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文化知识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民族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民族文化知识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第1篇

孟必光说,当我们用“文化*”的标准审视*这个边疆民族地区时,会发现,由于历史原因,*州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劳动者素质不高,经济发展滞后于全省全国水平,而文化事业的发展又滞后于经济发展。

孟必光说,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利用州内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开发优秀的民族文化产品,形成既能全面汲取外地文化产业发展先进经验,又能充分体现自身特色文化的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各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打造出具有高品质、高标准的展示*特色、*风格、*气派的文化产品。建设既能充分反映*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时代特色鲜明、紧跟市场需求的文化主导产业。通过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打造“民族风情文化州”品牌,扩大“*之乡”知名度,逐步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带动全州各族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全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发展*文化产业何处着眼,如何布局,从何入手?孟必光显得成竹在胸:就是要着力打造“六个一”:即“一块宝玉”、“一段民族历史”、“一个开明土司”、“一座傣皇宫”、“一把刀”、“一个珍奇园”。

“一块宝玉”即全力打造“东方珠宝城”。*产宝玉石,自古就有珠宝交易,同时处于我国翡翠原料进口桥头堡位置,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瑞丽已经成为全国和东南亚最大的翡翠玉石集散地,是世界上翡翠交易最繁荣、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孟必光说,*拥有一张珍贵的宝石名片,一定要抓住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提高瑞丽东方珠宝城的文化档次、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州将统一部署,在瑞丽市第一期投资6000多万元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方式吸引投资者,对城市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民族特色化的打造,使瑞丽东方珠宝城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生活和投资环境越来越好,珠宝的销售量越来越大,交易水平越来越高。

“一段民族历史”,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推介以傣族、景颇族文化为主的*州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傣族的历史,公元前424年就有记载,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达光、果战璧王国和其中的六大王朝,傣族四大古都就建在*,至今遗迹仍在。景颇族在*一带生活的历史至今已800至900年,明朝设立的“八关”主要是景颇族群众生活的地方。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在内的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多姿多彩,丰富着*民族文化的内涵。“一个开明土司”,即宣传好干崖(今盈江)末代土司刀安仁的爱国主义精神,做大当地文化旅游产业。他是*近代一个放眼看世界、敢为为天下先的傣族土司。他最早把橡胶树引进我国种植,“橡胶母树”至今仍存活于盈江县凤凰山上,今年101岁。“一座傣皇宫”,即借助梁河县南甸宣抚司署被评为国家4A级景点的机遇,发展包括古代傣族皇宫的娱乐、餐饮等相关文化产业。“一把刀”即做大做强陇川县护撒阿昌族乡群众的刀具打制业,护撒刀在历史上就很有名,已经远消印度孟加拉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在国内卖到蒙古、新疆、西藏。“一个珍奇园”,就是发挥潞西市的“勐巴娜西珍奇园”龙头作用,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勐巴娜西珍奇园储存的上亿年树化玉居全国之最。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第2篇

我从年月担任县政府副县长以来,一直分管教育、卫生、药品监督、医药公司、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地震、档案、史志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认真完成县长交办的各项任务,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现将任期内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较好地完成了分管工作任务

⒈教育工作实现历史新突破。

“普九”成果得以提升。组织制定了控辍保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辍学率控制在省定界限以下。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某年省政府复检合格。

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争取和筹集寒窗基金、扶贫资金,县乡救助大、中、小学生万人次。

提前普及实验教学。从年开始多方筹措资金万元对全县中小学装配实验教具,某年被省政府确认为“普实”达标县,使本应是下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提前实现。

标准化初中建设效果明显。启动于年的农村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今年可全部达标,实现了现代化教学的第一阶段目标。

职业教育进入新阶段。组建职教中心,为农业产业化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农村中学农业科技示范教育基地建设工程已经启动。

填补了特殊教育的空白。某年特殊教育学校开班,弥补了“普九”欠帐。

教师进修学校不达标问题得到解决。今年为其置换校舍,面向社会选聘教师,结束了不达标的历史。

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五年内共争取和吸纳社会资金万元,新建校舍万平方米,维修校舍万平方米,撤并学校所。利用政策引导成立民办华弟高中。重点高中与北大附中开通远程教育信息通道。

