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

作者简介:梁琳(1990-),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高涵(1981-),女,湖南祁阳人,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0-0081-04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可见,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已经成为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本文基于国家对职业教育与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视,以及传统手工技艺和职业院校本身的特点,力图探寻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一、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意涵

回顾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特别是传统手工技艺类职业院校传承的研究比较少,要了解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的意涵,有必要理清相关概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正式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一名称,并且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我国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具备三种基本特征:第一,价值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是具备或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或文化价值、或多种价值的合体。第二,认同性。“被视为文化遗产”表示事物要被认识主体认同和接受,要视其为文化遗产,这种认同感是要从内心而发,而非人云亦云,这也可以称为“接受性”。第三,活态性。即可以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和“无形”形态。“无形”形态指被视为文化遗产的无形的表现形式,“有形”形态指与表现形式有关的实物等物质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要依附于人,有的还要依附于物,人和物都可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2]其活态性也可以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以人为传承主体代代相传保留下来的流动的活态文化。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在菲律宾举办了“工艺品和国际市场:贸易与海关法典”国际研讨会,对手工艺的定义为:“纯手工或使用工具、机械制作的产品,但强调工艺的最主要的来源是工艺制作者的直接的手工劳动。”。我国《说文》中记载:“工,巧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为之工。”《考工记》中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之世,谓之工。”《辞源》中将“工艺”解释为“手工技艺”。手工艺制作有别于大批量机械生产,它通常通过一定的艺术构思,纯手工或借用一定的工具,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制作。而“传统手工技艺是指对手工制品进行装饰性、艺术性的加工过程,以及在这个加工过程中的全部技巧和工艺。”[3]

基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的定义,我们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手工艺人纯手工或者利用一定工具手工制作出的,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观赏性且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技艺以及制作出来的产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备非物质遗产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性:第一,具有手工性。手工性是其本质特征,无论是纯手工还是借助工具,但归根结底都是主要靠手工艺人的双手去制作。第二,具有生产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最开始流传就是人们应生活所需进行的一种生产方式,具备生产性特点。第三,具有艺术性。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步发展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正如日本民间工艺学者柳宗悦所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随之空虚。”[4]手工艺人对产品精雕细琢、用心创造,使产品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装饰人们的生活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

鉴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特征和职业院校培养“生产型”人才,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是指各类各级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传授和承接传统手工技艺的目标、内容、路径和评价。这种学校传承是在借鉴传统手工技艺家庭传承和师徒制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传习院等多主体紧密联系,在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确立职业院校传承目标,构建职业院校传承内容,探索职业院校传承方式,建立职业院校传承效果评价机制。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具有丰富内涵。在传承目标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职业院校发展,培养拥有传统手工技艺且符合时展的高技能人才;在传承内容上,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容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传统手工技艺的理论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技艺具体训练操作以及实习实训等课程;在传承途径上,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技艺教学的开展,大师工作室的建立,技艺大赛的举办等途径;在传承评价上,形成多元主体评价,多元内容评价,多元方式评价。多元主体包括职业院校、企业、技艺传承人、家长等;多元内容包括传统手工技艺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多元方式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困境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增强了学校传承的解释力和动力。但是,由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学校教育长期脱节,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具有多种困境。

(一)传承观念陈旧

传承观念陈旧是指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遇到的相关传承主体过时的传承理念、传承思想和传承价值观。这种陈旧的传承观念源于:一是传承人的“传技观”。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历来就有接代传承人,需要特定条件,并形成了传承谱系。一般只是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传给亲人或者指定徒弟。这种“绝技不外传”观念,造成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困难。二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观”。目前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大多趋向设立机械、信息、汽车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用性强、见效快、现实利益大的热门专业,而传统手工技艺学成时效慢,不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广泛传播。三是家长和学生的“读书观”。家长和学生认为传统手工技艺实用性不强,培养见效慢,缺乏市场,认为学习传统手工技艺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社会。这些观念成为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的首要困难,且是最为关键的困境。

