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范文精选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中国元素民族性艺术设计教育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意识,那么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文化意识尽管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但是它又明显地受到世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受到先进民族文化意识的渗透。对于一个开放且面向世界的民族而言,文化意识不仅是民族性的,而且是世界性的,它是整个世界的精神财富。

在我国古代,前人对外来的异质文化就有着鲜明态度。儒家思想里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它的总体思路是“道并行而不悖”,认为人们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不是一种文化所能满足的。所以,不同的文化有各自的位置和作用。儒家文化中讲“和而不同”,就是尊重和认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崇尚文化之间的和谐,反对搞单一的同质化,也反对事物之间的冲突、对抗。这样的思想反映在当今人类文化的发展中,就是要承认文化差异,尊重多种文化共同发展,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接纳其他外来的文化。只有“和而不同”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才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这就是“和实生物”。这些思想对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高度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国际环境,各种杂志、网络、电视节目将外来文化带到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文化上的冲击和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它的范围和深度正在迅速扩大,并且已经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深入系统地去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更是少有机会去深入研究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之间的关系。他们大多被动地去接受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的设计观念和视觉传达方式。艺术设计作为半个舶来品,带有西方审美观念的深深烙印。

学生通过网络和印刷品了解到西方发达国家设计前沿的作品,并且模仿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他们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乐在其中。但是在这个模仿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失去自我,所谓的模仿也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盲目的移植、简单的照搬,将一些西方设计符号堆砌在一起,形式结构上高度相似,却没有精神层面的挖掘和发展,作品浮躁、肤浅。相反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西方的设计师已经开始在设计中加入中国元素,他们不一定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但是善于发现中国元素的形式美,并且加以合理地分解和重构,加工和再创造以后,设计出符合他们审美意识的作品。

这些现象也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民族文化意识培养是十分薄弱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将民族文化的精髓渗透到设计教学中,引导他们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段,融合中国元素和人文精神,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文化资源,使他们的作品具有灵魂、生命力和中国特色。这个培养的过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引导学生熟悉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形式和精神内涵,挖掘优秀的有继承价值的艺术素材,把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归纳和分类。这首先要求教师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艺术设计教学中对于中国元素的归纳和分类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教师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带领学生认识和熟悉传统文化中的视觉元素,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用独特的眼光重新看待这些文化精髓。比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祥云图案、国画、敦煌壁画、写意画、太极图等。这些传统民族文化里有太多可以挖掘和利用的设计元素。要让设计有中国味,一定要利用这些中国特有的视觉构成元素,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设计作品要想走向世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吸收外来设计理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国古老的文化根系里一定能够发掘出适合当代设计需要的内容,我们要共同将这些内容延伸出来,发展成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艺术设计,让作品具有时代感的同时拥有文化内涵。只有立足于民族、立足于传统,摆脱盲目的跟从,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才具有个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应该贯穿于整个艺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

二、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段,学习其他国家优秀的设计作品。鼓励学生多看、多学,把握更多的设计风格和形式。科技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可以使用的材料和技术,相对于早期的艺术设计,我们多了很多选择。人们的审美意识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也发生着变化。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设计手段和理念是一个将要从事艺术设计的学生必须做到的。西方的艺术设计体系已经发展得相当完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其他国家的优秀设计师的作品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设计形态,比如日本的现代设计就是对外来文化全面吸收后,兼收并蓄,并且对外来文化进行分解、还原,将国外的东西加以吸收、改良和应用,抛弃不实用的东西,进而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存融汇,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日本民族风格。赏析中国设计大师的作品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比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他主张把中国民族艺术的精髓和西方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他的平面招贴作品里经常使用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同时又融合了现代视觉设计手法,作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具有浓厚的东方韵味。通过对大师作品的解读,(转第111页)(接第112页)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

