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监督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监督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监督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监督管理 SG186工程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193-02

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是员工生命安全、设备正常运行安全的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着对企业所有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基本责任。电力企业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时要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设备安全的检查、对工作人员安全知识进行培训,并对工作人员的行为做好监督和管理,并明文规定不能触及的危险条例,做到防患于未然。电力企业安全监督部门要定制反事故的计划:定期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检测消除其潜在危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不断完善改造,防止因工作人员大意导致的人身事故,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的反复记忆,定期进行安全考核和安全知识的培训,不断完善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让安全监管变得科学可靠。

1 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

1.1 习惯性的违章作业

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工作人员会在操作间发生习惯性的违章行为,主要有违章作业、违章命令、不遵守劳动规定。在某些临时性工作中,尤其是在不断电情况下进行修理工作时,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还有一些需要停电进行的工作,有些工作人员在没有停电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操作工作,结果也会导致人身安全事故,这些都是违章操作下造成的事故。

1.2 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

在电力企业工作中采用的安全管理系统大多数是没有相关联系的,正是因为安全系统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资源不能共享,在多个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中,难免会出现多个系统的反复使用或者是某些系统根本没有使用到位的现象。由于在电力企业中没有一个完整的监管系统,导致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整个企业安全的监管。

1.3 相关领导的安全职责没有完全落实

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基本上对安全监督会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且对电力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定,但是还会有一些根本没有将安全制度落实,而是对安全制度只会停留在表面。能说到做不到,大部分企业对安全已经做出相应的规定,并没有做好后期的监督和落实工作,最终导致安全问题发生,事故发生,因为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安全制度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将安全责任进行落实,即便是发生发生事故液并不能找出原因。更别提落实安全防范工作了。

1.4 管理工作不到位

我国部分电力企业重视机械作业的管理,忽视了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而事故就是发生在一些不起眼的操作中,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管理中有轻重之分,并没有把日常小型工作看作管理的重点,没有从小事情抓起,俺么大的问题会一大把,在日常管理中没有及时对监督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来严格要求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不重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2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作业中,借助于信息化手段的合理运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水平,并确保整个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这也说明了信息化手段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图1为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2.1 安全性测评

我国电力企业安全性测评工作是运用安全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客观的检验和评价。通过对电力企业安全系统进行分析,来测评出电力系统在何时会发生多大程度的危险,并根据测评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带来的后果。

比较传统的安全性测评是由人工进行实践操作的,并且工作量大,耗费的人力较多,测评出结果后要及时地进行数据登记、整理、统计、分析、管理,最后要进行检索,寻找相关资料,整个过程中效率低下,并且人工的测评不利于信息的保存和检索。

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结合信息化手段后,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利用信息化手段会形成一个系统的操作性强的安全测评系统。利用科学的办法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最后形成一个系统的检测报告;得出的结果便于检测和分析,并且制定出相应的措施,这样既高效又能节省成本,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带来保障。

2.2 反违章管理

由于习惯性的违章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那么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格外重视违章作业,并且信息化手段让工作人员清晰地看到违章作业后果的严重性,并以此为戒,然后员工体会到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用曾经的悲剧来唤醒员工的安全意识,严格要求员工的实际操作,并经常让员工在观看视频中发现操作违章,以此来加深印象,让他们规范自己的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2.3 工作岗位管理

有效结合信息化手段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对没有实际进行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处理;对生产加工人员进行监督其到岗情况,并结合信息化技术υ惫さ那榭鼋行反馈,包括到岗时间、操作过程、操作方式都进行记录,对违章的工作人员同样进行处理,并在员工之间形成互相监督的模式,让员工时时刻刻要提高警惕,进行正确的操作。

2.4 员工安全等级评定

结合信息化技术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监督评定,信息化技术在员工工作的运用,可以提高监督管理效率,通过部门评定对安全等级较高的员工进行一定的嘉奖和奖励。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度评定结果进行分析,让评定数据的真实性更高,数据更新更及时。借助于员工安全等级的评定,可以督促该企业中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应的操作制度,并且能够进一步强化所有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并达到提升该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效果。

2.5 安全奖惩管理

在电力企业员工生产操作安全是企业中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都应进行监督管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领导对员工在加工生产工作中应负责任的一种制度,也是电力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

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提供全新的方法,在安全监督管理中,将生产加工与奖惩有效结合,从而更有效地落实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且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3 结语

在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有效地结合信息化手段,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让企业员工全面了解安全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加工操作中时刻铭记安全规定,这样对电力企业的员工安全、设备运行安全、设备使用状况有全面的了解,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信息、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等,在信息化手段的有效使用中,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进一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萍.信息化手段对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J].电力安全技术,2012,14(1):22-24.