(二)传承内容零散

传承内容零散是指职业院校传统手工技艺专业课程,专业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有部分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引入职业院校,主要集中在活动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且是一些简单的普及性知识,缺乏系统编排的学习课程。职业院校缺乏传统手工技艺课程体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缺少相关专业教材。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缺少相关教材,而传统手工技艺类教材编写困难,这导致了专业教材稀少。二是缺乏相关实习基地。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不仅理论教材缺少,实训基地建立也存在困难。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是家庭作坊并且保存着原生态的传承方式,不接纳学生实践;基于传统手工技艺纯手工的特点,即使家庭作坊接收,也无法解决学生大规模实习实训问题。

(三)传承队伍薄弱

传承队伍薄弱是指职业院校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教师和技能大师缺乏。 一是传承主体老龄化,难以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主体往往是小团体或者个人,传承范围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人逐渐呈现老龄化和断层现象,数量不断减少。二是传承语言方言化。传承人生活在民间,习惯使用方言传授技艺。职业院校引进传承人则会遇到其不善于或者不会用普通话教学的障碍。三是传承技能缄默化。传承人传授技艺多是一种师傅演示,徒弟观察模仿的缄默技能传授。而学校教育面向大规模学生授课需要大量的语言传授,这种技艺传授缄默化则不利于技艺快速传授和技艺大规模实训。

(四)传承环境欠缺

传承环境欠缺是指职业院校缺少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传播所需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一方面是自然环境,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环境是指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等综合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又称物理环境,即一般生态学所称的生态圈,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质、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等综合的自然条件。”[5]自然环境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比如景德镇,提供了陶瓷技艺的传承特有的泥土资源,其他地方缺少这种泥土就难以烧制景德镇瓷器。因此,职业院校不能脱离所处地域特征随意选取传统手工技艺作为学校专业。另一方面是文化环境,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环境是指在技艺传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价值观、文化、态度等无形条件,主要体现在传承主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创造性的影响两方面。比如,洮砚乡是一个藏汉杂居的地方,受佛教环境的影响,洮砚艺人雕刻了很多佛像作品。职业院校缺少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的文化环境。

三、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路径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的种种困境,为职业院校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突破方向。

(一)转变传承观念

转变传承观念是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职业院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是传承人转变观念。传承人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主体和发扬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的源头,传承人应当树立“技艺共享”观念,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濒临消失的现实困境,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对传统手工技艺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挑战。传承人只有转变观念,扩展传承主体,这样传统手工技艺才能细水长流。二是职业院校转变观念。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办学与普通教育办学逐渐趋同,缺乏职业院校的特色。职业院校应该立足“职业”特色,意识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特性及其传承人的职业特性,选择与当地紧密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类别,打造特色传统手工技艺专业。三是家长与学生转变观念。学习传统手工技艺不仅是一种实用性的生产性活动,也是一种能够熏陶学习者艺术修养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集工匠文化和艺术文化于一身的活动。家长和学生应该看到传统手工技艺的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鼓励孩子学习传统手工技艺,成为技艺巨匠。

(二)构建传承课程

职业院校构建传统手工技艺专业课程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建立研发队伍。研究队伍深入传统手工技艺生存环境,参加技艺传承实践,与传承人一起开拓、研发相关技艺的校本教材,从而设立相关专业课程。其次,融合现代科技。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保存关键取决于它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在科技发达的当今,职业院校需要将传统手工技艺课程和当代相关领域科技课程相结合,相辅相成,探索一种既保存传统手工技艺本身特点又融合现代科技的课程体系。再次,构建“一体化”课程。基于传统手工技艺是一种行为传承,学校要将传统手工技艺理论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理论化,分配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偏重实践课程。

(三)加强传承师资

职业院校加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师资有两条途径:其一,引进年轻传承人。基于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老龄化和老年传承人方言隔阂的特点,职业院校可以引进相关传统手工技艺的年轻传承人,组成一个学习团体向代表性传承人学习技艺,并且利用信息时代的传媒工具将传承过程都录制下来,用以传承教学。学校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一定程度增加传承主体,也可以提升传承师资的专业能力。其二,发展潜在专业教师。学校组织与传统手工技艺类似专业的教师,深入手工艺传承场所学习。其专业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在学习传统手工技艺能够触类旁通,进入传承场所学习能够高效地接受技艺传承,比如具有绘画功底的教师学习雕刻和刺绣则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和审美品质,则能够快速学习技艺。这类潜在教师可以作为传统手工技艺专业教师的发展力量,与引进的专业传承人形成师资梯度。