三、教师要带领学生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形成带中国特色的独创风格。

在艺术创意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重新解读,对传统文化重新解构,这个过程是从了解到创新的发展过程,我们要使传统民族文化服务于现代设计,让设计作品既体现由传统带来的民族化,同时又体现由创新带来的国际化。使中国元素得到延伸与发展,让传统的形式在现代技术中得以延伸,让现代的理念因历史传统文化积淀而愈发深刻,让民族化的设计语言国际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颗善于发现的心,勇于否定和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民族文化素养。传统民族文化里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在现代设计里,但是都能为现代艺术设计带来启迪。将传统艺术结合到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设计出具有个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设计作品,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指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文化,让传统艺术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富有生命力的中国特色设计作品。

以平面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解读传统民族文化,分解和重构民族性的视觉元素。首先学会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构成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保留传统图形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特征,对其进行重组设计,打破原有的造型特点。在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中衍生出新的图形。对于传统图形的提取和利用,学生比较好理解,也较好掌握,但这种沿用只能说是对传统图形艺术的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和认识,简单的挪用和照抄,将使我们的设计被传统所禁锢,显得刻板、老套,缺乏时代感。而一种新的民族设计形式的创造,需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在研究传统图形时能够摆脱其物化表面,深入到它们的精神领域内,领会其象征意义,探求民族文化的“意”。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打造出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具有国际性的平面视觉设计。

总之,传统民族文化通过现代设计理念得到了传承和发扬,现代的设计理念也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延伸和发展。教师要把“传承、融合、创新”贯穿在整个艺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创新精神,创造有民族性、时代感、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艺术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游戏;民族非遗;教学研究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纵观上下五千年,华夏先民们创造了无数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在悠长的民族发展进程中,这些无形的精神财富为推动文明进步、见证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05年12月,国家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为非遗项目在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上制定了政策指引,由此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文化热潮。在此背景下,非遗已然成为近年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常见选题,而数字游戏创作正是其中较受关注的一个领域。作为当今新媒体产业中的代表性产品之一,数字游戏具有极佳的内涵嵌入性和延展性,从非遗文化宣传和推广的角度而言,其形式具备了诸多的效能优势。教学中,将非遗文化作为数字游戏设计的专题内容,其鲜活的素材资源既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因此该类选题在近年课堂中尤为热门。当然,受交互性、多元化等形式特征的影响,数字游戏的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何指导学生在形式架构下,实现文化内核与技术的完美融合,这正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传统文化情结与当下应用发展趋向

数字游戏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进行设计开发,并以数字化设备为平台实施的各种游戏的统称。自20世纪80年代,国外电子游戏产品被引入,在国内年轻群体中便掀起了热潮,无数产品迭代更新,其魅力不曾减退。回顾我国数字游戏产业发展历程,和许多文化娱乐产品一样,基本经历了“拿来主义——模仿探索——文化反思——本土创新”的阶段。我们看到,国内第一批数字游戏的玩家所接触到的产品是以任天堂、微软和索尼为代表的一众国外品牌,它们鲜明的角色形象、精彩的关卡设计为人们开启了通向虚拟世界的魅力大门。其时,本土一些拥有技术基础的公司看到了业内的巨大商机,适逢其时地投入到相关领域的研发工作中,从技术合作及IP模仿开始,走出了民族品牌的发展之路。然而本土化的发展并不一马平川,从纯技术来讲,经多年的平头猛追,我国在数字产品开发方面已具备与国际顶级游戏巨头相抗衡的能力,然而,产品却越发表现出文化品牌知名度方面的差距。以发展的、国际化的视觉去审视这种发展困局与机遇,我们不难发现,民族底蕴或许正是成功品牌创建的基石。为此,近十年来,不少国内游戏厂商纷纷尝试将产品主题投向本土文化的领域。如网易、腾讯等公司就以中国历史、古典小说和民间传说为背景开发出系列经典游戏。产品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获得口碑及收益的双丰收,这也极大程度地证明了本土文化路线的优势之处,同时为未来的品牌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当然,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博大而多元的,非遗也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底蕴,作为数字游戏的文化资源,诸多层面的元素有待被挖掘和开发利用,随数字时代的呼唤,它将焕发出新的动能,以新的面貌活化于新的形态中。在实际应用方面,并非所有的非遗内容都具备开发成大型娱乐性游戏的潜力,然而该主题的游戏作品,其用武之地并不局限于此。如今,随技术的进步及应用的扩展,数字游戏的功能已从单纯的娱乐性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市场营销、智力开发、文化推广等领域都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其影响力已然渗透于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凭借多平台、多形式的展示优势,可发展成旅游产品,为非遗文化作有效的包装和宣传,支撑地方经济。另外,作为大众教育的便捷途径,不少公益性质的文化单位也会以小型手机游戏为媒介,实现非遗知识的普及。因此,非遗主题在数字游戏设计中,是一个与实际应用紧密关联的项目内容,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其市场需求量是非常可观的。