企业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一、企业纪委在抓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监督检查作用

(一)控制与纠错功能

通过重点监督检查企业用权行为的制度规范是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廉洁从业要求的落实是否到位,推动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决策和执行环节的权力运作,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防止用权行为失范、失误甚至失控等问题的发生。同时,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行为不合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规程不合时宜问题督促修订完善,从而维护规章的严肃性,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二)约束和防范功能

企业要坚持把监督渗透到企业改革发展各个阶段和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与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和企业内控机制有机结合,与企业管理体系相融合,加强对关键部位、重要岗位和薄弱环节的管理与监督,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制度的贯彻落实,从而有效约束违规违纪现象。

(三)惩戒和警示功能

企业要坚持依法治企,按照法定的权限和有关规定,严格监督检查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的执行情况。要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经济处罚、法律制裁等手段,提高查办案件的综合效能,增强惩戒的威慑和警示作用,发挥惩处的治本功能,扩大监督的效果。

(四)激励和调节功能

企业要从共同愿景、发展目标的核心价值观等精神方面为预防腐败提供激励保障。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内在因素,运用企业的发展和成就激励员工,将实现员工自身价值与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要注重激励机制的外在因素,合理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实行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同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薪酬和奖惩制度。

二、充分发挥企业纪委在抓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监督检查作用

(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纪委在抓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监督检查效能,企业要坚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监督检查机制;要在促使权力行使人自觉接受监督的同时,改进企业民主监督和公开监督,逐步解决同级监督难的问题;要坚持把企业监督工作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和一体化运作,把监督责任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过程监督和实时动态监控,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督网,全面提高监督效能和预防腐败的能力。

(二)发挥党的政治优势

通过反腐倡廉建设“领导体制”和“权力监督体制”的创新,建立企业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惩治预防腐败制度体系是一个大系统,从性质上划分,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执政党制定的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各种党内制度即党规党法;二是国家制定的相关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律制度。企业应将中央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体系与企业已经建立并实施的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内控管理、合规性管理等先进的管理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制度体系,形成腐败案件的及时查处惩治机制、贪官外逃预防引渡机制、反腐败举报保障机制,以及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激励机制和道德规范约束机制等等,真正做到国有国法,党有党纪,企有企规,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落到实处。

(三)明确各项制度章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委作为党委领导下的对党员干部及党组织廉洁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部门,应当认真分析和查找内部干部队伍在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章程,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外在的约束力督促纪检干部能够做好“党的忠诚卫士、群众的贴心人”。目前我国纪检工作所依照的规范文件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各级纪委机关应当在认真按照《党章》、《处分条例》和《监督条例》规定进行纪检工作的同时,还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本部门工作的补充规定和办法,做到纪委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纪检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的过度扩张,从而避免执纪者违纪的结果出现。

(四)创新监督检查方法

在灵活运用传统的监督检查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各级纪委机关还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纪检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比如,建立部门人员流动监督员制度,纪委不定期地与各机关进行人员的换岗交流,这样就将纪委信得过的纪检干部安插在各部门,这些干部可以隐蔽地对各部门的具体活动做第一线的监督检查,并及时的将各部门、各部门内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情况如实地汇报给纪委机关。另外,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摸索出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比如,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实地调查研究等。纪委信访部门应当在接到群众举报后,深入相关群众,充分调研了解实情,掌握一手的真实材料,为对腐败党员干部进行监督检查搜集证据。

(五)加强纪检人才队伍建设

一支过硬的纪检队伍是纪委全面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的最基本条件。纪委应当把加强学习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纪检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完善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促进知识更新,进而提高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能力,提高对党员领导干部有效监督的能力,提高依纪依法办案的能力,提高发展党内民主和维护党员权利的能力,提高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纪委干部应当不断提高对自身职责内涵的认识,增强纪检工作的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用马克思主义净化纪检工作人员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防腐拒变的抵抗力。只有纪委干部自身具备了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的处事风格和做人品格,才能够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不辱使命。

企业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加强药品生产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管行为,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对我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监督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方式做出具体要求。

