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为减少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船舶交通事故,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ISM规则》)并要求缔约国实施执行,从制度上严格规范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程序,保证航运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在此背景下,我国作为《ISM规则》缔约国和IMOA类理事国于《ISM规则》生效时起,全面开展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1997年1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简称中国海事局)通告:《ISM规则》于1998年7月1日起适用于客船、高速客船、500总吨及以上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高速货船。1995年5月20日,中国海事局再次通告:《ISM规则》于2002年7月1日起适用于所有500总吨及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航行货船和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另外,中国海事局还将《ISM规则》进行了推广实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NSM规则》),自2007年7月1日起,适用于所有中国内贸运输的客船、高速客船和500总吨以上的货船。原交通部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企业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中国海事局是实施《ISM规则》和《NSM规则》的主管机构,中国海事局及其指定的直属海事机构、授权或认可的其他机构为审核发证机构,按照中国海事局确定的审核发证权限范围开展相应的审核发证工作。中国海事局对我国各个国际国内航运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规则要求的,签发“符合证明”(DOC)或“临时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SMC),或进行签注;同时还对中国船级社(中国海事局的认可组织)的审核发证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中国海事局安全管理处负责并组织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工作;中国海事局审核中心具体负责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发证事务性工作;片区海事机构负责协调管理本地区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事务;中国船级社对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签发SMC。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的开展,有效防止了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对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起到了较好作用。

2具体行政行为的属性

2016年1月1日,中国海事局撤销了审核中心,对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职权进行了调整:国际航运企业(包括“双证”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权限下放至直属海事局;国内航运企业、国内航行船舶的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权限下放至营口、烟台、连云港、厦门、汕头海事局和各直属海事局所属的分支海事管理机构,并首次将企业、船舶安全体系审核工作确定为具体的海事行政许可执法行为。党的十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海事机构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的行政管理机关应自觉成为依法治国的急先锋,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提出的“三化”要求,依法行政,准确履职,服务交通,奉献社会。通常情况下,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和行政许可等6项。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工作作为具体海事行政执法行为,应属于行政许可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34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3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审查

3.1书面审查

书面审查:(1)审查申请材料反映的申请人条件的适法性;(2)审查申请材料反映的实质内容的真实性。书面审查的好处:(1)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主要通过提交有关申请材料来证明自己具备法定条件,行政机关的审查也应集中于其提交的申请材料上;(2)行政机关实行书面审查能够减少办理行政许可的工作人员与申请人的不正当接触机会,有助于提高行政机关审查行政许可申请行为的公正性;(3)行政机关实行书面审查,可以减少行政管理成本、减轻申请人的负担。书面审查的不足:(1)若申请材料反映的客观情况本身就是虚假的,只审查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可能难以发现申请人的真实情况;(2)即使申请材料反映的内容属真,但由于申请与审查存在时间差,申请材料反映的客观情况可能在行政机关审查时已经发生了变化。

3.2实地核查

为提高核查的质量,行政机关应当进行实地核查。尤其是对物的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必须核实申请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例如,申请人申请消防安全管理行政机关验收消防设施,消防安全管理行政机关必须实地核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备设施是否与申请材料所述一致。

4程序要求

依据《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程序》的相关规定,海事机构在收到已受理的审核发证申请材料后,应与航运企业商定审核时间,安排审核组,并下发《公司审核安排方案》。具体流程:(1)由审核组长组织召开审核组第一次内部会议,通报有关情况、确定审核重点、分配审核任务、商定《审核计划》、提出有关要求。(2)每位审核员根据《审核计划》,对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核。(3)审核组长组织召开审核组第二次内部会议,讨论文件审核情况,确认并汇总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规定情况,作出是否按《审核计划》继续实施活动审核的决定。(4)对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审核员应与被审核人员进行充分沟通,让其理解、认可并知悉如何改正。对一个部门审核结束后,审核员还应与该部门负责人就部门审核的整体情况进行简要沟通。(5)若航运企业是初次申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还应对代表船舶进行审核。(6)审核组长应组织召开审核组第三次内部会议,综合分析和研究审核中搜集到的客观证据,确认并汇总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总体评价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与规则的覆盖性和符合性、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与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等。(7)审核组围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总体看法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8)根据沟通情况,确定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和问题,形成《不符合规定情况清单》《问题清单》及《公司审核报告》。(9)审核组提交《公司审核报告》等相关材料。最后,海事机构对审核组提交的《公司审核报告》等相关材料进行再次审查,决定是否同意发证或签注。经审定同意发证的,海事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向企业颁发或签注DOC;经审定不同意发证的,海事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向企业送达《不予海事行政许可决定书》。