(四)营造传承环境

职业院校营造传承环境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因地制宜办专业。开办传统手工技艺类专业时,结合技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就地取材,选择当地拥有的传统手工技艺作为学校专业。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设环境。学校可以建立大师工作室,将原生态的传承模式引进学校作为学校传承方式之一;定期举办传统手工技艺节,提供学生展示专业能力的平台;招商引资建立校内传统手工艺街,营造手工技艺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外联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选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马自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N].中国文物报,2004-05-14(05).

[3]张素霞.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评价模型构建和保护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14.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第2篇

6年上下求索,只为实现从第一个泥金彩漆艺术班到多种工艺入课堂的厚积薄发。

2007年伊始,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高举抢救“非遗”的大旗,在当地掀起一股学艺热、传承热。如今一走进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就如同置身文化“大观园”,时时可见民间工艺的身影,处处弥漫着传统文化的气息,操场上龙腾狮舞,文化创意楼里锣鼓铿锵,画室中翰墨点翠,乐坊内笛声悠悠……

柳暗花明:巧遇促成校企联姻

泥金彩漆是浙江省宁波市传统工艺“三金”(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金银彩绣和骨木镶嵌)之一,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保存至今的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泥金彩漆器具大多光艳如新,其技艺之精湛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泥金彩漆以中国生漆和金箔为主要原料,纯手工技艺制作,工艺考究,有一套独特复杂的工艺流程,约3个月器物才能成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泥金彩漆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2010年6月,泥金彩漆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全国仅宁海县还保留此项传统手工艺。现陈列于浙江博物馆的果桶、粉桶,就是古代宁海人精工制作的泥金彩漆代表作。

与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泥金彩漆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怎么样找到优秀的继承人来学习古老的技艺,让这门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得以继承和发展,这一问题一再触动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校长应龙泉的神经。他认为,学校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对继承、弘扬泥金彩漆等民间文化遗产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的确,从办学特色上看,似乎只有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才担得起培养泥金彩漆传承人的重担。该校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有着近26年的办学历史,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课程结构设置和训练方式上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积淀了一批优秀师资,而且在教学硬件、教学管理、科研氛围、外部环境等方面也都具备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宁波唯一一家泥金彩漆传承基地——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黄才良也正为泥彩金漆市场的不断萎缩和传承人的“断层”而苦恼:50名员工中,真正掌握整个技艺流程的员工不足5人;招工越来越难,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这一行;大多数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知识和技能不够全面,高级技工和高级设计师等高层次人才奇缺……

2007年,应龙泉校长与黄才良总经理在一次会议上偶然相遇,他们一见如故,一拍即合。自此,学校与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的校企联姻正式拉开帷幕,该校在工美专业创办了泥金彩漆技艺培训班。时隔多年,谈起那一次“邂逅”,应龙泉依然津津乐道:“没想到,我们这两个不同工作范畴的‘头’,竟有着惊人相同的理念和目标。”

筑巢引凤:传统技艺情结职校

为了泥金彩漆的传承,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应龙泉担任组长的“泥金彩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对这项民间传统工艺进行认真调查、深入研究、多方尝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手工作坊式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学校首开“传统师徒相授融入学历教育”之先河,还与宁海十里红妆、宁海文化馆、宁海工艺品协会等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泥金彩漆传承人培养进入了正规中职教育与传统师徒相授教育相结合的新阶段。”应龙泉坚信,只有“职业融入学业,学业凸现职业;艺术融入技术,技艺凸现艺术”才能弥补现行美术教材的不足,才能有力地保护地方性文化艺术遗产。这一创举使得泥金彩漆专业发展一开始就步入了快车道。

