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音乐教育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以学校音乐教育为主渠道

教育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学校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学校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具有选择性,经过这种选择性的过滤,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核和系统性得以保存,从而保证了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文化在延续和传承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因此,音乐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再生与繁衍不可或缺的工具,应以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长久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基本沿袭欧洲专业音乐教育的体制,加上城市文化的强势挤压以及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性,民族音乐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缺少话语权,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包含部分民族音乐内容,但其地位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很不明确,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被忽视以及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相互分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改革现有学校音乐教育

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有关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比例较小,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加之受“欧洲音乐中心论”长期对我国音乐教育体制的影响,作为文化传承主渠道的学校音乐教育必须破除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状况,在教育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改革。一是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加大民族音乐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增加中国传统音乐乐理、和声以及传统声乐、器乐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等方面课程,把民族音乐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声乐教学中,让学生多演唱一些民歌,观看优秀民族歌剧;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比例,让学生多积累民族音乐语言;音乐欣赏中,多赏析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曲目和作品;和声课上,多解析一些民族调式,做一些民间曲调习题,等等。二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民族音乐的地方性、民族性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立足校本教研,开发乡土音乐资源,将本地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地方戏曲、器乐品种等进行发掘、整理,利用校本科研力量编撰教材,将民族音乐精品转化成系列化的乡土音乐教材进入学校教育;另外,应选择民族风格鲜明,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典型作品,也可以把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以当下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形式进行演绎,多途径、多方法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三是民族音乐课程应选择部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内容催人上进的优秀曲目,吸引学生喜爱民族音乐文化,并从中获得美育的启迪。同时要善于探索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直观、即时、互动的特点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活动增添魅力,把声音、图片、影视片段与动画等元素引入民族音乐教育,更好地还原民族音乐的历史语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其对民族音乐理解。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支离破碎是一个客观事实,要使已经十分恶劣的文化生态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已不可能。因此,对民族音乐文化一成不变地保存和继承也是不现实的。民族音乐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文化语境下,健康的文化生态应是“多元的、富于建设性的、生生不息的”。只有传统文明与当代背景有机融合,东、西方文明相互沟通,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民族音乐文化才能成为一种为人们所共享的音乐文化,进而获得人们的认同,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不损害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寻找那些尚存民间、不为了解的真正的原生态民族音乐,进行整理和抢救。另外,应充分考虑民族音乐接受者的心理感受和实际需求,从民间寻根,从兄弟民族和国外音乐文化中借鉴技巧和艺术手段,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加工与创新。如:我国著名音乐家刘天华就有效借鉴小提琴技法和西方曲式,创作了优秀的二胡作品《光明行》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采用了西洋乐器小提琴和外来的协奏曲形式,以我国越剧唱腔为素材,在乐曲中运用了戏曲音乐散板、摇板等表现手法,在演奏中又大量使用了中国特有的音腔润饰法,将民族乐器二胡的演奏技法运用于小提琴演奏中。这些东、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借鉴,使这两部作品成为中国音乐文化宝库的经典,对促进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 考 文 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第2篇

(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笔者从民族地区学校教基本现状、学校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讨论,针对民族文化传承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学校;文化传承;民族地区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1](p17)民族文化传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一个国家(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单一民族国家) 的文化传承,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指某单一民族的文化传承,例如汉族或彝族的文化传承。[2]本文探讨的民族文化传承是狭义的民族文化传承,特指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1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基本现状

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都有地方性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当地的一些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一些劳动技艺等。但是,这些教材很少真正进入学校的课堂。也有一些民族地区的学校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开设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侗族大歌、芦笙等。但是,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地区很少见,地方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显不足。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致。[3]

2 学校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现状

少数民族学校在传授主流文化的同时,还要担负起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和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责任。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4]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传统文化流失

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至今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校文化传承的难度,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其次,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普世性知识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此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对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双语教学,但仅停留在翻译教材,根本没有涉及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仅仅流于形式。[5]国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导致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流于形式。

2.3 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区教育分离

我国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家庭、社区和学校一起发挥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的结果。然而,现今大部分民族地区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劳动技术的培养,脱离了当地实际生活环境。

