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术课幼儿审美的培育

美术课幼儿审美的培育

本文作者:谭满英单位:广东省增城市教育局

教师在指导幼儿作画时应遵循幼儿自发创造的原则,在充分唤醒幼儿潜在意识创造力的同时,渗透着理性的指导对幼儿审美表能力有其重要性。例如,小班的小朋友在画气球时,我带来了各种颜色和大小形状不一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没打气的气球、打了气的气球、爆破的气球、形状不一的气球,然后我给小朋友提供水彩笔让小朋友自己观察到的气球画出来,结果小朋友画的气球再不是一个样、一种颜色了。又如,我在教中班的小朋友画“鸡蛋’’时,我带了四个鸡蛋到活动室,先让小朋友观察完好的鸡蛋,然后引导幼儿留意观察“鸡蛋打开后会是怎样的呢?”我接着打破了三个鸡蛋让小朋友观察,然后我接着又说“鸡蛋被搅拌后会变成另外的样子哟”,接着用筷子把鸡蛋搅拌让小朋友观察;接着我又引导幼儿观察“如果把鸡蛋煎了,小朋友你们猜鸡蛋会怎样呢?”(出示煎好的鸡蛋让小朋友观察),最后,我给小朋友提供各种水彩颜料,要求小朋友把自己观察到的或想的鸡蛋画出来,结果有的小朋友画了一个个椭圆形的鸡蛋;有的画了一个打破的鸡蛋;有的画了似人化的鸡蛋有眼睛、嘴巴;有的画的是煎熟的蛋,我看到小朋友的作品太有创意了又高兴又惊讶,孩子们竟能想到这么多并绘画出来了,我禁不住要问孩子们“你怎么会想到画这样的鸡蛋呢?”“我见过妈妈不小心把鸡蛋落在地上,鸡蛋壳碎了”,“这个鸡蛋没有破它很开心,这个它被打破了所以哭。”“我的蛋煎焦了”……也许只有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才能大胆不受约束地把自己的想象真心写露于画面。可见,尊重幼儿这种天性,充分发挥幼儿潜在意识的创造力,渗透教师理性的指导,等同于给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插上起飞的翅膀。

对物体形状结构特征的把握也是幼儿审美能力的关键。我通过组织多次观察活动,欣赏活动从易到难、从有规律到无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幼儿辨认事物的能力,把物体的最基本的结构特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捉住,感受到物体的质感,培养幼儿感受物体大小、方向、形状等各种关系的能力。例如,我在两节美术欣赏活动中让幼儿欣赏两幅画,两幅画有四处的不同点,让小朋友观察找出来,然后在画上用铅笔圈出来,第一节活动课时,大部分小朋友只能找出非常明显的两处,第二节活动课,再让幼儿观察时我有意地引导幼儿从方向、大小的角度观察,“小朋友看看两幅画里小猪的尾巴有什么不同,小狗的耳朵有什么不同?”经这样引导提示,幼儿很快就找出了,七嘴八舌的说“一幅画的小猪尾巴向上,另一幅画的小猪尾巴向下;一幅画的小狗耳朵小,另一幅画的小狗耳朵大。”组织幼儿观察事物,培养观察能力,有利于引起幼儿的审美快感和诱发幼儿的创造愿望,启发幼儿的审美联想和创造性的爆发。

在发展幼儿认识颜色的能力,感受色彩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幼儿自发本能的感情冲动,让幼儿自由选择和使用色彩,有利于培养幼儿审美表现力和创造性。例如,我在美术活动中《我的一家》,我提供各种颜色的水彩,请小朋友自己想想怎样画“我的一家”,我只提了一个要求“要把自己的一家用不同的颜色把外貌表达出来。”有一位四岁的男孩子用黑色画了他爸爸的脸,画成黑乎乎的,用红色苹果形状画了妈妈的脸,我感到奇怪就问他“你爸爸的脸怎么黑乎乎的?”小男孩说:“我爸爸很凶,我觉的爸爸的脸色不好看,妈妈的脸最漂亮了!”可见,这是孩子内在情感的流露,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感受选择颜色表达自己的看法,表现事物的美丑,让幼儿自由选择和使用色彩是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