我省医疗机构制剂生产的监督管理职责、监督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方式参照本办法。

第二章监督管理职责

第三条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局”)主管全省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督促和协调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局)的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建立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制、日常监管档案体系、药品安全监管分析评估报告制度;负责建立药品生产重大不良事件应急机制;负责制订药品驻厂监督员制度实施方案,并监督实施;制订日常监督检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组织全省范围内的专项检查活动;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局)下达的涉嫌严重违法违规生产企业的调查指令进行飞行检查;对全省药品生产企业日常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对重大违法违规生产案件进行处理(或督办)和通报;组织药品生产监管工作的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向国家局和省政府上报全省药品安全监管分析评估报告。

第四条各市局负责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市局和所属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县分局)的日常监管责任制;负责落实驻厂监督员制度;负责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飞行检查、有因检查、GMP跟踪检查、专项行动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对《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变更和换证按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对特殊药品的各项许可进行现场检查;对委托生产的许可进行现场检查;承担省局交办的核查事项;完成事权划分中属于市局职责的其他事项;负责违法违规生产案件的处理和通报;监督企业整改措施的落实;负责建立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监管档案;向省局和市政府上报辖区内药品安全监管分析评估报告。

第五条有关县分局根据市局的统一部署,对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日常监督。建立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监管档案;按市局要求派出驻厂监督员;监督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同时报告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处理;监督企业整改措施的落实;向市局和县政府上报辖区内药品安全监管分析评估报告。

第六条省药品认证中心受省局委托,承办全省药品GMP认证和重新认证的技术审查工作。重新认证包括GMP证书到期重新认证、改变生产工艺重新认证和因违法违规生产被收回GMP证书或因重大违规生产而停产整顿再次恢复生产所需的重新认证。并根据全省药品GMP认证检查情况,在每年十二月底前向省局提出有关药品生产监管技术分析报告,提出防止因技术问题而可能引起的潜在的药品安全隐患的措施。

第三章监督管理制度

第七条我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各级药监部门)要建立药品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制。要明确监督管理的目标和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并进行考核。省局要制订药品生产监管工作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对市局工作进行平时和年终考核。

第八条各级药监部门要建立药品生产监管档案制度。省局监管档案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含经营情况)、GMP认证情况、每年监督检查情况、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不良行为记录等;市局和县分局根据各自监管职责建立相应的监管档案。

第九条各级药监部门每年要向上级药监部门和当地政府上报药品安全监管分析评估报告。企业每年在12月中旬前向所在地市局上报本企业药品生产管理情况报告;市局应在每年12月底,根据县分局和企业上报的报告以及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上报本地区药品安全监管分析评估报告。省局根据各市局上报的报告和省药品认证中心上报的药品生产技术分析评估报告,组织编写全省药品安全监管分析评估报告,总结本年度药品生产监管经验,分析药品生产存在的质量隐患,提出下一年度药品生产监管指导意见。

第十条各级药监部门上报的药品安全监管分析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基本情况。包括总销售收入、利润情况;停产半停产企业(附名单)情况;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人员、设备状态等情况。

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包括抽查的频次、产品不合格企业和品种数量,不合格检测项目名称,对不合格频次较高的产品调查分析情况。

3、违法违规生产企业的处罚情况和整改情况。包括违法违规生产企业的名称和违法违规生产的事实及性质、剖析违法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对违法违规生产企业的处罚情况和企业整改情况,以及监管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

4、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和处理情况。包括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数量、不良反应出现的药品种类,异常情况分析报告,重大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情况等。

5、专项工作总结分析。对驻厂监督员制度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对重大不良事件应急处理情况的总结分析;对各种专项检查活动的总结分析。

6、分析评估。指出当前药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产生的危害,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以及如何防止这些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等。

第十一条省局要建立药品重大不良事件应急机制,各市局根据省局的应急方案制定实施方案。包括重大不良事件应急的组织机构、预警预防机制、响应机制、处理机制等。

第十二条省局对重点监管企业实施驻厂监督员制度,制定驻厂监督员制度实施方案:明确监督范围和职责、监督员和企业各自责权、监督员基本要求和现场检查基本规则、日常监督方法、责任追究等。有关市局对我省部分重点监管企业按属地原则派出驻厂监督员,并对驻厂监督员进行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廉政教育和工作督查。