5海事机构审核行政许可的具体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条款,海事机构对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具体做法如下:(1)签发DOC和SMC,属于航运企业取得资质的行政许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这种行政许可一般以书面审核为主。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依法进行检验、检测、检疫,并根据检验、检测、检疫的结果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通过指派审核组对航运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和活动情况来判断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3)海事机构根据审核组提交的《公司审核报告》,在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颁发DOC和SMC,或送达《不予海事行政许可决定书》。(4)航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是体系内人员按照企业已制定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而运行的庞大的系统工程。该体系运行效果缺乏可执行的评判标准。

6改进建议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任何项目在建设初期,建设成功后甚至生产过程中都要做安全评价设计。安全设计评价内容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有时被称作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有害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项目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工程项目安全为目的。安全评价既需要安全评价专业理论的支撑,又需要专业技术和实际经验的结合。无论是设计评价、安全管理评价、生产设备安全行为安全性评价、可靠性评价、作业环境评价、重大危险源和有害因素危险性评价都需要专业技术支撑。若对项目评价内容不熟悉,对评价项目必要的专业知识不清楚,可能就会造成评价过程出现遗失疏漏,评价内容不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甚至可能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到反作用,酿成事故、损失。对项目每个工区专业技术知识了解透彻,就能在安全设计评价中采用合适方法。安全评价方法是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安全评价内容包涵很多,安全评价对象、目的有很大不同,安全评价指标和内容也不同,这都需要很好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对项目安全评价过程中,只要采用合理高水平专业技术知识,无论安全检查表评价法(SCL)、预先危险分析法(PHA)、事故树分析法(FTA),还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故障类型、事件树分析法(ETA),甚至是影响分析法(FMEA)、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矩阵法等方法都能做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2专业技术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中的规程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尤其针对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应急预案等实战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制度更需要具备很高专业技术知识支撑。专业技术精湛,专业知识透彻,应急预案实际应用性比较强,处理问题方法就安全得当,排查隐患就能彻底及时,治理排除隐患方法措施就比较高明,就能做到省时、省力、安全。将专业技术应用到生产管理中有助于制定新技术、新工艺、新项目的安全制度规程,进而推进到生产顺行、施工改造、隐患治理等过程中,从而更好地维护岗位人员的安全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防护。

3专业技术能提高岗位作业人员的能力水平

专业技术在实际安全管理中应用得当,以提高岗位操作人员实际技术水平能力作为最根本落脚点。无论企业安全评价,还是规章制度,都需要专业技术支持。归根结底总结一句话,必须把实际操作岗位人员的专业技术提高作为最根本目的。加强职工职业技术知识能力。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3.1做好职工安全技术教育工作

在企业开展安全技术教育工作,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员工安全行为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安全技术是人们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从事生产人员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安全内容。开展安全技术教育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增强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强化岗位作业的安全性,为生产稳定顺行创造前提条件。一般来讲,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生产技术知识和专业性的安全技术知识。根据这些先进的经验、知识,制定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服务安全生产内容。进一步延伸机械、电气安全技术,防毒及救护常识,防火防爆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知识,防雷防静电安全技术等。通过教育学习这些内容,以达到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增强预防和处理事故能力的目的。

3.2利用专业技术,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中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生产企业在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过程中,只有采用专业技术知识,才能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对难以生产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项目设备,更需要结合专业技术,加强维护、监管和保养,以防事故发生。

3.3增强职工实际运用专业技术能力

人是企业实际生产中最活跃的、最具生命力、最主要的因素,其他一切因素如设备、材料、原料都必须靠人的因素去推动。人是企业中最宝贵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材料燃料、机械设备都需要被人所掌握、应用。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的根本资源,所以真正意义上把专业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就必须在人的方面多下功夫,从基础上严抓职工实际运用专业技术能力。很多企业员工队伍整体职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能力提高与培养方面需要多下功夫,多采取新颖措施,把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作为出发点。只有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技术能力培养,才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4总结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健全企业安全生产档案是评价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档案统筹规范,以文字、图片、台账、表格等来反映安全生产工作具体情况。所以评价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只是依靠现场呈现的场景来做判断,还要结合安全生产档案来综合评价。比如,在某一事故调查中,安全生产档案就是认定事故责任的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翻查安全生产档案资料中对事故发生点的历史记录,能够清晰地了解安全生产负责人有无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为事故的定性提供有力证据。

二、构建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的主要内容

1.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可能发生的危险源,来进行事先设定的应急处理方案。比如,消防器材和防汛设备的分布位置图,以及内部各种紧急事故的处理小组成员名单和职责规定。

2.安全生产工作记录。包含企业内部各会议对安全工企业安全生产档案作的研究、讨论、决议等记录;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情况记录;企业开展各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生产状况检查的记录;安全整改通知书及其跟进结果记录;事故调查报告和解决进度报告记录等。