二、目前教学的困局:课堂作品在非遗文化核心表达上的欠缺

数字游戏设计的课程设计中,非遗主题的嵌入是作为专题创作的形式进行的,学生在接受游戏相关基础课程学习后,便进入该课题创作,在解决问题中将原基础知识,包括策划、引擎、原画等内容作整合与应用。实践中,我们看到不少学生在创作理念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作品在文化纵深表达上存在不足的情况。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师在对非遗文化核心表达的问题上对学生的指引不足,其二是对技术应用方面的压力产生了一定的妥协心理。优秀的非遗主题创作需要建立在对内容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是需要教师进行指引的,这一点却常在具体教学环节中被忽视。网络时代下,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变得简易快速,同时也容易导致理解上的粗浅和模糊。很多学生对非遗的认识仅停留于视觉表征上,只见其图案,不知其为何……因而创作也只是对符号的复制粘贴和简单拼凑,表征之下蕴含的人文历史和精神核心等信息却未能体现于作品中。此外,在非遗文化的呈现中,实质包含了多种感官的体验,视觉元素也只是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将设计工作单纯地聚焦在视觉符号方面,并不能让作品充分诠释文化的来龙去脉,呈现对象的整体形象。因此,在创作中,人们对非遗文化的深入解读和深刻领悟是成功创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核心元素,嵌合于游戏架构中,通过动态的、多层次角度的形式进行叙事和讲理,这样,我们的游戏作品才能有效地实现对文化的演绎和传播。另一方面,游戏编程在艺术设计类教学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点,课程中,往往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和掌握,每遇困难,学生也容易牺牲文化内容方面的表达,以掩盖技术应用上的不足。一些学生甚至会采取各种本末倒置的方法去处理作品,如借用现成的游戏模板进行嵌套,整套作品仅更换皮肤,其余皆因千篇一律地保留原有的架构面貌。这样的数字游戏作品,只是披着非遗文化的视觉外衣,在关卡和引导系统、操作方法等设计中难以通过自主构造去介绍历史、说明因果及呈现过程,因而也注定无法准确表达文化的内在精神。实际上,课程教学的目标并不是要简单去完成一个可操作的作品,而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模拟真实的创作过程去让学生学习设计制作的方法,如果将作品的完整性作为判断成效的唯一指标,那么很容易使得创作走向复制和模仿,教学也将失去培育创新的意义[1]。由此可见,在非遗主题的数字游戏创作课程中,影响学生作品质量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加工问题,拥有高质量的画面也不能证明作品的成功,在主题把握基础上的内容表达与精神提升才是创作的核心。要从当前教学困局中突围而出,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文化认知的指引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同时提高技术方面的把控,这样,才能针对性地推动项目的进展,提升创作的综合水平。