第四章监督检查方式

第十三条监督检查分为飞行检查、跟踪检查、有因检查、《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各种许可检查、专项行动检查、日常监督检查和驻厂监督检查等。

有因检查是指,药品生产企业涉嫌违法违规被举报或出现药品质量抽查不合格、重大药品质量事故及重大不良反应情况时,药监部门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检查;

飞行检查是指,药监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不打招呼突击进行的检查。

第十四条GMP跟踪检查按《陕西省药品GMP认证跟踪检查办法》进行;《生产许可证》换证检查按证换证检查方案进行;专项行动检查按省局或市局制定的专项行动检查方案进行;日常检查按重点监管企业、重点监管品种安排检查频次,不定期的对企业开展检查;驻厂监督检查,按《驻厂监督员管理办法实施方案》规定进行。

第十五条省局、市局组织监督检查时,应制订检查方案,明确检查标准。实施现场检查时,一般应指派2名(含2名)以上检查人员。

第十六条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应当向被检查单位出示执法证件,一般应进行动态生产检查。检查人员应如实、全面记录现场检查实际情况。检查人员对企业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保密。

第十七条现场检查的情况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被检查单位,同时向组织监督检查部门提交现场检查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现场检查报告至少应包括:检查时间、被检查单位名称、检查范围和内容、被检查单位生产设施或人员变动情况等、缺陷项目、检查员及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等。

第十八条组织监督检查的部门根据现场检查报告,提出检查结论及整改意见。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省、市局针对检查结果,适时实施跟踪检查。

第十九条跨市药品生产企业厂外车间的日常监督检查由厂外车间所在地市局负责,所在市局应将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及时告知企业注册地的市局。

第五章企业报告与备案要求

第二十条企业是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组织生产,并自觉建立自查自纠制度,在此基础上,企业每年要对实施GMP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总结,并形成本企业药品质量管理分析评估报告。内容包括:

1、企业主要管理人员以及生产、检验条件的变动情况;

2、当年各次监督检查情况及整改落实情况;

3、原、辅料购入及检验情况;

4、全年生产的品种、批号、数量情况以及出厂检验情况;

5、全年经营情况(上报销售收入及利润);

6、当年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和处理情况;

7、不合格药品被质量公告后的整改情况及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情况;

8、分析当前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9、加强药品生产监管的建议等。

第二十一条药品生产企业质量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15日内将变更人员简历及学历证明等有关情况报市局备案。

第二十二条药品生产企业发生重大药品质量事故的,必须立即报告所在地市局和市政府,省局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国家局和省政府。

第二十三条药品生产企业因各种原因,原生产场地(或车间)发生变化,不再具备药品生产条件的,应主动申请注销《药品生产许可证》(或相应范围)及《药品GMP证书》。

第六章监管责任

第二十四条建立药品生产监管责任追究制。对监管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职、渎职或违反廉政纪律的行为,对当事人要按照《公务员法》、《药品管理法》、廉政纪律处罚规定以及省局制定的失职、渎职追究制度进行处罚。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市局通报批评。

1、未建立和落实监管责任制;

2、未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

3、未完成年度跟踪检查、有因检查、换证检查、变更检查等检查任务;

4、驻厂监督员有失职渎职行为并造成恶劣后果;

5、未按要求建立药品生产监管档案;

6、企业出现严重违法违规生产行为;

7、未按规定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第七章附则

企业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级管理层及内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并结合业务不断的修订、完善。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层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当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成为企业管理的需求时,内部会计控制才能有效实施。目前,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甚至存在误解;有些企业管理层对规章制度缺乏敬畏,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和刚性。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1.内控会计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权威性。目前,很多企业对各项业务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管理办法,未整合成一套系统、全面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利于制度的贯彻、执行及监督和评价。有些企业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没有认真对照相关法律、法规,使某些规定缺乏法律依据;或没有深刻领会相关法规精神,使有些规定偏离现行法规,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

2.内控会计制度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强。一些企业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合理,没有涵盖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关键风险控制点,有些制度内容空泛,没有具体操作指引,不具有可操作性,从而造成制度无法执行。