3 民族地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透视

3.1 对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误解

由于课程知识作为国家法定知识过多地体现了国家利益,结果使得乡村社区人民的文化和利益被严重地忽视了,并且由于“传统”与“现代”、“野蛮”与“文明”、“落后”与“先进”、“城市”与“乡村”、“西部”与“东部”、“汉族”与“少数民族”、“地方大民族”与“地方小民族”等等一系列过于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及其在国家发动的过于强制的“政治运动”或“经济改革”实践,使得西部的、乡村的、少数民族的、小民族的文化被污名化了,被标定为“传统的”、“落后的”、“待开发的”、“待发展的”。[6]

虽然强调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意义,但是却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没能消除学生对本族文化的疑惑和误解。

3.2 少数民族本土课程流于形式

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内容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大多数是效仿汉族。要改变这一点,第一个难关就是要突破目前教材的一统性,只有做到这一点,少数民族的文化才能得以保存,文化传承才得以进行。比如本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学生天天在用,但在统编教材中却无这方面相应的内容。即使在民族教育中排上了民族语文这一内容,但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从来不把这样的课文列为正式课程。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族语文是一根拐杖,学习民族语文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按照这样的理解,民族语文永远是辅助品。归根到底,民族语文还不算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成急需用的进不了教学内容,不急用的却塞进了教学内容。[7]

4 对策和建议

4.1 强化民族认同,重视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取决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程度。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提高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包括日常教学以及考核机制等。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觉意识。

4.2 注重本土教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教师作用

民族地区学校具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和普及传播优势, 完全有条件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以传承、发展民族文化。[8]建议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智力发展地方和学校课程材料,适当增加具有民族特点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9]

教育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应特别注重教师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应为教师提供语言适宜、文化适应的素质培训。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价值观改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教学能力提升,最后是文化反思。[10]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为文化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民族地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必须立足民族主体文化本质,才能真正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意义。民族地区学校可以在校园环境、主题文化活动、学生课余活动等方面加入民族文化元素。以学生为主,让其在耳熟目染中接纳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

[3]刘慧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 2010,1.

[4]吴晓蓉.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6.

[5]孟庆娟.多民族一体化学校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08,6.

[6]巴战龙.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关系探究:基于一项裕固族乡村社区民族志研究[J].北京,2010,4.

[7]孙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1,11.

[8]余彭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 传承发展民族文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5.

[9]乌云达来,吴宝柱.浅谈少数民族学校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3.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 武术课程教学 武术文化 继承与保护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也是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武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文化特点,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掌握基本的防身自卫知识和技能;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体育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运用武术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身指导的体育教育人才。

从中不难看出:武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然而在武术课程教学中只重视技术、技能教学,轻视、忽视武术理论教学和武术文化、民族精神传播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学生只会打几套拳,对于武术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却一无所知的现象。这样的教学现状难以实现武术课程培养武术人才,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标。

笔者认为,武术不仅是一种民族体育项目,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民族精神。武术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简单的武术技术动作的教学,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的培养,民族文化继承和保护责任感的培养。在武术教学中,教师应始终贯彻落实武术课程教学目标中对武术文化、民族文化继承发扬的重要目标任务,通过理论讲授和技术教学使学生认识体会武术文化内涵;认识武术继承和保护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保护的意义,激发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兴趣;结合当前武术继承面临的严峻形势,唤醒学生对于武术继承和保护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使学生由被动地为学分而学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去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力图使学生形成三个认识,树立三种意识。