3.企业自身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根据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而制定的规范。内容有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的主管领导及其下属人员分工;企业负责人签署的安全责任书;针对特殊工种设置的专门操作流程,如易燃、易爆、有毒物的处理等,以及各类防范职业病的措施等。

三、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

1.树立正确管理思想与认知,提升企业领导的重视度。安全生产档案看似与生产效益高低并无直接关联,所以许多企业认为只要抓好生产现场的人与物的管理就够了,导致很多企业领导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所以,树立正确的思想与认知,加强宣传力度,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提高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他们才能在各个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2.提高安全生产人员素质,组建企业安全档案管理专业队伍。管理人员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是影响安全生产档案质量的直接因素。相关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档案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安全管理与技术的知识。企业应当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筛选符合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组建一支专业的安全生产档案管理队伍,满足企业长足发展的需求。鉴于安全生产档案的专业性与广泛性特点,笔者建议安排专门对接人员负责档案的建设与保管,因为档案的管理需要按照归档标准与范围逐日积累、充实,才能确保其全面系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安全情况。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1企业设备陈旧老化

有些氯碱化工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的配置和流量也较为紧张,还有些企业人员为了节省开支,保证利益最大化,都选择在企业设备上“下功夫”。通常设备在被买入的时候,就属于质量差、价格低的次等产品,再长时间的进行使用,把大量的生产压力都集中在这些质量不过关的设备上,这就直接导致企业设备的陈旧老化,危险性很高。氯碱化工长期接触的都是化学产品和化学试剂,这些东西都是带有毒性的,有些甚至是剧毒,如果还坚持使用陈旧老化的设备,轻则设备受损,重则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1.2企业设备管理制度不合理

管理制度松懈,很多氯碱化工企业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把所有工作混为一谈,每个环节都比较混乱,经常出现某些工作扎堆,某些工作却没人处理的情况,而这些被忽视的环节往往就会出现问题,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1.3企业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技术水平。氯碱化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员,都有在专业技术方面的短板,他们在工作初期就是用“以人授人”方式,几乎没专业学习过什么理论知识,多年来都以工作经验为重,对科学的方式方法很排斥,更不会去主动学习,盲目自信,从而导致很多安全隐患没有被第一时间发现,工作效率也桎梏不前。氯氰化工企业的人员在意识上以自我享受为主导,把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没用到正地方去,在工作中缺乏使命感,不能对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责任,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日积月累下来,工作人员在能力和素质等方面都会严重不足,导致工作失误。

2氯碱化工企业设备安全管理强化方式

2.1注重设备质量管理

针对企业设备陈旧老化这一问题,企业首先要设置巡查机制,保证每天都对设备进行排查检修,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大到整个机器,小到某个零件都没有任何问题。每天在排查后都进行记录,建档建册,做到有证可依,有据可循。如果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引入一些先进的、科学的设备,把陈旧设备换代更新,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也必须申请报废处理,这样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设备本身的风险降到最低。

2.2强化企业设备管理制度

全员参与,不走过场。让企业所有员工都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把各项工作进行合理拆分,根据员工的专长,分配不同的任务,保证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并保证负责到底,不能走过场,做样子。这样不仅能科学有效的缩短工作时间,也能把工作由复杂变简单,不再毫无头绪的乱做,专职做好某一项,经验越来越丰富。设置监控装置,有效的对每台设备进行监控,及时进行安全排查,及时设备运行良好的时候也要定期排查,做到防患于未然。特别是某些设备出现过的问题,应该记录在册,妥善解决,并提出多项方案,保证在下次问题出现的时候不会惊慌,在强化企业管理的基础上,还能把设备的使用年限延长,确保更优渥的利润。遵守法律,严格规章。企业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严格规章制度,不能一味的追求利益。设备规章方面,要在企业的各个地点进行明确标识,尤其是危险化学产品的标识,防火、防毒、防爆标志缺一不可,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等放在显眼位置。对于放置工作设备的场所、厂房要保持空气顺畅、流通,适时进行通风。员工规章方面,则要把企业安全有关的规章制度通过纸质版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下发至每个员工手中,要求员工加强执行力,为自己安全负责,也为企业安全献力。

2.3做好企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针对企业工作人员水平低,意识差的问题,把“人”的问题切实解决,以人为主导,安全管理工作会更加强化,更加有保证。

总的来说,氯碱化工企业设备安全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个看似已经成型的步骤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安全隐患,氯碱化工所应用的化学工业,每个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因此,本文提到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考虑问题要全面仔细,并在源头处遏制,才能保证安全,安全得到了保证,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工作质量越来越强,氯碱化工产业整体水平才能一直不断稳步发展下去。

作者:李俊 单位: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盐化工总厂漂粉精二分厂

参考文献: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1以经验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

