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教育论文

民族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民族教育论文

民族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湖北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在湖北省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八个县市以及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三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目前设在区域内的高等院校有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共有近10个师范类专业(方向)。湖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是湖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队伍供给和培训的主导力量,担负着为该地区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的重大使命。英语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熟练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和一定的学科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及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能在中小学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湖北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新变化,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一些问题,如专业学科定位界限模糊、课程设置不太合理、英语师范教学特色逐渐淡化。通过对该地区高等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分析后,发现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和语言文学课所占学时最多。(王银全,2013:2)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堪称“学院派”或“经典派”的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导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绝对不应该占据主流。英语教育专业所设课程重语言技能训练,轻教学理论传授,缺乏英语教学法、学习策略和语言测试等专门以教师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课程,学生无法构建系统的语言教学理论体系。学生在没有学习英语教学理论的情况下就参加教育实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湖北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必须要根据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本校该专业就业情况(绝大部分毕业生是该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中坚力量),确定合理的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为恩施州及周边城市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

三、创新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内涵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培养中小学生的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放在首位,一改以往英语教学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马首是瞻的做法,从本质上改变了以知识为本的英语教育观,充分彰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讲求策略、“授之以渔”的终身学习的科学育人思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英语专业教学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交、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从外语来说,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掌握了两种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具有双重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外语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即师范素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英语语言知识的创新型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广的文化知识、懂教学理论、并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从事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四、调整专业方向定位与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设想

湖北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构建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就业需求,以人为本,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课程应包括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理论三部分,实践课程应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教育技能。就湖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育专业来说,课程构建还要充分地体现民族地区的地域性、师范性,加强语言基础,熟悉教学特点,突出培养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教育教学特色。课程设置适当以职业培训为导向,与英语教育教学相结合保证英语教育专业方向的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一)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要力求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英语专业类基础课程是他们成为合格的基础教育英语师资的前提条件。湖北民族地区高校本专业可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办学条件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对课程学时比例或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语音不过关。学科专业课程以视听说为主线,修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借助网络媒体技术,适当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并且在大一、大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二)通识文化课程在开设的已有课程中,思想政治类课程所占比例略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体生活方面的课程比例小。语言教学不仅要讲授语言知识,具有一定的音乐与美学知识,还要兼顾文化知识的传播,充分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可开设文学、历史、哲学、音乐、艺术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如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经典名著赏析、中国通史、社会发展概论等。

(三)教育学科课程教育类课程最能体现师范教育的特色。从目前我院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法”传统的三门课程已经跟不上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将此三门课程与当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突出英语教育专业的特点。必须适当增设教育类课程的种类,让学生了解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规律及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心理表现。将英语与教育两个学科整合,选择性开设“英语教学策略”、“外语教学流派”、“中小学英语课程设计”、“语言测试与评估”等。根据需要开设“英文书法与简笔画”、“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等教育技能课程。增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等教育工程类课程,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未来英语基础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四)教育技能课程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未来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育技术知识。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动画制作和课件制作技术等既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对未来中小学教师的直接要求。开设这些课程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五)教育教学实践课程教育实践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试验阶段,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实践课程必须扎实推进、认真履行。教育见习应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到中小学校观摩教学,并进行课堂评议,体验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

民族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我这三年来对包括京族历史文化、生存环境等的调查研究,得出实际意义上的高跷捕鱼已几近失传,到现在为止还能掌握并能真正依靠高跷捕鱼技艺进行捕鱼的,只有8个年岁已高的京族渔民。但是由于一些旅游业、节日表演等需要,还有我们京族学校出于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而开设的民族体育课程有所教授,还是有一部分当地人民“掌握”着高跷捕鱼这门技艺,只是大多数都没有下海实践过,可以说基本失传了。

二、踩高跷在学校体育教学上的运用

踩高跷捕鱼,是京族在漫长的500多年当中,通过京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生产与实践,逐步形成现在扑鱼的一种技能,他通过自己技能与力量和铺助工具完成扑鱼的一种手段,发展到今天。现在由于大型的先进的扑鱼工具的普及,踩高跷扑鱼现在只当做一种娱乐活动。其实最初只是一种生存手段,现在已成为一种在大型节日作为比赛娱乐欣赏的活动。例如:每年农历的六月初九的“哈节”京族人就在哈亭前载歌载舞,进行各种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踩高跷就是其中一种,还有顶杠、抢花炮等。人们在参与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时,不仅发展了体能,增进了健康,而且精神上得到满足,娱乐上增进情感,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在教研教育作用方面有,

