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第1篇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导。建设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梯队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学团队是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通过对现有教师梯队的结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同类院校教学团队建设考察,制定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完成教师梯队结构的合理调整。形成由专业带头人指导带动、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鼓励其他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教学团队建设模式。培养专业方向带头人到国内外同类院校学习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积极探讨工艺美术专业发展方向,制定本专业具有前瞻性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指导骨干教师进行实践教学。通过选派骨干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调研与交流,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素质教师,培养实践教学能手来提升工艺美术专业教师团队整体的实践教学能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艺美术专业特点和不同工艺需求选聘校外兼职教师,组建兼职教师专家库。通过聘请工艺美术大师或民间艺人,传授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使民间文化深人工艺美术专业教育;通过聘请专业技师教授专业技法,使学生掌握现代工艺美术制作技能;通过聘请校外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知名教授,引领学生了解专业动向,把握专业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学习方向;通过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使学生了解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更新、行业状态等。总之,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使实验室教学层次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多样、氛围更加活跃。实践教师队伍建设还应加强专业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实践教师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岗位职责。专业实践教师需要完成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辅助专职教师承担技能性教学并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通过培养现有专业实践教师和引进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师完善实践教学团队建设。

2.校内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工艺美术专业的重要教学与实训场所。在教学过程中,除部分理论课程和一年级基础课程之外,专业课程皆需要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室教学课程达到课程总量的70%以上。实验室建设对于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工艺美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包括纤维、染织、金工、漆艺、玻璃、陶瓷、首饰7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手工文化与技艺。实验室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工艺美术专业的基本技能与文化素养。实验室建设内容包括:第一,优化实验室空间;第二,完善实验室设备的合理配置、更新与维护;第三,完善师资配置;第四,建设实验室文化;第五,建设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前二者包含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后三点包含了实验室的软件建设,缺一不可。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了校内实验室教学条件的不足,是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①积极拓展企业实训基地。通过拓展企业实训基地,增加学生企业实习实训机会,了解行业信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随着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深化,签订企业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制定学生企业实训的管理制度、教师服务企业的管理制度、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制度等,构建企业实训的长效机制。②博物馆教学是工艺美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博物馆教学实训基地建设要结合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博物馆教学实训基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专业历史背景与文化脉络并对所学课程内容有一个相对深刻的理解,有力地促进实践教学的进行。努力寻求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画廊的合作,健全博物馆实训制度,保障博物馆教学的常态化。③民间手工艺是工艺美术专业的重要方面。通过民间手工艺制作工坊的实训,使学生深人了解手工艺品类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工艺流程、审美特征、功能特征以及这些传统手工艺与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民间手工艺制作工坊、民俗村落的多方考察,建设与本专业相关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工坊的资源库,制定手工艺制作工坊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通过举办手工艺制作工坊实训的成果展示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④通过对艺术家工作室的考察与访谈,与艺术家工作室签订合作协议,并制定出艺术家工作室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和学生进人艺术家工作室实训的实施办法。建设艺术家工作室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把握艺术创作的方向。艺术家工作室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的可能性。⑤工艺美术专业建设需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与行业协会共同培养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机制。工艺美术专业在现有基础上需要继续加强与玻璃专业委员会、漆艺专业委员会、纤维专业委员会的深度合作,发展与山东省陶瓷行业协会、金属工艺专业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首饰分会等多个行业协会的合作。

4.国内外交流

通过参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在交互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国内外相关专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校际活动,增强学生对外交流与沟通能力。加强校际师生互访,在教学、科研等层面开展交流。深人开展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积极申办交换培养合作项目与国际合作项目、进行校际专家互聘、开展主题互动教学以及相关学术论题研讨等活动。在校际互动过程中,互通有无,有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5.展览与比赛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艺美术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作为工艺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正确分析被观察物体的大小比例、整体结构以及深浅层次等能力。这是美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巧,能进一步提高美术专业学生在二维平面上的造型创造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教学更要做到与时俱进。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美术人才,方能增强学生本身的竞争优势,才不被社会淘汰。