三、教学实践的思路:紧扣文化核心下的形式与技术结合

课程中,学生针对主题开展系列调研、分析,然后进行元素分解组合等工作,都是需要在一定的教学程序下逐步完成的,出于非遗文化的特殊性以及作品的推广应用性,这一程序更强调在把握文化核心的基础上,对艺术设计和技术处理的结合。1.推进对非遗文化内核的认识与思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包括传统语言、文学、艺术、技艺、民俗、体育和游艺等,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样,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形式表达与内在特色。根据课程需要,学生在设计前期应进行项目的资料收集和研究,而这一工作是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指引的,只有按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才能确保他们在有限条件下对项目有深度认识和理解。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多种渠道的资料收集,并以开放、阔达的心态去观察和思考现象和问题,研究历史、地理、人物等因素对文化起源、发展和结果的影响,从源头把握表象之下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实质。课程中,这方面的探索往往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总是阶梯式地往前推进,在不同阶段中带有各自的目标任务。事实上,收集和学习材料的过程就是“认识——思考——理解”的过程,学生在完成第一轮的初步认识后,对项目会有初步的扩廓性印象,这时就要结合游戏设计的语境,提出下一轮新的探索要求,即抓住非遗的标志性元素,运用不同角度、层次的观察方法和思考方法,寻找素材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可行路径。当然,搜索资料和深入研究并不会随策划阶段的结束而结束,它会伴随整个设计过程,其认识也会逐级深入和具体,直至创作完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推进学生在项目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方面的工作,让他们把握具体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核,并寻找出适合游戏表达的着力点。在这里,前期的环节需要学生从宏观角度去认识对象,而后期则要求结合游戏创作目标进行有的放矢的深化探索,以保证为具体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和素材。2.针对数字游戏项目进行形式设计指引在数字游戏作品中,不同类型的元素包括视听、交互等内容,它们被放置于相应的环境内,需要创作者进行整体和细节的处理,教师的教学指引,可从元素提取、叙事表达、用户体验三个方面着手开展。其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元素进行加工,是艺术设计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在非遗项目中,不少内容具有极高的视听艺术价值,它们既可以成为主题的标志物,也能起到装饰美化、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然而,这些被提取的元素常常不能直接被应用,需要对它们进行形式上的加工和转化。对于视觉元素,常用手法有分解、组合、同构等,学生可以引用一般图形设计的手法来处理。而一些非视觉类的标志性元素,往往存在于语言或风俗类的项目中,它们的情况较为复杂,可以使用借代、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进行图形的转化,同时加入声音、视频等内容,实现立体化的呈现。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成功设计游戏元素并不容易,尤其面对满目素材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形式美感,而忽略对标志性和功能性的考虑。选取的元素是否具有主题的代表性,呈现的形式是否符合数字游戏应用的特点,诸多细节均需基于内容和形式进行处理,因而,这一环节在教学中最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指导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游戏创作课程,如何以游戏特有的表现语言来叙事、讲理,实现非遗内容的呈现,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从形式上来看,数字游戏具有较强的叙事功能,与一般静态画面或动画作品不同的是,其叙事方式不但综合了其他形式的优势,更带有显性的交互特性。在游戏中,情节的发展是跟随游戏进程而实现逐级推进的,玩家通过闯关操作,可以了解游戏故事的因果关系及整体概况。这种方式对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习俗故事等能实现直接的嵌入,达到线性叙事的效果,因而较容易把握。而另一类型的项目,如民俗、游乐、民间技艺等,它们在呈现中集中突出人在其中的行为过程,并带有较强的程序性或技术性,此时,数字游戏对它们的表达就不能再是简单的再现,需要对程序过程或技术要领进行分解与提取,然后以游戏叙事的方式重新合成,并在核心位置嵌入关卡和任务。课程作业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游戏叙事的转化,关键是让他们认识数字游戏的关卡类型及运行规则,并针对项目对象的核心内容进行适配设计,这样才能产出优秀的、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再有,将用户体验的理论带入课程,可以让学生关注效能层面的设计,通过提升玩家的操作满意度,更好地实现文化推广的目标。从创作角度来看,对用户体验的关注是需要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包括结构、视觉、交互、情节等,因而需要学生对目标玩家有心理层面的了解,并学会站着对方的角度进行设计思考。在创作实践中,学生往往只着眼于作为设计者的主观感受,对用户体验的关注不足,往往容易造成作品的可用性能受损,降低玩家的满意度。实际上,大众对非遗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不同的人对计算机使用习惯也存在个体差异,倘若学生不能正视他们在文化背景、使用习惯和领悟能力方面的影响因素,就很容易造成作品信息的传达不畅,影响成品的质量。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建立目标玩家的操作心理模型,并作针对性的应用设计,力求让作品容易操作,并迅速被大众接受和理解,实现非遗文化宣传的效果。3.以项目导向的方式推进软件技术的学习在艺术专业课程中,数字游戏设计中涉及的编程问题对学生来讲确实是个难点,但在引擎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难题并非无法解决。这里提道,以项目为目标导向,引领学生进行软件学习,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工具;二是根据应用需要,直奔解决方案的主题。其中,所谓适合的工具,就是既能实现效果,又能被学生掌握的软件。目前,不少国内外的游戏引擎开发公司及HTML设计平台针对非编程专业人士的使用需求,开发出预置编程语句的制作软件,只要在设计中根据逻辑关系,进行语句的调用和组合,并输入参数,就能实现各种常用的游戏功能。诚然,此类软件在计算机专业人士看来,并不如自行编写程序来得灵活、高端,但它确能帮助艺术专业的学生越过计算机编程技术的障碍,实现游戏作品的独立制作,尤其当项目体量较小、结构简单的时候,操作便利、合成快速的优势就越发明显。对非遗这类的游戏项目来讲,大量作品被用于大众文化的快速推广,常常没有大型网络游戏中复杂的战略性、综合性操作架构,因此,学生更适合使用该类预置程序的引擎进行游戏制作。在软件应用方面,以解决具体制作问题为目标,可促进学生在认识基本工具使用规则后,大胆进入创作状态,因用而学,既完成了作品,又杜绝了软件学习中只学而不会用的情况。从我院近年相关课程实践状况来看,学生在非遗文化主题的游戏制作中,最常用到的软件功能往往并不复杂,难度在于灵活组合与延伸发展,这种项目导向式的引擎学习方法,有效激励学生在制作中独立思考,并举一反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其作用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四、教学理念的升级:从单纯的技术灌输到文化自觉性的培养