1、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因为有竞争性,人生同样有竞争性,而且体育运动的最终胜负,不仅包括体力方面的竞争,同时也包含了智力方面的竞争。这些既需要学生靠积极的思维、敏捷的判断力,又能在关键时刻迅速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而踩高跷捕鱼,本身就产生于生产、生活当中,但在体育课堂活动中比在水中更难把握尺度,很容易摔伤,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和危险性,教师在传授技能也要承担很多的风险,就像侗族、苗族的抢花炮、上刀山下火海、瑶族的爬花杆等,都具有生存能力教育的作用;

2、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具有差异性的,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和生活都是相对不利的。踩高跷作为娱乐活动,也有其的竞争性,利用其不断产生的胜负结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取得胜利,并感受胜利带来的自信和失败带来的遗憾,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改善学生的心态,达到改善其心理素质的作用。现在我们学校把踩高跷捕鱼融入到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中,一方面既可以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既增强了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又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踩高跷传统体育运动给予学生们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精神饱满,体魄强壮,情绪愉快,这是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结果。随着京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进和普及,他们包含的挑战性、娱乐性、传统性的特点更具有吸引力;

3、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配合完成一套完整的动作技巧,因此踩高跷技巧动作主要还是通过身体活动来表现的。这些可以发展学生的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能力,增强学生肺活量以及其他运动器官的功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三、建立传承人梯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我认为弘扬京族文化,学校就是一个重要文化阵地,我们教师就是阵地上的战士,要把我们平时认为微不足道的一些京族生活方式在进行教学上点出来,让学生明白,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所在。真真正正把学校当作一个重要载体,满足学生和教学的需要,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很好的发展,京族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也找到了发展的渠道。像京族这样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我们学校日常体育教学当中去,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在京族“哈节”的大型民族庆典的活动上,体育传统项目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着不同的颜色民族服装表演各种各样的项目,其中踩高跷就是其中的一种,通过了多年的努力,现在我们慢慢的把正在失传“踩高跷”项目抢救回来。当然新闻媒体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宣传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为学校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我们全体师生在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了一个共性,就是打造我们民族品牌学校,大弘扬与传承,加强青少年民族文化教育,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

民族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声乐教育正在以单向度的“老师→学生”的传播路径走向互动的“老师←→学生”的双向路径,从对音乐的理解转向师生共同理解与探讨对某一音乐作品或知识不断趋向一致的行进模式,老师由一个“主导的”、“垄断的”地位转向一个音乐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先行者”及向“后来者”传递“先行者”对音乐的心得,即先行一步而学习、理解的心得体会。音乐的语言与语言的音乐是声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与重要的特征,两者的和谐交融方可将声乐教育推向一个更高质量的层次,教师应更多地用音乐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而学生则应更多地是用语言的音乐去感悟音乐的本真及在此基础上收获快乐与幸福。师生由此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合流”,这种“合流”为以后将课堂延展至比赛的舞台设置了极好的路径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对于作为走向舞台的比赛者而言,切磋、交流与探讨而得到的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毕竟比单纯地接受式的学习而显得深刻得多,所以在舞台上更多体现的是自己与作品的交融及在交融基础之上的创造性的发挥与升华,唯有如此,作为一个音乐比赛参与者的角色定位,与其说是一个音乐的表演者,不如说是一个音乐的创造者,因为其较好地完成了作为一个在此刻所承担的对音乐的“历史担当”。

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都是展露心迹与个人情感驱动的不可或缺的双轮。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的成功取决于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的主体施动者对其所处语境下音乐元素与音乐本真的深刻洞彻与现实体验。思绪终止的卡点,便是音乐飞扬的起点,同时也是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发挥作用的地方。声乐教育对声乐比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是在声乐比赛中诠释的艺术真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与教育者本身条件的局限,对声乐的教育往往囿于对声乐技能的传授、对声乐流行性因素与风格和内容的追逐,往往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严重缺乏对声乐受教者学生自身条件与兴趣的认知,严重缺乏对声乐作品本身所处语境的关注,严重缺乏对音乐作品所传递出的文化的感知与洞彻,严重缺乏对声乐本身所承载的“以人为本”的声乐的历史担当,往往出现为了音乐而音乐,即为了功利的音乐而进行功利的音乐教学。由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确的声乐教育是正确的“载满”声乐比赛内容的这艘艺术帆船驶向正确彼岸的“压舱石”与“指南针”!