1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素描课程的意义

首先,通过开设素描课程,学生能在平常的学习中收集素材,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中国有句俗语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再心灵手巧的主妇也无法在没有食材的情况下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同样的道理,在美术的世界里,如果没有扎实的素描功底,再怎么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人也无法画出一幅惊人之作。因此,素描就如同巧妇的“米”,是进入美术世界的基础。所以,在工业美术专业当中设置素描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创作时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次,作为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之外,造型能力的锻炼也是极其必要的。素描作为开启美术世界大门的基础课程,一定强度的素描训练能够将一个普通学生的思维锻炼成艺术生的思维。李可染先生曾经说过,素描的唯一目的就是将客观形象准确地反映出来。这里的“准确”二字表明了素描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还能训练学生在感性上的准确度。当然,并不是说学好素描课程就能在工艺美术专业取得很高的造诣,因为工艺美术专业作为一个设计类的专业,其学生造诣的高低与个人的艺术修养、文学素养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全面地看待素描课程。

2工艺美术专业设计素描课程的改革方案

2.1以学科特点为基础改革传统教学方案

现代的工艺美术设计更多侧重的是实用性以及艺术性的结合,从而形成了当代工艺美术与传统工艺美术最主要的区别。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客观物体,准确地将各个物体特有的形态特点反映出来,并且在此基础上表现物体的艺术感,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在这里,笔者建议高校在设置素描课程的时候,应该挣脱传统素描课程教学采用石膏物体、人体开展单一写生模式所造成的局限性。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可以适当地减少长期作业课时,增加慢写和速写的内容。而在课堂教学上,一方面,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学生写生对象的种类,如日用品、工业机械产品等;另一方面,可以经常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将工艺美术专业的相关内容融入素描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将来的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

2.2以理性角度培养专业思维

在传统素描课程中,一般是采用写生的方式培养学生利用光线的明暗搭配、线条的粗细变化,将二维平面图像塑造出三维立体的感觉。因此,在思维训练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更为关注学生对于所描绘物体的主观理解,侧重于学生本身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现代工艺美术来说,它更强调科学性以及客观认识性,侧重于学生对所描绘物体的理性认识。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理性的思维对所描绘的物体进行透视性的分析,适当地放弃依靠感觉而来的,如光线明暗、调子虚实等表面因素。在课堂上强调科学理性地分析,结合自身的艺术感悟,从而实现既提升学生作品的严谨性,又增添了美感。

2.3灵活运用美术工具强化作品的表现力

传统的素描课堂上,一般会使用不同型号的铅笔绘画,利用每种型号铅笔质地的不同,能够细腻地塑造出所描绘物体的真实感。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绘画功底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很容易由于处理不当导致作品单调,没有视觉冲击力,缺乏表现张力。而对于现代美术工艺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光影明暗等表面主观意象,侧重的是所描绘物体内部结构的规律,追求的是一种科学性的艺术感。因此,笔者建议在设计素描课堂上,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大胆尝试炭笔、钢笔以及毛笔等多种绘画工具作画。以炭精条为例,由于其本身的质地较黑,从而画出的线条能够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可以适当地辅助一些简单擦涂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生动地将物体的表象描绘出来。因此,运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锻炼大脑思维能力,这对工艺美术类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2.4通过多元训练突破单一造型

对于传统素描来说,它更侧重于物体的表象,通过光线阴影、虚实结合表现所描绘物体的内部结构、空间层次以及质感、量感。这样一来,通常就需要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通过对所描绘物体进行多方面的观察,而想要处理好所描绘物体各个因素的关系,不仅需要扎实的绘画功底,更需要对所描绘物体进行深刻的分析,进而加以刻画。由此可见,对传统工艺美术来说,设计素描的训练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写实造型的能力。而由于现代工艺美术不仅注重艺术美感,更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因此在设计素描课堂上,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突破原先单一的造型训练,结合多方位元素实行多元训练。笔者建议教师可以根据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素描,侧重研究所描绘物体的本体结构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平面化、装饰化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因此,在设计素描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当地舍弃一些诸如光线、色调等非本质因素,转而学习如何单刀直入地直击所描绘物体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表面来分析内部结构,抓住其主要特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而通过归纳、总结,组合成为一个具有自己思想的艺术作品。而在造型语言方面,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不要局限在写实具象的造型里,可以多尝试抽象型风格,甚至是夸张型风格。通过这样多元性造型训练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也与过去大相径庭。而设计素描作为工艺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就成为必然趋势。因此,笔者建议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以理性思维为主,感性思维为辅的方式完成设计素描作品。同时,在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大胆尝试多样化的绘画工具,从多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大脑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集现代设计与工艺美术于一体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左建.浅谈工艺美术专业设计素描教学[J].艺术教育,2010(11).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就业 行业企业专家

