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养生学等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上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及冲击日益加强,致使我国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开始游离于我国主流文化之外。同时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繁盛以来,西方体育文化更是以排山倒海之势强势渗透我国,竞技体育思潮日益冲击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导致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危机日益凸显,因此探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把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指引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成果和优秀传统,在其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它不仅是人们感情宜泄、娱乐的活动,包含和折射着我们民族不同社会时期的文化、政治、艺术、宗教、民族审美心理等[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相统一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也以中庸、和谐等为思想理念,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形成及发展上都深受上述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的内涵其实质就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其强调的不是“技艺的比赛”而是通过“技艺”来达到完善人格,和谐内心的目的。

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过程中,反应出来的价值主体观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来讲,人们所进行的一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其本质含义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价值取向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其含义就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总体趋势和总体方向。

(一)立足现代,融汇中西

当下,以欧洲体育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在世界全球化的态势下已经开始主宰世界体育文化并引领其发展,然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欧洲体育文化即存在矛盾又存在统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从宏观上一定要紧跟世界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思潮,同时融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固有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从微观上重新塑造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核心,在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汇中西。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我们不仅要坚持继承与传承,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融汇中西。

(二)树立价值,明晰内涵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国家层面首先必须树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明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唯有加强顶层设计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民族传统的发展价值取向。新时期以奥林匹克为文化核心的世界体育文化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体育观念,但健康已经继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外发展成为体育的核心功能,当下体育与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核心问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且与中华民族的养生学息息相关,因此民族传统在现代社会中必须树立以健康、养生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同时并将此价值上升为其发展内涵,进而适应现代人民体育的诉求。

(三)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处于世界体育大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我们首先必须从客观上承认它的局限性、地域性、民族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制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的固有价值,虽然在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诸如武术、龙舟、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运行项目已经进行了全方面、深层次的改造,但在适应世界发展潮流,走向世界等方面还显得尤为不足。当前我国无论是竞技体育运动还是社会体育运动的发展都以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唯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世界体育的发展却存在着融合的问题,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价值取向方面,必须将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融入到国际体育大文化之中,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是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坚持的发展价值取向。

结语

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及冲击日益加强,致使我国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开始游离于我国主流文化之外的特殊发展历史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瓶颈已经日益凸显,发展价值取向日益模糊,因此我们在发展中必须认清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将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融入到国际体育大文化之中,从立足现代,融汇中西、树立价值,明晰内涵、面向未来三个方面树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沙艳.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及发展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3]梁一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2.

[4]白晋湘,张小林,李玉文.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9.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范文第2篇