1.认识武术继承和保护的重要性:武术文化继承与保护意识的树立

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认识武术继承和保护的重要性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生活于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中的年轻学生。现代的思潮、理念、方式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对于他们显得遥远而飘渺,在他们看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是国家政府的事,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论证武术文化继承的重要性。在讲授《武术与传统文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运用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层层递进推理的方法,使学生明白民族文化对于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如笔者对武术继承保护的重要性讲稿如下: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天然纽带,它以血缘与地缘为依托,将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与性格凝聚在一起”[1],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民族精神的缺失。一个没有科技的民族一打就垮,而一个没有民族文化的民族不打自垮。因此,保护和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是关系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正因为这样,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各种民族文化的争夺、侵略、交流就从未间断过。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著名的《最后一课》所反映的民族情结感动着无数爱国者,同时也反映了另外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文化侵略、文化统治。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精神和文化的侵略才是致命的侵略。日本侵略者为了彻底摧垮中华民族,达到彻底统治中国的目的,在进行血腥屠杀的同时也进行残酷的文化侵略和奴化,对中国的大量文物进行毁害和掠夺。国民政府为了保护中央博物馆的大量珍贵文物,历经十年的艰苦转移,兵分三路,历尽坎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最终成功地将这批文物安全转移,创造了世界文物保护了奇迹,保护了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的交流融合愈加频繁,同时文化争夺和侵略现象更加严重。从“端午节保卫战”就可以看出文化争夺的硝烟正在弥漫全球。这些无不显示出文化,尤其是优秀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从人类、世界的全局角度来看,民族文化对于人类、世界的发展进步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民族的文化不仅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属于整个人类、整个世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自然界物种多样性导致繁荣、物种单一性导致衰亡一样,文化的多样性能促使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反之,文化的单一性将导致文化的退化和枯萎。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因而,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不仅事关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更深刻影响着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技击、健身、修身、娱乐功能享誉世界,被誉为国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武术家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积累前人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拳种和流派,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是任何一种武技所难以比拟的。武术中深邃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技术内容,不仅对本民族,而且对世界人类都具有久远价值和深刻意义。

2.认识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武术文化自信的树立

谈到武术的技击、技术,学生往往感到很直观,也容易理解,而谈到武术的文化内涵时,学生却感到抽象和迷茫。这是因为:一方面,武术的文化内涵确实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以致教师在讲授时不知从何说起。另一方面,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同时又是一个抽象的精神层面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所以难以理解。

文化必须通过一种载体和形式来体现,如语言、文字、艺术、民俗、礼仪、建筑等。同书法、戏曲、绘画等艺术一样,武术既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体现传统文化的载体,一种表现形式。武术的技击理论、拳法理论、动作形态和武术所崇尚的理念,无不传递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在讲授武术文化博大精深的这一特点时,教师应从武术拳种流派,武术拳理,技击理论,动作名称,武德规范中蕴含、体现的传统文化来讲述,使抽象的文化变得具体生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体悟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2.1武术文化底蕴的博大精深

武术根植与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这片沃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哲学、儒家经典理论、兵法、医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传统文化的滋养,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点在武术拳种流派、技击功法理念、动作名称、拳谱歌诀、武术谚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传统哲学中的太极阴阳学说、五行生克学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论、气论、形神统一的观点在传统武术的形成、发展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太极拳就是以太极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和发展的优秀拳种,讲求顺乎人体的自然调节、阴阳平衡,动静结合、虚实分明、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包括劈、崩、钻、炮、横拳,外应水、火、木、金、土五行,内应肾、心、肝、肺、脾五脏,以五行相生相克为其内核。传统武术注重形与神、内与外的和谐统一;讲究内外三合,内三合要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要求;注重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体现的是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的哲学思想。而武术运动中的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攻守等一系列矛盾变化体现了传统哲学中阴阳对立统一辩证关系。传统武术中的内功气功、养生功则是建立在传统中医理论、道论、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之上。武术的技击理论则吸收了兵法中的精髓,避实击虚、攻守兼备、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招无定法,变化无穷。武术与宗教的结合则产生了名扬天下的少林禅宗武术、武当的道教武术。传统武术动作名称具有极强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我们熟悉的太极拳中的野马分鬃、手挥琵琶、倒卷肱、白鹤亮翅、玉女穿梭等,还有根据历史人物或小说、神话传说命名的动作,如霸王举鼎、二郎担山、童子拜佛等。这些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2武术内容的博大精深

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积累前人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拳种和流派。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是任何一种武技所难以比拟的。