课堂中,要产出优秀的民族文化主题数字游戏作品,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把握是基础条件,然而课堂中仅训练软件操作能力或手头绘制能力是显然是不够的,笔者认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应落实到文化自觉性培养的层面上[2]。所谓的文化自觉,就是在认识自身文化根源的基础上,以博大的胸怀理解异域文化,并学会接纳、反思和取长补短,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中推进自身的发展[3]。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是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学会思考问题、处理素材,懂得取舍和融会贯通。这实质涉及世界观培养的问题,即在文化层面上,如何看待自我和客观世界,以及如何处理两者关系,顾此失彼,从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工作方法,并养成习惯。在本课程中,文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民族非遗文化,二是数字游戏文化,分别指向创作主题和形式载体。从内容来看,非遗的存在与特定群体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以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呈现,只有创作者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清晰了解,并与世界其他文化做比较,才能真正认识自我,获得精神上的领悟,从而把握主题创作的灵魂。另一方面,数字游戏产业的兴起始于国外,对他山之石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对应自身所处的专业位置,可从借鉴中寻获自身发展的途径。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技术自身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在课程中,对技术的掌握是创作成功的前提,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但对它的探索毕竟不是课程的全部,更不是作品获得成功的唯一要素。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课程内容不应简单局限于技术层面,而需要更多着眼于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培养问题上,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学会自觉剖析物我,具备在比照中独立判断的能力,这样才能以犀利、敏锐的眼光在满目绚丽的文化景象中去捕捉到闪光点,并酝酿出组织处理项目的方案。

五、总结

民族非遗是我们永不枯竭的文化财富,而数字游戏则以新颖的形式给其提供了走进当代社会生活的便捷渠道,以民族非遗作为主题进行数字游戏创作,迎合了当下文化市场的需求,培养了专业的从业人才,从中也锤炼出具有一定实践高度的教学模式。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设计开发,应立足于本土文化的研究,培养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并以开放包容之心去探索相关的形式与技术,这样,才有利于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工作,让优秀项目实现数字化展示、传播及应用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戈.文化传承视域下数字产品教学理念与方法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20(1):86-89.