2014年12月13日,来自北京、深圳、青岛、烟台、威海等全国各地的用人单位负责人齐聚山东省威海艺术学校,参加威海艺校第十四届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供需双向选择会议。在本次会议上,培训学校、动漫公司、广告公司、家装公司、纺织印染公司等各类用人单位约八十余家到会,提供工作岗位500余个,达成工作协议100余份,学生就业率100%。十余年来威海艺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一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当前全国上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之所以居高不下,关键在于他们他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美术设计与制作方面的行业、企业专家请进课堂,实现校企衔接,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使校企合作紧密程度达到了最大化。

一、树立一个理念

即从企业需求出发,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明确的指出: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上,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根据这一理念的要求,威海艺校始终把适应市场需求作为办学追求的目标,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使学校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此, 学校建立了专门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及时与美术设计与制作方面的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沟通交流,把握人才需求市场脉搏,为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导科学办学提供了可靠依据。使学校可以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所设专业,及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比如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动漫市场的开拓,学校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动漫人材的缺口很大,于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了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了动漫方向。

二、培养一种观念

即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就业观。

如何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把握自己的就业机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每一名毕业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当前就业市场上出现的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矛盾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于毕业生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头地,人为的造成就业难。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和规划,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对应的能力、素质又是什么,茫然无知,走一步算一步。眼高手低,不切实际,认为自己的知识层次很高,一定要找一份待遇高,压力小的工作。为此,学校把美术设计与制作方面的行业与企业的专业人士请到学校,为学生讲述自己在职场中的心得体会,传授经验教训,现场解答在校生对参加工作的种种迷茫和不解之处。使学生懂得创业的艰辛,从业的不易,从而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态,树立“爱拼才会赢”的思想,;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戒除贪图享受,树立面向基层建功立业的观念;改变在校时处处事事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培养独当一面的工作态度,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

三、开辟一条捷径

即为学生开辟一条直通就业单位的捷径,实现针对性的培养。

职业学校办学目的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各基层企业既是学生就业的主体,又集中了许多专家型的技术能手,是行业规范和专业内容的制定者,比学校更为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为此学校成立美术设计与制作方面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采纳他们宝贵的行业经验,引进了与此相关的专业人士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行业指导。充分利用行业的指导作用,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落实。与行业签署合作关系,积极争取行业和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后续的检查监督,并在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和见习点,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检验方案的可操作性。把企业技术以及企业文化贯穿学生学习始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用,并缩短毕业生上岗后的“磨合期”,成为各企业纷纷争抢的“香饽饽”;同时,学校可以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出“产销对路”的学生,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借以做大学校品牌。提高了毕业生对成功工作的自信心,这也是威海艺校的毕业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搭建一座桥梁

即定期开展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议,搭起学校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桥梁。

由于学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美术设计与制作方面的行业企业的专家请到课堂上与学生学习交流,因此各企业的专家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经济条件、性格特征等方面综合素质比较熟悉,可以提前锁定自己的招聘目标。同时学生对企业的内部文化管理制度员工构成福利待遇等各种情况也比较了解,可以在会议前就能够确定自己的目标,会议当天能够直接到自己心仪的单位前进行应聘,避免了在参会当天的盲目性。使供需双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工作录用意愿。这种便利的方式使得威海艺校历届的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议都吸引了来自北京、东北等地区和我省青、烟、威海等地市的大批用工单位参加,并且兴致而来、满载而归,也使得所有毕业生均找到了理想的归宿,实现用人单位与学校的双赢局面。

五、实现一路服务

即对就业学生实行全程跟踪,随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双主体

【Abstract】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s a ki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he author takes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rentice class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analyzes the measures to guarantee " School enterprise double subjects" modern apprenticeship mode implementation, summarized the educational mode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renticeship results, to explore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mode.