进入新世纪,“全球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时髦话语,随着全球化作为一种物质实践进程的不断深化,其中日益显现出的价值差异与冲突也开始更多地为人们所关注。可以说,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偶然的历史过程,而其变动的方向也是不确定的,“它在分裂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整合,在产生合作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冲突,在实现普及化的同时也在形成着特殊”[1]。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当中,作为世界上最普及的文化现象———西方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已经进入到了世界的各个区域与领域。它以无与伦比的威慑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体育全球化趋势已然形成。本文拟从全球化的一般含义入手,对体育全球化的内涵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和发展进行分析。 一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史后,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概念最早是指经济全球化。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化时代的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往昔的特征。作为文化全球化产物的体育全球化,国际上众多学者进行了多元的评论和研究。其中一部分研究者所持的观点是:体育全球化就是指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体的全球化;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体育全球化应该是涵盖多种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与时俱进的体育文化生态系统”。[2]不论对体育全球化的内涵怎样界定,也不管人们对体育全球化持什么态度,都表征为一个共同的事实———体育全球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产物体育全球化,人们对于它的理解存在着许多歧义,有人把体育全球化局限于身体活动层面,即我们常说的世界通用的“肢体语言”;有人理解为竞赛规则和运动项目及场地器材的统一;有人将体育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融为一体,也有人从内涵人手,把体育全球化归结为一种体育文化的模式、制度和精神内涵的全球化。诸多观点表明,人们在对待体育文化全球化的价值态度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和争论。 首先,现代体育的全球化表现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但这种全球化的内涵不只限于奥林匹克文化本身,它必然以自身文化发展的特殊方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它与人们现实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突出地体现出深刻、复杂的综合文化内涵。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发展模式和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世界范围内所共同认可并遵守的体育文化生存规则。其次,现代体育文化的全球化表现为多元优秀体育文化的全球化。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把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放置于一个广阔的世界平台上,在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中形成多元规范,包含大量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内涵、现代文化的发展理念和多元价值标准,这实际上就是表征为以多元的发展体制或形式存在的体育文化体系。最后,“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其他优秀体育文化的多元化生,形成一种富有深刻内涵,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与时俱进的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系统”[2]。可以说体育全球化就是将多元体育文化回归,使多元优秀的体育文化在这一背景中实现不同层面的契合,从而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的多样追求。因此,今天体育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 那种实现不同优秀体育文化多元化生的世界体育文化生态体系模式还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奥林匹克文化的经济一体化、科技一体化逐渐迎合了时展的主旋律,使不同的人群都能够从中获得最大的收获。不可否认,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已成为世界上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种文化现象。她所具备的古老内涵以及所具备的现代“更快”、“更高”、“更强”的内涵都是给以人们奋进、进取的动力来源。“但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多元传统体育的文化结构转型和重建,一种契合未来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世界体育文化生态体系必然会具备深刻的发展品质,成为未来体育文化发展的惟一方向”[2]。 在体育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必然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巨大冲击,民族体育如何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3]。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母体文化的滋润下源远流长,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儒家和道家文化思想为精神内涵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地位。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下,以及四年一度的奥运会逐渐成为人类欢庆的大舞台,西方体育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日益加大并逐渐扩张,渗透到各个领域,并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体育文化冲击下有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如果说上世纪关于中西体育文化争论是中国体育学者对西方体育文化冲击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警惕,一种从文化领域寻找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落后原因的企图,那么今天体育文化全球化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就是现实行为,—种应对奥林匹克文化和其他优秀体育文化冲击的现实行为,这种行为将成为未来中国传统体育基本的应对生存方式。 那么,对中国传统体育自身而言,现代体育发展模式的确立与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就决定了中国传统体育必须要关注现代体育全球化的进程。随着中国体育逐渐迈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汇入体育全球化进程已不是理论探讨问题,而是必须现实应对的实践问题。面对体育全球化,民族体育文化全球化的问题是难题也是根本问题,因为对现代体育文化全球化内涵的价值认定和取向直接决定一个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态度和实践过程。可见现代体育的全球化对于各个民族除了带来一种特质文化的享受之外,所引起的最深刻的矛盾是不同体育文化的冲突和争论。 二体育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走向深入,多元体育文化已经不再局限于本民族范围内,而是在全世界广泛的范围内进行着,它把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人们的现实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怎样对“自我”和“它者”给与辩证的思考,既以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身的发展,又坚持本土化、民族化以应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参与体育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以具有民族性的战略去应对,而不是毫无特色的被淹没在全球体育文化发展进程当中。近年来,体育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深深地触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众多研究者开始越来越深入地考虑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抛弃了两个极端的方面:一是完全以西方体育文化中心为方向,将中国传统体育的现展纳入“奥运体系”,成为世界主流体育文化体系中的一极;一是以一种被动的狭隘的保护民族特色为理由,而过分强调对西方体育文化的抗拒,在一种不切合实际的自我封闭和膨胀的想象中,成为一种“另类”生存着。这两种极端的方式,都是不可行的,都是在西方体育文化冲击下对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和身份丧失信心的极端表现。#p#分页标题#e# 中国传统体育如何应对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如何确立自身在体育全球化中的地位,在中国引起了持续不断的争论。笔者认为,传统体育“本土化”和世界体育“全球化”的统一应是这些争论的终极目标和最恰当总结。首先,体育全球化一方面表现为—种单一化的过程,它体现为不同优秀的多元体育文化共同契合人类现代社会的发展内涵及精神,形成一种能够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体育文化生态体系,其价值观念逐渐实现趋同化;另一方面,与这种单一化过程相伴随的是“民族化”和“多样化”,即多样体育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体现世界体育文化体系的丰富性和多元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其次,“体育全球化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在整合奥林匹克主流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在整合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2]。具体表现为不同的体育文化逐渐积极地进入奥林匹克文化体系。从深一层看,“体育全球化”和“体育本土化、民族化”是现代体育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和基本规律,是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相辅相成的过程。而作为母体文明重要载体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发展是在冲突中融合,又在融合中产生新的冲突并进而达到更新更高的融合。在体育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各个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立性以及民族特色得到更进一步加强。最后,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带来传统体育世界化和民族化的统一。 各个国家在接纳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代表的国际准则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本国的传统和民族特征,都将这种国际准则和本国传统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民族内涵。如不同国家和民族对奥运会的申办和举行过程中,都赋予了其新的民族文化内涵。2008年奥运会在古老的中国北京举行,仅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交接会旗仪式上,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就已展示给世界。