请进艺人,传经送宝,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在与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学校将该公司作为传承基地,开设泥金彩漆课程,建立泥金彩漆展示厅和制作车间,先后聘请泥金彩漆传承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黄才良、陈龙以及根雕大师葛安飞、中国美院雕塑系教授等来校授课。通过大师的现场讲解、演示,以及手把手的教学,耐心细致的个别指导,学生们不仅很快掌握了工艺流程特点,还积累了充足的素材和经验。

已经“出师”的学生胡亮亮,说起与泥金彩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兴奋不已,“上课就像小时候玩泥巴一样。”他说,学校为充分发挥这些艺术大师的特长,还专门成立了学习小组,互相学习、共同商讨。“老师们借助拍摄录像、整理文字材料等途径学习技艺,掌握了很多宝贵的第一手教学资源。”

泥金彩漆技艺要“活态”传承,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有合适的教材。因此,自编教材是该校教学改革的第二步。泥金彩漆有一套独特复杂的工艺流程,气候与环境条件要求极高,全是手工技艺,明代之前没有文字记载,全靠师徒口传手授,代代相传。为了更好地让传统民间工艺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泥金彩漆的历史,认识泥金彩漆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体验泥金彩漆独特的形式语言与表现手法,学校还聘请工艺师傅对工美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培训,组织老师编写试用教材。从向师傅详细询问并记录生产工艺流程,到收集相关资料,再到反复筛选,将老艺人口耳相承的经验记录下来。根据浙江省的课改要求,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制订学科标准,编写教学指导方案,建设非遗资源库,《泥金彩漆技艺系列丛书》之一的《花鸟篇》(配套光盘)现已出版发行。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学这个工艺?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启动专业建设前,应龙泉再次审视人才选择和培养的命题。最终,学校跨出第三步,以自愿报名为基础,学校在工美专业学生中挑选优秀的学生进入泥金彩漆专业学习。胡亮亮告诉记者,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之外,学校还会组织师生深入民间,感受泥金彩漆的魅力,比如参观传承基地,去岔路、十里红妆博物馆拜访民间艺人,欣赏艺术作品,挖掘民间故事,了解历史背景,掌握工艺流程,熟知泥金彩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师生们亲眼看到了一件件泥金彩漆作品,听到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传说故事,对泥金彩漆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热爱民族文化、民间工艺的情感,产生了学习民间工艺美术的热情,为更好地学习民间艺术做好了铺垫,为民间艺术的传承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由“静态”保护向“动态”传承的转变。

破茧成蝶:濒危工艺再现生机

传承先要认知。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让传统手工艺进学校教学”的尝试,无疑是拯救濒危传统工艺的一剂“良方”。经过6年实践,学校通过引企入校、传人培养、技艺研究、产品开发等举措,将民间工艺传承与学校教学的产、学、研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仅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的新路子,而且使濒危的民间工艺重新焕发生机。同时,学校还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课改精神,提炼出民族工艺品——泥金彩漆的专业核心技能和核心课程,编写教材、制订学科标准,推进了特色专业发展,学校先后成为了浙江省中职特色专业教研大组理事学校、浙江省非遗传承教育基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中央财政拨款的公共实训基地。

应龙泉校长说,把艺术融入课堂,为泥金彩漆搭建了一个好的宣传平台,扩大了泥金彩漆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品牌。在宁海民俗工艺文化周活动现场,在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上,泥金彩漆班的学员和导师制作的作品大放异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还牵头成立了首家非遗专业的职教联盟,全县多所相关学校、企业、行业加盟,非遗传承队伍迅速扩大。

2009年5月底,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接连两晚播放了《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泥金彩漆产品的造型经济价值》。那些璀璨炫目的色彩和奇特精巧的作品不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使泥金彩漆这门宁海县独有的古老民间艺术一下子声名鹊起。一时间,泥金彩漆工艺品受到市场的青睐,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此情此景让黄才良总经理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说:“泥金彩漆工艺这颗民间瑰宝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大放异彩,是与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几年来实行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分不开的。”

2010年12月22日至24日,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泥金彩漆》项目代表宁波市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成果展,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时任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泥金彩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肯定了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将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专业与企业对接、继承和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传统文化产业的做法。2011年,第一次亮相韩国大邱市“友好城市日”文化交流活动的泥金彩漆,在国外市场一炮打响,大受追捧。