实现了教师工资县统筹。

实施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从年开始,组织制定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教师实行全员竞聘制,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理顺了教育管理体制。今年月份制定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将乡镇的中小学管理权上收到教育局,重新聘任了所有校级和中层领导,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⒉卫生医药工作在改革中快速发展。

全面实施了卫生体制改革。从年开始进行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当年收到明显效果,全系统业务收入上升。

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止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开展了医疗医药市场整顿工作。先后组织制定了《整顿医疗市场实施方案》和《整顿医药市场实施方案》,规范了医药市场。

完成了卫生区域规划。界定了营利与非营利医疗机构。某年制定了《乡镇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社区卫生服务规划》。

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预防保健与疾病控制工作成效显著。年以较高标准通过了省政府初级卫生保健达标验收。某年通过了联合国妇幼保健保偿项目扩展县验收。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

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年启动农村改厕工作,某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农村改厕项目扩展县。农村卫生厕所占农村总户数的。

组建了中兴医药公司股份制企业,解决了职工的再就业和保险难题。

实施了医疗扶贫工程。某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医疗扶贫工程,确定农民康复脱贫对象户,诊治病人人。

兑现了市政府四年卫生工作责任状。在市政府四年卫生工作责任状考核评价中被认定为医疗卫生工作甲等地区。

⒊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市位次前移。

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明显进步。为个乡镇增加了节育员编制,变县技术服务中心的自收自支为全额拨款单位。配齐配强全县个中心户长。建立了督查考评制度,实行“一票否决”。

组织制定了城镇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完善了城镇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体系。

建立了计划生育兼职委员制度。对个职能部、委、办、局建制立状,实行计划生育工作齐抓共管。

全面完成了市政府责任目标。连续四年实现了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

⒋文化体育工作处于鞍山各县(市)区前列。

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引导全县民间常年自发开展秧歌、高跷、地方戏、京剧、电影喜庆场等多种文化活动;多次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庆“国庆”、庆“七一”歌咏赛会,以及元宵节灯展、灯谜、高跷、戏曲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出版了《满族节日民间故事》、《中国成语故事画册》、《中国民族自治县民族传统文化概览辽宁省。。分卷》等文学艺术作品二十余部。出版了《中国瑰宝岫玉》画册和《中国“国石”精品》画册。

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在年的市八运会上,我县仅参加一支少年队,即获得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名,创我县参加上级比赛最好成绩。连续五年被市政府评为“实施国家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县”。某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七届“岫玉杯”全民运动会,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和省、市电视台都进行了专题报道。此外,还向马家军输送两名运动名。

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从提高到,有线电视用户由年的万户,增加到万户。

广播电视播出质量明显提高。更新了县级转播台的专用设备,开辟了无线电视专用频道,开播了县电视台当日新闻节目。

⒍民族宗教工作全省领先。

民族经济示范工作得以拓展。某年月,全省民族经济科技示范工程表彰会在我县召开,推广经验。今年有个项目被列为全省个民族经济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项目。

运用民族政策,发展民族经济。经过争取,获得全省个民族贸易县待遇之一,每年都能争取到民族地区补助资金多万元。

宗教管理积极稳妥。依法制止了“真耶稣教”的非法传教活动,转化了近万人的盲目信教意识。解决了基督教的房产遗留难题,排除了教会的内部纷争,维护了宗教的秩序稳定。

⒎防震减灾工作超前到位。

成功的防震措施减轻了灾害损失。年的“·”偏岭级破坏性地震发生前,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组织防震抗震和救灾准备工作。在名工人的采矿区内发生处塌方的情况下,无一人伤亡。震后及时做好系列宣传工作,消除全县群众普遍存在的恐震心理,维持了生产秩序,稳定了社会。

成功地开展了救灾工作。建立了红十字医疗站,救治患者上万人次。一周内使学校复学,建设和抢修校舍平方米。

⒏档案史志工作正常开展。

接收破产企业档案万余卷。

完成了《年鉴》、《鞍山年鉴》、《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岫玉》、《党史英烈人物》、《当代人物》、《中国瑰宝岫玉》、《国宝大观说岫玉》的编撰工作。出版了万字的三部旧志。续修县志工作已经启动。