大红灯笼、飞舞的彩绸、民族特色的舞蹈与音乐以及身着民族服装的太极拳表演等,都让世人耳目一新。而这在承办奥运会过程中,仅仅是个开始。不久将证明,古老的东方中国会使奥林匹克运动有更新的、更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 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民族特性,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在几千年农业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始终是以儒家、道家文化等母文化为发展主线,体育文化逐渐具备了一种“内敛”式意识形态,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说渗透于体育中。在这观念影响下,中国体育文化强调整体,突出精神,形成一种蕴藏中华民族思想和特质的稳定形态。“追求的是一种内涵,一种境界,一种道德和精神升华的最高境界”[1]。而西方文化则不同,西方文化发展根基于宗教和工业社会,文化基线贯穿的严谨和规则,逐渐形成“超越”的价值观念,强调人的精神,突出实现人的主体,通过体育规则公正、公平地把内心欲望释放,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和超越性。西方体育文化强调肢体的外在表现,这一点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建立的对体格健美的客观测量标准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在古希腊,身体的外在美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之一。 东西体育文化自古代始所存在的差异,并非简单的优与劣、先进与落后、科学与不科学的区分和比较,而是民族特性的一种表现。有人称“中国体育文化为柔性文化,表现为‘柔’、‘儒’、‘和’、‘静’、‘文’。西方体育文化为刚性文化,表现为‘力’、‘动’、‘野’、‘武’、‘竞’等”[4]。东西方体育文化是两种不同观念和形态的冲突,是本质的、深刻的冲突。两种文化的冲突碰撞带来了历史阵痛。但这种体育观念也为中国几千年的柔性体育文化注入了一种血液,一种活力。两极的冲撞、对峙和激化,会锻造出充满活力的富有现代性的体育文化。 三“在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多种文化相互渗透影响的现代背景下,渴望固守传统而拒绝外来文化,与期望驾驭外来文化以荡净传统文化一样,都是一厢情愿”[4]。今天,任何民族的传统体育都不可能不接受外来文化(体育文化)的影响。 而是在与多元体育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框架中,既保持自身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又能使自身文化特质保持持续敞开性和长久交汇性。在“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和“传统体育本土化”的二元对立中,“我们应以现代体育发展的眼光审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并把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使人们感到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5]。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选择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是非常重要的。 奥林匹克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和本土化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冲突,是体育文化发展和形成过程中的普遍性,两者是对话而非对抗关系,既不应完全抹杀各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性,以“全球化”的名义形成新的单一的西方体育化;也不应固守“传统体育文化”的本来面目,在“本土化”过程中及未来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中无休止的冲突和排斥。我们应通过不同体育文化的彼此借鉴,求同存异,在“奥林匹克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达到微妙的协调与平衡,化解矛盾冲突,增进了解融合,实现健康良性的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实施的体育发展战略与赛事制度对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及民族体育文化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参与世界体育全球化过程,与奥运会接轨,在世界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奥运会赛场上创造好成绩,争夺金牌,展示中华民族的实力和精神面貌,为国争光;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并将非奥运会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民间体育推向由基层开始的各个级别的赛场,让深受民众喜爱和欢迎的、富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舞狮、舞龙、赛龙舟,象棋、摔跤、太极拳等民族体育项目通过比赛、表演,在交流中提高与壮大。使有着悠久历史、博大精深、富有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民族体育得以传承与发展。全国体育大会、农民运动会等为传统民族体育及体育文化提供了竞技和交流的大舞台。#p#分页标题#e# 体育全球化对中国传统体育而言,既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意味着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甚至是一些难以割舍的东西。同时,会吸纳接受一些好的东西。今天,中国传统体育之所以感到困惑,其主要原因是运动项目表演性强,竞争性差,规定性不强。“作为传统体育文化代表的中国武术,其走势便是吸纳和创造性改造的证明”[6]。 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代表中国体育文化的中国武术,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各门派“十八般武艺”,刀、枪、拳、棍、剑等分类精细,由于规定性不强多用于表演和健身。在传承与发展中吸收借鉴国际体操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制定了既继承武术文化传统又符合现代国际竞技特点的武术文化体系。 随着赛制和规则的规范化以及武术技术的普及与提高,中国武术已从古老的中国走向国际赛场,成为世界体育文化多元体育生态体系中的一元。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因此而发扬光大。 全球化时代,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应保持积极对话的立场,并在更高层次重新认识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利用这一机遇,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多元体育文化的对话中,实现自身与世界的融合。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吸取、借鉴、引进一切其他优秀体育文化的成果,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成新的体育文化。有“国球”之称的乒乓球就是成功一例。它产生于英国并由西方人主宰大半个世纪。 上世纪60年代后,我国对发展模式、技术、器材进行研究与改进,逐渐在乒坛显示出强劲实力,称霸乒坛数十年并引导着乒乓球发展方向,成功地与西方体育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珠联璧合,生成新的含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融进国际乒坛乃至奥林匹克大舞台。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体系中能否保持一种积极的对话身份,首先取决于一种正常的文化心态,即在世界体育文化转型的语境中,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同时又超越这一层面而透视到人类发展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共通性,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人类终极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其次,在东西方文化对话中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实现文化超越。中国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经历漫长岁月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经过历代传承已积淀了深厚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内涵。其核心和精华既形成了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个性的脊梁,又具有人类的普适价值。因此,我们在保护挖掘民族体育文化的同时,应向世界展示并积极传播辐射这些精华。如在世界各地,当人们看到似行云流水、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时都知道它来自古老的东方,是“中国功夫”。 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证明,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批判、继承、超越,否则体育文化就永远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就不可能适应发展变化的世界大势而在新的起点上得到传承。 今天,应以中国在世界中的均势身份作为平台,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以更为宽广的胸襟和视野来看待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和时代要求来重新审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维护其主体性、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择取其精华,抛弃糟粕,实现自身的超越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在完全封闭、绝对孤立的状态下存在和发展,交往与交流才有活力,完全封闭、绝对孤立的文化犹如死水一潭,最终只能走向消亡。因此,不同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借鉴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冲出“东西之争”、“华夷之辩”的思维误区,超越二元对立的僵化立场,立足于当代实践,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心胸去吸取一切优秀体育文化的成果。只要它符合时代精神,不管它是出身何处,都可以学习借鉴。总之,立足时代,着眼于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不断超越自我,创造出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中华民族又面向世界的新的体育文化,才是正确的选择。 体育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不争的事实。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给中国体育文化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开放的意识,宽阔的胸襟,从文化的高度和全球性的视角,对体育全球化及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正视现实,迎接挑战,使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在世界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并与世界不同的民族文化一起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平台,在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富有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理念。最终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其他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和谐共存,多元化生。让民族体育文化内涵更丰富深刻,更有生机与活力,以新的姿态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生态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范文第3篇