传统武术有众多的拳术流派,据1983年至1986年传统武术挖掘整理显示,仅套路而言,目前流源有序、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个,拳械套路有5000多种[2]。这些拳种门类众多,风格各异,特色鲜明。而且传统武术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从功法特点来分,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从地理来分,可分为南北两大派系;从地域来分,各地均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拳,如陕西的洪拳,西北的披挂拳、翻子拳,河北的八卦拳、八极拳,山西的形意拳,山东的螳螂拳,河南的少林拳,四川的武当拳,福建的咏春拳等。可以说,在中国任何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拳种。

中国武术不仅流派众多,而且每个流派都有完备的体系,有独特的功法、技击理论、套路拳械。各个拳种在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发展派生出不同的流派。比如太极拳,分为陈、杨、孙、吴、武五大主要流派,还有许多小的流派。传统武术无论从功法、技击、拳理上讲多十分深厚,任何一个拳种都需要长期不懈的刻苦练习、深入研究才能有所收获,所以有“十年太极不出门”的说法。这些都表现了武术的博大精深。

2.1武术蕴含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

“未曾习武先修德”是对习武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习武的最高境界。“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术的各个拳种流派极为看重对德的修炼,对武德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历代习武者无不把修德作为武术修炼的至上境界。武林中被尊为大侠者无不是武艺高超、光明磊落、品德高尚,受人敬仰。而那些道德败坏、阴暗卑鄙、恃强凌弱者即使武功再高也遭人唾弃,被视为败类。武德所提倡德就是“仁、义、礼、信、勇、忠、孝”,是儒家经典思想和传统美德对习武者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规范,体现的是爱国爱民、匡扶正义、勇敢坚韧、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友爱和善、诚实信义、崇尚礼节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历代习武者豪杰、英雄辈出,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抵御外辱的霍元甲、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志士等,他们不仅精通武术,武艺高强,而且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出这种精神和美德。武侠文学、武侠影视中塑造的英雄人物:《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现代武侠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我们对他们的喜爱和崇拜,与其说是对武功的崇拜和喜爱,更不如说是对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赞扬。

3.认识武术面临的继承与保护危机:武术继承与保护使命感的树立

3.1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对民族体育项目及武术的挤压

在西方强势文化占据主导的今天,许多地方的、民族的文化“正被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电视演出、服装、音乐、电影等――逐出并取而代之。对我们许多人而言,这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世界文化的标准;美国的电视、音乐、好莱坞电影,正在取代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3]。西方社会“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力量为依托,把持文化交流中的主动权,控制着文化交流中的流向、流速、流量,乃至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的性质”[4]。我们从以下数据可看出西方体育文化的主导地位。根据奥林匹克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所设28个大项300个小项中,除柔道、跆拳道等极个别的项目外,均为西方运动项目;在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中,奥运会极少在非西方国家举办;奥林匹克决策层由西方人士主导,在国际奥委会当前的委员中,52.6%的委员来自欧美国家[5]。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位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并自始至终呈现出欧美中心主义倾向。从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世界体育运动中的绝对地位,感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绝对掌控。而外来竞技体育项目,如跆拳道和空手道、剑道等项目,以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简单易学的形式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追随。特别是跆拳道,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风靡中国各大城市,成为青少年竞相追求的“时尚”运动,令号称“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汗颜不已。“中国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跆拳道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北京的一家跆拳道馆打出了“练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的招牌。