音乐比赛中的舞台效果绝不仅仅是局限于音乐性,而是融合了音乐性、艺术性与文化性等多种因素于一体对音乐受众者甚至对音乐表演者而言同样造成的视觉、听觉、思想、观念上的冲击与震撼。表演者的舞台应是融合了音乐的文学与音乐的要素于一体的舞台,舞台不是目的,而是通向本真音乐的方式与途径,舞台是有期限且会随着音乐比赛的完结而告一段落,而舞台上折射与反应的音乐文化与艺术影响却是永无谢幕和终结之时,且对音乐教育的反思也将是长期的。声乐教育并非单纯地以语言为主的艺术教育,而是将语言、音乐、表演三者有机融合的艺术教育,这就意味着教育者根据具体的教育语境,即教授内容的艺术元素、受教者、教授的方法而因地制宜采取不尽一致的教育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有的语言教育的比重较大,有的则侧重于音乐教育或表演内容,不一而足。但是在声乐比赛中,其情形却与声乐比赛有不同之处,更侧重于以歌唱语言和以节奏、旋律、器乐音响等来传递音乐创造者对音乐的诠释、理解给受众者,而表演(此处仅指单纯的表情与形体上的表演)则往往退居次要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重要或被加以忽视。不难看出,语言、音乐、表演等要素都对声乐教育与声乐比赛的成功实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不可忽视。但由于声乐比赛与声乐教育二者的差异,也必然会导致语言、音乐、表演等这些因素的运用的技巧及程度上不尽相同,需要声乐的施教者、受教者及声乐比赛的表演者针对其作品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当然,这必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艰辛历程。

民族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本体观

本体观是指学科之“存在”,反映了学科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性在实践层面上的意义。苏格拉底引导式的追问,单凭对话的方式获取本体性知识存在着片面性,唯经验性的归纳是不够的;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则以超经验的世界树立“理念”为本体性知识的内在依然存在偏激。毫无疑问,民族教育学科应探索出内在发展的研究逻辑,以此作为起点来实现学科的应然价值。对于学科建设这一命题来说,存在着三个重要问题:什么是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应该做什么?如何进行科学的学科建设?这三个问题可以衍生出其他细小的问题,诸如当前我国民族教育实践面临的困境、主要范畴和基本规律问题、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以本体观作为突破口,遵循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方可挖掘出民族教育学科发展的创新点,完善其本体性知识。

(二)对象观

民族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及研究方法可通过“目的-手段”关系发现其核心问题和边缘问题,这也是凸显民族教育学功能最富有成效的维度。“任何研究领域都有自己特殊的对象,每一个领域的对象又都有自己特殊的性质,正是这两个‘特殊’,决定了各学科之间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应当以民族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同时兼顾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以小样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更形象、更具体;而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则应当以教育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同时兼顾民族学的基本理论,比较偏好将大样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笔者认为,民族教育学应从教育的微观领域去把握,探讨民族地区的多民族教育现象。它以不同民族群体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生活为研究对象阐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各民族教育规律,学科体系包含一切与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比如宁夏回族教育的研究,一方面特指宁夏区域内的回族教育,另一方面也“包括回族地区各民族的教育,不仅限于宁夏回族的教育”,既要着眼于民族教育的共性,又要研究其个性特征。

(三)价值观

一门学科的建立和成熟要以专业化的努力实现学科内在的价值,完成学科体系的科学化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广义的民族教育学指的是全国人民的教育;从狭义角度来讲,民族教育学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下自成体系的各民族教育,比如民族学前教育、民族中等教育等,表明民族教育学科层次清晰。这些学科的分类以民族历史文化为依托,通过民族课程的实施,培养民族人才、传递民族文化传统,繁荣民族发展。民族教育学科一定要有科学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学科研究的内在逻辑,解决民族教育中的实践性难题。现代社会情境下,个人对社会的认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认同都是通过互动方式产生的。民族主义情感是认同的一部分,而民族教育提供给民族个体整合的机制以期望达到自己归属于某一民族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点的共同体。民族教育学应肩负起社会责任,由内在的“为己”意识转向为外在的“为他”情怀,传承共同民族文化和培养共同体成员的文化适应性。