二、多项工作处于全国和省、市先进地位

年我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某年获省民委“”科技致富示范工程先进集体称号。

某年获省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名优特产品优秀展览奖。

某年被省爱卫会授予农村改厕先进县。

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

年被省人事厅和广电厅评为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

年获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集体。

某年获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最佳设计、优秀展品、优秀陈列三项大奖。

先后参加国际、全国、省、市书画、艺术、皮影、剪纸、摄影大赛,获成果奖余个。

获市政府千山国际旅游节满族舞和彩车制作四项奖励。

其中医疗市场整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电影、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等工作在全国和省级会议上介绍经验。

本人某年被全国爱卫会授予“全国农村改厕先进工作者”称号。

某年获省委宣传部和省地震局授予的“地震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某年获省妇儿工委“贯彻‘九五’‘两纲’先进个人”称号。

三、向全县承诺的“办实事”工程全部按期兑现

县政府每年在人代会上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办实事”工程当中,我承担的件,全部如期完工。

年:新建二高中平方米的教室和宿舍楼。完成了平方米的满族博物馆续建工程。

年:争取资金万元为县医院购置机。争取万元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实验小学平方米教学楼。增建岫光小学平方米教学楼。

某年:争取资金万元进行了震区所平方米校舍重建和维修。

某年:争取资金万元建县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争取资金万元建成平方米体校综合训练楼。争取万元续建平方米的聋哑学校。

某年:新建职教中心教学楼平方米。争取资金万元,改建险危校舍所平方米。

任期内共向上争取资金多万元,用于事业建设。

四、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从未松懈

在县政府任职近五年来,平时注重学习,能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日常谨言慎行,注意影响。工作上尽职尽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第3篇

我从年月担任县政府副县长以来,一直分管教育、卫生、药品监督、医药公司、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民族宗教、地震、档案、史志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认真完成县长交办的各项任务,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现将任期内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较好地完成了分管工作任务

⒈教育工作实现历史新突破。

“普九”成果得以提升。组织制定了控辍保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辍学率控制在省定界限以下。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某年省政府复检合格。

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争取和筹集寒窗基金、扶贫资金,县乡救助大、中、小学生万人次。

提前普及实验教学。从年开始多方筹措资金万元对全县中小学装配实验教具,某年被省政府确认为“普实”达标县,使本应是下一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提前实现。

标准化初中建设效果明显。启动于年的农村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今年可全部达标,实现了现代化教学的第一阶段目标。

职业教育进入新阶段。组建职教中心,为农业产业化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农村中学农业科技示范教育基地建设工程已经启动。

填补了特殊教育的空白。某年特殊教育学校开班,弥补了“普九”欠帐。

教师进修学校不达标问题得到解决。今年为其置换校舍,面向社会选聘教师,结束了不达标的历史。

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五年内共争取和吸纳社会资金万元,新建校舍万平方米,维修校舍万平方米,撤并学校所。利用政策引导成立民办华弟高中。重点高中与北大附中开通远程教育信息通道。

实现了教师工资县统筹。

实施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从年开始,组织制定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教师实行全员竞聘制,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理顺了教育管理体制。今年月份制定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将乡镇的中小学管理权上收到教育局,重新聘任了所有校级和中层领导,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⒉卫生医药工作在改革中快速发展。

全面实施了卫生体制改革。从年开始进行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当年收到明显效果,全系统业务收入上升。

实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止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开展了医疗医药市场整顿工作。先后组织制定了《整顿医疗市场实施方案》和《整顿医药市场实施方案》,规范了医药市场。

完成了卫生区域规划。界定了营利与非营利医疗机构。某年制定了《乡镇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社区卫生服务规划》。

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预防保健与疾病控制工作成效显著。年以较高标准通过了省政府初级卫生保健达标验收。某年通过了联合国妇幼保健保偿项目扩展县验收。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

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年启动农村改厕工作,某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农村改厕项目扩展县。农村卫生厕所占农村总户数的。

组建了中兴医药公司股份制企业,解决了职工的再就业和保险难题。

实施了医疗扶贫工程。某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医疗扶贫工程,确定农民康复脱贫对象户,诊治病人人。