[2]李婷.基于后喻文化的数字娱乐产业课程教学探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7(1):115-119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范文第3篇

民族地区高校特色人才培养主要思路:在教育方面,要构建适合地区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课程,加强对外交流,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招生比例;在教学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育人手段,以民族艺术研究室、实验室、工作室、校企合作平台为载体,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统一。将社会实践、专业学习、文化水平提高统一纳入人才培养的始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

1.构建特色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精神,为民族地区培养既精通民族文化又能够传播民族文化的艺术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体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专业与品德、教学与自学、对外交流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办学理念。学习国内发达地区的办学经验,借鉴国外设计教育的先进理念,吸收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艺术元素,制订适应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2.提升科研水平

科研水平提高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高校要重视地域文化艺术的深入研究,加强教师对民族艺术研究课题的申报;健全科研管理制度,设立科研发展基金,对教师承担民族文化艺术研究课题项目实施专项补助,提升教师对民族艺术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强内引外联工作,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西部高校指导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逐步完成高水平科研学术梯队建设工作,为地区的民族艺术研究服务。

3.优化专业课程

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查询等手段,完成一套民族特色强、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课程设置与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调整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在课程安排过程中,加大民族艺术设计课及民族文化艺术欣赏课的比重,体现教学为民族地区建设需要服务的原则,完成课程的优化。

4.实践教学研究

组建民族设计元素及民俗宗教艺术研究室,创办新型材料实验室及各类实践教学工作室。建立大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高校师生及研究人员提供足够的研究场所,提高师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调整民族高校艺术类招生比例

西部落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多,生源质量差严重影响了西部高校的办学质量。加大民族高校对少数民族艺术类学生的招生比例,将更多少数民族学生招入艺术高校接受艺术教育,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生源质量的逐步提升,确保设计艺术人才回流,形成人才及教学质量提高的良性循环。

6.加强国际交流工作,提升民族地区艺术设计水平。充分利用好西部大开发平台,尽快与西亚、中亚、蒙古国等建立学术交流机制,将我国民族地区的特色设计元素与国外传统民族元素进行研究比较,探索适合我国民族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法,健全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二、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特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路径

加强西部落后地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完善民族特色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实施路径:

1.建立特色教师队伍

教师是实施民族特色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少数民族文化设计元素的内涵,尽快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还要积极参与本地区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尤其是民族特色装饰设计任务,提高自身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创造力。各省自治区尽快建立少数民族设计专家库,实现民族艺术专家进课堂,还要引进高水平设计人才,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职称水平,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调动教师研究民族艺术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

2.特色教材建设

深入挖掘地区民族文化艺术元素,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构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建筑艺术、装饰图案艺术、民族服饰艺术、图腾艺术、民俗文化艺术、传统手工艺制作、宗教艺术等民族文化艺术,完善民族高校特色教材。民族地区高校根据民族特色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设教材编著奖励专项基金,鼓励高校教师、民族地区专家参与高校教材编著工作,充分挖掘各地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代表性强的艺术作品编入教材,应用于教学之中,为西部地区高校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思维及民族文化意识相结合的特色设计人才服务。

3.实行阶段式人才培养计划

重建民族地区特色艺术教学模式。第一学年为专业基础阶段,开展民族文化艺术优秀作品赏析,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加强对民族文化设计元素的认识。第二、三学年为专业教育阶段,全面讲授现代设计元素、民族设计元素的相关知识,同时加大专业理论课的课时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第四学年为综合训练培养及毕业设计创作阶段,培养学生合理应用民族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有效结合的综合设计能力,同时利用工作室、实训室、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系列课程建设的深化与拓展

开设富有鲜明民族性、区域性的特色课程,在必修课中加入民族艺术鉴赏课程,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学习兴趣,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5.创建民族艺术作品欣赏网站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范文第4篇

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教育落后的农村和边远的民族地区,艺术素养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多少文艺基础,更没有听过交响乐,基本上不识简谱或五线谱等,因而还必须从艺术基本知识的学习入手。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就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所以,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有效激发各民族大学生艺术兴趣、切实提高艺术素养的主渠道。当然,由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绝不能好高骛远,还必须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艺术基础差的实际来进行安排和课程设计。