3.2竞技体育思想对武术发展的制约

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遇到了西方体育的强势挤压。西方体育全球化已经成为事实,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已经落在后面。为了借助“奥运快车”实现武术跨越发展愿望,一直以来,武术的发展以竞技武术为主,确定了竞技武术为主导的武术发展方向,制定了武术进军奥运的战略。奥运会作为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代表,其发展机制相当成功,渴望通过奥运会的平台向世界推广武术,其用意无可厚非。但竞技武术的发展始终以符合奥运要求为标准,力图同世界接轨,为迎合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竞技比赛,不惜牺牲武术的文化内含和民族特性,使武术成了四不像的中国式体操,失去了传统武术的内涵和魅力。竞技武术,虽脱胎于传统武术,但其标准化、单一化、程式化的模式限制了武术的丰富多彩性,很难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更重要的是受武术竞技主导思想的影响,大众武术和学校武术也带有深刻的竞技武术烙印:学校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以竞技武术的内容为主,高等体育院系的武术教学和科研也以竞技武术为主,民间武术馆校的教学和训练也以竞技套路和武术散打为主,是否为专业运动队输送运动员和培养冠军成为衡量他们业绩的重要指标。而且,竞技武术最大限度地追求比赛成绩优异化为目的,以高、难、美、新的竞技发展标准为准则的精英体育要求,对于普通人群来讲更是高不可攀。这就使得武术难以向社会大众推广和普及,致使武术的发展路子越走越窄,形成了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局面。而传统武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仍然游弋在民间处于低层的自发状态,没有形成广泛影响和适应现代社会及自身发展的传播模式。

4.结语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程教学,既肩负着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武术教学师资、社会武术健身指导员的责任,同时作为高等教育,又肩负着继承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此,我们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武术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注重培育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于武术的继承与保护意识,为武术文化的发扬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且东.大危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126.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胡慧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4]王宁.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8.

[5]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27.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拉祜族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云南省澜沧县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64-04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少数民族文化随着一个民族的诞生而诞生,发展而发展,它涵盖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和社会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个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拉祜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精神财富―拉祜文化。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澜沧县的经济社会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在当前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大批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考察价值和旅游价值的村寨、民居面临着破坏,一些不可再生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正面临着日益减少乃至逐渐消亡的危局!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民族文化,并继续全面、完整地传承下去,是我们不得不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一)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有利于推进澜沧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民族文化产业是澜沧县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进入21世纪,澜沧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拉祜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把绿色旅游业列为全县战略产业,着力加以培植建设。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运用,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澜沧把特色旅游业作为战略产业之一,也正是以澜沧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基础,突出民族风情旅游、生态旅游、茶文化旅游、澜沧江水域风光旅游四大主题,打造一批知名的旅游胜地和旅游品牌,提升澜沧旅游目的地形象。开展拉祜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能提供“灵魂”支撑,对于文化产业和开发提供素养,也是落实省市县关于“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建设民族文化特色大市”、“拉祜文化兴县”的重要措施。从长远看,她可以增强拉祜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能长期促进澜沧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二)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有利于澜沧县的稳定发展

同志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过去由于我们没有充分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和作用,所以,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很多东西也无法可寻了。因此,保护和传承是目前当务之急!我们要弘扬以拉祜族文化为主包容各民族文化特点的拉祜文化,形成各民族文化各展所长、交相辉映的生动局面,积极挖掘和保护开发各种民族民间歌舞、绘画、民歌、传说、民间故事等;研究各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文化;揭示拉祜文化与特色经济之间的关系,揭示特色文化与特色经济相互依存、共同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春节拜年、“葫芦节”等节日活动为载体,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水平,不断加强各民族之间、各省区之间,甚至于国内外的双边和多民族文化交流,充分利用各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平台向全市、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宣传拉祜文化,扩大澜沧知名度,铸造拉祜文化品牌,打造世界唯一的拉祜文化歌舞之乡。

(三)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有利于抵御境外不良文化和腐朽文化渗透

澜沧县是一个边境县,有两个乡与缅甸相连接,边境线长达80.563公里。两国边民在经贸、文化等方面交往频繁,涉外婚姻较多。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为各种文化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舞台。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西方发达国家也在抓紧利用经济全球化为其文化的对外扩张和渗透服务。中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历来是各种文化思潮和民族主义思潮交融、碰撞的敏感地区,是境外文化渗透的前沿地带。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文化渗透,企图把中国民族地区作为“西化”、“分化”的突破口,这对中国的文化安全和边境稳定构成了威胁。这种现象在我县的少数民族信教群众较多的地方尤为突出 。因此,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强有力地抵御西方的不良文化和腐朽文化渗透。