兑现了市政府四年卫生工作责任状。在市政府四年卫生工作责任状考核评价中被认定为医疗卫生工作甲等地区。

⒊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市位次前移。

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明显进步。为个乡镇增加了节育员编制,变县技术服务中心的自收自支为全额拨款单位。配齐配强全县个中心户长。建立了督查考评制度,实行“一票否决”。

组织制定了城镇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完善了城镇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体系。

建立了计划生育兼职委员制度。对个职能部、委、办、局建制立状,实行计划生育工作齐抓共管。

全面完成了市政府责任目标。连续四年实现了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

⒋文化体育工作处于鞍山各县(市)区前列。

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引导全县民间常年自发开展秧歌、高跷、地方戏、京剧、电影喜庆场等多种文化活动;多次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庆“国庆”、庆“七一”歌咏赛会,以及元宵节灯展、灯谜、高跷、戏曲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出版了《满族节日民间故事》、《中国成语故事画册》、《中国民族自治县民族传统文化概览辽宁省。。分卷》等文学艺术作品二十余部。出版了《中国瑰宝岫玉》画册和《中国“国石”精品》画册。

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在年的市八运会上,我县仅参加一支少年队,即获得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名,创我县参加上级比赛最好成绩。连续五年被市政府评为“实施国家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县”。某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七届“岫玉杯”全民运动会,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和省、市电视台都进行了专题报道。此外,还向马家军输送两名运动名。

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从提高到,有线电视用户由年的万户,增加到万户。

广播电视播出质量明显提高。更新了县级转播台的专用设备,开辟了无线电视专用频道,开播了县电视台当日新闻节目。

⒍民族宗教工作全省领先。

民族经济示范工作得以拓展。某年月,全省民族经济科技示范工程表彰会在我县召开,推广经验。今年有个项目被列为全省个民族经济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项目。

运用民族政策,发展民族经济。经过争取,获得全省个民族贸易县待遇之一,每年都能争取到民族地区补助资金多万元。

宗教管理积极稳妥。依法制止了“真耶稣教”的非法传教活动,转化了近万人的盲目信教意识。解决了基督教的房产遗留难题,排除了教会的内部纷争,维护了宗教的秩序稳定。

⒎防震减灾工作超前到位。

成功的防震措施减轻了灾害损失。年的“·”偏岭级破坏性地震发生前,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组织防震抗震和救灾准备工作。在名工人的采矿区内发生处塌方的情况下,无一人伤亡。震后及时做好系列宣传工作,消除全县群众普遍存在的恐震心理,维持了生产秩序,稳定了社会。

成功地开展了救灾工作。建立了红十字医疗站,救治患者上万人次。一周内使学校复学,建设和抢修校舍平方米。

⒏档案史志工作正常开展。

接收破产企业档案万余卷。

完成了《年鉴》、《鞍山年鉴》、《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岫玉》、《党史英烈人物》、《当代人物》、《中国瑰宝岫玉》、《国宝大观说岫玉》的编撰工作。出版了万字的三部旧志。续修县志工作已经启动。

二、多项工作处于全国和省、市先进地位

年我县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某年获省民委“”科技致富示范工程先进集体称号。

某年获省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名优特产品优秀展览奖。

某年被省爱卫会授予农村改厕先进县。

连续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

年被省人事厅和广电厅评为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

年获全国农村电影工作先进集体。

某年获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最佳设计、优秀展品、优秀陈列三项大奖。

先后参加国际、全国、省、市书画、艺术、皮影、剪纸、摄影大赛,获成果奖余个。

获市政府千山国际旅游节满族舞和彩车制作四项奖励。

其中医疗市场整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电影、民族宗教、防震减灾等工作在全国和省级会议上介绍经验。

本人某年被全国爱卫会授予“全国农村改厕先进工作者”称号。

某年获省委宣传部和省地震局授予的“地震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某年获省妇儿工委“贯彻‘九五’‘两纲’先进个人”称号。

三、向全县承诺的“办实事”工程全部按期兑现

县政府每年在人代会上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办实事”工程当中,我承担的件,全部如期完工。

年:新建二高中平方米的教室和宿舍楼。完成了平方米的满族博物馆续建工程。

年:争取资金万元为县医院购置机。争取万元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实验小学平方米教学楼。增建岫光小学平方米教学楼。