第一,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的制度设计上,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要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规范化的制度措施,保证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实施和健康发展。如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纳入学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并严格规定学生一定的艺术类必修学分。在资金上,提供公共艺术教育专项资金和改善教学的环境与条件,若存在多校区办学的实际情况,要让艺术教育的教学设施合理布局。建立操作性强的公共艺术教育监管和评估制度。在科研上,设立专项研究课题,鼓励教师和学生对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趋向和特点深入研究和分析,切实探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现途径和发展规划等。

第二,在公共艺术教育课教学管理上,一方面,课程的具体设计要力争涵盖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美术、影视等主要的艺术类别,尽量兼顾理论、技巧、赏析等多方面的内容,让不同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艺术的迷人魅力,发挥艺术教育在人格陶冶、思维训练、知识传授等多个层面的教育作用。当然,教学上不仅是简单的艺术知识概论或技能培训,更不能媚俗化为装饰性的休闲娱乐课,而要通过雅俗共赏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技巧,让大学生在接触中被感染和熏陶,使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能领悟到艺术的美,情感在学习中得以陶冶,精神在感悟中得以升华。课程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学校特色和地方人文风情。实践证明,多层次、立体化的艺术课程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坚定的人生信念、高尚的人格、健康的身心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执行过程中,既要严格管理,让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设计落到实处,防止流于形式,又要推陈出新,让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花永不凋零,避免因公共艺术教育的艰难而逐步磨灭。

第三,在公共艺术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必须建立教育目的明确,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具有创新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满腔的热情,并心甘情愿为艺术教育而挥洒汗水和贡献青春的教师队伍,这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以真正落实的基本条件,也是让普通大学生对艺术持续保持热情的力量源泉。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积极性差等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学校要立足现有教师力量,特别是充分发挥艺术专业老师的特长,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其教学水平,充实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并在学校每年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引进一些艺术专业或具有艺术特长的青年教师,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后备人才。二是通过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内部的教师职称晋升、学术梯队人选的评定、教学工作量的认定及薪酬待遇的合理提高等方面来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三是要把教育资源延伸到广阔的社会文化资源中去,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文化艺术资源比较丰富的有利条件,可以通过聘用客座教授授课或临时举办讲座、沙龙等形式,从而有效缓解高校艺术类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并有效拓展在校大学生艺术学习的视野和眼界。

二、利用好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文化艺术活动是高校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千千万万的当代大学生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感受文化艺术魅力、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这一重要载体,让艺术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感性和理性认识相互交融,使大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感悟,艺术修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提高。充分考虑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环境和学生艺术素养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艺术活动要充分依赖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这一重要的活动形式。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属于高校广大学生能够普遍参与的大众性活动,参与门槛低,学生积极性高,辐射面广,受益人多,在广大学生中影响力持久,相对其他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而言,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正好与高校非专业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目的不谋而合。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艺术的群体性活动要在大学生参与面的发动和活动的组织上下功夫,既要避免学校无论什么文娱活动总是“少部分文艺积极分子固定在演,大部分大学生被迫在观看”的现实状况,又要避免因组织不得力而让好的活动形式流于形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可以采取“班—系(学院)—学校”的梯级组织模式发动广大学生广泛参与,让文化艺术的魅力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也要注意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褪去功利化的色彩,少一些利益性的评比,多一些大众娱乐的精神,让每一位大学生在自身参与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另外,高校校园文化艺术群体性活动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动脑筋,保持对大学生群体中不同文艺爱好者长期的吸引力。如建立“艺术节”制度和定期开展文艺活动,内容广泛涉猎美术、戏剧、影视、音乐、书法、舞蹈、戏曲等多方面的范畴,通过班内活动、院系交流、校际展演等群体性文化艺术形式,同学们激情互动,让观众与参与者都融入融洽的活动氛围之中,让广大的观众仿佛自身也成为表演中的一员,自己不再是局外人或配角,而是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让广大学生对艺术的羞涩和距离感慢慢地消失,鼓舞着更多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不断投身到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良性发展的态势,也使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旋律得到充分的弘扬,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强化好公共艺术教育的锻炼平台——学生艺术社团