数据或许更能说明泥金彩漆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蝴蝶效应”。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专业已经培养了720多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与胡亮亮一起毕业的首届泥金彩漆专业学生,现在都已经是企业的师傅了,每月工资都超过了6000元。

展望未来:特色品牌多元发展

“咚咚锵、咚锵、咚锵……”随着当地文化馆指导老师鼓板棒槌的起落,学校高一(1)班财会专业的王慧霞提着锣鼓,与其他同学担任的铙钹手、小锣手和堂鼓手一起,熟练地演奏出一阵铿锵激昂的名为《战场》的开场锣鼓声。而在几步之外的另一间清刀木雕培训班的教室内,30种刻刀依次排开在学生的课桌上,刀刃在石板上来回摩擦,逐渐亮出锋芒,铁器的味道顿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当特色专业升级为特色品牌时,一场化学反应正悄悄在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进行。如果说,泥金彩漆是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播下的第一颗文化种子,那么狮舞锣鼓、清刀木雕、布袋木偶戏等一系列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就是这所学校“百花齐放”的未来。

6年一晃而过,面临第一个“七年之痒”的挑战,应龙泉显然早有准备。他坚信,只要在选修课程上向传统文化倾斜,让更多的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传统,打造文化品牌”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浙江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将以新校区迁建为契机,打造数字化校园和智慧化校园,继续发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校本实践,同时在专业定位、基地建设、双师培养、信息资源、技能考证、服务社会等方面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进行规划。

首先,重点完善民族工艺品制作(泥金彩漆方向)生产流水线,拟新建“校中企”型实训基地,成立名师专业工作室,采取东方艺术品企业的运作方式,“产、学、研”一条龙,承接项目,以产促学,提升民间工艺专业课改工作。

其次,探索整合“名家引导+项目载体+个人反思”的师训模式,建立由大师引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长、短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开展项目走班,结合岗位需求,拟形成校本技能项目,分为基本技能、岗位技能和发展技能三个等级,提高技能考证水平,依托专业资源,开展行业、企业培训。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手工艺 传承 高职 艺术教育

近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逐渐将研究视野转向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的传统手工艺。研究的视域既有从学理上对民间手工艺进行阐述,也有从保护和传承的角度发表看法。那么,高职艺术院校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应是每一个高职艺术工作者认真深思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高职艺术院校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仅很有必要,也具有可行性。高职艺术院校应当成为弘扬工艺文化、传承工艺技能、振兴工艺行业的“桥头堡”“排头兵”。传承传统手工艺,高职艺术院校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一、高职艺术院校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必要性

(一)履行文化传承社会职能的需要

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代表着一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情感、智慧和创造。历史上,由于天灾人祸或者其他原因,一种文化中断了,一些民族也会随之消亡,从这个角度讲,传承民间传统手工艺,就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高职艺术院校作为高技能艺术人才的培养库,艺术文化的传习地,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在信息、技术、科研等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高职艺术院校大力弘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传承创新传统手工艺,是时代的选择,是历史的使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强化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要想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赢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和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就必须科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培养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以唯一代替单一,以特色取代一般,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在差异化中发展壮大。传统手工艺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独一无二的地域性,正如扬州出玉器,宜兴出紫砂,浏阳产烟花,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种类、特色的传统手工艺。高职艺术院校如能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把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以传承本地区特色手工艺为己任,不仅能够培养一大批具有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底蕴的现代手工艺人才,同时也是对学院办学特色的彰显和强化。