二、多元化研究方法:民族教育学科实践的根基

方法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共通的桥梁。民族教育学科最终的目的是走向民族实践,丰富民族生活。在研究方法上,兼通民族学或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范式,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我国学者苏国勋指出:“社会理论广义上关系到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各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内容上则涵盖和跨越社会学和社会哲学,而不专属某一学科领域”。从认识论层面来说,民族教育学理应拥有多学科的属性,因为民族教育学的研究涉及到多门学科。所有的社会研究必然包含文化的、民族志的或者说是人类学研究的视角。民族教育学坚守来源于民族学的研究方法,采用田野考察法和教育研究中诸多方法的综合使用。比如参与式观察、民族志、访谈法和实物收集与整理,这些方法强调现场的进入与观察,“把直接观察到的事项进行转述、分析和解释,最终书写出所理解的某种文化”,多维度地展现民族教育的现实和民族共同体真实的教育生活。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田野”二字被解读为本义上的原初、自然、本真和真实的再现;从民族学角度来看,“田野”则是指研究者进入现场,后来聚焦成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亲自进入某一教育场域,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走进教育的“田野”,意味着走向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的本真,开展真实的民族文化实践研究。民族学的田野考察法实际上具有既注重深入实际调查、体验生活,又强调从大量的原始素材中得出自己的理论研究构架,秉承自下而上地得出研究结论的学术传统,要求“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方式”。田野研究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有效的实践行为。当然民族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方式,除过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之外,教育学或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可以采用的,比如说“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运用。”考量研究方法科学化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他诸如教育叙事研究、比较研究法等。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应用促进了民族教育学科不断走向实践、趋向成熟。

三、民族教育学科的实践模式

(一)功能建设

如前所述,民族教育学的一大功能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寻民族教育生活的过程和规律,注重文化性、区域性和多元性特点。民族教育学科建设的功能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价值。为什么需要民族教育学?在理论层面,民族教育学要树立学科自信,追寻民族教育的个性化。基于多元化需求、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差异化发展等因素,民族教育学理应破解个人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遵从研究的本土化取向。实践层面,民族教育学坚持文化多样性,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教育活动,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比如民族地区建立文化学习交流中心、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民族优秀的文化,增强民族的包容性;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材、作品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使民族共同体在融入现代社会情境中彰显民族特色。一门学科的价值,当站在为人类全面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角度去考量时才能获得对学科价值更科学的解释。民族教育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始终以民族教育发展为己任,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构化整合;始终以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为目的,自觉深入民族地区教育的内涵、重点和热点问题。通过加强与多学科的共同合作研究,为民族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建议,它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育民族认同感,发展民族族群自身;另一方面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业水平。通过多元化的路径,民族教育学研究不断自觉地介入民族地区,促进民族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制度建设

学术生产力的创造来源于良好的制度建设。民族教育学科的生产力一方面来源于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开展田野调查研究,提高学术成果的转化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实践成果的理论回归,以便科学地指导民族教育实践。这两方面都需要规范的制度来支撑,促使民族教育学研究工作常态化、自觉化。民族地区高校应尝试成立专门的民族教育研究基地,制定研究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多方面筹措研究经费,开展有价值的本土化研究。不断与民族定点地区学校实施一系列的深度合作研究,加强与民族基础教育的联系和互动。不间断地深入民族农村地区,贴近民族教育的现实,探究民族教育前沿性课题。总之,制定好各种规章制度、定期开展民族教育的相关论坛、培养好学术研究梯队,加强国内学术机构和国际学术平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够推动学科实践的科学化。

(三)创新建设

民族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跨文化、区域化的综合性研究。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滋生的土壤。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以民族文化为基因。教育因文化的发展而产生,而文化又因教育而得以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丰富性是构成民族教育特色的客观基础。教育就是一种天然的文化现象,民族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更是民族教育的过程。因此,民族教育学的文化创新建设是其实践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旨在鼓励学生利用民族文化知识、先前的经验、思维结构和表达风格,建立与学习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民族文化学习的有效性。可以合理设置民族传统文化课程,比如民族语言、民族艺术和体育、民族风俗等课程;创设独特的民族文化校园环境,在积极渗透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民族教育学科的创新要立身于民族文化,注重学科的顶层设计,使学科拥有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融合的视域。同时关注民族教育学微观方面的实践,例如双语教育有效性的探索等,都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模式的导引。