一、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回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内容广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及心理等。由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其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体育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很深,伊斯兰教的许多礼仪都已转化为回族的风俗习惯和回族传统体育。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主要有:

(一)踏脚

踏脚是宁夏泾源县独有的一种回族传统体育形式,现仅流传于泾源县香水镇纯回族村园子村,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园子村农闲饭后,它是广大回族人民娱乐健身,锻炼身体必不可少的内容。“踏脚”是一种以腿、脚部动作为主,具有“武”、“舞”融合之美的娱乐性体育项目。“踏”即用脚掌、脚跟或脚外侧做出的一系列点踏、踢撩、横扫等动作。健身者均为男性穆斯林,分单人踏、双人对踏及群体踏等形式。

(二)赶牛

“赶牛”是宁夏泾源县的一种回族传统体育形式,泾源回族“赶牛”从整体来看,与古老的曲棍球有相同之处,回族“赶牛”既体现了机敏的应变和判断能力,也需要很好的体力,因此,它是一种培养智力、锻炼身体的民族传统体育娱乐项目。回族“赶牛”既能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又能锻炼体魄,充分展示了回族男子的阳刚之美。这一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健康、活泼,游戏规则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深受当地回族群众的喜爱。

(三)方棋

在宁南山区农村尤为盛行。每当劳动休息期间或茶余饭后,三三两两蹲在一起下方棋,有时下棋的人多了就摆几摊。下方棋就像下围棋、象棋一样,有时两人下棋,围观参谋、助威者不少,大家吵吵嚷嚷,非常热闹。在1991年自治区第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四)拔腰