3.内控会计制度建设滞后,制度梳理不及时。一是企业重视生产经营,轻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建设,形成了“业务先行、制度滞后”的情况,导致控制缺位;二是忽视了内部会计控制是落实到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控制体系,对不适用的规章制度或业务操作流程不及时清理、修订,发生有效无效规定并行的混乱状况。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严、监督不力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严。一方面有的企业管理层,不能严格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制定制度仅为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没有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另一方面有的财务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专业素养低,执行力差,责任心不强,不敢于坚持原则,执行制度不严;有的人无视法纪,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违法违纪,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失效。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监督不力。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没有独立性、权威性,制度执行中以财务自查代替内部审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导致监督失效;或者重视内部审计检查,对于是查出的问题轻描淡写,不监督整改,对违规者不进行处罚,影响了员工执行制度的积极性和警惕性。另一方面,企业审计人员队伍建设较落后。有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配备的人数、业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难以适应会计业务发展,从而使内部审计走过场,监督乏力。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

当内部会计控制真正成为管理的内在需求时,内部会计控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管理层的守法意识,对规章制度产生敬畏,创建自觉遵纪守法的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做好遵章守纪的表率。另一方面要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责任制,企业负责人应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应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与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层层负责,将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相关法律规定,结合企业或本系统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及自身业务经营情况,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业务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有效实施,并随着外部经济环境、业务经营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和完善,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三)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力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内部规章制度、思想道德及有关案例的宣传、培训、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和遵守内控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严格规范操作,实行程序控制,加强重要岗位、重点环节控制,完善激励、考核约束机制,严明奖惩,提高制度执行力。

(四)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1.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企业应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具备独立性、业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审计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真实反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缺陷,并监督严格落实整改,以强化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推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

2.引入外部评价机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评价,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对企业实施会计控制。

3.强化政府、社会监督约束机制。政府监管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规企业负责人进行问责,对存在的问题严格监督企业限期整改,实施有效监督。另外,通过社会监督的力量,促使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维护社会正常经济秩序。

企业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监督 监督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企业逐步与世界企业接轨,会计作为企业的一种监督职能日益重要。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是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准确和完整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了尽早完善会计监督职能,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作以下简单分析。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现状

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步建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阶段也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面对国外企业加入中国大市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 有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职业道德差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较差。不少单位财务人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达不到上岗的要求,无证上岗,这就必然影响到内部会计监督作用的发挥。甚至有些财务人员对不正之风不能坚持原则,弄虚作假,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2 会计监督内部环境存在问题

会计人员地位不高,权利得不到保障。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往往是领导和经营者一人说了算,财务人员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不能独立行使会计监督的职能。

3 会计监督执行效果不理想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制从改革开放之初到今天,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许多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仍然不被企业领导重视,即使管理机制健全,有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有很多好的监督措施和方法,有些企业领导也是不介入、不重视,形同虚设。因此很多企业的主要领导对内部监督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一味的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所谓效益,于是忽略了长远利益,目光过于短浅,缺乏长远意识。

4 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的不健全

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健全的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所以这就给企业内部的某些人提供弄虚做假的机会。另外,单位会计人员的分工职责不明确,也造成了财务人员虚假报财务信息。因没有健全的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即使发现了财务信息有问题,也很难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

1 建立健全会计法律体系,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准则,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强化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所以,会计法律、法规是进行经济工作的规范,是经济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 加强会计人员素质培训和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1)由于在职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在真正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同时,难免出现对法制观念淡薄现象,所以,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尤为重要,对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会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处罚,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简单的单式记帐到复式记帐,从手工记帐到电算化记帐,这一切都说明会计人员不能止步于现在的会计知识,要不断更新会计知识,只有这样才不被时代淘汰。

(3)刚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拥有当前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可以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会计管理理念,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大岗前培训力度,使这支新生队伍具备合格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能更好的遵守会计法律法规,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能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

3 加快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监督的措施

(1)内部监督规章制度仍需加强完善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废止都应遵循规定的程序,这样既可保持规章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又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内容时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与之相抵触。内部规章制度体系也要不断完善,好适应新情况、新要求,提高规章制度的质量。

(2)会计责任主体和单位负责人职责权利的明确界定

企业领导人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除对企业负责外,还应对本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指使会计人员办理违法的会计事项,只有这样才能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保障。

(3)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丧失原则,贪污挪用公款、公物等原因之一就是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所以,强化岗位约束力和会计信息监督尤为重要。

(4)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会计核算及遵守法律法规情况,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因内部审计自身独立性差,必须与外部审计相结合,从而保证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更加严密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根虎.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国外资(下

半月),2008,(08).

[2]李季.健全监督管理体系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A].科技

资讯,2009.