(四)人才培养

第一,人才培养要兼顾民族学和教育学的培养方案,做到人才培养模式相互补充和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科领域的拓宽。两种培养方案的结合既能够使民族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特色更加鲜明,又能使人才培养结构多样化。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厚重的民族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民族教育学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教育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应用。人才的培养过程要做到教育阶段的相互衔接,据此来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厘清培养机制的基本技术路线,掌握人才培养的现状,整合学科建设的外部环境和人的社会发展的内在目标,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化和应用性。第二,人才培养要坚持多元文化理念,开发多元文化课程。富有民族特色、内容丰富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不同文化群体学生的教育需求。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形成正确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从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多元化教学目标,一方面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的方式;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审视文化多样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另外,整合民族学和教育学的基础课和选修课,进一步探索、优化课程资源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突出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特色,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整合到相应的课程中。第三,学校职能部门制定出具体的保障措施。譬如人才培养目标、结构、评价等体系,通过相关的管理制度来监控、评估、反馈,产生民族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协调增益”之效。通过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机制化管理,做到不断优化整合和反思改进学科教学,从而科学地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民族教育学科的研究水平,要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个过程是一个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绩效考核以及培养质量改进等因素相互适应、相互调整和再改进的循环性过程。

四、民族教育学的发展前景

民族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1.民族高等教育的质量主体是多维的长久以来,社会大众普遍把民族高等教育的主体简单理解为以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高等专业教育,这是十分狭隘的,是一种单维的民族高等教育质量主体观,而单维的民族高等教育质量主体观既不利于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能真正的将民族教育的使命贯彻执行。事实上,作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种教育形式,民族高等教育是施教主体,应当是一个十分复杂也相当系统化的整合概念,除了民族高等院校之外,也包含了各级各类政府、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和各种民族部落、团体、家庭等,甚至国外的优秀民族院校、文化形式、社会团体;民族高等教育的受教对象除了包括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之外,也应该包含民族地区的汉族学生和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等。当然,这也仅仅是从民族高等教育的受教对象和施教对象两个方面而言,民族高等教育的质量主体多维也包含了质量保障主体的多维、质量评估主体的多维。但不管怎样,民族高等教的质量主体的多维化都是一种重要的指导理念和必然的发展趋势。

2.民族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是多维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与社会对民族高等教育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能够造就出服务民族地区的高级管理人才,而是能够培养出应用型、技能型等不同规格,真正满足民族地区不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化、复合型人才。为此,民族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估方式也应该本着多样化的时代要求,建立一种多类型、多维度、多层次的少数民族人才质量评估体系,鼓励不同层次的政府单位、科研机构甚至研究个人等都参加到这样的民族高校质量评估体系中,并随时欢迎这些单位、部门、个人等主动评估,并提供相应支持。在这个评估体系下,不只是传统的以民族高等院校为主导,而是将政府、社会、家庭统统考虑在内;不只是单维的一学习成绩为主导,而是多方面的将思想考核、实践锻炼、文体艺术等因素都纳入到这样的评价体系之中。另外,在对民族高等院校进行质量评估时不能因循守旧,遵循所谓的名校指标,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布局方面充分考虑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制定个性化的质量评估标准,以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促进民族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3.民族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是多维的当下,民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责任人是民族高校自身,高校承担了关于保障自身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大部分职能。在这样的质量保障体系之下,既缺乏外在的质量监督,也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不利于民族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有质量保障,一方面应该鼓励民族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如近年来独立学院等非国家办学形式院校的出现,使得我国逐渐由单一的国家办学变成以国家办学为主,以社会和私人力量办学为辅的多元化民族教育格局;另一方面应该支持民族高校、内部监督部门、外部监控部门三者共同作用于民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打破传统的单一民族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维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