某年:争取资金万元进行了震区所平方米校舍重建和维修。

某年:争取资金万元建县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争取资金万元建成平方米体校综合训练楼。争取万元续建平方米的聋哑学校。

某年:新建职教中心教学楼平方米。争取资金万元,改建险危校舍所平方米。

任期内共向上争取资金多万元,用于事业建设。

四、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从未松懈

在县政府任职近五年来,平时注重学习,能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日常谨言慎行,注意影响。工作上尽职尽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第4篇

1、单一族别站点:仅以单一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信息为主要内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3O多个民族都建有自己的网站,[4]如中国藏族网、中国白族网、蒙古文化网和文山壮族网等。

2、民族学术站点:致力于报道学术动态、民族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各民族研究机构、各民族高校、民族地区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部门网站,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站、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网站、中国民族图书馆网站、中国民族博物馆网站等。

3、民族论坛:论坛是更新速度最快、受关注度较高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的普及使民族论坛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中央民族大学论坛、西南民族大学论坛、达斡尔族论坛、蒙古家园论坛等。

4、民族类在线期刊:这类网站是将期刊、报纸内容网络化展示。近年来建立网站的刊物逐渐增多,有《民族论坛》、《民族研究》、《中国民族报》等。

民族资源库民族网络资源库建设是少数民族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目前民族资源库主要是以两种方式建立,一是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作为各级数字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少数民族资源库”、内蒙古图书馆的“蒙古族文化艺术资源库”、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寄居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数据库”、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民族民俗数据库”等;二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博物馆或民族科研机构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建立专题资源库,如云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的“民族教育资源库”、云南大学的“西南民族研究文献特色数据库”、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民族服饰资源库”等。众多学者对民族资源库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喻虹以广西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广西民族民俗专题资源的建设依据、原则、特色、方法及资源结构与关联提出建议,并阐述了对资源建设整体规划、版权解决、著录规范、整合细节、检索功能、人员要求等六个方面问题的看法。[李永宁从目前我国多元文化资源稀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创建多元文化资源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以时间和民族为主线创建多元文化资源库的框架和思路。赵局建、杜钊、朱玲论述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原则,为后续建设工作提供了参考。苏云、康平根据东乡族的文化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东乡族民族文化资源库的建设方式及资源库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管理模式给出了建议。

二、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正稳步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主体众多,但却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资源建设标准,一些资源内容重复出现在不同的网站或资源库中,且这些网络资源在其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不尽相同,给人们在资源获取、资源共享等方面造成极大的不便。其次,我国少数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处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也会有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要全面展示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任何一个机构来说都是一项耗资耗力的庞大工程。目前已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多以某一民族或某一方面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尚未建成任何可以涵盖所有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网站或资源库。再次,目前网上流传的少数民文化资源只是单向的向人们宣传、展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没有形成与广大受众的交流,缺乏互动性,吸引力不够,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的长期发展。此外,一些手工技艺、口承文化等存在于少数民族同胞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在网络中几乎不见踪影,面临逐渐失传的境况,这些隐性知识亟待整理、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出现的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必须关注的重点。

三、Wiki及其特点

Wiki是Web2.0时代的典型应用之一,中文翻译为“维基”或“维客”(与博客类比),是一种面向群体,提供协同创作环境的网络系统。通俗来讲,Wiki通过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知识交流共享的平台,人们可以在其上增加、修改或删除网页内容,从而达到共建网站、共享知识的目的。Wiki具有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等特点。开放,即Wiki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对页面内容进行创建、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这是保持人们的创作欲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促进了页面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可谓一举两得。合作,即Wiki是一个协同创作系统,页面内容由所有成员合作完成,并非由个人负责。平等,即Wiki的所有成员具有相同的使用和管理权限,承担相同的责任。共创,即Wiki的任意主题是由所有成员共同创建,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共享,即Wiki的所有成员可以不受限制地浏览页面内容和变动记录,还可以存取所需要的知识。Wiki简单易用,人们不需要掌握专业的编程技术,就可以利用页面上的编辑功能快速实现对页面内容的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有效打破了网络上信息技术人员垄断信息管理的更新维护工作的局面,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基于Wiki的网络资源建设。Wiki的这些特点,体现了Wiki的巨大潜力。目前,Wiki已经被较好地用在百科全书、专题知识库等领域,或几个分在不同地区的人利用Wiki协同工作共同写一本书等等。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即是基于Wiki的成功典范,截至2012年1月,维基百科已拥有282种语言的独立运作版本,总词条数突破2100万,总登记用户超越3200万人,而总编辑次数更是超越12亿次。