学生艺术社团是大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欣赏文化艺术,展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课堂”,在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完全出自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点不同,学习的心态和状态自然会有较大差异,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艺术社团活动的开展,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和活动场地,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相互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艺术才能充分地施展,尽情地表达,不断使自己的技能得到锤炼,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当然,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如更新社团建设的理念,让艺术社团走精品与普及、专业与娱乐、学校与社会“三结合”的道路,学校在经费、基础设施和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社团的管理上,应根据艺术社团的特性实行柔性化的管理,以广大学生艺术修养切实提高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根本,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教育双方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当然,在学生艺术社团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组织者和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大学生,学校也要从制度上确立发展的渠道,比如专门设立相关的学分奖励制度等。同时,更要鼓励大学生艺术社团广泛参与社会性的各类活动,因为艺术只有真正融入社会生活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艺术对大学生的感染和影响也才具有持久性。

四、拓展好公共艺术教育的学习渠道——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璀璨夺目,是中华文艺殿堂中的瑰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与汉文化融合而大放异彩,这实际上为民族地区高校提供了浓郁的地方社会文化艺术氛围。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立足于校园内,更不应该孤立于课堂教学,而应该主动走出校园,加强与地方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学习渠道,向地方特色民族文化艺术学习,让大学生在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精神信念的目的和作用。当然,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学校有组织的文艺活动的学习和交流,也有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大学生艺术团体的对外交流学习;既有参与地方群体性的民族特色活动,也有对民族文化共同保护、发掘的研究性活动;既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既有文化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形式,也有对文化艺术真谛的纯真追求等。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让年轻大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地方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文化艺术教学范文第5篇

一、继往开来,坚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本色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提出:“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为此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民族性和地域性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丧失了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失去了历史传统文化内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在现代化多元思潮理念以及西方舞蹈文化艺术思想的多方面影响下,具有明显大众娱乐性和新潮时尚性的舞蹈类型逐渐占据舞蹈艺术市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空间急速缩小,产生了诸多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舞蹈文化相互融合的现象,其中虽不乏精品,但大多数不免哗众取宠,市场化和商业化倾向严重,背离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初衷。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逐渐失去自身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失去发展延续之本。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难以坚守民族文化本位。继往开来,在坚守民族和民间文化本色的基础上求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坚持民族文化特色。首先,要保持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和表演形式的传统历史特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载歌载舞特性和以舞传情特征,以及舞蹈表演和创作背后所依附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兼具深厚的历史文化性和情感艺术性。其次,要突出体现民族民间舞蹈中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民间舞蹈往往独具民族风俗习惯特点和宗教色彩,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民族乐器、舞蹈动作设计、舞蹈创作理念、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造就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迥异、特色鲜明。最后,要坚持表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民间文化性,即大众性和群众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本身就是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所创作出来的,并在人民群众间广泛流传,因此,具有坚实的群众根基、鲜明的生活特性和乡土特色。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也应当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的舞蹈作品。

二、推陈出新,赋予民族民间舞蹈当代元素

继承传统、保持本色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根基和本源,而推陈出新、博采众长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社会繁荣延续的动力和保障。我国从来不缺乏包含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艺术,但只有善于将传统文化价值与时展趋势相结合的文化艺术,才能够突出重围延续至今。当代社会舞蹈艺术的发展形势日新月异,不仅在创作方式和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而且在舞蹈艺术文化的诠释上,也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营造出更高的艺术境界。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不仅需要坚持民族文化本位,还要在此基础上兼收并蓄,不断创新。推陈出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当展必须不断突破,与时俱进。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突破封闭式的传承发展模式。传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往往具有鲜明的自娱性,在传播上也多为民间大众的口口相传,传播范围较小,传播效率较低,信息闭塞创新性不强,增加了传承、传播的难度。当下,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民族民间舞蹈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不断更新舞蹈内容和表演形式,迅速提高创新能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要努力实现原生态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应该在传统创作理念基础上,充分借鉴融合新兴元素,在探索中超越,在融合中出彩。比如,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从强调人物塑造的群体性到重视审视个体价值;从朴素简单的表演平台到绚丽多彩的现代舞台效果……总之,在保持民族区域特色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是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核心理念。

三、兴学重教,推进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