【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Double subject

移动通信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移动通信专业在职业院校起步较晚,学校的师资力量、实训条件、以及在知识更新和实践能力方面与市场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从事移动通信产业基础性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奇缺。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无疑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给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移动通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学徒既具有学生身份,又具有徒弟身份,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将会有效的提高移动通信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过程

为进一步加强移动通信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学校服务社会建设发展的能力,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专业在与“浙江和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多年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开启了移动通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之路。

1.1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浙江和勤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各类通信铁塔、美化天线制造、安装、维护及基站设备、天馈、室内覆盖、传输设备的安装、维护、抢修等为一体的工程服务公司。学院通过对该公司及移动通信行业的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需求,确定移动通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移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具体实施1+1.5+0.5分段轮岗培养模式,第一年为学徒时钙冢学生在校培养,同时聘请企业员工讲授部分基层平台课程,开展企业认知教育,企业设立助学金。第二年开始进入准学徒期,共1.5个学年即3个学期,学徒在企业主要完成岗位技术课程的学习,主要形式是“学徒轮岗”培训,分别在通信工程设计制图、概预算与施工、基站设备安装与管理、网络勘察与维护等岗位,完成各岗位所需的技术学习与技能训练,主要由企业师傅负责指导。[1]最后0.5即最后一个学期,学徒顶岗实习。

1.2 深度对接岗位需求,共同构建三层级课程体系

校企共同根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建设学徒岗位课程资源。按照企业岗位需求与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包含学校(公共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企业(校企课程、企业课程、行企课程)、拓展三个层级。学校承担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合作企业以“师徒传帮带”形式承担对通信基站、传输设备安装与维护等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校企双主体”的共同育人。(1)校企课程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根据工作实际案例开发,并帮助学生消化校企课程中的重难点。企业实训课程由企业师傅直接在工作现场授课并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行企课程由设备供应商培训中心根据学生特点、行业标准规范及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进行定制。(2)课程内容的选取体现核心工作岗位的需求和专业技术的发展,针对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新领域、新岗位和新需求,开发新课程,共同编写具有现代学徒制的特色教材及实习实训大纲及指导书,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涵盖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交流、虚拟实训、企业信息、就业资讯及作品展示等,为教学和实践提供鲜活的形象元素和珍贵的创意资源,建设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行业新技术推广应用需求的资源共享、相互交流的开放式平台。[2](3)根据“学生+员工”双重身份的特点,完善双导师制度。“企业课程”主要由企业师傅负责指导,学校教师配合进行理论讲解,并安排两位教师在周末到企业进行专业理论课授课,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4)融入职业资格标准,组织学生集中到上海培训中心进行移动通信行业资格培训,取得行业技能证书,持证上岗。

1.3 三位一体的学生评价机制

校企双导师共同实施课程评价考核。(1)对理实一体化课程,采用项目考核+理论考试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2)对于“学徒轮岗”课程,采用岗位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技能评价,通过企业导师对学生岗位表现及评价记录、学生小组互评记录等进行考核。(3)对于有外出为客户进行技术维护的学徒,除了导师要根据学徒职业素质、技术维护能力进行评价,还要根据客户反馈的关于学徒的服务态度、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等方面的服务意见单给予评价,即形成了学校、企业、行业或服务客户的“三位一体”的学生评价机制。

1.4 校企全方位参与学徒教育管理

学徒制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尽快适应岗位,做好从学生角色向学生加学徒双重身份的转变,是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前提。(1)加强企业认知。现代学徒招生即招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开展专业教育和企业认知教育,为组建现代学徒班打下基础。(2)尊重学生意愿,确定学徒成员。在进入准学徒期前,为了更好的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提高现代学徒培养质量,校企共同进行动员和学徒招聘宣讲,由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落实了18名学生组建移动通信现代学徒班。(3)加强入职前教育。着重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目的教育,二是责任权利教育,三是安全教育。[3](4)严格学徒管理制度。学生服从学校和企业的教学及岗位学徒安排,遵守企业对现代学徒管理的各项规定及《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中的有关制度,不脱岗,不离岗。如因故需要请假,应征得学校和企业的同意。(5)强化双导师和双班主任的职责。学校和企业分别配备班主任,全程跟踪学生在企业的表现,通过班级微信、QQ群等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徒情况及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思想、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6)实施班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引领带头作用。设班长、团支书、小组长,明确工作职责,做好《教学日志》和《班级日志》的记录,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 双主体“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实施保障

2.1 成立现代学徒工作小组

学校与上海安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深度洽谈,签订框架协议,由学院和企业双方相关领导和骨干成员成立移动通信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在上海安成培训基地建立双主体“和勤”学院,与上海电信培训中心签订行企课程培训协议。双方约定联合招生招工,定期召开工作小组会议,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制定相关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指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协调和企业与学校,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2 校企联合招生招工,签订三方协议