20世纪末,多数国家的化工生产都是依靠经验进行安全管理,这一种管理模式比较传统,其重要是依靠化工企业的管理和操作者长期积累的安全经验实施管理,不仅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就连员工自己也不具备安全生产意识,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发生很多人身安全事故,给化工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损害了化工企业的社会形象,而当前我国多数中小型化工企业依然沿用这种管理模式,不但给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阻碍的作用,同时也给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埋下隐患。

1.2以人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只是全面的纠正了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虽然极大的减少了员工人为的错误操作,但是管理范围太过片面,例如:我国某大型企业中自行制定的“三不伤害”原则,其具体的概念解释为在生产过程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同时也不被他人伤害,这种片面的安全管理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但是一味的只控制人为因素而放弃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依然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也就无法彻底避免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1.3以生产过程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控制生产过程,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最著名的是我国某大型钢铁企业在上世纪末提出的“0123”管理模式,其具体含义是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定位零,以责任制使企业的一把手控制安全生产,将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和安全化作为发展的基础,并对所有员工进行全面教育、全面管理以及全面预防。此后在这种管理模式之上,其他的大型企业做了新的解读和延伸,虽然这种安全管理模式依靠科学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却无法预防和制止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这种管理模式依然难以成为高效的管理方式,在国内市场上也未能形成广泛的影响。

2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生产的意识薄弱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安全管理生产工作逐步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中小型化工企业知识一味的重视生产,安全生产的意识十分薄弱。而且很多化工企业认为自建设之初发展到现在几乎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所以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在安全管理方面做的很到位,尤其是中小型化工企业的领导一直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忽视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甚至对企业的安全状况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而且加之我国当前在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也不健全,多数中小型化工企业的领导为了更大的利益,一再缩减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资金的投入,甚至有的企业直接忽略了安全管理环节。

2.2员工安全教育的培训力度较小

我国多数中小型化工虽然会定期给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但是力度较小,且多数都是流于形式,而且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员工学习的内容进行检查和考核,无法保证安全教育的效果。个别小型化工企业的教育内容范围比较狭窄,课堂的秩序相对混论,员工根本无法真正的获得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使培训难以起到切实的作用,而且企业的安全教育知识集中在某一段特殊的时期,平时生产过程中没有安全生产指导和规范,车间和厂区内看不到提醒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标语,安全生产无法成为员工内心潜在的意识,因此浪费了企业有限的投入,安全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2.3设施的安全投入不足

当前一些小型化工企业使用的生产设备陈旧和生产工艺落后,而且有的设备甚至是带病运行,严重危害员工的人身安全。有部分化工企业发展的时间较长,使用的厂房和仓库是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且电器设备的线路老化,应经完全无法适应新世纪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极大的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尽管有部分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品,对生产厂区进行了改建,但是在改建中却愿意讲资金投入到整改企业安全隐患当中,导致表面接近现代化企业的要求规范,在安全管理方面却大大落后于实际要求。

2.4企业的救援水平偏低

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重视成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气,一旦化工企业出现毒气泄漏的事故,短短十几分钟之内就会扩散上千米之外,影响范围极广,而多数企业当中不具备应对毒气事件的安全设施,不仅危害了自己,对旁边的其他企业也会造成危害。

3提高中小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3.1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

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元素是对人员的管理,不但包括企业的全体职工,各阶层的领导都要具备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技能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切实起到作用。企业要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周等主题宣传活动,要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管理培训教育,要通过企业文化部发行的内部报纸、横条标语或者竞赛等形式开展安全意识宣传,以此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3.2结合实际,建立安全管理新方法

企业要从领导层开始,定期召开安全管理研讨会,并组织专家到生产车间和仓库中进行勘察,然后听取专家的相关整改意见,针对符合企业当前发展要求的、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建议一定要全面落实,一线职工是主要的安全事故受害者,同时也是危险场所的直接接触人,因此激励员工要积极的提出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源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在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的时候要认真讲解化工生产企业中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安全隐患,当然也可以组织专家到生产现场帮助员工认识危险源,根据企业当前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切实为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3.3安全生产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工业生产的安全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中小型化工企业,在开展生产之前要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于未能达到安全规范标准的企业要责令其在限期之内完成整改,如果企业整改的结果依然未能满足标准或者不予整改的企业要联合工商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通过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进一步促进中小型化工企业进行合法的安全生产,通过对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和限制,可以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

3.4落实安全责任,避免事故发生

对于中小型化工企业来说,明确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生产责任至关重要,而且要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力度,对于忽视设置忽略安全管理的企业不仅要追究事故发生的直接责任人,还要进一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以此来防止安全管理的松懈现象。

3.5重视日常检查,提高安全事故的预见性

在生产过程中,日常安全检查是发现潜在危险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小型化工企业一定要加大日常安全检查的力度,不但要检查生产设备,同时也要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纪律检查,以此来找出安全事故的隐患,做出及时的整改,可以从危险的源头上对事故进行控制,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