(四)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是澜沧民族文化发展的最佳途径

民族文化所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外部,但直接构成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当前,澜沧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尚未充分整合和开发,新兴文化产业和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还未形成产业,在汹涌澎湃的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要使澜沧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开发中寻找出路。一方面,加大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力度,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的联动推进,改变现有产业结构,形成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相互促进、整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资源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因此,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只有在发展中科学利用民族文化,才能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保护和传承拉祜民族文化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澜沧是一个部级特困县,经济基础比较脆弱,用于文化事业的资金有限,各级文化设施建设难以得到充实、完善,制约着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自身的财富认识不足,导致民族文化资源生存空间小,部分民族文化面临失传

澜沧特别的地域孕育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无论是民居建筑、加工工艺,还是口头文学、音乐、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都具有很鲜明的地方性、民族性、原生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和文化传媒手段的日新月异,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破坏和消失。大批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考察价值和旅游价值的村寨、民居面临着破坏。

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是国家的财富,也是一个民族自身的财富认识不足。现在许多年轻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甚至觉得那是落后的东西,不愿意听本民族的歌,不想参加与之有关的活动,致使少数民族青年中不懂本民族的礼仪、不懂本民族的歌谣者比比皆是。甚至对祖辈传下来的建筑风格也认为是十分落后的东西而弃之。如雪林乡左都佤族大寨,这个经历了480年的寨子,是最具有浓厚佤族历史文化韵味的,285户鸡笼式民居建筑群实属罕见。但是在茅草房改造工作中(国家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在处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时终究没有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最终民居历史文化不同程度受到了破坏。

二是民族文化资源生存空间小。边远贫困地区是民族文化资源的富集区,但由于交通不便,民族文化难以得到广泛传播,保护起来比较困难。老艺人大都已不在人世,少数传承者也已年老体衰,生活贫困,其后代靠技艺难以养家糊口,不愿学,后继乏人。再加之现代文化的冲击,造成对民族文化发展空间的掠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方式、消费意识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许多青年外出打工谋生,离开了学习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环境,大部分青年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土、石、木房改建为“洋楼”,使民族村落面目全非;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元文化的影响,使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需求日益淡化,导致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日益缩小,学校现代教育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民族文化在当地的传播,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越来越淡漠,难以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造成民族文化缺乏肥沃的成长土壤,存在濒临枯萎的危险。

三是部分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由于时代的变迁,“人在艺在,人去艺亡”的情况越来越突出,部分体现澜沧特色的文化精品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例如,民居,语言、服饰、音乐、歌舞等等,更令人忧心的是人们的民族心理的变异,特别是年青一代的民族心态尤为突出。他们往往对本民族文化往往羞于出口,认为那是“落后”的东西,愚昧的文化,是造成他们贫困的源根。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用不了多久,拉祜族的特色文化就像北方某些民族一样将老祖宗开创的精华文化丢弃得无影无踪,后世子孙们对自家悄然逝去的古老文明无迹可寻。如拉祜族叙事长诗《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文化的载体,也是维系拉祜族精神生活的纽带。2006年5月20日,《牡帕密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寨的李扎戈、李扎倮虽然被列为《牡帕密帕》的传承人,但这些人年岁已高,而村里的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加之受现代文化的冲击,致使这一创世神话的传承与保护也濒临失传,后继乏人。

(二)乡村干部对民族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村民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村干部对文化建设意识比较淡薄,认识也比较狭义。认为文化是村民个人的事,无非就是看看电视,打打牌。平时只重视抓经济建设,认为只要经济抓上去就行。部分村虽然经济条件较好,由于村干部意识淡薄,至今村里文化设施还是空白,也没有文化队伍。乡、村级文化站、文化室建设速度缓慢,场地简陋,设施奇缺。甚至出现了文化“空白村”。过去基本解决的看书难、看电影难、看戏难的问题又重新突现出来,农村文化的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三)缺少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经费,传承人的锐减,造成民族传承文化的断层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缺乏传承人的扶持经费,有了传承保护项目的收集、整理,但无法开展传承工作,亟待扶持经费,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目前,现存的传承人只有19人,平均年龄59岁,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9岁,大多年事已高,随着传承人的辞世,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也将随之消失,传承与保护刻不容缓;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设备;三是缺少传承馆站等活动场所;四是缺少保护、保存历史文物的博物馆;五是缺少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经费,使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形不成规模、产生不了经济效益。