四、利用Wiki优化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构想

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开放、交互、共享成为当今互联网的新特点,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的建设也应改变传统的“浏览”模式,增强网民的参与性、互动性,才能使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更具影响力。因此,本文提出利用Wiki优化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构想,以供相关建设和管理部门参考。

(一)可行性分析

Wiki鼓励人们参与网络页面的维护和完善,采用与常用文字处理软件(如:写字板、Word等)相似的编辑界面,使用方便、技术门槛低,即使是初次接触也很容易上手。利用Wiki技术构建少数民文化知识库改变了以往由技术人员完成资源信息化、网络化的传统做法,使少数民族同胞自身、广大研究民族的学者等任何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个人都能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的建设中来。Wiki允许人们创建、更改页面的优势使网络资源得以不断扩充和完善,弥补了以往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难以面面俱到的弊端。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9%,规模达1.65亿,相比2012年增加908万人。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的普及为Wiki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综上所述,利用Wiki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预期目标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加之少数民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一座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宝藏。要在网络中充分展示这一资源丰富的宝藏,就需要借助Wiki技术开放访问、协同创作、资源共享的特点,鼓励、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收集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进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形成可扩充、可增长、不断完善的动态化少数民族文化Wiki知识库。

(三)建设原则

为达到预期目标,利用Wiki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开放性原则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少数民族文化在网络中得以广泛传播,因此知识库应对全体公众开放,并使访问者具有足够的浏览权限和编辑权限,这样才能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

2、互动性原则共同创作、共同修改是Wiki的基本特点,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内容的创建和修改才能使知识库不断得到扩充和完善,才能保证访问者获取到最全面、最权威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3、易操作原则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的使用对象大多是民族领域的研究学者、少数民族同胞自身和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公众,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殊问题,在搭建Wiki资源平台时尽可能地避免过于繁琐的技术性操作,使每个人都能真正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来。

(四)功能规划

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知识共建共创功能在Wiki平台的支持下,广大网民一改往日“旁观者”的身份,成为网络资源建设的“参与者”,所有注册用户都有权限创建主题并参与主题内容的建设,使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得以不断扩充。这种共建共创的模式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聚集,大大降低了资源建设的成本,更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

2、知识交流共享功能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提供浏览、修改内容的功能,当用户对某一主题内容有自己的看法时可以使用Wiki提供的编辑页面功能即可实现对内容的修改,当用户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与他人分享时也可以通过Wiki建立自己的内容页面。随着用户在Wiki平台上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也将日益丰富、日趋完善。

民族文化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译教学;民族文化输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换成另一种语言,是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语码转换,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1]多年来,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往往过于强调对西方文化的输入,汉语语言文化在英语翻译教学实践中往往处于“零设置”的尴尬局面,导致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患上了“中国文化失语症”。因此,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平衡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使学生在习得目的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中国文化的准确英语表达,是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对外文化传播与翻译教学

也就是说,有效的对外文化传播仅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还应熟知中国民族文化,并且了解外国语言文化与政治环境,在外语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准确地将中国故事表达到位。翻译作为一种双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两种文化传递、交流的过程,即交际双方应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翻译人才的民族文化素养水平,直接影响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在谈及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提出,在素质方面,要具有中国情怀,重视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对中国文化怀有赤子之心。译者应当有文化自觉,不仅谙熟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同时还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3]。为实现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中国文化的导入必将成为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翻译课堂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翻译能力,使其能有效地运用所学文化知识与翻译技能介绍传播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推介意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对外文化传播能力。

二、英语专业学生民族文化翻译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了河北工程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大三与大四学生汉语文化知识英译能力方面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问卷在问卷星平台上发放,匿名作答,共收回电子问卷124份,所有题目均设置为必答题,回收的问卷均为有效问卷。该问卷共21道题目,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个人基本信息,有3道题目;二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估,有8道题目;三是学生汉语文化知识英译的自我评估,有10道题目。