二、贯彻生成性的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观

人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客观存在,人性“不是抽象的既定性质,而是在历史中生成和发展的东西,它处在永恒的流动之中。人性也不仅仅是流动的,而是一个不断迈向未来的开放性生成的过程”。没有永远的圣人,也没有永恒的真理,人不是一个终极的存在,也不存在所谓的本质论断,因为人是可变的,而真理也是随着时间、空间、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任何教育体制、方针、政策如果不以人为基础,不以人的可变性和生成性为前提,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忽视人的精神诉求和内在价值,都是一种建立在空想之上假、大、空的畸形教育观,是不值得追求和提倡的。民族高等教育是培养民族人才的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民族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也是生成的。换句话说,质量不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观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经济、文化、政策等的变化而不断变动的。在当前民族教育世界性的跨文化背景之下,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可能依靠先天的或者人为的质量评估体系,永远保持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教育质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和发展的观念,而不是一个静止的和凝固的状态。随着时代变化,不同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应该有不尽相同的质量观。例如,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开始于1908年的满蒙高等学堂,其目的是“造就满蒙文通才,以保国粹而裨要改”,即培养少数民族上层管理人才,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统治。到了近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不再局限于政治层面的片面要求,而以真正的培养少数民族服务性优秀人才为目标,旨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亦即说,贯彻生成性的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观,既是一种科学的教育选择,也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三、坚持特色性的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观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民族高等教育都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特色。特色发展观,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质量观。坚持特色,不仅是当今民族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民族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发展的时代召唤。“质量”不是一种定义、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现成的模具,而是一个方向、一种特色或者说一个合理的范围。质量建设要求的不是将所有的教学原则、实施方法都放在同一张“普罗克拉斯提斯铁床”之上,追求的不是整齐划一教育教学进度和千篇一律人才培养规格,而是将民族性与时代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多元化和务本性有序的编排起来,将过程性与目标性合理的组织起来。正是如此,探寻民族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特色建设之路,不仅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探索者的一种不懈追求,而且对于形成和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具有十分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1.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属性和根本特征,“时代性”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民族性与时代性不是对立的范畴,而是统一的概念。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也是每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民族高等教育是优秀民族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因。换句话说,民族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要充分利用“民族”这个优势资源,打“民族牌”,挂“民族旗”,行“民族风”,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发展特色。坚持民族性是民族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并不表示民族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要固步自封,甚至抱残守缺。尊重差异是自我提高与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每一种民族文化不论表现形式如何,都有其值得欣赏和借鉴的地方,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才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在某种程度上,民族高等教育仍然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在科研水平、地方服务能力、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也难以与重点高等院校相媲美。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传承,也是发展,不仅仅是个别,也是一般,不仅仅是守望,也是借鉴,不仅仅是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也是吸收他人的优秀理论成果。为此,民族高等教育应该在充分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积极弘扬时代精神,学习优秀高等院校的一些先进管理、科研、教学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真正走出一条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

2.坚持多元化与务本性的统一民族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坚持多元的人才观、学科观,也要坚持自身固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大方向、大原则上不偏离或者有悖民族高等教育的根本和初衷。随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多元化教育已成为目前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之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培养对象多元化,民族高等教育的民族性虽要求民族高等院校的培养对象主要是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但并不表示要拒绝招收非民族地区的其他民族学生。实现教育的多元化势必要求学校具有多元化、综合化文化环境,使不同民族学生能够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对外界世界有更多的认知;对于其他民族学生来说,通过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能够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我国复杂的少数民族状况,能够更深刻、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其二,学科教育多元化。民族高等教育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要努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接轨,真正实现教育服务于社会。一方面民族高等教育要做好自己的民族特色教育;另一方面民族高等院校也需要加大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一支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现少数民族教育与世界接轨,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事业相呼应,从而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民族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建设是必要的。然而,民族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决不能忽视民族高等教育的务本性建设。民族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民族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民族高等教育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肩负着维护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使命,挑举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责任,担当着传承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的义务。本固则邦宁,民族高等教育的不论怎样多元发展,都不能忽略这样的“本”,无视这样的“本”,舍弃这样的“本”。

3.坚持过程性与目标性的统一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目标。特色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积淀、习惯养成和个性发展的过程。民族高等教育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这是一个过程的嬗变,而并非一个目标的终结。换句话说,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也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刻意追求一个绝对的、终级的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过程即是目标,民族高等教育要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必须树立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