校企联合制定招生招工方案及实施步骤,经过协商,制定三方协议。在第二学期企业进校招工,经过双向选择,学生学徒和企业学校签订现代学徒制培养三方协议,按照三方协议约定进入学徒班。

2.3 校企双向流动,建立专兼一体化的混编专业教学团队

实行双向员工聘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整合双方科研与教学的优势,同步提升教、研能力,混编教学团队。

2.4 建立以过程管理为主线的质量监控体系

规范教学资料,加强过程管理。建立以过程管理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师授课材料、教师授课成绩、学徒外出开展技术维护的服务意见单等教学活动资料都有专人管理,并分别录入教学管理系统,并开展网上评教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解决现代学徒中出现的问题。[4]

3 践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取得的成效

3.1 建立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共建共管共享混合办学模式

建立供需双侧的双主体“和勤”学院,成立校企共建共管委员会,企业方从招生至就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校企双主体的职责,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克服传统校企合作中企业仅在实训过程中参与的深入度不够的问题。

3.2 实施专业与课程改革,建设校企合作共享性教学资源

体现以企业岗位为根本、职业资格为依据、技术技能为目标的原则,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层级学徒课程体系,零距离对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解决通信行业技术设备更新快,校内实训条件与师资培养存在一定的滞后,企业短期培训速成班技术技能难以保证等问题,校企共建拥有优质实训资源,开放共享的实训平台,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专业基础课程3门、校企课程4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校本教材6本,建有网络资源库课程6门。

3.3 校企双向流动,提高了教师科研学术水平

建立专兼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实行双向员工聘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整合双方科研与教学的优势,承担省级以上教改项目7项,院级教改项目10项,市级科研项目3项,院级科研项目8项,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2项。

3.4 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现代学徒班共18人,按照岗位要求将学生分别安排到无锡、宜兴、通州三个学徒点。基于工作情景的、全真的、教学做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模式,集中教学与岗位轮岗的方式相融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技能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学生在人际沟通、团队意识、纪律意识、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方面显著增强,很快适应企业工作要求,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的局面。

4 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贯穿于学生(学徒)从入学到企业就业的全过程,因此,学校和企业应融为一个整体的职业教育系统,这种培养模式需要一个更宽阔的、更合适的政策与市场环境。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联络沟通,积极打造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合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人才优势,企业的技术和设备资源优势,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5]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专业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标准为服务目标,基于现代学徒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团队、考核体系等方面做了探索和实践,在运行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解决的问题,有待各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摸索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成亚玲.基于工学平行的“分段轮岗式”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13-16.

[2]王俊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B模式探索与校本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2015(5):17-21.

[3]张琳杰.落现代学徒制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工作方案探索[J].教育时空,2015(2):145.