(一)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分析

该问卷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结果显示,在听说方面,76.61%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听懂内容比较简单的英语广播电视内容,只有约10%左右的同学能够基本听懂正常语速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41.94%的同学能够与英美人进行简单交流,42.74%的同学认为自己与英美人交谈时常常词不达意,约10%的同学甚至基本不能与欧美人进行交流。在读写方面,有68.55%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够读懂有一定难度的英语文章并理解其意义,25%的同学认为即使借助词典也不能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章;75.81%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够写出多种体裁的英语文章,但是18.55%的同学认为自己写出的文章错误很多。翻译方面,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英译中方面比较熟练,但是中译英时问题较多,77.42%的学生表示相对于英译汉,汉译英更难,18.55%的学生觉得英译汉与汉译英都非常困难。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不难发现,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现状不满,分别有81.45%的同学认为造成其语言能力不理想的原因在于自身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86.29%的学生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学习以考试为中心,忽视了语言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讲课的内容方式,学习的环境以及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如学时数,班容量等因素也成为制约其语言能力水平提高的原因。因此,大部分学生虽然在学校通过了应试语言能力测试,但其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水平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远远不够。同学们希望通过加大学习时间和精力、调整学习方法并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

(二)学生汉语文化知识英译能力分析

该部分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汉语文化知识英译的掌握程度、以及汉语文化知识英译水平对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影响。有3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汉语文化知识“非常了解”或者“比较了解”,61.29%的同学了解程度仅为一般。而关于汉语文化知识英译,59.68%的同学了解程度为一般,30%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仅有9.68%的同学认为自己“比较了解”。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自己对家乡风俗习惯了解程度不够理想,约38%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家乡风俗习惯汉译方面“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仅有不到10%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掌握程度较好。有超过九成的同学认为其对汉语文化知识的了解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翻译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绝大多数学生相信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有必要向外国人介绍本民族或本地域的文化风俗习惯,他们认为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课程中有必要导入汉语文化知识英译的内容,然而83.06%的同学认为在他们实际所学习过的翻译课程中,汉语文化知识英译的内容虽然涉及过一些,但是还不够。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翻译课程在汉语文化知识的导入以及汉译英的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有所欠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不够,这就要求学校与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方面的熏陶,并且着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翻译教学改革与民族文化输出能力培养

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应突出民族文化输出能力培养,即如何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改变现有与教、学相关的各种结构,实现翻译教学的目标,达到翻译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大多数英语专业要求教师课堂使用英语授课,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英语意识”,增加对英语语言的感受[4]。然而,如果过于强调对英语语言文化的输入,容易使学习者忽视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保证英语水平提高的同时,通过提高汉语水平提升翻译水平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样十分重要。不论是英语专业还是翻译专业,翻译课程设置都应当逐步地、适当地增加汉语言文化内容。比如可以增设中国文化、汉语言文学等方面的课程,在翻译类教学内容选材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内容,例如儒家文化思想,传统节日风俗等,还可以将我国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元素加入教材中,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其文化自信[5]。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

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应当积极地探索突出汉语文化输出能力训练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手段,形成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与课下训练、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的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涉及到的西方文化延伸到中国文化,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适当增加学生汉语读物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汉语文化素养。此外,还应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机会,例如举行翻译比赛,模拟翻译会场,成立翻译工作坊,尽力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翻译实战机会。

(三)考核方式与内容改革

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现在外语专业课程尤其是翻译课程测试中,把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加以体现。在平时的翻译教学中,应尽量将测试内容与形式多样化,例如在题型,选材,作答方式与时间,开闭卷形式等方面根据课程特点与受试者水平进行灵活掌握[6]。

(四)加强教学人员业务素养与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翻译教学人员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应注重自身学习与发展。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参与翻译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与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并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即文化交流与互动是双向平等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两种文化同等重要,应当受到同样的重视。此外,机器翻译以及人工智能翻译在近年来迅猛发展,而众多翻译教学人员对此缺乏足够的关注,这也将成为翻译师资队伍培训的重要议题之一[7]。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