(四)文化骨干缺少,文化活动单一

由于农村信息比较闭塞,加之人才的流动频繁,部分有一定特长的人都进入城镇或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有的文化骨干由于年龄较大,已没有能力来做这些工作。现在很多村每年的文化活动只是春节期间跳跳各民族传统的舞蹈,平常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另外,由于经济、现代文化和传媒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传承后继无人,有的传统文化已失传,从而使民族文化面临困境。

(五)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开发的程度低,使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形不成规模、产生不了经济效益

民族传统文化要有效地被保护、传承,必须要与其他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相结合,互为依托,互为支撑。如“阿诗玛”的成功是“石林”景区与彝族神话传说的完美结合;丽江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它有机地与旅游产业“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盈利的产业链。因此,在旅游项目开发中注重开发了民族传统文化,不仅保护和传承了民族文化,也给旅游业注入了民族文化内涵,提高了它的含金量。澜沧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没有与其他产业特别是与旅游业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澜沧境内的拉祜族、布朗族等民族文化也不乏靓点,但由于我县上述的景点景区较少或者说结合不到位,再加之澜沧是个贫困县,在拉祜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遇到了瓶颈。有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产业得不到开发利用,如民族服饰、民族挂包、民族陶器、民族竹器、民族木器、民族乐器、民族饮食等。其实这些产品都深受国内外宾客的喜爱,部分群众以家庭手工开发,产品远销东南亚。但由于缺少开发资金,形不成规模。

三、加快澜沧县拉祜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措施

(一)坚持“拉祜文化兴县”战略,开发拉祜文化旅游产业

2003年,在澜沧县第九次党代会上,“拉祜文化兴县”战略正式提了出来。澜沧县作为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加快拉祜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是以开发拉祜文化旅游产业为切入点,依托县域文化和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业,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二)提高对保护、传承和发展拉祜族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民族文化的兴盛,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推动民族走向繁荣发展。当前要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重要性的认识。政府要提高认识,重视和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要充分利用节庆活动、召开群众会议等时机,对群众广泛进行“爱我文化、兴我民族”教育,通过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及优秀文化遗产、并借此广泛唤起全体澜沧人民以自己文化为荣和自豪,使各民族群众提高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重要意义的认识,并自觉参与其中,从而形成一股合力为保护、传承拉祜族等各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三)认真开展民族文化普查工作,建立档案数据库,做好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

1.强化政府工作行为,建立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机制

一要建立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法律法规手段,积极探索民族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传承办法与经验,尽快形成“政府责任人―部门负责人―文化传承人―特色品种”的多层次保护网络。二要建立规划管理机制。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各乡镇、村、组(户)普查全县民族文化资源底蕴,建立重要民族文化遗产图文信息库,实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三要建立民族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利用民族节庆以及政府组织各类活动等,加大民族文化精品宣传,全面提升民族文化品牌,促使民族传统艺术得到认同,巩固其在本民族群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保护和承续意识。四要建立民族文化利益驱动机制。在完善县级财政投入机制下,在不违背国家金融政策的前提下,按照“谁投入、谁保护、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以经济利益驱动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民族文化保护领域,推进民族文化保护工作。

2.切实加强拉祜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传承

为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澜沧县成立了“澜沧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领导小组”、“澜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保护中心”,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28.8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经费。对拉祜族、佤族、哈尼族、傣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普查,共普查52个项目,深入12个乡镇、124个自然寨、调查636人次,形成文字档案15万字,拍摄录像资料1 925分钟、图片1 334张,编制出了“澜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保护条例”,被列为“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综合试点县”。

3.加快教育传承与发展,夯实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生长土壤

在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等民族聚居的地方,由政府出资在全社会公开招聘双语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在不改变教学体制、不影响常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在教学中加入本民族文化的相关课程,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自豪感。让民族文化与启蒙教育互相渗透,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变成下一代自觉行为,切实解决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后继乏人”问题,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肥沃土壤。