在宁南山区回族青年农民劳动休息时,在田间地头或场园进行拔腰活动。比赛时,俩人侧身弯腰搂抱对方腰部,并使劲将对方抱起,如果有一方将对方的两脚拔离地面,则为获胜。

二、开发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

回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流行于宁南山区的民间文化内容,产生于回族的社会生存空间,体现着回族的生活、生产方式、行为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它是构成回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传统体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原始的生产、狩猎、攻防等相关内容,逐渐演变成以健身、娱乐、观赏、保健医疗等性质融为一体,着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情感愿望满足、庆典丰收、传统节日等方面来。回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它蕴藏着高原的神奇、峡谷的奥妙、牧骑的剽悍、荒漠的粗犷等丰富的内涵。因此它具有较强的竞技表演性、娱乐观赏性、强身健体性、教育和文化传承性等价值功能。因此,如何开发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积极开发与保护

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在开发宁南山区旅游价值时要弘扬回族传统体育浓厚的人文精神,揭示其文化内涵,展现应有的人文精神。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对一些体育活动尤其是民族体育的开发与保护,旅游活动是一种流动的活动,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过程。旅游者的流动,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及各种体育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旅游的发展和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通过专项旅游让旅游者确切、深入地体味回族传统体育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内涵。保护资源与环境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对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应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二)积极引入与宣传

宁南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人才、资金、经验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将影响到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对此应采取以“引进”为主的方式予以解决,即引入国内外资金、人才、成功经验开发保护宁南山区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在旅游的同时了解宁南山区回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将回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游客在快乐的旅游中了解回族的发展过程和强烈的文化内涵,成为带动宁夏南部山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三)把回族传统体育和旅游融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范文第4篇

(一)从立法角度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与文化的一个交叉点,不仅具有体育的属性,也具有文化的属性,因此具有现行的知识产权特征。因此,应从立法角度做好对其的保护。由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立法保护仍处于建设状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大多采用的法律保护主要被归类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行法律的保护之下,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也处于建设中,因此,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主要依靠于行政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法辅之,因此,就立法角度而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立法保护主要来源于知识产权保护法。可见,就先行的立法而言,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力度仍是不够,因此我国需要从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机制,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三方面入手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

(二)结合高校教育做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 体育课程 作用 魅力

一、研究目的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最终交结点,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学校体育缺乏文化底蕴和内涵,教学手段单一,缺调动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使很多学生不愿意上单纯的体质或技术课,而民族体育的引进就可以丰富体育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可使学生既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又得到健身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特有的体育运动形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能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就在于它本身固有的魅力和人类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在促进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此问题对民族传统体育渗透程度广, 社会意义大的特点、高校民族体育课程的建设是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有利于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实施予以论述,以便使人们能更好全面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结构访谈法。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特点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民族体育内容极为丰富,风格各异,其中导引、养生、武术、气功、太极拳等都属于民族体育的范畴。它具有很深的内涵和特性:其一,民族体育的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自娱娱人的独特功能是任何体育项目不可相比的。民族体育以修身养生为主,以追求“健康”和“长寿”为目的,以“身心合一”、“动静结合”为特点。讲究“内外之合”,提倡“神形兼备”尤为重视表现其“精、气、神”。着重于在姿态的意趣里显示人格。其二,民族体育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本身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几千年至今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大众的喜爱和接受。其三,民族体育种类很多,风格各异,有较大的选择余地,练习者可根据自身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其四,民族体育不受场地、器械、不受时间、气候等条件的限制,易于在群众中普及和推广。

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文化运动中的功效及作用

民族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在欢快的身体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量。久而久之,有助于人体的机能形态,体质体能向着健康强壮的方向发展,并能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从而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的活动主体,按照一定的体育行为规范,在参加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它不仅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表象物质财富,也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风尚等内在的精神财富。在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的背景下,在高校体育中开展民族体育建设是完全必要的。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吸收各种课程理论的优点,逐步形成体育学科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即是要求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全面化,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凸显时代性、民族性以及学校的特色,而这一改革要求正给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提供了依据。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些功能和项目,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其教学功能是课程价值开发的有力补充。民族体育中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娱乐身心的运动中受一定的生理负担,从而促进人的体能发展和体质增强,而且它强调形神兼顾,精气神结合锻炼,是一种主动性的自我调整过程。另外,民族体育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这两个功能都很好的体现了现在高校体育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所以,高校民族体育课程的建设是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有利于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五、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魅力

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着鲜明的民族个性、特点及道德伦理观念。其注重对人精神与心理的锤炼,寓德育教育于体育运动之中,不仅锻炼了人的意志品质,还培养了习练者的民族情绪和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社区健身中的绝对优势。

(一)手段多样化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有个人项目也有集体项目,为高校体育课程提高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容易被学生们接受,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性别、地域和经济条件的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