一)企业失败包含财务危机

厦门大学余绪缨教授研究认为,“企业失败可以分为经济失败和财务失败两大类。”[7]那么,在研读其研究结果后,我们可以得出:经济失败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产生的税后收入不足以弥补其生产成本,并使其投资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从而使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而走向失败。企业面临经济性失败,应设法及时进行挽救,若挽救无效,则只能转入破产清算。

企业失败的第二类——财务失败,其概念似乎并不如经济失败那样明确,一般是指企业不能履行对债权人的契约责任,所以,又称作契约性失败。但根据失败的程度和处理程序的不同,又可分为技术性清算和破产两种:

技术性清算,是指尽管企业的总资产超过总负债,但由于资产配置的流动性差,无法转变为足够的现金,用于偿付当期债务,即企业已经无偿付能力。这种财务危机可能具有暂时性,可通过有效的补救方法使企业免于清算,如果补救无效,则企业就要被迫停止经营,进行清算;破产是企业失败的极端形式,是指企业的全部负债超过其全部资产的公平估价,使企业的净资产出现负值。

可见,企业失败包括暂时的财务危机(技术性无偿付能力)到破产之间的整个范围。

(二)财务失败是财务危机的终极表现。

财务失败(Financialfailure)是指企业的盈利能力实质性地减弱,其持续经营遇到了困难。表现为:严重亏损以及现金流量严重不足;无法支付优先股股利,资不抵债。《破产法》对于企业破产的定义,这是最常用的判断财务失败的标准。另一种判断财务失败方法,可以以证券交易所对连年亏损、有重大潜在损失的上市公司给予特别处理或退市作为标准。

从这个表现形式来看,财务危机和财务失败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而在定义上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财务危机有程度可以划分,当财务危机到达企业无法持续经营时就面临着破产,这时企业即为财务失败。也就是说,财务失败是财务危机的终极表现。

此外,“经济困境”的涵义与财务危机也是有很大差异的。经济困境的范畴可以包含区域经济困境,国家经济困境,行业经济困境以及企业经济困境,其中企业经济困境主要是指由于企业管理不善或外界因素导致自身面临的财务困境。这与财务危机亦然存在很明显的概念性差异,在研究财务危机时,我们有必要清晰的辨别这些易混淆的概念,对概念的辨析有利于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R,Beaver,FinancialratiosasPredictorsofFailureEmpiricalResearchinAccounting:SelecetedStudies1966,Accountingresearch

【2】Altman,E.L.FinancialRatios.DiscriminantAnalysisandPre-dictionofCorporateBankruptcy.JournalofFinance,1968,(9)

【3】MichaelDoumposConstantinZopouidis,AMultinationalDiscriminationMethodforthePredictionofFinancialDistress:TheCaseofGreece,MultinationalFinanceJournal,1999,3(2)

【4】E,I,AltamanAFurtherEmpiricalInvestigationoftheBankruptcyCostQuestionOfFinance,1984(39)

【5】StephenARoss,CorporateFinancial(5thEDITIOI),Mc,GrawHi11,2000,8

【6】谷祺、刘淑莲,财务危机企业投资行为分析与对策,会计研究[J],1999,(10)

【7】赵爱玲,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与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0第21卷

【8】陈文浩、郭丽红,企业财务危机的原因分析,浙江财税与会计,2001(10)

【9】余绪缨,企业理财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8)

【10】吕长江、徐莉丽、周琳,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4,(8)

【11】财政部企业司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2004

【12】罗瑶琦,《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治理》,《经济问题》,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