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范文第5篇

美术教育对于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的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则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低碳、环保、附加值高等显著优势。不少地方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成为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朝阳产业和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文化作为单独一项列入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任务。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这预示着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而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地方高校美术院系源源不断地提供大批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除九大美院和31所独立院校外,各地有美术类专业的高校还有1400多家,每年输出几十万毕业生,但这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却存在不少问题,多年来,不少毕业生难以胜任创造性的美术专业工作,只得考虑改行就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人才培养的现状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而各地方高校美术院系的职能则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个方面。高校美术院系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后,已经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而检验内涵发展质量的一个显性指标就是师范和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能否顺利地进入学校或文化产业相关行业,并能独当一面。地方高校美术院系只有为所在区域的社会和经济文化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才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需要学校顺应社会发展大势,密切关注所在地区素质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对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类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所在地区输送大批高素质的美术人才,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目前地方高校美术院系的办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与重点艺术高校相比,毋庸讳言,地方高校美术院系在地缘优势、办学美誉度、师资力量、生源质量、资金投入、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其中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努力加以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 (1)师资队伍建设有些滞后。现在各校的美术专业普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皆强的双师型人才,要具备专业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甚至还要有经营管理经验。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些学校教师队伍存在老化现象,一些人原来擅长绘画基础课教学,而现在面临着应用性、实践性课程教学,教学观念和手段、方法落后或陈旧,不能胜任当前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教学需要。 (2)用于教学的经费投入普遍不足。举办高级别的学术会议、资助教师外出进修和参观交流、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举办校内外艺术家作品展览、对师生的科研和艺术实践成果进行奖励、收藏校内外艺术家的作品用于教学等方面都需要资金投入,但经费常常难以落实到位。由于经费紧缺,许多活动安排只得减少或取消。 (3)专业实践实训条件不适应要求。师范生和应用型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能离开实习实训条件,但一些学校与应用性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实验室、工作室数量少,设施差;辅助教学人员配备不到位;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少、收费高,配合教学紧密度差等情况也客观存在。这使得学生动手实践训练效果不尽如人意。 2.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裹足不前 在目前的体制下,教职工能进不能出,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奖惩机制不落实,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优秀教师的引进,给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生源素质较差,培养难度大 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中,文化素质和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偏少,这使得地方高校美术院系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同时,多年来一些省份在进行美术高考专业加试时,规定素描默画半身人像或头像,色彩默画一组静物,这种考试模式实行了多年,已导致严重后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专业基础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薄弱和缺失,直接给高校专业教学造成困难。用机械而单一的考题选拔学生,学生只需通过死记硬背的办法掌握一点专业知识即可进入高校,致使学生入学后专业技能单一,创新创造意识薄弱,完全背离了艺术人才选拔培养的规律。这是导致地方高校美术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艺考生入学容易,也导致社会上艺考热持续升温,专业培训形成一种产业,一些中学受高考指挥棒的驱使,把大批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引导到艺考之路上来,大批量地向高校输送这种生源,使得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4.培养方案脱离实际 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的今天,对于美术人才在专业素质方面有新的要求,而现有的一些培养计划存在着陈旧、落后的现象。一些新编制的培养方案,未经过深入中小学和文化产业第一线调查研究,这样的方案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难以保证。 三、对策与建议 目前,地方高校美术院系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又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解决。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理清思路,明确方向,锐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1.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地方高校经费的投入力度 10年来,高等教育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如何提高培养质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地方高校。要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政府必须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切实增加生均教学经费,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理工科相比,美术专业办学成本相对较低,只要有所投入,即能看出显著成效。 #p#分页标题#e# 2.加快地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度 要改革教师业绩的考评机制和考评标准,同时应辅以退出机制。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提升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是关键,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能恪尽职守,教学研究与创新、艺术实践与创造能力都较强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要改革对高校重论文成果,轻实践成果、轻教学实绩的评价机制,平衡好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能力要求,同时把对师德师风的考察落到实处,让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强、能为人师表的教师受尊重、得实惠、有地位。要充分利用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学生作业展览、教师专业实践成果考核等形式对教师的师德、艺德、教学能力、艺术实践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对符合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应在职称晋升、进修、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 3.改革招生考试模式 改革招生考试模式是优化地方高校生源质量的必要措施。必须改变已实行多年的美术高考专业加试试题形式模式化、单一化的做法。无论是素描还是色彩试题,应重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和技法的掌握情况,此外,应当增加速写和命题创意的试题,重在考察学生观察、表现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让各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必须扩大高校办学自,必须从招生环节开始。放手让各校用自己的方法自主命题选拔学生,办学声誉好的学校能招到学生,否则就难以招到学生,这既符合优胜劣汰的原则,又符合艺术专业的办学规律。 4.培养计划和育人机制要与时俱进 目前,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出路一是应聘就业,二是创业,三是改行从事其他职业。学生应聘就业面对的多为民办学校和文化创意产业类的企业,这些单位需要的是素质优良,能为其创造效益的人才。因此,学生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创新能力、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那种单纯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育人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的要求,必须要围绕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做出调整。而学生如要自己创业,还需要具有创业的素质和条件。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发展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课题。作为办学者,要时时关注人才市场,关注素质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走向,不失时机地调整培养计划,办出新专业,开出新课程,提出新理念,有针对性地优化育人方法。学生的实践、实训离不开与社会上的学校和文化企业接轨,要广开渠道,建立校内外多渠道育人机制,采用多种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又能利用大量课外时间给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提供各种平台。让学生在校期间多见习、多实践,在观摩、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成为学校和文化创意产业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除了要在校外建立一批实习基地,还应当积极做好校内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建在校内的校企联办实习基地,与教学结合得更为紧密,效率更高,学生受益更多。 结语 总之,中小学素质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只要我们以人为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进取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和问题,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能探索到一条新形势下培养美术人才的路径,为素质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地方高校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