(三)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衡量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强。放眼当前高职艺术院校,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学生过度依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至于部分学生潜意识里就认为学设计就是学软件操作。一旦抛开电脑,不少学生无论是手绘技能还是模型制作都还欠火候。传统手工艺历经数代艺人的亲身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创作经验,创造了剪、刻、捏、吹、扎、编、画等多种高超的制作技艺和绝活。把传统手工艺引入高职教育课堂,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发展学生眼、手、脑等器官的协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民间艺术中深刻地体悟和理解源自生活的近乎原生态的审美体验,加强学生对创造力的再认识,激发他们的原创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许多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文化性、艺术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收藏价值。但是,在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条件下,这些手工艺大多沦为手工艺人自娱自乐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被称为“雕虫小技”,其商品属性远远没有被挖掘、开发出来。但在今天,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多元化需求的发展以及投资理财观念的转变,这一切都为传统手工艺的重振辉煌提供了绝佳的历史机遇。高职艺术院校将传统手工艺引进校园,不仅可以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得到有效传承,也能够通过职业教育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输送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为当地经济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办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招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参加手工技能培训,一方面增加他们的收入,另一方面帮助政府增加就业机会,支援新农村建设。

二、高职艺术院校传承传统手工艺的优势

(一)人才汇集优势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在技术、艺术、科学、民俗等多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与实践,这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高职艺术院校有一大批“双师型”的专业骨干教师,他们既有较深厚的文化艺术功底,又懂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且动手能力较强,在长期教学实践当中,不少人都有丰富的采风写生、田野调查经历,对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接触较多,体会较深,且具有将挖掘、收集资料整理转化为理论研究的能力,是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合适人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号角的吹响,不少院校纷纷在校园里建起了手工艺大师工作室,把这些散布在民间身怀绝技的老师傅、工艺大师请进校园,开班授课,传授技艺,试图构建以“大师工作室+项目导向”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驶入快车道。

(二)信息资源优势

信息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拥有较新、较全面的手工艺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信息。为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的号召,部分高职艺术院校主动承担传统手工艺产业振兴的发展重任,以面向产业、服务产业、引领产业为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宗旨,定期对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这为科学地制定手工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二是拥有较全面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库。现在高校里面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图书资源、网络电子资源、期刊资源等,在高职艺术院校,关于民间美术、民间艺术方面的资料会更多、更全,通过这些资源可以方便获取国内外有关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方面的信息。三是拥有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高校经常举办的关于传统手工方面的讲座、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为传承手工艺集思广益,有利于获得手工艺传承的最佳方案。四是容易得到政府规划、决策部门的信息援助。传统手工艺从大的方面讲从属于当前最火热的文化产业范畴,那么抓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就是服务“抓经济,促民生”的具体举措,理所当然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地方政府在做文化产业规划时,会邀请院校代表去交流、沟通、协商,这对高职艺术院校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信息资源。

(三)科研创新优势

科研创新是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的助推器,艺术类高等院校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高职院校一般都有内设的产学合作处室,负责产学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完善的产学合作机构能够有效地推动传统手工艺传承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的具体方案方面扎实有效地开展。二是高职院校拥有专业的科研队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对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都非常熟悉,同时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对传承手工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智力保障。三是拥有广阔的科研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高校对外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高校间也互相配合,资源共享,此外,高校也更容易凝聚政府、学院、企业三方的力量,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讨。

(四)政府扶持优势

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战略背景下,各地方都在积极挖掘本地方的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迎来了重焕生机的历史契机。高职艺术院校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集中化、规模化、科学化的传承模式,突破传统手工艺师徒相授力单势薄、手工艺行业人才青黄不接以及手工艺作坊的急功近利等缺陷,让人们重新看到了手工艺传承的希望,因此,高职艺术院校可以获取高职教育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两方面的政策支持,更有利于手工艺的传承。另外,高职院校作为文化教育机构,较少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其提交的手工艺传承的方案比较容易获取政府的信任,通过对手工艺专业的建设,申报省级或国家级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更容易获得省级财政以及国家级财政在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为手工艺的传承提供资金及政策保障。

结语

当前,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艺术教育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并可以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艺术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应本校、本地区特点的手工艺传承之路,把这些文化血脉发扬光大。传承传统手工艺,高职艺术院校任重而道远。

(注:本文为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传统手工艺在高职艺术院校有效传承途径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2CTM010)

参考文献:

[1]钟连盛. 全国工艺美术行业调查报告[R].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

[2]张福昌. 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产业刍议[J].艺术生活,2005(4).

[3]赵继学. 湘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艺术研究,2011(1).

[4]孙红杰. 新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