(四)建立拉祜族传统文化传承点,扶持拉祜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

澜沧县现有六个拉祜族传统文化传承点,但都是在乡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传承基础设施不健全,连个像样的传承馆都没有,使传承工作有人无活动场所而无法开展。比如酒井乡老达保村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传承基地,县委、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弹石公路、柏油路、建了跳歌场、结合茅草房改造工程对民居进行了改造。但是,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的传承基地,至今没有一个传承馆。致使传承工作有人无活动场所而无法开展。因此,建议在扶持拉祜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政策上给予配套建立长期补助机制。

(五)加强拉祜族传统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要重视保护和发掘民间艺术人才、乡土人才。开展对民族文化的调查和民间艺人普查,宣传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制定奖励政策,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文化旅游发展中来,鼓励他们努力发掘、传承民族文化,使文化旅游真正成为我县全民创业的亮点和特色。

二是建立了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的民族艺术团,在各民族文化基地组建了业余表演队,实行演出场次补贴,鼓励下基层、多演出和开展多种多样的对外交流演出活动。将民族歌舞表演、民族体育竞技纳入中小学乡土教材,为发现、培养民族文化人才构筑了园地和平台。

三是加大投入,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并制定优秀文化人才奖励办法,鼓励多出精品力作。

民族文化传承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 体育 文化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06-01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世代相传、具有一定体育内涵和外延的传统文化,它具有中华民族的鲜明特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和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特点

在进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之前,我们应该明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我们才能将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下去,保持我们的民族性;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适合新时期的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

首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它与我们的民族心理、社会制度、经济、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沉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具有广泛的渗透性。从这个方面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久远的发展渊源和宽厚的社会存在基础,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一代代传承下去。另外,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是文化系统运行的基本形式之一,这个过程受到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一定的传承机制、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然也有这种传承机制。

其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还有发展性的特点。这种发展性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从主观上来说,热爱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们以及国家有关部门为了能让这种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学术研究或者政策实施上积极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使之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文化的现展与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族传统体育身处于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必然要有所发展,这既是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仅要立足于世界,从全球战略看民族体育的发展,更要放眼现在和未来,从时间和历史的变化中寻找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

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及发展中的问题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遭到侵蚀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根植于特有的社会和经济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变迁,程式化进程的加快,诸如民俗节日、宗教祭祀等一些传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正在逐渐被破坏,乃至消失。另外,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很多传统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削弱,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处于频临灭绝或者退化变异的状况。这些情况都导致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遭到侵蚀,甚至破坏,而且,一旦这种达到一定程度,将会是无法挽回的局面。

2.2 理论研究不够成熟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是在人们的劳动与生产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本身就缺乏一定的理论建构和框架,要保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顺利健康的传承和发展下去,一定的科学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现阶段的研究现状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理论并不成熟,也没有明确的发展道路,学科体系的构建不健全,这也使得学术界在理论上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很多基本概念无法做出准确的界定,这也就导致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会遇上许多阻碍。

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边缘化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外来体育文化进入我国,尤其是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视线,甚至成为了主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越来越边缘化。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思想的稳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失去了原有的传统文化思想,在某些方面盲目模仿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竞争性和功利性,而忽略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倡导的中庸、健身、养性等价值观,成为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附庸。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策略

面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

3.1 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障措施

为了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传承和发展下去,就必须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障措施,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确切的传承和发展制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起一套法律法规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有一定的法律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扩大传承与发展的途径,建立全民健身计划,让民族传统体育活跃于城市社区、农村街道、学校工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3.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科学研究的力度

要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扩大影响力,得到迅速的传承及发展,科学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对我国传统体育进行理论建构与研究,不断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今世界正在不断走向融合,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都不能独立存在或者发展,任何文化也都在交流中成长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因而,加强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及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策略。我们应该在理性看待的基础上,继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并与现代世界体育文化优秀成果进行借鉴和融合,建立起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符合现代社会的新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更好地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这才是我们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交流的主要目的。

总之,我们要正确看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在顺应世界体育文化潮流的大趋势下,保证我国所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同时汲取世界体育文化的长处,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2011(3):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